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地理学科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范文1
关键词 教学组织 教学手段 教学风格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①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②而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是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③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进一步改革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基础。因此,高等学校的教师,作为第一线工作者应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强化本科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人类社会发展至20世纪后半叶,不仅出现人口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人文社会问题,而且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资源匮乏等重大环境问题也开始显现,成为各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如何去和谐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④这种背景下,高等院校作为重点建设重点学科、专业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阵地,⑤在地理类、资源环境类课程中极其重视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人文地理学》是高校地理专业课程中,与自然地理学相对应的最主要两个基础类课程之一,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⑥该课程涉及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的特点。其所重点讲授的复杂多样的人地关系表现形式往往是学生较难掌握和理解的难点内容之一。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围绕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开展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几个重要环节的改革,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1 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1.1 教学组织形式
(1)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是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之一。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其部分内容很抽象,如非物质形式的文化景观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客观存在,属于只有当事人在其中仔细观察和体会才能理解的内容,诸如此类的内容较多。因此,该课程也需要进行一定量的实践,以强化教学效果。在不破坏学科的整体性,要保持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打好必备的理论基础前提下压缩部分较深的理论,增加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我们在总学时不变,56学时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课外观察的实践内容,由原来未设实践教学改为4~6学时,以观察学校周围各种人地关系表现形式或参与各类课题的完成。
(2)解决好进度与效果的矛盾。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较多,同时它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手段也多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方面的内容也不少。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讲好、讲透基础知识性内容则实践环节的授课时间被大大缩短,无法达到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问题。如果加强实践,压缩讲授内容则达不到培养厚基础人才的教学目的而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之间发生冲突。为协调两者之间关系,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绝大部分学生的去向,根据以相关学科知识理论为依托,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和本校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调整教学大纲,理论课的讲授时间比原来减少的情况下重新分析讲授内容的重点。保证基础知识完整、连贯的前提下,压缩和简化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一些内容,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技能的同时适当地增加该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研究成果的简介。
(3)开展研究型教学形式。研究型教学是采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或现实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一种教学过程。⑦研究型教学强调将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作为大学教学的基本思路,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⑧。在空间信息迅速发展并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显得不可缺少的信息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理专业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要求。因此通过研究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
(4)健全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整个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手段。评价教学效果的形式有多种,每一种方式的考核各有特点,各有其适用的范围。⑨为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平时的复习与巩固、课后思考等多个环节的监控,建立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为了教学各环节的顺利进行和保证效率,开学第一节课就必须向学生讲清楚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的目的与要求、最终成绩评定的方法与比例,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注意。可采用如下考核方式:最终成绩=课堂成绩?.75+实践成绩?.25;其中,课堂成绩=平时成绩?.3+期末考试?.7;实践成绩=实践过程?.3+实践报告或论文成绩?.7。平时成绩又由出勤率、作业成绩构成。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程度;实践过程主要评价学生对野外观察与实践的态度、掌握基本内容的程度和完成任务的进度;报告或论文是指将实践的目的、过程、结果、结论等以报告形式或论文形式概括、分析提交的成果,反映学生对项目目的、过程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1.2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载体或设备,⑩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学就无法进行,就不能存在。我们要深入发掘和发挥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类型教学手段各自的功能与优势,深刻地理解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按针对性、效率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正确、恰当地选用教学手段,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丰富而抽象,有的内容甚至无法直观可视,且具有动态性、交叉性、综合性等特点。而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图文并茂、声响并举、动静结合、直观明了的优势, 符合此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快内容的更新,提高教学效率。
1.3 教学风格与技巧
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教学风度和特色,是教学活动个体化的重要表现,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理想、成熟的教学风格是提高教学质量措施、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从实际需求出发,创造问题,启发学生:无论哪一门课程、哪一部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在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时都有特定的作用,为特定的目标而设置的。讲授新内容时能够抓住其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从实际需求出发,创造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导入主题,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则学生会主动参与,有兴趣、有目的地掌握知识。如在讲授文化景观内容之前,给学生演示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后可提问“这些建筑物分别是哪个国家哪个地方的?”“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所反映的地理环境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来做导语,激发学生兴趣,开始进入正式内容。
(2)提高查阅文献能力:一个人的生活领域、知识领域扩大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其查阅文献能力。学生的知识也是一样,只靠教材和教师的讲授,永远都是有限的死水。只有查阅大量相关的信息才能独立获取知识,处理信息,才能科学地运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方法,逐步地实现由学生向独立工作者的转变。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交代实践部分的布置分析、研究工作内容后,采用查阅文献指导法,给学生列出典型的几篇学术论文的同时,要求学生按关键词自己检索10篇论文,列出各论文的提纲、主要分析的内容、研究方法来了解和掌握人地关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技术与手段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为完成自己的实践报告、论文直接服务。这也是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3)教态的完善:教师教态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形体动作——站态、坐态、行态等,以及教师的语言、语调、面部表情的综合体现。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别注重教师的教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同时,也要生动形象地调动全身各种器官,积极运用眼神、表情、语调、动作等教态语言,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以表情感染、以姿态影响、以手势吸引学生的优良教风,必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课堂气氛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2 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效果
近几年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跟踪调查2003、2004、2005、2006四个年级5个班学生通过《人文地理学》课程掌握和提高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实践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期末闭卷考试上体现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良好,平均83分以上;实践方面在课外观察学校附近的各种人地关系表现形式、对其进行整理与归纳,以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掌握的良好,绝大部分同学已达到实习目的;提高综合能力方面,通过撰写小论文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信息采集法,还提高了文献查阅、引用能力,更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将自己采集的数据信息,经分析、研究后以小论文形式提交,按实践成绩折算到最终成绩中。分析四届学生的成绩来看,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显著。而且60%的学生将本课程的小论文修改后当做学年论文来提交;此外统计毕业论文题目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选择家乡或感兴趣地区的人地关系,如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草场退化、畜群结构变化、湖泊面积变化等等为论文题目,并采用计量地理方法、统计方法和遥感技术手段等完成了毕业论文。还有部分同学扩充内容,精心修改后在学术期刊或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了论文, 最终达到研究型教学的目的。学生评价方面,学校每学期进行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表明课堂教学质量优良,得到了学生普遍认同和支持。
项目名称:“地理科学专业”国家级综合专业改革试点
注释
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10.
