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企业管理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企业管理知识范文1
一、知识管理综述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的定义历来众说纷纭,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定论。研究者基于各自的出发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管理下了众多的定义,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多达数十种。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七种,其中国外四种,国内三种。这些观点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其共同点就是突出强调以知识为核心并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财富”。知识是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要素,知识正在改变组织创立、进化、成熟、死亡或改革的方式,那么如何来理解知识呢?按照世界知识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的分类可分为:知事(know-what)、知因(know-why)、知用(know-how)、知人(know-who)四类。前两类属于显性知识,即能够用严格的数据、科学公式、公理、文字等符号表达出来,固化于书本、磁带、光盘等媒体介质中,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识。后两类是高度个性化和难以格式化的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它根植于个人经验,没有有形的物质载体承载,依赖于亲身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是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来交换和共享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使知识螺旋不断的向前延伸,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去适应企业发展、生存和竞争的需要,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对相关知识的内外连续管理过程,把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传播知识作为企业核心优势和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把知识集体共享和知识创新视为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灵魂,是为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和企业文化全面提升而创造的一种现代管理机制。
(二)知识管理的内容
弄清了知识管理的定义,自然就对知识管理的范畴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根据施乐公司在对美国60名知识管理工作者调查后的研究表明,知识管理至少涉及如下10个重要领域:对知识和最佳业务与经验的共享;知识共享责任的宣传;积累和利用过去的经验;将知识融入产品、服务和生产的过程;将知识作为产品进行生产;驱动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建立虚拟式的专家网络;建立和挖掘客户需求信息的知识库;理解和计量知识的价值;开发和利用知识资产。由此可见,知识管理的内容就是围绕着如何获取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这条线索来辐射企业的管理层面。概括起来大致包括:1.获取知识并消化、吸收知识;2.创立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建立知识网络和创造适宜的环境以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责任的宣传,培养员工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意识;3.创造适宜条件与环境,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企业知识资源,进行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4.通过有效的知识创新机制,推动新知识的研究和开发,积累和扩大企业的知识资源;5.保证企业知识的生产以及知识资源的积累和扩大,充分溶入产品或服务及其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之中。也就是说知识管理既包括将组织中现有的显性知识编码化,也包括发掘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或者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
(三)知识管理的特征
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既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又结合了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的特点予以创新。知识管理本身有其独特之处,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为现代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1、知识管理的重点是企业的知识资本和知识工作者
知识资本包括结构性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指不依附于员工个人而存在的企业结构的全部知识技能,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商誉等知识资产,是属于可编码的显性知识。对于显性知识的获得和分享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网络化和软件系统的实现。人力资本是指员工具有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未经编码,属于隐性知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最终要落实到知识的主要载体和创造源泉——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上。知识工作者的概念是由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提出的,是指受过正规教育,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企业员工,他们在本身专长领域都是专家,工作上的主动性较强,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程序操作工。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不能主要依靠纪律、制度和规则等刚性的约束来实现,而应着重营造一种有利的环境和学习氛围,使知识管理者具有较大的工作自由度,充分发挥创造性,使企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2、知识管理的目标是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知识共享是指一个企业内部的知识要尽量公开,使每个员工都能接触和使用所需求的企业知识,从而使每个新项目的运行都建立在整个企业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之上。知识创新是指在生产或服务的过程中对已有的知识要素与新的知识要素所进行的新组合。未来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取决于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即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有效的知识管理要求公司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为了实现知识的共享,企业必须在知识管理中建立相应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员工和管理者为了个人利益隐藏知识的行为。在建立了知识共享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快速流动,依靠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发挥,在对环境的不断调适过程中进行知识创新,这就是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
