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市场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进口食品市场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进口食品市场前景

进口食品市场前景范文1

荷兰农产品国际市场特征及消费趋势

荷兰的农业经济表现出很高的外贸依存度。自1989年以来农产品出口额稳占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根据荷兰统计局的资料,2002年荷兰农产品出口额达到了470亿欧元,占全部商品出口额的20%,也占欧盟(15国)农产品出口的20%。出口商品以花卉最多,2002年出口额67亿欧元,占全部农产品出口的14%。其次是肉类(50亿欧元)、乳制品(39亿欧元)、烟草(37亿欧元)、蔬菜(31亿欧元)。其中80%的农产品出口到了欧盟成员国,德国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全部出口的四分之一。

2002年,荷兰农产品进口总额为288.2亿欧元,是欧盟15国农产品进口额的11.4%。进口主要是果蔬类,乳制品类,谷物类,肉类,咖啡、茶及调味品类产品。其中,肉类、乳制品、蔬菜既是荷兰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也是主要的进口农产品。主要的进口伙伴是德国、比利时和法国等欧盟成员国,占总进口60%,从欧盟进口的主要产品有谷物和马铃薯、谷物制品、肉类、牛奶、饮料,进口份额均超过80%。来自第三国的主要产品是:含油种子(如花生仁)12.5亿欧元,占进口额的91.5%,水果、坚果和调味品12.3亿欧元(57.2%),咖啡、茶、可可11.8亿欧元(64.5%)。动物饲料、宠物食品8.3亿欧元(51.6%),果、蔬菜等加工产品(如苹果汁)7.4亿欧元(50%)。据荷兰消费机构预测,这些种类的产品市场前景依然看好,这为第三国农产品进入带来了一定机遇。

由于人口状况的变化以及财富的增加,荷兰人的饮食习惯也有所改变。消费者要求健康、快捷、新鲜、种类多样以及更具特色的食品,而且希望物美价廉。对于健康食品,他们特别关注天然成分、低卡路里、无糖、新鲜、有机五个要素。在荷兰的食品消费中,虽然有机食品的比重很小,只占1.6%,但是有机食品的零售在2002年增长了9%。对于食品安全,荷兰政府和居民的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对家禽、蛋和转基因产品。另外,由于荷兰人工作节奏快,时间观念强,人们越来越青睐于健康有益并且方便省事的食品。2002年,方便食品的销售增长了11.5%。未来几年,荷兰市场前景看好的农产品或食品有:新鲜/冷藏/冷冻的牛羊肉、乳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水果蔬菜的半制成品、鱼类和海产品(扇贝、比目鱼)、葡萄酒、保育食品、宠物食品、零食、坚果等。

中国农产品对荷兰出口形势分析

荷兰是中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1994~2003年十年间出口总额都在3亿美元以上。2003年达到3.61亿美元,较2002年增长19.8%,在中国出口市场中占据第9位。

中国出口荷兰农产品种类繁多,按照海关统计分类,共涉及759种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但主要集中在动物类产品,果蔬类产品,水、海产品。

1994~2003年我国对荷兰出口农产品中,动物类产品出口金额比重较大,但呈现下降趋势。1996年动物类农产品出口超过2亿美元,几乎占总出口额的半壁江山。从1996年到2002年动物类产品比重呈现下降态势,尤其是2002年出口不足0.5亿美元,较2001年出口额下降了近60%,所占份额减少10个百分点,2003年出口额继续下降到0.3亿美元。动物类产品出口种类涉及牛、猪、马、羊、驴、骡、兔等畜产品,鸡、鸭、鹅等禽产品,以及畜禽的各种副产品,但占绝对比重的是兔类产品, 2001年出口金额为3524万美元,几乎占中国出口荷兰所有农产品的十分之一。其次是盐渍猪肠衣、绵羊肠衣和猪鬃,共5734万美元。

我国出口荷兰的蔬菜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2000年以后快速增长,2003年接近7900万美元。在出口的蔬菜品种中,葱蒜类蔬菜金额超过50%,食用菌类位居第二,占20.4%。具体品种中,鲜或冷藏的蒜头高居榜首,出口量7.2万吨,其次为芦笋罐头(2万吨),小白蘑菇(洋蘑菇)罐头(1.1万吨),这三项占了蔬菜总出口量的70%以上。