②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
③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令.
④ 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⑤ 林兆其.高等教育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⑥ 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⑦ 陆红燕.研究型合作学习理念与少数民族预科班英语教学[J].科学创新导报,2008(23).
⑧⑨马晓旭.现实可行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新构建[J].教育与现代化,2009.2.
⑩ 李成良,顾美玲.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11]王立华.教育学院地理专业遥感课程和教学及改革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12]叶小梅,乌敦,阿拉腾图娅.鄂尔多斯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37(1):34-39.
[13]哈斯图亚,乌敦,包玉海.呼和浩特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36(4):79-82,91.
[14]王巨力河,乌敦,阿其拉图.鄂尔多斯市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C].第三届中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2008.3:113-117.
[15]王海云,阿拉腾图娅,乌敦.农林牧交错典型区近二十年的林地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2:42-45.
[16]包苏雅.鄂托克旗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影响要素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4:71-75.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范文2
关键词:
地理野外实习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而且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教学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地理实习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实习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及改进地理教学评价方法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效果;提高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地理科学是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高校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应用所学的.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培养学生获得最基本的野外地理调查与研究方法的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1]然而,很多学校在野外的实践教学方面的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缺点,一方面野外学习实践的目的不同,在前期准备方面不足,在教学指导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成绩考核等方面还存在这不足,这[2]。基于这种现状,本文以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地理科学专业区域地理野外实习为例,总结近年以来区域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的经验,从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几方面入手,来讨论如何提高地理野外实习效果。
二.目前地理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的目的不明确,实习内容偏重于自然,没有及时创新。
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自然地理科学,首先应注意学生在调查分析后对表达能力的培养。我国的高师地理教育主要来自于自然地理专业,很多师范类学校任然以自然地理为分支,如地质学、气象与气候学等为主干课程所以在野外实践方面也慢慢偏重于自然地理这个方面。如今当代地理学主要关注人口资源。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学科重点已由单纯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发展到探索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传统的实习内容已无法满足这一需要。[3]
(二)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学校教师实习前的准备不充分也会影响到实习的效果。因为时间的时间主要安排在周末之后,教师们要进行试卷批阅、监考及诸项学期总结工作等,工作存在很大压力,在这时进行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等如实习工具的配备、实践内容的讲评等,会浪费很多的精神和动力,因此所以高校有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去带队实习,根本没有主动性这样会影响到实习的效果,让实习的质量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实践报告很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三)实习计划不规范.实习方式单一。
实习计划应该在了解实习地点的一些具体的考察详情的基础上. 了解实习地点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现状,掌握实习地点的整个环境和空间结构,学习解决社会经济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这样来满足社会的需要。不如在第三年的考察地理环境中,我们计划自西向东从祖国西北到东南,对整个地理自然和人文关系做出一个全面的比较分析,能够让学生在认识地理环境基础上发现人文地理和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但真正操作起来,只在部分地区看了几个典型自然景观区。野外实习变成了参观游玩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实习的根本目的。
(四)成绩评定不够合理全面。
野外实习成绩科学地评定对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有很大的影响。在成绩评定考核采取的指标过多会加大老师的工作量。因此学生野外实习的考核大多依靠学生的实践报告来完成评定,这种评定考核标准并不合适,不能全部的评定学生的实习的成绩,不能更好的考察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使得实习考核评定只流行于这个形式而已,难以提高学生对实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
三. 地理野外实习效果提高的措施
(一)完善野外实习内容,注重实习设计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是:由地理学内部的综合到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实验与技术手段现代化;实践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等。针对这种趋势,我们对区域地理野外实习内容进行了分析归纳,分为两大块:一是区域综合自然地理要素考察;二是区域综合人文地理要素考察。改变传统的以自然地理为主到自然、经济、人文综合研究和分析为主,涉及区域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课堂教学内容。依据部门地理学知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专题,分成若干个实习小组来分析研究实习区域内的综合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以吐鲁番实习为例,实习前指导老师提供不同方向的研究专题供学生选择,见表1。
表1 吐鲁番地区野外实习设计内容
综合自然地理因素考察
综合人文地理因素考察
吐鲁番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吐鲁番的维吾尔风情
吐鲁番坎儿井自然景观及现状利用
吐鲁番的文化考察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吐鲁番气候变化
吐鲁番旅游产业的发展
吐鲁番火焰山考察
吐鲁番的葡萄产业
吐鲁番的荒漠植物考察
吐鲁番的气候旅游业的发展
(二)改善地理教学方法,研究探究式教学
地理实习中加强探究过程:要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实习能顺利完成,整个包括实习的目的、实习的方法和内容、实习地点、实习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方面。假设在山区进行实习地点的选择,可以把整个班级分成10组,每组2个到3个人左右,根据本人兴趣和实习内容(见表1)选择一个专题研究作为实习的方案,参照本校图书馆所拥有的图书资料和一切网络资源(比如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万方知网)、老师编写的实习指导书、实习线路,提前预习实习内容,并对实习内容进行提前查询,以便了解实习目的,更好的完成实习任务。2007级地理本科学生实习路线是西安成都桂林,我们预先让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组负责不同的实习内容的查询,并根据实习目的,由学生编写了部分实习指导书,学生在编写过程中也锻炼和培养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要在实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启发学生去思考实践和探索。在一般的实践中老师会把学生集合起来开个会讲解下整个过程,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学生没有了主动去探索学习的能力。为了减少上述类似情形的出现,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给予一定的知道即可。每到一个实习的地方老师现讲解指导下步骤,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考察,之后展开讨论和回答相应的问题。这样能够很好的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自主去思考,开动脑筋,亲自动手,综合提高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并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需要每个小组在实习讲解时提出很多自己面临的问题。在编写实习报告时,报告所附地图由学生利用以前学过 的GIS软件完成。进综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3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野外实习成绩
