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范文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危机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问题的提出
国内学者对正当性的研究始于20 世纪 90 年代,上海交通大学胡伟教授在《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 一文中第一次把韦伯的合法性概念介绍到中国来,此文认为合法性就是促使一些人对某种命令的“正当性”的认同,从而自觉服从这种命令的动机。在这里“合法性”与“正当性”就成了同义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的基本视野和维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意识形态性(本质属性,核心体现);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政治性(政治属性);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社会性;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认同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危机透视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面临的诘难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取消论”;
第二,“思政课非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就是把意识形态和科学对立起来,认为一切意识形态理论都是出于阶级私立而对现实进行歪曲,因此没有科学性);
第三,“思政课自由选择论”;
第四,“思政课无用论”。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信心的缺乏(失语、失踪、失声);
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自信心的不足,归根结蒂是文化自信心出了问题。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真正的自信是文化自信,我们的脑子不能总是装着别人的灵魂,我们应该有自己自主的灵魂。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权利主体的单一性;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诉求的片面化;
第四,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危机的危害
第一,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出现滑坡。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第二,思政课社会地位被边缘化。大多数群体在课程的生成过程中完全处于“失语状态”,诉求无法得到关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牢固的合法性社会根基,引发群众对思政课的消极抵制态度;
第三,思政课认同程度趋于降低。易走向摒弃灌输和社会主义为主流的思政课,代之以介绍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多元价值观思政课的歧途。
三、化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危机的进路
1.以教学的实效性重构合法性
第一,合法性要建构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方法、途径。首先在理论上论述有效性,推出有用,课程有用,有用导出合法;
第二,合法性要与社会的动态需求合拍――内容。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建立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方法、途径);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彰显对个体人的生存意义的关照。
2.以政府指导的权威性维护合法性。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只有政府才需要合法性,政府拥有合法性也就拥有了政府权威,相反政府指导的权威性也对合法性起到了维护和巩固的作用。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正确认识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正向促进功能;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
第三,从党和政府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强调思想上重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一手软一手硬,忽视精神文明)------政府对思政课合法性的强烈诉求;
3.以学科建设夯实合法性(学科支撑);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发展应延承自身的内在逻辑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最大限度地遵循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并坚持对客观性与合理性的追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权力控制者的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工具之一;
第二,构建多元权利主体共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成模式(国家层面的放权)。打破国家主导的权利分配格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多元权利主体共契;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供应制度的设计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的历程表明,只有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成充分关照了社会不同个体的生存性与发展性需求,国家政治统治权利对学校课程知识的合法化控制才具有稳固的社会性根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促进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彰显;
4.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助推合法性。这是阶级社会的普遍做法,外国也是政府强制推进,高度重视(书: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无一例外,各国都这样做,我们做很合理正常,与国际社会同步
第一,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对青年学生灌输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不但存在着向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西方式的“思政课”,并把其视为每个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而且严格规定这些课程必须以灌输“西方核心价值观”为主;
第二,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采取多元化方式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课的成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氛围和环境的综合效应,加强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加强联系,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尤其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第三,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效果才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4]张雪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范文2
一、政策落实和现状
(一)学院高度重视,政策措施到位
1.明确领导责任,列入工作议程
2.成立课程领导小组,统管协调课程建设
3.设立独立部门,理顺管理体制
4.整体统一规划,给予重点支持
5. 划拨专项经费,专款专管专用
6.办公设施齐全,工作环境良好
(二)注重师资建设,完善人才队伍
1.师资来源
2.师资构成(2008年第一学期——2012年第二学期)
3.师资培养
4.获奖情况:
(三) 强化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
