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知识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化知识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化知识管理范文1

【关键词】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知识转化 知识精制

一、引言

教师的教案、试卷、听课笔记以及读书笔记、资料卡片等的归类存储、更新、修改完善等都属于知识管理的基本范畴。在纸质知识存储时代,知识管理的手段、方法相对单一,知识管理并没有作为一种专门的系统化技能在教育教学上得到重视和应用,知识管理只是以零散的、经验的方式体现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和自我提高上。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的记录、存储、分享等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有了质的飞跃,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日益成熟。

在这种前提下,对于以传播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教师而言,知识管理显然就成了一项重要的职业技能。

二、知晓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

(一)知识管理是知识时代的要求

当今时代是知识时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知识,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是不能“置身事外”的。即使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更新会滞后,教师也要在知识潮流中,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来丰富和充实自己。

知识时代不仅仅是知识量呈爆炸式增长,而且知识的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知识管理的技能无疑是教师不落后于知识时代最起码的要求。

(二)知识管理是建构个人知识体系的基础

一个教师最具价值的是什么?是这个教师自我建构的成熟的个人知识体系。个人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教师掌握大量的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搭建初步的知识体系,然后不断进行自我的充实、调整和完善,最终使知识体系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质。

具有鲜明特质的个人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知识管理技能的指导与应用。

(三)知识管理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保证

依据叶澜教授的观点,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由“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和“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与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的知识结构以及“新的能力”组成。

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最核心的是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可以影响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构成,知识结构的变化更能坚定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隐性知识积累的体现。

教师专业化成长更主要地体现在教师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结构的变革上,知识管理成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保证。

三、明确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内涵

(一)教师个人知识范畴和结构的界定

教师需要具备或拥有的知识范畴,在教育教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对于有不同追求的教师来说都是不同的。例如: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媒体阶段相对于传统信息媒体阶段而言,教师不仅需要板书板图的知识,还需要有利用电脑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知识。一个关注学生全面成长的教师相对于只关注应试成绩的教师而言,不仅需要用以应对考试的各种知识,还要具备应试以外的教育教学知识。

无论从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来看,教师个人知识的范畴都是在不断扩大中的。

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笔者认为实践性知识其实质仍然是条件性知识,将这两者并列可能会导致分类逻辑的混乱,因此将教师的知识结构按照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分为传授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两大类别。

传授性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这个内容不仅包含教师本体性知识,也包含教师非本体性知识以外的文化知识、思维知识等;条件性知识则是帮助教师更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辅知识,包含教师的逻辑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乃至调研知识、实践知识等。

(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技能的解读

在笔者看来,应该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以及在教师所在的学科团队中来解读教师的知识管理技能。

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教师需要汲取新的知识,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存储,获得建构自己的多层复合知识结构的知识管理技能。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自己建构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需要知识转化、知识传播等知识管理技能。

在学科团队中,无论是学校的乃至全国的学科团队,无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松散的学科团队,教师都需要具有知识分享、知识精制、知识存储的知识管理技能。

无论从什么角度去解读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技能,必须要牢记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教师个性化知识体系的建构及其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四、掌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

(一)知识的精制

精制的意思是从一种物质中把不需要的成分除去。在知识的获取中,不少教师习惯复制粘贴,习惯直接保存,很少对下载的知识进行必要的精制加工,往往导致知识内容芜杂,不相干的知识或信息所占比例较多。

知识的精制是对知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依据自己的需求对获取知识的一种加工过程。这种加工过程是知识管理必不可少的过程,教师们可以逐步培养精制知识的意识和习惯,逐步通过对复制或下载的知识进行删减、修正来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标准。

(二)知识的存储

在获取并精制知识后,教师一般会在电脑或者网络上存储知识。存储知识也并非是笼统地将一大堆知识粘贴在电脑或网络硬盘里就完事。知识必须通过设定多维属性、建立分级分类目录来归类存放。

知识通常具备多个维度的属性,比如一首诗歌,维度就有作者、写作时期、诗歌形式、主题类别等;比如一道数学题,维度就有相关知识点、解题方法、难度、出处等。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存储平台通常是树形结构体系,这种结构就决定了知识只能按照某一个维度分级分类存放,知识的多维属性无法在这样的结构中体现出来。

教师可以借助对文件设置多个标签,不同的标签设置为不同的维度,然后通过相关的软件来对标签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对知识点的多维管理。

(三)知识的转化

知识的转化通常是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按照知识的表述和转移的方式分类,可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学实践来积累经验,这些经验属于教师的隐性知识。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智力资源之一,对教师来说,他的隐性知识的丰富程度以及对其利用的情况直接决定了他专业水准的高低。基于其重要性,教师隐性知识成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对象。

由于隐性知识的特征,通常需要经过知识的转化过程,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才能对隐性知识进行知识管理层面上的操作。教师的隐性知识可以借助于专家系统、思维导图等方法显性化。

(四)知识的分享

分享是网络时代的一个重要特性。能与其他教师分享个人知识的教师,其知识体系应该是开放式的,这种利于开放的知识分享体系往往具有很强的知识自组织能力和知识体系活力。

由于各种原因,不少教师不愿意分享知识,这也导致他们的知识体系的自我封闭,缺少了必要的知识碰撞。

对于那些拥有大量隐性知识的资深教师来说,知识分享使他们有机会通过集体对话与反思,不断把内隐知识转化为外显知识,并在自我呈现和他人诘问过程中对这些知识进行持续的修正和完善。教师通过知识分享把个人知识融入团队知识,对于教师个人的知识管理乃至学校知识管理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无论是教师个人还是学校都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断为教师知识共享创造条件。

(五)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更新

数字化知识管理范文2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 管理; 以人为本; 数字化档案建设

Abstract: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files inheritance city is a carrier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original, truly record, completes the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files management work is ke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tential of the people, so that it can better for the digital city archives management service. 

