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存在的经济学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经济存在的经济学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经济存在的经济学问题

低碳经济存在的经济学问题范文1

关键词 低碳经济;锦标机制;激励机制;委托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2-0147-06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被人类大量消耗,导致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人类生存的环境受到温室气体的严峻威胁,而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排放占80%,可见二氧化碳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巨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最终方案。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追求的目标通常都集中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或获取最大利润上,很少考虑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企业经常采用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传统发展模式,致使制造业长期处于“两高”(高污染、高能耗)和“两低”(低技术密集度、低附加值)的发展状态,导致严重的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环境与人类的矛盾要求企业发展遵循“与环境相容”的原则[1-2],低碳经济发展无疑是企业的最佳选择。低碳经济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在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路径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经济等内容,靳志勇(2003)对英国当年实行的低碳经济能源政策进行了全面介绍[3]。张秋明(2005)分析了英国政府为将生物燃料和氢确定为未来低碳运输燃料最有前景的备用燃料,实施的一整套生物燃料鼓励政策,包括燃料税、投入税收、资本补助金、资本减税及可再生运输燃料义务[4]。安培浚(2005)介绍了美国气候变化技术战略规划的任务、目标、方法,并论述了其对我国气候变化技术发展的启示[5]。任小波等(2006)对英国斯特恩报告关键内容进行了解读,从科学基础、气候变化中的经济学问题、减排行动的政策与经济因素、适应行动的效益分析以及全球合作应对气候的意义等五个方面对报告的主要内容、立场和结论进行了介绍[6]。王志轩(2007)认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一定要在法制的框架下进行,一定要科学估计中国节能减排的潜力,一定要通过政策、价格来引导、通过市场的手段来推进[7]。邹骥(2007)指出中国从传统的发展路径向一个创新性的发展路径转变需要三方面的个因素:一是需要研发技术、引进技术需要体制的改革,正确的政策,人力资源和资金;二是要把市场上已经存在的低碳技术迅速加以推广;三是战略层面、政策层面、技术层面的合理规划也非常重要四是要形成互利双赢的国际合作,联合进行开发、设计等[7]。徐冬青(2009)介绍了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借鉴[8]。杜明军(2009)指出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致力于构建由低碳经济发展意识培养机制,政府、企业和公民间的低碳经济利益“三角”均衡机制,低碳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机制,低碳经济发展财政税收激励机制,低碳产品税(预备)机制,低碳产品认证和标志(预备)机制,低碳环境和能源技术创新机制,社会公害应对和社会废物处理机制,低碳环境监测机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诱导机制等十项机制构成的低碳经济发展耦合机制体系,以保证低碳经济的转型成功[9]。吴昌华(2009)指出低碳经济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利益群体,是政策、制度安排、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大变革和结构重构[10]。周宏春(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农业,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11];任力(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等[12]。赵卓等(2010)等认为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的动力和核心,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并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13]。高为(2010)认为未来我国要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低碳发展,其可能途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创新与实践结合,发展低碳经济;二是法律与政策指导,实现低碳经济:三是激励扶持机制,进入低碳经济;四是再生能源循环,促成低碳经经[14]。但是当前关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研究还相当不足,基本上对激励措施的研究文献也是局限在政府给出一定的固定费用对企业的低碳经济行为予以奖励,如刘卫国等(2010)运用多任务委托模型研究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优激励机制,认为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时需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项任务,并设计出当三项任务努力的激励成本相互独立和相互依存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的激励契约[15]。鉴于当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希望借鉴激励理论中的委托――理论基础上,搭建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机制框架,通过设立“锦标机制”构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机制模型,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刘卫国等:锦标机制理论下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2期1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机制建模

委托理论中,有一种通过比较相对业绩对人进行激励的方法――“锦标制度”(rank order tournaments),他是从竞赛的角度出发,对委托理论的解释。在锦标机制中,每个人的所得只与他在所有人中的排序有关,与他的绝对努力程度不直接相关。m个人有m个奖品wi,i=1,2,Λm,其中w1≥w2≥Λ≥wm,业绩最好的人得到w1,第二名得到w2,最后一名得到wm,如此等等。Lazear and Rosen曾证明:如果人的业绩之间不相关(人不受共同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锦标机制要比每个人的报酬仅依赖于他的绝对业绩水平的机制差,因为它在不增加有关人努力水平的信息量的情况下,增大了相互竞争中的每个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从而弱化激励机制;但是,如果人的业绩之间存在相关性(人受到共同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通过锦标机制可以剔除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使委托人对人努力水平有更为准确的判断,即降低风险成本,又强化激励机制。此时,锦标机制是有价值的[16]。下面笔者就在明确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委托关系的基础上,基于锦标机制原理,建立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

1.1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的委托关系

委托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人)代表他们去完成一些工作,并相应地授予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委托人是授权方,人是行动方。但是在委托关系中,由于委托人方也存在不兑现合约中的承诺的可能,这使得委托人也存在一种“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可能是源于委托人否认所观测到的业绩,且人也无法向委托人证实其业绩。甚至,这种信息在法庭上也无法证实。这就导致委托人在事实上观测到高产出的时候也谎称产出不高而逃避履约的责任。这种道德风险在合约规定需要向人支付的数额很大的情形是很可能发生的,因为存在委托人不履行合约的激励。当人事先就明白这一道理时,他就很可能不努力工作。但是,倘若存在一种锦标机制,它规定一定比例的人必将获得较高的报酬,那么,委托人的占优的选择是将较高所得支付给业绩较高的人,因为这样可以激励人努力工作。人的占优战略也是选择努力工作,从而强化激励机制。在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激励问题上,行业管理者(一般认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以下简称政府) 作为集体利益的代表,意识到低碳经济发展能为整个社会带来好处,因此会采取一些手段激励(委托) 企业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比如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方式补偿企业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但是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改变现行的发展模式,不愿意主动进行节能减排,再加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企业有可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达不到政府所要求的节能减排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企业就形成一种低碳经济发展的委托关系。显然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对象,即企业。委托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主体,即政府。

1.2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模型的构建

根据Malcomson模型的研究方法[17],构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

(1)模型的假设条件

①某个区域内存在许多同类型企业,区域范围可以是省级(直辖市、自治区)范围,也可以是地级市范围或县(区)范围,还可以是开发区范围。

②所有企业除了在节能减排方法上存在差别外,其它一切都是相同的。

③企业数量足够多,以至于某个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不会受到其它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即企业之间没有博弈。

④每个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都会得到当地政府对于其发展低碳经济的补贴政策,时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用t=1,2表示。

⑤每个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所产生的效用函数为U(a1,w1,a2,w2),其中的at表示t时期的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努力水平,wt表示第t时期时,政府根据企业的努力效果给予的政策或资金支持。自然有假定Ua=Ua<0,Uw=Uw>0,2Ua2=Uaa<0,2Uw2=Uww≤0。每个企业的留效用为U。

