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范文1
现将建设部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建设部79号令,以下简称《办法》)转发给你们,并就实施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机构(以下简称工程招标机构)资格认定及监督管理。
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委)负责有关勘察、设计招标资格条件的审查。
二、申报甲级工程招标机构资格的,经市建委、市规委初审后,由市建委报建设部认定。
申报乙级(或暂定级)工程招标机构资格的,经市建委、市规委审查认定后,由市建委统一报建设部备案。
三、在本年度工程招标机构资格认定中,《办法》第八条和第九条规定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暂定为“通过全国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
四、申请招标机构甲级资格的,具有注册建筑和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应各不少于2人;申请招标机构乙级资格的,具有注册建筑和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应各不少于1人。
五、申请工程招标机构资格的(含中央在京单位),统一到市建委和市规委领取《工程招标机构资格申请表》,并按《办法》第十条规定的要求,分别向市建委或市规委报送申报材料。
六、报送申报材料时,还须同时提交已过的全部工程项目的招标机构与被单位的委托合同正本1份及复印件2份;中标通知书正本1份及复印件2份;其中两项工程的招标文件正本1份及复印件2份;被单位(业主)对招标机构的业绩评价文件2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或注册资格人员资格证书正本1份及复印件2份,其中专职人员还需提供劳动合同及其保险证明正本各1份、复印件各2份。
七、申报甲级资格的,向市建委报送一式7份,向市规委报送1式2份;
申报乙级资格(或暂定级)的,向市建委报送一式3份,向市规委报送1式2份。
向市建委报送申报材料时,除书面材料外,还须报送申报软盘1份。申报软件向建设部信息中心购买。
本年度报送时间为2000年9月26日至2000年10月15日。
八、市建委、市规委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工程招标机构资格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意见,作出最终认定并公告认定结果。
符合申报甲级工程招标机构资格条件的,经由市建委统一报建设部认定;
符合申报乙级(或暂定级)工程招标机构资格的,经由市建委统一颁发《工程招标机构乙级资格证书》或《工程招标机构资格暂定证书》。
九、凡未按本通知要求申请办理工程招标机构资格认定,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招标业务,否则将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范文2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生态景观;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边缘区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发生变化的过渡地带,它位于连片的城市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几乎是完全的非农住宅、非农用地、非农产业的土地利用转换地区,又被称为城乡边缘带和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区处于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具备城市和农村双重属性,因此其发展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协调、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二、城市边缘区景观特征
1、景观类型的复杂性
城市景观一般以人工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一般以生态景观为主,而城市边缘区景观不同于这两种景观,它融合了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以及人工景观,是一种复合型景观,包括有河流、草地、森林等自然景,又有农田、果园等半自然景观以及民居、道路等人工景观,因此它具有丰富的景观类型。这种复杂性表现为斑块类型的复杂程度以及景观要素的丰富度。
2、景观功能的多样性
以往城市边缘区景观功能较为单一,通常只具备农业生产的功能。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城市边缘区景观在城市空间的渗透作用下,渐渐的不但具有城市景观的休闲和文化等功能,同时具备乡村景观的生产和生态等功能。因此,科学的边缘区景观的建设应当兼具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双重功能。
3、景观格局的动态性
由于城市边缘区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集约化农业的转变时期,边缘区景观处于城市景观向乡村景观变化的过渡地带,因此城市的发展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土地利用类型的不断转变以及生态景观斑块的不断变化,导致景观格局的稳定性较低。城市边缘区景观是变化最快、复杂程度最高的景观地带之一,景观格局一直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三、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性原则
城市边缘区很多区域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过程被不断向其空间蔓延的人类活动破坏和阻碍,导致城市与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针对这个严峻的问题,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必须本着生态优先原则,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自然生态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尽可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景观资源,维系自然生态过程和功能,这是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和实现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景观整体性原则
景观的整体性强调的是城市边缘区景观系统内各个景观要素之间的连续性、各个景观空间的协调性,以及城市边缘区整个区域内景观的整合。因此在边缘区景观规划设计设计时,要将各个景观单元视为有机联系的单元,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景观要素的设计,寻找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体系。这样城市边缘区景观才能如同具有一定结构的有机生命体,应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在达到景观的整体改善,建立起和谐的景观系统,实现可持续性、整体性、有机性与和谐性的统一。
3、地域特色性原则
不同的城市边缘区在不同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等条件下,逐渐形成了各具文化风格的特点和类型。因此,城市边缘区景观规划设计设计要本着地方性原则,在尊重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寻求多元化的发展。地域性原则要求在边缘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地方的特色,利用地方性的建材和植物,这样不仅有利于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的保护、地域方特色的凸显,而且就地取材能节约成本,降低开支,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能够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结合生态要求保持区域特有的地域风格。
4、城乡协调性原则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的一部分,因此整个城市的景观空间形态以及景观规划设计发展,都受到城市边缘区的人工景观建设以及自然景观开发的影响。城市边缘区的生态景观不仅可以改善边缘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为城市提供更好的生态屏障。因此,城市边缘区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要着重考虑它对边缘区空间、环境、景观等方面的影响,并与城市的景观形态形成有机的生长趋势,协调城乡发展,形成整体景观。
