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
一、走班制背后的支撑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按年龄将学生划分到不同年级,将一定数量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学习。这就形成了学科教师轮流到班级执教、学生在固定教室学习的班级授课制。这种授课方式与长期以来结构简单的课程模式、现有的师资力量、有限的学校办学空间相适应,这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政班”管理体制。这一体制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整体性和集体性成长的优势,另一方面,也由于较少顾及学生发展的差异化特征,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而当前引起热议的走班制,与其说是一个严格的学校制度概念,不如说是我国教育实践者对欧美学校班级授课与教学管理模式的一种描述。以美国公立中学采用的教学方式为例,其班级授课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学科教师在固定教室上课,多数学校按能力分班后(ability group)的学生需要每节课转换教室,到不同教室听课、学习;此外,为弥补因不同学期长短造成的时间差异,学生还要参加学校的各类讲座式短线课程、研究型小班课程,以及不同班级、年级间学生组合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走班制”是让学生自由选择的“课”与“班”,有利于学生按自己水平、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促进个性和能力发展。我国的教育实践者把此类班级授课制统称为走班教学或走班制,这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发展和探索。
走班制这一名词确实形象地表现了欧美式班级授课制的外在特征,但一个“走”字未能涵盖此类班级授课制的全部特点。走班制与学分制、选课制一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管理机制。高中学习期间,门类多样的必修课、多元纷呈的选修课和其他丰富的教育活动和项目,符合学生升学和就业为目标的高中教育要求。课程结构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构建了一个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选课制度。学生有了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后,要在流动的班级和不同层次的班级中对每个个体进行传统的学业成绩测量,学分制是适切的评价标准,不仅解决了流动学生的学业评价问题,更为高校录取提供了相应的依据。而制度背后,更有“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走班制与学分制、选课制都旨在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自我规划能力,使学生获得多样化的发展。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为这些制度提供了支撑。理论与制度相得益彰,构成了欧美国家中学教育的特色。从欧美国家走班制实施的过程看,它能够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走班制关注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从整体上促进了学生主体发展。
二、走班制的探索类型
我国中学阶段的走班制发展起步晚,经历了从单科走班到多科走班,从最初的分层教学、分层开展课外活动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步发展为有中国基础教育特色的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
20世纪80年代,华南师范大学附中率先尝试在高中物理学科探索走班。迄今为止,走班制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拥有优质生源、师资力量的传统名校进行的全方位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这一探索的典型代表有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十一学校和深圳中学等。其突出点是基于对必修课、选修课和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内容和结构的重构,学生根据喜好,选择喜欢的学科,自主安排课堂学习。所有课程被划分为学科类、活动类、成长类和综合实践类四大课程群,每类中又细分为若干课程主题;同时建立书院制度,取代原有的按年龄划分的行政班,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成长辅导教师等支持系统,形成了在全校范围内以跨年龄、跨学科、跨空间为特色的整体式课程与教学管理体制。
第二类是在选修课分层教学基础上,探索在必修课中“分层式”的走班制教学。即在同一年级,必修科目分为A、B、C三个层次,学生根据选择走班上课。水平为A的课堂,更多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水平较高的C班,教师更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课堂互动交流和思考反馈节奏更快。以山东、浙江为代表的多所高中校进行了相关探索。为保证分层走班实施,以导师制为重点的学生指导系统建立起来,重构了原有的班级管理与学生管理制度,形成了行政、教学、成长导师、年级组、学生指导中心等多轨管理模式。
第三类是仅在活动课、校本课程实施中采用的“局部式”走班制尝试。与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同,此类课程不需要过多的教师资源、学校空间,在一些师资和教学条件不足的学校,此类局部式走班制可以充分挖掘学校的师资与空间,这种走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选择与规划能力,激发学生思维与潜能。
三、走班制的实施策略
与欧美学校实行的走班制不同,我国当前走班制的探索是在高考改革倒逼下进行的。这一轮教学组织变革热潮的特点在于:无论起点如何、条件是否具备,要应对高考新变化,学校只能迎头赶上,进行走班制改革。一些人认为,当前走班制无法迅速推广,主要是由于许多学校不具备超大城市优质校所拥有的教师资源、空间资源。更重要的是,走班制必须建立在高中课程、教学管理体制结构性变革基础上,即没有完整的选课制、学分制,缺乏“儿童本位”教育理念,这样的走班制缺乏可持续性。因此,在笔者看来,走班制的实施,应由近及远,各校立足于本校师资条件和教学空间,以“试验―总结―改进”为方法,从重构课程体系、建立支持系统、完善评价机制三大方面出发,逐步探索走班制在高中的应用。
1.从“有限选择”起步,逐渐走向“充分选择”
