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1
关键词:素质教育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汉服
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1-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中文明与智慧、辛勤与汗水、自信与奋斗的伟大结晶,它包含许多博大精深的思想品质与价值宝贵的教育资源。中国古代优秀教育传统是指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并具有合规律性、发展性和一定普遍意义的积极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文素质的高要求,紧密贴合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的提升重大意义[6-8]。汉服本身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斩断,将汉服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二者相互交融渗透,可以更好的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紧密结合,丰富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我们几千年历史留下的文化瑰宝不能仅仅只是沉睡在历史里,而是应该将其唤醒,弘扬出去,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致敬先辈们,提升自我文化修养。
二.挖掘“泛文化”,倡导“云汉服”
时下青年学生当中,汉服热逐渐升级,大街小巷不时能够看到身着汉服的青年,且各类汉服秀活动层出不穷。汉服秀的流行,反映了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回热,也反映出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的契机,借鉴“云”概念,将汉服背后的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开展“泛汉服”活动,提出“云汉服”的概念。将汉服背后的教育内涵进行充分利用,既普及汉服的种类、常识、运用,又注重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汉服所倡导的文明礼仪、责任担当、人文素养等文化意义为教育内容,在大学生中进行推广普及。以“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为载体,开展活动,线上线下双线同时进行,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当前大学生中,虽然存在汉服社等自发的组织,但其仅限于兴趣小组的形式存在,对于汉服在文明礼仪、价值观念、国学常识等方面的教育意义挖掘较少,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方面的研究较缺乏。在各种文献调研中,并未搜索到相关资料。因此,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理论实践,将“云汉服”的理论研究与活动开展相结合,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当前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运用网络新媒体或自媒体、直播、云概念、大数据等研究形式,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将汉服背后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及民族精神彰显出来。以汉服为载体,普及汉服知识、宣传国学经典、推广传统文化,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挖掘文化教育内涵,倡导文明校园创建,让广大学子感受华夏文明之美,倡导青年学子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文明礼仪,磨砺敢于担当,勇扛责任的品德,将校园文明落实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升自我文明素养、人文素质,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汉服,诵国学,重礼仪,塑品德,汉服既是几千年文化的表现载体,更承载着历史与民族的基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衣袂飘飞,不仅寄托着国人心中对美好精神状态与明媚气质的无限向往,更是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彰显,能够唤醒我们华夏儿女的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战斗力,激发文化创造力,提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2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文化;通识教育;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音乐文化进入高校课堂的历史
20世纪初民族器乐大师刘天华先生将民族器乐带到高校的课堂并为推动民族音乐贡献其一生。笔者看过纪录片《刘天华》,清楚地记得其中的每句话语。刘天华先生在1922年受北京大学时任校长之邀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琵琶导师,他给北大学生做国乐讲座时说到:“比如吃饭,吃西洋大餐可以饱人,但窝窝头同样可以果腹;比如走路,穿皮鞋可以上街,但穿布鞋同样可以远足,而今天的中国,窝窝头和布鞋比起大餐和皮鞋其价值要大得多!”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如此稳定、发达、繁荣,提供给我们的音乐种类繁多,我们的选择是自由的,但在自由的选择中被五花八门的音乐表象所吸引,缺少价值。我们的“窝窝头”和“布鞋”在当代青年大学生身边渐渐销声匿迹,熟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精通各门技能并与国际接轨,频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但是在他们身上很少体现出中国印记,比如会写毛笔字的少了,会演奏二胡、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的更少了,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印记没有在他们身上留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年大学生身上很难寻到,这样的严重消失,其实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没有中国印记的大学生,不了解琴、棋、书、画、诗的大学生,能代表中国吗?若干年后这代青年人如何教他们的孩子中国传统文化呢?