在野外实习方面考评主要是以自己的实验报告和评审老师综合评定打分,不能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一些创新能力。急需建立新的评分标准来适应野外实习评分考核,这些指标必须遵循综合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则。当前,野外实习对教师来说是在尽责任和义务,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分机制,对学生来说只限于用实习报告和实习表现来简单衡量。基于整个机制的简单化,这样是教师并没有原有的积极性,也无法更好地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科学的实习成绩应根据实习的具体要求,运用定性定量的原则、现场考试完成,接着再进行笔试的原则,建立一整套好的评分机制和考核的标准,只有这样进行全方面的考核才能提高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最终引导学生的走向成功。[5]
评估指标
权重
评价等级
优1.0
良0.8
中0.6
差0.4
实习情况评价
实习态度
10
10
8
6
4
专业思想
5
5
4
3
2
团队合作
10
10
8
6
4
实践操作能力
20
20
16
12
8
创新能力
10
10
8
6
4
预习情况
5
5
4
3
2
实习结果评价
专业实习报告
20
20
16
12
8
实习心得体会
10
10
8
6
4
出勤情况
10
10
8
6
4
四. 结论
(一)高师地理专业的野外实习是一种广义的实践教学,多种实习方式要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印证所学的科学知识,培养地理科学态度,熟练掌握地理科学工作方法,又利于其领会地理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信念与养成科学习惯。
(二)作为专业实践课能够全面训练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不仅可以提高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其集体协作、团结互助的工作作风,学会与社会沟通、交流的方式,这在人文地理分组调查实践中已得到充分验证。
(三)在野外实习中掌握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在实验室中无法模拟的,这种第一环境的调查、勘测、考察为今后参与教育实习与工作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无论从事中学地理素质教育,还是参与地方各项经济建设,均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良好整合,可以说为学生就业准备了一块坚实的“敲门砖”。
参考文献:
[1] 尤瑞玲,李琳,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6)
[2] 邓运员,张幸,田亚平,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区域地理野外实习模式探索,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
[3]李世泰等.区域地理野外实践能力培养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 )
[4] 程久苗,朱永恒,高师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成绩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探讨,2009,32(4)
[5] 王楠,许振文,高师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问题及对策探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3)
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学院教改项目2010ZD50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范文3
从学术问题到学术规范:旅游地理学者的自觉性反思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在经历了“量”的积累后,走向“质”的飞跃,更加关注学术贡献,强调旅游地理学为其它学科输出知识,强调研究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近年来,许多学者参与到旅游学术研究规范的讨论中。旅游地理学要成为一门“常规科学”就必须取得学术成就足以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它竞争模式;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规范的建立至关重要,成为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取得学术贡献的重要前提。
社区旅游、节事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旅游流等成为研究热点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在原有基础上发生显著变化。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规划、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旅游动机与行为、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旅游生态与环境、旅游影响等传统研究领域出现一批新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伴随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在一些新兴和热点领域的研究,如社区旅游、节事旅游、遗产旅游等方面也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社区旅游研究逐步受到关注,学者们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意义的共识,如旅游地建设不能忽视社区各利益主体对游客和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权力关系造成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结构、社区增权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等;节事旅游研究由对重大事件的宏观影响研究转移到关注相关利益群体和微观实体,此外,旅游地理学者还关注大型节事活动对节事学科与节事教育的影响;遗产旅游研究逐步深入,研究内容涉及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解说、遗产治理与可持续性评估、遗产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城市旅游研究继续受到重视,总结了中国城市旅游发展阶段特征,发现了城市旅游绩效和发展阶段差异,扩大了城市旅游研究的范围;旅游流研究呈现多维视角,更加关注入境旅游流、旅游流网络、旅游流平衡点等领域。
跨学科交流促进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
旅游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增多,研究领域获得较大拓展。在地理学内部,将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到旅游研究中。旅游地理学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注重数理方法和GIS 技术的合理运用,强调结论的可靠性和方法的严谨性,研究结论具有理论深度,并更为直观。在学科间,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增强了旅游地理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如从经济学视角解释旅游线路的固化,从要素作用空间分异的角度建立格局研究方法,从地方理论视角研究社区旅游,从人类学视角研究事件重构,从背包客视角研究旅游流空间行为,运用扎根理论探讨城市形象定位,运用社会表征理论分析社区对遗产价值认知等。
学术会议举办推动理论对话和学术规范
在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和学术团体积极努力下,举办了多项国际、国内旅游学术会议。学术会议以“理论对话”的形式探讨旅游研究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交流研究经验、碰撞学术思想、展示科研成果、促进学术规范的平台。如“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自2009 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整合了政府行业管理和旅游学术研究的力量,通过设立“中国旅游研究院科研课题”,为学者提供研究机会,研究成果为行业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每两年在中国举办一次的“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内容的前沿性、方法的创新性、交流对话的国际性的特点,促进国内学者对国际旅游研究的了解,推动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理论对话和学术规范。
旅游规划创新旅游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范文4
Abstract: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 status of regional greenway network of Pearl River Delta,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troduces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system dynamics model from the concept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related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greenwa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evaluation system that centers on the "user(people)-greenway(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about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regional greenway network, and further elaborates th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is system to the optimization of regional greenway network of Pearl River Delta.
