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1

天疱疮是一种累及皮肤黏膜的自身免疫性表内大疱病,常见于中老年人。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我科共收治天疱疮患者21例,在常规应用激素的同时,应用高能辐射治疗机辅助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1例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2~55岁。全部病例入院时均表现为全身泛发的松弛性大疱及糜烂面,无分泌物,触痛,偶尔搔痒。均明确诊断为天疱疮。

1.2 治疗方法

视病情给予地塞米松5~10mg治疗,高能辐射治疗机治疗2h/次,2次/d。

皮损护理:皮损均给予复方炉甘石洗剂外用,2次/d,保持身体暴露,皮损保持干燥,注意保暖。经常翻身,防止皮损受压、破溃、糜烂、感染。

2 结 果

所有病例在治疗1~2d后创面干燥结痂,水疱完全吸收,糜烂面干燥,创面颜色为淡褐色,疼痛明显好转,无搔痒,未见新皮疹,5~10d后逐渐恢复正常皮肤。

3 护理体会

3.1 心理护理

患者多为中年人,入院后因本病起疱、糜烂,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处于焦虑、紧张、恐惧状态。针对以上的情况,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热情的态度与患者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词语解说本病的特点及治疗过程与疾病康复知识,使病人对本病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向患者解释疾病痊愈不会留下瘢痕,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3.2 饮食护理

让病人明白合理饮食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嘱病人食用低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盐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如新鲜绿色蔬菜及水果,豆制品,瘦肉,蛋类,忌食辛辣食物及刺激食物。避免饮酒、浓茶、咖啡等。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朵贝尔溶液漱口,每日3~4次。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2

关键词:智障学生;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一、宽松与和谐,提高智障学生的交往能力

交往能力是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智障学生的交往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亲子交往,智障学生多是任性、固执、孤僻的性格,不善于与他人交流,也不敢和他人说话,为了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多与他人亲近,教师可以选择从学生的家庭入手,即举办校内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学校组织的春游等活动,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系,让智障学生在家长的感召和引领下更加主动地去接触社会,认识大自然。二是师生交往,对于智障学生,教师要给予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帮助,要积极与这些智障学生建立平等的、合作的交往关系,争取成为学生喜爱和信任的朋友。教师一定要采取朋友式的沟通方式,让学生处于放松、愉悦的沟通氛围之中。三是同伴交往,由于受到环境限制、生理缺陷、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智障学生的人际交往比较困难,主要以体态语和短语为信息通道。长时间困难的人际交往会打击学生的交往欲望,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教师要多鼓励智障学生与同伴交往,可以为他们组织一些简单的集体游戏以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尊重与关爱,克服智障学生的自卑心理

智障学生的自卑心理是影响学生提高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主要障碍之一,要想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首先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智障学生的自尊是非常强烈的,也是非常容易损害的,因此,在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另外,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爱,要教育智障学生克服消极的自我暗示,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不足,要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护和信任,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萌生上进的信心。

三、在现实生活中学习锻炼

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使智障学生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与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生活适应是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智障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的内容。所以,根据生活适应课的这些教育目标,要让智障学生真正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以及生活实际当中。以智障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同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在生活中要多让智障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在自身问题的解决上要多让孩子自己动手。

总之,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职业观,坚持以人为本,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从而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更好地拥抱生活。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3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整合模型;团体干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2-0017-04

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有时也被译作社交能力,是一种社会认知能力,是各种具体认知技能的综合,是个体恰当应对社会情境、实现社会目标、实现自身良好发展的能力。高职学生在职业教育模式下面临着职业定势、人际关系、学习动机、成才抱负、青春期回应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以及就业与前途、生活适应、自我期望与学习等方面的压力,提高社会能力是应对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社会能力的理论模型主要有成分模型、过程模型、棱柱模型和整合模型。整合模型认为,社会能力应以社会技能为基础,以与他人的关系和对自我知觉的能力为结果,受情境影响,且具有发展变化性,主张干预从社会技能入手,测量从自我和他人两个方面进行。

有研究者曾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制定社会能力培养方案,并将方案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说明社会能力可以通过干预和训练得到改善和提高。目前,关于社会能力的研究大都针对社会能力缺陷儿童或问题行为,采用综合干预方法进行为期1年以上的干预,提高其社会能力水平,以正常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长期干预研究较为少见,且这些研究的干预方案往往以经验、常识或基础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