3、知识管理要以市场为核心
知识管理要针对市场,而不是知识体系本身。知识的所有者希望有效利用知识,并使其市场价值最大化;与此同时,知识管理也必须面向应用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只有知识的创立者才了解知识体系的结构,因此必须将知识市场化和实用化,使知识的潜在使用者能够了解其应用价值,并将知识用于价值创造中。
4、知识管理遵循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
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之上的。这是因为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必须按比例进行,某一要素的过多投入将会造成收益递减。在此前提下,企业管理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合理分配稀缺的资源。而知识经济时代进行的知识管理则遵循相反的“收益递增”的规律,这是由于知识在传递和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不会被损耗,而且会因知识的积累创造出更多的知识产品,投资于知识资源的收益是随着投入的增加而递增的,没有所谓的临界点。因而知识含量的多少以及对知识的利用程度和创新能力如何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5、知识管理以法律为依托
管理思想史发展轨迹上的各种管理思潮,都是以有形的实体,如资源,人等具体对象为管理目标。然而知识管理的到来却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式。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及其员工所拥有的各种知识资产。知识是一种无形资产,不易界定,难于管理,易于流失。因此,全面的知识管理就需要企业树立知识管理风险观念,从法律角度来界定知识的产权界限,在对知识管理的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侵权行为,就应当诉诸于法律,从知识产权方面来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防止知识流失。
二、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人员较少、产品与服务单一,管理水平低下,业务变动快,资金缺乏。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中国的市场并非一个封闭的市场而是世界大市场的一部分,中国的中小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也不仅仅是国内企业而是你在和你那个行业的所有企业竞争。与那些国际大鳄相比,中国的中小企业没有资金优势、没有管理优势、没有市场经验等等不足,但如果我们的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知识这个杠杆,能够把知识学好、分享好、用好,那么就有可能用这个资源的优势来弥补其余资源的不足,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次,任何组织都需要知识管理,而且知识管理的基础活动也存在于任何企业中。hyltonassociates的首席执行官antoinettehylton博士说:“与现在的普遍情况相反,以前知识管理的先行者恰恰是小型企业。历史研究表明,在小型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外国市场、风俗习惯和顾客的知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三、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则与步骤
(一)知识管理要遵循的原则
1、以积累为基础
积累是知识管理的基础,通过知识管理将公司内部的信息积累,保存起来。这是企业内开展后续知识管理战略的基础。比如一个企业的档案管理体系,将公司内有价值的文件归档。比如企业的信息系统,将企业的业务数据保存下来。这些都为未来的企业进行决策和判断提供了事实基础。《麦肯锡方法》中提到麦肯锡公司解决问题的程序的第一步就是:以事实为基础。事实是友善的。做为知识创新的土壤,有了宝贵的知识积累,知识创新才能成为可能。比如美国福特公司积累了大量的发动机实验数据、撞车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迅速进行计算机的模拟测试。比如通过模拟测试,发现有一种噪音实际是从地板上产生的,而不是其他。这样发现了噪音源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为设计新的低噪音的汽车提供了宝贵的依据。相反,对准备进入这个领域的竞争对手,就会发现这个优势是无法模仿的。
2、实现企业知识共享
是将积累的知识在企业进行共享。如果知识只是积累,而没有提供共享和交流的手段,没有形成知识在企业内部的自由流淌。那知识积累的价值没有体现。从现今的经济来看,经济模式从封闭性、地区性向开放性、全球性转变。故步自封的想法是可笑和危险的。将企业内宝贵积累的知识在企业内共享和交流。让知识共享成为一个企业的文化。那么一个项目的失败的教训,会为企业所有项目借鉴。一个项目的成功的经验,也会为企业所有项目学习。将一个项目的个体行为,拓展成一个企业的整体行为。将提高企业利用知识的整体价值。
3、不断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最终追求
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终极标靶。知识是创新的源泉,有了知识的积累后,并有了知识在企业内部共享的文化,共享成为企业员工的一种标准行为,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脑力激荡,才能产生具有高知识含量的产品。而这时的产品已不过是知识的物质体现。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著名的公司在创新方面表现出的非凡活力,比如摩托罗拉公司最初是生产汽车收音机和无线电话的。夏普最初是出售自动铅笔的商店……等等。
(二)实施知识管理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公司的战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由于知识管理不能脱离公司的目标而独立存在。它必须与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相一致,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神州数码的长远目标是“做一间长久的、有规模的、高科技的百年企业。”根据这个战略目标制定出神州数码的知识管理战略规划书,即“长久的”知识必须有积累;“有规模的”-知识必须能在大范围内共享;“高科技的”-管理的知识必须能提炼成高附价值的。
第二步:确定公司知识管理的重点领域是哪些。首先明确公司的核心竞争里是哪些?比如神州数码强大的市场渠道能力、运作能力。公司哪些业务是未来的发展重点?比如神州数码网络产品的研发,软件产品的研发。分析公司潜在收益最大的环节等等。从而确定组织内部优先实行知识管理的部门或流程名单。可以采用“得分卡”方式对各个需要改进的环节或流程进行一个实施知识管理的综合衡量,定义出实施的先后次序。力争找到投入最小,见效最快的环节。可以在企业内部起到示范的作用。
