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1

关键词:地理课堂 导入 总结 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的教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是枯燥的。尤其是很多老师并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和心理状态,在课堂展现形式方面确实有待提高,高中地理知识相对来说还是挺复杂,内容也较枯燥,如何把课堂45分钟充分利用好,给学生创造一个他们感兴趣且易接受理解的气氛,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保证。本文将从“导入”和“总结”两个方面,给大家介绍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和思考,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并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输入”知识。

一、“导入”和“总结”的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主要是针对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在学习中使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地理的现象。我国传统教学中大多数地理教师都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经常忽略学生的兴趣和状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开始之前的几分钟,地理教师采用恰当的导入方法不仅会使课堂妙趣横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大量的地理知识,使地理课堂在45分钟的时间里取得良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高中教师也逐渐重视“导入”的作用,在教学中也经常采用多样的导入方法来提升课堂质量,但是课堂“总结”却仍被众多教师忽略。课堂总结是对45分地理课堂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中心内容进行概括,对学生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巧妙的“导入”如果能起到激发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完美的总结则可以起到承上启下、提纲挈领的作用,对提升整堂课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对课堂的升华,可以说直接关系着地理课堂45分钟的整体质量。

二、导入和总结的方法

课堂的“导入”和“总结”都关系着课堂45分的质量如何,因此选择恰当的导入和总结方法是提升整体地理课的重要内容。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便日益重视教学的质量,教师对教材的内容的把握也日益精细,于是在教学中采用较新的教学手段对地理课堂进行别具一格的导入和鞭辟入里的总结来提升课堂的质量,完美的导入和总结既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考虑教学的效果,以下笔者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效果较好的导入和总结方法,希望能为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地理课堂导入的方法

1.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巧妙导入

地理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较于地理课本上死板的文字,学生更容易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产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鉴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对课前导入进行设计时可将学生中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课堂,以更直观的形式促进学生理解。

2.利用故事进行导入

爱听故事是学生的共同心理,从教学中发现,当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与课堂有关的小故事时学生就会集中精力仔细听,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地理课堂上课的前几分钟利用一些与课堂所教内容有关的小故事进行导入,既为接下来的课堂做好铺垫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全神贯注听故事的同时趁热打铁巧妙地引入课本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则会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这样就能使得45分钟的教学取得明显成效。例如在讲述洋流时,可以告诉学生有关“百慕大三角”的故事:1968的某一天,一架客机正在飞行,突然坠落入海,机上所有人全部丧生。1973年某天,一艘摩托船在海面上行驶,瞬间沉入海底,船上无人生环。这里因舰船、飞机屡出问题而被人们称为“死三角”。那么,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在哪里?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飞机和舰船频频出事呢?让学生阅读地图,然后找出百慕大三角的地理位置,并利用网络资料引导学生学习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死三角”海底地形十分复杂,海区处在南、北美之间地壳断裂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死三角”附近既有明显突出的半岛如佛罗里达半岛、尤卡坦半岛,及较封闭的墨西哥湾,还有众多的岛屿和海峡。这些岛屿面向大西洋,屏障着加勒比海,增加了洋流的复杂性。大西洋北赤道暖流在安的列斯群岛附近大部转向西北,从“死三角”海区穿过。“死三角”海区洋流复杂,势强流急,遇难的飞机、船只即使不沉入洋底,也会被强大的洋流冲得无影无踪了。

3.利用图片进行导入

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对图片记忆的能力明显高于对文字的记忆能力,图片在大脑中的存储时间明显长于文字在大脑中的存储时间。基于这一研究,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在选用导入方法时可以借助图片在人脑中印象更深刻这一优势利用图片引入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视觉刺激,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被吸引到课堂,课堂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也能通过图片长时间的存储在学生的头脑中。

4.悬念导入法

立“疑”激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地理课堂的前几分钟巧设悬念,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之中。当然在悬念设置时既要考虑悬念与课堂内容的联系又要考虑学生的的特点。悬念导入法一般用于需要学生自己挖掘和理解的知识讲解时,采用这种方法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触类旁通,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地理课堂总结的方法

1.归纳总结法

归纳总结法是教学中最常见的对课堂进行总结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课堂所传授的知识较多时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当课堂涵盖的知识点较多,学生难以完全吸收时,教师采用归纳总结法帮助学生找出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对学生吸纳课堂知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绘图列表法