关键词: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人地关系;评价体系
Key words: regional greenway network of Pearl River Delta;built environment;Man-Land Relationship;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96-03
1 研究背景
为了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质量,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开展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络的规划与建设工作,结合珠三角城乡空间布局、地域景观特色、自然生态与人文资源的特点,由广东省建设厅审定并通过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要求:“从2010年开始,用3年时间在珠三角将率先建成6条区域绿道,串联200多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实现珠三角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市郊、市郊与农村以及山林、滨水等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等相连接的城际绿色网络。”截止到2011年1月底,珠三角地区建成的2372公里绿道网全线贯通,实现区域18个城际交界面省立绿道的相互联通。绿道网缓冲区总面积达4410平方公里,约占珠三角地区总面积的8%,服务人口超过2500万。绿道建设在珠三角地区发展地位的不断提升成为了近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李敏(2010)介绍了国外绿道研究现状与珠三角地区的实践[1];何昉等(2010)探索如何将绿道理论应用到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建设实践中,主张编制生态休闲绿道网,搭建绿色宜居城乡[2];庄荣等(2010)提出对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的思考;王绍增在给广东省委书记同志的信函中反映珠三角绿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①注意生态化,不要一刀切;②注意节约,因地制宜;③标识系统,省要统筹。学者专家围绕珠三角区域绿道建设所进行的探讨,对泛珠三角区域与发展提出了较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随着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建设工作的继续推进和完善,城乡景观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人们对环境质量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已迫在眉睫,成为了绿道完整建设程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绿道规划设计与远期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使政府部门及设计师等专业人员能更全面地考虑所面临的问题,并促使使用者参与设计。
建立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是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分析评估绿道与使用者需求间的价值关系的反馈研究。它不仅仅是绿道建成环境质量检验的一部分,而且是检验绿道设计目标实现程度的科学程序。其研究意义有:①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检验评价区域绿道网的建成环境质量,使评价为设计实践、环境管理和景观规划理论研究服务,从根本上提高设计质量和综合效益;②为使用者更好地适应设计环境提出使用上的意见;③为最终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水平,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及为建设更为人性化的绿道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引导绿道的生态性、游憩性、文化性三大功能在生命周期内的良性发展。
2 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进行系统评估,需解决评估标准、评估模型和评估指标等问题,目前在国外,特别是在欧美地区也有相关的研究(Gobster,2004;Lusk,2002;Ryan和Fábos,2004)[3-5],但尚未形成一套普适的评价标准。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国外学者针对不同类型的绿道建成环境质量评价进行了多元的不同层面上的研究,例如,Dawson(1995)对美国乔治亚州绿道网络的研究,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绿道优先权评价方法,评价的内容包括绿道的内在价值(包括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美学价值)、外在价值(包括人类使用、可达性、市场需求与土地利用)和受胁迫程度三个方面[6];Shafer等(2000)则基于人类生态学思想,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三条绿道的公众感知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目的在于确定绿道是否以及怎样促进地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分析公众如何基于使用情况来评价绿道[7]。在亚洲,日本与新加坡两国对于绿道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相对较为完善,例如Asakawa(2004)以日本Sapporo绿道系统为例,从游憩用途、参与、自然与风景、卫生状况、安全性五个方面探讨了当地居民对绿道的感知[8]。在其研究中,提及了绿道安全问题,处理好绿道生态保护与公众使用安全性之间的矛盾是绿道建成后面临的问题之一。上述有关绿道建成环境综合评价的研究为国内绿道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但通过对国外绿道建成环境评价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研究中依然存在某些问题,主要体现为:①研究大多侧重于某些单要素的评价研究,而忽略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②对于建成环境的评价所选取的研究区域未能对其进行宏观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致评价结果相对失真。
在国内,与绿道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近年来有较大的发展。相关的研究从最初的对国外绿道概念的介绍与综述(朱强等,2006)[9]逐渐延伸并扩展到绿道的生态、游憩以及文化遗产功能研究,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李开然,2010)[10]、城市水系与河流廊道绿道(俞孔坚,2006)[11]、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刘滨谊等,2010)[12]以及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利用。然而上述的研究成果当中,大多是对国外绿道理论的综述与介绍,着重从景观生态学等方面强调绿道的生态、游憩等功能。到目前为止,国内并没有开展对现有绿道建成环境评价体系与方法的相关研究工作。鉴于目前珠江三角洲已建成的长达2372公里的绿道网建设,仍然属于建立廊道连接的初期阶段,对于实现完整的生态、游憩、文化遗产等功能的区域绿道网络系统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无论从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的角度上看,都亟待研究出一套全面完备的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估体系,为区域绿道网建设和管理的深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简而言之,探讨一种新的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估体系与方法,一方面可以为制定未来的区域绿道网规划建设与管控标准提供有力的理论与实证依据,对区域绿道网规划建设的规范化起着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引入人地关系理论对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估体系研究对象进行地域性研究,可以将建成环境评价研究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并提出合理科学的优化人居环境的对策措施。
3 人地关系理论的引入
人地关系(Man-Land Relationship简称MLR)理论是近代人文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系统研究理论。它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地域中变量识别指标的系统研究,通常可采用MLR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其具体的定量指标。近年来逐渐有相关学者将人地关系理论作为其他相关研究的基础,尤其在旅游开发研究方面。然而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绿色基础设施建成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鲜有提及。它是研究宏观区域范围内的多层级绿道网建成环境人地关系评价的一种新思路。其研究目的是通过量化分析得出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游憩资源与人口、经济、自然、社会等结构性指标的非线性层级关系,为研究课题的典型区域选样提供了人文地理学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4 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人地关系评价研究框架
4.1 人地关系(Man-Land Relationship,简称MLR)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引入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国土资源面临诸多问题,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向郊区扩展,对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类活动对土地作用的结果使环境资源原始自然特征不断降低。因此通过引入珠三角地区人地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由自然、人口、经济、社会四个子系统构成,如图2所示),确定珠三角地区各行政区划单元不同的人地关系评价指标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法对珠三角地区MLR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定量化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MLR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数值,通过权重法得出以下四种典型区域类型,为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样本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①经济发达且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②经济发达但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③经济相对落后但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④经济相对落后且自然资源贫瘠的地区。