1.总的工作要求
2.课程设置、学分标准和课时分配的文件依据
3.课程实施方案
4.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互动信息化
5.具体管理办法
6.教学效果
(四)提升科研水平,教研相互促进
1.已获科研成果
2.创新科研机制
二、几年来的工作特色和亮点
(一)指导思想上的特色和亮点
1.工作设计指导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2.工作主要路数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提高上具有前瞻性和整体性
4.工作上讲求协调性和全局性
(二)教学改革上的特色和亮点
1.形成完整的专题教学结构
2.创新教学理念,提出贯彻课堂教学“六大关系”原则
3.开创稳定的实践教学模式
4.走出学院,面向社会,服务属地
三、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理论基本功仍需进一步夯实、深化
2.教学经验的理论升华、总结不足,对外宣传、交流不够
3.对外宣讲工作仍囿于前期准备阶段,步伐小,速度慢
4.教师整体科研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针对问题的应对措施
1.学习马列经典,夯实理论根基
2.锐意创新,探索钻研,及时在理论上梳理总结并交流推广成功教学经验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范文3
2017年,xx村行政司法工作在xx镇司法所及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上级的各阶段工作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化措施,全面落实,不断加强创新力度,认真深入地开展普法教育、人民调解、依法治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公正协办等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的各项工作,现将全年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思想政治、扬优良作风,打造过硬的司法队伍
村司法行政工作是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是一个基层窗口,担负着千家万户的矛盾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工作,责任重大。所以我村紧紧利用今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机会,要求村内每一位工作人员认真、深入、系统地进行政治思想学习,采取自学、集中学习,同时写学习心得,对照要求自我整改,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坚定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理想信念,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急,想群众之想,同时充分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立足本职、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司法职能
1、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发挥维稳第一防线作用。
按照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排查得早,发现得早,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工作要求,对基层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摸底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限时调处。通过各阶段排查,全面掌握和有效调处辖区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起,调解成功23起.受理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100%。
2、广泛宣传,深化法制教育
按照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和镇2017年普法工作要点的安排,我村及时制订了年度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并对照计划逐步逐项落实。继续坚持了党政干部集中学法活动,每月安排1-2次学法时间;认真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3、社区矫正流程规范,作用发挥效果明显
社区矫正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规范业务、严密监管、强强教育。我们结合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社区矫正分类矫正方案,家访、谈话、定期汇报、集中劳动教育等规范运作,做到“周闻其声,月见其人”,全面实施季度考察、考评。同时,针对每位矫正对象成立帮教小组,责任到人,逐人落实监管教育责任,实行一人一档式管理。目前,2名矫正对象认罪态度积极,服从管教,生产生活稳定,没有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三、多措并举、深化管理,打造我村整体形象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范文4
国家安全观的基座是国家整体实力和生存发展态势,不同实力格局、不同安全背景下,安全观自然相互区别,但因时而变、乘势而为的安全观却不能抛弃。随着国家实力对比的消长变化,任何国家特别是区域大国,都应因应时势,适时适度地对既有安全观做出修正与完善。既不能谨守“祖训”,也不能侈然自大,应以解决当下疑难、打好长远基础为鹄的,系统有针对性地扬弃既有安全观念战略,逐步夯实安全根基,以期筑成内外一体、收放自如的安全屏障。
中国的传统安全观曾为抗击侵略颠覆、维护独立、保持安定有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中国实力攀升,中国与原有霸权国家的话语权博弈渐趋频繁,国内国外、传统非传统等各种关乎安全的问题不断凸显,传统的安全观开始暴露出其单一、滞后与保守特征。特别是美国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周边个别国家的滋事挑衅,迫切需要我们从整体和细节上深化细化安全观,并藉此指导安全实践。
大国安全体系犹如江河堤坝,堤坝坚实稳固,则虽洪水肆虐,然亦不能为害。而堤坝的设计构筑,离不开最高层面和各门类专家的经验与智慧。同理,大国安全观与大国安全体系的构建完善,除了继承自身传统、汲取历史上的大国经验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基于生存处境上的战略考量和顶层设计。因此,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国安全观,必须包蕴广泛而又彼此兼容,同时力避大而空、难操作、条块分割,缺少合力的“旧病”。在最高层面的统一指挥下,安全“管道”多管齐下,安全隐患清查排除,安全机制高效灵活, 真正筑起利于国家发展的“警报器”与“安全阀”。
深刻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当下,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交错激荡,常规与非常规风险不时浮现,尤其需要统领全局的总体研判和妥善应对。正如推进治理现代化必须“立治有体,施治有序”一样,维护国家安全也需要有一以贯之的总体目标与施治步骤。坚持总体安全观,最终就是为了建立如臂使指、集中统一的国家安全体制,在复杂纷乱的安全迷局中“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形成谋略制胜、随时应变、静以待动的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观念。
国家安全观的构建创新是一个需要代代传承,持续接力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学科、不同战线的精细切入,本期“中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我们遴选各篇佳作,都是相关领域名家就国家安全总体或某一具体环节的最新研究成果,视野开阔,富于前瞻,值得向读者郑重推荐。
――《学术前沿》编者
中国的安全文明不仅来自五千年以“和”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而且来自于自身的和平发展道路。但中国安全文明的真正考验在周边,也就是如何构建亚太总体安全。亚洲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也是安全形势最复杂严峻的地区之一。如何发挥好亚洲智慧、以亚洲方式实现亚洲安全之道,考验中国与亚洲。
――王义桅
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核心。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的灵魂,其对于培养国民政治认同感、维系社会控制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参与国际分工或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西方意识形态、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日趋活跃,侵蚀日趋严重。