第三步:对引入知识管理管理的业务环节或流程进行分析。分析该项业务环节或流程想要做到什么。而做到这些必须具有什么能力。比如我们经常说某事必须要某人来做,才能顺利完成。这里的某人所具有的能力和技能,就是在这个环节进行知识管理的内容。将这些管理起来,就能达到该项业务环节或流程想要做到什么的目标。并分析该环节现有的知识,包括显形知识和隐性知识,存放在哪里?制定出它的知识树状图。
第四步:根据上述分析,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方案。该项业务环节或流程的知识需求是哪些?得到这些知识的障碍在哪里?制定出破除障碍,得到需求的目标以及选择相应的最成熟的工具。制定出知识管理实施的计划书。
第五步:对引入知识管理的业务环节或流程进行实施前和实施后的评估。了解是否知识管理策略对该项业务有了明显的和可衡量的效果。同时也是对前期分析和知识管理实施的一个检测。并根据评估的结果来调整公司的知识管理计划。
对各项需要知识管理的环节或流程进行逐次的实施,全部实施后,再对第一个实施的环节进行再分析,再实施,形成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良性闭环系统。
通过在企业内部事实上述知识步骤后,将在企业建立起知识管理系统。它包括:
企业的知识中心:注意这里不是简单的信息中心的概念。包括企业知识的评估和收集系统,成为企业对知识贡献的评价体系。
企业知识检索系统:能为员工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知识检索,而不是简单的一种搜索结果的堆积。
企业的专家名录:通过知识管理将提炼出企业的各项业务的专家和专长。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最佳人选和组合。
四、中小企业如何实施知识管理
认识知识管理仅仅是开始,关键是要成功地实施知识管理,前者是“知”,后者是“行”,“知行合一”才是知识管理的本义。对于企业来讲,正确地认识知识管理是重要的,但企业往往更关注如何将知识管理在企业中成功实施。产生于企业管理界的知识管理只有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带来勃勃生机才会显示其优越性。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产品(或服务)的标准化程度和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性程度实施知识管理,并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一条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道路。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目前情况下,企业推行知识管理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我认为,人的观念,认识水平的高低将决定知识管理能否实现以及能够延伸到什么程度。
如果一个企业里有诀窍的人很少,那么这个企业就不是一个在知识生产方面很好的企业,相对来说是一个传统企业。每一个公司都可能遇到种种问题——怎样组织会议?每一个人都能够对公司的知识生产有所贡献,而只有到了这种程度,知识共享才是可能的。
具体做法是:向大家阐述知识管理对个人和组织的价值版权所有,使每位员工认识到知识管理不仅是一件对组织有利的事情,而且对个人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家达成实施知识管理的共识。然后根据不同的部门建立一些非正式的知识社群,让大家起码能做到关于组织内的知识能很好的共享。企业的文化和制度需要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约束与激励要并重,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二)对企业的知识进行全面盘点,加快知识资本的原始积累
知识盘点是指通过有计划的知识梳理流程(战略层、业务层、岗位层)设计,针对企业内部的专业领域与企业外部的顾客需求,进行企业核心优势的系统式调查与分析。物流企业通过知识盘点,可以完成企业关键知识资源与核心优势的调查,为系统挖掘企业和个人的竞争优势,提供企业在组织结构调整、制度变革、流程改造、战略规划与目标分解时的引导和方向,并达成实施知识管理的预期目标。
在知识积累过程中,重视并且大量运用外脑:
1、利用咨询公司。国内咨询业已经正在迅速发展,这一趋势在以后相当长时间内将继续走强,民营企业应该大量的运用咨询公司,并且应该委托一个公司做长期的顾问公司。大量聘请专家和学者担任顾问或外聘董事。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资本。知识管理、知识营销、管理知识员工、聘请外脑输入知识会更加普遍。
2、利用国有企业过剩的人才。国有企业人才过剩,与中小企业人才短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不少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将目光投向人才济济的国有大型企业。把国有企业的强项跟民营企业的强项结合起来,利用民营企业的机制的优越性,加上国有企业原有的管理基础,技术能力和技术人才,把国内的市场和国际的市场结合起来,强强联手。
3、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改制的机会。现在我国不但国营企业要改制,而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也开始走上了艰难的改制之路。他们缺的是资金和应用的市场,而我们民营企业缺的正是他们所提供的和可能提供的知识。
4、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国际化的竞争是加速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动力,随着许多领域的国营企业退出,民营企业必将成为参与国际合作的竞争的主体,国外有相当多的企业已经进入知识管理成熟阶段,与这些公司的竞争和合作可以直接提升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这实际上也是间接地利用外脑。
(三)、培育知识分享的文化氛围
如何鼓励员工主动分享知识一直是困扰企业的一道难题。员工不愿意分享知识、害怕分享知识已成为知识管理实践中的最大难点问题。其实,大多数员工都知道,相互学习、分享经验是提高个人竞争力最好的方式,但在个人利益冲突与缺乏互信的考虑下,员工往往会害怕因单方面分享知识而降低了自己在企业中的竞争力,所以一般会尽量隐藏自己的核心技能或经验。
对企业员工而言,员工选择隐藏知识的行为,并不会因此降低员工个人的竞争力,但对企业而言,这样的员工越多,其整体竞争力将远低于具有互信、合作与分享文化的企业。由于员工无法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而导致的无效率和低绩效,已经使得“财富500强”公司每年大约失去120亿美元。可见,在员工之间分享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知识管理实践证明,互信、融洽的知识分享文化是推动员工主动分享知识的关键驱动力。惠普公司、麦肯锡、施乐、西门子等公司的知识管理之路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物流企业在悉心培育知识分享文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寻求制度化管理与知识分享文化的平衡,即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知识管理方法,但基本目标应是一致的,都是要推动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其次,要树立企业发展的共同愿景和学习型的价值观,使员工为了共同的愿景而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再次,要创造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敢于自我创新,挑战传统。最后,要建立鼓励知识学习、分享与利用的管理机制。一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宽松的知识交流与沟通机制。二是要建立外部知识内部化机制。三是要建立知识分享的激励机制。例如,惠普公司内部的数十位知识专家也许只是普通员工,但他们分享知识的表现会提供给他们更多的晋升机会。
