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1
一、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地理这一学科来说,有效的讲授法适用于对版图的讲解和对地理事物布局的讲授。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课方案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将专业术语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听懂、并且明白教师讲授的内容。事实证明教师运用富有欣赏性的语言和板书进行讲解,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了解地理知识。由此可见,讲授方法在众多讲课方法当中仍然很实用。
2、探究法
探究适合于对问题的探讨和对新事物的分析,在初中地理课当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研究一些自然现象或是某地区的地理地貌等问题,遇到这一问题时更适合运用探究法,探究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一教学方案的实施首先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设置案例分析,并且将学生统一进行分组,将任务分配下去,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是社会调查,翻阅资料等各种途径去寻求经验。
3、体验法
体验法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体验法比较适用于一些对地理的观测、观察和调查以及制作方面,体验法通常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当中学习并获得知识。对于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承担起主导的作用,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合适的情境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条件,把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内化成为自身的概念和行为。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体验方式和方法。
4、案例法
案例法也是众多讲课方法当中的一种,这种方法大多适用于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和讲解。案例法在课堂上的适用范围较广,一般情况下案例法的流程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进行案例分析――根据分析总结案例发生的规律――最后用实践证明结论,一般情况来看,案例法可以结合一些现实当中的地理来进行教学展示,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当地的工业商品为例,进一步的分析工业布局。教师应当良好的利用初中生对于地理这一学科好奇感设置一些案例,符合学生自身的理解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
1、有效的整合教材内容:
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当中重要的一点是整合教材内容,在当今初中地理新课改教材中,初中地理教材用的都是专题式的叙述方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课本知识和地理当中的风土人情结合起来,例如服饰、饮食方面的文化差异,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会更感兴趣,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地方的特色和饮食,会促进其对地理环境的了解,同时也是课堂的知识点更具有关联性和逻辑性。
2、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
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对于当今的地理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等高科技教学设备。制作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件,这样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初中生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时非常敏感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件不仅能够使教师顺利的完成授课任务,还能够使学生在愉快当中学到知识。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初中的这一性格特点,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创设一些有创意的理念,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活跃起来。
3、巧妙设问:
巧妙设问在地里教学当中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问题提问时,都是直截了当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方式不仅使学生感到厌倦,更使学生对地理这一科目产生消极的心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在提出问题时注意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在对“中国的铁路运输”这一节课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应当模拟实际生活提出一些课堂问题,如家住韶关的小光一家要去上海旅游,他要经过哪些铁路干线?经过的干线当中哪些是南北干线,这样的提问不仅会活跃课堂氛围,还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很高的时效性。
三、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
1、课堂教学的口头评价:
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初中的课堂应当给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在合适的时机给学生一些口头上的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还能起到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给予学生评价的时候一定要给予一些正面的正能量,切记不要对学生进行胡乱的负面点评,这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更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积极引导学生互评:
调查表明,学生不仅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认可,更希望得到来自自身群体的认可。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更好的对新课标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事实证明,学生通过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认可,能够在学习当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综上所述表明在面对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教师应当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法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将课堂的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高效的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初中地理教师应充分的利用可利用资源,合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地理这一学科创设的更加吸引学生,更加具有活力。让当代的初中生在地理的课堂上学到更多,了解到更多。
参考文献:
[1] 宋叔华.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开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2] 曾剑明.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有效交往活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6.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2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活动 有效性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开展,但是由于社会上对升学考试的过渡重视,人们很难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地理教学自然也未能很好地走出应试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目的是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注重培养公民的综合素质,这为初中地理教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初中地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要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就需要将地理学科的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一、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矛盾日趋白热化,加强对地理学的研究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还突显地理事物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表明地理事物空间运动及变化规律[1]。因此地理学是现代学科体系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及环境问题中都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通过初中地理教学对地理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逐步获得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初中地理教学阐述了地理环境的组成成分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智慧圈,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初中地理教学处在一个尴尬位置使得教学质量难以实现实质提升。初中生对初中地理普遍的认为,地理只是一门副科,地理成绩最终不会影响到自身考试、升学。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地理只要有个及格就可以了,更有甚者认为花太多精力学习地理就是浪费。不仅是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学校、家长都对初中地理存有偏见,对地理知识浅尝辄止一点就行,对不重要的地理考试应付一下就行,这些问题都显现了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地理教学中难以突破的关卡。
二、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措施
(一)和谐互助,构建“高效课堂”