二、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课程建设中的现状传统音乐的历史不能从吾辈之手再翻开新的一页吗?代表中国人的音乐思想、中国千年文化精髓及世代传颂的音乐在高校的音乐素质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意义。要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身上散发着“中国印记”的气质,要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接过来、传下去”。高校音乐素质教学中涵盖丰富的教育内容。通过音乐课堂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要单纯地理解作品和传授演奏及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中渗透、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熟知中国文化的历史从而提高他们的中国文化素质。以上海大学2013年春季学期音乐课程开设情况为例,开设的通识课和选修课中音乐类课程如下:一、通识类课程有“东方音乐文化”、“交响音乐赏析”、“世界经典轻音乐赏析”、“西方音乐文化”、“戏剧音乐”、“音乐大师与经典名作”、“音乐文学赏析与创作”、“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欧洲民族乐派的音乐赏析”、“百老汇音乐剧与美国文化”;二、选修类课程有“世界著名音乐剧赏析”、“钢琴入门”、“歌曲写作与小提琴写作入门”、“动漫中的音乐”、“世界著名舞台剧赏析”、“漫步中国音乐与古典诗词”、“音乐鉴赏”、“宫崎骏与日本动漫文化”、“电影中的音乐家故事”、“电影鉴赏”、“经典百老汇音乐电影赏析”、“管乐艺术赏析”、“钢琴艺术”。在以上开设的课程中音乐通识类课程10门,其中有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不足1门,因为“东方音乐文化”涵盖的是整个“Orient”音乐,从世界地理范围上看,所谓的“东方”音乐是除了中国还包含日本、韩国、朝鲜、印度尼西亚等东方国家的音乐,所以“东方音乐”课程中讲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容特别少,不足1门。音乐选修类课程13门,其中有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不足2门,分别是“漫步中国音乐与古典诗词”和“音乐鉴赏”,因为“音乐鉴赏”是讲解中西方音乐的鉴赏类课程,所以中国音乐只占一半。从一学期开设的课程来看,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所占比重不足1/10,看见这个数字令人担忧。
在日复一日的课程中,我们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为学生的精神世界建构了一个什么样的框架?这样的疑问在笔者的教学中常常跳出。笔者在“东方音乐”课程的教学中,讲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这一节时,问学生“你们见过古琴吗?”同学们鸦雀无声。又问“你们听过琵琶曲“阳春白雪”吗?”同学们沉默无语。笔者灵机一动改问“周杰伦近期有什么新专辑出版?”同学们兴奋不已、侃侃而谈。继续又问“‘S.H.E’(台湾的女子流行演唱组合)最近又在哪个城市开演唱会?”同学们热情洋溢、滔滔不绝……而笔者沉默了!如今很多民众青睐快餐文化,人们有些浮躁在所难免,但是高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好地方,老师们不仅要将文科理科的专业知识教学以及科学研究项目冲刺到学科的前沿领域,也要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精神灌溉到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中。目前很多高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重视不够,虽然国家提倡并支持“弘扬传统文化”,但是在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和竞争下,有谁能闲下心来听一曲古琴、品一首诗词、赏一幅书法和绘画呢?虽然在国家汉办大力推动下,已在世界各国成立代表中国儒家文化的孔子学院,但是又有多少国内的大学生熟知这些本国的传统文化呢?国内高校的课堂为什么不开些传统音乐文化的课程?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是否喜欢以及了解的程度如何,笔者做了300多份“上海大学学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素养调查问卷”,收回有效答卷300份并作整理和分析。在这里提供问卷的部分内容及数据供读者参考。1.学生喜欢的音乐类型:西方流行音乐占18%、西方古典音乐占14%、中国传统音乐占30%、中国流行音乐38%;2.传统音乐是否有必要在校园里推广:有必要的占86%,没必要的占6%,持无所谓态度的占8%;3.学生了解传统音乐的情况:不知道从问卷刚看到占4%、知道但不喜欢占2%、知道而且比较喜欢占27%、知道但从未了解占67%。从整套问卷的分析数据来看,学生们喜欢传统音乐文化但是没有很多可供他们学习的课程及可参与的校园活动。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3
传统文化散发着思想的光辉,蕴含着人类的人文精华,表现着高尚的情怀节操,体现着作者的人生追求、志趣爱好。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生产实践的高级技能人才,这一目标使学校和学生过于重视专业课和实践课,重视理科知识而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广博深邃,富有哲理性,注重人的道德修养,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仁者爱人”是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除此之外,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等都是至今仍值得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民族精神在《周易大传》中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热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教育担负着创新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具有创新精神是新时代人才素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许多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人文精神。历史上很多为人类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爱因斯坦有着高超的小提琴造诣,从音乐中他得到很多灵感,大大推进科学研究。苏步青、华罗庚等既是数学家,也是诗人,更是道德超群的优秀学者。居里夫人、爱迪生、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等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可贵品格。因此,大学生成才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积累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质,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增强创新灵感,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塑造学生优良人格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很多人为生活奔波,为利益拼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享乐至上的思想。要纠正学生的价值观,有必要重视传统文化,继承“天人合一”的传统,继承传统儒家文化追求“内圣外贤”理想人格的传统,追求“人格和谐”,提高人文素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充分利用高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来自经典,以文学作品为主体,兼顾历史、哲学等各个方面,凝结了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修养。
(一)整合教材,精选内容
高职语文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和课时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对教材内容做出取舍。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要精选教学内容,按不同时代或不同内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篇目精讲,使学生领略到作品丰富的思想性,高妙的艺术性和高超的技巧性,进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方法,拓宽视野
高职语文的教学要有别于中学的教学方式。中学阶段由于面临升学的压力,语文教学侧重于工具性,免不了题海战术、应试策略。教师备课围绕着考试进行。高职语文教学应着重于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辨别文学的趣味,领悟人文的意蕴,尽情观赏中国文学之美景。但是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与中学教学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让学生闻而生厌。