(四)搭建知识管理基础平台
知识管理基础平台包括知识管理信息平台和知识管理实体平台。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知识管理信息化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对已经实施物流信息化的物流企业而言,这种技术支持可谓是事半功倍。物流企业可以在现有的信息平台基础上,导入知识管理系统作为企业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物流企业的知识管理信息平台应当能够实现: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技术获取物流业务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利用在线网络(e-learning,bbs,留言板)学习物流知识、培训软件鼓励员工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在知识的分类、存贮和传播上,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智能、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组件技术,保证知识的交互性。而且,知识管理平台还应与企业的业务信息平台、知识库、internet/intranet网站、文件服务器、业务数据库等不同系统中的信息资源映射成统一的“知识地图”,建立团队协作和专家网络,使知识能够在企业内外部都得到有效的共享和传播。最后,知识管理平台还应当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易于使用的知识桌面,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最新信息、业务相关人员的实时和邮件通信联系,使员工可以通过信息分类和搜索引擎,从各类信息资源中快速发现所需的知识。
搭建知识管理实体平台,不仅有助于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使学习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和机制,有利于促进员工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学习,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力和竞争力,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分享、利用和创新,推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知识管理实体平台主要包括:学习平台(企业资料库)、培训与沟通平台(技能培训,讲座,头脑风暴法)、学习互动平台(学习小组,课外学习,集中讨论)等等。
(五)建立知识管理制度
任何先进管理理念的实施都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物流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是一个有始无终、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同样离不开管理机制的配合和支持,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利于知识的创造、分类、储存、分享、利用和创新的管理机制,并严格加以执行。企业要通过制度执行激发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热情,使员工真正体验到知识分享的乐趣和成果,这样才能使知识管理的思想深植于每一个员工的头脑中。
(六)建立高素质知识管理专家队伍
培养知识管理的专家队伍,尽快研究知识管理的系统理论与方法,是我国的当务之急。应该像对待传统产业中的技术管理一样,高度重视知识管理。创新型组织应该建立知识管理机构,至少是扩大技术管理机构,设立知识主管职位,负责知识资产的管理。知识管理人员的职责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考察和研究组织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分析哪些知识已经存在于组织内部,哪些知识组织内没有但可以从组织外获得,哪些知识需要进行新的研究才能获得;对已经有的知识,应该分类理清是谁、在哪里、什么时间发明的,它是如何保持下来和进一步创新的。这是寻求知识发展规律的基础,是加快知识发展必经途径;严格控制信息和知识外流,并对形成组织竞争优势的知识通过专利或内部严格的保密措施等加以保护。尤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防止核心人才外流,因为人才外流是组织隐性知识外流最主要的渠道;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对知识创新人员,尤其是关系到组织核心隐性技术的人员的招聘、选择、培训、工作评价和制定分配政策等工作时,要有知识管理人员参与评估和考察;为组织各部门之间建立知识沟通与传播渠道,负责内部通讯设施和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使用。在这方面,组织的知识管理人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他们自身也要提高知识素质,拓宽知识领域。也许他们并不需要在各领域内都具有研究与创新能力,但需要知道每个领域的核心知识是什么;规划和实施组织知识库,决定组织内部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五、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虽然是中小企业,但既然决心开始实施知识管理了,那么知识管理实施必须要有人负责。没有人负责的知识管理实施永远不可能成功!
2、不要在开始就试图对组织内的所有知识都能很好的管理,找一个突破口,先从一部分做起,先从最能看到效果的部分做起;不要认为实施知识管理一开始就可以把每个人的技能和知识全部管理起来,这是个过程,如果大家都反对这个知识管理,那么知识管理实施大概就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失败!
3、切实发挥人的作用。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简单,部门内及部门间沟通比较方便,销售部经理请部门的兄弟吃顿饭的机会可能就是一次很好的隐性知识共享机会。要让大家认识到知识管理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好处,充分调动发挥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您会发现实施知识管理有许多可以因地制宜符合您公司的方法;
4、领导的支持,在中小企业最主要是老板的支持。这个支持不能仅是老板开会时候的慷慨陈词(这个当然需要),更重要的是老板对知识管理的身体力行:老板热爱学习、老板的知识有良好的组织、老板每个月给知识贡献最大的员工发500块钱或者送这个员工一束花等等。
知识管理对于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国外也只有少数大型知识密集型企业设立了知识主管机构或知识主管人员。因此,加快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我国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一条途径。作为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并在不断创新中走出一条适合以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的道路。
参考文献:
小企业管理知识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人才
前言