4.2 构建“使用者(人)-绿道(环境)”为中心的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而言,对于公共空间建成环境的评价体系研究中主要涉及到三个研究因素:即技术、功能、行为。上述的三个因素涵盖了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个方面。其中技术因素主要从专业(或专家)的角度出发,研究客观环境的各种技术指标;功能与行为因素则主要从使用者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角度出发,研究正在使用的客观环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发现使用过程与决策、设计中的预期目的的差异,以修正未来的决策与设计。因此,本研究从“使用者需求”与“绿道环境”主客观要素出发,构建以“使用者(人)-绿道(环境)”为中心的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体系框架共分为绿道(客观要素)评价体系与使用者(主观要素)评价体系两大部分。以绿道环境为主体的客观要素评价主要包括绿道总体环境品质、绿道基础设施质量、景观建筑环境、绿化环境、水域环境、物理环境等六大准则层(共21个指标层);以使用者为主体的主观要素评价主要包括行为环境要素和心理环境要素两大准则层(共18个指标层)。根据上述评价体系框架设计标准化结构问卷,对珠江三角洲四个典型区域的绿道研究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采集数据,运用平均值分析、独立性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因子分析法等对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法等逻辑分析法对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定量化评价模型。
4.3 评估“使用者(人)-绿道(环境)”为中心的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当评价体系框架构建工作完成后,需要对评价框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验证,例如,通过专家评估法、实测评估法以及方案评估法,从评价对象、指标类型(定量指标、定性指标)、评价方法与理论基础等方面对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进行评估,建立不同层次与尺度的各类型绿道建成环境的优化调控模型。参与评估的人群分为专家组、公众、项目组工作人员,通过多角度评价,达到评价体系相对完备并真实反映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上述评估过程是将技术分析与整合到外联推广和公众参与之中。这种整合目的是为了提高评估分析的合理性、公平性与可操作性。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课题旨在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的建成环境人地关系评价体系进行探讨与研究。该课题定位于全球绿色基础设施战略规划下所响应的热点问题,瞄准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的前沿,利用数理逻辑分析方法建构不同类型和尺度的绿道建成环境优化调控模型,最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区域绿道网建成环境评价体系。研究成果为制定未来《珠三角区域绿道网规划建设标准》提供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依据,对区域绿道网规划建设的规范化起推动作用。本研究期望促进人文地理学、风景园林规划理论、环境行为学以及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研究以及绿道规划与技术的进步。研究所得的成果同样为中国其他区域的同类型绿道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敏,国外绿道研究现状与我国珠三角地区的实践[J].中国城市林业,2010,8(3):7-10.
[2]何昉,锁秀,高阳,黄志楠,探索中国绿道的规划建设途径——以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为例[J].风景园林,2010,(2):70-73.
[3]P. H. Gobster, L. M. Westphal, The human dimension of urban greenways: planning for recreation and related experienc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8: 147-165.
[4]A. Lusk, Guidelines for Greenways: Determining the Distance to, Features of, and Human Needs Met by Destinations on Multi-Use Corridors, Ph.D. Dissertation of Taubm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2.
[5]J. G. Fábos. Greenwa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ts origins and recent case studi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8: 321-342.
[6]K. Dawson. A comprehensive conservation strategy for Georgia’s greenway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3: 27-43.
[7]C. S. Shafer, B. K. Lee, S. Turner, A tale of three greenway trails: user perceptions related to quality of lif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0, 49: 163-178.
[8]S. Asakawa, K. Yoshida, K. Yabe, Perceptions of urban stream corridors within the greenway system of Sapporo, Japa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8: 167-182.
[9]朱强,刘海龙.绿色通道规划研究进展评述[J].城市科学,2006 (5):11-15.
[10]李开然.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J] .中国园林,2010,(26)3:24-27.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范文5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地理学
当前,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生态补偿问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态补偿问题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一个较新课题,从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生态补偿的内涵的解释;[1-5]第二,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6-8]第三,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9-12]流域是完整的地理与生态系统区域,是实施生态补偿的典型单元。流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应用领域的拓展,体现生态责任和生态利益分配正义,是调节流域社会公平、建立和谐社会、实现流域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经济手段。[13]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其在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中具有特殊作用和地位。因此,从地理学角度分析流域生态补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流域生态补偿的地理学理论基础
1.1 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
地理环境整体性是指地域系统内各组分及要素在地理空间上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形成的内部相对统一的整体,主要表现在一个要素(组分)的变化将带来另外一个要素(组分)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受到整体的制约。整体性不仅是地理环境的基本性质之一,而且也是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14]国际上所说的“生态补偿”主要是指:通过改善被破坏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或建立新的具有相当的生态功能或质量的栖息地,来补偿由于经济开发或经济建设而导致的现有的生态系统功能或质量下降或破坏,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5-16]显然,从这个概念来看,它是把生态系统做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其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必然影响其他部分。为了保持其整体的平衡,通过人为的其他手段来实现补偿很有可能和必要。
1.2 人地关系协调论
人地关系协调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指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有意识的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与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流域生态事关人与流域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区域间协调发展、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等问题。流域生态补偿现已成为协调被破坏了的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重要措施,它试图通过政策、财政、税收等手段来协调流域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环境受益区与受损区及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人文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协调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人地关系协调论也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理论之一。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压力与经济增长的动力这样两种力量的妥协或矛盾的统一,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核心是发展;第二,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第三,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协调;第四,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协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流域内的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等进行有效保护,协调部分与整体、当代与后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使代内与代际之间拥有同样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权利。因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1.4 地理区划理论
地球表层系统的各要素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因此,作为地理学工作者,对地理空间按照需要进行区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以地域分异规律、发生统一原则、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综合因素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等原则进行。在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流域补偿主体与客体的地理空间区划,因此,区域内的统一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是指导流域补偿空间规划的基本思路。
2 流域生态补偿的几个关键问题
2.1 生态受益区与受损区的区域界定问题,即“谁补谁”的问题