――江 涌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目标就是“内求稳定、外求和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宗旨”突出了人民安全的核心性,“根本”强调了政治安全的首要性,“基础”明确了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保障”体现了社会安全的必要性。
――何茂春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范文5
文/ 湖南省林业厅厅长 邓三龙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国家林业局老局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同志《唤醒全民生态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章,既为贾治邦主任这种情系林业、心系民生、始终关心国家生态安全的使命与担当所感动,也为老局长提出的 “在建设生态文明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是前提,增强全民生态意识是关键”等思路和观点所折服。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
在此,我想先用三组数据佐证贾治邦主任所论述的“自然生态系统关系着人类生存的空间”、“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根基”等一系列观点:第一组数据是:联合国公布的清新空气标准为每立方厘米1000~1500 个负氧离子。医学研究证明,人生活在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500 个的环境下能确保健康,在200 个左右时只能确保亚健康,而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只有50 个以下负氧离子时,就会诱发心理性障碍疾病甚至癌症。而负氧离子产生的载体主要是森林、河流、瀑布和草地。第二组数据:每公顷森林以平均105 立方米的蓄积量计算,每年能吸附粉尘63 吨,放氧170 吨、吸碳192 吨。同时,树叶能够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氢等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其吸附、黏滞、固定功能,能让微尘即PM2.5 的浓度下降10%~50%。第三组数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1.63%,而当前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8%,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上述数据说明:默默无闻的森林,恰恰是好空气的制造者、坏空气的过滤者,因而是治理雾霾、净化空气最廉价、最易行的手段。正如贾治邦主任指出,“一滴水是一个生态系统,一棵树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不论是湿地、海洋、荒漠、草原生态系统,还是农田、城市生态系统,最常见的是树,最普通的是森林。由于常见和普通,其巨大的生态功能一直被人们所忽略。但国际社会对森林优化空气质量、护佑人类健康等重要意义的认识却已领先我们多年,因此纷纷把森林覆盖率的高低,作为评判一个国家是否重视生态建设、是否承担了生态责任、甚至是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联系起来。可见,贾治邦主任从生存空间、生存根基的高度,来认识森林、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思路和观点,既体现了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又正在被无数的事实所证实。
当前生态危机与森林紧密相连
这些年从事林业工作和生态建设的实践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生态危机,都可以从树、从森林的消减上找到根源。当前,人们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或显性层面的空气污染、自然灾害等,尤其是人们面对须臾不可离开的空气出问题时,如雾霾就感受特别深。而那些潜在的、更为深重的危机,如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土地沙化、土壤污染、水污染等,还远没有被全社会所普遍察觉。
然而,就算最浅层次的生态危机,其背后与森林的必然联系也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以最常见的雾霾为例,其实, “雾”不可怕,“霾”才是罪魁祸首。霾由有害物质如飘尘、粉尘、微尘即人们常说的PM2.5,再加上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氟化氢等组成。“霾”借“雾”力,便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诱发呼吸道、心血管等各类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森林是天然的空气过滤器,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驱霾克星。但在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时,社会上有包括燃煤、汽车尾气排放、工地扬尘等种种说法,也有压缩产能、减少烧煤、汽车限号等应对措施。唯独没有人把植树造林与治理雾霾挂钩,成为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遗憾。
至于深层次的生态危机与森林的内在联系,就更加没有广为人知:人类文明初期,森林覆盖率为60%;十九世纪中期减少到45%;2013 年则仅为31.8%。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森林面积减少的曲线和生态危机加重的曲线高度重合。如森林减少直接削弱了地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于是加剧了气候变暖。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5 摄氏度。就是这0.75 摄氏度,使北极地区的冰盖减少了42%,海平面上升了50 厘米。就是这50 厘米的上升,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良田沃土被淹。再如,森林被誉为“绿色海洋”,每公顷森林可涵蓄降水约1000 立方米。森林的破坏,带来了土壤裸露、泥石流、土地沙化、全球性的水荒。甘肃舟曲曾是森林覆盖率高达60% 的“塞上江南”,50年代以来森林遭到超限度破坏,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经不起一场暴雨的冲击,酿成了近2000人被活埋的特大泥石流灾害。还如,由于城镇化的“推山填池”,现在大多数城市都是“望不见山、看不见水”。有人说,在国外,哪里看到森林,哪里就到了城市了;而在中国,哪里没有森林,哪里就到了城市了。现在,80%的精英生活在城市,城市的负氧离子含量在一些闹市区连50 个都不到。所以各种自然灾害、各种疾病频繁在我们身边上演。
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忽视森林
那么,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在哪里?我十分赞同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一系列破解生态危机的共识与举措,但我仍发现,几乎所有的生态难题,又都可以从树、从森林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如气候变暖问题。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如果发挥各地森林的吸碳、固碳能力,人类将有望获得更加宜居的气候。再如空气污染问题。空气中无处不在的氧离子好比“白开水”,决定空气质量好坏的负氧离子才是人们需要的“人参汤”。而自然界形成负氧离子的载体主要是森林、河流、瀑布和草地,其中尤以森林为最。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 立方米,年平均可以释放氧气1.62 吨,固碳1.83 吨。所以人们常常感到树多的地方空气好。
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把植树造林、扩建绿地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历史上,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的伦敦虽然人口稠密,但人均绿化面积达24 平方米,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仍旧保留大片绿地。也正因为如此,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何谓命脉?即生命和血脉,比喻生死相关、极端重要的事物。总书记把“山水林田湖”的命脉最终归之于“树”,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保护森林、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重视。
