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

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范文1

尊敬的省调研组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依托综治平台,强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

“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工程,我市高度重视“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排查工作机制”是市委常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之一,我委每月均向市委汇报该项工作进展情况。

当前,我市已按照国家标准,划分X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X人,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达100%。并认真落实《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实施方案》要求,建成X个镇(街)综治中心,

X个村居综治工作站。其中县一级综治中心可依托综治信息系统,对辖区内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受理、处理、督办、反馈;镇(街)一级综治中心升级改造全面推开,已逐步实现实体化运作,安全隐患排除是镇(街)综治中心的三大基本任务之一,消防可依托综治信息系统,将日常排查出的居民用电隐患、私搭乱建、高空拉线、乱堆乱放、消防设施损坏等问题建立台账,及时处理,实时跟踪,最终形成管理闭环。村居综治工作站进一步加强了网格化管理、安全隐患排除的工作力度。

二、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近年来,我市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联勤指挥、网格员日常巡查走访、信息收集报告等系列工作制度,加强对中心管理员和网格员的培训,做到镇街中心线上线下一体化处置、一体化运作。通过应用网格化管理机制,一是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我市基层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以镇(街)为基本单元,镇(街)主要负责总体领导和组织协调,定期开展指导、检查,组织实施辖区内的排查整治行动。镇(街)综治办负责发动巡防队员等综治力量开展日常巡查、宣传,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对一些违法案件及时移交派出所处理,实现了基层消防管理工作常态化。二是切实将工作责任落实到网格责任人,我市按照科学管理原则,每个城市社区网格规模为300户,农村社区为200户左右,缩小管理空间,固定管理范围,明确管理责任人,实现了网格管理服务精细化。三是推进业务专业化管理,实现管理力量前置化。就消防工作方面,(大)部分乡镇,已聘请专业的消防队员负责网格化业务,实现基层社会管理资源的优化前置。

三、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

我市依托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提高了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信息获取、确认、处理、反馈速度,有效减少了信息与时间损耗,为消防工作争分夺秒。一是实现手机APP覆盖,做到管理流程扁平化。网格员可通过手机APP直接录入消防隐患信息,减少了从发现到处理所需的环节,创新了报送机制,提升了工作效率。二是建立隐患排查数据台账,实现消防隐患精细化管理。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可实现消防隐患采集、追踪、处理动态化管理。在隐患类型中,对未配备灭火器材,灭火器损坏,安全出口上锁、遮挡堵塞疏散通道,加工、生产、仓储、经营场所在一起,出租屋、居民区从事生产、经营、储存危险化学品、爆炸品,小商店经营场所违规设厨房、无防火门间隔,“三小”场所违规住人等类目信息均有明细,基本实现火灾隐患类型覆盖。三是部门联动更加便捷。我市综治信息系统不但纵向上通向镇(街)、村(居)网格,更实现了横向上市、县(市、区)各部门的联通,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均有开放了相应的账号,通过联合管理,进一步提升了监管效能。

四、积极参与试点工作

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范文2

各地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具有地方特色,不同侧重点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例如:唐山的三全七化网格体系、宁夏的4+6:运作模式、山西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各地纷纷在拓宽思路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社会治理和提高服务水平,以居民需求为服务导向,整合人口、社会事务、城市公共服务、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等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以网格化作为切入点,搭建社会治理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全地区统一的社区综合服务与社会管理信息平台,从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2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量的人们涌入城市,原有的城市管理格局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人们的法制、环境、权益意识开始不断提高,教育、交通、医疗等社会问题频现,充分暴露出我们的社区治理工作还十分薄弱。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多头管理的问题十分突出。经常遇到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现象。

要想彻底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有利于政府的服务推广更加优化,将更多的职能、服务措施引入社区,方便居民;此外,在企业主导型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可以让企业内部资源充分调动和支配,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让平台真正融入社区,服务居民;同时当前各种社会资源的引入,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一对一的责任划分,也让服务更加主动,精准和快捷。

整体来说,就是真正做到把各种社区服务管理资源整合到网格,把社区服务管理责任落实到网格,把属于社区服务管理的问题尽可能解决在网格,实现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惠民服务在网格中开展、矛盾纠纷在网格中解决,达到共同发展社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3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原则

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社区自治的最佳结合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广泛的推广中不断改进新技术、创新工作方法、改变工作机制,同时也兼具几个原则。