Keywords: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files; Management; People-oriented; Digital archive building 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的意义

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它是传承城市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原始、真实记录,是宝贵的信息资源,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是城市建设的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在城市建设各项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是积累城市建设经验,进行城市建设技术储备的手段,是城市建设活动的产物。城市建设活动的成果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物实体,一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建设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记载了人们的工程思想、技术、经济。因此它是储备工程技术、工程经验的工具和手段。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如果它拥有质量较高、数量较多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资料,就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它有比较雄厚的工程技术基础。反之,它的城市建设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1.2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是进行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城市规划就是对城市或城市中各种要素,根据城市的现状、条件和基础、特色、各方面的动态变化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科学的、长远的预测和设想。通过论证、编制规划方案付诸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明确规定,城市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布置。在城市规划中不仅形成了大量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而且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又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

1.3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现代化城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它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很复杂。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小城镇,几年、十几年后将建设成为初具规划的城市,甚至成为举世瞩目的大都市。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矛盾也将呈现出来,为了解决诸多的矛盾,城市立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地下、地上空间利用率越来越高,除现有的各种管线外,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各种隐蔽工程越来越多,而对这些工程的维护、管理、改建、扩建,单靠所谓的活档案——人的记忆是不行的。人会变化,要调动、要衰老,记忆力要衰退、要死亡,而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则是城市建设科学资源储备的宝库,是各种隐蔽工程的眼睛。只有以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为依据,才能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才能克服盲目性,避免浪费和损失。

二、 如何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管理工作首先要从管理本身的四个基本特征出发:即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人是管理的第一要素。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法律意识。信息社会对信息传播也是迅捷的,我们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渠道及时将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有关信息传播出去,特别是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专业网站,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的职责,让大家都来了解它、关注它、重视它,熟悉并能很好地掌握它,并通过人机互通,实现网络交流,及时沟通信息,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二是以人为本,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队伍。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高水平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也离不开具有综合素质的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对内,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参加专业理论学习,懂技术、会管理、业务精,并取得相应的管理资质、持证上岗;对外,定期举办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的集中业务培训,及时做好各种文件、标准的讲解、培训工作。实践证明,集中业务培训是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它时间短、见效快、针对性强、覆盖面广,能大大提高建设单位和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能力,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深入现场,做好对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的服务工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关键,它关系到国计民生,又体现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在主动做好对重点工程业务指导、现场跟踪服务、档案接收工作的同时,还要对登记在册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清查、摸底,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创出新路子。四是注重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信息的反馈。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也必须与城市建设相配套,要想做好这方面的衔接,就要深入工作实际,了解工程状况,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即新的项目采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方式,减少了哪些工作环节,同时又改进了哪些工艺,增加了哪些程序,形成了哪些与之配套的新的表格资料,及时将相关的信息从基层反馈到管理层,并通过汇总、提炼再补充到相应的规范中,进一步做好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

三、做好数字化档案建设。

档案界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积极回应也已进入了项目规划阶段。列入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三大重大项目之一的“国家数字档案建设与服务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3127个国家综合档案馆为建设对象,以分布式档案数据库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涵盖全部馆藏档案的全国性、超大型、分布式、规范化、可共享的档案目录数据库、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建立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立适应各级党委政府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电子档案接收管理系统。”“数字化档案信息开放利用原则”的及时提出和确立能够为档案部门融入电子政务信息建设和服务提供指导性意见。

未来利用需求的趋势分析和积极应对。 “档案工作一直把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但主要是到阅览室进行利用的用户。”“在线用户可能永远也不会造访档案馆”,“亲自到档案馆的用户只是用户的一种,而且在我们的用户中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小。”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档案同仁对于档案用户类型和需求趋势变化的论述也正好揭示了我国档案信息利用者的未来需求走向:越来越多的档案利用者可能是档案网站的在线用户,越来越多的档案信息服务将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形式从实体档案馆搬到了数字档案馆。

综上所述,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关键在于人,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使之能更好地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事业服务。通过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档案的管理、编研、开发和利用,必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推动城市建设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1.赵培慎;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J];档案管理;1994年02期

数字化知识管理范文3

教务处及实训中心是关键的两个综合职能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好,建立一支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实训档案管理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加强实训资料技术的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实训的潜能,为学生实践学习活动提供现代化的实训环境。对于专职档案资料管理专业人员,应与教学、科研、图书管理人员同等对待,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或任命)工作。并逐步改善工作条件,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为档案部门添置必要的管理设备,以便于开展工作。档案资料室的设置,可设在实训中心办公室,设保管专柜、多媒体室的影象信息资料专柜等。各二级学院、实验室、实训室也应设实训档案专柜,负责保管好院系的各种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资料,使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细化。实训指导教师,除完成本部门本室的实训工作任务外,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材料,要对与本部门的实践教学资料包括学生实训实验报告归档。实训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自身业务建设,一方面积极学习借鉴社会上的档案专业知识理论和管理知识理论,另一方面建立档案工作网络,运用现代化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管理水平,使实训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跟上办公自动化步伐,为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其它工作服务。