目前,中小学生基本是在学校安排下按部就班学习的,升入高中,其心理状况、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等方面需要逐步调整。尤其是新高考科目的调整,结束了长期以来人为限定的文、理分科,这更需要学生主动做出选择,而学生的选择离不开教师指导。
高一阶段可尝试“有限选择”的走班制。考虑到学生需要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学习的转变,语文、数学、英语作为高考核心科目的“大学科”,仍然可以在行政班教学,它可以使学生进入高中时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班集体;“大学科”及体育、信息技术和艺术等学科可以集中在上午进行教学;而探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等也可并入“大学科”中,不再安排单独课时。对于安排晚自习的高中校,学生可以回到“大学科”的行政班中学习,便于高一年级管理[2]。
与“大学科”固定班的安排相对应,高一的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六个学科教学班,可以依据学生未来专业选择,进行走班制教学。其中,由于学生对物理、化学两科掌握情况差异较明显,分层教学的需求更大。因此,在安排走班教学时,物理、化学两学科的教学班设置可以设立会考水平(A班)、进阶水平(B班)和提升水平(C班)三个层次,但不能简单按学生成绩高低分班,而应按学生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分班。生物、历史、政治和地理学科,其走班制教学设置会考水平班(A班)、进阶水平班(B班)两个层次为宜,主要应考虑师资调配、学生适应性等问题。由于专业发展不同,学科走班的班级人数应比传统行政班人数少,形成平行的A1、A2、A3等学科班。学科教室安排要避免变成传统核心课程的“实验班”“普通班”,因为其目的不在于筛选、淘汰,而在于使学生有更多选择机会。
学生进入高二后,其课程安排也应相应做出调整。随着英语学科一年多考的临近,“大学科”具备了分层条件。因此,高二阶段,除了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语文、数学与英语可以进行基础水平(A班)、提高水平(B班)和进阶水平(C班)的分层走班制探索。由于“大学科”实行了走班制,原有行政班被彻底打破。因此,从高二开始,可以在班级管理中采取“导师制”。即每位分层教学学科教师同时兼任这个班级学生导师,对该班学生进行专业发展和学业指导。
进入高三后,随着会考结束,学生的专业选择最终定型。经过高一和高二两年尝试,学生已适应了走班制,可将精力集中在高校录取要求的科目上。
2.走班制必须有充分的硬件和软件配套支持
走班制的实施既需要“软件”支持,也需要“硬件”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相关教育机制“配套制”改革。
软件的支持来自两方面,一是“导师制―学生互助制”的探索,二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在原有行政班体制中,由班主任向学生提供相关升学建议。但实行“走班制”后,对流动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提供专业发展、职业指导的责任落在了导师身上,这都需要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进入流动班级后,每个学生有了个性化课表,课表中会出现研讨、小组学习和自修课等自主学习课程,仅靠教师“盯”“看”,不可能提升教学效果。建立学生互助社,是一个较好的应对办法。同时,由于每个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也更复杂,同桌、同班概念淡化,同一学科班、同一探究小组等概念相应出现。高年级或者同一流动班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互助社团,完成项目研究,从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3]。
面对学生多样化选择的新形势,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及职业规划,传统教研组的构成、规模和活动形式等都将发生改变。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任课教师要加强交流,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形成第一次教学设计;其后,各个分层的任课教师还应根据所教层级学生特点,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学习共同体中互相探讨交流,了解选修课程的所有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在学习兴趣、智力水平方面的差异,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与此同时,由于高校录取参考科目的变化,学校一些传统优势学科可能受到冲击。走班制同时会造成一些学科教师紧缺,另一些学科教师富余现象。教师需要走出本学科发展的藩篱,在学习共同体中,相互合作,共同成长。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看,优质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承担本校的课程建设,还可以通过慕课等方式,将优质课程通过网络提供给师资条件不足的学校,供学生选修。
3.评价系统的改进是走班制建设的关键
走班制的实行,对传统的以行政班班级为参照、以学生个体学业成绩为排名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是重大挑战。走班制在分层教学上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流动。如果A班不能满足需求,学生可提交走班申请,教师在参考学生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后,可允许其升入B班。这种上下流动应以学生自愿为原则。
如何以个性化评价为先导,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绩效,是当前走班制的一大难题。要适应高考招生过程中以“等第制”评价(A、B、C、D四个等级)为参考的情况,扩展“等第制”评价范围,以此取代原来单一的阶段性学科评价。
同时,走班制的实施,需要更多采取开放式评价方式,通过小组作业、合作探究及项目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发展。而不同学科班级的作业设计,应当保证不同难度。C班的作业重在发展发生高阶能力,而基础班的作业则重在巩固基础知识。
评价体系的改变,使教师从原来只关注学科教学,向关注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变革,并向学生终身发展上转移。而走班制的实践探索,对多数高中校的教学管理来说,变化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EB/OL].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2014-10-12.