3.1 资源整合,全面覆盖的原则

将政府、社会、企业、社区、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各方面的资源有机充分整合,建设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将基础网格作为社区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做到区域全覆盖、对象全覆盖、管理全覆盖、服务全覆盖。

3.2 企地联动,共同推进的原则

网格化管理是改进社会管理的系统性工程,既强调政府职能部门在社会服务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又强调企业、社会组织及居民在社会服务管理中的参与、协同作用,实现企地联动,共同推进的原则。通过网格化管理,将社会各行各业资源融合起来,把商业、邮政、金融、家政、美容、旅游等社会资源综合在一起,为居民开展多样化的服务。

3.3尊重客观,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建设的大框架下,充分结合当地社区的历史与现状,既考虑在网格化设计阶段方案的前瞻性,又要尊重现实的客观性,制定最符合社区实际的实施方案。

3.4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创新,就在于从百姓身边出发惠民生、顺民意着眼于多层次的居民需求,如何更好的服务好社区居民是创新网格化管理体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以企业为主导的网格化管理是改进社区管理的系统性工程,不但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还应该积极倡导企业承担的作用,借助网格化管理系统,以人员要素为对象,以数据信息为基础,以事件处置为主线,主动跟进从而进一步实现社区的精细化管理。

4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内容和方法

4.1科学设置网格,推进服务管理新突破

当前,在企业主导型社区中,网格化组织体系建设要把社区管理服务的内容与政府进入社区的服务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在政府还未进入前,由企业运作和指导建设,并在相应的时间做好交接工作,确保网格化管理中心的正常运行。具体到划分网格时,更要充分考虑社区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按照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项目引领、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发挥社区物业服务、治安消防、社保、医疗卫生、居委会、学校、幼儿园等机构团体的作用,实现企业和政府职能相融合、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融合、企业主导社区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和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的多项融合。

4.2加强网格人员队伍建设,实现精细化管理

网格人员是社区网格中从事信息采集上报、矛盾纠纷化解和综合服务管理的基层社会工作者。要按照一格一员,一格多员、专兼结合等方式配备网格管理人员。我们要从企业内部公开招录,由于他们长期接受企业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与熏陶,有较好的个人素质,再加上社区及周边资源(学校、医院、天然气公司等)均属企业原有、现有或自主引入的服务单位,便于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每天做好走访和巡查,做好信息采集工作。要通过区域联动等方式,采集网格、社区、单位、政府等多个层面的信息,做到信息准确、完整并将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传递、反馈,确保信息的有效流转和利用,实现整个社区的精细化管理服务。

4.3 建立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网格化信息系统是实施网格化管理的手段,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网络通讯设计和系统维护等多项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系统建设中要遵循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原则,做到信息专用与共享相结合、信息集成与拓展相结合、信息集约与开放相结合等三个结合。健全社区管理服务网格单靠社区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善于发现资源、利用资源。充分发挥企业主导型社区内部各种资源共享的作用,在网格化组织体系建设中,把社区管理服务的内容与政府进入社区的服务项目紧密结合,根据社区居民需求的多元化,从管理、服务、环境、设施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具有社区特色的资源共享、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创新合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范文3

一、制定该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答:为深入贯彻落实薛家镇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公共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以群众反映强烈、安全隐患突出的群租房等为重点,在全镇集中组织开展群租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规范房屋租赁,强化治安、消防安全措施,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涉及群房屋的暴恐案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和重大公共安全案事件,为薛家镇稳定发展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开展此次活动的目标计划是什么?

(一)全面核清出租房屋和居住人员底数,全面、及时、准确采集登记信息,执法管理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整改、查处房屋违法租赁行为,房屋租赁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三)切实解决出租屋特别是群租房治安、消防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全面彻底整治。

(四)明晰属地和部门管理职责,充实出租房屋管理力量,建立常态排查、执法联动、信息共享制度,出租房屋长效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方案》适用的对象有哪些?

答:(一)一个产权单元内人均承租建筑面积低于10平米或实际居住人数10人以上(含),存在治安、消防等安全隐患的群租房。

(二)属于违法建筑或者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出租房屋。

(三)没有依法依规履行登记备案手续的出租房屋。

(四)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出租房屋。

(五)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混合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三合一”等租赁场所。

四、群住房集中整治行动有哪些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政协工委主任牵头,政法综治科组织相关部门和村(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组建走访调查和联合执法队伍,全力开展集中排查和整治各项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政法综治科履行牵头协调,派出所、安监科、城综科、城管科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薛家分局共同参与,各负其职。

(三)讲究工作方法。把握方便群众的原则,把握舆论先行的原则,把握先告知、后执法的原则,把握有轻重、有缓急的原则。循序渐进,顺利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四)压实责任落实。各村(社区)是群租房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把集中整治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村(社区)和相关部门,把压力传导到每个岗位和每个环节,真正做到出租房屋安全隐患整治有人抓、有人管,确保整治措施落地见效。

五、此次群住房集中整治将做些什么?