四、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法
1、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市边缘区景观作为城市整体环境一部分,无论是其人工环境的建设还是自然环境的开发,都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景观空间形态。城市边缘景观规划设计建设要着重考虑它对区域空间、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并与原有的景观形态形成有机的生长趋势。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城市在不断的发展,但城市与边缘区的乡村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的扩大。实现边缘区与城市之间优势互补,相互带动,可以有效的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2、优化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规划分区
城市边缘区用地被城市的扩张侵占,使耕地面积急速减少,应该积极发展多功能化、高度集约化的城郊型新农业、现代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规划分区应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给边缘区土地类型规划设计大的结构框架的同时,使用科学的规划分区方法来调控各种类型的土地之间的转化,合理搭配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景观用地、生态用地等等类型的比例,创建和谐的景观生态空间结构。
3、创建城市边缘区和谐的生态空间
城市边缘区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之间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流的通道,然而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通道支离破碎,于是产生了许多独立的斑块,阻碍了能量和物质的流通,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开展景观生态斑块、廊道以及网络的建设,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流。这就要求在对城市边缘区生态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要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依据,科学地规划景观的空间格局,使生态基质、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等景观要素的以适当的数量合理的分布在生态景观系统中,并建立起有机联系,从而使信息、能量和物质能流通,构建有效的景观生态空间。
4、发展城市边缘区生态旅游
边缘区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在合理的开发利用的前提下,营造完整的特色的生态景观,开发观光型、民俗型和休闲型的生态旅游,规划各类休闲娱乐场所,比如自然风光生态公园、观光采摘果园、农家乐休闲中心等,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在满足景观功能的同时,也能发挥其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作用。挖掘边缘区景观资源,融合生态理念,营造生态景观,打造生态旅游,使其在内容上体现出不同于城市的文化特色,在风格上显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五、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和的乡村过渡地带,也是城市不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冲突的区域。对城市边缘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不仅能够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还能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促进城乡景观的整体性发展。不断完善城市边缘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理论,还需要来自各界学者的共同努力,并结合不同学科进行反复的论证、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殷青.城市边缘区景观空间的格局与发展[M].南京林业大学.2012
[2] 王菁.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设计研究[M].合肥工业大学.2007
[3] 王婷婷.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M].成都理工大学.2007
[4] 王恒;谷延霞.浅析城市边缘区的生态景观规划[J].山西建筑.2010
[5] 王菁.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构建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8
[6] 房志腾,李兵营.村落发展的历史启发及现实思考[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
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范文3
[关键词]景观规划;技术人才;高校;人才培养;工程;艺术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229-01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周边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景观规划设计水平日趋成熟,并在逐步趋于完善。因此,景观规划行业对专业化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这给高校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贡献,我们也有必要对已有专业内容以及教学理念进行整合,在强调专业基础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化教学新思路、深化改革力度。
一、景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景观规划专业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时至今日我国景观规划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景观规划专业,以缓解该类市场人才的需求量,当前景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学校现状以及教学认识的差异影响,而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目前,我国开设景观规划专业的院校主要包含有:林业院校、建筑院校、艺术院校以及一些综合性的大学。
1、景观规划专业内涵
景观规划本身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内容,它不仅涉及到许多建筑知识、艺术知识和一些专业性内容,还具备独具特色的内容体系,如土工学、地质学以及美学等内容。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学校性质的不同,景观规划专业的设计也不尽相同,专业侧重点、名称以及教学内容不尽相同。在多数院校景观规划专业的设置中,往往都是按照本院校擅长专业为指导开展的,但由于院校教学特色、侧重点的不同造成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林学院景观规划专业的教学,它通常都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园林植物的种植、栽培以及配合等方面,注重景观规划工作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景观内容。建筑学院的景观规划专业又是以景观建筑作为整个教学主体,重在分析建筑结构对景观的影响,并将整体环境布局作为重点。由此可见,我国不同性质的院校所培养出的景观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技能差异也很大。
2、缺乏课程设置标准
面对上述种种情况,国内有关教育工作者已经提出了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计标准要求,明确指出在教学中不管是对建筑院校、林业院校、艺术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的景观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应该采用一种统一、系统的标准来开展课程,要做到课程布局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式统一以及核心课件统一的标准化要求,这也是目前景观规划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工作中,虽然这一问题被业界重视,但时至今日仍然未曾产生一套系统、规范的标准化专业体系。