[2]崔允t. 我国普通高中学分制方案:问题与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2003(1) .
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设计范文2
一、抓工程立项,逐步建立和完善特色兴校之路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巨大挑战,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自20**年以来,我们围绕教师专业化建设,狠抓了“一二三四五六”工程:
一是贯彻“一个思想”,营造良好氛围。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化管理思想,为每位教师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满足教师自身的发展和需求,形成关心、理解、尊重、支持的工作环境,教师队伍在宽松自由、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壮大。
二是完善“两套体系”,调整评价方式。在规范与发展并举的原则下,制定素质教育和特色理念支撑下的师生发展评价体系。在评价目标上,既包括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同时也包括围绕学校特色设立的个性发展目标;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师生的业绩,也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和学生的品德培养;在评价方法上,将师生的成长过程纳入评价,评价重点由结果转移到过程。通过体系评价,调整教师的思维方式,促使教师审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帮助教师确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引导教师因材施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有差异地发展。
三是坚持“三位一体”,加强校本培训。针对教师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校本培训方式,做到使校内培养与校外学习结合,自主学习与外出进修结合,教育科研与实践磨练结合。培训过程做到“教研、培训、落实”三位一体,形成一整套的培训模式:立足本校,立足岗位,搭台指路,拜师结对。先后组织开展了“素质教育三要义”、“课堂教学如何落实学校特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主题研讨会,定期召开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座谈会,组织班会观摩、专题讲座、级部座谈,班主任论坛,互相借鉴、博采众长、共同提高。
四是实现“四个转变”,优化课堂教学。第一,从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转变为培养和训练学生哪些能力。克服备课过程中重专业知识轻情感、轻能力的倾向,努力挖掘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第二,从重点准备讲授教材转变为知识灌输与人文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并重。让课堂真正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第三,从只注重课本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心理以及相关课外知识。第四,从“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亲和式”、“激励式”体验性教授。使学生获得人格的尊敬,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五是实施“五种策略”,调整评估标准。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构建多元互动开放型教学模式。自主发展策略,让学生亲眼观察、亲手操作、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分层递进策略,分组教学、分层施教、分类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法指导策略,教学过程体现连续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总结规律性、通用性的方法;尊重差异策略,站每一个学生主动发展、有所发展、充分发展;教书育人策略,坚持“文道合一”,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教学环节和师生互动交流中。
六是开展“六步研讨”,创建特色课堂。全面推行以“组内听评课—教后细反思—校内再交流—初步定总结—学区荟特色—提升重推广”为主线的六步研讨活动,着力创建特色课堂,切实让“科技领航,人文立校”的理念落实到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
几年来,我们包括音、体、美、微机在内的13个学科组的教师展示了本学科的特色课堂,逐步创建适合本校特色建设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批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王晓云等老师参加区优质课比赛,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蕴涵新理念的课堂流程,得到一致好评;马燕文的地理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赢得交口称赞;周丽丽、张艳萍分别代表威海市参加省地理、物理优质课评选;承担“山东省素质教育研讨会”现场,34位教师的课堂对来宾开放;区资源库评选,我校共有96项资源获奖,获奖总数居全区初中首位。
二、抓教师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科技和人文素养
抓教师科技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人文立校的基础和关键,为此,我们注重抓好三个重要切入点:
一是着力抓好校本培训。一方面,提倡好读书、读好书。引导老师广泛阅读教育期刊、名著名作、人文作品乃至历史、哲学等各领域的书籍,让每位老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准备一桶水”的道理。同时,每月开展一次以“和书籍结伴,与快乐同行”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学期末评选“书香教师”。二是提倡评课会、会评课。利用“远程网络培训”鼓励老师们观摩校内及学区“优秀课例”,提倡老师们跨学科听课、评课,给大家提供一个打开窗户汲取他人营养的机会;在校园网上开设评课论坛,为交流互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利用电子邮箱和手机短信等渠道,老师们自主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借鉴。