我国出口荷兰的水果类产品在1998年迅猛增长。出口金额由1995年的523万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321万美元,2003年达6130万美元。根据水果的加工方式,中国出口荷兰的水果主要是鲜冷水果、保藏水果、干水果、罐头水果和果汁等5类。其中,果汁类出口量最大,达到4万吨,接近水果总出口金额的一半,其中97.7%是苹果汁。其次是鲜冷水果,占31.8%,以鸭梨、雪梨、苹果、草莓为主;然后是水果罐头,有柑橘、荔枝、菠萝、梨、龙眼5个品种,其中柑橘类罐头占76.1%。

中国的鱼类及海产品2001年占荷兰市场份额的3.19%,居荷兰进口市场的第6位。2002年由于欧盟技术壁垒的影响,较2001年下降了将近3个百分点,但2003年呈恢复性增长,较2002年增长了3.4个百分点。

中国农产品出口荷兰主要呈三种趋势:

中国对荷兰农产品出口种类繁多,但出口真正上规模的品种不多。中国对荷农产品出口中,几乎涉及各类产品,但数量都不大。即使是动物类、蔬菜和水果类农产品的出口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而且农产品在荷兰市场上份额偏小,只有肉类、鱼类、蔬菜、调味品占有稍大的份额,分别为3.4%,3.19%,3.7%,2.9%。而在荷兰进口比重较大的奶制品、水果、饮料、油籽等产品中占比重均较小。

出口初级农产品多,加工品少。根据我们的分析,出口荷兰的动物类、蔬菜和水果类农产品的平均单价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尤其是蔬菜和水果,虽然出口量持续增加,但价格下降趋势更明显。主要问题是,出口的三类农产品还是初级产品,真正的加工品还比较少。因此,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加工程度,增强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是我国对荷农产品出口不容忽视的问题。

严格的贸易壁垒使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巨大挑战。作为欧盟成员国,荷兰的贸易壁垒依据欧盟框架,但是在某些项目的要求上,荷兰除了遵循欧盟的标准之外,还作了更严格的规定。例如对于产品的营养要求,欧盟并没有相关条款,但荷兰却作了规定。荷兰还通过了专门的法案,对农药残留进行限制,而且荷兰对农药允许残留量比国际食品法典颁布的标准更严格。2002年中国动物类农产品出口大幅下滑与欧盟(包括荷兰)提高食品卫生和检验检疫标准有直接关系。

四大举措拓展荷兰市场

中荷两国具有良好的贸易关系,开发荷兰市场具有一定的潜力。而且荷兰区位优越,海运、空运都非常发达,鹿特丹港和斯希波尔机场是荷兰农业物流通往欧洲“门户”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支柱,58%以上的农产品和食品通过这两个主要物流中心运往欧洲各地,因此充分发挥荷兰作为欧洲其他国家的中转地和集散地的分销中心地位,对于中国农产品开拓荷兰乃至全欧市场都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进一步拓宽市场,增加中国对荷农产品出口,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研究荷兰市场及消费变化趋势,挖掘潜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我国应在畜产品、花生、大蒜、果汁等产品已经在荷兰市场具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注重品种、品质、品牌的“三品”建设,努力培育几个拳头产品。另外,跟踪荷兰消费走向,抢占先机,扩大出口。例如,中国的水果、蔬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但在荷兰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在中国主要出口市场日本炒作“中国毒菜”,韩国不断变动蔬菜农药残留指标,最高达200多项的不利情况下,中国可以适当转变出口思路,抓住新鲜果蔬在荷兰的市场前景看好的契机,提高产品保鲜技术,利用各种展销会、主动送样品检疫等途径千方百计开拓荷兰市场。