绘图列表法常用于章节知识讲解结束之后或者课堂所教内容较为复杂时,通过绘图列表直观展示各知识点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疏通脉络的重要方法。例如: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堂地理教学知识点:地理公转方向,从地轴倾斜方向判定冬至日及夏至日、秋分日及春分日,掌握远日点及近日点轨道位置及日期等,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绘图列表法,如图所示:

3.承上启下法

地理知识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前与后的知识都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所以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要在概括本节内容的时候设计好悬念并引出下节课的问题,在课后引导学生对即将要学生的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在上大气环流这一节课的内容时,了解了这节课是假设地表性质均匀的情况下大气运动的特点,在总结的时候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节课是假设地球的表面性质均匀,那实际情况是不是也一样?以此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生活中的想像,并告知学生地球的表面是不均匀的,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气的运动又会如何进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思考,告诉学生在下节课的时候会讲述海陆分布对于大气环流的影响情况。

课堂导入以及总结的方式很多,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及应用。

三、结语

地理学科是一门兼具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在我国高中阶段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的一个重要窗口,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否完整,因此提升地理课堂的质量是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时应考虑的首要问题,鉴于“导入”和“总结”的重要意义,高中地理教师应选择恰当的导入和总结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给与学生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把地理知识以创新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不落窠臼,推陈出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和老师互动,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利于教学的方式。“导入”和“总结”就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其实现在的学生很聪明,接触的信息以及他们头脑的灵活都比他们的父辈要强很多,但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点不同,造成他们对学习的认知度不够,如果教师讲课方式太死板,无新意,照本宣科,那对学生来说,就是“灾难”。

参考文献:

[1] 葛海云.学生是建构优质高效地理课堂的主人――对一次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的总结[J].新课程(教研版, 2011,(8): 257-258

[2] 郭洪场.高中地理课堂小结的技巧[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2, (1):22-22

[3] 张海青,杨学勤.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以《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一课为例[J].新课程导学, 2011, (4): 13-14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2

关键词:地理课堂;导入;技巧;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86-01

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环节,导入承担着揭开教学活动序幕,启动教学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功能,对教学活动的推进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具有显著的作用。要想让导入发挥效用,教师在设计和使用导入的时候,必须要掌握一些恰当的技巧。根据大量教学实践,在地理课堂上常常会用到以下几种导入方式。

一、自然生活导入法

地理科学根植于广阔的自然和鲜活的生活之中,一些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现象可能背后都蕴藏丰富的地理科学原理在其中。如果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能够以这些现象作为入口,把学生的一些生活经历和体验引入到地理教学之中,这样的导入就不但自然有效,而且能够在强化地理科学的实践价值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给学生讲“地球的运动”这部分的知识时,就联系实际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昼夜更替?不同的季节,白天与黑夜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为什么会产生时差?以上这些问题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但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很少有学生去思考它们背后的地理科学意义。当教师在课堂上将它们串联起来以后,学生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而这种矛盾的感觉对注意力集中是非常有作用的。因此,教师一旦以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引出相关的地理知识,会有效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而这样自然也就达到了导入的预期目标。

二、漫画导入法

导入本质上的功能要求导入越有趣越好,越有趣的导入越容易发挥效用。说到有趣,有一种艺术形式不得不提,那就是漫画。在地理教学中,漫画的运用十分常见。在地理教材中,经常会插入一些漫画内容来说明某些问题或者现象。漫画这种形式是以诙谐幽默的画图手段将一些深刻的道理浅显易懂地表达出来,其特点刚好契合导入的功能要求,对有效导入的建立十分有参考价值。因此,漫画导入法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导入思路。例如,在给学生讲“自然灾害”这节的内容时,就可以以一张“地球出汗了”的漫画为题,带着学生一起讨论:地球为什么会出汗?出汗太多会给地球带来哪些影响?有没有什么措施能给地球“降降温”,让出汗问题缓解一下?当看到有趣的漫画展示出来以后,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了起来。接下来,再根据教师一步步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始对漫画背后的意义进行了一番探讨,而讨论的过程势必会牵扯到相关的地理知识,产生一些疑问。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顺势介绍本节课的新知识,从而让学生自然地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状态。

三、问题导入法

问题对思维的开启作用是最为直接的,在导入过程中,以问题的形式来开启学生的思考活动,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这样所产生的学习效果会非常不错。因此,问题导入法就成为了地理课堂上教师常常采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例如,在讲到“城市空间结构”这节内容时,教师要在上课前准备一套带粘贴功能的地图,地图位置选择的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一座城市。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该座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的自然环境状况,同时还要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资料,如这座城市的人口、矿产资源分布、风俗习惯等。接下来,再拿出几张贴纸,分别代表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让学生根据所给的资料,对这座城市进行布局规划。以上这些问题不但新颖有趣,而且还与一定的实践相结合,可以说是相当有新意的一种问题形式。在积极讨论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一来,当教师再推进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时,就会得到更多学生的回应,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谚语导入法