答:(一)宣传发动和准备阶段(3月1日-3月7日)

1.做实准备工作。一是细化实施方案;二是组建调查队伍;三是落实工作保障。

2.广泛宣传发动。结合网格员入户调查,发放《告居民书》,并利用横幅、电子屏、宣传资料、大型活动、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走访调查和集中整治的目的意义,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做到家喻户晓。

(二)调查摸底和集中整治阶段(3月8日-3月21日)

坚持边排查、边整治,对排查发现的出租房屋违法违规等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彻底消除隐患,逐步解决问题。

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范文4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工作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物质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等原因,一些贫困地区基层工作力量不足,县乡两级空编、缺员问题突出。下面是小编为家推荐的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参阅。

报告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如期完成这些目标,夯实基层力量迫在眉睫。近年来,我省结合实际完善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有关政策,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有针对性地拓宽基层公务员来源渠道,更加注重精准教育培训,推动基层干部有序流动,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公务员队伍,提升了基层公务员能力素质,使基层干部能够安下心来踏实工作、有序流动。

做到“招得来”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工作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物质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等原因,一些贫困地区基层工作力量不足,县乡两级空编、缺员问题突出,许多公务员身兼数职,工作繁重。为基层选好、用好公务员,夯实基层力量,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4月初召开的全省抓党建促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推进会强调,要及时补充乡镇工作力量,继续加大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考录工作力度,严格落实各项保障政策,以制度“砖瓦”筑牢基层干部成长壮大的舞台。

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来源主渠道是公务员考录,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不断健全和完善基层考录制度,切实破解基层特别是艰苦边远地方“招人难”“留人难”问题,才能有源头活水滋润长期“喊渴”的基层力量短板。在公务员考录中,我省对于艰苦边远地区县乡机关,放宽学历、专业、年龄等限制,采取合并条件相近的乡镇职位、定向本地户籍、单独划定笔试合格线等措施,给熟悉基层、热爱基层的人员多一些上岗的机会,有效缓解了基层岗位报考“遇冷”现象。

在公务员“四级联考”中,要求省级机关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全部用于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明确只有在基层经过“墩苗”历练,经过“风吹浪打”,才有资格通过遴选更上一层,引导优秀人才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20xx年以来,全省县乡两级机关通过考试录用11448人,其中5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录用4493人,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公务员队伍。

“招得来”还要“用得上”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干部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一个以百姓心为心的人,才能用心用情用力,为百姓谋福祉。在测查考生基本能力素质的同时,我省注重加强对考生群众感情、服务意识、群众工作能力的评价,使录用到基层的公务员接地气、懂乡音、解乡情、亲乡邻,能够立得住脚、扎得下根。

我省加大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招录公务员的力度,20xx年以来共有1089名符合条件的人员通过报考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专门职位进入县乡机关公务员队伍。在调研中,有些基层干部反映,基层公务员服务“三农”不能不懂“三农”。因此,我省从20xx年起将乡镇职位计划中的15%用于招录农业农村专业人才,为乡镇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两年累计招录295人,受到基层欢迎。

为了把招录进来的基层公务员培养造就成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队伍,我省结合县乡工作需要,精心设置公务员初任培训课程,做到精准办班、精准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公务员培训中心的主阵地作用,灵活运用学习强国、好干部在线等网络平台,运用党员电化远程教育接收站点,不断加大对基层公务员的培训力度。目前,全省县乡公务员年均培训1xx854人次,基层公务员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用得上”更得“留得住”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繁重琐碎,必须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近年来,我省着力健全来自基层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推动基层干部有序流动,使基层干部能够安下心来踏实工作。

省委组织部出台规定,省直机关补充科级以下干部,原则上通过公开招考和公开遴选进行。进一步加大公务员公开遴选力度,20xx年以来从基层公开遴选798人进入省、市级机关。严格组织人事工作纪律,落实乡镇公务员最低服务期限,服务期内不得转任交流到上级机关,不得参加公务员遴选,不得参加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招录、招聘考试,进一步规范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保持基层公务员队伍相对稳定。