3、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目前的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就连最基本的景观规划专业名称也不够统一。在林业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通常称为风景园林,建筑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则叫风景建筑,艺术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又叫环境艺术设计等。这些不同的名称所采用的课程标准也不尽相同,这给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选用带来很大的影响,各自为政局面十分明显。
二、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要点
在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强化对市场人才需求的正确认识,要顺应时展潮流的需要并结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景观规划专业的自身特色,做到从专业定位角度去分析,从而有针对、有目的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1、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对于一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而言,开设特色专业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的品牌所在,它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对用人单位对学校技术人才的选择有着指导作用,更让学校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培育特色专业决定着学校综合发展进程,也关系到学生的生存。高职学院应面向市场培育特色专业,创建品牌。在当前景观规划专业激烈竞争的形势下,高校应明确自身专业的定位,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景观规划行业高技术应用职业能力为主线,努力办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特色,以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环境建设的需要。高校只有精心构建景观规划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和培养方案,不断调整拓宽专业方向,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彰显自身特色。
2、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好专业定位
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只有将“市场跟从”变为“市场导向”、“就业引领”,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找准位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化教育特色,才能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建立一定的地位,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优化专业结构
进入“十二五”,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和消费情况有两个转变:一是就业已经实现了由供方市场向需方市场的转变;二是教育消费市场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我们应把握这种变化趋势,优化专业结构。具体而言,加强专业群的培养,以龙头专业为依托,将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相结合,宽口径结合多个专业方向,积极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从国内高职景观规划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国内高职景观规划教育存在把景观规划专业提升为专业教学的问题,结果造成专业划分过细、专业知识面狭窄、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较差。根据我国城乡环境建设需要,以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将景观规划专业分为景观规划、景观绿化、景观工程监理、景观建筑等专业方向,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4、深化改革措施
4.1、根据行业市场调查的需要,围绕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由文化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方向技能三大模块组成的景观规划专业的技能训练项目体系。其中文化素质和专业基本技能为景观规划专业的必修技能,专业方向技能则根据各专业方向的需要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应有相应的专业方向技能。
4.2、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培养行业生产需要的一线技术应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应该坚持将动手实践和认知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必须牢固树立的观点。
三、结束语
高职景观规划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工程一线的,因而景观规划职业教育应结合工程实践,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加强对学生景观规划相关知识、素养的积累与培养,让学生明白专业的相关内容以及本专业所需要的相关背景知识。
参考文献
[1] 陈玉玲,李玉贵.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J].职教论坛.2007(01)
[2] 朱小平.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岗位(群)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3] 赵精兵,同勤学,王景红.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范文4
关键词:创新观念;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具体应用;作用
Abstract: although the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in the world has a garden in the history 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 with cit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unceasingly thorough, how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design better in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development, is the landscape design personnel and thinking the important issues to consider.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based on this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ideas in our country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necessity,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in order to make our country garde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ty more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Keywords: innovation idea;modern garden; Planning and design; Specific application; role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中国一直是世界三大主要园林体系中东方体系的创始国和继承国,尤其中国古典园林更是独树一帜。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园林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西方现代园林共同成为中国景观行业的两大山脉。为了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何能将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现代园林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创新观念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作用,成为排在景观建设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现代园林设计建设现状