21世纪初,互联网络全球化普及,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人类社会已经开始全面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种激烈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我国的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在整个市场链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的数量庞大,但这些企业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却暴露出许多问题,而一个中小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获得以及保持竞争优势。李宏艳在《论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一文中指出,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本优势的独特性将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核心技能。
一、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中等或微小,投资较省,收效较快,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经营范围广,行业齐全,但是其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此类企业通常是由单一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在经营上多半是业主直接管理,较少受外界干涉。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走访相关中小企业来看,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问题:
(一)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把人视为一种成本,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
(二)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匮乏。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没有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例如很多企业由经理办公室代管实行人事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少,一般不会超过2个,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矛盾或不一致,难以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能;此外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一般不具备本专业必备的管理知识,经验上也比较欠缺,这就导致管理层面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三)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来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小企业由于人员较少,岗位的区分不是非常明晰,这样就产生了中小企业建立岗位管理体系与无法清晰界定岗位之间的矛盾,从而也就造成了人力资源部门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比如,人力资源部无法将公司和部门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统一结合;受职权限制,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沟通困难;人事部的实际工作停留在主管层以下,造成考核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
(四)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投入小。人才的择业动机,不仅仅是注重薪酬和福利,他们更加关注企业能否为员工造培训的机会以及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中小型企业很难建立全方位的培训体系,往往不能为人才创造发展和提升的机会。这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由于得不到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小企业很难有大笔资金投入到人力资源开发和引进方面。
(五)缺乏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中国中小企业特点的、可操作的制度、措施的技术手段、途径。由于没有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完善的工作流程的实践,难以提炼、固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不高也就在所难免。
二、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作为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当积极借鉴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秀实践经验以及知识管理的新型管理理念,积极采取以下各项管理创新策略,加强人力资源的现代化管理。
(一)进行管理角色创新
中小企业传统的靠上司管理、监督、控制下属的管理模式已不符合知识时代的要求,知识管理则是一种鼓励知识创新、注重个性张扬的新型管理制度。领导者的角色应该由监督和控制转变为指导和激励。领导者不是单纯下达命令,而是要去做一个引导者,负起组织和指导学习的责任,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学习的机会,提升才能。
(二)改变组织结构
传统的中小企业多是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层次过多、协调不畅,往往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在企业内部各个岗位普遍覆盖,使得每一位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能及时地获得信息,网络时代的知识管理,由于强调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员工也更期望能共同参与集体决策。由于扁平化的组织比多层次组织更为有效,因而中小企业可以在组织结构上进行一些尝试,缩减层次。
(三)注重培训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员工和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资产是知识,不仅新职工要接受就业教育,而且在职职工也需要不断接受再教育,中小企业应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让企业与职工成为命运共同体,企业如果能帮助职工获得终身就业能力,无疑会提升中小企业的凝聚力。因此中小企业要树立长远的对职工教育培训的战略思想,形成一套科学长远的教育培训计划。
