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镇痛泵;护理;不良反应

我院自2007年以来引进了DDB-I-B型微电脑电动注药泵,该泵操作简单,全中文提示,液晶显示屏显示机器运转情况和可供使用者调节的给药参数,如持续给药,自控给药等,并且具有电子锁定功能,可满足各使用人群、个体差异,在疼痛方面,尽可让病人主动参与治疗过程,增加可控制性。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镇痛效果,现我科自2007年以来对2A00例术后患者应用自控给药(pcA)镇痛泵的观察护理及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200例,其中男性123例,女性77例,年龄12―80岁,平均年龄47.5岁。其中上肢手术29例,下肢手术89例,颈部,腰背部手术82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52例,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148例为静脉镇痛泵。用三通接头连接输液针头和镇痛泵。其中发生低血压8例,低血压性高甲1例,尿储留20例,恶心和呕吐15例,烦躁及神智恍惚3例,嗜睡3例,用药过量至呼吸抑制1例,腹胀4例。

1.2方法:使用步骤分加液、装夹、设置、排气、运行五个操作程序。

1.2.1镇痛泵药液的配制:硬膜外镇痛泵用罗哌卡因20mg、芬太尼2支(即200ku),昂丹司琼160mg加0.9%生理盐水150ml.。静脉镇痛泵用曲马多100mgx5支,芬太尼2支(即200ku),昂丹司琼160mg加0.9%生理盐水150ml.。加液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用注射器将配置好的药液从螺纹接头处注入配用液袋袋体(注入的药液应小于液袋容量)。检查液袋袋体内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必须用注射器将气泡抽尽后关紧管夹,即可待用。

1.2.2排气:在注药泵和配用液袋及输夜导管连接好并设置好参数后(尚未接入人体前),按住“确认”键不放,即可快速排掉输液管里的气体,输液管远端出现水滴后,松开按键,排气结束。

1.2.3运行:将排好的镇痛泵输液管连接静脉留置针或硬膜外导管,按持续量给药,一般为2ml/h输入,药物剂量小,能维持稳定的血浆药物浓度,镇痛效果持续稳定[1],同时为满足病人的个体差异,注药泵在运行状态下可实施一次泵入量(pcA剂量),约1.5ml/次。

2术前护理

2.1使用前对护士进行培训加强对护士的培训,请麻醉师讲解及示范,使每个护士都能掌握镇痛泵的使用方法。

2.2加强术前的健康宣教护士应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情况,让患者明白疼痛不仅是一种严重的不能忍受的感觉,而且不利于术后恢复,并告知使用镇痛泵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镇痛泵输液管连接静脉留置针或硬膜外导管,患者不会感到不适或不方便,止痛药不会引起成瘾性,不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并可以缓解大部分疼痛,甚至不痛,这样可以保证患者的正常睡眠,有良好的健康情绪,有利于患者康复。

3术后护理

3.1术后将镇痛泵放在患者枕旁,说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果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就按一下pcA键可实施一次泵入量(pcA剂量),约1.5ml/次。30min后患者疼痛仍未减轻,应及时通知麻醉医师,调整镇痛泵止痛药的剂量,不可继续按pcA键,以避免药物过量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我科曾发生一例病人及家属未听清楚麻醉医生的交代,病人疼痛时持续按pcA健,导致病人昏迷,经抢救后病人转危为安。

3.2硬膜外导管穿刺部位用贴膜固定,其余部分用胶布固定后从颈下引出,防止脱落;协助患者转换时应防止导管脱落或扭折,并观察置管处有无红肿及分泌物;一旦导管脱出,不可将硬膜外镇痛泵连接在静脉输液器上,应及时报告麻醉医师处理。静脉给药也应注意镇痛泵与输液器连接的好坏,以防脱离。