每一个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考虑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活动中要结合学生不同个性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结合山东即墨28中教学模式,把全班学生按照优秀和一般,良好和较差的座位调好,两个人中有一个成绩好点的,作为师傅,成绩差点的,就是徒弟。开始老师指定分配,再后来就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师傅,地理学科有特定的师友组合[2]。如果徒弟遇到不会的题目,师傅就负责把徒弟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徒弟,如果师傅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徒弟接受师傅全面的管理,师傅通过老师的指导培训,师友互助培训等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得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全面发展。
(二)明确目标,各个击破
将地理教学一节课被划分为各个环节,每个步骤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越小,目标越明确,学生就越容易完成,提高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将学友和师友的地理成绩组合在一起评定,因此师傅尽心尽意地教,徒弟也竭尽全力地学,这让学生们始终保持亢奋状态,课堂也因此变得紧张而有序,学生不再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相反,他们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使主动获取知识的替代被动获取知识现状。
(三)理论结合实际,提升教学质量
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对着书本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下面记录老师讲的知识点的情况,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地理课程标准的研究,添加社会实际元素到教学内容中,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知识的运用,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真实性。通过提问的方式牵引学生的思绪,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有效地完成教学目的。问题的发问方式可以由教师根据实际和教材中理论设计而出,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之间提问。例如,在课堂上讲授地震这一概念时,就可以结合牵动人心的“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实例,向学生发问:汶川雅安为什么会发生地震,遇到地震是该怎么预防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学习,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能够将现实生活中地理现象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是今后的教学探索努力的方向[3]。只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将初中地理教学特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广大学生真正学习掌握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崔 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谈初中地理中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3)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3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初中地理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有效教学。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以供广大教师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现今,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它不仅为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一直都是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学生一直处在知识被动接受者的位置,主体性得不到发挥,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够形成和发展,以至于成为了单纯的知识“容器”,有效教学成为了一句空谈。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呢?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只有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想要主动去学,才能学得好,才会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而学生之所以学不好地理,追根究底是因为对它缺乏兴趣。对此,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手段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巧妙设计导入,如引入故事导入,设置悬念导入,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处于兴奋的状态,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接来下的学习中去。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有利于学生在情境过程中学习地理、发展地理、体验地理价值。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音乐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在具体、生动、形象、真实的情境中探索新知,轻松掌握地理知识。
(三)组织竞赛,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有好胜心,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只是隐藏在自己心中,等待着被人唤醒。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好胜心,引入竞争机制,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些对抗性、趣味性强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比、赶、追、超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地理知识。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效教学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好坏。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喜欢上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实现有效教学。那么,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变课堂“主演”为课堂“导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往往影响着师生之间的关系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置,控制着课堂和学生,根本没有给学生参与讨论的自由和机会,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对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变课堂控制者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平等交往,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己。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要热爱学生,多关心、爱护学生,用真诚的心对待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难点,成为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更要多关注,了解和体谅他们学习地理的难处,善于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加倍努力去学习。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它是双方面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换取学生的尊重。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同时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切忌不能因为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有所偏颇。只有做到上述几点,用自己的关爱、真诚、尊重去换取学生诚恳的学习态度,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从不考虑学生的需求,也不管学生能不能听懂,只考虑教学任务能否完成。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法或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实施分层教学法新课程改革
要求初中地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并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一个班往往有几十名学生,他们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肯定都有所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教学评估分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地理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相较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多媒体教学具有显示与传输声、光、形、色的强大功能,能够变抽象为直观,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启发学生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既然多媒体教学有这么多的优势,我们不妨将其与初中地理教学相整合。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直观性、交互性强的优势,通过文字、图形、动画、影片等多种信息为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使他们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这样做,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提高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以上仅是笔者对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粗浅建议。除此之外,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认真思考,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就能找到更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初中地理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杨铭刚.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
[2]娄鹏鸽.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0(21).
