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范文1

患者的心理分析

临床观察表明,手术前90%以上的患者有精神过度紧张感或恐惧的表现存在,这主要是患者本身对手术缺乏正确、必要的认识,出于对手术的惧怕(疼痛、意想不到的意外)。对于无法忍受的巨大心理压力采取诸如自我解嘲或压抑的方式,而常在被推进手术室途中或门前就痛哭流涕。

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室的环境很重要。给患者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手术环境,使患者心情愉快,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做好术前访视工作,耐心说明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告知病者术前宜如何用药,手术部位及禁食水。指导术中需配合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麻醉和手术具备一定的认识,同时叮嘱患者良好的休息不仅有利于手术,对消除紧张感及对术前、术中麻醉的重要性。

术前皮肤准备、术前导尿管留置的重要性。

对要接受破坏性手术的患者(如乳腺癌根治术、截肢等),要讲清手术的必要性及不做手术的影响,鼓励患者勇于面对,战胜病魔,使其感受生活的美好。

术中心理护理

到病房接患者时,和蔼的态度,动作轻柔必不可少。当患者进了手术室,环境的改变或刺激致其心里紧张。所以,准确的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使患者逐渐适应已变化的陌生环境,使其能积极配合,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以与之谈比较轻松的话题来分散其注意力,缓舒情绪紧张。注意谈话时和蔼的态度、语气,必要时辅以手势及肢体动作。同时,做个好听众,聆听患者的谈话,不随意发言。当患者因过度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必要安慰,并诱使其转移话题。术中医护人员宜用心工作,勿谈易使患者误解的话题,以避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让语言在心理护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争取患者的合作,从而能更好的配合手术。

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范文2

1一般资料

我院从1991年7月到1992年7月,重点观察手术患者100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为87岁,年龄最小的为7岁,有80%为农村患者,20%为城镇居民。手术种类有外科手术,妇科手术,五官科手术,口腔科手术。通过观察我们认为,一个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心理反应大从较为强烈,以恐惧、焦虑、适应心理差为重,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心理活动,临床表现,不同于其他患者,他们更需要心理护理。

2一般心理特征

2.1多愁、忧郁、渴求:

手术患者手术前有90%以上患者,精神过废紧张,考虑问题多,感悟易冲动,夜间失眠部分患者怕手术拖延时间长,医学费用大,经济负担不起,尤其农村患者,担心医护人员看不起,手术不给细心做,同时,还总是渴望由技术高明的医生给自己做手术,医护人员对自己的重视和关心,想寻找一切机会同医护人员交谈,从中渴望得到一点精神安慰和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手术中的一切情况,这种焦虑和忧郁必须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2.2恐惧、紧张

对手术盼望很久的患者,一旦知道自己将要实行手术时却又产生了惧怕,自怜,紧张的心理。恐惧心理多发生在大手术或肿瘤的患者根据不同病人的表现形式又可分为抑郁型、激动型。

2.2.1抑制心理

多见大手术和中老年女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及对手术室这种特殊环境的陌生又增加了一份神秘感,所以,把手术看得特别可怕,想起刀子、剪子、血就发抖,患者表现为神经抑制,反应迟缓,表现呆板,若有所思,问其话时突然醒悟,肢体活动僵硬不灵活,如仰壁动腿等。鼻尖出汗,发抖,双手下意识“紧张握床单”等

2.2.2激动心理

由于过度恐惧心理压力过大,无法忍受,采取自我解潮的方式,常在推进手术室途中就痛哭流泣。表现为神经衰弱症侯群,持续不安,心烦意乱,多见于儿童及女性病人。

2.2.3产妇心理

即发生在剖肤产患者,异常表现多在孩子推出后,有的特别高兴,喜笑颜开,并不停的与你谈论生活,也有因过度高兴而痛哭者,有因不如意而哭泣的,一是自己不称心,二是想到回去后要面对家人遗憾的面孔,二者都可引起予宫收缩不好,术中出血量增加。这些均说明,外在病理或生理因素与内在心理因素是相互参透,相互影响的,有的起着恶性循环。

3心理护理

3.1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3.1.1患者在手术前都有恐惧心理,表现为心绪紧张,恐惧,白天坐卧不安,夜间睡眠不佳,甚至有的用镇静剂都无剂于事,给手术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应到病房看眼患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清手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手术,手术是对机体有一定创伤的治疗措施,在实施前,必须争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在决定手术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本病的性质。发展与转归,解释手术的目的,说明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有时能在麻醉和术中,术后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后他们才能在万一出现不测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治疗。