3.3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尿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4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4.1呼吸抑制镇痛泵止痛药物(芬太尼)对患者的呼吸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老年人、低血容量、持续给药患者),病人应常规上心电监护及低流量吸氧,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特别是在术后6h内,患者常规吸氧12~24h,注意呼吸频率、幅度,对原有呼吸系统疾患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4.2血压降低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加上硬膜外局麻药的降压作用,可使血压降低,所以术后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补足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当发现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10%时,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当血压较基础压下降20%时,则应暂停使用镇痛药,输液500~1000ml后,再视医嘱处理。

4.3体温降低由于术中麻醉,大量输血、输液,术后镇痛泵等因素,术后可出现体温降低、寒战,因此,术后返回病房应立即测量体温,低于35.5℃,应每30min测1次,加强保暖措施。可以使用电热毯保温,但禁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4.4嗜睡PCA中的芬太尼,曲马多为麻醉强镇痛药,使用后患者可能出现嗜睡现象,应加强巡视。如患者出现嗜睡、表情淡漠,R

4.5烦躁及神智恍惚pcA中曲马多有情绪不稳、欣快、认知和感觉障碍、精神混乱、幻觉等副作用,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智和表情,语言表达能力。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按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我科曾出现3例病人,年龄在60一75岁之间。所以对老年人更应严密观察神智及语言表达。

4.6下肢感觉与下肢血液循环的观察术后患者下肢麻木与麻醉作用没有完全消退、感觉神经没有恢复有关,一般6~8h下肢麻木可消除,再加上应用PCA镇痛,下肢麻木时间会延长,因此在巡视时要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恐慌。另外,还应观察术后患者的加压包扎是否过紧,肢体有无肿胀、缺血,密切观察指、趾的颜色及血运,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

4.7皮肤的观察PCA的镇痛麻醉作用可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从而限制患者的活动。下肢活动受限,导致足跟部长时间受压,从而引起足跟部溃疡,加之术后6h内一般常规选择平卧位,因此要加强护理措施,防止褥疮发生,术后6h内每2h按摩受压处1次,四肢感觉恢复后,指导患者主动加被动活动肢体,足跟部可垫上衬垫。

4.8尿潴留的观察及处理在巡视时,经常查看膀胱充盈度,并督促患者小便,在护理中,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注意重点掌握拔管的时机,一般拔除尿管时间静脉镇痛泵在术后6一12h,硬膜外镇痛泵为12一48h,膀胱充盈后拔除尿管,95%的病人都能自行排小便,对少部分不能自行排小便者,我们采用听流水声及人工排尿,方法:当膀胱胀满时,操作者用右手由外向内按摩病人的下腹部膀胱区,待膀胱缩成球状,紧按膀胱底向前下方挤压,在膀胱排尿后用左手按在右手背上加压,待尿不再流出时,可松开再加压1次,将尿排尽[2]。98%的病人通过第1次或2次按压后都能自行排小便,2%按压无效,唯一的办法是行持续导尿6一24h或待停用镇痛泵后,拔管前试行夹管1天,以锻炼膀胱肌自主收缩功能,同时重视留置导尿的护理,防止尿路感染。再次拔除导尿管后基本上都能自行排便。术前要注意膀胱功能训练,拔除尿管后嘱患者多饮水,尽早自行排尿。

4.9恶心和呕吐PCA的镇痛泵的镇痛药物可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可用灭吐灵10mg肌肉注射。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并调节补液滴速。必须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及思想顾虑。

4.10腹胀与麻醉和术后PCA的镇痛泵及卧床有关,由于肠蠕动减弱,便秘,大便干燥,造成排便困难,腹胀,本组4例病人经过清洁灌肠,胃肠减压后腹胀减轻。所以对于卧床病人我们采取术前开塞露肛纳,术后隔日1次。嘱病人多饮水,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勿进食易胀气食物,如牛奶,可乐,豆内等,保持二便通畅。另外,每日行腹部按摩,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双手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置于右下腹部,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沿升结肠、降结肠、已状结肠方向反复推展按摩,使腹部下陷约1cm,幅度由小至大,直至产生肠蠕动。每日1次,每次10一15min,于早餐后或排便前30min进行。