划定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地理范围,判断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受损区和受益区是生态补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谁受益、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因此,在生态补偿开展之前,确定生态补偿的主体,明确生态补偿中受益区和受损区是生态补偿中的关键问题。在划定补偿区域的过程中,研究生态受损区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基本特征、地理方向(或地理路径)、分布范围或基本分布格局,得到受损区与受益区的基本事实,进而界定流域中的受损区和受益区。
是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区域划分的一个基本方法。如在确立受益主体时,可根据获得水资源补给(包括生态需水)、大气质量改善等关联分析,得到“直接受益地区”,根据碳循环和其他物质循环的相对均衡、同一景观区域内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完好程度和自然生产力(总量)的增加,判断“间接受益地区”,据此承担不同程度的补偿责任。
2.2 补偿标准的计算问题,即“补多少”的问题
建立生态补偿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计算相关补偿费用。在流域生态补偿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不同区域为确保主体生态安全而与其自身经济发展的矛盾,受益区和受损区之间补偿额度多少一直是双方争议的焦点。目前对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没有统一的方法,在学术界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只有建立起科学的、全面的、可行的计量模式,对生态系统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相应的经济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标准和出台相应的政策与制度,才是协调各区域公平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建立生态补偿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就是要将生态系统的产品及其生态功能转化为人们明显感知的货币值,这不仅能较好地反应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本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为生态补偿提供了可以依据的合理标准,为生态补偿的实施提供有效帮助。
2.3 补偿途径的选择问题,即“怎么补”的问题
流域生态补偿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有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补偿、项目补偿和智力补偿等。这些补偿途径各有利弊:前两者在补偿中的优势是让被补偿方拥有较大的灵活性,方便快捷,属于“输血式”补偿,但很有可能转化为消费性支出,不能从机制上保障补偿真正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并有可能造成被补偿区对生态补偿的路径依赖,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后三者是将补偿资金转化为技术项目或是政策支持安排到被补偿方(地区),从而增加落后地区发展潜力,形成造血机能与自我发展机制,使外部补偿转化为自我积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17]这几种补偿方式属于“造血式”补偿方式,这种方式见效慢,周期长,且很难直接用货币进行量化,操作不便。因此,在流域生态补偿的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选择合适的补尝途径十分必要,也是事关生态补偿能否成功的关键。 3 地理学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关联点
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涉及到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当然也离不开地理学科的支撑,地理学者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到地理学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关联点。
3.1 主体功能区划与流域生态补偿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根据资源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从全局利益出发,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等四种功能区,并对不同功能区在发展重点、政策支持及业绩考核等方面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标准。对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而言,必然导致发展机会的丧失、公共物品的流失,甚至还要承担相应的生态恢复和建设的额外成本支出。基于此,为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在主体功能区划的过程中实施生态补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实施生态补偿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容:首先,这种机制建设应重点考虑于区域之间的利益不平衡,各类主体功能区是问题的主体。其次,由于主体功能区这一区域类型的独特性, 政府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生态补偿的目的是要弥和区域间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的不平衡,重点回答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怎么补等核心问题。[18]区域外部性、空间格局(自然、经济)、区域本底的性质和区域结构(产业、人口、就业等)等方面是分析生态补偿问题的重要地学基础要素,生态补偿核心问题的解决必须以这些地学要素的基本特征为基础。[19-20]
作为主体功能区划分依据的流域而言,其整体性很强,上下游彼此关联度很高,并且受行政区划的影响很大。因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必须以地理学思想为指导,充分讨论流域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空间差异,分析这种空间差异的总体特征和基本格局,并从地理运动与过程、地理要素禀赋的价值计算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建立和完善主体功能区之间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3.2 新经济地理学与流域生态补偿
早期的主流经济理论忽视了空间因素对经济影响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通过空
间作用力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均衡分布,将空间经济学引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理论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关系密切,从流域的污染成本计算而言,由于污染的净成本推动力使下游地区的生产成本增加,在利益驱动下要素必然从下游地区流向上游地区,而生产向上游地区集中更进一步地增加了下游地区的污染,从而使经济陷入污染的循环累积陷阱,导致污染外部性下的市场失灵。[21]因此,对流域的上下游实施政府干预性的生态补偿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政策。在实施流域生态补偿的过程中,因为各级政府发挥的作用不一,政府间的博弈导致利益相关方均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争取利益最大化,导致政府调控失灵,这就要求上一级政府在协调下一级政府(区际)之间的生态补偿政策发挥主导作用。就流域生态补偿而言,中央政府在流域上下游的生态补偿中,可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推进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
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流域生态补偿
在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生态补偿的具体实施者——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它既要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同时又要追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统一。这种双重身份的角色决定了政府在经济与生态之间的选择十分纠结。因此,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发展机会的竞争等问题是摆在上下级政府及同级政府之间的关键问题。而生态本身公共物品的属性决定了它的尴尬处境,政府尽管有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职能,但在现行的政府绩效评价体制之下,它提供公共物品的积极性不高,在生态与经济的选择过程中更趋向于选择区域经济发展。
在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流域各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要协调好上下游各区域之间的关系,解决好“经济不生态”和“生态不经济”之间的矛盾。当流域内各区域横向之间出现利益矛盾和关系冲突的时候, 上级政府的协调作用非常重要。在上级政府主持下促进流域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上游地区为下游地区提供了正面的外部作用,并因此从那些区域获得生态补偿,是我国当前生态补偿问题的焦点。[22]
3.4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与流域生态补偿
科学制定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体系一直是制定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李文华院士认为,广义的生态补偿,应该包括社会公平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因环境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和政策上的优惠;另一方面,对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产生的科研、教育费用等进行补贴。[23]因此,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之前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评估,给出一个可以实施的补贴标准,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生态系统价值,建立相关的评估体系。目前,国内外的计算思路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生态建设成本核算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法。张伟(2010年)等提出:“地理要素禀赋当量”的测算方式,从地理要素的角度提出了社会生态补偿的区域空间分配标准,这是从地理学角度测算生态补偿的一种新方法。地理要素禀赋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重要,因其空间差异将引起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同样也是生态补偿的根本原因,在具体的社会生态补偿过程中,各地区地理要素禀赋的差异及其对社会公平和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就应该成为实施补偿的重要标准。[24]
综上所述,从地理学角度探讨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流域所特有的综合特征和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决定了其补偿能力、补偿成本和补偿效益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就必须在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这种地理空间差异,并努力寻求具有地理意义的生态补偿方式,这种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邦成,温林泉,陆根法.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j].生态经济,2005,(1):47-50.