二是着力培养骨干团队。首先,建立培训和保障机制。采取经费支持、提供专著或期刊等方式,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其次,健全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按照一年一考核、两年一滚动的原则,专门制定了骨干教师业务考核实施细则。第三,坚持选拔和评定机制。,采用“个人申报”和“学校考核认定”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在“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指导下参与竞争。这些措施有效地发挥了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例如从文静老师的“课堂小组合作”、“班级磁场效应”教学法,独具特色,效果颇佳。
三是着力优化“青蓝工程”。为使青年教师又好又快地成长,我们坚持实施以新老教师结对子的“一帮一”“青蓝工程”,按照“设计——实践——交流——指导——反思——实践”的基本程序,采取师徒互听互评教学课,怀着学习的心态去听、带着发现的目光去看,思考处理教材、感悟理念与实践落实的要求,引导青年教师通过备课、讲课、写教案、汇报课、教学反思等一系列最常规的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思路。在上期末的青年教师成果汇报课及经验交流会上,我们看到了丛志芳、齐旭毅、杨玉香、郭辉、江宁等一批青年教师的进步和成长,青蓝工程的实效性得以展现。
四是着力优化课堂教学。我们教导处引入“有效教学观念”,宗旨是教师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因而围绕效能实证、名师示范效应、课堂教学判断、课程标准遵循、个人实践经验等五种有效教学取向,创建课堂环境策略、讲授策略和提问策略,转变教学行为方式,实施有效的适应性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于巧玲老师“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颠覆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是着力开展“同研一课”。在坚持“同研—共讲—互探”的原则上,教研组施行“一课三议”或“三课一评”教学研讨制度,师徒同研一节课、教研组同研一节课、学区同研一节课,同课共建,以改进促发展,同课异构,以竞赛促发展,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同研一节课课堂教学大比武”、“期中试卷讲评课”和“中考、会考学科复习课”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集备课、说课、上课、听课以及评课于一体的上汇报课活动。上半学年各教研组以同研新授课为主,探索出具有实验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参与实践,互释疑难;交流研讨,归纳结论;巩固应用,问题延伸;紧扣环节,反馈始终;激励评价、人文关怀。这学期在推广新授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复习课、讲评课、综合实践课、作文课、实验课”的同研一节课的研讨,通过“研课”活动促教师的发展,上学期举行学区“牵手新课改,同研一节课课堂教学大比武”,各备课组分别推荐一名教师参加,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夏美娜老师在学区“同研一节课”中不断成长,今年她执教的公开课获市级一等奖,并被推荐到省里参赛。特别是今年3月14日-16日,实验中学领导及教师共33人前往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三天里,通过课堂听课、参观校园、与教师交谈、观摩课堂录像等,实验中学领导及教师对杜郎口中学的新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更被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热烈场面所感动,进一步激发了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坚定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与决心。
三、抓教育教学,扎实培养学生探究和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把着眼点放在铸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完善的人格、勇敢的探究精神和不息的求知欲望上。
(一)和谐创建活动有声有色。结合政治和德育课,我们开展了以“和谐”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和谐校园,从我做起”活动,引导师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和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活动,引导学生走近父母,感受亲情,用心灵、用行动关爱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合格公民”活动,引导学生从小遵纪守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东;“和谐自我,关爱生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塑造良好健康的生命个性。
(二)人文教育工作丰富多彩。我校开发的《XXXXXX》等三套人文教材,成为学生优秀的课外读物,其中很多饱含人文思想的寓言、传说、民间故事深深吸引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改变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李文燕等老师开设的专题人文讲座,从不同侧面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情感得到升华;山大分校周惠老师的青春期心理讲座,帮助学生消除成长烦恼,解决心理困惑;区青少年践行八荣八耻主题宣教活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集中行动启动仪式、举办少年模拟法庭、开展毕业生心理疏导、与韩国富川日本宇部中学生国际联谊、“讲身边的故事”演讲比赛、牵手大学生、教师节感怀、纪念70周年书画征文展,人文教育的主旋律清晰可见。
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设计范文3
从基础教育视角来看慕课
2013年,一些中小学校也开始探索和研究慕课,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慕课,来发展基础教育界的慕课呢?