⑥设政府观察到的区域内每个企业在t时期发展低碳经济的产出水平的效用函数为:

πt=at+εt,t=1,2(1)

其中:πt为政府观察到的每个企业的发展低碳经济所带来的产出,可以使用碳减排幅度(量)等指标衡量,εt是均值为零的随机扰动项,可将其解释为政府对企业在碳减排努力水平的观测误差,at为每个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时的碳减排努力水平,这说明每个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业绩”受共同的不确定因素影响,符合锦标机制的前提条件。

⑦设F(εt)和f(εt)分别是εt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故给定at下πt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就分别为F(πt-at)和f(πt-at),假定区域内企业无论能否得到政府支持或补贴,都存在一个最小的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a0,设政府规定企业的最低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为a>a0,否则将不能享受激励机制的优惠政策支持。

(2)模型构建

如果企业不能证实发展低碳经济的产出效果πt,政府根据πt对企业支付低碳经济补贴wt的激励合约是不可行的。由于Ua<0,故一成不变的固定补贴不能激励企业选择大于a的努力水平。下面,我们给出基于相对业绩的锦标机制,通过它来激励区域内企业进行低碳经济发展。

①1―阶段合约设计

当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努力水平a≥a,企业得到的当地政府的支持或补贴为wL或wH,其中wL<wH;且获得wH支持或补贴的企业比例为P。只要实际得到wH的企业比例P是可证实的,这样的合约就是可执行的。

由于πt与at是正相关的,只要得到wH的企业是被观察到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大的企业,这种合约就可以激励企业努力发展低碳经济。这是因为政府支持区域内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预算和政策是固定不变的,区域内每个企业期望得到的平均支持或补贴等于PwH+(1-P)wL,政府支付的资金支持总额为nPwH+n(1-P)wL=n[PwH+(1-P)wL],其中n为区域内参与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总数,所以,政府的占优战略是将高补贴付给发展低碳经济效果较好的企业。

设政府在吸引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竞赛前,制定一个“较高业绩”的标准π*,当πt≥π*时,政府给予企业高的支持或补贴wH,其他的企业只获得低支持或补贴wL。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为at的企业,其业绩πt≥π*的概率为1-F(π*-at)。当n充分大时,有

P=1-F(π*-at)(2)

即当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规模足够大时,为了使合约有实际的激励作用,应有0<P<1。因为若P=0,则没有企业会获得政府的高支持或补贴,P=1时所有企业都获得政

②2―阶段合约

在2―阶段合约中,第一阶段所有企业得到相同的支持或补贴w1;第二阶段,有P比例的企业得到高支持或补贴wH,剩下的企业得到低支持或补贴wL。那么2―阶段合约是如何激励企业在第一阶段的努力水平a1的呢?根据参与约束,只有当期望效用不小于保留效用U时,企业才会接受合约。当企业接受合约,它在阶段1是为w1工作。如果政府观测到其努力带来的产出π1≥π*,他将被重点照顾,时期2获得支持或补贴wL,否则不被重点照顾,时期2获得支持或补贴wL。

设w为企业不参与发展低碳经济竞赛的政府保留支持,令w*2=max{wL,w}。则企业在决定阶段1的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a1时,将假定如果他不能被重点照顾的话,他在阶段2将获得支持或补贴为w*2。自然假定wH>w*2,否则重点照顾是无意义的。

假定阶段2后不再有重点照顾的现象发生,则a2=a。企业的期望效用为

V(a1,w1,w*2,wH,π*)=F(π*-a1)U(a1,w1,a,w*2)

+[1-F(π*-a1)]U(a1,w1,a,wH)(3)

公式(3)右端第一项对应企业未被重点照顾时的情形,第二项对应企业被重点照顾时的情形。企业在第一阶段选择最大化公式(3)的a1,约束条件是a1≥a。当存在内点解时,一阶条件为:

Va1=-f(π*-a1)U(a1,w1,a,w*2)

+F(π*-a1)•Ua1(a1,w1,a,w*2)

+f(π*-a1)U(a1,w1,a,wH)

+[1-F(π*-a1)]•Ua1(a1,w1,a,wH)

=f(π*-a1)[U(a1,w1,a,wH)-U(a1,w1,a,w*2)]

+F(π*-a1)Ua1(a1,w1,a,w*2)

+[1-F(π*-a1)]Ua1(a1,w1,a,wH)

=0(4)

当这样的解惟一时,则令其为a*1=r(w1,w*2,a,wH),则有

a1=max{a*1,a}(5)

公式(5)给出的a1是企业在第一阶段选择的节能减排努力水平。下面我们来分析w1,w*2,wH和π*怎样影响最优选择的a1。

在公式(2)中,合约并不直接给定π*而是规定P,通过该式决定π*。即假定该区域内有足够多的企业,即n足够大,以至于单个企业不考虑自己的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选择对π*的影响,他在选择a1时将π*视为给定的。从而P通过公式(2)继而影响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的努力程度;其他变量w1 、w1和wH也类似。

假设效用函数U是时间可加可分离性的,即

U(a1,w1,a,wH)=U′(a1,w1)+U2(a,wH)(6)

由公式(4)知a*1满足

V1=v(a1,w1,w*2,wH,π*)a1=0(7)

根据隐函数定理及公式(7)有a*1x=-v1xv1a1,其中x可能是w1,w*2,wH和π*中的任一个变量,将π*用P来替换。因Ua1=U1a1,Uw1=U1w1,根据公式(4)和公式(7)可知

V1=f(π*-a1)[U2(a,wH)-U2(a,w*2)]

+F(π*-a1)U′a1+[1-F(π*-a1)]U′a1

=f(π*-a1)[U2(a,wH)-U2(a,w*2)]

+U′a1(a1,w1)

=f(h(P))[U2(a,wH)-U2(a,w*2)]

+U′a1(a1,w1)(8)

根据公式(2)、(4)和(8),可以得到

a*1w1=rw1=-V1w1V1a1=-U′w1U′a1

=-U12U11≥0 U12≥0

<0 U12<0(9)

同理:

a*1w*2=rw*2=-V1w2V1a1=+f(a*-a1)U4U11<0,U4在w*2取值。(10)

a*1wH=rwH=-f(π*-a1)U4U11>0,U4在wH取值。(11)

a*1P=rπ*dπ*dP

=-f(π*-a1)dπ*-da1dP[U2(a,wH)-U2(a,w*2)]U11

=f[KG*9]′(π*-a1)[U(a1,w1,a,wH)-U(a1,w1,a,w*2)]f(π*-a1)

≥0, f[KG*9]′(π*-a1)≤0

<0, f[KG*9]′(π*-a1)>0(12)

这里假定了wH>w*2,若wH=w*2,则a*1P=0。

2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分析

2.1 激励机制模型分析

公式(9)表示,当效用函数对发展低碳经济效果和努力水平是可加的,则U12=0,则a*1w1=0,所以最优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a*1与第1阶段的政府支持或补贴w1无关。显然a*1不影响w1。