高职院校实训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要把实验实训讲义备齐备全,缺少的讲义及时组织编写,并把学生的实习报告作为短期实训档案保存。全面普查更新补充由于我院列入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验收,实训仪器设备投入量大。学院合并组建初期,一些仪器设备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已在更新淘汰之中。在搬迁过程中,有些仪器设备没有资料,或有的资料混乱。资料不全、遗失缺少不可避免。因此全面普查实训仪器设备管理资料,更新补充,有的要上网收集,或厂家重新提供,补充齐全。这是实现我院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注重收集,加强管理高职院校的实训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把仪器设备管理众多资料及时汇总存档的工作,归档的过程方法管理很重要。首先要整理收集资料,并剔除淘汰设备的无用资料,才能避免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实训技术资料归档管理,是以二级学院为划分单位的管理档案,分设仪器设备资料档案、实验实训中心仪器设备存档资料表。列好档案宗卷计划号,按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号等。制定仪器设备存档资料(表),以及电子档案(设多版本保存,防止损坏数据遗失)。按统一标准标好仪器设备的采购日期、仪器设备名称、产地、规格型号、产品资料留存明细(驱动盘、保修期、说明书)、存放地标示清楚。由于大部分仪器设备要长期实验、实训使用,设备不淘汰,相应的档案资料也应长期保存。存档的具体技术资料:对操作说明书、合格证、检定证书、保修卡、软件光盘、使用说明书进行存档保管。

高职院校实训仪器设备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化

数字化知识管理范文4

关键词: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0引言

众所周知,信息大爆炸时代早已来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全球安全事件的逐年增多,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已引起世人的关注,信息安全在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目前在我国地质行业中地质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和网络信息共享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整体从业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本文的意旨是在阐述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同时,呼吁广大地质工作者在现今和以后的工作中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安全手段,保证个人、单位、国家的地质资料数据和财产不受侵害。

1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1.1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目前地质资料的安全保密管理方面主要依照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印发的《地质资料管理细则》实施,文件中详细规定了国土资源类、测绘类、海洋及其他类的定密原则,并且在对地质资料的标志、入库、借阅复制等方面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仅仅是对于属于国家种类的地质资料,而对于可以一般秘密种类的地质资料保密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标准,各地质资料编制单位的数字保管中还仅靠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这种重视国家秘密,轻视一般秘密保护的地质资料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实际当中由于各单位或企业计算机硬件的配备数量有限、编制地质资料有部分是在野外作业中完成、参与编制地质资料的人员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等原因。虽然在配备计算机的部门和单位已经建立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仍存在地质资料在非计算机上完成的情况,而非计算机在接入互联网的同时,数据的存储、处理、传递工作在无形当中就增加了安全风险。

1.2非计算机连接外部未知网络

(1)频繁更换非计算机的使用地点。由于地质行业的特殊性,有许多地质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工作都是在异地、野外、矿山上进行,计算机使用地点经常更换,如果计算机在连接到了外界未知和不安全的无线或有线网络的情况下,一旦遭受到网络钓鱼或入侵,就可能会存在数据泄密的风险。(2)在单位或企业内部频繁使用无线网络。无线网络虽然方便了笔记本电脑或移动终端的外部网络访问和通信,但在无线路由器上安全选项稍微设置不当,就有可能会引起第三方或不法分子的接入,从而导致连接到无线网络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能引发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丢失、计算机病毒等现象。

1.3源头上计算机未采取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

(1)安全策略设置不严密。在单位或企业内部,接入局域网和互联网的非计算机上网络访问控制权限和内外网的隔离未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导致网络系统存在大量的安全盲点和误区。(2)在或非计算机上未设置安全口令。计算机信息系统通过口令验证用户身份,区分和控制访问权限。计算机口令设置如果达不到足够长度,非常容易被破解。口令一旦被破解,破解者就可以冒充合法用户进入计算机任意获取信息。(3)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未及时修复。由于目前针对地质行业的数据信息处理软件大都是在微软公司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的,Windows操作系统虽然操作简单,但系统漏洞多,稳定性、安全性差,重新启动、强制关闭、等现象时有发生。基本系统环境的不稳定,加之系统安全漏洞未及时修复,必然会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系统安全漏洞通过网络进行攻击或盗窃数据。(4)未安装计算机防毒软件和防火墙设置不当导致计算机感染病毒、蠕虫或被植入木马和间谍软件。病毒是可执行代码,可破坏计算机系统。蠕虫比病毒更为普遍,利用受感染系统的文件传输功能自动进行传播,从而导致网络流量大幅增加直到网络瘫痪。木马程序可以捕捉密码和其它个人信息,使未授权远程用户能够入侵网络系统。间谍软件则是恶意病毒代码,它们可以监控系统性能,并将用户数据发送给间谍软件开发者。

1.4接收不安全的外部数据

(1)频繁接收外部存储数据。计算机在地质资料的存储、传递过程中使用非移动存储介质(包括硬盘、移动硬盘、软盘、U盘、光盘及各种存储卡)查杀病毒不彻底,接收数据的主机就有可能感染病毒,进而在网络中进行扩散。(2)频繁通过互联网下载或上传数据。由于互联网上很多程序、软件都存在不安全性,甚至包含病毒、木马或间谍软件,在非计算机上编制、整理、传递、发送地质资料的同时,有许多信息可能会通过网络搜索下载或上传,但如果下载到了未经杀毒软件检测安全通过的程序或软件,计算机的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可能会受到侵害。

1.5重要地质数据未及时备份

对经过处理的重要地质资料数据未建立安全备份机制,如果计算机在未备份数据之前出现了感染病毒或系统崩溃的情况,就会出现数据丢失,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2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以上描述到的涉及信息安全风险中的任何一个不经意的细节都可能造成信息泄漏、数据篡改、系统崩溃等不良后果,因此针对有可能会引发信息安全隐患的环节需要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2.1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地质资料数字化保密管理制度