(三)关心社会,关注生活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各类体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教师应注意将有关的文化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个体思考,生活感悟有机渗透,把课堂延伸到生活,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文本材料与社会生活的对话。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文化、思想层面上关注社会和生活,有利于学生将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内化。如在介绍老庄和谐思想时,结合现实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环境保护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从中得到感悟,以传递人文思想。
(四)加强教学,陶冶情操
中国优秀古典文学承载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坚强和乐观是古典文学的基调,也是古代文人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古典文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重塑人文精神。如屈原的“独立不迁”和“上下求索”的精神,李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及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精神境界和坚强乐观的态度,激励人们奋进不缀。发挥古典文学作品文的作用,就是通过诸如大学语文、古典诗词文鉴赏等课程,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一个寓教于乐,寓抽象于形象的有效途径,并通过它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学生心目中建立坚固持久的人文精神。因此,开设古典文学教育要求教师传递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的人文精神,并使之深人学生心灵,成为其人格精神的一部分,而不能仅局限于诗、词、文的趣味欣赏。
(五)寓教于乐,激发机智
语文课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的“说教”,这无法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为保证学生通过课堂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扩展视野,增长见识,激发机智,使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除了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外,还应采用多种灵活的寓教于乐的形式,如辩论、演讲、讨论、情景剧表演、走进大自然及社会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可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学生在“乐学”中提高人文素质。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学生;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乃是学之学问之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高低关乎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精神与智慧的载体,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江河若断流,我辈何以对子孙?文化若失传,我辈何以面祖宗?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学术,总体说来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为人处世、人性修养、精神气质等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五千年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通过丰富的形式留存下来,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易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重要著作。这些经典论及孝悌、诚信、友善等道德伦理和规范,以其通俗性、可读性、隽永性流传于世,渗透在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中,供后人学习和领悟。因此,高职院校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育,特别是国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提升自我修养,积极对待人生,是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当代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基本准则,这与思政课程教育目的不谋而合。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一)学会孝敬父母、尊师重道
家庭是社会基本的构成单元和组织形态,每个家庭的信仰反应的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信仰形态。儒家认为仁爱始于家庭,一个有爱心的人是从家庭亲情中培养起来的,从爱父母到爱天地万物,孔子不相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能去普爱天下人。所以孔子说“孝睇”是“仁之本”。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而去爱别人,古人谓之“悖德”。《弟子规》是做人的根基,若能“入则孝,出则悌”,自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和睦。若能“谨信,爱众,亲仁”则修身、处事与接物,自能进退有方。如此身修家齐,自然国治天下平。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将圣贤教诲落实在生活点滴即待人处事、接物当中。在家庭、学校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人生心态,引导学生树立礼仁博爱的价值观,带动良好社会风气。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理论的专家,而是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公民。给予青年学生关于人生、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引导与帮助。所以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作为一位社会人基本的道德要求。
(二)调适心理状态,圆融人际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了《弟子规》,学生就会懂得“孝悌”是修身的基石;学了《大学》,就会悟到修身对家、国、天下的重要影响;学了《中庸》,就会体会到人应该走“中道”,“中道”是人的本性。《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应该如大地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包容各方面的人和不同的意见。宽厚之道包含了宽容待人,理解他人的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团结友善、注重和谐,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今天,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相处应该共同遵守的“黄金规则”。这些对于当今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的避免人际摩擦,增强学生人生智慧与职业能力。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意识。孔子曰:“言必诚信,行必中正。”诚是信的前提和基础,信者即是诚者的典范,孔子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人生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荀子则进一步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使信不仅成为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扩至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诚信既是衡量一个民族人文素质及社会生活水准的重要标准,又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与秩序的重要标志。必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大学生把诚信作为立人处世的内心向往。
(三)奠定人生格局,增强社会责任感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来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中,中国人总是通过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个人价值是有限的,但社会的价值是无限的,只有将个人有限的生命和社会无限的价值联系在一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释放无限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中,体现着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孟子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忧国忧民,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民鞠躬尽瘁。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感、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