(一)我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处于起步阶段
在国际上,景观规划设计一直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专业学科存在。但是在中国,这一学科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正经历着结构分化、重组、转变,以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并满足其需求。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东方园林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典型代表,历经千百年,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却逐渐与城市现代化建设脱节,日渐不能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景观规划设计的需求。
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我国景观规划设计呈现出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为了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我国景观规划设计正从以古典园林为核心的传统园林设计转向以现代景观为核心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使得我国景观规划设计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尽管如此,古典园林作为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其中蕴含的精髓文化是我们所不能抛弃的。因而,我国现代园林建设应充分结合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优势,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规划设计风格。
(二)缺少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目前,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在形象上具有一定问题。全国各地有着诸多园林景观建筑,但是从南到北鲜少有个性化突出、耐人寻味的景观建筑,照搬模仿的现象尤为严重。不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园林景观建筑物,由于缺少创新理念,以至于限制了我国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发展与完善。
(三)景观规划设计中场地意识淡薄
由于人口众多,千百年来我国城市户外环境一直十分匮乏,以至于尽管设计中缺少场地设计意识,园林中往往没有为居民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满足人们的游憩需要。我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至今,有着三方面要求:一是要有良好的视觉形象,二是具有优美自然的绿化环境,三是满足人们日常休闲活动健身的适当场地。这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重视“硬质景观”,轻视“软质景观”
我国大多园林规划设计中比较重视构成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轻视绿地、林荫这一类“软质景观”,导致园路、园林建筑、石料、金属材料等硬质景观所占比例过大,人工营造的气氛过于明显,有的项目硬质景观工程造价甚至超过65%;而绿地、林荫、水系等经常处于从属地位,自然的气氛被大大弱化,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
二、观念创新应用于我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虽然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可是景观规划设计在我国仍然处于萌芽起步阶段,许多领域还须相关专业人士一一进行钻研与探索,才能促进我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日渐完善。环境生态、景观形态与游憩行为作为景观规划设计三大理念,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背景的人对其理解不甚相同。为此,人们应该跳出学科、专业、背景等各方面的限制,以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检验、城市现代化需求为出发点,使古典园林设计理念与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规划设计观念的创新。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本质要求
规划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人居环境质量有着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有更高的要求;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城乡二元化矛盾日益突出;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日益严重;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的不断减少,人地矛盾突出。上述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园林设计能独立够解决的,也不是西方景观设计能够独立解决的,它需要园林设计师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超越城市的限制,以跨学科的视野来考虑新时代园林规划设计问题。唯有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创造性的思维,才有可能解决这一系列的宗错复杂的难题。
创新能够为其来到更大的价值、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园林景观建设也是如此。园林规划设计除了要打破时间、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的局限。优秀园林规划设计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规划设计要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与理性思维;二是,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灵活应变、始终创新,真正做到独具匠心、别树一帜。
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范文5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河道 景观 种植 生态
Abstra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f there is a lack of involvement of man, the ecology landscape of the suburbs river usually easily is destroyed with different level by disorder construction. This essay will take the example of landscape of Dasha River, mainly discuss the ways of preserving and re-building the river landscape of Suburbs by the means of landscape research, planning, recovering the greening etc.