5小结

自控镇痛泵为骨科术后患者获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但临床须严格控制用药量,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尤其对老年人。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神智,血氧饱和度,另外,恶心呕吐,尿潴留,腹胀,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患者的思想负担。所以,护理的重点是要及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心理和药物治疗达到最佳结合。保证患者的正常睡眠,良好的健康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2

方法: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对150名患者进行治疗。结合科学的镇痛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措施对病人护理。

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和阵痛护理措施,解决了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自信心和治疗效果。

结论:镇痛药物护理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对每个患者实施专一性的护理是关键。

关键词:术后护理方法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63-01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这几乎是所有的术后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据有关报道,外科择期手术75.5%的病人担心术后疼痛[1];92%的病人迫切需要术后镇痛;80%病人反映镇痛不足;50%以上病人术后72h仍疼痛不止[2]。所以,国际医学界非常重视疼痛反应,将其列为人类第5大生命体征[3]。疼痛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的生存质量[1]。同时也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而且是造成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效的护理措施时关键,针对不同的病人实施适合该病人的护理方法,深入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

1资料

一般资料。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随机抽取的150名手术后住院患者进行疼痛控制满意度的调查。150例术后患者符合人选标准,其中98例患者在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对有疼痛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50例患者,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46.89岁,其中男女之比为1∶1;85.6%的患者已婚;94.1%为汉族;98.3%的患者没有,生活在城镇。

2治疗方法

2.1镇痛护理。影响镇痛护理因素:①护理人员对疼痛和镇痛的错误认识。护理人员缺乏主动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的常规,错误地认为疼痛是手术后的正常现象,镇痛药会影响病人切口愈合、胃肠道功能恢复和手术效果。虽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镇痛方法和药物,但患者仍在忍受术后疼痛的现象,术后患者的疼痛比护士想象的严重得多。病痛是无益的,免于疼痛是病人的权利,病人所有的行为和诉说,不论多么微小都可能是寻求帮助的呐喊,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询问、评估、治疗并记录疼痛。②怕成瘾。手术后早期疼痛患者中,止痛是首位的。在多数情况下,护士只有在患者主诉疼痛剧烈时才给予止痛措施,没有客观地给患者评估疼痛程度和记录,加上有的患者因为怕药物成瘾和副作用影响术后恢复而忍受疼痛。处理疼痛的主要障碍是对疼痛评估不足,处理疼痛的知识不够和病人不愿报告疼痛[1]。大量研究表明,不论剂量多大,在用止痛的患者中成瘾的发生率只占1%,在临床上多数患者疼痛控制后即可停药。

2.2心理护理。许多研究证实,病人的负性心理(紧张、焦虑)可加重术后疼痛,是镇痛药物所不能控制的。因此,护理人员应取得病人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心理支持,尊重病人的人格,相信病人的感觉,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有助于病人减轻疼痛,同时消除紧张、焦虑状态。做好术前病人宣教工作,让病人了解应对术后疼痛的方法,以消除恐惧、焦虑和无助感,及时报告疼痛和给予止痛药,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使病人早日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4]。

与患者交朋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帮其安排一安静的房间,保持环境安静以减少感官刺激,避免与其他焦虑病人接触。护士做好入院宣教,向其介绍环境、同室病友、主管医生及护士,减少患者的陌生感、恐惧感。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与患者交朋友,多与患者接触,充满爱心,建立友好支持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让患者说出自己最担心什么?最需要什么?耐心倾听患者的有关心理问题,负责任地解答其问题。帮助其认识焦虑、恐惧症状及伴随的生理反应来源,以及所谓的忧虑问题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严重,纠正其认识偏差,以培植其信心和勇气。