其次,要重视和加强对消费者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对单身人群产品的市场开发。根据欧洲著名咨询机构Datamonitor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对于食品制造商而言,欧洲逐渐增多的单身家庭造就了一个相当有利可图的“单身食品市场”。据预测,荷兰单身方式生活者在2010年将占37%,而单身家庭对包装食品的消费量比人均消费量多50%。因此,对于中国厂商来讲,提高产品的深加工,发展包装食品,将会提高出口产品的创汇能力。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国际贸易中,政府一定要做好桥梁纽带作用,给出口企业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帮助其利用外部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当务之急是政府要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多方面的商务实用信息,尤其是与农产品市场准入有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最新信息,以帮助生产者和出口企业积极应对技术壁垒,减少损失。此外,还要加大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生产、加工、检验、包装等环节的投资力度,强化“从田间到海关”的全程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产品出关后因为质量不合格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进口食品市场前景范文2

一、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与食品安全体系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食品工业,制订了一系列支持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使食品工业形成门类齐全、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日益丰富、运销网络较为通畅的生产经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大产业。中国食品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食品安全程度也大幅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外汇。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食品工业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

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考察贸易竞争力的指数:世界市场份额(W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GL)来分析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变迁。从世界市场份额考察,中国食品出口的绝对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市场份额的变化比较平稳。1985年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为2•13%,此后缓慢增长,1990年上升至2•49%,2000年~2002年均维持在3%以上,但是2003年开始又有所下降,到2005年跌至3•61%,2006年略有上升,为3•69%。与此同时,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86年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7•08%,此后不断下降,1990年为12•67%,2000年降至5•44%,2006年进一步降为2•88%,低于同期世界食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水平。这与中国世界市场占有率的逐年上升并不矛盾,因为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只说明中国食品出口相对于世界食品出口的上升,并不能说明中国食品工业与国内其他产业相比更具有竞争优势,同时这也与技术含量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以及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缓慢的现实相符。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主要从产品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的竞争力变化。考察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发现,中国的食品贸易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并且正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985年~1989年间,中国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下降,从0•42降至0•15,1990年开始回升,从0•26升至1993年的0•54,为历史最高水平,1994年以后又开始下降,到2004年出现负值,2005年仅为0•07,2006年略有回升,为0•1。从中国食品出口与进口贸易额的差额来看,中国是食品的净出口国,除2004年外,1985年~2005年间中国食品贸易差额均为顺差,其中1994年最高,食品贸易顺差达到71亿美元,到2005年降至30•94亿美元,2006年食品贸易顺差为49•47亿美元。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1985年~1991年间,中国食品RCA指数大于1•25,中国出口食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但是1992年以后,中国食品贸易RCA指数逐年下滑,1998年以后低于0•8,国际竞争力很弱,并有继续降低的趋势。2001年中国食品RCA指数降为0•7437,2002年~2006年分别降为0•6804、0•6030、0•5117、0•4946和0•4608。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通过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形成的双向流动。国际上最常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简称GL指数),GL指数越小,表明产业间贸易比重越小;GL指数越大,表示产业内贸易比重越大。采用GL指数公式计算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可知,中国食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的。20世纪80年代基本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进入90年代产业内贸易指数不断增高,2001年为79•41,2003年为87•51,2004年、2005年、2006年均高出90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特征非常明显。

2•中国食品贸易的世界地位不断提升

全球食品产业主要集中在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规模化和集中度突出。随着食品贸易格局由传统格局向现代格局的转变,发达国家在食品贸易格局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目前世界十大食品出口国为: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中国、意大利、加拿大和英国;十大食品进口国为: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和中国。中国是唯一进入食品进出口贸易额前十位的发展中国家。从世界市场份额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在十个国家中美国的出口食品世界市场占有率始终排在第一位,荷兰在国际市场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从2000年开始,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食品出口国,法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居第三位。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变化幅度也不大,始终介于2%~3•3%之间。从TC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美国的TC指数水平较低,从1990年的0•17下降为2006年的-0•07。这是因为美国在大量出口食品的同时,也大量进口食品,2002年出现食品贸易逆差,2005年的逆差为111•75亿元,美国从而由一个食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中国、法国、加拿大均为世界食品净出口国。从食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1990年~2006年期间,美国食品出口RCA指数一直保持在0•9~1•2之间,贸易竞争力水平一般;荷兰食品的RCA指数较高,介于1•8~2•2之间;法国RCA指数均高于1•4,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RCA指数由1990年的1•38跌至2005年的0•49,贸易竞争力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与食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相吻合。从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美国、西班牙、中国均属于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较高的国家。以2006年为例,美国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为92•59,西班牙为96•67,中国为90•26;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次之(见表1)。