研究者经常采用单一主体或多主体报告的方式测量个体的社会能力。单一主体报告的结果与其他主体报告的结果一致性不高,单一主体报告会影响结果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因此,笔者的研究拟采用多主体评定的测量方法,探讨现实教育情境中以社会能力整合模型为基础的团体干预方案提高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山东省某大学一年级的4个班(n=180),两个班为实验组,另两个班为对照组。按照测量分数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最终确定研究对象为166人,其中实验组86人,对照组80人,平均年龄为18.84±0.93岁。所有研究对象都阅读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二)工具

1.大学生社会能力问卷

该问卷是由刘艳、邹泓在2005年编制的,有3个分量表,共84个题目,分别测量大学生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一般人际交往能力和建立并发展友谊能力的数据。各项目从1(不符合)~5(符合)5点计分。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0.60~0.81之间。笔者的研究将该量表分为个体自评和教师评定两个版本,个体自评和教师评定的3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0.59~0.86之间。

2.干预方法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整合模型为基础设计团体干预方案,方案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层面对社会能力进行干预。该方案在常规教学中进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实验组实施干预,每周1次,每次1.5小时,干预过程持续15周,第1周进行前测,第15周进行后测,干预结束3个月后进行第3次测量。干预由两位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心理辅导教师协助,在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督导下进行。具体干预方案如表1所示。

(三)效果评估

在第一周、第十五周和干预结束后3个月分别用大学生社会能力问卷对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评定,比较三个时间点上个体评价与教师评定的差异。

(四)统计分析

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等处理。

二、结果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3次测量的组间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干预前第1周的第一次测量中没有显著差异(p>0.05)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结束后第十五周的第二次测量和干预结束后3个月的第三次测量中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二)团体干预效果的主效应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个体自评与教师评定的日常事务处理能力、一般人际交往能力、建立与发展友谊的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是否干预主效应[个体自评:F1(1,165)=32.11, p<0.001,ηp2=0.17;F2(1,165)=28.79,p<0.001,ηp2=0.15;F3(1,165)=28.45,p<0.001,ηp2=0.15;F4(1,165)=55.54,p<0.001,ηp2=0.27;教师评定:F1(1,165)=28.79,p<0.001,ηp2=0.15;F2(1,165)=28.96, p<0.001,ηp2=0.15;F3(1,165)=22.16, p<0.001,ηp2=0.12;F4(1,165)=34.23,p<0.001,ηp2=0.18]和3次测量的主效应[个体自评:F1(2,165)=64.78,p<0.001,ηp2=0.47; F2(2,165)=30.21,p<0.001,ηp2=0.32;F3(2,165)=29.72, p<0.001,ηp2=0.27;F4(2,165)=67.02,p<0.001,ηp2=0.50;教师评定:F1(2,165)=55.83,p<0.001,ηp2=0.42;F2(2,165)=26.71,p<0.001,ηp2=0.26;F3(2,165)=24.86,p<0.001,ηp2=0.22;F4(2,165)=55.37,p<0.001,ηp2=0.40]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三)团体干预效果的交互效应

简单效应分析结果如下页表3所示。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还表明,教师评定的日常事务处理能力[F(6,165)=18.44, p<0.001,ηp2=0.20]、一般人际交往能力 [个体自评:F(6,165)=5.41,p<0.01,ηp2=0.06;教师评定:F(6,165)=3.53,p<0.05,ηp2=0.03]、个体自评建立与发展友谊能力[F(6,165)=3.78,p<0.05,ηp2=0.03]和社会能力[个体自评:F(6,165)=6.39,p<0.01,ηp2=0.07;教师评定:F(6,165)=3.66,p<0.05,ηp2=0.03]的3次测量与是否干预的交互效应显著;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交互效应的日常事务处理能力(教师评定)、一般人际交往能力(个体自评和教师评定)、建立与发展友谊的能力(个体自评)和社会能力(个体自评和教师评定)各项目,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其能力水平都是第三次测量时最高,第二次测量时次之,第一次测量时最低。且在3次测量中,除第一次测量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两次测量均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三、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干预后和干预结束后3个月的个体自评和教师评定中,社会能力和各维度的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其社会能力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社会能力和各维度的是否干预与3次测量时间的主效应均显著。这都说明了以社会能力整合模型为基础的团体干预方案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水平,得到了与以往研究类似的结果,也说明团体干预方案对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水平的干预效果具有长期效应。团体干预是在班级集体情境下共同讨论、彼此互动、相互协作、相互分享,这有利于个体了解自我、改进自我、增强适应性。另外,团体干预方案虽然在正常教学情境下开展,但与正常教学情境又有所不同,团体干预创设的教学情境更加宽松,教学形式更加灵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干预的层次更全面,既包括认知、情绪层面,也包括行为改变和演练,再加上干预内容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针对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实施,这都能保证团体干预的效果。研究表明,团体辅导是一种促进个体自我成长的有效方法,而在某一理论基础上设计的团体干预方案更能有效提升个体的能力水平。