3结果

具体结果如表1,表2所示。

4讨论

目前对于术后疼痛控制和药物作用有许多护理研究,但对疼痛机制和药物止痛机理、止痛后的生理系统及心理变化需深化研究,应建立多元化的疼痛控制体系,需要多学科配合,合理有效镇痛必定引起生理某些调节介质的改变,应进一步研究,使疼痛控制向更深一步发展。同时将疼痛护理工作作为一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项目,使每一个护理人员认识到疼痛管理的重要性。患者经历多次手术以后,已经对手术以及术后疼痛情况非常熟悉,逐渐形成了稳定的需求和期望,但多次重复的疼痛经历使以往的“很满意”就变成了“应该的”,当疼痛控制服务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时便会不满意。不断提高护士专业素质,提高术后病人舒适程度对完善整体护理质量其着决定性作用。

综上所述,减轻术后疼痛方法,要结合医学实施药物镇痛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对病人以及病情全面了解,不能单一性考虑问题,也不能使用同一种方法治疗病人,每个病人的治疗方式不同。医护人员全方位了解病人,与病人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进而制定有效方案,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尽早减轻疼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静,杨红红.系统疼痛管理在骨科手术患者疼痛控制中的作用[J].实用医药杂志,2008.5(12)59-80

[2]梁玲,李慧铭.何平自控镇痛泵健康教育指导标准的设计与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3(1)29-36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3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理念的要求和理解进一步的拓宽,医院已不再是单纯的看病,解除患者从身体到心里的很多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来,人们逐步要求医院不只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解决生病后可以让病人健康的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关键词】:骨科 病人 手术前后 优质服务心身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新的护理模式,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系统化整体护理.强调人文,重视心理护理,已成为当今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即所谓我们护理学中提出的"健康"定义:一个人不但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和我们今天的以人为本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是相适应的.

骨科手术是治疗骨科疾病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病人的疾病,恢复健康,以便能继续劳动.因此,必须力争手术的成功,更不能因手术失误造成病人肢体功能的丧失或残废,甚至死亡.为此,对手术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需要有充分的准备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安全.这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同时,还需要得到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医护患三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战斗整体,共同向疾病作斗争,才能保证我们治疗护理康复计划的顺利完成.

1.术前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病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患病,每一个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职业.生活习惯.文化层次以及他们的个体差异.所患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可是在手术前后他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顾虑和畏惧,心情是很紧张而且矛盾的.如畏惧手术时的疼痛,担心手术的效果和发生术后的并发症,考虑医疗费是否太贵,生病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自己的身体是否可以支撑住,手术的后续治疗和可能落下的残疾对今后生活和工作的带来的诸多不便.甚至有的病人还存在着悲观.失望的情绪,失去了健康,怕自己从此被人看不起.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失去信心.

病人患病后来到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没有了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暂时失去了劳动能力,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落差.由于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创伤,我们应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视病人如亲人,发扬我们的奉献精神,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心身护理,尽快让病人回归现实,了解自己的情况,积极的配合我们治疗疾病.

让病人了解医院的设施.设备情况.给予他本身手术的能力,医院的爱心团队,他本身的病情,手术目的和一般过程.同时我们要以适当的方式.亲切的语言告诉患者对他施行手术的重要性,同时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方法和处理措施.另外,还应该向病人交代清楚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并配合我们完成各项术前检查.认真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疑问,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鼓励他们正确的对待疾病,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措施.对一些特殊患者,我们应适当的留其家人在身边陪伴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起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达到接受手术前的最佳心身状态.这样对病人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的康复具有很大的帮助.

2.术后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措施

从手术治疗的全过程来说,术前准备.实施手术和术后治疗和康复护理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一个骨科病人的真正康复,它不仅是术前各项完善的准备和成功的手术,它还需要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功能康复锻炼,肢体的完全恢复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术后对病人的心身护理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手术完毕后,病人担心术后的疼痛耐受不了,刀口会不会感染,经过这么大的手术,身体需多长时间才能复原,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会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对他们进行治疗和护理.

2.1全身情况:对术后病人的疼痛我们应根据他们的疼痛性质.程度和耐受性,除跟他们谈心,给予心理治疗外,还应适当的给以止痛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对有严重创伤性失血甚至休克的病人,我们应该密切观察其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的变化,液体的出入量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输血和补液治疗.