3•中国食品贸易结构多元化

并呈现较高集中度中国食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特征表现在各类食品贸易的规模和比重的变化上。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从1995年~2005年各类食品的贸易规模和比重变化上来看,增减变化的趋势和幅度差异均比较大。1995年水产品出口规模位居第一位,出口占比29•2%;其次是畜产品,出口占比为25•16%;蔬菜出口为第三位,出口占比19•17%;水果的出口占比为5•08%。到2007年,水产品出口仍居第一位,出口占比33•29%,蔬菜出口上升到第二位,出口占比21•27%;畜产品出口下降为第三位,占比为13•80%;水果出口跃居第四位,占比为12•78%;粮食出口占比从1991年的1•17%上升为2007年的7•59%。茶叶和坚果的占比比较稳定,但是干果的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中国食品进口结构变化较大。1995年食用油籽仅占中国食品进口的1•14%,到2007年,占比已经高达37•2%,贸易规模居中国食品进口第一位;植物油进口占比较为稳定,1995年为25•38%,到2007年下降为20•89%,居食品进口第二位;畜产品1995年进口占比为15•36%,2007年为20%,居第三位;粮食进口曾居中国食品进口第一位,但是到2007年已经降至第六位,占比从1995年的37•69%下降为2007年的1•66%,是波动最大的进口食品。

4•中国食品贸易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中国食品出口到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出口市场相对较为集中。从地区分布看,亚洲始终是中国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2005年亚洲市场占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67•84%,2006年为62•69%,2007年为60•83%;欧洲是中国食品第二大出口市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到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14•71%、16•31%和18•11%,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北美洲为中国食品出口第三大市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11•86%、13•76%和13•59%,也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出口市场较小,三个大洲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左右,未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从单个出口市场考察,2005年~2007年日本、美国、香港、韩国和俄罗斯始终位于中国内地食品出口市场的前五位。五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7%。从出口的国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分布看,2005年~2007年日本仍位居中国食品出口市场第一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23•85%;欧盟(25国)居第二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3•44%;美国居第三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1•97%;东盟(10国)居第四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0•63%;韩国居第五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9•82%。日本、欧盟、美国、韩国是中国食品的四大出口市场,其出口额在2007年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9•41%,说明中国出口市场集中度很高。

5•中国食品工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食品工业开放较早,吸引外资较为广泛,外资进入形式多样。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鼓励国内食品企业以合资、合作、补偿贸易等形式参与国际贸易,同时还接纳了部分行业的跨国公司以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在这种政策支持下,食品工业成为吸引外资的重点行业之一。此后,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跨国食品公司来华设厂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并普遍开始采取长期战略、全国战略和本土化战略,着眼于在中国境内的整体布局和长远发展。位于全球食品工业前50位的大型跨国公司大多已在中国各地区设立了合资公司、独资公司、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等经济、技术机构。中国食品加工业对外联系的提高反映了食品加工业国际化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在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食品工业对国际经济环境依赖性的增强。

6•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政府一直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摆在重要的位置。中国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8部法律、《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等8部法规、《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18个部门规章、国家食品标准1800多个(其中强制性国家食品标准634个)、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近746个,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中国非常重视食品出口安全的管理问题,食品出口需经过五个步骤:对出口食品的原料种植、养殖基地实施备案管理;对出口食品的生产企业实施卫生注册制度;在生产过程当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食品的生产过程实施全过程监控;出口食品还要按要求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或标识,以便进行追溯或对问题产品的召回;在出口前,中国还要逐批进行检验,合格的才可出口。如果进口国有要求的话,还会为食品出具官方证书。无论是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等各个环节上,还是在立法、执法、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中国都采取了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建立了从食品生产到出口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中国与有关国家建立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在促进双边和多边食品安全合作、保证进出口食品安全、解决各方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前景展望