公式(9)a*1w*2<0表示,政府保留支持、补贴w或第2阶段的低水平支持或补贴wL的上升将导致最优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水平下降。这是因为w*2愈高,被重点照顾的好处就愈小,企业也就愈不害怕不被重点照顾。

公式(10)a*1wH>0表示,被重点照顾后的支持或补贴wH愈高,企业就愈努力从事发展低碳经济工作,因为被重点照顾的好处愈大。

公式(11)表示,企业对被政府重点照顾与支持的比例P的反应不是单调的。当重点照顾和支持的比例使f[KG*9]′(π*-a1)<0,a*1随P的上升而上升,意味着受到政府重点照顾和支持的可能性愈大,企业从事发展低碳经济活动就愈努力。但当重点照顾和支持的比例超过某下滑界点后,由公式(2)知π*-a1充分小,此时f[KG*9]′(π*-a1)一般会大于零,故a*1随P的上升而下降。譬如,若εt是正态分布(均值为零),则当P<1/2时,f[KG*9]′(π*-a1)<0,当P>1/2时,f[KG*9]′(π*-a1)>0。此时P=1/2就是一个临界点。其意为:奖励面过大并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当P太小时,满足一阶条件公式(4)的a*1会小于a,企业也不会有积极性努力从事低碳经济发展。

2.2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对政府(社会)收益的影响

政府在调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纯考虑经济效益,还要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区域内每个企业都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使整个区域内收入水平增加,比如以环境效益和税收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这里所指的政府收益,是指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给整个区域带来的收益(包括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去政府补贴后的余额。则政府从每个企业获得的期望收益为:

π(w1,wL,wH,P)

=h(w1,wL,wH,P)-w1+β(a-PwH-(1-P)wL),wL≥w

h(w1,w,wH,P)-w1+βP(a-wH),wL<w(13)

其中a*1=h(w1,wL,wH,P),β是企业的贴现因子。政府的问题就变成选择(w1,wL,wH,P),使期望利润π(w1,wL,wH,P)最大化,并满足U≥U和0≤P≤1。在现实生活中,政府是区域整体利益的代表,只要能够保持收支平衡(环境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锦标机制就可以持续使用。因此,当选择w1,wL,wH,P使得π(w1,wL,wH,P)≥0,政府就可以实施锦标机制。

当然政府也可以选择1―阶段固定补贴合约。此时,区域内企业在二个阶段发展低碳经济的努力水平均为a,政府期望利润为:

π(w1,w2)=a-w1+β(a-w2),w2≥w

a-w1, w2<w(14)

这个合约等价于2―阶段合约中P=0的情形。因此,2―阶段合约一定要优于该合约。当选择0<P<1时的期望收益大于P=0时的期望收益,最优的2―阶段合约就严格优于固定支持或补贴合约。只要企业第二阶段发展低碳经济取得收入的边际效用U4大于第一阶段发展低碳经济努力的边际效用的变化率U11,2―阶段合约的期望收益就严格大于固定支持或补贴合约(满足0<P<1,wH>w*2)。也就是说,从企业的最优化行为的比较静态分析看,对于任何给定的0<P<1,-U4/U11决定a1如何随wH上升而上升;若-U4/U11足够大,增加的a1(从而π1)就能弥补政府要对企业进行额外支持或补贴的成本wH-w*2且还有余。

3 结 论

根据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机制模型进行构建和分析,可以推导出区域政府在制定本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政策时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1)中央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地方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通过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来弥补地方政府财力的不足,满足地方政府行使基本职能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单独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加强监管,结合预算绩效考评,确保资金的用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挪用。

(2)地方政府要设立专门的低碳经济发展激励基金,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地区财政预算收支科目中设立环境保护类级科目,专项列支,用于支持区域内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使用可再生能源等,从而促使企业更好发展低碳经济;同时政府还要明确激励基金的额度和增长幅度,建立财政预算支持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

(3)地方政府在激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时,要有层次、有针对的对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或财政补贴,形成阶梯式的支持结构,而且要重点支持区域内少数发展低碳经济效果较好的企业,并对其提供更为有利的激励政策,使激励低碳经济发展的有限财政资金得到合理配置。

(4)地方政府应该以区域内企业实施低碳经济活动的努力水平为评判标准而不是按照区域内企业的经营规模、盈利水平和企业资质为标准对企业进行激励。即发展低碳经济有成效的企业,不论其经营规模大小,盈利能力强弱和资质的好坏,只要其愿意并主动与区域内其他企业学习、交流低碳经济的发展经验,并在竞赛活动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地方政府就应该在财政、税收、采购、信贷等政策方面给予其阶段性的重点支持和照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artinVega L A, Dmi I I.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R]. Key Report 1999 NAF Desing & Manufacturing Grantees Conference. Los Angeles, USA,1999.1-46.

[2]Melngk S A, Smith R T. Green Manufacturing[M].Dearborn, USA: Societ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s,1996.

[3]靳志勇.英国实行低碳经济能源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望,2003,(10):23-27.[Jin Zhiyong. Energy Policy on Implemen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in UK[J].Qlobal Technology and Economy Outlook, 2003,(10):23-27.]

[4]张秋明.英国政府的公路运输生物燃料战略[J].国土资源情报,2005,(9):11-15.[Zhang Qiuming. British Government’s Biofuels Strategy on Road Transport[J].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lon, 2005,(9):11-15.]

[5]安培浚,等.美国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新战略规划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12):95-100.[An Peijun, et al . An Induction of New Strategic of U.S. Climate Change Technology Program and the Implications [J]. World Scitech R & D,2006,(12):95-100.]

[6]任小波,曲建升,张志强.气候变化及其适应与减缓行动的经济学评估――英国斯特恩报告关键内容解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7(7):14-16.[Ren Xiaobo,Qu Jiansheng, Zhang Zhiqiang. Economic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Its Adaptation―An Introduction to “Stern Review: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7,(7):14-16.]

[7]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低碳经济和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研讨会会议概要[Z].内部材料,2007,5.[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he Summary on LowCarbon Economy and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Seminar [Z]. Internal Information,2007,5.]

[8]徐冬青.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112-116.[ Xu Dongqing. Low Carbon Economy: Approach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ferences for China[J]. Forum of World Economy & Politics, 2009,(6):112-116.]

[9]杜明军.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耦合机制体系的战略思考[J].中州学刊,2009,(11):54-59.[ Du Mingjun. My Strategical Thinking of Constructing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Coupling Mechanism System[J].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2009,(11):54-59 ]

[10]吴昌华城市引领中国低碳经济转型[J]中国投资,2009(2):116[Wu Changhua. Lowcarbon Economy Transformation Led by Ueban in China[J].China Investment,2009(2):116.]