然而,所有这些生态理念,都还远没有进入到千家万户,甚至也远没有进入许多领导者的头脑。所以,贾治邦主任提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行政、法律措施都很重要,但最关键的是唤起全民的生态意识”。的确,由于缺乏生态知识、生态意识,最易行的生态举措被忽略、最管用的生态途径被漠视。由此可见,把生态理念宣传到千家万户,让生态意识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是何等的重要!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范文6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精神命脉
大学肩负着引领人类文明的重要历史使命。它在创造哲学、人文和科技等世界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始终表现出某一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精神命脉和丰厚滋养,大学人要树立价值自信,增强价值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大学文化的建构之中。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和大学文化的根基和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与根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的生命力。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必须不断夯实它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本质体现,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进步的人类价值文明,体现了我们党在价值认知和践行上逐步深化的过程。进一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文化是内在一致的。在我国,大学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具体展开和呈现,是大学的本质特征在精神层面上的反映。它是一所大学历久弥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对于形成、彰显学校之形象、特色、气派和水平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大学要立校、兴校、强校,必须具有高度的价值自信和文化自信。简言之,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厚重而强大、历久而弥新的精神追求,大力推进现代大学文化建设。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于大学文化的各种形式和载体中,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核心功能大学文化可泛指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组织文化、媒体文化,等等。对这些文化形态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体现着大学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吸引、感染、影响着大学人,是大学生精神风貌和精神状态的高度概括,“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大学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在大学文化的各种形式和载体之中,既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也外化于大学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物质条件、环境氛围、群团组织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此外,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大学文化建设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支撑。因此,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过程中,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行谋划,使之嵌入大学文化,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惟有如此,才能在和风细雨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本质力量。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必须遵循价值建构和认同的基本规律,与大学文化形成、发展的脉络相契合,不断赋予大学文化独特的魅力。
2.1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大学文化的兴衰往往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水平和认同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奠定了现代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并构建了现代大学文化的时空坐标体系。一所大学中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离不开这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凝练并得到大学人广泛认同和自觉奉行的根本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这是独特的文化基因。它既具有历史传统的维度,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确认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其作为价值存在是与在中国的传播和胜利同步的。因而,我国现代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自始至终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的发挥,它体现在大学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并通过一定的大学文化载体进行传承与创新。因此,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现代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坚持不忘本来、固本培元,在传承与创新之中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
2.2坚持理念和载体的有机统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学文化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存在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内化,既受客观社会环境的制约,又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它可以通过大学的人、事、物来承载和践行,使其“浸透和附着在校内各种文化载体及行为主体身上,从而使人无时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文化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大学文化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存在形式。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上去理解,在大学理念上进行追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内核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内部治理,这是一种内在、恒久而稳定的力量;同时也离不开大学的使命、校训、校风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的砥砺和积淀。内在的理念要靠外在的载体来进行培育,使大学文化根植于现实生活,让师生从可感知的事物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赋予力量,二者是一种辩证互动的关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大学文化建设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来整体推进。
