培智语文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智语文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智语文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培智语文教育 培智语文教学 培智教育 培智教学 语文教育 培智

培智教育不同于正常教育,有会写会读的,有只会写不会读的,有会读不会写的,还有不会写不会读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搞好分层教学,把班上的学生根据智利水平进行分类,按照分类情况分别制定教学目标。每个学生都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的被动实体,而是有选择地获取和加工环境刺激的主动实体。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怎样教,还应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心理。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必须将教学看作是一种“环境的创造”,而不是“组织起学生的特殊认识活动”。教学就是创造相应的条件,从而得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动、激化、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可见,优化培智班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尊重弱智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且结合他们自身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如:在语文课上,可实施“问、读、说”等一系列心理重建过程,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饶有兴趣地学习语文。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了个体差异,突出了因材施教,使学生成绩在原来基础上人人得到一点提高。另外,我还结合汉字特点进行教学。汉字的形态各异,数量又多,难学难记,尤其是弱智生学起来更加困难。为了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记忆,我根据不同汉字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但是,此教学手段有效性不明显,还需继续探索。

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创造的心理重建过程,一个完整的创造过程首先是要提出问题,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必定是一个会提出问题的人。因为提出一个好的、新颖的问题往往会促使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并且提出问题本身也具有独立的价值。在我的语文课中,我总是努力创造一种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自我表现,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促进并调节其探究活动,以此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虽然弱智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但至少课题引起了他们的有意注意,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了他们主动探究故事情节的兴趣。

“问”是探索学习的先导,“读”是一种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是积极主动地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对于弱智学生来说.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因为他们大脑发育受损,无论语言理解,还是语言表达,都比正常儿童发生得晚一些,慢一些,所以多读又是他们说好话的基础。如果他们连书都读不好,又怎能说好话呢?因此我认为语文课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读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语言文字。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努力做到以读入文,以读析文,以读品文。使“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请学生听录音故事,使他们对声情并茂的录音故事朗读产生兴起,并愿意学,愿意读。在听完录音之后,让学生集体读课文,使他们个个参与读书。同时请他们在读的时候,仔细揣摩该用怎样的语气。在读的过程中,我注意抓住重点句子,进行训练。并采用做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中的情境。这可能是弱智学生更喜爱的一种方法.因为他们更乐意通过自己的理解把课文的内容用动作、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惟妙惟肖的演与读,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以动作、神态来促进语感训练,可积极防止弱智学生口头语言的干涩和呆板。

三、引导学生多说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读”的过程,实质上.是大脑加工的过程,主要是把来自文字符号的视觉信息和来自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地进行比较、预测、判断、推理和共合,从而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由此可见,读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技能,教师应重视发挥弱智学生在语文课中“读”的功能,并努力把视觉信息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在反复朗读中引导他们读通、读懂、读出兴趣、读出成效,为学生的“说”奠定基础。

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说”的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说”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终体现。儿童“说”的过程就是把他要传达的思想感符通过语言转化为一种外部的形式,这过程包合了其对语言的理解与生成的过程,反映了其语言运用的能力。弱智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思维迟钝,反应馒、口齿不清、发音困难等影响了语言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说的训练,给予学生说的机会,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在语文学习中要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培智语文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语文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文性与情感性,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认识和体会这种情感的初始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要融入这种情感的教育尤为重要。情感因素不仅对学生学习过程起着强化、导向、维持和调节作用,还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优良的道德品质起着巨大的作用。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愉悦健康的环境中去体验,去感知,并以此来净化学生心灵,升华学生情感,从而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做了几点探索研究。

一、提高认知,促进情感发展

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知水平,要让学生对语文抱正确态度,产生热爱之情,这是对语文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基础。而语文的内容美是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对象。没有对这个对象的深刻理解,其情感就无从产生。要理解语文的内容美,其切入点在于对语文形式的认知。因为没有一定的形式,内容就难以表达,内容被表达的好坏,由形式决定。一个同样的内容,由于表达形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因此,当内容确定之后,内容美由形式美决定,内容美蕴含于形式美之中,只有充分的认识形式美,才能深刻理解内容美,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身为表率,提高自身情感素质和艺术

情感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厚、敏锐的心。爱是一种积极的高尚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可以说爱心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起点。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就应该关心、热爱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爱浸入学生的心田,触动他们的情感,引起他们积极的情感反应。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智力,转化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灵魂,有极大的激励与感染作用。反过来,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爱的满足之后,又会更加尊敬与信任教师。这种师生间爱的良好关系,循环往复,会促使教师更加投入教育工作,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好好做人。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把握住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教师的情感越浓烈,其感人的力量就愈深。因而教师自身具备的情感素养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条件。