Key words : Suburbs;River;Landscape;Planting;Ecology;
中图分类号:TV1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速城市化需要提前开展城乡结合部河道景观保护
随着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城市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已经超过了50%,在城市化过程当中,城乡结合部,或者是所称的郊区正以不断加快的速度融入到城市新城区当中。根据城市建设经验,由于城市新区中居民的快速增加而导致商业设施和基础设施规模不断加大,如果城市河道及其周边景观没有很好的规划和保护,将会极大地受到环境污染的破坏,同时也会影响河道两侧的景观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在可预见的城市化进程当中,我们必然要提前介入城乡结合部河道景观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当中去,通过生态手段规划河道景观,从而为将来的城市发展和河道景观塑造保留足够的空间环境。
大沙河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片区(原芳村区)西南面,穿越地区多为城市开发区,西北有龙溪大道,东北面有环城高速公路,南面有海龙围提防工程,河道的两端均与佛山水道相连。河道全长5200m,全流域集水面积约1200公顷,除中段靠近花博会段进行过景观整治外,其余河段现有堤防防洪标准低,河道迂回曲折。有些河段为天然不规则的河岸,另外沿涌建筑物多,对河道多有阻碍,每当暴雨或遇外江大潮,极易造成洪涝灾害。随着广州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面积扩展,使得大沙河流域的人工化日趋严重,不透水面积大大增加,降雨入渗大大减少,产流、汇流速度加快,河流内涝问题日益突出。部分涌边的维护带已被侵占,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涌,生态景观开始恶化,沿线的生态景观保护与改造已经显得非常重要。
二、城乡结合部河道景观整治设计面临的挑战
在大沙河河道景观设计上面,我们主要面临三个方面问题的挑战:1、城市化的步步发展,原有河道的乡村风貌正在消失,由于缺乏前瞻性的景观规划,河道两岸正被低质量的城市化所侵蚀,景观环境开始变坏,需要强有力的景观规划改变河道沿岸生态环境。2、由于城市结合部通常连接处于同一区域中的城市,大沙河就是处于广州和佛山城市之间,因此同城化发展同时侵害河道生态,容易导致河道本体恶化,需要通过水利、截污、种植等多种手段并用进行河道改造。3、城乡结合部的河道种植通常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会显得凌乱,如何通过种植设计规划河道景观,为将来的城市化建设打好基础显得非常重要。面对以上三个挑战,我们通过大沙河的景观设计案例探索了一些经验,以生态景观的角度解决所面临的城乡结合部河道景观课题。
三、大沙河整治工程的前置景观规划确定
根据城市的发展,广州市确定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战略布局及“山、水、城、田、海”的城市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广州市编制了《广州市市区河涌整治规划报告》,规划要求对广州市相关河涌段及两岸景观进行综合整治,建设集排洪、绿化、景观、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综合滨水景观带。大沙河河涌平均宽度25-40米,沿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河涌水质较差,多为劣五类水质,沿岸有部分村落、工厂等,大部分污水均排入河涌中。由于缺乏规划控制,城市设施又不完善,河道景观质量较差,因此前期需要开展景观控制规划。规划原则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与广州市城市规划相协调,与周边的环境相衔接,妥善处理与城市用地,道路交通及周边建筑的关系,以适应发展和调整的需要。规划首先对河道沿线5200米重新划定以河流中心计算两边各45米的规划蓝线,前期清除蓝线以内违规的建筑物。另外,大沙河景观考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生态功能完整性和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维护生物多样性及持续增长。前期方案充分进行了河道区域调研,其中大沙河年均降雨量1670mm,径流系数取0.6(考虑城市化影响),年均径流深1002mm,年干流坡降0.29‰。除了河道外还调研了河道沿线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对所有的物种进行分类,为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再次景观规划注意结合广州市的河涌整治总体规划和河涌周围的用地发展规划,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设计前对河道周边的现有用地性质和规划用地性质进行了调查,以确定方案实施阶段的河道各段的景观主题和种植对策。通过前期的调研,在中观层面上掌握了河道景观的现状情况和周边规划性质,在微观层面上掌握了生物状况,因此景观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广佛同城化宏观背景的景观建设目标: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体系,纵向目标体系由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构成;横向目标体系由治污工程体系、河涌沿岸环境综合整治体系、生态系统建设体系、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体系等方面构成。
图1大沙河横断面
表1景观建设目标
四、河道水体生态景观保护对策
大沙河涌为一类河涌,河涌水质较差,水质为劣V类,沿岸有部分村落、工厂等,大部分污水均排入河涌中。根据广州市水利局编制的大沙河景观整治目标到2020年要达到水质III-IV类标准。近期以消除黑臭为主,远期则为全面改善水质环境,恢复沿线生态景观,为将来城市化建设预留生态景观廊道。
根据整治要求,设计上首先考虑水体污染消除,沿线以前期的调研为基础进行河道截污处理,堵塞直接流入大沙河的所有排污口,生活生产污水集中送往污水处理厂,截污后基本杜绝了河道的有机污染源。排污源截断后,开展河道底泥清排工作。大沙河的底泥成份,污染物以含氮、磷的颗粒为主,也有如弓汞、铅、铬、镉等重金属,河道泥色发黑发臭。清淤主要采用环保疏浚的方法进行,在保证“减量化、无害化”的前提下利用经过处理的河道淤泥用于景观种植。在截污清淤后,河道还可以通过补水的办法从珠江支流在枯水期补充水源,以冲刷河床。