正如一位校长所说:慕课从草根开始,从细微的教育技术开始,引起教学模式、学校形态、教育形态的连锁反应,进而倒逼传统教育进行改革。改变一种已经存在很久的交互技术,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慕课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模式。
但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慕课学院2013年10月份调研的数据:参与慕课学习的人群80%以上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者,高中生很少,初中以下几乎没有。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领域学生基本上是未成年人,在网络学习的自主性、自律性、学习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第二,基础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或社会教育,课程形态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有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中小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度过,师生在眼神与眼神的交流中不断碰撞火花,不断潜移默化,不能放弃课堂这个教育的主渠道,而采取自主网络学习。第三,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在集体生活中不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学校生活中实现情感生成,慕课在这些方面是不具备条件的。
所以,对于慕课,我觉得要用扬弃的态度去看待,既不要追随资本,跟风式强行将慕课大规模在基础教育推行,也不要对慕课置之不理,不去接受其给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在马云豪言“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要改变金融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了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在社会资本对在线教育爆发式投资,用互联网包围基础教育的时候,你是否有兵临城下的感觉?我们这些基础教育人,作为信息时代的“移民”,要向信息时代的“土著民”学习,要以主动变革者的姿态去接受新技术、新媒体,充分理解互联网变革的内涵,培养互联网思维,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学习慕课在优质课程资源供给方式、多渠道互动、教与学方式变革、专题教育、个性化评价与考核、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大数据挖掘等方面的优点。
北京数字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为进一步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实现质量提升、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改善和丰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缓解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出路,必须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转变发展模式,关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结构三方面的有机协调。教育信息化手段和思路,是构建北京(世界城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新模式的中坚,以“融合创新”的思路积极深入研究,提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背景下“实际获得公平”的理念,推动从机会均等向实际获得均等迈进。北京数字学校提供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实际获得的均等,即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无需时间等待、无需自身能动就能直接获得的公共教育服务。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构建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环境。
2012年,北京市教委创新体制机制,成立北京数字学校,依托教育信息化,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北京智慧学习环境,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新模式,实质性地推进“实际获得”公平,打造首都教育的新品牌,在建设世界城市和智慧城市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过两年的建设,北京数字学校初具规模,在电视和网络两个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一是提供无处不在的学习通道。在校园网络环境,家庭电视、网络环境,公共场所歌华飞视、WiFi环境下,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手机等终端,访问数字学校网站、电视平台,数字学校APP、微信公众账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登录数字学校学习和参与活动。
二是提供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建立以“用户参与和个性化应用”为核心的交互式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学生和教师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关注社区活动,参与群组和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撰写便笺、日志、微博等进行社区交流,可以看到数字学校为其提供的个性化推荐课程,参与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教学活动。数字学校拥有实名学生用户120多万人,经常参加活动的60万中小学生建立了个人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实名教师用户8.8万人。月浏览量保持在300万次以上,其中郊区县的访问量占了六成。
三是提供丰富、多元、精品的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数字化名师课程。目前,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平台上已经有27个学科14000多节数字化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在北京市的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名校、名师课程,可以自主进行学习;链接一些来京务工随迁子女较多省市的课程,方便在北京接受基础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在回原籍进一步学习时,可以跟得上当地的教育进度,也帮助外地转学而来的学生,尽快适应北京的学习生活;扭转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提供网络英语口语和听力自主学习平台;为远在国外的北京学生提供义务教育服务,弥补中文教育的不足。