一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谚语,往往是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非常具有科学价值的。在众多的学科分类中,地理学科是一门与人们生活联系最为直观的学科,因为它与生活、农业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数量众多的谚语中,有一大半都与地理科学有联系。例如,“一场秋雨一场寒”“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等。这些谚语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这些俗语、谚语往往都比较熟悉,有亲切感。可以说,谚语的这些特点用作导入再合适不过了。在上课之前,教师先来一段耳熟能详的谚语,然后让学生讨论分析一下谚语中的地理科学原理,最后再进入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一整套的流程,既自然又高效。可以说,谚语作为导入语具有明显的优势,选择谚语导入法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五、结束语

导入技巧看似简单,实则千变万化。虽然在教学中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导入模板,但具体选择何种导入,以何种方式进行导入推进,还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经过客观的观察和衡量来决定。因此,如何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导入方式引领学生进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技能。导入技能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体现,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技能的训练,努力强化自身的教学技能,以更加科学的导入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3

关键词:导语;地理教学;设计;效果

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导语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堂课教学的开始,是教学的第一步,是关系全局的一步。

导语在教学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教无定法。”因此导语在地理教学中的设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这几年的地理教学,以及听取其他教师的优秀课,我将地理课堂导语的形式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温故导入

这是比较常用的导入方法,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复习导入新知识。在教授八年级地理上册《湖泊与河流》这一节中“长江的开发”这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对上一部分“黄河”进行复习,从而导入新课。提问学生以下问题:(1)黄河发源于哪里?源头叫什么?最终注入什么海?(2)黄河主要流经哪些主要的地形区?(3)黄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能源?可以用来干什么?然后在对长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和上堂课的黄河进行对比,比较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以及它们带来的水能资源。这样进行对比学习、记忆,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本堂课基本的知识点。

二、设计疑问导入

此导入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本堂课的内容设计一个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努力从本堂课的学习中找到答案。如,在教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这一节中“东西干湿差异”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这样的一个情境问题:小明是家住北京的一名公司职员。8月份,北京连降大雨,公司派他去吐鲁番出差,妈妈叫他带上雨具,防止到那边下雨;9月份,北京秋高气爽,公司又派他去广州出差,这时候爸爸也叫他带上雨具,防止到那边下雨。请问同学们,是妈妈的做法对呢?还是爸爸的做法对?通过这样一个小的情境问题就可以立刻吸引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都已经讨论开了,这个时候教师来一句:那我们就从本节课中找寻答案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本堂课中认真听讲,从而找寻答案。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以吐鲁番、广州这两个城市为例来介绍东西干湿的差异。最后再提问学生,是妈妈的做法对还是爸爸的做法对?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答案了。

三、情境渲染导入

地理是一门科学,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幻灯片、图片、视频等方式做导语,给学生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形象直观,更能达到渲染气氛、活跃情绪的效果,可以立刻提起学生的兴趣。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时,先放映一段地球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小视频,能够一下把学生带到浩瀚的宇宙中,让刚接触地理的七年级学生提起学习地理、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急不可待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钱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4

【关键词】课堂导入;地理兴趣;生活经验;地理实验;乡土素材;地理图表

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让我感觉到很多同学对地理学科存在一定学习障碍,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会让他们觉得枯燥无味。一堂地理课教学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由上课的最初几分钟决定的,教师如何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大脑立刻兴奋起来,引导学生步入到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去主动探索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导入环节。因此,本人结合地理教学实践,对地理课堂导入设计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旧知导入法

高中地理知识是系统且相互联系的,新知识是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所以对旧课知识复习提问,可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这种方法一般被广泛地运用在单元内的课文教学当中,或者知识点衔接比较紧密的单元之间。教师精心设计一个或几个与新课知识相关的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

【案例一】人教版地理必修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洋流分布规律讲解中,课前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活动题,要求学生复习并在画图写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然后引导风吹水动,不同海域的海水分别会怎么运动?向着什么方向运动?最终全球大洋中海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模式?如此一来,水到渠成进入洋流的新课学习知识。

二、设问导入法

古人云:“学则需疑,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利用一个带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中,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案例二】在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时,对学生提出问题:①大家认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明天的天气又会怎么呢?②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由什么引起的呢?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梅雨”和“伏旱”是怎么回事情?③你有认真观看过每天新闻联播过后的天气预报吗?天气预报我们要如何看?以此导入,效果就比较明显。