2.3坚持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必须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当今世界,价值多元化的特征日益突出。这对大学生的观念形成和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大学文化建设要弘扬主旋律,勇挑重担,肩负使命。也就是说,大学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目标和行为衡量标准,使主流价值观渗透融合到广大师生的情感、需求之中,形成良好的心灵品质,化天性为德性,化知识为智慧,化情感为情操,化良知为良行。同时,要建立起学术共同体,营造一种追求真知、崇尚科学的气氛,彰显大学的学术追求和学术理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优良的文化氛围。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建立在普通基础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坚持科学精神是内在要求和逻辑必然,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是现代大学文化必须坚守的正确方向和价值追求。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正确方向的指引,否则就可能会让伪科学在大学校园中大行其道;同时,脱离了科学追求的纯粹政治教育,有可能会陷入过度政治化、教育“党化”的泥潭。因此,要把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统一起来,使能够体现人民群众利益、意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校园文化建构,使之与大学的使命相得益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的主要路径
大学,有精神才有气象,有先进文化才有未来。文化具有极其强大的渗透力,深度浸入大学的各个领域和角落,浸染着每一名师生,因而,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的路径,不可能穷尽,但寻其要者,久久为功,必会成效大彰。
3.1嵌入校训和校情校史教育校训和校情校史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文化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并可以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大学特点的生动诠释。校训、校情校史实际上蕴涵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彰显着大学文化的教育力、影响力、创造力等。通过这些文化要素,可以发挥其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一个能反映学校文化核心、抓住大学文化灵魂的、言简意赅简练精深的好校训,在长期的学校文化实践中一经师生共同接受并加以自觉弘护传承,就会演化为代表大学整体价值追求的主体精神,并以学校主体文化的形式居于大学文化的最高层次,凝固成沁人心灵,具有强大感召力、渗透力的大学文化主旋律并酿为大学持久传承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传统。”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其嵌入校训、校情校史教育,这既是增强师生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所应享受的权利。因此,一些老牌大学要加强校训校歌宣传教育和再阐述工作,新设立的高校要做好校训校歌的提炼;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学校口述史研究,梳理大学建立发展和变迁过程的文献资料,厘清学校精神萌蘖而生、曲折流变、逐渐形成并创新发展的过程,科学规范地编订校史。如有必要,可以成立专门的校史宣讲团,开设校史课程,真正让广大师生通过这些熏陶和感染来了解、领悟、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嵌入学风教风校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形成价值塑造与知识教育协同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格局,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特点。学风教风校风是一所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长期形成的各种风气的总和,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大学文化构建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具有其他形式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它一旦形成,就会通过规范、筛选、激励、凝聚等功能,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风教风校风,就能够形成优良的、进步的、向上的学风教风校风,有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目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就是要牢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正面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形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是要加强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使高校真正成为学术的神圣殿堂、诚信的社会高地。
3.3嵌入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文化的血脉融合起来,与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融合起来。目前,重“基建”轻“文化”是当前国内许多高校甚至名校的常见现象。现在不少大学,硬件越来越好,校园环境也越来越美观;而人文精神的培育、传承与创新却常常被忽视,这种被异化了大学发展模式必须改变。一方面,要加强大学文化记忆的整体性保护和挖掘,深耕厚培其当代价值。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根基的,没有历史的大学是缺乏底蕴的。因此,高校在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时,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找寻大学文脉结合起来,彰显其自身文化特色,留住文化、留住那些体现学校历史的砖和瓦、草和木,创造大学文化的可视条件,增强大学文化的亲切感、厚重感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在改扩建校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新建人文景观的历史继承性和价值导向性,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物化的表现形式,在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养成提供土壤,使它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形成一种不言之教。这就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极为有益的人文环境。
3.4嵌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既是硬环境,也是软环境,更是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校园周边环境扮演着环境育人的角色,另一方面,它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载体,其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和高校要携手合作,形成净化、美化校园周边环境的合力。“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学生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一个肮脏的环境培育不出环保意识和美学意识……”一方面政府部门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不断强化社区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高校周边地区的噪音污染、大气污染以及交通安全隐患;同时,高校也要充分认识到周边环境对大学文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把周边环境建设作为学校的本职工作,配合社区开展工作。美丽的校园周边环境,必将促进大学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供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