四是提供家庭教育、育儿指导信息推送服务。每周为学生和家长的手机终端推送彩信、微信信息,为中小学生提供与学生课堂学习同步的学法指导,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提供“伴随成长 家长学院”家庭教育指导,为学龄前家长提供“伴随成长 每周一信”的育儿指导。社区学前儿童早期家庭育儿指导信息共汇集了0岁~6岁学前儿童早期教育家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5000余个知识点,按照“生理发育”、“心理发育”、“护理保健”、“营养饮食”、“合格家长”等8个类别进行分类,按照一年52周,6年312周对应年龄阶段。形成了每期3000字~5000字,多张配图,共计312期彩信,120余万字,2300余张图片的完整指导内容系统。每周一,按照每一个孩子的对应年龄段发送,所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都会收到一条与自己的孩子成长年龄完全同步的教育指导建议。目前,已覆盖北京市多个区县近20万学龄前儿童家庭,并取得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和赞誉。
五是选择112所中小学校,开展基于区域和学校的深度应用,从七个方面开展应用模式研究。城里名校和郊区县学校结成协作共同体,探索利用北京数字学校在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师资培训、学校管理、德育活动等多个层面的协作,开展名师同步课程资源与学校课堂教学和教师教研的深度融合试点。
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基于名师同步课程资源的有效教学形式(如翻转式课堂、问题解决型课堂、研究型课堂、思维发展型课堂、学习能力提升型课堂)。整合学校各类资源,提升数字化环境下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能力,对12所实验校共351名教师进行了教师学习力测评分析,找出了教师自身在学习能力方面的欠缺。实验校教师在语文、科学等14个学科开展了教学应用探索,形成了60多个教学应用案例(含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和评价分析报告),其中案例资源视频超过100G。教师们感受到名师同步课程在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很强的支撑性作用。
数字教研研究:16所试点学校参与,探索名师同步课程在学科教研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开展了集体听课、评课,提交60节教学应用案例,137位参与该项目的教师对学科(教研)应用实践的反馈和评价(包括观看名师同步课程节数、观看频率、观看途径、观看时间;集体评课频率;观看视频后修改原有教案的比例;专业水平提高;个人教学的收获;参与学科教研的态度;建议等)。调研结果获得了试点学校教师的高度认可,以名师同步课程作为一个重要资源开展集体教研活动,结合名师同步课程开展了学科教学应用实践。
校际合作研究:16对城乡合作学校,依托北京数字学校网上学习平台,将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多元化学习体验方面充分应用数字小学平台开展多元化的研究与应用活动;组织学校教师参与全国性的校际协作与研讨活动,与来自上海、广东、辽宁、山东等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网上互动与协作,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教与学方式变化方面有了深刻认识和实践体验。
北京数字学校未来发展思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北京数字学校作为北京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承担着教育深化改革的责任,在信息化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勇敢肩负起相应的责任。
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发展框架。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数字化教育品牌。拓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新方式,让广大受众可以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研究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优质的教材教辅、作业、考试评价系统,促进减负增效。建设开放、多元、高效的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与个性化高端教育服务融合运行,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发展框架,总体来说是一套机构(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北京数字学校管理办公室)、两个平台(网络平台、电视平台),三种模式(课堂教学模式、虚拟课堂模式、个人自主学习模式),四个机制(系统建设合作机制、课程开发机制、市场运营机制、评价考核机制),五类服务(为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和教育管理者五个群体服务)。
在云计算、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决定e-Learning发展的现在,我们要学会向市场学习发展模式、向用户学习发展内容、向社会学习合作方式,找到关键环节和切入点,在转型中实现创新,在开放中获得动力,在融合中凝聚力量。
1. 转型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三爱教育活动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将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审美和人文素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北京数字学校就顺应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新的形势,进一步转型,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拓展服务形式,深化服务内容。
(1)课程内容由学科知识向拓展性课程发展。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全面成长需求为出发点,在学科知识内容全面丰富的同时,开发、引进自然科学、科普知识、艺术、体育等课程和资源。
(2)课程形态更加丰富和精细化,朝向深度学习迈进。结合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课程形态更加多元。比如混合式教学,课前提供给学生知识点讲解的视频和思考的问题,学生自学并按照设定问题进行思考,搜索资料,带着问题来上课,课上研讨、合作、解决问题。