根据WTO公布的世界货物贸易数据,1980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为2238•32亿美元;1990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到3155•59亿美元;1995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达到4526•85亿美元;2003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到5514•96亿美元;2004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达到6321•91亿美元;2006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7000亿美元,达到7548•37亿美元。庞大的世界食品贸易规模、富有潜力的世界食品市场前景、食品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包括中国在内的WTO成员国的食品出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食品工业将逐步进入加速成长期的中期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国内食品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是中国居民收入由较低水平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食品工业的产值、从业人数及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将不断增加。中国食品贸易状况取决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因此,未来应从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关联度加强、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等方面发力,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的竞争力。

1•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现行食品工业体系中,属于嗜好类产品的烟草加工业的比重较高,特别是利税比重很高。将食品属性很弱的烟草加工业包含在食品工业体系内,因其利税等经济效益指标贡献很高,抬高了以平均值衡量的食品工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掩盖了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经济效益偏弱的现实。如果将烟草加工业排除在外,食品工业的地位和经济贡献将明显降低。食品工业的经济贡献过度依赖嗜好类的烟草产品支撑,反映了我国食品工业结构欠佳。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果蔬加工业、肉类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制糖工业等行业。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构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发展食品装备制造业、建立现代食品物流体系、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比重不断增大,将促使食品工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包括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波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冷冻干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在内的食品高新技术能够不断开发出新食品材料,实现食品营养质构的人工重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紧密相关,将成为中国未来食品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中国食品工业与前后向产业关联度增强

食品工业的发达程度取决于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力,它不仅取决于食品工业本身的企业组织效能和技术研发能力,还取决于前向的投入原料的农业、投入生产设备的装备制造业以及后向的包装、运输、储藏、销售等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中国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涉及多个产业部门。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和制造以及食品流通和消费分散在各大产业中。食品工业布局与农业生产布局衔接不紧密,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生产互为促进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造成原料供应与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是3∶1,中国仅为0•5∶1;发达国家深加工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在70%以上,中国则只有8%。未来国际食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将集中在加工业的规模和科技水平方面,即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来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为此,就需要推进规模化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食品加工业,建立现代食物产业,在大力发展优质食物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工种植养殖的各种初级农产品资源,拓宽加工范围,开拓加工领域并积极开发野生资源。同时,还要加强食品加工业与金融、保险、信息、运输等相关产业的有机联系和协同效应。

3•中国食品工业产品结构优化

中国食品消费已经由量的追求转向对质的追求,向质量、营养、方便、安全的目标转变,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加剧,对食品制成品的需求迅速上升。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牢牢把握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变化趋势,顺应消费市场的需求,制订既有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中国食品工业中食物资源粗加工多,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正处于成长期。目前中国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仅为30%,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优化食品工业产品结构,提高居民食品制成品消费水平,向精深加工发展,进行多品种、多层次、高附加值的加工,使加工食品方便化、适用化、系列化、多样化。运用新技术大力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不同消费者饮食特点的传统食品,实现传统食品现代化,现代食品国际化。畜牧、养殖、采集、水产等劳动密集型食品产业,中国特有的可食资源、地方特产禽畜、果蔬、黄酒、白酒等特色资源食品产业,中国烹饪餐饮产品、保健食品、名优食品等风味食品产业,均具有独特优势,具有较好的贸易增长前景。食品业应注重对国际市场的分析和跟踪,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改变和增加花色品种,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更应加强食品安全,带动多类食品产品提高质量、档次,增强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竞争力。

4•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中国食品工业的生产集中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中小企业比例高,技术水平低,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食品行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有限,主要从事食品生产活动,缺乏研发机构和经费投入。随着行业整合及行业成熟度的提高,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行业龙头企业将担当起行业资源整合的重任,积极适应消费升级、注重品牌培育、渠道建设与管理绩效持续改进的中国本土优势食品企业。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食品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面临着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的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国食品业需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食品企业和产业集群。

三、完善食品安全体系,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关注食品安全,目前,除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国际推荐操作规程:食品卫生的通用原则》及其附录《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以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于2005年制定并颁布了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ISO22000:2005标准。争夺食品安全国际标准主导权成为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发达国家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方面,积极争取承担起草工作,以保证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充分体现本国利益。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日趋严格,但是在具体内容上各国还是存在巨大差异性。这些差异既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也反映出各国在风险意识、科学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上的差别。不同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国际贸易环境下难免导致贸易冲突。食品安全标准不断趋严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科学、高效的国家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是未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食品安全立法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兼收并蓄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和知识,包括世界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立法的先进思想和理念,食品安全国际组织的指南或示范性标准,以及WTO/SPS和WTO/TBT协议,加快食品质量安全法规以及配套法规的规章起草,依法管理食品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监督食品质量,制定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消费的政策。