[11]周宏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J]绿叶,2009(1):65-68.[Zhou Hongchun.The gravity of Develop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J].Green Leaf,2009(1):65-68]

[12]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47-50[Ren Li.Low Carbon Econom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J].Social Scientist,2009(2):47-50]

[13]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6):41-46.[Zhao Zhuo,Xiao Liping. Bottlenec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Develop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J].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2010(6):41-46.]

[14]高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潜力[J]环境保护,2010(14):38-39.[Gao Wei.The Ways and Potential of Develop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0(14):38-39.]

[15]刘卫国,储祥俊,郑垂勇多任务委托―模型下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激励问题研究[J].水利经济,2010,28(5):1-6.[Liu Weiguo,Chu Xiangjun,Zheng Chuiyong.Study on Incentive Issue for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Based on 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Model[J].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2010,28(5):1-6]

[16]Lazear E P, Rosen S.Rank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um Labor Contrac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 89, 841-864.

[17]Malcomson J M. Work Incentives, Hierarchy and Internal Labor Market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4,92 (3):486-507.

Research 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Enterprise’s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Based on Rank Order Tournaments

LIU Weiguo LI Qianwen

(School of Mangement,Nanjing Audit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1815,China)

低碳经济存在的经济学问题范文2

按照西方对会计学边界的定义,通常认为企业会计是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组成的。相对于财务会计的发展,管理会计的起步较晚,是会计学中的一门年轻分支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管理会计引入中国以来,管理会计一度发展迅速,但到了90年代末,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开始走下坡路,其典型的反映是管理会计的研究文献(论文与专著等)明显减少。现阶段,相较于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财务会计的旺盛状况,管理会计学科建设明显滞后了。这种迹象不仅在中国,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也有同样的反映。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环境所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进行融资等活动已成为一种趋势,强化公认会计准则规范成了企业最现实的需求。从政府层面看,沿着“会计准则国际化路线图”,加快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需要在财务会计准则的规范方面投入极大的精力,这对管理会计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

二是来自竞争的压力。首先,表现在就业需求对会计知识结构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大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从管理会计专门人才的角度来讲,随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精简编制,大型国企进行人员的内部结构调整与配置(如实施内部整合,人员录取实行集中管理等),新增人员的数量明显减少。以往,这些部门或单位对管理会计专门人才需求相对较高,现在随着其对管理会计专门人才就职量的缩减;加之民营企业资金饥渴并期盼上市,对熟知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具有注册会计师(CPA)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更加青睐,这就使得大学生更加关注财务会计。其次,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的需要。随着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的转化,会计准则国际化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与财务会计方面相关的新规定、新知识必然会更加关注。再次,学者们为了学术成果的发表,也乐意从事政府着力倡导的财务会计研究。然而,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视角分析,管理会计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极为重要的;管理会计中的管理技术,如标准成本制度、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以及管理会计的其他理论基础,如权变理论、管理控制系统理论、理论等对指导企业价值管理实践是不可或缺的。

面对挑战,正确认识管理会计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功能,提高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和控制系统适应实践的相关性,成为管理会计研究难以回避的一项重要课题。值得庆幸的是,2014年1月,财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会计管理当局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管理会计,并力争用5-10年时间将我国管理会计推向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本土化研究的道路之中,努力构建全面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二、管理会计的相关性

提起“管理会计的相关性”,不能不提美国的两位教授,即约翰逊与卡普兰教授,其于1987年在《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管理会计相关性消失了”这一观点。该书在开篇写道:“如今的管理会计信息受企业财务报告系统程序和周期的驱动,提供得太晚、太不具体,已经扭曲得与管理者的计划和控制决策完全不相关了”……“运用原有的会计方法可能破坏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适应迅速变化的竞争环境的努力”。概括来讲,相关性消失的原因主要有: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脱节;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相对滞后;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过于“精致”。这方面可引用卡普兰的观点,他认为:“1950年以后的管理会计研究,绝大部分是大学等的研究人员依据极为单纯的方式对企业开展单纯的模型构建,没有为实务界所认同。这样就使得学问的深入偏离了管理会计实务的基础”……“实务界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创新失去了兴趣。许多实务部门人士即使有了管理会计的创新,往往也只是作为秘密来保存。管理会计实务持续着利用错误的信息进行决策”。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相关性的消失可以划分为两次,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即1987年《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提出到上世纪末;另一次是本世纪初,即人们对新工具的重新认识而产生的思考。

(一)第一次“相关性消失” 即上世纪80年代末,即1987年《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提出到上世纪末。其特点是,针对当时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仅关注财务方面的信息,以及成本的市场导向意识淡薄等而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与创新。这一时期出现的代表性新工具主要有:(1)作业成本/管理(ABC/ABM),强调作业分配基准与作业管理;(2)平衡计分卡(BSC),强调财务与非财务统一,战略与战术统一,以及长期与短期相衔接,化战略为行动等;(3)目标成本规划,即成本企画,注重成本管理的市场导向,其朴素的理论内涵是“收入-利润=目标成本”,即提出了倒逼成本的理念。

为了说明管理会计范式的转变情况,可以用美国的管理会计教科书作一比较研究。以1987年《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的提出为界限,先来分析该书作者之一的卡普兰的观点变化。通过分析卡普兰1982年出版的《高级管理会计》一书,并与1989年的第二版及1998年第三版相对比。笔者以“相关性消失了”一书出版的1987年为分界点,对1982年版与1998年版作一比较,具体见表1。正如1998年版的导论中所强调的那样,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管理会计人员不再是简单的对过去业绩的记录,作为经营团队的重要成员,必须要提供价值创造的信息,为战略决策与实施提供积极的作用。因此,一些创新企业管理的方法,如ABC、成本企画、BSC等管理会计工具被写入了1998年版的教材之中。

另一位在美国管理会计界知名度较高的学者霍恩格伦(Horngren,C. T.)的管理会计教材的变化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美国典型的管理会计教材是霍恩格伦的《管理会计入门》(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笔者将其1981年版与1999年版作一比较,见表2。

在《管理会计入门》1999年版中,作者增补了ABM、价值链分析、成本企画、BSC、EVA等新的课程内容。ABM在第4章中,价值链分析在第1章中,成本企画在第5章中,BSC在第9章中,EVA在第10章(书中是将EVA作为剩余收益的一种来加以阐述的)。这些内容没有在每章的目录直接加以反映。值得关注的是,该书中的ABC方法除了在第4章的决策会计领域阐述外,还在第12章中进行了论述。这表明,产品成本计算决不仅仅只是财务会计中的成本计算。以前,管理会计体系分为决策管理会计与业绩管理会计两个组成部分,而在书中则将产品成本计算作为并列的一个部分加以阐述。即,霍恩格伦认为管理会计包括决策管理会计、业绩管理会计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管理会计等三个部分。此外,作为决策管理会计,霍恩格伦将资本预算的内容限定为用于短期业务活动过程中经营决策。