2.2抗感染治疗:为了避免术后伤口感染,要做到术野的清洁无菌,术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病人伤口的变化,根据病情增减药量,防止术后刀口感染.

2.3营养支持:骨科手术后,病人一般很少影响胃肠道,因此饮食不受限制.我们应注意病人摄取食物的营养情况,做到多样化,营养均衡,搭配合理,易消化.对因失血过多或年老体弱的病人,我们亦需要适当的从静脉补给一些营养液,促进肌体的抗病能力,使他们早日康复.

2.4褥疮预防:骨盆骨折.腰椎骨折.老年人骨折,多发骨折.股骨颈骨折.下肢骨折的病人,他们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下床活动.身体状况也不一样,我们要根据这些群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特殊护理,帮他们勤翻身.檫洗身体.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身体内的血液循环.整理床铺,并给以他们舒适的卧位,,教会他们在床上大小便的正确方法,避免褥疮的发生.

2.5功能锻炼;骨科手术后的病人康复期较长,我们应在术后帮助病人抬高患肢以利消肿,勤观察患肢的血运情况是否良好.有一些病人在术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外固定.在解除了外固定后,我们应协作病人慢慢的进行锻炼,直至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4

【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病人全身麻醉后复苏的护理。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老年全身麻醉病人共50例,本文对老年骨科病人全身麻醉术后护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 通过对骨科老年全身麻醉病人进行了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并采取了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使所有骨科全身麻醉老年病人均顺利度过了麻醉复苏期。确保了骨科老年全身麻醉病人复苏期的安全。结论 在麻醉术后复苏期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病人处于良好的状态,尽快恢复意识,尽量避免复苏期意外,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骨科 全身麻醉 术后复苏 老年病人 护理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Nursing Care of Orthopedic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Ya’an People’s Hospital Xu Yongtao 62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nursing care of Orthopedic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Method From March 2009 to February 2012, Our Department treated 5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he Orthopedic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are nursed in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period. Result The close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safe and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are implemented to prevent and treat complications so that all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survived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The safety of orthopedic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in recovery period was ensured. Conclusion In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and changes in conditions should be closely observed. The complications should be timely detected and treated and the appropriate nursing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so as to regain the patients’ consciousness as soon as possible, make the patients be in good condition, avoid accidents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Orthopedics General Anesthesia Postoperative Recovery Elderly Patients Nursing Care

全身麻醉病人大多数术前生理功能紊乱,同时合并很多脏器疾病,生理功能会因手术和麻醉而使紊乱加重,再加上麻醉后物的残留,麻醉复苏期病人肌体保护性反射没有完全恢复,加上老年病人对物的敏感性增高和代谢降低,容易导致心血管意外、误吸、呼吸道梗阻及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1],存在很多的护理安全问题。做好全身麻醉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极大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探讨了老年病人全身麻醉复苏期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老年全身麻醉病人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8—93岁;全髋关节置换18例,四肢骨折手术10例,颈椎前路手术12例,腰椎间盘手术10例。

2、 方法:探讨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的护理措施。

3、 结果:通过对老年全身麻醉病人进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50例病人均顺利度过麻醉后的复苏期,确保了老年病人全身麻醉复苏期的安全,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护理: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风心病;护理;老年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人类寿命也不断增长,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致使器官结构变化, 功能减退, 免疫力减弱, 易于发生疾病。况且老年人骨质疏松, 体质衰弱, 稍不注意极易造成骨折, 其中以股骨骨折最为常见,如果合并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将明显增加手术的风险性。2007年以来我科收治2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风心病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实施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措施, 取得较好的效果, 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病例28 例, 男21例, 女7例, 年龄65~79岁; 自行跌倒20例, 车祸致伤8例; 因股骨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术前患有不同程度风心病史13-20年,心功能均为Ⅰ―Ⅱ级, 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郭淑云[1]等通过对风心病手术病人引起焦虑原因的调查分析, 认为绝大多数病人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是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一般外科手术病人随着病灶清除焦虑程度会自然消失或减轻。风心病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会延续至术后, 特别是手术后容易对换上的假体产生心理上排异, 病人会认为, 自身的完整性被破坏, 对换上的假体能用多久十分担心,所以可产生忧虑、惶惶不安、甚至感到悲伤[ 2] 。如果能及时对引起焦虑的原因进行疏导,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 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就可以减轻或消除焦虑。

