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

语文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教学没有太大意义,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人把实践教学狭义的理解为理工科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而事实上,实践教学包含较为广泛的含义,除了实验教学外,其它学生参与的自主活动型的教学,都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今天的教学环境下,对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教学活动的普遍要求,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学中包含大量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更是对现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语文实践教学的应用在逐渐增多,但是应用形式及应用内容多与传统的实践教学相同,在社会不断变化,创新需求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同样需要需要创新。

1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1.1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教育体制改革已然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主题,社会大环境在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教学活动想要发展,想要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自然也必须要不断变化。教学体制改革,各个学科教学活动,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自然都需要不断的变化和调整,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阶段的基础学科,自然更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1.2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其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可以说从孔子授学活动开始,就有了字词的教学,这些都是早期语文教学活动的雏形,而到了今天,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比其它学科教学更为成熟,但是如今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也要不断地发展变化才能适应这样的社会环境,而对于今天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活动的创新,不管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政策要求,还是创新带动生产发展的实践情况,都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发展,必然要不断创新和突破。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2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现状

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天的小学实践教学在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目前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现状主要体现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不断增多,但是其创新的内容仍然比较局限。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实现了认识到实践教学创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很多活动中不断寻求实践教学的创新,不断常识创新,但是由于实践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创新过程中多是浅尝辄止,只对个别教学内容适用实践教学的创新,而在具体的创新方式上,同样也是比较单一,一般简单的课堂讨论就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了,这远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

3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的策略

笔者认为,做好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创新工作,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3.1讲故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多生动灵活,与小学生的天真思想相吻合,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保留小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教学内容是一些童话故事或者其它类型的小故事,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通常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本文认为,针对这些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教学模式,以此来实现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创新。对于小学生而言,讲故事是比较熟悉的形式,可以说从小就是在大人的故事中度过的,所以在语文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一方面,由小学生讲故事,小学生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代入情感、表情,甚至一些简单的动作,这就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也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另一方面,对小学生而言,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个人的头脑会不断的进行思索,这样其思考能力,特别是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也正是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目标所在。所以说,利用讲故事的教学模式,可以创新小学语文实践教学。3.2户外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户外教学模式也是小学语文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选择。今天我们提倡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走出课堂,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自主、自由的学习,所以说,户外教学则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就是要通过一些实践形式,为学生创造不一样的学习环境,更新教学方式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获得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决定了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可以采用户外教学的方式,比如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单纯的依靠教师的理论讲解,学生很难在写作中有话可说,如果采用户外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可以直接接触自然,接触生活,所以很多灵感自然而然的产生,写作的内容自然也就充实生动起来。此外,对于一些课文的学习,同样可以采用户外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参观一些纪念馆或者其它与课文有关的场所,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这比教师的讲授更生动更直接。所以说,户外教学模式也是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选择。除了以上提到的亮点创新方式外,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尝试其它实践模式,比如教师组织学生编排短剧,将一些教学内容表演出来,这样的方式同样是实践教学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立明,张岩,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研究[J],教育导刊,2015(09).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2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

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素养必须靠自主的语文实践才能提高。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比较充足的识字写字的时间,读书思考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并且做到人人投入、全员参与,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此外,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给足自学时间,加强自读自悟,要鼓励交流感受、质疑问难,为合作、探究铺路;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全班讨论交流的调控,使合作探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当前值得警惕的是,由“教师为中心”滑向“对学生放任自流”。关键是在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导”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的质量。教师加强指导,一要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二要处理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系,那些重要的、学生忽略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指出来,去引导学生把握理解。

二、课本仍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正确处理“用教材”和引进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把课本奉为经典,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教材内容不能增删,教材顺序不能调整。以“课本为中心”,必然导致课程内容的封闭、狭窄甚至过时。新的教材观主张教师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也就是要活用教科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时过境迁或不理想的课文可以删去,时令节气不合的课文可以调动,还可以增加紧密联系现实的课文,如,有关“奥运”、伊拉克战争、新农村建设等等。