(二)第二次“相关性消失” 即进入本世纪后,围绕对新工具的应用而开展的再认识与再讨论。这方面的探讨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现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工具,如作业成本与平衡计分卡的相关性丧失;二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工具,如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亟待提升等。有关ABC/ABM,普遍认为的主要问题包括:难以预料资源的浪费;成本计入太多;成本信息缺乏配比性;资源配置的灵活性不足;成本摊销偏低;成本风险难以把握;业绩评价不准等。有关BSC,普遍认为的问题包括:因果关系的内涵模糊不清;在动态的组织结构下,BSC的定位往往不准确。以因果关系为例,依据标准成本法计算的传统成本管理与过剩存货之间或许存在因果关系,但在公允价值计算模式下,对于当前投资项目较资本成本具有更大的收益率这种情况而言,在逻辑上就不具有因果关系。如,我国一些大型公司围绕平衡计分卡(BSC)等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往往会有一种“不相关”的感觉。这些问题表现在,BSC的指标等设置是固定的,而团队或产品种类的推进又经常是变化的、动态发展的。据此对企业内部的团队进行评价就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其内部员工感到“不公平”。再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会计来看,以预算管理为例,存在的不相关性表现为:外延过宽、内涵陈旧、以及缺乏灵活性等,欧洲国家提出的超越预算,就是对此进行改革的一种尝试。

针对人们对ABC/ABM等的质疑,卡普兰和安德森没有回避。以作业成本为例,他们认为之所以作业成本面临“相关性再次消失”的现象,关键在于人们的认识与具体应用的局限性。即,属于“新方法与老基础”的矛盾问题,换言之,是由于人们构建成本模型所采用的传统方法导致的。传统方法最初推出时,通常用于分析单个的部门、工厂以及区域的成本情况,在这种简单的环境中,其效果特别显著。但当大范围推行这种方法,并希望它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时,就会遇到困难。针对上述问题,卡普兰在《哈佛商业评论》(美国版)2004年第12期撰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思路,即“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ime-driver ABC)”,即以时间驱动为要素来改进原来的作业成本法。同时,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另一种改进思路,即“以资源为导向对作业成本法改进法:资源消耗会计(RCA)”。RCA的好处包括:认别产能,有效利用资源;有助于业务外包决策;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适应性;促进了成本创新;能够有效地防范成本风险等。

三、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管理会计有两大研究范式,一是以概念为中心的范式,二是以案例为中心的范式。这两种范式共同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种框架,即:(1)权变理论框架(Contingency theory framework);(2)经济组织架构框架(Economics-bas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3)价值管理的框架(Value-bas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framework)。经验与实证的范式,主要考虑的是管理会计的影响因素,其基本模式是“影响因素-管理会计-经济后果”,具体如图1所示:

对管理会计学科发展而言,管理会计创新至少有三层涵义:一是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通过优化机制建设来推动和配合其他方面的会计改革,进而促进企业管理的发展。二是改革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来适应新的情况,消化制度变迁给管理会计机制产生的压力,实现管理会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管理会计工具的创新来建立新型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此,可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视角加以展开。

(一)理论上的要求:积极构建管理会计的概念体系 一门学科的创新往往是从概念开始的。为了全面地反映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同时提升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实践的相关性,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的概念体系应当具有层次性,并且包容性要强,具有广阔的延展性等特征。详见表3所示。表3表明,管理会计的概念体系由四层次构成,按成本性态对成本进行分类是管理会计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根本的特点,因此其居于核心层。目前,理论与实务界对管理会计相关性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对应用层与发展层概念的认识存在差异所致。实际上,管理会计是一门包容性非常强的学科,因为其本身是一门边缘学科,它需要从相关的学科中吸取营养。人们对管理会计相关性的认识,应当从动态变化中加以感受。管理会计的创新是在不动摇其核心层的前提下,将研究层的内容向发展层与应用层推进,如近年来逐渐成熟的资源消耗会计、物料流量会计等已进入发展层的管理会计学科内容之中。管理会计的发展,一方面以学科创新为基础,另一方面不断修正与完善应用层与发展层的内容体系。

(二)实践上的要求:重视管理会计的“管理活动”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管理会计界对管理会计的管理功能十分重视,“管理活动论”或“管理工具论”一直指导着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并使会计人员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极大提高。当前,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仍然应以“管理活动论”为导向。管理会计不否认提供信息,而其提供信息的根本目的是参与管理。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某总经理上任三年来着重抓销售、抓内控与管理,企业销售额逐年提升,尽管从传统的财务会计利润表的信息来看,三年来净利润是逐年递减的,但从管理会计视角重新编制利润表(以变动成本为基础),则明显揭示出其上任三年来的净利润数是逐年递增的。如果没有“管理活动论”为指导,这种管理会计的利润表很难有效应用于董事会的决策之中。坚持以“管理活动论”为导向,还与管理会计系统自身有关,从一家上市公司来看,管理会计需要提供的信息主要有: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收益保障信息;CEO业绩责任的制定依据;企业经营业务的质量判断;董事会的业绩考核标准;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的优化状况;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建设情况;各个管理层次的业绩评价和激励补偿系统设计(包括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奖励与补偿合同的制定)等。上述这些信息除了价值信息外,还包含非价值信息。如果只将管理会计视为“信息系统”的话,管理会计创新可能会受到限制,管理会计的发展就会失去动力。以“管理活动论”为导向,更加符合管理会计是一门边缘性学科的特性,也有助于管理会计在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中得到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完善、创新与发展。当前,国内一些学者提出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内外兼顾论”及“关联机制论”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李心合,2012)。

在“管理活动论”的指导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度在提升,有时传统的管理会计内容转化为了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而有时,一些管理会计的创新内容却是从财务会计的实践中萌生出来的。如:适应报告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增值会计有可能转化为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适应预测企业未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要求,原来属于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会计可能转化为对外报告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适应表外信息披露的需求,财务分析将成为财务会计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集群、物流产业,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财务会计对供应链会计、碳会计等提出了进一步控制与监督的需求,进而为管理会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范畴,等等(冯巧根,2011)。