[2] 李碧洁,张松林,侯成成.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评述[j].世界农业.2013,406(2):11-15.
[3] herzog f,dreier s,hofer g,et al.effect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reas on floristic and breeding bird diversity in swiss agricultural landscapes[j].agriculture,ecosystemsand environment, 2005,(3):189-204.
[4] 叶文虎,魏斌,仝川.城市生态补偿能力衡量和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4):2
98-301.
[5] 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38-41.
[6] 毛锋,曾香.生态补偿的机理与准则[j]..生态学报,2006,26(11):3841-3846.
[7] 俞海,任勇.生态补的偿理论基础:一个分析性框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20(2):28-31.
[8] 王丰年.论生态补偿的原则和机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31-35.
[9] 李晓光,苗鸿,郑华,等.机会成本法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中的应用——以海南中部山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9,29(9):4875-4873.
[10] 熊鹰,王克林,蓝万炼,等.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j]. 地理学报 ,2004,59(5):772-780.
[11] 刘桂环,张惠远,万军,等.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120-124.
[12] 秦艳红,康慕宜.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4):557-567.
[13] 李志萌.流域生态补偿:实现地区发展公平、协调与共赢[j].鄱阳湖学刊,3013,12(1):5-17.
[14] 潘玉君.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j].地理科学,2004(3)
[15] moreno p j,raj b,stern r m.data driven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for speech recognition:a unified approach[j].speech communication,1998, (24):267-285.
[16] cuperus r,canters k j,piepers a g.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the impacts of a road. preliminary method for the a50 road link (eindhoven oss, the netherlands)[j].ecological engineering,1996,(7):327-349.
[17] 刘桂环,张惠远,万军,等.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j].2006,16(4):120-124.
[18] 吴绍洪,杨勤业,郑度.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比较研究[j].地理学报, 2003,58(5): 686-694.
[19] 王金南,万军,张惠远.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j].环境保护, 2006,(19): 24-28.
[20] 王昱,丁四保,王荣成.主体功能区划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的地理学依据.地域研究与开发[j].2009, 28(1):17-21.
[21] 安虎森,周亚雄,颜银根.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区际污染、生态治理及补偿.南京社会科学[j].2013,(1):15-23.
[22] 张郁,丁四保.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协商机制研究.世界地理研究[j].2008,17(2):158-165.
[23] 李文华,李芬,李世东,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自然资源学报[j].2006,21(5): 677-688.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范文6
【关键词】 英语学习;通识教育;高职生;职业能力;企业文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也就是说要大力发展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中心。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多次在职业教育相关会议上提出“三进”,即:“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些要求为进一步说明文化发展和职业教育深层次对接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而今年两会期间,著名民营企业家马国湘递交了一份“培养具有产业文化素养劳动者”的提案,提出了产业文化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更是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和讨论。高职教育到底应该怎样和企业文化对接,作为高职英语怎样从文化的角度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英语课属于语言课,语言和文化不分家,具有通识教育的功能。通识教育有两层意义:其一是指通才教育;其二是指全人教育。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愈发突显它的重要性。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培养出一个完全、完整的人。耶鲁大学校长认为:通识教育的核心不在于教人思考什么,而是教人如何思考。因此通识教育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通晓人类各种“基本知识类型”,清楚不同学科之间的治学方式和思维方式,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指明方向;第二个目标则是各种知识所学内化为品格和精神,发展远大理想和抱负。
那何谓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我们常说的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所共同拥有的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这属于狭义企业文化;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属于广义企业文化。而价值观、企业环境、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这属于企业文化的五大要素。通识教育强调文理会通和古今中外会通,在全球成为“地球村”的发展趋势下,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要进行相互交流和合作,英语作为准世界语,是进行通识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企业文化中道德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经营宗旨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英语的通识教育功能与企业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1、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现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等职业学校的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的重点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是制造业大国。但中国在“世界工厂”的链条发展中仍处于最低等,原因是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主要是靠数量多价格低维持,这种情况就决定了现阶段中国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技术工人。拥有更多的高端技能人才,才能拥有中国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在高端制造领域确立一席之地,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要想拥有高端技术人才,那就应该和国际接轨,清楚各行业或各专业的国际发展新信息和新动向,更要清楚国际高端技术人才的标准。企业环境是企业文化中的要素之一,它包括企业社会形象和企业环境。任何人才都归属一个企业或行业。企业要发展,它的社会形象要能吸引国际人才并能培养国内人才,更重要的是它的环境要能留住人才,提供人才发展的机会。要做到人才的中外互通,英语教育的通识功能必不可少。
2、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精英水准人才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目的,职业教育更要 “文化育人”,这就需要校园氛围对学生予以熏陶,行业或企业文化给学生引领方向。高职院校如果忽视了学校本身应当具有的育人功能,就会成为培训廉价劳动力的教育,学校就沦为了培训中心,高职的“高”字就无法体现出来。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指出:只有去思考人、重视人、服务人,高职教育的发展才能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才能够找到办学的根本。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下,许多学校过多强调企业生产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需求,忽视了对学生自身内在素养的提高。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是企业内成员判断自己行为时的统一标准。对于企业而言,学生在通识教育作用下形成冷静的思考、合理的逻辑、自我控制和持重的见解要比技术重要,它会直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未来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水平。通识教育强调文理会通和古今中外会通,英语通过它特有的人文作用能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和外在的能力与气质。不仅让学生拥有技能,学会做事,还能内化为思考判断能力、学会做人,达到人才的高素质,甚至培养出精英水准人才领导一个公司或一个行业。英语的通识功能会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价值观的形成。