正如清华附中王殿军校长在谈到慕课时提到:慕课,改变清华附中教育。他认为慕课之后,教什么、何时何地教、谁来教、如何教都发生了改变。结合学校实践的翻转课堂,他提出“课堂,重在启发,走向深度学习”,翻转回来的课堂教学,重点不再是一般性知识的传授(侧重记忆与理解),而在于质疑、表达、合作、实践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3)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深加工、重组,形成分难度的知识网络体系,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在学科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知识内容的碎片化处理,以微课作为基本学习单元,按学业标准等级,开发相当难度的微视频、微作业、微教案等资源,建立1-4-N(1个知识点,4个学习程度等级,每个等级配套N种学习资源)的知识网络体系。同时,研究主题资源网络体系,建立跨学科、跨学段、跨系统,具有相同主题的资源。比如,关于生命的专题教育,既可以有文学对生命的描述,也有生物对于生命孕育过程的介绍,还有地理、历史、化学、物理、体育等对于生命不同角度的阐述,更有学习活动中学生、教师、家长参与其中产生的思考、启迪和感情升华生成的教育资源。
2. 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还提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北京市早于2012年就已经提前进行试点,北京数字学校已经进入各区县和中小学校,进入大规模服务阶段。移动互联网通过把人和网络实时链接,拥有比互联网更快的加速度,更低的参与成本,这些变化都是数量级的。
开放,是这一切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基础,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北京数字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1)进行北京数字学校顶层设计,做好区域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中小学校开放,实现中小学校与北京数字学校的有机衔接。启动建设17个区县数字学校分校、100所名校课堂建设。
建立“市、区、校”三级打通和“政府、社会、个人”共建共享的课程开发模式,实现课程相互流通和共享共建。市级负责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规范化课程建设,区级负责本区域网上课程建设和运维管理,学校负责本学校网上课程建设。引入市场机制,给社会开放接口。
为个人、学校搭建发展的平台,给予其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教师乃至有专长的学生可以自由开设课程,分享学习成果,浏览者重点关注课程质量、互动讨论、体验、答疑等服务,以追随者、粉丝关注人数、评价鲜花数、参与度为主要评价依据,设置“最受欢迎的网络教师”、“最勤奋的网络学习者”等荣誉,提供展示的舞台,引导课程建设向“高质量、优服务、强互动”方向发展,打破传统权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自下而上的“市级课程资源共享、个人二次开发创新、试点应用后再开放共享”的课程建设机制。
北京五中校长张斌平提出的,希望北京数字学校给予学校网络空间和发展空间(管理的自),学校建立优秀团队,把自己的办学特色充分挖掘出来,开设专题课程、选修课,通过市级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核,可以作为区域或者全市学生都可以选修的课程,学生在线学习并通过测试和认定,可以获得市级认定的学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学校通过申报、评审通过后可以承担开设选修课的任务。
(2)建立开放的活动服务平台、宣传平台和应用管理体系。
为市区教委、中小学校、校外单位等部门提供开放的接口,在北京数字学校门户网站上开辟区县分校和学校子站点,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理念的宣传,中高考的考前辅导宣传,区县和学校办学特色宣传等信息。建立全市各区县、中小学校信息库,汇聚区县和学校的基本信息、政策、办学特色、宣传片、特色活动视频等信息。
(3)建立开放的运行服务、系统合作、评价考核机制。
考虑绩效评价制度,按目标要求建设,根据用户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试点推行市场运营机制,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免费,个性化的定制需求等增值服务引入市场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实行开放的网络对课程以及提供的服务进行量化考核。
3. 融合
201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强劲发展,形成横向延伸、纵向深入、跨界融合发展的态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北京数字学校也将吸引多方跨界的优质资源,实现融合发展。
(1)实施“合纵连横”发展战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纵向打通学段和科层的壁垒,实现学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衔接,市、区、校三级课程和教育资源扁平化管理;横向打通优质教育资源在系统、区域、部门和学校间传播的壁垒,实现优质资源的横向流动和融通。
积极与国内外参与慕课的大学联络,力争能够实现北京数字学校与大学慕课平台强强联手,在大学先修课程、科普课程、拓展性课程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让学生们直接从北京数字学校网站就可以学习国内外大学课程。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与北京数字学校联手,在“翱翔计划”上进行合作,将科研重点、难点、突破点的内容,以微课的形式通过网络共享给更多的学生。在“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的“可降解塑料”研究中,东直门中学校长薛丽霞和几所协作体中小学校谈到了融合,协作体学校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的学习团队,有从物理领域研究,有从化学领域研究、有从环境保护课程深入,有在班会深入讨论,协作体整体以融合的方式渗透了三爱教育、德育、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等。
(2)实现课程与活动的融合。将课程融入活动,将知识融入生活,将德育、美育和体育消融在日常活动组织中。例如:最近北京数字学校组织的“数字寒假,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就将阅读经典著作、吟诵古典诗词,亲子共同品味书香,与动手实践写对联、剪窗花、捏面人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在动手中传承传统文化;将走出北京游学写游记,与英语口语阅读提高听说能力相结合,培养有知识、有胸怀、有人文素养、有国际视野的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