三、生活经验导入法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就提及"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在教学过程中突破课堂空间限制,让生活中走进地理教学,使地理教学回归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或现象,结合地理教材的原理和规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过程,能让学生体会到其实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就源于生活。

【案例三】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公转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一课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抽象并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提问,创设情境进行教学:①你是否感受到在一天中太阳有高低变化?如果感受到了那么太阳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②你感受到的太阳高度的高低与地面的冷热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③四季中,你是否发现太阳照射到室内的距离有差别?为什么会不一样?④当地的白昼时间一年当中一样长吗?冬季的放学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夏季放学时什么情况?在分析这四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理解本课难点。

四、地理实验导入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观察、动手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多么的重要。在地理的教学中,地理实验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浓厚的科学兴趣,同时可以给予学生施展个人才华的空间和机会。

【案例四】在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实验器材:地球仪一个;红墨水、蓝墨水各一瓶。实验过程:①当地球仪静止时,在北半球从高纬度地区、南半球从低纬度地区各滴一滴红墨水,让学生观察红墨水的轨迹;②转动地球仪(自西向东),在同样地点滴一滴蓝墨水,让学生观察蓝墨水的轨迹。实验现象:红墨水和蓝墨水的轨迹不同,并且,北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右侧(沿墨水流向看),南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左侧。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学生就可以很深刻的理解偏移规律了。(注:实验来源于试题)

五、乡土素材导入

乡土素材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素材,每位学生对自己家乡都有特殊的感情,对家乡的地理知识都有着渴望探其究竟的心理。乡土地理中的有些知识是某些学生亲身经历的,如果让这些学生现身说法,其他的学生就更加信服,从而课本知识就会迎刃而解。

【案例五】在讲解人教版地理必修2《工业区位》时就可以充分引用乡土案例,我的设计就是利用晋江是中国著名的品牌之乡,有着一镇一品的乡镇产业特点,有的学生家里就是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环节,让学生积极发言,介绍家中所从事的产业,使大家了解“世界茄克之都”、“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陶瓷重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织造名镇”、“中国包装印刷基地”等称誉。为新课的讲授做了非常充分的铺垫,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六、漫画导入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大多反映人口、资源和环境等社会现实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漫画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解决漫画反映出来问题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案例六】人教版地理必修2《环境问题》知识讲解,可先引导学生观看漫画“地球出汗了”、“雨中垂钓”、“小鸟的悲哀”三幅画,然后让学生分别得出漫画的含义,从而引出本节课重点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具说服力。

七、视听导入

地理是一门较为综合性的学科,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所以各种图表就成为地理学科的灵魂,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将地理图表、视频、音频等信息导入新课,可以创设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案例七】在人教版选修2《海洋能的开发利用》这部分内容讲解中,首先展示几幅学生经常看见的汽车加油站排队加油、加气和加油站汽油售完的新闻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现在这种现象出现越来越频繁?引导学生得出陆地矿物能源日渐枯竭的今天,人类的关注目光更多地投向海洋能,从而自然地进入这节课的主题――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其实,地理课堂导入的方法可谓是千变万化,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例所选取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跃他们的思维,降低学习内容的枯燥度,优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晶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法介绍》.《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45期

[2]李虹.《高中地理新课导入教学初探》.《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11下

[3]袁国民.《地理教学导入新课的几点做法》.《宁夏教育》,2009年第04期

[4]周红.《创意设置新课程教学让地理课堂更具活力》.《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3月B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5

过于刻板的PPT教学课件设计,会让信息技术的平台形同虚设,甚至增加学生学习的困难。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不加筛选地在所有环节中加入信息技术辅助方式,也会让人徒生宁缺毋滥的感叹:处处用等于没有用。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凡是能用信息技术支撑的地方一定会用,没有考虑是否需要用及如何用,这就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沾边就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媒体的使用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甚至用信息技术代替了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偏离教学内容,效果适得其反。

2以信息技术平台为基础实现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创新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课程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步骤,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即学生在地理课堂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效果最佳。这就需要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彻底改变地理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方法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两方面考虑,因为信息技术在这两方面的应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1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的要