首先在各单位或企业内部当中应当建立起三项保密管理制度:和非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信息保密管理制度。具体制度内容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相应安全保密制度,各单位和企业与个人签订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承诺书,确保信息网络安全准则规定人人熟知。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如出现违反规章制度的人或事,将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目的是通过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形成以制度规范人,以制度约束人,建立和推动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长效机制。

2.2强化从业人员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定期做相关方面的培训学习

定期对各单位和企业的所有员工开展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和计算机维护常识的培训学习工作,并且通过网站、发文等多种方式加大违规外联(违反规定接入外部互联网)宣传力度,将违规外联事件的严重性、危害性和工作机理贯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位员工,每个细节,强化全体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及水平,确保信息安全教育普及率百分之百,实现全员重视、全员掌握,努力提升信息安全防范水平,确保单位和企业信息网络安全运行。

2.3运用信息安全技术手段杜绝安全隐患

(1)固定与非计算机的使用地点,尽量不随意更换使用地点。(2)无论在单位内部或是在野外生产基地都不得使用无线网络。(3)对接入局域网和互联网的非计算机上的网络访问控制权限和内外网的隔离设置严格的安全策略。(4)设置BIOS开机口令、系统登录口令、屏幕保护口令。根据有关保密要求,计算机口令设置要根据计算机所处理的信息的密级决定,处理绝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口令设置不能少于12个字符,最好采用一次性口令或生理特征鉴别方式;处理机密级信息的,口令长度不得少于10个字符,更换周期不得超过7天;处理秘密级信息的,至少要有8个字符以上的长度,更换周期不得超过30天。设置口令时,要采用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组合。个人使用的口令,要严格保密,不能让他人知悉。非计算机也要设置复杂的口令。(5)及时修复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确保系统无漏洞安全运行。(6)安装防毒软件和木马清查工具,每日升级最新病毒库,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查杀(如每天查杀一次),以及时清除病毒和木马。(7)安装防火墙并进行安全设置,封闭不必要的端口。(8)在使用移动存储介质之前,必须进行病毒查杀,确保无病毒后再使用。(9)未经允许不得接入外部互联网,限制对外部网络的访问。(10)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数据归档机制。为保证数据丢失后能重新找回,对重要数据要定期备份,定期复制副本以防止因存储工具损坏造成的数据丢失。备份工具可采用光盘、硬盘、数据备份一体机等方式,并妥善保管。(11)使用信息自检软件定期对及非计算机进行自检,发现存在安全问题后及时处理。

作者:白璐 单位: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院

参考文献:

数字化知识管理范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顺应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结合芜湖市制造业特点和技术装备状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遵循自愿、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每年认定一次。

第三条 芜湖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认定和撤销等管理工作由市经信局负责;各县(市)、区经信部门负责所辖区域项目的推荐申报、指导和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认定

第四条 认定条件

(一) 凡在芜湖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财务管理机构的工业企业,具有较好经营业绩。

(二) 企业编制了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信息化工作制度,建立了信息化组织实施机构,拥有稳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了本单位年度经费预算,企业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入比重逐年上升。针对企业员工,制定具体信息化培训方案,并有效实施。

(三) 企业信息系统以应用为导向,在“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方面,持续改进,在本地区或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以及示范和推广效应。

第五条 认定标准

依据智能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五种模式的关键要素综合评定。评分细则参考附件1(《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要素及评分细则》)。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六条 组织申报。由县(市)、区经信部门组织辖区内企业申报,对企业上报的材料进行初审,出具推荐意见,加盖公章后汇总上报市经信局,推荐文件一份,企业申报材料提交电子版和光盘一份。

第七条 评审认定。市经信局受理并进行形式审查,组织专家对初审合格的单位进行评审,提出预选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市经信局根据专家意见和公示收集的反馈意见审批认定,由市经信局发文公布。

驻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全程监督。

第四章  管理措施

第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芜湖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称号:

(一)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的;

(二)弄虚作假、违反相关规定或有其它违法行为的。

第九条  因第八条第(二)项原因被撤销芜湖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称号的,不再受理其认定申请。

第十条  芜湖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经县(市)区经信部门报市经信局申请更名。

第五章   奖惩

第十一条 主管部门应对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加强指导,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诊断,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水平。

第十二条  上报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原则上从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中推荐;对每年新认定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按当年市级新型工业化政策给予奖补。鼓励各县(市)区对新认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给予支持。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要素及评分细则

2、芜湖市智能工厂申报书

       3、芜湖市数字化化车间申报书

       4、项目内容具体要求

附件1

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要素及评分细则

 

项目总得分由基本要素分、附加功能要素分和绩效分三部分构成,即

总分=基本要素分(≤60分)+附加功能要素分(≤30分)+绩效分(≤10分)。

根据项目的技术特征,从“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五种模式中选择一种,将各分项得分填入附表1,评定项目总分。

其中,基本要素属于单选项,即只能从多个基本要素选项中选择一项;附加功能要素属于多选项,附加功能要素得分为多个选项得分之和;绩效分参照附表1下方的评分细则。

1.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M1)

1.1 基本要素(单选项)

(1) 智能单元(M1-A.1)。制造单元配备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和控制装备等数字化设备,通过网络实现设备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制造单元内各设备能够协同工作,具备故障自诊断等功能。【30分】

(2) 智能生产线(M1-A.2)。在智能单元基础上,建立了物料自动输送系统;通过网络实现设备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具备数据自动采集、保存和分析功能。智能生产线各设备能够协同工作,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40分】

(3) 智能车间(M1-A.3)。在智能生产线基础上,建立了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全过程闭环管理。【50分】

(4) 智能工厂(M1-A.4)。在智能车间基础上,建立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和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60分】

1.2 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产品(工艺)管理(M1-B.1)。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开发产品,建立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图纸文件电子化,以及图纸文件集成管理;或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设计工艺,建立了工艺集成管理系统,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和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10分】