五、城乡结合部河道绿化种植设计研究
通过景观规划和河道生态整治后,大沙河沿线的整体景观形态基本成型。接下来是河道和两岸的绿化景观的营造。根据广州城市规划,原荔湾芳村片区的河道整治景观定位为“水秀花香”,这既是荔湾的城市形象又是大沙河的设计导则,更有着丰富内涵,不仅包含着环境的优美,而且更体现了荔湾的人文文化传统精神。
图2河道景观分析
设计中不同的景区在“水秀花香”的设计导则下提出各异的设计构思,构筑相应的景观节点和内容,包括现滨水岸线竖向景观设计、场所设计、文脉设计及水域设计,满足人们的各类活动和对环境的心理体验。大沙河涌滨水空间脉络中的各景观节点是由该滨水流域不同层次的景观节点构成,主要景观节点和次要景观节点呼应组合,形成大沙河涌滨水流域完整的景观空间脉络结构及序列。城市河涌景观规划区别于其它类型的生态景观群落,设计中尽可能地将河道有序的组织,形成人工与自然之间的过渡景观类型。景观设计以水利蓝线为依据,按照现状扩宽20米范围进行现状摸查,从而确定用地范围。设计定位以打造绿色河涌为目的,以绿化种植为主导,减少人工造景,既满足生态自然的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价。采用自然生态断面和种植为主,形成一河两岸的景观带。由于条件限制而采取的垂直堤岸斜坡则可在河涌边结合设置垂直绿化。维护带以种植高大的多层次乡土乔木为主,隔断外部嘈杂的环境。间种开花小乔木与灌木,利用空间和色彩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人行道沿河涌蜿蜒而行,在林中穿行,途中设置休息平台,安放座凳,供人闲坐谈聊。
大沙河景观设计主要分为龙行天下、凤舞花驰;花雨缤纷、碧水涟波;水天一色、花影俳徊;云中漫步,流光溢彩四个景观区,各个景区有自身特色。龙行天下、凤舞花驰景观区:该区在现状上绝大部分区域为村落,设计深化中,我们保留原有河道两侧村级道路,在部分区域设计休闲广场,增设休闲设施。驳岸向上增加立体绿化,丰富景观层次,种植安排上主要以乔木、灌木、草坪多层次结合。该区主要植物有凤凰木(Delonixregia)、细叶榕(Ficusmicrocarpa)、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Sinicum’)、芒果(Mangiferaindica)、方竹(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美人蕉(Cannaindica)、朱蕉(Cordyliefruticosa)、大红花(Hibiscusrosa-sinensis)、 龙船花(Ixorachinensis)、炮仗花(Pyrostegiavenusta)、荷花(Nelumbonucifera)、睡莲(Nymphaeatetragona)、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等。
花雨缤纷、碧水涟波景观区是以花博园为中心的绿化休闲区。但现状存在不足:灌木植物较多,树木排列有序,缺乏层次感,感觉很呆板。设计中在该段多种植高大乔木,应以混交林为主,加强其河段的层次感。同时结合花博园悠久的人文历史体现花之文化。本区域所采用的植物有:盆架子(Alstoniascholaris)、细叶榕、金凤花(Caesalpiniapulcherrima)、石榴(Punicagranatum)、扶桑(Hibiscusrosa-sinensis)、悬铃花(Malvaviscus arboreus var. penduliflorus)、蒲桃(Syzygiumjambos)、黄花夹竹桃(Thevetiaperuviana)、紫藤(Wisteriasinensis)、禾雀花(Mucuna birdwoodiana)、三角花(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炮仗花、含笑(Micheliafigo)、夜合(Magnoliacoco)、白兰(Micheliaalba)、洒金榕(Codiaeumvariegatum)、红背桂(Excoecariacochinchinensis)及朱蕉等。
水天一色、花影俳徊景观区:该区的现状大部分区域为花房和花圃,区域沟渠众多,多为花圃引水灌溉之用,现状水生植被良好。因此,在该区景观总体设计上还是延续花博园的风格,以自然驳岸为主要驳岸形式,种植上延续花雨缤纷、碧水涟波景区所使用的品种,利用现有水生植物,增加品种和竖向植物景观、以色彩上的变化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的滨水景观。
林中漫步,流光溢彩景区:该景区主要是海中东约沙河村所在地。在总体设计中对其设计红线范围在保留村落主干道的基础之上,周边结合沿线景点进行深化方案。利用村落主干道的同时结合景观路进行穿插处理。河涌沿岸景观主要围绕河涌边的古树,用生态手法进行设计。种植设计利用原始植被植物群落在进行人工梳理的同时,延续其生态驳岸的设计理念。该区主要体现“让城市回归自然”、呼唤“野草与野树之美”的设想。两岸除上述景区所使用的植物外还增加了垂柳(Salixbabylonic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mucronatum)等多种亲水乔灌木植物,营造高低错落有致,随四季变换展示不同季节景观,重现现代岭南新水乡美景。
六、整体河道湿地景观的营造
大沙河处于城市结合部,除了赋予各段的设计主题以外,整体上河道景观通过湿地的营造体现自然乡村风貌,同时湿地可以有效过滤城市生活生产的污染物,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湿地植物是湿地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按照生态学原理选择合适的湿地植物,充分考虑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互关系构建湿地植物景观,建设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从而保证湿地能够发挥良好的净化、缓冲、栖息地建设等功能。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本次景观设计的湿地水生植物通过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沼生植物如荷花、芦苇(Phragmitescommunis)、菖蒲(Acoruscalamus)、睡莲(Nymphaeatetragona)、茭白(Zizanialatifolia)等的组合,营造沿线河道湿地景观,有效保护了河道水系的生态自然环境。
目前,通过两年多的规划与建设周期,大沙河景观项目整治已经基本完成,沿线又恢复了原有的河道自然生态景观,水体黑臭现象已经基本消失,绿化景观廊道基本形成,河道两岸青葱的绿道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去处,同时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景观绿化空间,避免了过去先发展再改造的城市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林树森.规划广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刘滨谊,温全平.城郊生态敏感区植被规划方法[J]. 中国城市林业,2005,3(3):8-12.