另外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处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关系。有关“成本会计”的存废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成本会计学应该继续保留,并进一步体现其单独成科的特性。原因在于,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桥梁,其关系就如同大海与陆地之间的“湿地”。第二种观点认为,成本会计应该取消。具体思路是,将成本会计学中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部分内容归入财务会计学,而将那些延伸出来的成本会计内容并入管理会计学。第三种观点代表的是一种中庸的思想。即,促使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相互融合,构建一门“成本管理会计学”。其理由是,管理会计原本就是从成本会计中发展起来的,两者融合好处明显:有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可减少教学工作量。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问题却比较突出。从学科理论上讲,它不利于会计学的发展。如,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因为缺少了“成本会计”这个中间变量,会使会计学科自身的发展动力被大大削弱。从教学实践来看,这种做法事实上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也更不利于学生对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理解和对未来会计学科发展的把握。在教师教学中也会引发一些问题,尤其是两位老师(如成本会计老师与管理会计老师合作)教学时,谁先上课,课时量各自如何安排?是照顾教师的教学需要,还是顾及学生的理解要求,等等。这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协调。总之,成本会计学单独成科不仅必要,且会一直延续下去,这是会计学科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体现。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要求:创建高水平、本土化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一般认为,管理会计研究存在三大理论流派,即咨询研究、基础研究和批判研究。然而,无论作为哪个学派,我国的管理会计学者只有围绕我国的情境开展高水平的本土研究,才能对全球管理会计知识的传播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高水平管理会计研究,就是要取得为全球管理会计发展作出贡献的成果。本土化的特征是指,在这些研究中,情境因素无论作为自变量还是调节变量已经明显成为理论构建的因素之一。中国已具备构建高水平本土化管理会计研究的条件(王军,2005):(1)从世界经济学发展史看,世界经济中心向哪里转移,世界级的经济大师和重大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就更多地出现在哪里,这已被公认为一个普遍规律;(2)中国独特而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经济学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具有明显的“身在其中”的比较优势;(3)会计理论是用来解释会计和经济现象的,会计理论的重要性取决于该理论所要解释的经济现象的重要性。

中国的本土管理会计研究,其本质就是在开展学术研究中考虑到中国的情境,从而拓展已有的理论甚至建立新的理论。社会科学是一个整体,各类学科并非天然而成,学科的不断分类,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是为了人为研究的便利。会计学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自然要服务于管理学这一母体学科,进而服务于经济学与社会学。如果把会计学与其他学科关联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让会计学更多地影响会计以外的其他学科和领域,这将会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进行高水平本土研究,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指导思想:(1)以现有的知识或理论为基础,但不受已有理论框架的局限,认真考察和思考所要研究的对象;(2)高水平的本土研究不是用来证明用欧美以外的样本进行研究的正确性或合理性,它应该关注这些样本的独特之处,以及这些特征对所研究现象的影响;(3)本土研究不是现有计量的简单翻版,研究者可以把已有的计量方法当作起点,但必须保证那些指标在新情境下同样适用;(4)高水平的本土研究不是比较研究或跨文化研究(徐淑英等,2005)。

倡导案例研究,对一种特定情境中的某些现象进行众案或个案分析,需要通过本土化研究加以解释或提炼。现阶段,建立全球管理会计知识体系急需高水平地针对单个国家的本土研究。正如欧美和日本的这种本土研究构筑了今天主流的管理会计知识大厦一样。全球管理会计知识的三类理论模式分别是:(1)与情境无关的理论,适用于任何社会、文化或政治情境;(2)受情境制约的理论,适用于部分而非全部情境;(3)针对具体情境的理论,只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有效。详细图2。

管理会计的创新取决于其制度基础的建设。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考察管理会计创新路径有助于企业在利益博弈中选择最利于自身的会计政策安排。有效的管理会计工具或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高水平、本土化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是管理会计实践的深切呼唤。

四、管理会计反映实践的需要

管理会计要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其理论本身应当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并能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从现行的管理会计教材及相关书箱看,书中阐述的许多内容还仅仅局限于商品经营时期的需求,体现的主要是规模经济条件下制造业管理会计方面的实践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家引导的产业升级推进以及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发展,管理会计理论对于企业实践已经缺失了相关性,必须加以改革。

(一)强化经营活动中的“轻资产”管理 管理会计的变迁或多或少体现在现行的管理会计教材之中,在涉及经营决策的部分,已经包含了部分“轻资产”的内容,如企业固定资产是购买还是租赁的决策等。然而,这一部分的内容没能突出“轻资产”的理念,应当对轻资产的概念与方法等加以明确。传统的“轻资产”管理,主要指企业实际购买的实物资产数量要尽可能少,体现“少占用,多租用”等的思想。“轻资产”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视角来加以观察。狭义的“轻资产”,主要针对实体资产而言的,即对资产实施“使用而不占有”的策略,如用汽车租赁来替代买车等。广义的“轻资产”进一步将以无形资产为载体的“软资产”包含在内,并且成为目前的主流观点。就一个企业或一项投资而言,厂房、设备、原材料等的形成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形成具体的实物资产,这种资产属于“重资产”。这种重资产公司一旦达到产能限制,而市场需求仍然增长,企业欲获得更高利润,就需要追加投资,从而消耗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如果投产过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可能会丧失获利机会。轻资产运营(Asset-light strategy)是以价值创新为导向实施的经营战略,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战略发展体现出的新理念。这种运营思想很好地将管理会计的两种观点进行了融合。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对21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应以核心竞争力的培植为特征,将企业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外部的专业公司,而企业专注于自己有竞争力的业务。这种认识是基于管理学派的能力理论而延展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应以价值创新为主题,通过不断扩展自身的产业链来实施企业间的竞争。这种认识是基于管理学中的创新学派而形成和确立的。轻资产运营的理念正是在这两种观点的争论中逐步统一而形成的一套理论与方法体系。它以价值创新为核心,同时倡导核心竞争力的培植。

为了便于人们对重资产与轻资产的认识,学者们经常以国内两家大型乳品企业伊利与光明作比较,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两家大型乳品企业,伊利股份位于内蒙古草原,产业链相对完整,其价值链整合的欲望不强(其还要考虑一定的社会责任,如牧民的生产与生活等)。而光明乳业则位于“长三角”,不但没有天然的大牧场,其生产加工环节也相对松散,环境条件迫使光明乳业将自己的核心专长定位在研发和营销方面,而不是所有的环节。两者的比较见图3所示。

学术界通常将轻资产公司划分为如下四种情形:(1)“类金融公司”,典型的有沃尔玛和阿里巴巴。由于这类公司具有优质的“渠道”、品牌,以及信息化管理等轻资产,其本身不需要花费大量现金资源,大量的资金是由供应商或用户垫付的。这类公司因为现金流强大,具有很强的复制能力,同时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去投资一些高利润的行业,如地产业等。(2)“知识产权型公司”,典型企业如微软和同仁堂。通过特许经营权等轻资产,构筑了竞争者难以逾越的门槛,而且本小利大,企业资产成倍增长。(3)“增值型基础网络公司”,典型的如中国移动等。表面上看,中国移动疑似重资产公司,但未来移动电讯增值业务发展的空间很大,运营商可以整合各种应用于一个平台之中。(4)“品牌型轻资产公司”,典型的如耐克公司。这种公司不仅是专注品牌和研发,生产外包给外部专业公司,而且其精髓的部分在于经营的全球化。(5)“互联网及软件公司”,典型的有戴尔、腾讯等。这类公司不需要大量的生产车间,往往就是几十、上百人的团队,知识资产可能就储存在U盘等知识资产之中。这类公司都有一流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且注重向消费者传输自身的品牌形象。