2•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

中国政府应加快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进程,增强制标的科学性,推动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更多地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体系,从源头抓起,把生产、加工和出口等主要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控制;建立食品市场准入门槛,确保产品质量适应目标市场要求;健全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和监控体系;建立食品出口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降低检验检疫管理风险及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做好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等认证工作,确保出口食品质量等。

3•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中国应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与食品贸易的TBT/SPS预警机制,完善的预警机制包括检验检疫信息收集、传播、决策、反馈系统。通过建立国内外技术法律、法规、标准及合格法定程序数据库、WTO/TBT、SPS通报评议数据库、出口企业及产品数据库、专家数据库和典型案例数据库,实现查询、通报、评议、预警和咨询五大功能,使食品出口企业可充分利用该网络平台,方便快捷地了解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技术标准、技术法律、法规、技术政策、标准结构的变化动向和国际上技术壁垒的最新动态等信息,对WTO成员国特别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有关措施、标准和合格评定的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研究和咨询,为国内企业争取更多更好的国际发展空间。

4•严格把关,保障进口食品安全

中国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应全面加强进口食品的风险分析工作,严格对出口国的食品安全体系进行评估。进一步规范进口食品、动植物产品检疫审批工作。加强口岸能力建设,提高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水平和执法把关能力,对大宗、重点食品要实施进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敏感食品的非法入境行为,查堵非法入境食品的销售渠道。

5•增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贸易争端处理能力

中国政府应尽快具备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争端处理能力,善于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根据WTO/SPS协定,有效地排除贸易障碍,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解决纠纷,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

进口食品市场前景范文3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全球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建设起来的,既促进生态保护又依赖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农经生产经营体系。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所谓绿色农业,是指按照规定有限度地使用化肥、农药、植物保护剂等化学合成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的是有助于公众健康的无污染产品。有机农业则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也不采用转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前者是要求有所放宽的生态农业,而后者是要求更为严格的生态农业。

痛定思痛,“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被看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致使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化肥、农药等,不仅诱发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还导致粮食、蔬果、畜牧产品等残留的有毒成分增多。就实质而言,这是一场人、社会与自然环境间关系失调的严重危机。痛定思痛,人们意识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起初只是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需求,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到了30至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等地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后,各种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的替代农业思潮开始出现。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与此同时,日本也提出生态农业发展计划,把重点放在减少农田盐碱化和农业面源污染上。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地位。至此,建设生态农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的共同选择。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绿色食品生产。

生态农业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农业经济体系转型的必然产物。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由单一向综合,由粗放向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污染向环保,由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综合“质量效益”转型。在必然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前景广阔,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达625亿美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发展规模来看,全球共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达3200万公顷。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其生态农业种植面积600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19%;中国生态农业总面积约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西班牙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180万公顷,居世界第三、欧盟第一。

全球生态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达到625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等国消费量较大,产品种类涵盖农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目前,欧盟自产生态农业产品供不应求,有近60%的缺口需要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其中阿根廷和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谓越来越广阔。

与常规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5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全面规划、顶层设计、优化结构,促进各产业间协调发展,实现强农兴粮富民和环境优化;二是多样性,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多种优势,促进多样化发展;三是高效性,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质量效益;四是安全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向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五是持续性,把农业生产经营和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后再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政策扶持,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必不可少

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全球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主要潮流。新世纪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农业发展,被世界可持续农业协会评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模式之一”。然而,与部分发达国家相较,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各国先进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对生态农业采取积极支持政策,是发挥长效作用的措施。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措施,对生态农业先进者给予奖励等。在德国,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限额交易支付和直接交易支付等。德国实施补偿方式,大多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农场主提供资金支持,并多与相应环保措施挂钩。