(四)完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中小企业一定要注重人才配置机制。按照适才适用相结合原则,使能力与岗位相匹配,最大化的发挥才能,以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向心力;其次,要完善分配机制。中小企业要注重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相结合的分配的办法,浮动工资与本人业绩、企业效益挂钩。也可采用按比例提成、贡献奖、利润分成及其他更为灵活的付酬方式;第三,要完善精神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内驱力是促动员工积极主动做贡献的有效手段。员工内驱力来源于哪里呢?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基础来分析,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实现自我需要是相对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言更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优势需要,如果能满足员工的优势需要,则能使员工不断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豫湘.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跨世纪,2009,16(8):53.
[2]王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初探[D].山东:山东大学,2012.
小企业管理知识范文3
一、企业营销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含义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中人、财、物及事的管理,就是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利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管理不能仅仅只靠技术和设备,而更重要的是要对“人”及人所具有的知识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使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实现持久发展。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管理,就是要深入挖掘人的才能及潜力,充分激发人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中人的才能得到最大发挥,创造财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核心竞争力。
二、知识管理应用于企业营销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多数企业目前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做好企业中的知识管理工作,企业营销知识管理有以下几方面优势。第一,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确切来说就是对人的才能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目前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企业要想在众多的企业竞争中立足与发展,就要重视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员工创新能力有了提高,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创新意识及丰富的创造想象力,利用创新思维开发出来的产品才会更加具有竞争力。第二,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因此企业必须要及时对市场进行调研,及时准确的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变化情况,然后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按照市场需求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整合优化,以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此外,知识管理通过对人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能够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准确判断,全面提升企业应变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营销管理方面,更需要知识管理的运用,及时培养创新能力及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并相应对营销方式及营销思维进行更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流而上,提高企业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三、知识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企业营销是否得当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所以拥有一套科学先进的营销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为了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知识管理应用于企业营销管理中可以给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实现企业价值及利益最大化。
1.明确知识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重要性。传统的营销管理重点在于对企业的硬件等有形资产的管理,而对知识的管理没有关注和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化,知识及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影响程度越来越高。如果一个企业不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及对知识的运用,在营销管理中,不注重对知识的管理,那么就不能及时观察到市场的变化,进而导致不能及时转变营销策略,致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须要认识到知识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重要性,才能沉稳的应对市场竞争,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注重在营销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及加工。知识管理主要是由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使用知识三方面组成,缺一不可,构成了知识资源在企业中流转的全过程。知识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注重对知识的获取和加工,简单来讲,就是要及时观察到市场变化,并从中获取新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整理成一套新的与实际市场情况相适应的管理及营销方案。具体来讲,在管理方面,应完善员工工作记录及人员考核,重视对员工建议及工作情况的整理,重视客户各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客户关系管理,建立与客户沟通的有效机制,建立对市场变化及与客户沟通情况的灵活反应机制,积极通过网络,市场调研等各种渠道,更新现有知识储备,改进传统及旧的工作方式及管理措施,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专业人才,借助新近的信息技术,对知识库进行数据共享,保证数据分类准确清晰,实现企业整体知识库储备更新,利于员工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及相互学习提高,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3.强化对营销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知识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对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培养营销人员洞察市场的能力,能够及时准确的收集、组织、整理加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具有了解营销知识和信息的特点、结构的能力;培养分析和传播技术知识的能力,能够综合全面的了解客户需求;培养营销人员自身各种综合素质,比如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够更好的和客户进行沟通,传播企业文化,既能加强客户对企业的了解,营销人员也可以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真实需求。因此,若想在市场营销中将知识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企业就必须尽可能的培养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及工作效率高的综合素质能力强的知识型营销人才。