(2) 可视化管理(M1-B.2)。建立了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充分采集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并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高效协同与集成,采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水平。【10分】

(3) 信息安全(M1-B.3)。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0分】

2. 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M2)

2.1基本要素(单选项)

(1) 实时数据库(M2-A.1)。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90%以上。建立了实时数据库平台,并与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互通集成。【40分】

(2) 生产流程模型化(M2-A.2)。在先进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工艺流程建立了数字化模型,具备模拟仿真和工艺优化功能,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50分】

(3) 决策智能化(M2-A.3)。在生产流程模型化和可视化基础上,建立了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过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60分】

2.2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运行过程动态优化(M2-B.1)。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采率达到90%以上,物流、能流、物性和资产全流程监控与高度集成,制造和管理信息全程透明、共享,运行过程动态优化。【10分】

(2) 风险自动监控(M2-B.2)。对于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和污染排放的项目,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全方位监控,建立在线应急指挥联动系统。【10分】

(3) 信息安全(M2-B.3)。建立了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0分】

3. 网络协同制造模式(M3)

3.1基本要素(单选项)

(1) 协同平台(M3-A.1)。建立了网络化协同开发或云制造平台,具有完善的体系架构和运行规则。【40分】

(2) 协同制造(M3-A.2)。借助协同平台,面向制造需求和社会制造资源,在企业内实现制造资源弹性配置,以及网络化协同制造。【50分】

(3) 企业间协同(M3-A.3)。借助协同平台,围绕重点产品,采用并行工程,实现异地设计、研发、测试、人力资源统筹与协同;【60分】

3.2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产品溯源(M3-B.1)。利用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建立了围绕全生产链协同共享的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产品生产制造与运维服务等环节的信息溯源服务。【10分】

(2) 管理框架动态重组(M3-B.2)。信息、资源高效统筹、异地共享,研发、生产、测试等环节跨区域协同,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架构实现敏捷响应、动态重组。【10分】

(3) 信息安全(M3-B.3)。建立了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0分】

4.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M4)

4.1基本要素(单选项)

(1) 差异化定制(M4-A.1)。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差异化产品数据库,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差异化的定制参数,组合形成个性化产品。【40分】

(2) 个性化定制(M4-A.2)。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进行挖掘,建立了个性化产品数据库,实现个性化产品开发和销售。【50分】

(3) 定制服务平台(M4-A.3)。建立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通过定制参数选择、三维数字建模、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方式,实现与用户深度交互,快速生成产品定制方案。【60分】

    4.2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数据驱动(M4-B.1)。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快速和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10分】

(2) 资源协同(M4-B.2)。建立了资源管理系统(ERP)、客户管理系统(CRM)和供应商管理系统(SRM),网络定制平台与企业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高度协同与集成。【10分】

(3) 信息安全(M4-B.3)。建立了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0分】

5.远程运维服务模式(M5)

5.1基本要素(单选项)

(1) 云服务平台(M5-A.1)。建立了云服务平台,具有多通道并行接入能力,对装备(产品)运行数据和用户数据远程自动采集,并建模分析。【40分】

(2) 数据处理(M5-A.2)。借助云服务平台,有效筛选、梳理、存储与管理装备(产品)上传的数据,采取数据挖掘等技术,自动生成装备(产品)运行状态报告,并推送至用户端。【50分】

(3) 增值服务(M5-A.3)。建立了专家库和专家咨询系统,提供在线检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与修复,以及预测性维护、运行优化和远程升级等服务,为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诊断和运行维护提供决策支持。【60分】

5.2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远程操控(M5-B.1)。借助云服务平台,远程监控设备状态、作业操作和环境状况,远程下达操作指令,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具备接管用户端大部分现场操作的功能。【10分】

(2) 协同与集成(M5-B.2)。建立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云服务平台与产品研发管理系统高度协同与集成。【10分】

(3) 信息安全(M5-B.3)。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具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10分】

表1 智能制造新模式评分表

单位

名称

 

项目

名称

 

模式类别

 

编号

 

模式

得分

离散型

M1

流程型

M2

网络协同

M3

大规模定制

M4

远程运维服务

M5

基本

要素

得分

(单选)

 

 

 

 

 

附加功能要素

得分

(多选)

 

 

 

 

 

 

 

 

 

 

 

 

 

 

 

 

 

 

 

 

 

 

 

 

 

绩效

得分

 

 

 

 

 

总分

 

 

 

 

 

                     

绩效评分参考细则:

(1) 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5分】;生产效率提高不到20%,酌情给分。

(2) 运营成本降低10%以上【5分】;运营成本降低不到10%,酌情给分。

(3) 产品升级周期缩短30%以上【5分】;产品升级周期缩短不到30%,酌情给分。

(4) 产品不良品率降低5%以上【5分】;产品不良品率降低不到5%,酌情给分。

(5)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5%以上【5分】;单位产值能耗降低不到5%,酌情给分。

(6) 替代恶劣或危险环境下的人工操作【5分】。

绩效分等于(1)至(6)分项得分之和;总分超过10分,按10分计。

附件2

 

 

芜湖市智能工厂申报书

 

 

 

 

 

 

 

申报单位( 盖 章 )                              

智 能 工 厂 名 称                                

智 能 工 厂 地 址                                

申   报   日   期                                

 

 

 

 

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

一、企业和智能工厂基本信息

(一)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机构代码

 

成立时间

 

单位地址

 

联系人

姓名

 

电话

 

职务

 

手机

 

传真

 

E-mail

 

企业负责人

姓名

职务和职称

电话

 

 

 