[3]刘明.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科教导刊:下旬,2015(10).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4
论文摘要: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十分有利于课堂潜力的开发,是贯彻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必然途径,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开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提倡参与教学,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更为具体的教会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应用。
在我国素质教育日趋深人,新课程改革也更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参与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响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使得学生广泛的参与到教学中,更为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为加大初中地理课程对学生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初中地理课堂活动,其使得学生广泛的参与到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学生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得极其重要。如何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应建立在参与教学的基础上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缺少了必要的课堂活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少,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易遗忘。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教师的引导下,师与生的和谐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合作,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质量。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应建立在参与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参与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独立的思想,教师是处于辅助和引导角色,那么,如何体现学生这个独立的主体?这就取决于教师的辅助和引导。从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可以知道,初中地理学科具有开放性,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诸多要素,而各要素之间又相互穿插相互连系。同时又具有差异性和地域性,比如说山地、丘陵、平原、物质、矿产、江河等等要素构成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根据初中地理课程的这样一些特点,通过活动教学课程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接受地理知识,发现地理问题,共同探讨从而解决地理问题,不但可以使学生撑屋知识,加深印像,而且还能够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二、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应注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素质培养与能力发展为宗旨
从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来看,不是所有学生都是按照同一个标准和同一条道路来发展自身的心理幸质的,其中具有个体差异性,这就注定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是朝向不同方向发展。要求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实践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初中地理课堂活动中,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首先,每个学生是个体性的具有独立性,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的情况设计相应的、学生所接受的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形式。其次,教师撑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其实际学习状况来实施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抓关键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学习。最终实现学生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目的。
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的开展是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5
关键词:地理学;有效性;领域;课程;认知
地理学是在地理学习中起基础作用的地理名词概念和地理规律,这些知识是我们认识地理事物特征、分析地理现象成因、进行地理评价、形成地理概念和地理环境意识的理论基础。所以,要学好地理,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必须认真学习掌握地理原理,理解地理相关的名词概念的含义,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必然。何为教学有效性?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依据有效教学的特点对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明确地理学科的地位,培养良好的学习意识
初中的地理课程是为进入高中学好地理知识打一个基础,学好初中地理知识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明确地理学科的地位及作用,关键要培养地理的空间想象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掌握地图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包括识图、读图、填图、绘图、析图等技能。对地图的正确使用是重要的学好地理的技巧。端正学习的态度,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要求中学生的学习有热情,主动获取知识,不等待,不依靠,不耻下问。做任何事情,积极主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习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恰恰缺乏这一点,不懂的问题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开口问一下别人。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一年也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这些同学绝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改变。学习地理一样要夯实基础――“善画”,画地图;“善记”,记地理概念、规律、地理食物名称、关键的知识点;“善思”,思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善问”,问自己,问同学,问老师,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善用”,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讲《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这节时,可采用读图讲解法和学习指导法结合起来授课。由于本节出现的地名较多,都需要落实,因此必须自始至终围绕着读图、问图、讲解图进行授课。对于东南亚的范围,国家和位置,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指导学生填图。首先认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明确在世界和亚洲的部位,并说明“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由来。然后,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十个国家,明确哪些国家和中国相邻,哪个是内陆国,说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分析亚洲地形图,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南纬10°和北纬25°),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于低纬,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明确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然后再讲东南亚重要地理位置,首先找出东南亚在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然后,说明从古到今东南亚多是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学习新知的欲望。
其次,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各学科的学习都具有连带性,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学会如何画地图,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枯燥的地理课转向为美术课,在大致的构图中去寻找每个国家的位置,用彩色的笔做上标记。在此基础上建立学习地理的兴趣,感觉学地理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达到这一步很重要。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章节,选用不同的方式,有时音乐可以调节一定的教学常规,保证教学有序地进行,保证新课改课堂教学有效实施。中学地理经常被安排在下午上课,学生经过上午的学习已经比较疲惫,容易出现部分学生走神、好动的行为,我们不妨穿插一段音乐,如:地理课上教师讲《印度》这节课时,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我们不妨在引入新知前给学生放一首《天竺少女》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是《西游记》中最具有风情的!书中还描写了很多西域风俗民情,尤其是对天竺国的描写,西方的神秘面纱下还带有一些中国的风俗特色。据史料记载,唐僧取经的目的地是印度,也就是《西游记》中的天竺国,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同样在枯燥无味的教学中,以兴趣为引擎,音乐插入部分学科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部分学科课堂成功教学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有着直接的联系。
再次,体验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体验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一种有效而必要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中的体验是指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实践和反思来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具有情境性、亲历性、反思性、整体性、生成性、自主性、个体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符合初中地理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更有利于实现地理教学目标。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模式,它强调创设情境,通过实践活动、相互交流、反思和反馈等环节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初中地理体验学习中的主要方法有情境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和动手操作体验法。体验学习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实施还处在初始探索阶段。体验学习方式对初中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影响。由于体验学习的实施条件要求较高,评价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这种学习方式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才能科学地推广,为地理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教学中在注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静态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的同时,还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而且要注意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造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娟.中学地理教学情境设计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尤华云.现代教育理念下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6
关键词:地理课堂;图表;语言
地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
在初中地理阶段,图表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大类:分布图、地形图、等值线图和各类统计图表。从统计数字和图表中,分析事物数量关系,从各种地图中,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学会这些技能,相信对增强学生的生活技能也是终身受用的。下面是我在地理教学中对不同类图表的教学过程和一些思考。
一、分布图
以右图:《我国人口密度示意图》为例
以下是课堂实录:
教师问:这张图,你们应该先看什么?