4.建立创新的市场营销文化,加强对外宣传。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交流和学习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建立创新的市场营销文化就是讲创新的营销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在企业内部加强对新的营销知识及营销文化的宣讲及传播,营造知识管理营销氛围,建立现代企业文化,使员工对新的市场营销文化深入理解并学习认可营销知识管理理念,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创造的积极性,建立企业内部知识库,形成知识传播和共享的工作环境,创造知识交流和积累的环境。此外,在营销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创新的知识储备,进行产品技术的革新,制度创新及管理创新,并加强对外宣传,包括对企业形象、产品及服务的宣传,让更多的客户了解企业现代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用知识吸引顾客,才能拥有更多的客户群,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结语
小企业管理知识范文4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 企业化管理 生源危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职业院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来看:有些是普通高等学校,有些是企业行业,也有些是私营业主,还有些是股份制学校,它们利用各自的优势,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并存,形成了发展的不平衡性,其突出的问题有二:一是体制不顺,二是投入不足。从而导致了办学过程中的许多困惑。①
1.1 教师观念陈旧
职业院校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政府差额拨款,教师的绩效工资及学校的开支都要学校支付,大都来源于学生的学费,生源多少直接影响学校的效益。改革以前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内容不只是理论,还要有实践;其次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只讲解,还要做实验。这两部分是改革的核心内容。具体实施对象是教师;“工学结合”不只是学生半工半读,教师也应该学习,也要下工厂(教师大多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对生产流程不熟悉)。但是这一点,在大部分教师的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观念不更新,认识不到位,做事只能蜻蜓点水。
1.2 分配制度不合理
工作任务平均分配:授课任务平均分配,这样似乎不产生矛盾,不用你挣我抢,大家公平,你高兴,我乐哈,一派和气。但是这种分配方式使得优秀人员变得平庸,普通员工不思进取。
工资待遇平均分配:事业单位,工资的发放与职务、职称挂钩,某个职位、职称对应的数量的固定的,奖金的计算与工作量有关,在这个层面上,质量是不用考究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大家都追求量的突破,质就不能保证了。
岗位平均分配:遵循事业单位人事认命制度,处级、科级等都要对号入座,于是出现乱嫁接现象,管理与教育脱节,结果水土不服,难以干出成绩。
1.3 责任不清,赏罚不明
正是由于平均分配,于是有人混水摸鱼,多干、少干一回事;干好、干坏一个样。楼道的灯大白天亮着,厕所的水哗哗地流着,门窗玻璃被风刮得到处乱撞……,该谁管,该罚谁,找不着对象。学校的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掉,岂不可惜。
2 职业院校企业化管理模式探索
(1)职业院校管理模式难以与企业管理模式对接。企业重视实践,职校注重理论,企业重经营,而职校重教育;企业管理方式灵活性,职校具有程序化;企业文化为责任文化,而高职校园文化为使命文化。②虽说实行“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但是学校与企业两种管理模式不相容、不合拍,很难进行更投入、更深层的合作。
(2)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要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就决定了职业院校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市场意识、职业意识和企业意识。职业院校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渗透这些意识,因此就必须改变传统管理模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办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在院校管理方面应强化企业意识,引进“企业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③
(3)校园树立企业化管理意识。企业意识就是现代企业的思维、理念与价值观、职业氛围和企业化管理理念与方法。具体包括成本与效益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职业意识以及企业化管理意识等。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职业院校要生存下去,老师学生都要改变观念,树立企业化管理意识。
(4)教学中融入企业化思想。在教学的过(下转第249页)(上接第233页)程中,教师要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思路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节约成本、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以及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磨炼学生不怕苦累的意志和与困难抗衡的斗志。把企业的质量标准引入管理制度中, 实行严格的淘汰制,让学生充分感受创业的艰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修正历练自己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
3 职业院校企业化管理模式实施的障碍
首先,领导不支持,现在事业单位的领导大都是论资排辈,职位得来不易,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做事谨慎,不敢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结果无为而治。企业的领导是能者上,谁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谁就能赢得人心。但是这样的制度要领导来定,谁愿意断了自己的生路而遭同行唾骂。制定这样的制度需要多大的勇气?