求与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对教学过程做出详细的步骤规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以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这类教学内容为例,我在课件设计中注重其美学意境的展现,采用水墨风格的背景作为本课程PPT的背景。将课程目的、学习资料、相关情境讨论及本课课堂评测等部分精细排布在PPT课件中。主要采用的是小组协作式和自主探究式两种方式。信息技术平台与地理学科教学整合设计的流程主要是这样的:第一,情境导入。以第六次火车提速的有关内容导入这节课。第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主要内容有:火车已在现有铁路上第六次提速,也是最后一次提速,今后为了使火车更快些,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磁悬浮列车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为什么中国先在京沪之间建高速铁路呢?为什么先在上海建磁悬浮铁路呢?我们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我们学校附近就有汽车站,为什么?能不能布局在十字路口?探究题出示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把学过的知识点和生活联系起来,能进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观察智能。

2.2加强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独有的声光电媒介,可以让教学内容以更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并且记忆深刻。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是初中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

3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

初中地理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常识和知识,也应该将德育教育和环境保护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给学生。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提倡可持续发展,表现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教师也应该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对身边的一草一木心存仁爱,保护环境为国家未来建设出力的观念。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创新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点,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使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对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条件进行更有效的利用

地理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范文6

 

【关键词】图像教学;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前言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也是初中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与此同时,如何学好初中的地理就成为教育界和家长普遍重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中地理教师会将图像教学应用到地理的实际教学中。

 

一、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上的应用情况

初中地理课本主要是由文字表达和图像组成的,文字是叙述图像的工具, 图像表达的形式比文字更加形象的表现出地理人文的特色,是初中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初中的地理知识是后续学习地理的基础。所以,如何学好初中的地理知识是初中生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也就注定了初中的地理知识错综复杂,包括了很多地理知识的基本概念。 例如,区域地理、自然地理、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地理知识[1] 。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而图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识别能力,以达到学生不仅是成绩好,得分高,更是喜欢学习地理的教学目的。

 

二、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常见的几种地理图像

(一)地图

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中,最主要、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地图,因其有很强的基础性, 而且能够包括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所有基础知识。所以,一直是作为教师讲课中必不可少的图像教学方式。 在对地图的讲解过程中,必须要教会学生自己去读地图,也必须要学生能够掌握读地图的注意事项,不能是教师一味的“填鸭式教学”,要做到真正的“授人以渔” [2] 。 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 充分掌握基本的读图规则,这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完全听懂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也能在课下进行对已学课程的复习以及对未学课程的预习,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所学内容,教师讲课也相对来讲更加容易。

 

(二)示意图与统计图像

成因示意图,是初中地理示意图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是与统计图一起出现的。统计图,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数字的表达来反映地理现象,可以让学生观察统计图,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推导出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的组成因素。 下面,对于示意图与统计图像的教学进行逐一介绍:首先,要理解初中地理的示意图, 就要学生对于一个事物先有准确的定位,然后对于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进行合理的阐述,教师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的演变规律,从而达到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印象。其次,对于统计图像的应用主要依照资料中的数据信息,统计图像所阐述的是地理景观所涉及各方面的数据,根据对着这数据的统计,形成了以统计图像为表达形式的图像教学方法。 然而,这些饼状图、扇形图、曲线图和柱状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示意图与统计图像应用于教学,达到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目的。

 

(三)地理景观图

地理景观图主要是专业的摄像图和描绘图,描绘图尤其受到教师的重视,究其原因则是初中地理的涵盖面积广,而且知识结构又错综复杂。正因为这些知识很繁杂,又很抽象。所以地理景观图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不仅能展示各地理结构的分布状况,还能展现出地理的各项知识结构,让学生从地理景观图的各个方面了解知识,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图像教学可以说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第一,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教材上的知识,尤其是图像信息,应该有效的对图像进行课程的导入,这在提升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才能提高,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喜欢去深入挖掘课堂上教师没有讲解的部分。 在这个部分, 图像的应用至关重要;第二在应用图像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把相关的提问涉及到图像中,这些与图像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图像,也能起到教师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作用,在学生下次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就自然会联想到之前课堂上教师所提出的有关图像的教学问题,学生的学习也不再限制于课本上文字的表述,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图像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第三,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比较和分析地理图像与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在帮助学生获得需要的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 通过对地理图像的比较过程,学生会觉得学习地理是件很有趣的事,也能让学生的记忆深刻,更加全面的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对于图像教学的应用应该呈现积极的状态。这拉近了在新课改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四、结论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已将占有一定的比重。然而,很多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还是没有很高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利用图像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教材上图像信息,有效的对图像进行课程的导入,与此同时,把相关的提问涉及到图像中,适当的教会学生如何去比较和分析地理图像与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 慢慢对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进行培养。 不仅能帮助学习提高学习成绩,还能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