基层干部是我们党执政大厦“地基中的钢筋”。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公务员保障体系,我省近年持续改善乡镇工作条件,解决办公危房问题,加强乡镇“五小”工程建设,足额保障工作经费,努力实现乡镇公务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务职级人员20%。20xx年、20xx年全省两次提高乡镇工作补贴标准,现行标准月均近600元。

报告二

近年来,针对乡镇基层工作压力大、留住人才难等问题,郴州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建强乡镇基层公务员队伍,有效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抓招录,确保“进得来”。强化基层招录导向,逐年增加乡镇机关考录规模和定向考录比例:乡镇机关招录人数占总招录人数的比例由20xx年的47.2%提高到2020年的86.9%;面向村(社区)干部、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退役士兵的招录人数占乡镇招录人数的比例由20xx年的xx.9%提高到2020年的36.0%。

抓调配,确保“稳得住”。市委组织部牵头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市本级科级及以下人员流动调配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公务员流动调配要求,规范审批程序。对新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严格执行五年最低服务年限规定,进一步稳定基层干部队伍。

抓遴选,确保“流得动”。坚持市直机关补充公务员主要面向基层遴选,公开选拔政治过硬、品行端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基层公务员。近3年来,共遴选130余名基层公务员到市直单位工作,打通了基层公务员向上流动渠道,坚定了年轻干部在基层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抓关爱,确保“安得心”。积极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让基层公务员享受政策福利。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措施》和《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八条措施》,明确提出“对于任乡镇(街道)党政正职10年以上或者长期在偏远乡镇工作、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确保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市、区)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以上”等。切实加大了对乡镇干部的关心力度,让乡镇干部扎根基层、安心工作。

突出“活”字,抓实干部教育。坚持理论知识与业务能力相结合,强化公务员及其他干部理论知识学习培训,合理、灵活安排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内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干部职工,分层次分领域开展公务员教育培训。对于新录用公务员、新到岗工作人员,坚持“一对一”帮带嵌入式培训方式,重点培养公文写作、有关业务工作等。同时,依托镇机关党支部党日活动及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采取户外实践与集中学习的方式,以行促学、以学促干,确保理论知识再补充、能力水平再提升。

突出“严”字,抓精日常管理。不断完善宗别立镇公务员及其他干部个人信息台账,建立干部队伍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全镇干部职工“三龄两历”、家庭、交流、录用、退休、考核结果试用期转正等变动情况及时进行更新维护,切实做到按季更新、不定期调整,努力实现公务员“进、管、出”政策落细落实。同时,充分发挥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作用,根据公务员人动、离退休等情况,及时变更调整系统内信息,精确掌握公务员队伍编制、数量、分布、结构和变化情况,确保公务员日常管理规范化、动态化、精细化。

突出“新”字,抓细平时考核。始终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健全“记、督、结、述”考核管理制度,抓细平时考核。“一日一记”,既向干部职工印发《干部记实手册》,由干部职工每日将工作重点、关键分类记入《干部记实手册》中,确保明确每项工作任务,突出工作重点、难点、亮点,做到心中有数;“一周一督”,是由党政综合办牵头,每周对各科室(中心)干部记实手册填报情况和工作履职情况进行督促,做到以督促办,以督促改,以督促管;“一月一结”,既由各科室(中心)负责人每月定期向分管领导总结汇报科室(中心)工作进展及完成情况,及时计划、安排、明确

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范文5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全体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持有并遵循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时代的呼唤。

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的现代化,而且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一方面,以文化促发展、以文化促进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自觉服从国家法律,自觉维护法律权威,是全体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全民族文明素质,乃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软实力的基本表现。另一方面,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无不需要法治的保障服务和引导规范,都迫切要求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迫切要求广大政法干警培养司法良知,提高司法能力,不断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迫切要求全体公民自觉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对待处理个人与国家、与社会及他人之间的关系。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要求

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法治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更在于已经制定的良好法律能否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能否得到社会普遍的遵守。法治文化问题之重心就在于解决我国公民的法治文化认同问题,培养以领导干部、公务员为重点的全体公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彻底消除“文化”层面的法治与“制度”层面的法治之间存在的裂缝。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深入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