但是,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明确语文教科书仍然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小学阶段,对于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语文教科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凭借,一定要用好、教好语文教科书。当前值得警惕的是,出现了甩开教科书,过多、过早补充其他教学内容的倾向。如,字还没有好好认、好好写,课文还没有读通、读顺,就大量引进其他文字或音像资料。与此相关的,如学生还没有读懂课文,还没有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教师就鼓励学生离开课文发表意见。如,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不去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而鼓励学生大谈苹果、梨子比花生好,又好吃、又好看……引导发散思维要适时,引进课程资源要适当。比较好的做法是老师在教学前适当引进作者、背景等资料,教学中适当补充相关文字、声像资料,教学后鼓励学生搜集并阅读相关书籍、文章。

三、课堂仍是教学的主阵地,正确处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关系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对。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这次课程改革,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组织不力,时间花了不少,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收获不大。这就需要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要切实可行,讲求实效。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94-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标准”还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专家断言: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的机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尝试创造性阅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趣,让创造性阅读成为需要

“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说”的储备、“写”的基础。“标准”明确提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真正认识到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才能更加迅速地萌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更有热情与激情。因此,我给学生讲名人勤奋读书善于发现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最想读哪篇课文,告诉他们这些文章一定让他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请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开展名言朗诵会,品味书的无限魅力;告诉他们:“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个哈姆莱特”的道理;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和“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学生一同阅读,畅谈读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感受……这样,揭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好奇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让创造性阅读成为他们的需要。

接受美学家尧斯用“期待视野”指一种接受者在对文学作品体验之前就已经存在心理期待结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阅读的期待,让他们明白阅读不可通过外在的统一训练或灌输而进行,而是一项自己个性积极的活动,是一项伟大的发现活动。学生有了教师的积极期待,一定乐于阅读。

没有思辩的小语课堂教学是没有生机的,语文学科教学模糊性的特点使思辩成为可能。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情境。创设思辩的情境要与学生的探究结合起来,没有经过探究的课堂思辩只能是胡思乱想或异想天开,思辩情境的创设应当在促进学生创新与哲理思索的过程中进行。当然,思辩情境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实现个体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思辩活动的创设一定会让学生更加喜爱创造性阅读。

二、改善行为习惯

一方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很多家长反映说,自从换书读活动后,孩子回家后不再赖在电视机前不动了,而是在完成作业后,就静静地读自己换来的书。以前家长们也给孩子买过书,不喜欢读,还闹了不少矛盾。家长们都认为换书读活动非常好。

另一方面,学生们养成了查字典的好习惯。小学生识字量较少,有些书的生字很多,许多学生经常拿书来问我。我提醒他们说:“字典可比老师认的字还多。”渐渐地,来问生字的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养成了查字典的好习惯。

再一方面,学生们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无论换到了自己多么喜欢的书,都不允许上课看,这也是换书读活动的基本要求。同学们都能自觉遵守,良好的自律习惯得到了培养。

在换书读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养成了爱护书的好习惯。大家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换来的书。

三、提升精神修养

通过换书读活动,同学们学会了为别人着想。孩子们在挑书的过程中,不仅要挑选自己喜欢的书,还要想着其他同学是否喜欢自己的书。现在,班级同学都能自觉地为他人做事。比如,在休息日时,住宿的同学不用老师组织,就能自觉地互相帮着抬送大的行李。特别是那些个头大的同学,总是主动帮助个头小、力气小的同学。通过换书读活动,培养了孩子们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在换书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借来的东西要爱护,要按时归还,损坏要赔偿。原来借笔都不还的现象没有了,借书不还的更没有了,大家都能够自觉地守信。通过换书读活动,同学们更加团结、友爱。换书读活动增强了同学间的友好交往,同学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相互打骂的没有了,说脏话的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我来帮你”等礼貌用语。

换书读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有了大的收获,我个人也有很多体会。作为班主任,不能以强迫的形式要求孩子们去做事,要多用心,用心设计一些孩子们喜欢、可行性好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环境和心境中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4

唐玉辉,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淮阴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荣获淮安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2次在全国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30多篇论文在《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小学语文研究》等省级刊物发表。主持“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小学生学习目标能级化建构的实践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主持的课题“基于学生视界的教学行为改进研究”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成果二等奖。

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仅靠政府的推动是不够的,优质学校应当而且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组建以专题研究为基础的学校发展共同体,构建新型学校合作关系,通过共享教育资源、深化日常研究,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才能真正推动区域学校以内涵发展、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均衡发展。