(二)管理会计中体现资本经营的动态要求:并非“低成本”获胜 基于商品经营的管理会计指标主要应用的是“边际贡献”,它是对财务管理中低成本战略的一种延伸,或者说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低成本战略;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规模经济下的企业经营决策与投资决策。但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没能考虑资本经营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缺乏速度经济等的动态思维。现行的管理会计内容仍然停留在商品经营时代的意识形态,没能将资本经营等创新经营方式包含在内。涉及管理会计核心内容的经营决策与投资决策,没能体现资本经营对成本管理与控制提出的内在要求。

资本经营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依托资本市场,通过并购、分拆、重组等方式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经营活动。资本经营的成本管理与商品经营的成本管理有明显区别。资本经营活动中的成本效益比较一般采用的是差量分析法,并非低成本就是最优方案。可以考虑在今后的管理会计教材或教学过程中,对“经营决策”部分增加资本经营的管理会计理念。传统基于商品经营的管理会计,注重从企业内部降低成本,方法具有单一性,不能重复使用,成本降低的空间是有限的,内部成本的消减具有不可持续性和短期性。尤其是采用贡献毛益进行的成本分析,其短期性特征更具显性化。在“经营决策”部分增加资本经营的管理会计理念,就是要从动态的思维出发转变人们观念。企业经营决策要融入社会环境,应从经营社会的视角经营企业,即从成本经营转向经营成本,实现成本管理的持续创新。传统管理会计中的“贡献毛益”表明的是,企业的生产是通过可变成本的投入来逐渐抵消固定成本的,这样即使企业没有利润,但只要产品价格高于可变成本就可以进行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抵偿企业的固定成本投资。当前,受外部生产能力过剩以及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固定成本(如固定资产)的大量投资已经成为企业成长的障碍。企业要充分应用新经济的网络资源与知识资源,将企业内部的固定成本转换为外部的可变成本。为提高资本经营的可持续性和动态有效性,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与外部无限的资源进行对接。如,将那些成本高、附加值低的生产环节外包给社会的企业来经营。这样,不仅可以缩短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

资本经营的动态成本思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可能将固定成本转换为可变成本。即灵活地整合外部生产能力。其原因在于,可变成本的资源配置效率要高于固定成本,而可变成本的资产专用性低于固定成本的资产专用性;二是用别人的可变成本替代自己的可变成本,置换出自己的可变成本并集中于核心业务的经营上。这些思想也体现了“轻资产”管理的内在要求。可以通过与外部科研院所合作,达到既降低研发成本,又提高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而利用外部资源整合内部环节,反过来降低企业内部成本。笔者认为,可以在管理会计教材的“投资决策”部分加入资本经营的成本管理内容。如增加诸如“自己投资设厂与购并发展的决策”,“资产重组与并购时机选择的决策”等内容。在这些决策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成本的高低,而是要经过综合分析(包括市场、企业文化、成本等多种因素),计算差量收益净额。此外,也可以考虑将“股权重组与并购时机选择的决策”放入投资决策的内容之中,股权重组涉及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通过换股、股权转让、扩股或回购等完成战略调整。股权重组的目的是实现资产的重组与整合,最大限度发展资产的效能。在股权并购过程中,可能目前的成本稍高于企业价值,但通过科学的预测,若未来能够带来较高的价值增值,即未来的差量收益为正,这个方案还是可行的。再如,在资本市场上,若股票价格虽然已经高于企业最初的发行价,但若企业前景可期,能够带来增值收益的可能,则买入仍然是可行的。

(三)存货管理中引入“期权”等思想 现行管理会计教材在涉及存货管理的内容方面,仍然采用的是“最佳订货批量法”。这种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存货管理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模式。必须实施管理会计工具创新,增加新方法。引入“期权”来整合存货管理工具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实物期权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即将金融市场的规律引入企业内部战略决策之中。实物期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分阶段的投资期权、延迟投资期权、扩张期权等。实物期权方法把未来的不确定性价值纳入到存货投资的预测价值中,使之更符合现实的情况。引入实物期权方法后,在评估存货投资时,不只是仅仅计算存货的净现值价值,还要计算隐含在存货中的实物期权价值。一个项目的真正价值应该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净现值与灵活性选择的价值之和。即“项目价值=NPV+灵活性价值”。项目投资决策的期权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机会的延迟。决策者可以在投资的时间上进行选择,以选择最有利的投资时机。(2)追加投资的机会。项目投资后,决策者也可以根据市场的具体条件对其进行调整。如果市场条件有利,决策者可以追加投资,扩大项目规模,提高生产能力,从而获得比原来预期更大的净现值。(3)转作他用的机会。在项目进行时,如果出现市场条件不利,而项目本身具有可以转产的灵活性,那么决策者则可以将投资项目转作他用,以避免可能的进一步损失。在不确定性的现实环境下,管理的灵活性可以增加存货管理的价值,这一点恰恰被传统的存货管理所忽略了。管理的灵活性和战略的适应性是来源于存货本身所包含的实物期权,其特性是自然形成的,是固有的,因此可以使用实物期权的方法来确定存货数量及批次。

(四)战略管理会计中增加权变性理念 所谓权变性就是通常所讲的灵活性。一般认为系统管理学派和经验管理学派是权变理论的两大渊源。哈罗德・孔茨于1980年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的《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提出管理学派异彩纷呈的“管理理论丛林”至少产生了11个学派,权变理论就是其中之一。权变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必须依据环境和内外条件的变化随机作出反应,灵活地采取相应的、适当的管理措施或方法,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所谓“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也不存在普遍不适用的“不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的权变理论;人性的权变理论;领导的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境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将权变理论嵌入战略管理会计之中,就是要在每一个环节都注意到权变的因素,使决策和管理留有权变的空间,使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更具主动性,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出来。其积极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克服以往管理会计存在的弹性不足、缺乏灵活性等企业内部问题,使现代管理会计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种复杂因素中相互交融地展开战略分析与价值创新。

(五)管理会计中充分考虑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是连结社会与组织运行的桥梁,Waweru和Uliana(2008)研究发现,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越强,企业内部的竞争气息越浓厚,企业越有可能实施管理会计系统的变革。管理会计的企业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对管理会计的促进作用;管理会计对企业文化的反作用。企业文化对管理会计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通过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影响来促进管理会计的制度安排、演进机制等,借助于效率和创新而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总量(波特等,2002)。管理会计对企业文化的反作用表现在:(1)通过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作用于企业文化,这是一种间接作用。如,预算管理、标准成本制度等,一旦灵活地投入运用,就能够在目标的实现及业绩的考评等方面产生明显的效果。(2)通过管理会计手段,如成本企画、会计沟通(Accounting Talk)等对企业文化产生直接的贡献。(3)通过直接与间接的融合――提升知识管理。将控制系统的间接贡献和作为知识创造手段的直接贡献,在互补的方式下融合起来。