近三年主要经济指标

20    年

20    年

20    年

总资产(万元)

 

 

 

总负债(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利润(万元)

 

 

 

税金(万元)

 

 

 

(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特点,400字左右)

 

 

 

 

 

 

 

(二)智能工厂基本信息

智能制造模式

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    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

网络协同制造模式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

远程运维服务模式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起止日期

 

项目投资(万元)

 

(对项目的智能化特征进行简要描述, 400字左右。)

 

 

 

 

 

 

 

 

 

 

申报

单位

真实

性承

我单位申报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完整,如有不实,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章:

                         公章:

                       年   月   日

县(市)、区经信局初审及推荐

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二、智能工厂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实施的先进性(与项目实施前的效果比较,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目标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三、项目实施现状(此部分具体编写要点见附4,如申报多个模式试点示范,需分别描述。)

四、示范作用(突出对典型行业和区域内开展同类业务的可复制性和示范价值。)

五、相关附件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企业上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审计报告原件复印件,包括审计报告正文(含会计师事务所盖章和注册会计师签字)、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或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

3、企业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软件的清单及品牌、供应商和发票复印件;

4、企业智能制造方面取得的专利;

5、能够证明满足智能工厂的基本条件的其他文件资料。另附能够突出反映企业智能工厂建设成效的视频资料(清晰度不低于1080P,时长5分钟左右,并配以说明性旁白)或电子照片(大小不低于5M,像素不低于800万,张数不少于10张,并附照片说明性文字)。

 

(填报格式说明:请用A4幅面编辑,正文字体为4号仿宋体,1.5倍行距。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3号楷体。)

 

附件3

 

 

芜湖市数字化车间申报书

 

 

 

 

 

 

 

申  报  单 位(盖章)                              

数 字 化 车 间 名 称                                

数 字 化 车 间 地 址                                

申    报    日    期                                

 

 

 

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

芜湖市数字化车间申请表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所属行业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具体到中类,如: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所属地区

填写格式: xx县(市、区)

 

组织机构代码

成立时间

 

详细地址

 

联系人

姓名

电话

 

职务

手机

 

传真

E-mail

 

上年末总资产(万元)

上年末资产负债率(%)

 

上年末信用等级

上年销售(万元)

 

上年税金(万元)

上年利润(万元)

 

企业简介

(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市场销售等方面基本情况,限400字)

 

车间

基本

信息

车间名称

车间智能化改造完成投资(万元)

 

车间建设开始时间

xx年xx月

车间建设完成时间

xx年xx月

 

车间生产产品及产量

车间上年度产出(万元)

 

车间内全部设备台套(产线)数

其中工业机器人数量

 

车间总体描述

(从车间智能装备应用及联网、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物料配送自动化、产品信息可追溯、环境与资源能源消耗智能监控、设计与生产联动协同、售后服务智能化等方面,对拟申报示范数字化车间的智能化情况进行简要描述,不超过500字。)

 

 

车间

基本

信息

智能装备广泛应用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台套(产线)数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占全部设备比重(%)

车间设备实现联网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联网数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联网数占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总数的比重(%)

生产过程实现实时调度

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和诊断分析的情况)

(请简要说明关键设备自动调试修复的情况)

生产数据采集分析情况

(请简要说明车间作业计划生成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料投放、产品产出数据采集、传送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制造过程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实时调整的情况)

物料配送实现自动化

自动识别技术设施、自动物流设备使用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过程采用自动识别技术设施的情况)

(请简要说明车间物流自动挑选、实时配送和自动输送情况)

产品信息实现可追溯

关键工序智能化质量检测设备使用情况

(请简要说明产品质量在线自动检测、报警情况)

(请简要说明产品质量自动诊断分析和处理情况)

产品信息管理情况

(请简要说明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实时记录产品信息的情况)

(请简要说明产品采用批号/批次/序列号管理的情况)

数字化车间建设前后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数字化车间建设前后经济、社会效益情况总体描述

(从产出水平、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绿色制造、安全生产、服务型制造等方面,对拟申报示范数字化车间建设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说明目前在行业内所处水平)

数字化车间建设前后经济效益情况

建设完成前的企业年销售(万元)

建设完成后的企业年销售(万元)

建设完成前的企业年利润(万元)

建设完成后的企业年利润(万元)

建设完成前的企业年税金(万元)

建设完成后的企业年税金(万元)

 

车间人数情况

建设完成前车间人数

建设完成后车间人数

生产效率提升情况

建设完成前每人每天产出水平(元/人/天)

建设完成后每人每天产出水平(元/人/天)

产品质量提升情况

建设完成前产品合格率(%)

建设完成后产品合格率(%)

建设完成前优良品率(%)

建设完成后优良品率(%)

申报

单位

真实

性承

我单位申报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完整,如有不实,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章:

                         公章:

                       年   月   日

县(市)、区

经信局初

审及推荐

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一、企业情况概述

(一)申报单位概况:成立时间、发展历程、资本性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

(二)技术水平:研发队伍、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能力和条件等情况;

(三)行业优势:在相关行业、区域以及智能制造方面已具备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已有的智能制造基础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数字化车间情况概述

(一)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的目的和意义

(二)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的目标和任务

(三)当前国内外同行业数字化车间建设情况

(四)车间智能化改造实施前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对比,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实现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着重介绍,尽可能列出数据、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数字化车间对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示范点、创新点;

三、数字化车间具体情况介绍

(一)智能装备应用情况。车间内应用的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情况,包括台套(产线)数、占车间设备台套(产线)数比例以及设备的具体功能及性能指标等。