一、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必然要求优质学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一是提高公共义务教育水平;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均衡发展”。这说明,均衡与发展是义务教育未来发展的两个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审视义务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视角。实际上,均衡与发展在内涵上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具体地说,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主要表现在学生素质的优劣、办学条件的好坏、经济投入水平的高低等。义务教育均衡则是指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程度,表示的是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大小[1]。无论是高位均衡还是低位均衡,发展是基本要求,通过发展获得均衡,追求均衡促进发展。就主体来说,政府(区域)强调发展,更强调均衡;而学校则更强调发展。均衡与发展对于不同发展主体、不同发展阶段也是有所侧重,各有不同。在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后,均衡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当前,各地教育在均衡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创造性的工作。如以县区为整体开展教育现代化创建活动,推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以达到均衡发展的目标。然而,在教育现代化的创建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以政府投入、学校的设备场地改善为主要特征的办学条件的改善,焕然一新的校园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面对的依然是他们的旧主人――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甚至还有许多现代化设备无人使用。忽视均衡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因素,这样的均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如果说办学投入、经济水平有赖于政府的话,那么人的发展则更依赖于学校和教师自身。因为没有学校和教师自身的主动追求,学校要获得发展显然只能是一句空话。

众所周知,优质学校一般都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教师队伍,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浓厚的研究氛围,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优质学校在历史上得到过其他学校难以得到的机遇和厚待,才有了今天的良好状态。在倡导公平促进均衡的今天,则有了发挥能量、回报社会、带动其他学校共同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在成就他人的同时,又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在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些薄弱学校尽管解决了基本的设施设备问题,但由于缺乏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优质的教师队伍,甚至没有建立指向学校、师生发展的学校制度,因而现代化带来的是一时的表面繁荣而非学校本质的更新,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逐步陈旧而重新沦落为薄弱学校。因此,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以后,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发展成为了学校发展的核心和主要任务。但是,学校发展的现状告诉我们,许多学校依然在封闭的环境中孤独地跋涉着,依照迈克・富兰的话说,他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毫无结果的艰难的战斗”[2]。找寻一条以学校内涵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推动区域学校共同发展之路,已成为了均衡发展背景下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新形势下,学校发展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值得借鉴和吸取,同时借助优质学校之力,通过融合、借力、共享等方式融入优质学校,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已成为人们的智慧选择。学习型组织已成为被广泛认可的组织理论。组织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实质是建立学校学习共同体。这个组织不是上级强加的,而是学校为了自身发展主动和一批志同道合学校实现共同发展的自主选择。正如台湾学者杨硕英描绘的那样:“圣吉所希望建立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他有伟大的学习团队形成社群,优质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和使命,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和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在其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联,相互反复求真,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极限即过去的成功模式,不为眼前近利所获,同时引领成员振奋的共同愿景,以及与整体动态搭配的政策与行动,充分发挥生命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在真正的学习中体悟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并与周遭的世界产生一体感”[3]。我们以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为例(下同),该校通过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发挥地区龙头学校的作用,带领周边几所学校建立发展共同体,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不同层次学校共同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效果。学校的前任校长是一位具有丰富办学经验的老校长,德高望重,不图虚名,扎扎实实改革管理和教学,一心一意培养教师和学生,赢得了周边学校领导的尊敬。他们2009年8月成为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合作学校。到2010年,淮安市人民小学、淮阴师院附小、淮阴师院二附小也加入进来,组成淮安地区学校发展共同体。近三年来,这几所学校不断相互砥砺、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他们的教师队伍与日常研究、专题研究等扎实有效,几所学校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优质学校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担当

实践证明,优质学校在区域均衡发展中应当而且能够担当。这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要求的社会需要,更是教育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优质学校应有开放的胸怀,虽不能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但可以将其优质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办学资源最大限度地与区域内学校共享,从而扩大优质教育的受益面。这是我们教育者应有的责任与情怀。由于历史原因,优质学校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占有大量的公共资源,获得了优先发展。现在他们也具有为大众服务、传递、辐射优质资源的义务和责任。优质学校不仅要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开门办学,主动接受外界的审视与评判,还应当有吐故纳新的勇气,在开放与合作中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借鉴别校的先进做法,推动自身学校不断前进。具体来说,优质学校在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至少可以有以下这些行动。