3.1.2了解患者的近期情况,如:有无心慌、气促及其他不适,对女性患者需了解其月经情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日期,并向患者讲述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禁食水的目的,对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我们都要采取亲切的语言,和葛态度耐心的进行回答和解释。从而,保证患者术前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睡眠。为接受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3.1.3对于急诊手术患者,医护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患者,同时,要安慰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病情和拖延手术的后果,以取得家属和患者的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2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3.2.1当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态度一定要和葛,动作一定要轻柔,病人进了手术室由于环境的变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使患者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3.2.2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术中要正确的运用语言,准确的表达情感,和病人谈些比较轻松愉快的问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谈话时态度要和葛可亲,必要时做些手势和动作,同时也要做个好听众,认真听病人的谈话,不要随意发言,当病人过度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安慰,也可诱导继续谈些别的话题,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要用心工作不要闲谈,不要谈易使病人误解的话,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的配合手术。

3.3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当手术室护士护送患者回病室后,首先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好术后注意事项。多数患者都会希望手术治疗能达到立即好转,但实际上无论大小手术都对身体有一定的损害,术后常切口疼痛难忍,这样会使患者想到是否手术时损伤其他部位等各种离奇的想法。增加了患者的思想顾虑,这是患者很想知道手术的结果如何,当手术室护士出现在他的面前时,患者会得到很大的安慰,因为通过交谈,他可知道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的转归也一定很好。此时,那些离奇的想法就会消失,心情也会舒畅,手术后的思想顾虑就会解除。同时要做好耐心的细致的解释工作,还要做好保护性医疗,需要和家属交待的都要避开患者,以防引起情绪波动,影响切口愈合,此外,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通过家属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共同搞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典型病例:

病例1;姓名:王淑荣,性别:女,年龄53岁,诊断:予宫肌瘤。患者患予宫肌瘤三个月,反复性出血,血色素3.5g,因多次住院对治疗缺乏信心,恐怕术后改变女性特征,所以对手术非常恐惧,精神紧张,通过耐心的解释讲清了手术的利害关系,解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同意手术,术后一期愈合。

病例2:姓名:高飞,性别:男,年龄19岁,职业学生,患胃穿孔入院后手术修补,患者入手术室后,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思想负担重,涕哭不止,通过与他交谈,分散了注意力,解除了他怕手术影响学习升学无望的思想负担,顺利的做完手术,术后一期愈合出院。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范文3

1 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具有两重性,它即能使受术者康复,又有威胁病人生命的潜在危险,它既能解除病人肉体上的痛苦,又能因截肢,眼球摘除等破坏性手术而增加病人心理负担。又其老年患者,本身适应能力减退,当这样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或手术探查时,尽管医务人员耐心的做了大量解释工作,仍有一些患者难以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恐惧,焦虑。他们担心手术时疼痛难以忍受,害怕术中大出血,害怕是患了不治之症。当然也有存在侥幸心理的患者他们求治迫切,认为一刀能解除一切痛苦。其实有许多手术只是清创,修补切除等,这样术后结果与患者愿望一旦有了差距,患者就会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我们根据手术前病人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方式做好术前心理护理。

1.1 对那些手术焦虑恐惧型的患者,我们耐心细致地讲清手术的必要性,让他们了解不做手术就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给他们介绍手术方法,过程,讲述中如何配合和出现问题如何处理,从而使患者减轻了心理压力,使之迅速从恐惧,焦虑中解脱出来。并使患者加强自控力,稳定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对那些求治迫切型的患者,心理护理上着重讲清手术是必要的,但又不是万能的。有些术后的结果不是令人满意的,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除去侥幸心理,这对稳定病人情绪极为重要。另外病人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也是影响病人手术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做好家属工作也是手术心理护理主要内容之一。术前尽量向家属交代清楚病人的病情,手术的必要性,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安慰病人等。

2 手术中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手术往往把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手术上。那些意识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的患者,对手术进展过程代表特别留心观察;而那些自控能力差的老年人,情绪易受客观因素影响,对医生,护士的对话,语气非常敏感,当听到“手术做不下来了”。“找主任”,“病灶转移了”等话语时,病人会产生极度恐惧和悲观情绪,随之心率加快,血压波动,针对这种病人的手术心理护理,要求严格执行医疗保密制度,向病人解释病情时口径应统一,正确疏导患者,消除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杜绝不良语言刺激,严肃,认真,以娴熟的医术赢得时间,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范文4

关键词 手术 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

1引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学在医疗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 视,是当代护士需要了解的一门重要学问[1],心理护理是针对病人现存在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和心理状态,护士运用心理学 知识和技术给病人关怀、支持和帮助,以满足病人的需要;解决心理问题;捉高病人和家属对疾病带来的变化的适应能力。

待手术病人是一类特殊患者群体,其心理活动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作为手术室护士不应机械地等待配合手术,而应深入病房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并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达到这一目的,护理工作人员除应积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外,尚要充分了解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尽量做到适应具体病人的个体化心理护理。本文从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出发,着重探讨手术病人的手术室心理护理问题。