三、高职院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契合方式
(一)完善课程体系,开设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且大部分学校重视学习的实效性,希望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密切联系,因此很多学校都有重视专业课程,忽略人文素养课程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少之又少,有的学校甚至为零,这在理工科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要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各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完善课程体系,以选修课的形式来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二)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动手能力,他们不仅仅是从课堂中接受教育,而且更愿意从课外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其中,使之受到良好的熏陶。作为教育者应该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比如,可以举办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月;定期开展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比赛活动,汉字书法、中国绘画、文房四宝、传统手工、围棋、中国武术、古典乐器、传统中医、茶艺茶道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这些精粹都能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青和积极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院成立了武术协会、茶艺社等学生社团,由教师定期指导培训,在2015年重庆市大中小学生武术比赛中荣获高职高专组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结合学院“上善若水,学竞江河”的校训,学院基础教学部打造“上善大讲堂”作为一档提升人文素养、营造浓厚氛围的校园文化节目,自2013年10月成功举办以来,每一期都给全院师生带来一场文化的饕餮大餐,凝聚了大量的人气。作为高职类工科院校,这些活动形式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同时,每一次活动都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组织、参与,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重视高职院校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是以德行为根本发出来的一种优良文化,学习理论与身体力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职院校的德育目标应该有生活化的一面,教导学生学知识要先做人,在学习、生活中体现良好的道德修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国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为学生的终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国学教育中经常需要学生对经典内容能熟读成诵,而实践证明,熟读成诵是开发智慧的好方法。其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5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校园文化的开展增加了内涵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与普通的校园活动相比,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为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有利于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加强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这些都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校园文化的开展改善了环境利用文化素质养成课程的实践,组织带动学生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绿化,校训和行为的规范,人文景点、教室与实验室布置,图书资料建设等等,都要有带有一种学术性和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进而提高其文化层次。
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目前,高职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文化素质课程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呈边缘化趋势,课程设置缺乏稳定性、系统性,课程组织缺乏逻辑性,且普及性较差,覆盖面不够宽,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改革,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在层次上亟待提升、在内涵上尚有待拓展,从校风、教风、学风三个层面看人文精神比较欠缺。为解决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现代性与传统性、专业性与基础性、职业性与人文性的矛盾,我们探索实施了“一门课程、两个课堂、三个阶段”的解决路径。其中“一门课程”指由基础教研室设计开发的“理论-实践一体”特色课程,通过优化文化素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设,全面提高文化素质课程质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培养出具有一定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两个课堂”是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尤其注重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系列活动,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三个阶段”是指文化素质养成课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大一、大二、大三选修不同的课程模块,第二课堂活动也会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的活动以不同年级的学生为核心群体,带动和辐射全体在校生。详述如下:(一)一门课程:文化素质养成课1.理论教学部分:课程名称是文化素质养成课。其中包括传统文化、文学鉴赏、艺术鉴赏三个模块,由各系针对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任选其中两个模块组成适合本专业的文化素质养成课,实施模块教学,各模块培养目标如下:传统文化模块:《传统文化》课程的任务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通过剖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感受华夏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要让学生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思考和批判,从中汲取奋起自新、自强不息、兼容并蓄、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鉴赏模块: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阅读和品味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审美心态和纯正的艺术审美趣味,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并且能够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艺术鉴赏模块:通过对艺术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感受,对音乐、美术、影视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习综合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艺术的感知与欣赏、创作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在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基础上,拓展审美视野,发展个性,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程度得到提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实践教学部分: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效果,繁荣校园文化,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以大学生文化素质养成课为基础,配合教学内容实施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每一个模块都对应设计比赛和活动。