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范文6
关键词:园林设计;景观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尤其是生态城市的概念的扩展,促进了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受到很大的污染,空气质量急速下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运用园林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空气的净化,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也美化了生活环境。本文主要就对园林设计艺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有效的阐述和分析。
一、园林设计艺术的内涵及其指导原则思想
园林设计艺术指的是依据园林建设建造的基本布局和艺术指导策划理论,来对自然地形、城市建设建筑以及人类各种社会活动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面而言,通过在景观地形以及花草树木的改造中,融入较多的园林设计艺术元素,可以营造出环境优美、舒适惬意、景色怡人的自然环境。因此,园林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融入较多的绿色人文特性,彰显景色的物质文化熏陶情愫,努力营造以满足广大市民基本需求为前提,以构建和谐文明、绿色舒适的景观环境为总导向的健康艺术景观,让居民能够在体验美丽风景的同时,提升自身文化艺术素养和精神面貌。而同时,园林设计还应该坚持经济实用、美观舒适的设计原则,园林设计理念必须体现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原理,通过对服务对象进行理想化的重塑,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园林设计的实效性与经济性。在此过程中,因地制宜是进行园林艺术设计所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设所需的各项投资经费,并且还能够在充分利用有限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营造更多审美效果,例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观赏效果来对园林造景因素中的假山、异地塑料树类、雕塑作品等进行美化设计,有效将园林设计中的适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融入进去,体现更深层次上的精神文明氛围。因此,园林艺术设计者要综合考虑环境设计的各项指导性原则,在降低经济投入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园林艺术设计水平。
二、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此,需要对城市景观进行规划,提高城市的美观性;应该不断的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对城市的景观进行规划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改善自然,创造出适合人类生活环境。但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应该采用园林设计的理念对城市景观的规划进行科学的设计,尽量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在城市中营造园林,主要是将自然的景观融入到城市的环境中,进而使城市环境成为人们自由和平衡的生活空间。这种做法恰恰能够减少城市化过程出现的环境问题,是一种非常科学和生态环保的做法,有利于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园林是人们理想的娱乐和休憩的场所,将其很好的与城市规划融为一体,这一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园林规划设计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不断的促进我国城市规划的合理和科学,有利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三、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景观为文化生活与自然的系统性载体,对景观生态规划需要使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二)景观个性化原则
每一个景观都具备与其它景观不一样的个性特点,也就是不一样的景观的结构以及功能存在差异性,这也是地域差别造成的客观要求。按照不同的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个性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多彩性景观。
(三)多样化原则
园林景观多样性是指描绘生态镶嵌式结构拼接的多样性,环境上的差别能保持植物类型的多样性。另外,园林景观多样性也包含垂直空间层面的差别导致的景观镶嵌复杂度。这一多样性多是通过不同生物学制度配备来完成。
四、景观规划中园林设计方法
(一)设计丰富的园林景观
观赏性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所以,要设计丰富的园林景观,需要进行科学的植物造景,利用植物的色调以及层次建立具有观赏性的园林景观。此外,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城市建筑特点,有目的地设计自然景观,以当地的特色树种以及古老的树木为主要的设计元素,实现观赏性和绿化城市的目的。
(二)保存和繁育种质资源
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中,应该注重保存和繁育种质资源,在城市的建设中,应该大量收集、培育和利用野生的植物,并且积极的引进具有观赏价值和净化城市空气的树种,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大程度扩大园林植物的资源,丰富园林植物的品种,实现多样化,进而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进而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