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科研和教育,是增强生态农业发展动力的关键。很多国家非常注重以现代科技为依据,密切结合生态农业科研与教学、推广。也有许多大学、科研院所定向培养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自2002年起,美国政府就实施有机农业研究和推广计划,2003年以来的10年间共提供经费9300万美元,资助重点包括有机农业环境及效果、有机农场生产与社会经济状况、利用田间试验方法鉴别有机产品特点等。

进口食品市场前景范文4

关键词:杏仁油、工艺、应用情况、市场分析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1.杏仁油概述:

杏仁油属于不干性油,在-10℃时仍然保持澄清,在-20℃时才能凝固,在食品、药品及轻工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护肤化妆品的原料、精密仪器的油、医药工业用油、高级涂料、食品添加剂等,并且是上好的食用油。

1.1杏仁油的加工:

杏仁油分为杏仁油和苦杏仁精油两种,从甜杏仁和苦杏仁中提取出的三脂肪

酰甘油酯都称为杏仁油。当水分含量较高的苦杏仁油被磨碎时,由于水解作用产生一种可以被蒸馏出来的挥发性油,这种挥发性油主要有苯甲醛和氢氰酸组成,被称作苦杏仁挥发油(俗称精油)。因此,苦杏仁油是一种挥发性油,而杏仁油是通常意义上压榨或浸出的三脂肪酸甘油酯型油脂。杏仁中含有50%左右的油脂,其中90%为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占70%左右。其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和茶籽油非常相似,属于高油酸型油脂。

1.2杏仁油的营养价值

1.2.1杏仁油的主要成分为亚麻酸、亚油酸、叶酸、维生素 E 和硒,易被人体吸收,且不会在血管中沉积。 长期食用杏仁油,不仅有益于脑血管和智力发育,而且能降低人体中的甘油三酯,可预防“三高”和癌变。 据中医概述,杏仁油能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可促进功能代谢;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平衡血压、血脂,清除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 此外,杏仁精油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也是天然的镇痛剂。

1.2.2药理作用

1)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杏仁油的成分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主要是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它们占不饱和酸总量的94.4%, 比橄榄油还多10.0%。 这些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人体内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的脂类、胆固醇等在血液中的运行,可以降低低密度脂和血清胆固醇的水平。 长期食用,可软化血管,防治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抗氧化、延长人的寿命 杏仁油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如 VA 1 、VB 2 、VB 5 、VC、VE 等,尤其是脂溶性 VE 的含量高达 65.8 mg/100 g。 VE不仅具有抗氧化作用, 而且可以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有保护细胞膜、延长血液循环系统中血红细胞寿命的作用,进而可延长人的寿命。

3)缓解肌肉疲劳、增强人体机能 杏仁油富含人体必需但又不能合成的 8 种氨基酸,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为 79 mg / 100 g,为水果之冠。胡萝卜素可减轻人体受辐射和紫外线照射带来的损害,还可延缓细胞和机体的衰老,缓解肌肉疲劳。

4) 增强大脑活力和记忆力 杏仁油中有丰富的钙、锰、锌、磷、硒等矿物质元素。其中锌、锰、硒是脑垂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大脑活力,增强记忆力。

5)润肤、美容功效 杏仁油富含矿物质、蛋白质及丰富的维生素,具有滋养、保湿、养颜的功效,具有良好的亲肤性, 能迅速被皮肤吸收, 是一种轻柔、、最不油腻的基础油,可与任何植物油和精油调和制作各种护肤面膜和按摩香熏,是保养皮肤的上品植物油。 长期食用杏仁油,可以防止便秘、清除体内毒素、改善肠道内环境,进而显著改善肌肤。

6) 抗癌作用 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杏仁中含量最丰富的是 VB 17 。 它能在人体内降解成苯甲醛,具有很强的灭癌活性,对癌细胞有减杀作用,而对正常的细胞和健康组织无毒性。

2.杏仁油的提取精炼

2.1提取工艺:

杏仁浸泡脱皮烘干冷压榨杏仁饼粉碎杏仁蛋白粉

杏仁粗油冷却过滤冷榨杏仁油

精炼化妆品基础油

2.2工艺说明:

杏仁在浸泡缸内加入适度的弱碱性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进行搓皮,洗净后进行低温烘干,然后冷榨。由压榨机出来的含渣粗油送入澄油箱沉淀,分渣后,经粗油泵打入粗油箱暂存,在泵入叶片过滤机过滤。过滤后的粗油冷却一段时间后在进行过滤,除去胶质等杂质,并经过安全过滤后成为杏仁油。而化妆品用油可进行进一步脱色精制。压榨出来的饼送入饼库或杏仁蛋白粉生产阶段。

2.3工艺特点:

由于是冷榨(60℃以下)提取的、不挥发的高质量杏仁油,因此采用脱皮冷榨技术制取甜杏仁油时,必须控制杏仁榨油温度在60℃以下。 将脱皮后的杏仁分成3批进行冷榨试验,由下表可以得出经过2次压榨的即可得到较高的出油率,而三次压榨,基本不出油。经过2次压榨后的出油率为:第一批94.3%;第二批94.1%;第三批93.9%,平均为94.1%。二次压榨后的饼中残油3批试验平均7.0%。试验还发现,第一次,第二次压榨温度一般不会超过60℃,而第三次压榨的炸膛温度有时会超过60℃,有时还会有饼堵塞榨机孔的现象。因此,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采用2次压榨工艺,这样不但能保证冷榨油的质量,而且也能防止杏仁饼中蛋白质受热变性。

2.4 杏仁油的精炼

2.4.1高温水化脱胶:搅拌加热毛油,待油温升至60-65℃时,加入油重4%的70℃的热水均匀加入到油中,并且需缓慢搅拌,恒温搅拌30min,水化反应后,降低搅拌速度,促使胶体絮凝,当胶质析出后停止搅拌,室温静置6-8h,然后使用离心机分离胶体。

2.4.2 脱酸工艺:精炼杏仁毛油采用高温淡碱法脱酸,碱液浓度8%-11%。将油加热至30-35℃,并予以搅拌,缓慢加入碱液,终温为60-65℃,5min内加完碱液,恒温搅拌40min,当油皂分离时,缓慢搅拌10min,促使絮凝。当油皂成明显分离时,静置6-8h,进行离心分离。由于杏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了避免高温氧化,加热油温至80℃,每次用油质量10%的温蒸馏水洗涤脱酸油,直至中性,真空脱除残留水分。

2.4.3脱色工艺取两只试管,加入10ml杏仁油,再分别加入10的活性炭、活性白土,在室条件下搅拌10min脱色后,放入离心机中以4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在测色仪中测量色度,考察不同脱色剂的效果,结果如下图。 2.4.4脱嗅工艺 将脱色油吸入脱嗅塔,保持绝对压力为13kpa,脱嗅温度为170-180℃,脱嗅时间为3-8h。脱嗅完毕将有冷却至70℃以下泵出过滤,即成为精制杏仁油。

3.杏仁油的市场分析

3.1 杏仁的市场状况:仁用杏为我国特产之一,是食、药兼用佳果,开发价值很高。主要产于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黑龙江、吉林、宁夏等地也有少量栽培。目前我国年产苦杏仁2万吨左右,甜杏仁千吨左右,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相差甚远,其中国内药用和饮料(杏仁露)用苦杏仁年需求量各为1万吨以上,供求矛盾尖锐。近几年来由于产量低,国内外市场需求大,一直供不应求,成为药品、食品市场上的抢手货,拉动价格持续走高。近年苦杏仁市场收购价15元/公斤,药市价20元/公斤左右,较前几年分别上涨13%和20%以上。仁用杏不但国内急需,日本、韩国、东南业、德国、北欧等国都大量从我国进口,同时港澳台市场也频频向内地要货,需用量逐年增加。我国出口仁用杏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保持在2000吨以上,且供不应求,创汇率高于其它干果。杏仁主要销售地为欧洲、东南亚。随着人们对杏仁的自身价值和其营养研究的逐步深入,国际市场对此产品需求量呈旺盛趋势。除主要消费市场外,近年来在东亚、南亚及美洲地区也出现了新兴的消费群体。美国的加州杏仁已占据当今世界50%以上的销售市场,其“蓝宝石”牌洋杏仁已在世界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