(六)组织结构变革,加强项目管理会计的研究 为了提高管理会计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功效,必须改革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当前一个重要选择是,增加项目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注册的条件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大量项目公司应运而生。以往的管理会计适应的是以层级式职能制为经营主流的管理方式,而这种传统组织形式对企业创造价值产生出了较大的阻力,主要包括:对顾客响应的速度不及时;组织环境无法应对项目经营等环境的变化;在业绩评价上,注重职能组织的贡献,无法合理体现项目活动产生的业绩状况。因此,以顾客为导向的项目经营模式已成为现阶段一种新的经营范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组织、环节以及体系不过是经营活动的工具,如果项目不能创造价值将被自动淘汰。这种组织活动的核心是为顾客创造价值。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简称PM)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美、日两国对此有较为具体的研究。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的项目标准有以下三种:(1)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形成PM的基础知识体系,它是该协会在1996年版和2000年版的文本中提出来的,2004年末第3版再版。(2)OPM3TM(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是明确与PM相关的组织成熟度的模型,它因2003年再次提出而得到确认。这项工作初始探讨于1998年,经过3万人以上的专业性的实地调查最终完成该项标准。(3)PMCD(Project Management Competency Development):是有关项目管理的语言能力的开发模型,于2002年10月完成。日本(财)工程师联合振兴协会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基础上制定了P2M(Project & Program Management for Enterprise Innovation),两者在基本用语的定义、经营环节,以及基于组织的PM的成熟化方面有所区别。通过表4可以大致对两者的区别作一了解。

在我国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中增加项目管理会计的内容,可以提高管理会计适应经营业务发展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实践。管理会计改革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这项工作具有持续性和长期的可行性。因此,要引导人们从动态的视角去认识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客观评价管理会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七)管理会计中充分考虑技术进步等的影响上世纪末,对管理会计学影响最直接的技术因素是适时制(Just-In-Time)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SIMS)。本世纪对管理会计影响最直接的将是由智力资本所表现的技术因素,如品牌、技术标准等。以成本管理为例,技术进步对成本控制的冲击体现在:(1)成本结构将发生变化(机器折旧与研发费用增加);(2)成本控制方法有所改变(如各责任中心变为跨部门的作业小组,标准成本差异控制成本的效果减弱,从而使传统的业绩评价标准失效等);(3)成本核算方法具有了变革的动力(如传统人工小时分配已失去相关性,资源消费成本管理、物料流量成本管理等得到应用);(4)计算机智能推动了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如产品设计的优化等)。

五、结论

欲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必须加强管理会计范式的转变,管理会计理论工作者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范式的研究过程之中,要尽可能地向案例研究的范式转变,或者将两者有机地予以结合。管理会计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相关性具有紧密的联系。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考察,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以下一些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围绕价值链经营向供应链、企业群经营转移产生的若干课题 这些管理会计新课题主要有:(1)供应链与企业群的管理会计研究;(2)企业间成本管理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趋势;(3)企业群产业升级与成本管理优化研究;以及基于风险防范的供应链关系管理研究,等等。

(二)全球化经营产生的若干课题 随着全球化经营的深入推进,如何构建国际化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变得十分重要。产生的新课题主要有:国际管理会计标准的制定与推广问题研究,全球化经营背景下管理会计竞争优势研究,等等。全球化增加了成功的机会,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风险。全球化的根本问题在于游戏规则由发达国家按照自身的利益制定,更准确地说,是为了确保金融寡头和大公司的特殊利益(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2010)。这一背景是开展基于新时期全球化经营管理会计研究的前提。

(三)企业价值创造经营转向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股东价值创造经营的若干课题 产生的新课题主要有:基于社会责任的管理会计研究; 嵌入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与管理层激励研究,等等。

(四)个别企业经营转向企业集团经营的若干课题 这方面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安排资金管理权限,如何实施资本经营等问题。产生的新课题主要有:(1)集团管理会计研究;(2)基于集团管理的管理会计工具创新研究;(3)集团化经营中的财务资源配置研究,等等。 吴敬琏(2012)提出:在目前的中国,各级政府在配置土地、资金等资源方面拥有的权力过大,对政府活动的边界限定又往往不够明确,这样就使官员掌握了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和寻租机会。他还提出:由于司法体系极不完善,“司法地方化”成为合同执行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家不能依靠正当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他们中的一些人往往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与相关政府官员相勾结,以便获取权力对自己的荫庇和保障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些论断表明,管理会计的研究还需要注意考虑宏观层面的各种影响因素。

(五)环境破坏经营向环境保护经营转变方面的若干课题 低碳、清洁生产等对环境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的研究课题有: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创新研究;碳成本管理的结构动因研究,供应链的环境成本管理研究,等等。

(六)民族精神的复兴向文化产业的拓展转变所引伸出的若干课题 一方面企业经营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战略管理会计中的文化因素逐渐提上日程。这方面的新课题有:文化创新为导向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企业文化、战略管理与成本管理创新研究,等等。

(七)产品导向经营转向顾客导向经营等经营模式创新的若干课题 21世纪是企业经营模式之间的竞争,如何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已经成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具体的研究课题有:(1)不同模式下管理会计的特征要求研究;(2)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核心竞争力管理会计研究;(3)EVA、资本结构与顾客价值的相关性研究,等等。

(八)从经营企业向经营社会转变方面的若干课题 围绕“第三次利润分配”,提升企业价值与效率的融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组织效益的统一。具体的研究课题有:(1)防灾赈灾管理会计研究;(2)基于分配环节体制变迁的管理会计研究;(3)行为优化与管理会计价值模式构建的研究,等等。吴敬琏(2012)提出:“培育公民社会,提升社会的自组织能力”,这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一种内在要求。公共事务不能仅仅靠党政机关和行政官员来处理,还要发展民间社会,广泛实行各种社群的自治,提高民间社会的自组织能力,放手让社群组织自行处理各种各样的公共事务。这对管理会计研究而言, 内涵与外延均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九)企业模式从规模经济向速度经济转型中的若干课题 主要有:管理会计的时间价值管理研究;模式创新导向下的管理会计研究,等等。

管理会计相关性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2014年财政部办公厅印发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以及进一步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冯巧根:《高级管理会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李心合:《丧失相关性的会计与会计的持续性改革》,《会计研究》2012年第10期。

[3]潘飞等:《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会计研究》2010年第10期。

[4]王军:《振奋精神、潜心研究,大力推进会计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会计研究》2005年第7期。

[5]余绪缨:《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财会通讯》2001年第10期。

[6]徐淑英、张志学:《管理问题与理论建立:开展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策略》,《南大商学论坛》2005年第7期。

[7]Joan Luft,Michael D.Shields. Mapp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Graphics and Guidelines for Theory-Consistent Empirical Research,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3. vo1.28:169-249.

[8]Kaplan,R. S., and D. P. 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J. Vol. 70,No. 1,pp. 71-79.

[9]Ittner,C. D.,and Larcker,D. F. Are Nofinancial Measures Leading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8 . Vol. 36 Supplement,pp. 1-34.

[10]Johnson H. T.,R. S. Kaplan. Relevance Lost:The 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87.

[11]Burns,J. and R. W. Scapens. Conceptualiz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Change: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0. Vol. 11,pp.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