另外,是否干预与3次测量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日常事务处理能力和建立与发展友谊能力的个体自评与教师评定的结果不一致,交互效应并没有在这两个项目的个体自评和教师评定中同时出现,这与先前研究的结果一致。这是因为不同的报告主体(个体自我和教师)所处立场、价值观、对被试的了解程度及年龄等方面的不同影响了结论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同时,可能因为日常事务处理能力与建立与发展友谊能力的外显性不同,即建立与发展友谊能力比日常事务处理能力更具有隐蔽性,导致个体对自我的建立与发展友谊能力的变化比教师更清楚,而教师则更容易看到学生日常事务处理能力的改善情况,所以导致个体自评与教师评定在这两个维度上出现不一致。

交互效应的简单分析表明,不管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在3次测量时都出现了第三次测量最高,第一次测量最低的情况,这说明,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具有发展性,这与社会能力的棱柱模型和整合模型一致,棱柱模型认为社会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其指标水平与技能水平具有年龄差异,而整合模型也认为社会能力具有受时间影响而发展变化的特点。另外,社会能力的发展性也可能受到个体年龄、经验及学校其他教育的影响。

交互效应的简单分析还表明,在社会能力依次增加的3次测量中,实验组的社会能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团体干预方案能够在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提高,这同样验证了以社会能力整合模型为基础的团体干预方案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四、未来研究方向

以整合模型为基础的团体干预方案能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水平,且在干预结束后的3个月仍然具有长期效应,但对于更长期效果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同时,团体干预方案针对的是高职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忽视了个体差异,因此,以后的干预方案应以共性问题为主,兼顾个体差异。另外,效果的评价往往以量化数据为主,忽视了个体和教师对团体干预效果的主观评价,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将量化数据与多主体的主观评价相结合,以更好地完善团体干预的研究,促进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Gold S.Measuring social competence, task competence and self-protection in an organizational context[M].Unpu-

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ew castle,

2009.

[2]张晓,陈会昌,张桂芳.母子关系、师生关系与儿童入园第一年的问题行为[J].心理学报,2008(4):418-426.

[3]刘艳,邹泓.武汉地区大学生社会能力的结构及其问卷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4):502-510.

[4]邱开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2):444-446.

[5]王红姣,卢家楣.高职生压力源及应付方式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6):1328-1332.

[6]张静,田录梅,张文新.社会能力:概念分析与模型建构[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2):1991-2000.

Effect of Group Intervention on Social Compet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UN Feng-lan1,TIAN Lu-mei2

(1.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ifang Shandong 262700,China;2.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 )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4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社会的适应能力指的是人们对变化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及各类动态条件的改变所产生的适应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其属于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体系,就需要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那么,体育教学就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另外,体育教学同一般课程教学相比,也存在自身特有的性质,具备十分关键的功能。以当前教学情况看来,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作用,很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同社会发展存在矛盾,所以,假如可以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就可以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奠定扎实基础,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以下简要针对高职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一、在高职体育教学期间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意义

(一)社会适应能力是发展经济的基础要求

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其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场所。同样,社会的适应能力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保障。高职院校重于强调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符合企业、行业的需求,帮助学生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在高职体育教学期间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以后的成长都产生积极影响。

(二)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教学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高职教学来讲,培养学生的适应才能是其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人才的全面成长与教育存在密切关联,教育的本质也在于为社会、企业培养多个种类的人才。社会的适应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的基础需求,同时也是促进人才发展的关键方面,是一个人作为个体在社会内求生存、发展的主要保障。所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才能使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