2.2 护理对策

2.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做好心理护理。良好的护患关系, 是做好心理护理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前提[3] 。老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在家靠亲人照顾, 到医院后由素不相识的医护人员护理, 他们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关怀和帮助。由于病人年龄较高, 既往有风心病史, 术后能否重新站起来, 所以病人情绪低落, 意志消沉, 焦虑、失望, 失去治疗信心。责任护士应该抓住病人心理, 鼓励和安慰病人, 正确对待疾病与手术的关系。并用实例教育病人要相信科学,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足以减轻病症, 并能延长生命。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 增强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愉快而又放心的接受检查治疗和护理, 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

有关调查表明, 因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会影响医患、护患的合作[ 4] 。护士首先要用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病人。根据病人年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 以缩短与病人的心理距离, 消除陌生感。长期住院的病人, 尤其是老年人,同样有他们的情感需要。有的病人为自己想得少, 为子女想得多, 担心住院时间长会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 要求提前出院或中断治疗,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需要护理人员多同病人沟通交流, 做耐心的解释工作, 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尽快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障碍, 调节好心态,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既可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 又可提高治愈率和缩短病人的治疗时间。

2.2.2 术前护理 在术前应向病人说明术前准备事项及目的、介绍麻醉的方式、手术的大致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方法。强调主观因素在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作用。使病人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以减轻术后可能感受到的心理压力。通过宣教后再反复评估, 根据病人理解程度, 重复宣教有关内容, 直到理解为止, 使每个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2.3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每30m in测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1 次, 尤其注意观察神志的变化。同时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 观察肢端皮肤颜色、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感染, 及时发现血栓形成。术后肢体包扎不宜过紧, 患肢牵引不宜过紧, 否则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2.2.4 术后风心病护理( 1 ) 术后密切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如房性或室性早搏的发生,如有必要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2 ) 肺水肿: 多出现在术后大量补液或输液过快的情况, 应及早给予强心、利尿剂治疗, 严密观察血液功力学变化, 观察患者呼吸节律和深度、口唇颜色、咳嗽和咯痰性状, 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 ) 栓塞: 虽不多见, 但一旦发生后果往往较严重, 在护理上应严密监测B P、R、P; 如头晕、头痛、瞳孔变化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应警惕脑栓塞的可能。

2.2.5 饮食护理: 饮食供给富含蛋白质、钙及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排骨汤、牛奶等, 保证足够的热量, 增强抵抗力, 加速伤口愈合, 同时多吃蔬菜和水果, 以防便秘。

2.2.6 做好基础护理: 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卫生, 预防口腔感染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鼓励病人多饮水, 勤换内衣、内裤, 大小便后用温水擦洗会, 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病人长期卧床时, 应协助其保持正确、舒适的, 骶尾部放气圈, 保持床位清洁干燥, 防止压疮。

2.2.7肢体运动锻炼: 指导病人术后髋关节不能马上外旋和内收, 以防脱位。拆线后可在床上练习关节活动, 3周后待病人适应直立姿势后, 可以扶拐杖下地行走, 此时责任护士应注意保护, 防止跌倒摔伤。

3 小结

要做好老年人的护理工作, 不但要有高超的护理技术, 还要给予人文关怀, 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对风心病的病人要加强功能锻炼, 增加营养, 保持愉快的心情, 安全的居室环境,尽量减少外出, 防止各种意外而造成骨折。对长期卧床休息的风心病病人, 为预防心衰、血栓发生, 应常规给予口服阿斯匹林、血塞通片剂等药物。另外鼓励病人坚持自我锻炼, 增强机体抵抗力, 树立独立生活能力的信心,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益寿延年。

参考文献:

[1] 郭淑云, 高艳君, 孙 鹏等,风心病手术病人焦虑程度评估与护理对策,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25)56――57

[2] 郭加强, 吴清玉 心脏外科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11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疼痛;骨科病人;舒适护理

手术是骨科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而术后病人普遍存在疼痛。术后24 h内病人疼痛较剧烈,及时采用止痛措施,可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如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甚至胸闷、急促等,因此术后缓解疼痛是治疗护理的重点。通过对30例骨科术后疼痛病人运用舒适护理方式缓解其术后疼痛。30例骨科手术后疼痛病人均有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改善。舒适护理在骨科手术后疼痛病人的运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2例,女8例;年龄18岁~55岁,平均38岁;颈椎骨折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0例,

2 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2.1 生理舒适护理2.1.1 舒适环境的管理? 有研究表明,舒适环境的管理是重要的护理活动,对住院病人来说,适宜的声响,光线,气味,温湿度能提高环境舒适度,适当的感觉刺激,对健康是有益的。[1]创造一个整体、舒适、安静的环境,让病人安心养病,根据气温来调节病人的冷暖,必要时加盖毛毯或凉被。尽可能安排同性病人住在同一个病房,病房内温度、湿度要适宜。保持病人床单位的清洁、整齐。减少探病人员,避免病房噪音。2.1.2 舒适基础护理 包括舒适晨间护理:早晨起床时,护士用湿毛巾进行湿式扫床,更换床单,协助患者洗漱。使其身心舒适,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为术后疼痛病人护理查房时,可介绍一下当天的治疗及护理项目,听取病人对治疗及护理的意见。舒适晚间护理:晚上停止一切不必要的检查及护理。夜间尽可能关灯或开地灯。舒适的:舒适避免了因为而造成病人不适,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颅骨牵引病人可使用波浪垫垫头部,减轻枕部皮肤磨檫力。护士应做到勤观察,去除因因素引起疼痛的诱因,观察皮肤受压情况,防止压痛的发生。2.1.3 止痛措施的运用 药物止痛仍是目前解除术后病人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这里除了要正确运用镇痛药物以外,为了使疼痛病人取得最佳的镇痛效果,应摒弃传统的“按需给药”改为根据药物半衰期的“按时给药”,使药物浓度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在镇痛效果的同时起到“预防为主”的作用。卧床患者应用足底静脉泵,从而增加血液循环,舒筋活血来减轻疼痛,使病人舒适。应用耳穴压籽减轻术后疼痛。2.2 心理、社会舒适护理2.2.1 建立信赖护患关系 护士与病人、家属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层。护士应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支持患者,鼓励患者表达疼痛时的感受及其对使应疼痛所做的努力,尊重患者对疼痛的行为反应,并帮助患者及家属接受其行为反应。2.2.2 减轻病人心理压力 紧张、忧虑、焦虑、恐惧或对康复失去信心等均可加重骨科术后疼痛病人的疼痛程度,而疼痛的加剧又反过来影响情绪,形成不良循环。可以请性格开朗、乐观的病人在病房中与其他病人交流,谈彼此的手术感受和经验,相互鼓励、相互照顾。2.2.3 分散注意力 个体对疼痛的注意程度会影响其对疼痛的感觉。[2]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可减少其对疼痛的忍受程度。如听音乐、看电视、愉快交谈等;有节奏的按摩;指导病人进行有节奏的深呼吸,用鼻深吸气,然后用口慢慢呼出,反复进行;想象和放松。

3 结果通过对本组30例骨科手术后疼痛病人运用舒适护理方式,本组病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有改善,病人满意度为95%,护患纠纷下降为0。

4 讨论

实践证明,把舒适护理运用于骨科术后疼痛病人的护理中是一种整体的、积极的选择。 舒适护理是主动的服务过程,可使病人积极参与,反过来又促进了舒适护理水平的提高,手术治疗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源,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舒适护理顺应了整体护理的发展,补充完善了整体护理的内涵。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霞.骨科护理管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护志,2008,(2):3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