(三)加强城市公园的建设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融人园林设计的理念,主要是为了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因此,应该加强城市公园的建设。众所周知,城市公园主要以绿地建设为主,绿地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改善城市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制造氧气,改善城市的控制质量。植物还能够涵养水源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因此,应不断的对城市公园进行建设,使之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主力军。
(四)控制建筑用地,增加绿地的面积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用地在不断的扩大,农田等农耕用地也在不断的缩小,进而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温室效应在不断的增加,空气质量严重的下降,进而出现了很多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对建筑用地进行有效的控制,增加绿地的面积。应该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应该坚持绿地的规划和城市总体的规划进行同步的实施,这是进行城市园林规划的关键所在。城市内的规划为系统性规划,为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整体目标以及要求,对城市内的各个类型的绿地加以布局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建设。积极开展系统性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同时,应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当前在某些地方,尤其是城乡结合的地区正在大力搞经济开发,进行移山造地、大面积推土,这严重破坏了原来的地貌,建设了大面积绿地广场、商品住房等。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城市内或者城市近郊,需要保持好原来的植被,因为它们是当地物种的典型代表,这对研究当地生态环境、生态变迁等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创建现代园林绿地衡量标准
园林工作者在开展城市的规划以及设计的基础上,对体现城市空气质量的园林绿地加以衡量,这对城市景观规划来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功能标准。以维护群众的身心健康,作为当代城市园林作用进行评价;(2)循环和再生标准。注重充分利用好生态系统本身的再生与循环功能,建立城市园林的绿地系统,禁止过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3)经济和高效标准。注重使用最少的经济投入来完善自然生态,进而能充分满足人的身心健康,注重科学使用有限土地资源,减少施用农药与化肥。(4)地方和风土精神标准。注重每一个地方的文化与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园林绿地对体现地方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能从内涵上更加注重表达地方精神。(5)整体与连续性标准,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赏空间,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设计和管理。
(六)设计过程突出个性化设计,注重以人为本
设计过程中,应突出景观园林的个性化,尽量的设计出符合大多人群的亲地空间,创造出能与人们亲密接触的绿化环境。此外,在突出个性化的同时,还需满足多元化的要求,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就要积极树立“以人文本”的观念,设身处地的为老人和儿童着想,从而提高老人与儿童在景观园林中的独立能力,如可以为儿童提供娱乐的场所,以培养儿童的合作与冒险的精神。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且能够充分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发挥出景观园林建设的真正效益。
五、园林规划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积极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民对居住环境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城市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改造城市环境,创造集中的人居环境,可以让城市人更贴近自然生活。将园林设计艺术运用到城市景观规划中,能让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城市人与自然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自由、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使园林不再仅仅是提供人们休憩、娱乐及观赏的场所,同时也要满足社会功能需求。
结语:
景观规划是否合理,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设计宗旨,充分理解园林设计的理念,将其融入到城市景观规划中,有效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努力改善城市环境,给市民创造一个舒适的宜居环境,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伟华.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3,22:72.
[2]张霞.园林设计艺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4,0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