1.建立新型的校际合作关系。传统的校际合作关系大多是以校长或学校文化认同而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建立起来的松散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会因为校长的更替或主动性、积极性而影响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校际合作关系更多是临时性、任务式的,交流合作的的随意性特点较为明显。学校发展共同体不同于一般的学校领导与管理,共同体校长之间应当是责任人与合作者之间的新型关系。校长作为本校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共同体的合作者,是共同体内部其他学校的智囊、参谋、策划和评价者。在校内他不是对他人负责,执行他人旨意,而是主要承担学校发展方向、目标、路径、组织、制度等一系列关涉全局的工作,对学校的发展负总责。

2.推动互动研究日常化。传统的校际合作一般是一学期安排1-2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具有临时性、突击性的特点。而共同体则强调深度合作,研究活动的日常化。仍以江苏淮安市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为例。每学期开始,淮阴师范学院教科院根据华师大的活动安排,以淮阴师院一附小为主体策划本地区的活动计划,各成员学校围绕活动计划再做具体调整,形成了以一附小活动为中心,共同参与、相互补充又各有侧重的活动总安排。此后,各校围绕活动计划实施研究,共同参与,深度合作。一附小不断完善校内研究方式,在内部形成课堂教学“1+3”日常研讨模式基础上,校际研究形成了“前移后续”的“主题专研式”交流制。具体来说,在淮阴师院教科院老师的指导下,一般分四步进行:第一步,由学校各领域第一责任人牵头,安排其他学校分头在校内先期学习研讨、备课设计;现场研讨活动前,召集各校相关骨干教师进行研讨、交流活动;第二步,现场执教研讨,相关专家、骨干、兼职研究员评课研讨,形成反思重建意见;第三步各校骨干、第二梯队教师分头上重建课,并撰写对该研究的反思体会、心得;第四步由一附小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如反思、案例文本和基本经验等,通过网络传递到各校实现成果资源共享。这样的研究每次一个专题,有效地推动了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

3.共同策划节点式事件。仅有日常化的教学研究,还不足以形成和总结专题性研究成果,必须创造性地设计一些节点事件,搭建共同研究的平台,开展主题式深化研究,才能推动研究向纵深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共同体层面精心开展各校的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论证活动,共同做好研究的总策划;每学期初共同确定学科研究主题和活动安排;围绕主题承办1-2次专题研讨活动;共同参与课题组的相关活动,如中期评估活动、成型课普查、精品课展示等等。共同的话语系统和活动平台使共同体研究活动走向深度融合。

4.引领骨干教师走向成熟。一所学校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骨干教师,以此带动整个队伍发展。共同体学校按学科组建学科专家团队,共同承担共同体内各校教育教学调研、诊断、指导、评价工作,实现优质资源的校际共享。2012年淮安市人民小学承办江苏省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淮阴师院一附小等共同体学校骨干教师全面参与备课、研讨、评课等活动,实现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教学相长,骨干教师在促进别人成长的同时,必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这些骨干教师,由校内到校外,在共同体研讨活动中获得了自信和能力的提升,在反思与重建中获得了成长,他们与其他老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评课、共同重建,有效地带动了其他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这样的平台是富有挑战性的,由备课到上课、评课到评理、理论到实践,在共同体的互动研究中,锤炼了一批骨干教师。叶澜老师在谈到教师成长时说过,写三十年的教案,不如写三年的教学反思。他人的课堂是自己的镜子,在帮助他人、反思他人教学得失的同时,教师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投向了身边的伙伴,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生长的过程中,骨干教师的辐射圈越来越大、辐射力度越来越强,更多的教师学习反思能力、指导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三、以优质学校为核心的研究共同体的特征

校际发展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合作组织,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性和创新价值:

1.与高校理论研究者合作从点状、浅层走向整体而有深度

传统意义上的合作,是普通中小学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邀请高校专家偶尔来校作作报告、指导指导课题研究,具有随时随意的特点,宏观、零散而不系统。而淮安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则是以新基础教育研究这一学校整体性变革为合作基础,既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又有具体的课堂实践,因而既有前瞻性,又有实践意义。华师大专家每学期来淮安专题指导3-4次,平时则是淮阴师范学院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分领域(语文、数学、英语、班队)坚持每周一天的深度介入一线学校的理论学习、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每学期初、学期末都要分别举行一次学校管理工作专题交流会,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校管理给予诊断性的把脉和指导,这种专业性的日常持续性介入,使共同体成员学校的变革与研究有了明确的理论引领和实实在在的抓手,日常教研有了切实的载体。这种以课题研究为平台的“重点师范大学―地方师范院校―地方学校”合作模式(U-S-S)给基层学校带来了真实而有效的专业指导。

2.与区域内校际间合作研讨从零散、封闭走向系统、常态

作为以后总制度性安排,共同体成员学校间每学期初都要对一学期的重点工作、活动安排等进行交流,打破了传统的学校间相对封闭、割离的现象。特别是频繁多次的“专题研讨活动”,各校第一梯队的骨干老师都会参与策划研讨、听课评课等,以及区域间的主题研讨交流,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学校的相互深度了解,基本能做到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和促进,因而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层面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与及时辐射。可以说,这是一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也是促进各校内涵发展、增强内生长力的新路径。

3.优质学校在均衡发展背景下获得了新的责任担当

作为龙头学校的优质学校,一般都获得了先行一步、优先发展的良好机遇,但要能在共同体中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必然要加快自身发展步伐,保持优先发展的优势。努力使自己不但有引领发展的情怀,更要有引领发展的能力。“新基础教育”研究作为一项全国性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改革研究,在全国各地都有合作学校,也特别重视对龙头学校培植和要求。进入新基础教育团队之初,每学期华师大团队都会在常州、上海组织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精心策划的2-3次大型研讨活动,每次活动我们都派出大批一线教师前往学习观摩,使学校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龙头学校后,我们在努力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依然定期派员参与其他地区共同体学校的交流,努力为自己争取获得发展的机会。目前,学校有14名华师大兼职教研员,承担着淮安地区共同体学校学科教学与学生工作的研究与培训任务。这种开放的学习心态和较强的反思变革前进能力,促进了优质学校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教育研究、学生发展方式等方面不断变革完善,走向更高品位。

4.共同体学校在共同价值追求下更加关注个性发展

由于有成熟且成型的系统理论与专门专家团队的持续深入指导,共同体学校都有了共同的价值追求,他们通过学校转型性整体变革,通过变革学校制度,变革课堂教学、学生发展和学校领导方式,以学校、教师和学生获得主动健康发展为价值追求。共同体学校总体价值追求相同,他们建立研究资源库,各种文本资源、视频资源、人力资源等实现共享,努力实现共同发展。但与此同时他们都努力保持且正在形成各自学校的个性与特色,他们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的新型“自我”正日渐清晰。他们始终把“我这一个”作为变革的清晰目标,努力找到自身的发展变化、同伴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路径,即便是淮阴师院教科院老师每学期定期举办各领域、各学科第一责任人、骨干教师的专题性研讨沙龙,也是基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除了共性问题的探讨,还安排具体学校个案的研究与交流,在智慧的碰撞中激发和促进学校个性的丰富和完善。可以说,这个校际共同体是一种“同魂异体”的新型合作组织。

相对于共同体外的其他学校来说,共同体学校的研究由于有了新的理论与实践参照系,甚至他们的话语系统都显得“独特”。教师们主动发展和引领责任,使他们有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机会获得了优先发展。他们改变的不仅是话语系统,同时也改变了行为方式,致使他们在新基础教育以外的活动中“出口不凡”,给其他的老师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师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彰显了师生的专业素养和生命价值。我校仅去年就有8名教师在全国优课比赛中获奖,多个学生团队在省市大赛中夺冠。

几年的共同体建设经验表明,共同体成员数量不是越多越好,校际间距离也应以方便日常化交流为宜。校长及其管理团队真心诚意的价值认同,以及强烈的发展愿望和开放的心态,是构成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关键要素。学校发展共同体是基于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而建立的新型校际组织,共同的教育价值追求,共同的实践研究内容,共同参与的日常化研究,以及以优秀教师、管理团队和研究课例等为共享资源,必将促进成员学校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涛、左晓梅.均衡与发展:义务教育发展的双重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3-11-18.

[2][加拿大]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