结合学生实际,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创意大赛、开设“文化讲坛”、举办“大学生文史知识竞赛”、古典诗词朗诵比赛、读书沙龙、电影赏析等活动。对每项活动都从目的和意义、参加人员、具体实施办法、举办理由、可行性分析五个方面做了详尽的分析,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操作过程可检测、可控制,结果可检验、可评价。实践教学的总体原则:活动契合每个模块的理论教学内容,由选修相关模块的学生和授课教师为核心,带动辐射全体在校生。每两个月举办一个主题活动,平时还设有常规活动,如文化讲坛和读书沙龙等。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由老师、学生共同组织,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三)三个阶段:分阶段教学为完善文化素质养成课程体系、避免课程设置上重专业轻基础造成的结构性缺失,我们将文化素质养成课的三个模块放在三年中进行,每年开设一个模块。传统文化模块在大一开设,作为文学鉴赏和艺术鉴赏模块的基础和先导课。此模块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己任,重在“人文精神”的养成,将人文精神落实到高职学生的工作和人文道德实践中。在传统文化模块的基础上,文学鉴赏模块在大二开设。此模块能进一步展现语言之美、意蕴之美、创造之美,是前一模块的延伸和具体化。其中也会涉及到简单的文艺理论,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为第三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艺术鉴赏是前两个模块的后续课程,大三开设。大三学生有前两个模块的积淀,可以在这个模块的教学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他们即将结束学习走向社会,艺术鉴赏模块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为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点。鉴于各专业在选择模块时通常只选择两个模块,缺失的模块可以通过举办第二课堂活动来弥补。通过参与实践课程来完素质培养目标。实践证明,“理实一体”的文化素质课程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当然,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门课程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依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经验,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的建议。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范文6
关键词:茶文化;素质教育;大学生;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54-02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倡导将茶文化应用于素质教育,在2007年茶学教育研究会上,来自日本的姉崎有峰阐述了茶文化对素质培养、增强民族凝聚力所起的重要作用;韩国的郑英淑认为韩国茶礼是提高个人修养、陶治情操的重要方式。更多的中国学者就茶文化素质教育功能作出实际尝试,如伍萍在《中国茶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初探》一文中指出,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好教材。黄晓琴等在《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文中亦提出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良好的作用。众多高校开设了《茶文化》、《中国茶艺》等相关课程,受到学生们的青睐,茶文化教学已在素质教育中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挖掘和弘扬茶文化的精华,把茶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相融合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的探索,也是高校“茶文化”热潮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开展茶文化教育教学的现有成绩与存在问题
传统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极具生命力,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原因是:茶养生健身的功效有利于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茶中寄寓了清淡平和、宁静自然的人生态度,饱含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中华传统美德,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优化精神生活质量为旨而学习茶知识、接受茶艺培训的人日渐增多,茶文化专业也作为特色专业开始进入高、中等院校国民教育体系,国内有多所高等、中等院校陆续开设茶文化或茶艺专业(包括茶艺专业方向班),并在专业教学中设置了茶文化概论性的相关课程。茶艺师也已成为国家劳动技能的一种职业。诸多学者倡导将茶文化应用于人文素质教育,众多的中国茶文化专家、学者、教师就茶文化素质教育功能作出实际尝试。我国茶文化教育在近些年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1.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将儒、释、道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我们既不能机械地把茶文化当成说教或以教条主义的形式传授,更不能用肤浅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如何使学习者准确领会和感悟其思想精髓并传播其文化内涵,是亟待解决的第一层关键问题。
2.茶文化教学内容有待丰富。目前各大高校的《茶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偏重茶史、茶政、茶法,多停留在以史论史,以事论事的层面,缺少符合时代需要的实用性茶文化知识。
3.茶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和大多数课程一样,目前茶文化教学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动手操作的实践教育,多数学生在学习之余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与茶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很难体会识茶、泡茶的过程,而仅文字表述难以使学生深刻理解茶文化,也就谈不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目前茶文化所实现的素质教育功能仅仅是茶文化教学中所产生的副产品,茶文化素质教育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有待研究。
因此,本文着力探讨充分发挥茶文化素质教育功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陶冶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二、茶文化认识及《茶文化》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目前,我校已在茶学专业开设《茶文化》、《中国茶艺》、《评茶与茶艺技能培训》等必选课。所开设的《茶文化》、《中国茶艺》公选课程成为热门课程。茶学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也培养了上千名的初、中、高级茶艺师、评茶员,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扩展了学生的就业范围。沁心茗茶协会通过开展讲座、茶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茶文化氛围。2006至2011年我校选修茶文化与中国茶艺课程的学生人数分别为323、664、704、717、889、884人次,茶文化课程受到学生空前的青睐。2011年6月10日-11日,我们以湖南农业大学选修茶文化公选课的部分学生共计190人为调查对象,开展以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为主要形式的调查工作,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85份,结果分析如下图。
1.茶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调查表明,对茶文化常识不了解、较了解、很熟悉的学生人数分别为:2人、8人、175人,所占比率分别为1.1%、4.3%、94.6%。其中有175位学生对茶文化中的茶史、茶艺、茶诗、中国和世界的饮茶习俗与形式等都能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因此,在没有材而仅凭教师讲授的教学条件下,学生还能运用自如,灵活处理,充分表明茶文化内涵丰富,富有吸引力;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茶文化的喜爱,因为没有发自内心的投入,是很难对新知识产生如此深刻记忆的。同时也证明了茶文化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品格教育最方便、最深入的管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