3、有利于人才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不论是哪个优秀企业,他们之所以能屹立于本行业的前列,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因为独特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比如华为公司,作为中国一家民营企业,它强调团结,奉献,学习,创新,做实,获益与公平。华为员工以这种企业文化为指导,现不仅居于中国电子百强之首,在国际通讯设备业也位于前沿。如果学生毕业后被华为聘用,由于能力强被选派驻海外,担任负责人,这应该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很好机遇,到海外英语的通识功能会愈发凸显它的重要性。同时,海外市场的扩展,不仅对学生个人的职业前途,还会对企业的壮大,国家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说:“我认为内地的企业不景气,不仅仅是一个机制问题,关键是内地许多企业就没有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和英语的通识功能缺少任何一个,小到人才发展,大到国家经济增长,都会有不利的影响。
二、英语通识教育功能与企业文化结合的途径
狭义的英语教育指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以及英美文化语言文化概况及选读,广义的英语教育除了这五种能力,还要了解人文地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种人文、社科的了解实际上就加强了英语的通识功能,也从不同领域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1、用大班授课,把企业文化融入其中,并用小班讨论的模式进行了实践,夯实学生的英语表达和应用能力
通识教育是把培养职业能力、塑造个人价值观和获取人类核心知识融为一体的一种体系教育,它通过大班授课讲解,并指定书目让学生阅读,然后通过小班口语讨论,英语写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能力的薄弱环节。比如,在讲完微软公司的内容后,可以给学生指定有关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书目或文章,让学生看完后写出感想,再在小班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以比尔盖茨为核心的微软企业文化主张“拥有工作激情,激发个人潜能,实现企业潜能”,比尔盖茨“鼓励个人表现,尊重个人,尊重个人英雄和个性自由”的理念成为微软文化的核心。这既能让学生了解一个国际大企业的英雄人物,在他影响下的企业文化,又能让学生表达出自己见解,潜移默化下学生就会对以后要从事的企业或行业文化有所思考和了解,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工作后更加努力了。
2、开设第二课堂,扩大学生英语在人文地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涉猎面,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大环境
了解英美文化的人文地理学,就能诠释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就知道为什么在中国“东风”象征“春天”,而著名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却是对春天的赞美,原因在于英国地处西半球,海洋性气候,春天刮的是西风;汉语中“走麦城”对应的翻译是“ to meet one’s Waterloo”,“走麦城”指三国时蜀将关羽为东吴陆逊所袭,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后被斩,所以“走麦城”喻陷入绝境。而“Waterloo”(滑铁卢)是比利时一个城镇,1815年被放逐的法国将军拿破仑率军要复辟他的拿破仑帝国,可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决定性战役中惨遭大败,后遭流放直至死去;涉外旅游专业的学生了解英美的宗教,就应该清楚在安排外宾宾馆住宿和外出旅行时,应避开数字13和星期五;工民建专业学生除了对中国的城市发展进程和建筑清楚外,还应了解西方城市发展和建筑历史,这样在搞建筑设计时才能思维清晰。英语常识的增多,各种涉猎面的扩大更能增强学生冷静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多角度理解今后从事行业的文化,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拓宽道路。
3、开设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化英文版选修课,培养学生从英语角度理解中国企业经营的独特文化
不论英语还是汉语,它都是一种语言,任何一种语言,它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作为中国学生,不仅要了解和学习别国,更要学会用英语思维介绍我国文化中独特之处,让中国企业文化走上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企业文化。有人认为,华为的成功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就是追求“上善若水”,所谓“上善若水”, 是老子的一种不争、无为思想,因为水的形状和水行进的路线、节奏和力度总能适时调整,随机变化。如果西方国家想要了解这种思想,员工只有对老子的无为思想了解很透,才能结合企业文化让对方听懂并理解。开设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化英文版选修课,既能从英语文化角度来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反过来,又能把我们优秀的文化更好地介绍给世界,更有利于学生中外互通,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英语通识教育功能在企业文化培养中需注意的问题
1、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企业和学生都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由于通识教育强调文理会通和古今中外会通,它需要时间;而企业文化理念要从《职工手册》或《文化手册》走进职工心里,得到高度认同和领悟,需要过程。企业文化能否顺利完成生根、开花、结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共同配合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可是在社会大环境下,如果企业着重眼前效益,学生就会急功近利,重视显性能力的投入,而忽视自身文化修养的改善和提高。企业方自身也清楚:企业的长足发展,关键是决策者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企业要想独树一帜,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和文化。通识教育是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有了英语的通识教育,更能增强高瞻远瞩的独到眼光,但是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逐步积累。因此在提高学生的显性职业能力水平的同时,学校需要开设企业文化课程,引导学生在关注自己的未来发展时,更要了解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行业或企业的文化特色。同时企业也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参与其中,为自身做大做强的目标做必要的付出。
2、学校在英语通识教育与企业文化培养的教学制度和评估制度上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组织
由于现实情况,高职院校在一些培养规划和设想上又不得不迎合学生和企业的需要,英语通识教育与企业文化培养课程计划往往受到排挤,在人力、财力、学分、学时受到其他公共课程或专才教育课程的挤压,出现英语通识教育与企业文化培养课程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的尴尬局面。
四、结语
学生要就业就需要专业优势和显性的职业能力,但学生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向其他职业延伸和发展,显性职业能力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正如余祖光所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学校不仅要为企业搭设知识技能的桥梁,更要搭建文化融合的桥梁,这也是校企合作的难点和关键点所在。不论是学校还是企业,二者的发展更依赖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重点,获得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更是学生所必需的。英语课的通识教育不仅是为了学知识,更是为了拓展学生开放性思维,增强职业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生活。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如何在高职产业文化中更好的发挥优势,为学生职业能力和企业发展添砖加瓦,是高职英语需要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人民日报,2010-7-29.
\[2\] 李剑平.职教不是培训廉价劳动力\[N\].中国青年报,2011-12-7.
\[3\] 李丹.文化引领技能型人才培养:首届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育人高端论坛召开 \[N\].中国教育报,2011-12-16.
\[4\] 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 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青年报,2012-02-13.
\[5\] 范唯.高职学校让每一个在学校里待过的人增值\[N\].中国青年报 2012-04-16.
\[6\] 余祖光.职业教育如何实现文化“三进”\[N\].中国教育报,2012-4-4.
\[7\] 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8\] 安贞慧,刘鸿雁.加强外语通识教育 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J\].黑龙江哈尔滨:继续教育研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