2护理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现代的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心理、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做好心理 护理的前提是,要准确理解心理护理的内涵,掌握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只有具备扎实的心理护理理论知识,熟练的心理护理技能,才能给病人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和塑造自己,拓宽知识面,运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各种 护理问题的能力。除相关医学知识外,尚应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用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知识,提高对人的认识能力,了解人的共性和个性,针对不同的病人,制定出有效的护理计划和措施,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使其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3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手术患者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常常会影响到整个疾病的进程,只有充分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才能实施合理、有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手术患者往往具有一定的害怕手术的心理特征。许多资料证明,大部分手术患者其基本性格特征是:情绪压抑、多思多虑、内向而不稳定等。具有这类性格缺陷者,处于情绪压抑状态和精神应激情况下,通过复杂的生理、病理反映,最终削弱了机体的自身免疫能力,不良社会心理因素对机体具有促发作用。许多资料认为:忧郁、失望和难以解脱的悲哀是手术病人的共同心理活动。手术患者常呈现不同的疾病心理反应和情感障碍为中心的精神状态的各个阶段的心理活动各有特点,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和心理需求。 手术患者的情绪和心理障碍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明显影响。如病人情绪乐观,积极配合治疗,能正确认识疾病,提高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因此对于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临床工作者也证实了心理护理对手术病人的积极作用。

4手术患者的手术室心理护理

4.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相比,接触病人时间短,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当掌握的技巧。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熟悉环境、人员、制度,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直接相关的。护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心理反应。首先要尊敬病人,肿瘤病人突出的心理需求是受到重视和尊敬,因此,对病人尊敬是护士的重要品质,也是全体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的品质;其次要关心病人,要做到术前、术中、术后的精神支持和接送病人过程中无微不至的照顾,对生活不能自理和需要协助的病人更应细心照顾。热情、耐心、周到、细致的服务会取得病人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

4.2合理心理护理措施

4.2.1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预手术病人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患者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往往比其他患者表现的更强烈。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主动进病房访视病人,介绍自己,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说明手术的过程和麻醉方式,使病人对手术和麻醉有初步的理性认识。主动与病人交谈,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耐心的交谈,发现病人暴露出来的主要心理问题,并针对手术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宣教,通过讲解,将有关手术信息提供给病人,有助于降低因信息缺乏而引起的焦虑、 恐惧、紧张,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4.2.2缓解患者的忧虑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病人往往有很强的忧虑心理。待手术的手术病人往往会表现为对手术的危险性过度担忧,和对手术效果的怀疑。术后的手术患者往往会关心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术后的恢复问题。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和患者的主管医生交流,了解患者的治疗措施和手术方案、程序,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的向病人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权衡手术的利弊,手术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实是求是,恰如其分地解答患者的问题,适当介绍手术程序和预期效果,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和续贯治疗等。通过这些信息的介绍往往可以达到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愿意和医护人员配合。

4.3 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家属是病人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家属与病人接触最多,他们焦虑情绪很容 易传染给病人,另一方面家属的身心健康是为病人提供社会支持的前提,所以对病人家属的身心护理己成为护士的职责。绐家属讲解手术相关的知识,提高患者家属对手术的认识水平,要其了解目前医疗水平发展很快,大多数手术患者通过积极的医疗干预可改善手术质量,患者家属的乐观情绪往往会感染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5小结:因此,在手术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目的在于满足患者的需要,系统地解决患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访视要与患者心理沟通,给予激励性语言,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使患者对手术有正确的认识,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从而缓解患者对手术的不安与恐惧心理,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配合手术。术后看望患者,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给予心理支持并告知相关的保健知识协助其手术的预后。术前术后访视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重视、理解和尊重,给患者最大程度的关怀,搞好医患关系,这样能够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范文5

【摘要】现代医学证明影响健康与疾病的因素,除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外,还有心理因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从整体护理的观点出发,掌握每位病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性格特殊以及社会背景等因素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心理护理来提高疗效。护士只有掌握每位病人的心理特点,才能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达到最佳心理状态,(1)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术后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一 患者的心理分析

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手术前有90%以上的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恐惧。主要是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害怕手术中的疼痛和一些意想不到的手术意外、过度恐惧、心理压力过大、无法忍受,采取自我解嘲的方式,常在推进手术室途中就痛哭流涕。二 手术室心理护理1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1.1 为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手术环境,使患者心情愉快,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2)

1.2 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工作,耐心说明手术的方法、麻醉方式、手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告知病人术前应如何禁食水、用药和手术的。指导术中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对麻醉和手术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嘱病人好好的休息有利于手术,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其配合好麻醉。