在高职院校中,培养人才的目标需要同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才能,所以,在培养人才方面需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予以关注。高职院校中的体育课程教学就应紧密围绕该内容进行讲解。当学生步入校园以后,应深入了解自身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有关内容。高职院校内的体育教学应依据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定,全面发挥体育教育的优点,结合不同专业的实践特征,对学生身体及个人素养进行锻炼,确保学生可以更好的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所以,由人才培养的层面上来看,高职院校中的体育课程教学具有其特有的长处。

(三)体育课程教学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

对于社会实践能力来讲,其是需要一个人长时间的正确练习养成的,通过教育的方法有方向性的培养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人同动物的关键区别之一。而体育课程教学是一项关键的教学行为,对养成学生的适应能力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体育课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凝聚力。而对于企业来讲,团队合作能力及凝聚力是保证其工作质量及效率的重要基础。在高职院校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起家,很多教学活动都是以集体、团队的形式开展的,特别是部分竞技类的项目,更需要集体中个人的高效配合。所以,作为高职体育教师,就需要转变自身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本领。

二、在高职体育教学期间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方法

(一)与学生的专业特征相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排

对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来讲,其内容需要使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将学生喜爱、可以影响学生长期成长、有意义的教学项目引入教学内容中,从而使高职体育教学内容与时展相吻合。另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的内容还需要同学生以后的职业相适应,争取达到学生的身体成长与学生的职业提高相同步。在课程教学中多安排一些适应性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项目内容。例如:如果学生以后要从事文职类工作,则多安排一些舒展运动、跳跃运动,帮助学生锻炼肩部、腰部,如果学生以后要从事技工类职业,则多安排一些跑步类项目,帮助学生锻炼整体身体能力。同时,在教学模式方面也需要进行改进与突破,将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过程摒弃,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联系,为以后的成长夯实基础。

(二)在体育教学内容中为学生创建微缩的社会情境,增强学生的社会观念

对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来讲,其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特有的作用,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馆,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体育课程内容时,可以将课堂打造成一个微缩的社会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互相可以是合作者,同时也可以是竞争对手。另外,在体育竞技类课程中,还可以利用比赛的方法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完成自身在环境有的任务。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的情感与外部社会相接轨,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进行应用,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为以后学生们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三)对学生的意志进行锻炼,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进行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来讲,其可以利用锻炼学生的生理及心理来对学生的意志进行锻炼。因此,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就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坚韧、吃苦耐劳、不怕苦难的优良品质。利用体育竞技,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欢乐与失败的苦涩,进而全面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另外,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还需要注重教学技巧,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来讲,其对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就需要不断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勇于进行创新,大胆尝试,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促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红胤.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3).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5

关键词:职业高中体育;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一、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新课标的要求是要培养学生多样的运动技能,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演讲、示范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课外注重学生的实际训练。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既达到身体健康发展,又要实现“三基”教学目标,因此要做到:首先,教师要能合理有效地分析每个学期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一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保证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运动技能,并经常进行实际锻炼,再对这些运动项目进行分析,观察学生是否都达到了身体健康的目标。通过反馈,就可以知道在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其次,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要多涉及有关学生的情感心态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内容,增加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长,减少学生的训练量,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兴趣;最后,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慢慢淡化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训和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防止教学目标的“变样”

有的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点,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这样只会与新的教学目标越走越远。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要进行教学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而要达到这个效果,体育教师就要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通过设计各种体育活动来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比如,在“篮球”这节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两个技能等级不同的学生进行“二打一”竞技训练,能让掌握篮球技能少的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让学生在双方团队协作中,给自己准确定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篮球技能好的学生则可能变得更加自信和谦让。教师通过一个运动竞技比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在竞技型比赛中,靠的是团队之间合作,而不是“各打各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合理地运用渗透教学,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分析,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具有趣味性、竞技性的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职业高中体育教师要想在职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教学,要能对所要教授的体育运动项目有深入的了解,达到专业程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能更加完美地向学生演示该项运动技能。所以,职业高中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体育知识的理论层面来看,教师需要对职业高中体育的各种教学项目,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可以从这些运动项目中,找到可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找出有关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环节,并能将这些内容巧妙地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去,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另外,教师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做到“精益求精”,当学生所需要的体育知识是“一瓶水”时,教师至少要达到“一缸水”的程度,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有效地备课