(二)车间设备联网情况。车间采用现场总线、以太网、物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建立车间级工业互联网的情况,车间内生产设备联网数,占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总量的比例。请提供车间信息通信系统与网络结构图,对架构进行说明;提供实现系统、装备、零部件以及人员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的方案;详细描述企业信息安全保障的情况。

(三)生产过程实时调度情况。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故障报警和诊断分析情况,生产任务指挥调度、车间作业计划生成情况。请提供制造执行系统的架构,描述与生产直接相关的子系统的功能;描述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集成的技术方案。

(四)物料配送自动化情况。生产过程采用二维码、条形码、电子标签、移动扫描终端等自动识别技术设施的情况。请提供物流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图;物流设施及设备的清单;描述物流系统的自动化、柔性化和网络化特征。请描述电子单证、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请提供物流信息链软硬件系统架构图、信息集成图;描述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动方式及效果;提供物流过程可视化、可追溯管理的实施方案;描述定制化增值服务的类别和相应的实施方案。

(五)产品信息可追溯情况。产品质量在线自动检测、报警和诊断分析情况;在原辅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物流等环节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实时记录产品信息情况。

四、相关附件

(一)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企业上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审计报告原件复印件,包括审计报告正文(含会计师事务所盖章和注册会计师签字)、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或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

(三)车间内智能设备、控制系统、软件的购置发票清单及发票复印件;

(四)其他相关文件。另附能够突出反映企业数字化车间建设成效的视频资料(清晰度不低于1080P,时长5分钟左右,并配以说明性旁白)或电子照片(大小不低于5M,像素不低于800万,张数不少于10张,并附照片说明性文字)。

 

(填报格式说明:请用A4幅面编辑,正文字体为4号仿宋体,1.5倍行距。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3号楷体。)

附件4:               项目内容具体要求

模式一:离散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1、项目系统模型建立与运行情况

请分别提供车间/工厂总体设计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工艺流程及布局模型的架构及说明;提供上述系统模型模拟仿真的情况。

2、先进设计技术应用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建设情况

请描述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和优化的情况;提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整体架构图,描述其主要功能。

3、关键技术装备应用情况

请提供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的应用与集成情况。

4、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建设情况

请提供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整体架构及功能描述。

5、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建设情况

请提供制造执行系统(MES)的架构,描述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提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架构,并描述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

6、工厂内部网络架构建设及信息集成情况

请提供工厂内部工业通信网络结构图,并对架构进行说明;提供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及运行情况;提供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统一平台的架构,说明其运行情况。

7、信息安全保障情况

请描述项目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技术防护体系和功能安全保护系统的建设及运行情况。

 

模式二:流程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1、项目系统模型建立与运行情况

请分别提供工厂总体设计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工艺流程及布局模型的架构及说明,并提供上述系统模型模拟仿真的情况。

2、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建设情况

请提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架构图、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描述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情况。

3、先进控制系统建设情况

请提供先进控制系统架构图、系统建设情况;描述关键环节实现自动控制与在线优化的总体情况。

4、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建设情况

请提供制造执行系统(MES)的架构,并描述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提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架构,及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

5、健康安全环境监控情况

对于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和污染排放的项目,请提供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情况,安全生产的监控情况,描述在线应急指挥系统主要功能及运行情况。

6、工厂内部网络架构建设情况

请提供项目的信息通信与网络系统的架构,并对架构进行描述;描述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描述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提供全生命周期数据统一平台的架构,说明其建设和运行情况。

7、信息安全保障情况

请描述项目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技术防护体系和功能安全保护系统的建设情况。

 

模式三:网络协同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1. 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建设情况

请提供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的软硬件系统架构图(包括技术架构、逻辑架构等)和运行规则;说明各协同企业的信息系统与该平台对接方式。

2. 开展协同开发的情况

请描述跨企业、跨部门开展协同开发的业务流程,以及异地资源的统筹和协同情况。

3. 开展协同制造的情况

请描述基于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所提供的制造服务和资源,企业间、部门间的典型应用场景。

4. 产品溯源体系建设情况

请提品溯源体系的建设情况,描述主要环节信息溯源服务开展情况。

5. 制造服务和资源的动态分析和柔性配置情况

请描述企业制造资源协同平台实现对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的动态分析和柔性配置功能。

6. 信息安全保障情况

请描述项目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

 

模式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项目

1. 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情况

请提供可定制产品的品类、各品类可定制的参数、定制服务模式、用户定制流程、企业个性化制造流程。

2. 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

请提供个性化定制平台的软硬件系统架构图,包括技术架构、逻辑架构等,描述与用户的交互方式等功能。

3. 个性化产品数据库的建设情况

请提供个性化产品数据库的建设情况,描述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的情况。

4. 个性化定制平台与相关系统集成情况

请提供个性化定制平台与企业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数字化制造系统的协同与集成情况。

 

模式五:远程运维服务试点示范项目

1. 智能装备/产品的数据采集、通信和远程控制功能

请描述智能装备/产品的数据采集、通信和远程控制功能,及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数据接口格式。

2. 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行情况

请提供远程运维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包括技术架构、逻辑架构等)和详细功能;描述基于远程运维服务平台提供的具体增值服务,以及各种增值服务的业务流程和实施方案。

3. 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与相关系统集成情况

请提供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产品研发管理系统的集成方案。

4. 专家库和专家咨询系统建设情况

请描述专家库、专家咨询系统的系统架构、主要功能、运行情况。

数字化知识管理范文6

关键词:功率管理;智能化;低功耗;混合信号FPGA;功率参数复用

Actel(爱特)的IDPM解决方案在单芯片内整合了32位ARM Cortex-M1微处理器、闪存、SRAM、模拟功能、振荡器、多项外设,以及大量的用户逻辑空间。该平台为模块化可扩展架构,包含一个很容易扩展的基本解决方案,能够控制多达32个数字负载点电源。Actel的FPGA工具套件可使软硬件的修改变得十分简单,从而加快集成速度,缩短上市时间。