三、朗读文章,通过朗读渲染情感

情感,应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尤以朗读最为重要。朗读是通过读出词语和句子的声音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因为人的情感变化会引发人的心理反应,而心理反应又会造成音色、音长、语速、节奏等语音形式方面的变化。因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朗读的质量、效果及产生的感染力来判断、分析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对作者情感的感受、体验程度。这就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并善于运用情感的语音载体,例如语调、语势、节奏、标点符号等等;又要具备纯熟的朗读技巧,重音、停顿、语速等,进而引导学生借助朗读与吟咏体味作者的情感并作出评价和判断。我在教学中,通过对一些催生学生情感流露语段的吟诵,让学生对文中关键词句进行品味、推敲,使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内涵和蕴意,让学生穿越文本表层,体会文章的内在“滋味”,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思维的共舞。

四、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情感氛围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通过录音、录像、幻灯、插图、环境布置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特定的环境,渲染特定的气氛,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实物演示、角色扮演或课本剧表演、现场参与、小品表演、语言描述等均不失为营造体验情境的良好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

五、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体味情感

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后,教师要顺势引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讲清深层内涵和蕴意,让学生与作者感情共鸣。

六、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巩固情感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小学生的最爱。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活跃气氛,更给学生增添了情感体验的源泉,让他们在活动中娱情培智,巩固情感。比如开展“读百部优秀课外书”、“看百部爱国优秀电影”、“背百首爱国诗词”等活动,借助五彩斑斓的荧屏和铿锵有力、荡气回肠的语言文字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结合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用人文精神、感恩信念去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学会做人。

总之,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具人文和情感内涵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既是语文课程本身的需要,更是培养现代优秀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的心灵不断受到感动、净化,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培智语文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表象 智障 数学教育 价值

一、什么是表象

20世纪80年代以前,心理学家把表象定义为:物体在没有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所出现的该事物的形象;或者指当前不存在物体或事件的一种心理表征。科斯莱恩(Kosslyn 1978)等人进行的心理扫描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表象的存在,而认知神经科学的诞生,特别是对表象神经机制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表象的存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认知神经科学的诞生,对表象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现在表象定义为:表象是形成“头脑中的图像”这一相对特殊的活动,也指积极回忆或操纵空间表征这种更一般的非言语思维过程的结果。从表象定义的前后发展变化看,前者着重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表象;而后者则是着重从动态角度来研究表象,更注重表象的活动性、可操作性和非言语的思维过程,把表象提高到思维的高度。

二、有关表象的研究以及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Bower&Clark在1969年和1972年的实验都证明:当我们解决问题时,往往要运用心象把信息从长时记忆中提出来进行表象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把信息表象化或视觉表象化加工,并且把加工结果通过语言不断检测,这样保持效果就会更好。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时,通过表象更容易提取,从中可以看出,对表象进行加工有利于提高记忆。20世纪90年代末,马尔克斯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视觉表象促进了许多知觉控制和认知任务的完成,表象的清晰度越高,表象起到的促进作用越大。

有学者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技能迁移理论,认识到表象训练在技能学习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并对表象训练迁移的广泛性进行了一系列论证。袁晓松(1995)通过研究证明表象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它不仅能在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习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能在心智技能的学习中大显身手。

国内的关于表象训练技术在教育方面的研究,有吕静的关于表象在儿童数概念发展中的作用,表明表象训练能有效促进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褚建方(1999)对外语教学中应用表象训练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表象训练的被试外语成绩提高显著;田良辰等人利用表象思维训练,对提高小学低年龄段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儿童的语文能力有明显提高;宋丽波利用表象技术进行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研究也表明了表象训练在创造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国内关于将表象技术运用于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研究极少,相关的有宋丽波、张厚璨在《弱智学生视觉表象清晰度发展趋势研究》。其研究表明:从年级和年龄水平看,轻度被试清晰度的发展呈缓慢、波动的趋势,14岁和9年级达到最高峰,因此,要在14岁关键年龄之前,训练并提高清晰度,发展认知和形象思维能力;2001年卿素兰,罗杰在《用心象加工训练弱智儿童记忆与思维品质的实验研究》中得出:心象加工训练,能有效提高被试的记忆和思维能力,而记忆水平较思维水平提高更快;2003年,宋丽波、张厚璨、蔡文进行了《应用表象技术提高智障儿童表象清晰度和表象记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表象训练技术对提高智障儿童表象清晰度和记忆力是有效的,清晰度越高,对记忆的帮助越大,并提出在教学中应加强和应用表象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发其潜能。