——加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必然深化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法治思想、法治观念、法治心理的延伸升华。“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普法,为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奠定了较为厚实的基础。在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确立的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层到深层的规律,以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更高层次的目标定位,才能更好地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内在动力。发挥法治文化观念引导、规范养成、激励约束的独特作用,建立规则约束,塑造社会信任,培养社会理性,凝聚社会共识,更是提升新时期法制宣传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全面构建全国法治建设先导区,要求全体公民崇尚法治权威、依法办事习惯的真正养成,这正是法治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正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使命所在。当前,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着力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体系,进一步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主动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协调指导职能,建立健全“党委统—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优化完善“积极参与、优势互补、有序运行”的工作格局。主动加强与宣传、文化及新闻出版、广电管理等部门的联动合作,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工作指标,强化考核措施,充分调动各有关单位、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强大社会合力。整合司法行政内部资源,调动律师、公证、调解、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条线工作力量,搭建科学、高效、可操作的法律服务平台,为全省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提供快捷方便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营造良好文化法治环境,实现法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着力凸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公益性特征,运用项目规划、示范引导、督查考核等多种方式,推动各地因地制宜,特色化、多元化建设各种各类法治文化阵地,有效推动法治文化阵地的规模化、系列化、形象化,市、县两级全部建成法制宣传教育中心,集中研发、推广、展示法治文化成果。建立法治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拓展服务领域,丰富品种内容,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六进”活动,提供优质均等便捷的法治文化公共服务。运用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扶持力度等方法,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大公益性投入,推动法治文化作品创作专业化、制作精细化、形式多样化,有效提升法治文化资源的针对性、趣味性、生动性。运用责任分解、指标量化、监测评估等手段,激发各类媒体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畅通拓展法治文化渠道。

着力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体系,主动融入省“文化建设工程”,按照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建设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开放式、互动型的法治文化阵地。使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覆盖每个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等,逐步完善基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充分运用大众传媒和传播手段,形成“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态势,使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和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积极组织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活动,丰富优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品的宣传、展演和展示工作,不断提升扩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引导力和影响面。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江苏法治文化标识”,充分体现时代特征、江苏特色和人民意愿,兼具先进性、引领性和标志性,力求把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要求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范文6

为此,主要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深入推进科技*建设

落实“科技*”建设规划,建设创新型城区。完善科技投入政策体系,筹措资金*万元扶植科技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数量质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家,新培育10家“小巨人”企业,努力形成“铺天盖地”、“顶天立地”的发展态势。拓展科技产业发展空间,完成*科技广场一期主体建设,建成*创意大厦,培育10个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启动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保持科技园技工贸总收入30%增速。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青年博士服务团与企业对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建立企业发展联盟,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扶植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建成科技企业服务和科技产品展示中心,搭建成果转化、人才交流、项目推介平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2%,保持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全市领先。实施人才聚集工程,搞好人才配套服务,建设科技人才公寓。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普及光纤入户,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信息化进程,推广应用太阳能技术,扩大产业化规模。广泛开展科普活动,营造学习科技知识、运用科技成果、体验科技生活的良好氛围,打造智慧*。

二、全面启动服务业综合改革

坚持以创意产业为引领,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造高端化、知识化、规模化的服务业体系。加快培育*·*、天拖·*工业园、*道地区、*路五金城、水上公园·奥体中心、南京路·海光寺、*·*等七大服务业聚集区,启动城市综合体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服务业发展高聚集。扶持发展建筑设计、创意策划、生物医药、商务会展等行业,逐步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品牌、有实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努力实现服务业发展高增长。着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着力引进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总部,打造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等特色楼宇,努力实现服务业发展高效益。推进体制改革,实施管理评估、政策服务等举措,在服务业管理运行、政策扶植、市场培育等领域取得进展,探索中心城区服务业改革新思路、新做法,努力实现服务业发展高水平。以改革试点新的起色、新的突破,开创服务业发展新局面。

三、加快*规划建设步伐

推动*路五金城二、三期建设,整合周边土地资源,逐步形成物流商贸产业聚集。完成天拖部分地块整理出让,力争进入项目实质性运作。提升改造*工业园,整修厂房设施、完善配套功能、改善整体环境。推进*工业园东扩,启动建设*光电子产业园。推动*道、*道商贸商务带建设,着力发展*汽贸高端产业,搞好*道创意产业街区建设,推动C92创意产业园二期扩建,尽快形成创意产业规模效益;整修*道,改造旧楼区,策划一批商贸商务项目,提升丰富沿线景观业态水平。加快*资源整合,建设示范高中校和体育场馆,全面提升*载体功能,在*开发建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