可复用的集成式解决方案

功率管理解决方案必须功能强大、结构紧凑,并易于复用。Actel的IDPM设计解决方案以单芯片的形式提供功能齐全的功率管理器,很容易通过修改来支持各种不同的板上功率要求。由于该设计执行数字负载点电源,并使用Fusion FPGA的嵌入式闪存,故只需极小的工程工作量就可以被复用。新的设计只需在基本功率管理器设计中增加所需的DPOL,并在Fusion FPGA内部的快闪资源中创建并存储设计专用的功率参数即可。

图1所示为一个典型的IDPM系统。该系统包含了一个带有多达32个DPOL,并连接标准SMBus的ActelFusion FPGA。

这种FPGA的一个实例是带有一组支持外设(与ARM本地总线连接)的基于ARM Cortex-M1的微处理器。FPGA中的1MB闪存可用于ARM程序代码和设计专用功率参数的非易失性存储。设计专用参数是板上功率设计的独有特性,其中包含DPOL器件数目、DPOL SMBus地址、DPOL配置数据、序列信息及其它设计专用数据。执行命令后,ARM处理器便会启动、读取设计专用参数,并通过SMBus对POL器件进行排序。只要板卡上电,IDPM就会监控所有的电源轨,报告/记录任何异常情况,执行绿色政策,并响应功率系统控制和系统微处理器的状态查询。

在这种架构中,子卡支持十分简单。可以通过把SMBus路由到子卡,使子卡成为基卡设计的扩展卡。另外,可通过将基卡功率管理器的简化版以实例化方式加载到小尺寸Fusion器件中,以实现独立式的子卡架构。这个管理器包含了一个简单的状态机,可以根据存储在闪存中的设计专用参数对子卡DPOL进行排序。一且排序完成,基卡管理器就能够监控子卡功率。由于不是所有的功率管理解决方案都是完全数字化的,ActelFusion FPGA包含了一个专用的模拟模块,用以控制任何模拟类型的负载点或低压降调节器(drop-out regulators,LDO)。

Fusion模拟模块完全支持模拟电源的裕量设置和调整功能(Marginingand trimmiag),而Actel现已提供执行这些功能的IP。

Fusion FPGA具有所有单芯片解决方案所需的各种附加器件,包括用于程序执行的内部SRAM、带PLL-based时钟管理的内置振荡器、为定制功能预留的大量FPGA空间,以及为FPGA内核供电的内部1.5v调节控制器。

Actel Fusion的快闪技术具有即时启动能力,可为这种解决方案提供稳健性和可靠性。不同于需要上电配置的基于SRAM解决方案,Fusion上电即行,因此可确保可靠的上电周期行为。基于快闪解决方案的另一大主要优点是该技术对单事件翻转(single-event upset,SEU)具备固有耐受能力。在地面应用中,Actel Fusion器件对SEU不敏感,从而拥有超高的可靠性。许多IDPM设计特性都有助于提高可靠性。比如:足够的片上闪存,可存储多个代码和数据图像,实现备份图像支持:可用的错误校正码(Error Correction Code,ECC)保护的SRAM IP:以及带有智能重启功能的稳健微处理器看门狗定时器。所有这些特性结合在一起。可为功率管理解决方案奠定坚固的基石。

优势

IDPM子系统带来的好处涉及产品寿命周期的每个部分,包括:简化设计工程、原型调试和认证测试,降低制造成本,减少RMA故障分析,以及实现大量定制特性。

目前许多设计都利用了DPOL器件的可编程性;不过,在制造流程中,对DPOL的处理方式类似于PLD,一旦被编程,它们就分配到一个独立的OEM部件编号,以示区别。这一步骤将增添管理负担,并可能增加库存成本,具体取决于制造工艺。此外,对这些部件进行编程是一个额外的成本高昂的制造步骤。IDPM解决方案则把所有DPOL图像保存在FPGA闪存中。空白器件可被安装在板卡上,当IDPM电路首次上电时,它可以对全部DPOL进行自主编程。这就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同时简化了坏DPOL的替换过程,因为只需用新的空白器件替换坏的DPOL芯片即可。当IDPM上电时,它会检测空白DPOL并对之进行编程。

Fusion FPGA中的IDPM设计可以实现轻松灵活的现场可重编程性。对上电顺序和控制的修改一般表现为闪存中存储的参数文件的变化。闪存的重新编程方式有多种:可以经由UAKT从带ARM处理器支持的线卡CPU,或者是经由JTAG端口通过传统的ISP下载新文件。在图1所示的典型设计中,1MB的嵌入式闪存可从逻辑上划分为两个相等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电源参数文件和应用代码。第二部分可用于这些文件的现场升级。上电后,ARM启动加载程序检测最新的有效电源参数文件和应用代码,并执行之。这种两分化方案可以始终确保有有效的参数文件和应用图像可用。通过下载新的应用代码就可以轻松增加系统功能性和客户可用特性。

目前新的ASIC设计开始考虑采用工艺相关电压,以提高良率。让ASIC工作在核心电压(±额定价的百分之几,具体取决于它落在良率曲线的何处)下,可以产出更多的芯片。IDPM能够从每一个ASIC读取出位处理信息。并设置适当的核心电压。

最后,客户需要的特性和功能越来越多,而基于微处理器的IDPM能够通过软件来处理其中大部分问题。IDPM拥有能够实现先进系统监控、事件记录以及绿色功率控制的所有功能,这使它成为新的电源系统设计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