1.3 说明皮肤准备、术前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

1.4 对于接受破坏性手术的病人如截肢、乳腺癌根治术等,我们要讲清手术的必要性及不做手术的危害,告知病人要勇于面对现实,战胜病魔,使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2.1 当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态度一定要和葛,动作一定要轻柔,病人进了手术室,由于环境的变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使患者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2.2 谈些比较轻松愉快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谈话时态度要和葛可亲,必要时做些手势和动作, 同时也要做个好听众,认真听病人的谈话,不要随意发言,当病人过度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安慰,也可诱导继续谈些别的话题。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要用心工作不要闲谈,不要谈易使病人误解的话,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地配合手术。3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当手术室护士护送患者回病室时,对清醒的患者应告知手术进展很顺利,一切正常。送回病房后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好术后注意事项。掌握麻醉期和手术时病人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还要做好保护性医疗,需要和家属交待的都要避开患者,以防引起情绪波动,影响切口愈合。此外,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通过家属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共同搞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 小结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搞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掌握患者主要的心理特征,可使每位手术病人都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手术,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范文6

关键词:心胸外科;手术;心理护理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型医学模式的确立与发展,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影响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为了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增强手术的信心,手术护士须在手术前进行随访,麻醉前安慰,术中关心体贴患者,术后详细交待注意事项并追踪观察心理状况,认真负责、礼貌服务,踏实有效地做好其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恐惧感,使其能够更好的密切配合手术,取得最佳疗效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1 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1]

1.1丧失性焦虑 为失去劳动能力,脱离集体、家庭,担心家庭成员无人照料而焦虑。

1.2性焦虑 为手术进行是否顺利,是否有生命危险、疼痛,术后自身完整状态是否丧失,以及能否进行正常的生活而焦虑。

1.3分离性焦虑 患者住院后,为离开了他所熟悉的环境,失去了原先心理生活的主要乐趣和支柱而焦虑。

1.4假拟性疑虑 手术后,患者常因为手术切口的疼痛而产生这样那样的假设与疑虑。如术后吻合口、切口会不会裂开,伤口长好后形成疤痕会不会导致器官功能丧失等。

1.5担忧 担心手术医务人员的技术能力,对自己是否尽心负责治疗而担心。

1.6恐惧 对手术治疗缺乏正确认识,或听说过手术失败,及发生手术事故的病例,对预后有疑虑等。

2 调查内容及结果

2.1内容 共调查心胸外科手术患者180例,平均年龄为55.8岁,其中男性129例,女性51例,中年55例,老年125例;采用交谈法和观察法,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心理问题及对心理护理必要性的认识。

2.2结果 180例患者中有164例占91.1%,认为有必要进行心理护理,与手术室护士交谈,增强了他们对手术成功的信心,解除或缓解了术前紧张情绪。

3 心理护理措施

3.1术前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所具有的焦虑、恐惧心理,可酌情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情况、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及以往同种病例的治愈情况,使患者对手术医生产生信任感。向患者讲解手术室有无影灯、吸引装置、电刀、心电监护仪、麻醉机、手术器械等,在手术时会发出各种响声和亮光,都对人体无损,不必害怕,增强患者的安全感,给予一定的思想准备。配合麻醉师让患者了解全麻的意义,麻醉方法及效果,使其手术时疼痛恐惧的顾虑得到减轻,以便手术中能很好的配合,并对预后充满信心。

3.2术中心理护理 患者刚刚进入手术室时,会由于环境的陌生与肃静,而立即产生畏惧心理,此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和态度,让患者感受到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注意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1]。在进行核对时,以关切有礼的方式询问患者的床号、姓名、诊断及术前准备情况,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紧张程度,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做耐心和气的解答,并在输液穿刺和麻醉插管时,安慰鼓励患者放松,有利于穿刺插管的成功。护理技术精益求精,有娴熟的护理操作能力,患者的信任往往是建立在护士的举手投足之间,而护士过硬的技术操作能力更能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2]。

3.3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完成后护送患者返回病房,注意为患者盖被保暖,通知家庭成员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跟踪观察术后患者心理情况,鼓励患者以饱满的精神面对生活,防止激动和烦躁情绪的发生,预祝患者早日康复,并让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4 言行严谨有礼

多疑、恐惧是患者意志行为的又一特点。尤其那些怀疑自己患了绝症的患者,在术前常常观察医生的一举一动,了解自己的诊断。因此手术中言行一定要严谨,耐心给患者进行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分析,术后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运用文明礼貌的言行更可进一步巩固患者的信心,稳定情绪,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作为护士无论自然情况如何,专注和充满热情的目光,都能使人产生一种友善的感觉与亲切的印象,护士微笑的面容、平静的目光、柔和的声调,同情和关心的态度,都可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产生温暖、安全、亲切感,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乐观情绪,从而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3]。

南丁格尔曾说:"护理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由此可见,即重视技术护理又强调心理护理,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需要,这是护理事业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临床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团结出版社,1989,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