教师讲述:阅读一张图,是讲究先后顺序的。看图第一步就是要看图名。图名是一张图表的眼睛,它会告诉你这张图表所要反映的主题内容。
教师问:你能告诉我这张图的图名是什么?
学生答:我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教师:非常好,通过图名,我们知道这是一张反映中国人口疏密程度的分布图。
教师讲述:第二步,我们要看清图例,即图中的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点、线和图形,各种符号不仅表示地形、地物的位置、性质,还能代表所示地物的范围和大小等数量关系,所以只有看清各种符号的地理意义,才能使学生熟悉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准确而迅速地找出它们的分布概况、相互联系等。
教师问:本图的图例反映了什么?
学生答:图例用不同颜色的深浅表示了人口密度的大小,颜色越深,表示人口密度越大。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深入到整个地图中,关注具体内容和信息。
教师问:从这幅图,你能说说我国人口密度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学生答:通过不同颜色,我们一眼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非常不均匀。
教师问:怎么不均,哪多哪少?有没有分界线呢?请大家再仔细观察图中的每处细节。
学生答: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很大,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比较小。
“我国人口密度示意图”作为强调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而出现在七年级前言部分,此时的学生都是没有任何地理知识基础的。通过对这张图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大致了解到阅读这样一张分布图是有一般顺序的,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地进行。
二、统计图表
初中地理教学中,统计图的应用是许多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对统计图表的教学,是帮助学生提高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法。教材中配备了大量的统计图表,这些图表提供的数据是说明地理问题的重要依据。对各类统计图表的研读并从中提取有用的数据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难点之一,因此,地理教学中必须加强对统计图表的学习。
例如,《欧洲西部》一节教材中出示了一张《2010年欧洲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统计表。以下是课堂实录:
■
教师问:能说说阅读这张图表的步骤吗?
学生答:先看图名,这是反映2010年欧洲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情况的统计表。
教师问:这样的坐标图表第二步应该看清什么呢?
学生答:看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这张图中横坐标是2010年欧洲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名称,纵坐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是美元。
教师问:看完坐标,我们要再认真阅读图表上的其他信息,比如每根柱形上面的数字,你知道表示什么吗?
学生答:我认为应该是排名名次。
教师问:非常好!从这些数据,结合我们之前学习的欧洲西部的国家,大家可以数数看,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15位的,欧洲西部的国家占了多少?
学生答:占了9个。
教师问:请大家试着分别读出卢森堡、瑞士、法国的人均GDP?
学生读图回答:卢森堡约10万多美元、瑞士约7万美元、法国约41000美元。
教师:你们知道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吗?2400美元,大约排在110名。
(全班学生露出惊讶的神情)
于是我继续解释:其实,这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个数据说明我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你们要更努力学习,因为你们是中国的希望!
教师提问:通过刚刚对《2010年欧洲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学生回答: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集中的地方。
统计图表是学习地理的一个难点,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时对数据及数据的对比作为重要依据对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养成对统计图进行分析、研判,学会用数据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地理素质。
三、等值线图
初中地理教学中等值线图,主要有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等降水量线。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内容中,对“等高线由较高处向较低处突出的是山脊,等高线由较低处向较高处突出的是山谷”这一地理现象和规律,如从文字上讲授,学生很难理解掌握。
下面是这部分内容我的教学方法:
■
教师问:在图(1)等高线图中,A是什么地形?
(部分学生可以对照文字定义判断: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这里是山脊。但大部分学生对此概念难以理解。)
于是我在图(1)上添上适当的辅助线L。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沿L线从甲乙丙,海拔分别是多少米?
学生读图回答:甲处海拔200米,乙处400米,丙处200米。
(教师出示图(2),此时很多学生已经表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教师讲解:可见所在的地形区A是隆起的山脊(如图(2))。
通过辅助线,问题从抽象变得更加具体。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同理,在图(3)上,添加辅助线L,也按上述步骤可以得出:等高线由较低处向较高处突出的B是山谷(如图(4))
“从地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形成结论”是新课程理念中明确要求的。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离开地图就谈不上地理学习。学生学好、用好地理图表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也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使用地图直接相关。学会阅读地理各类图表,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地理知识的印象才会更深刻、更强烈,记忆得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