随着体育教学目标的改变,教师在备课方式上也进行了改变,更加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融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根据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改进备课方法,有效地备课。

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所有教育者追求的目标,要想真正实现这个新的体育教学目标,需要很多一线的体育教师去践行,将这个新的体育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 社会服务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50-0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显现得更为清晰,加强专业建设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带动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注重处理好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主辅关系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及作用

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广义上它是指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直接的社会服务功能。具体来说它是指以各种形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经常性、具体性、服务性的活动。社会服务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为区域和行业提供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与培养;二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三是向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周边社区传播和辐射先进文化。社会服务具有针对性、差异性、双向性的特点,是高校与社会有关部门或企业的双向互惠行动。

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能力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以及文化影响力紧密相连。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外延发展的根本。社会服务能力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质量和规模,为高职院校的外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现状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社会服务状况令人担忧。商务英语专业在专业发展定位、产学研合作、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目前,大部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专业发展定位、产学研合作、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定位不够明确

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为地方和行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然而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并不是很清晰。大部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为企业和行业开展员工培训、提供可持续发展支持方面深度不够,而以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为主体,为企业生产实际需要提供实质性指导或帮助的则更少。

(二)办学水平不够高

娴熟的专业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缺乏优化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商务英语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大多没有一线工作经验。而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生产实践和技术应用能力相对缺乏,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双优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

(三)社会服务意识缺乏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薄弱。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偏重于理论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对社会服务概念模糊,没有激情。高职院校对激励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的引导不足,害怕“节外生枝”。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也没有开展社会服务的经验和先例可以借鉴,体制机制不健全。

(四)社会服务内容局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社会服务内容上不同于理工科。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相对不大,大多的外资企业需要的是既懂专业又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专业相对单一,实践经验缺乏。在相对重要的商务谈判活动中,企业高管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持有怀疑态度,不敢在关键岗位大胆使用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

三、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

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上要做到“三方互动”,即学校“开渠引水”,企业“圈地养鱼”,学生“工学结合”。在实践和理论教学中,商务英语专业应增加实用性教学内容,针对企业和社会需要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将语言技能与商务技能有机结合,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掌握各国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规则,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服务能力。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指针,找准办学方向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需要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的目标要充分体现高职学院为相关产业服务的特点,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形成良好的课程与工作相结合的机制。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地方特色,针对不同行业岗位职业群的具体要求来定位,进一步明确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

(二)注重“开渠引水”与“筑巢引凤”

社会服务的合作基础是“多赢共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行业的大力配合,高职院校要赋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开渠引水”的功能,搭平台,“筑巢引凤”。努力嫁接国际、国内的外贸企业,为外资企业提供“圈地养鱼”的天然场所,全方位开展合作办学和人才定向培养。

(三)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支撑点,强化学生在外贸函电、国际贸易、旅游管理等操作技能方面的拓展,以从业为本位出发,突出实践性和技能性的培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可以与企业和行业联合开发为产业、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增强专业和课程的吸引力。高职产学研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要满足学校教学的要求,也要满足企业人才培训的需要,增强学校服务的吸引力。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与企业联合,采取 “共建人才库”、“挂职交流”等方式开展师资建设。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外贸企业实践,增强实践能力。同时聘请企业和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实现与企业的人才资源共享,减少教师引进、培养等重复劳动和相应成本。要力争实现与企业的人才资源共享。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与企业人才在师资上的共享程度越高,说明专业和企业融合度越高。

(五)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需要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学院自身应在有关文件和制度中引导和激励教师开展社会服务。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欠缺从事社会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政府、学校与企业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权利和义务等没有明确的责权划分可以借鉴。需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社会服务系统,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规范化。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需要依靠专业自身的内涵提升、资源整合,不断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的综合实力,在谋求专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争取获得社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为外资企业提供有价值、稀缺的人力资源,拓展互利共赢的发展空间,增强双方的综合竞争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锡奇,崔承刚.辽宁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0(5).

[2] 王智全,李武.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0(12).

[3] 吴红胤.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

[4] 赵向军,吕同斌,胡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3).

[5] 杨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意义及实现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2009(8).

[6] 黄湖滨.加强高职学生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

[7] 王武林,曹雨平,张新科.“三位一体”共建校企合作利益平台[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8] 孙艳,吴华.“服务能力”与高职教育自身建设的导向――以安徽省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