实施180个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其中经济发展项目140个,包括城市建设项目15个,总规模164万平方米;服务业项目25个,总投资73亿元,总规模98万平方米;科技发展项目100个,预计产值16亿元。大力推进内燃机厂、卧福里、东王家台、*地块挂牌出让,确保*、*地铁上盖项目和*道融侨、兴业里融创项目年内开工,建成燃气大厦并投入使用。要举全区之力攻坚克难,启动新建项目,完成在建项目,储备待建项目,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围绕产业布局引进项目投资,与滨海新区、周边区县寻求合作,力争在项目开发建设上取得突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

五、着力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落实各项扶植企业发展政策,扶植项目调结构,帮扶企业增活力,服务社区办实事,促进发展上水平。深化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完善告知承诺制审批和照后服务,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开辟科技型中小企业审批绿色通道,建成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延伸服务企业效能。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加大执法评议和责任追究力度。坚持表彰贡献突出企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专项奖励。完善招商引资和协税两个目标责任制,服务企业,留住企业,更多引进市外境外企业总部和大项目,实现招商引资协议额75亿元,到位额55亿元。打击无照经营、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加大零散税源征收力度,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让企业满意在*。

六、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重点项目。完善区域总体城市设计,完成红旗路、*道沿线等10个专项规划策划。拓宽改造三潭路等10条道路,完善区域交通路网。启动消防二级指挥中心、华苑居住区地下人防等配套工程建设。新建3座变电站,完成居民智能电表更换和20个低压片供水改造。全力推进土地整理工作,策划储备地铁沿线等10宗地块整理,启动地铁五、六号线站点等10个地块拆迁,改造部分“大板楼”,建设13万平方米安置房,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城市建设规模达到350万平方米。继续开展奋战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对快速路*段、3条入市口道路进行整治,提升改造20条次支道路,综合整治20个脏乱社区,建成迎水道、三马路等8条精品道路,新建改造绿水园、*公园和翔宇公园。新建改造一批公厕和垃圾转运站,推行环卫精细化作业。加大主要污染物削减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优化城区环境质量。依法管理好城市,严格落实《*市城市管理规定》,推行市容环境监督管理运行机制,健全区、街、居城市管理网络,加强物业管理,坚决执行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制度,加强考核督查,落实责任追究,杜绝管理缺位、不到位现象,严厉打击破坏环境、损坏公共设施的违法行为,努力做到市容环境时时干净、处处干净,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区进程。

七、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社会保障和扶贫助困重点项目。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多渠道开发公益岗位,做好新生劳动力就业安置,拓展自主创业中心服务功能,搞好就业培训,创岗安置3.6万人。完善职工工资增长的监督机制。延伸社区为老助残服务,建成区街为老服务指导中心和12个日间照料站,形成覆盖全区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成“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机构,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给予居家托养服务补贴。开展对老人、妇儿等人群送医送药上门活动,推进“国医堂”向社区延伸,方便群众看病。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0%,医疗保险达90%以上。继续做好助医、助学、助困等各项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困难群众生活。建设改造王顶堤、向阳路地区菜市场和一批连锁便民店,加强市场监管,做好粮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储备,保持物价基本稳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八、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第三批校舍加固工程和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育资源调整力度,普及学前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办好职业教育,高质量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扩建三潭医院应急救治中心,完成*医院门急诊楼主体建设,加强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联诊。实施文化事业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提升文化服务设施功能,筹划文化中心建设,丰富老城地区戏曲、相声等传统演艺活动,充实民俗博物馆、老城博物馆内涵,巩固妈祖文化北方中心地位,提升“老城津韵”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举办第四届和谐*艺术节、谭派京剧艺术展演、京津沪渝深五城区文化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继续开展“飞雪迎春”、“*之夏”群众文化活动,搞好文物普查,提升改造档案馆,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成长虹公园全民健身基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搞好人口计划生育、侨务外事、民族宗教、人民武装和人民防空等项工作,加强国防教育,继续争创国家双拥模范城。扎实推进“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居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文明*,争创文明城区。

九、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区管理服务,推进和谐社区标准化建设,创建一批基础设施完备、硬件配置规范、服务功能健全的新型社区。发挥居委会自治作用,完善社工站工作机制,加快社工岗位开发、社工人才培养、社工机构培育进程,力争在全部166个社工站配齐专职社工师,在所有街道建成市民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搭建面向居民的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实施“五个一”文明社区建设,完成20个精品社区和1个整街建制创建工作。启动实施“六五”普法,大力推进依法治区。落实工作责任制,进一步畅通渠道,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社区法庭和司法所建设,做好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社区警务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努力建设“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