表象训练在运动领域成功应用,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都表明了表象以及表象训练在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性。而将表象训练应用到智障教育、应用到数学教育,提高智障儿童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三、为什么要在培智数学教学中重视表象训练

(一)智障儿童的注意力缺陷造成数学学习困难

表象训练可以调节和稳定学生情绪,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减少攻击(Garrison,Stuart Roger 1981),而表象的形象性更能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

(二)智障儿童的记忆力缺陷造成数学学习困难

个体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记忆的参与,儿童的数学能力与记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Baddeley和Hitch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认知结构模型,将工作记忆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即中央执行系统和(central executive)和两个缓冲区――语音回路(phonological loop)和视觉空间板(visual spatial sketch pad)。Clark等人认为言语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缺陷对个体的数学成就都有直接的影响,而正是因为智障儿童记忆系统的缺陷,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如常人觉得非常容易的20以内加减,对于智障儿童来说,要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需要很长时间的反复记忆和练习。我们看到在数学的学习中,智障儿童遗忘得非常快,而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就是表象训练。1969年,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佩维奥(Paivio)提出了人类记忆的双码假设。这一假设认为,人类长时记忆中具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平行的认知编码系统,一是言语系统,一是表象系统,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佩维奥在试验中发现,如果给被试以很快的速度呈现一系列的图画或字词,那么被试回忆出来的图画的数目远多于字词的数目。这个试验说明,表象的信息加工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就是说,大脑对于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和记忆速度优于语义记忆,并且表象与语言相结合,能相互促进,因此,通过表象能有效地补偿智障儿童的记忆缺陷。

(三)智障儿童的认知存在障碍

作为心象的数学表象是数学思维的最直接、最基础的手段。除此之外,数学思维中再没有比它更丰富可感知的东西。它是促进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表象可以操作,可以在思维中运作,可以对以往的记忆进行整合和提取,所以,表象的操作技能是形成和促进思维发展的基本技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皮亚杰从认知理论的角度阐述了表象和思维之间的关系。皮亚杰提出,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中的构建,而在这一构建过程中,表象是这种构建的桥梁或相互作用的内化和外化过程的中介,思维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在表象的中介条件下,不断经历着同化、顺应和平衡―打破旧的平衡―同化、顺应和平衡……而向前发展的过程。

(四)现有的培智数学教育方式不符合智障学生的实际

培智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是高投入低产出的微效教学,甚至是有投入无产出的无效教学,这是个无可辩驳的现实。学生理解难、学得慢、忘得快,无法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智障儿童眼、手以及各部分肌肉动作不协调,在常人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点物数数对于他们却是困难重重;有的学生记忆力极差,反复记忆却反复遗忘;有的学生对数量的大小和变化毫无概念;有些经测试为“轻度”的智障孩子,学习了九年的数学,在计算20以内加减的时候,还无法脱离手指的帮助;许多智障学生思维死板,比如当最近学习加法,那么所有碰到的实际问题,他都会用加法来解决……总之,学生们处于学得辛苦、忘得容易、反复学反复忘、学了用不了、学了也白学的尴尬境地。针对这些现象的产生,笔者反思认为,造成数学教育效果差的原因是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思维的品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表象贫乏、记忆品质差、语言理解能力弱、思维长期停留在具体形象水平。而我们的数学教育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没有考虑到智障儿童实际的思维水平和思维特质,采用了不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虽然当今培智教育注重与社区生活相联系,倡导生活化教学,但在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同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智障儿童智力的开发、障碍的补偿,形成了“伪生活化数学”的倾向。那么如何在生活化教学的同时,注重智力的开发和障碍的补偿呢?我认为,通过表象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智障儿童对数学的理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数学表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环节,是数学思维的开始。可以说,数学思维中最简单、最基础的活动,就是在主观意识的支配下,以数学表象这一心象手段为基础的活动。针对智障儿童的思维特征,表象训练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宋丽波.表象的心理学研究与想象力训练[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宋丽波,张厚璨.弱智学生视觉表象清晰度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3).

[3]卿素兰,罗杰.用心象加工训练智障儿童记忆与思维品质的实验研究[J].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1).

[4]宋丽波,张厚璨,蔡文. 应用表象训练技术提高弱智儿童表象清晰度和表象记忆实验研究[J].国特殊教育,2003(1).

[5]Baddeley A D.Working memory.science, 1992, 255 (5044):55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