其次,职工不响应,每一次改制,触动最大的就是最低层,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继续学习,还要受到严格的纪律约束,对于习惯了松散生活节奏的教师,这无异于套了一个金箍圈。谁愿意自讨苦吃?
最后,大家不认可,在中国人们的观众中,提倡大同,提倡平均,改制要是一下子改不出个极乐世界来,那就是瞎得瑟。好多有创意的想法,受到这种思想的禁锢,不敢贸然实施。谁愿意成为别人的笑柄?
但是,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有问题存在,就得把它理顺,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回避和漠视都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权威消息称:事业单位依存于计划经济,当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事业单位依存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其生存的空间和活力就受到极大冲击,也迫使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其中有一部分要转企。④在这种大形势下,谁先动手,谁就能抓住主动,就能把握机会,抢到“生”机。
小企业管理知识范文5
【关键词】客户关系;企业竞争;电子商务经济
1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电子商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产品价格信息越来越透明,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由“以产品为驱动”向“以服务为驱动”转变。基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必须要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工作,将提高客户满意度作为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之一。
2客户关系管理的新变化
客户关系管理是以客户价值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以及专业技能的整合,以完善的客户服务分析客户的需求,以此满足客户需求,打造客户终身价值和企业利润增长的效果。传统的客户关系建立在以产品为中心模式上,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不会考虑到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因此对于客户的关系维护不太重视。随着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企业产品价格、质量差距逐渐缩小,企业竞争过渡到“以客户为中心”模式,迫使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出现新的变化:一是客户关系管理更加突出客户的体验感。基于产品多元化及消费者个性化消费模式的发展,客户对于产品的满意度主要通过体验消费获得,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要侧重体验营销,让客户在真实体验中去消费。二是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发生转变。在电子商务经济环境下,客户选择的渠道比较多,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需要主动转变客户关系管理理念,从客户自身需求入手,通过打造个性化的客户关系管理方案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3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价值
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的商业战略,其侧重与客户建立联系。基于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价值越来越突出。
3.1客户关系管理有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
对于企业而言,客户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老客户的维护费用要远远低于新客户开发的费用。考虑到电子商务经济环境下,企业产品价格、质量差距的缩小,企业市场营销的关键就是要做好客户的维护工作,只有具备吸引客户的条件才能促进企业发展。而客户关系管理则可以为企业迅速捕捉到任何与客户有关的信息,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全面分析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服务方案,这样必然会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例如,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使用企业产品的情况,从而有效降低了外部环境对客户主观认知的影响,从而延长客户对企业产品的依从性。
3.2客户关系管理有助于优化企业生产结构,促进产品创新发展
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产品创新的关键就是要具有相应的市场动力。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则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客户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企业按照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向创新产品,这样无疑会促进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例如,在化妆品生产企业,根据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及时研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同时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还可以了解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客户需求与市场份额密切相关,客户需求引导市场份额,企业通过对客户关系进行管理可以及时剖析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从而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生产进度,避免产品过度生产或者生产不足问题的发生。
3.3客户关系管理有助于企业组织变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应要求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采取扁平化管理方式。客户关系管理则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改变组织架构。例如,基于当前市场营销方式的转变,企业需要增设相应的客户关系部门,专门对客户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此为企业管理提供准确报告。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会导致传统的市场营销部门进行变革。
4客户关系管理在市场营销中发挥价值的对策
客户关系管理在市场营销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市场营销中客户关系管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
4.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是以产品为竞争基础的,企业关心的是产品质量和内部运行效率。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例如,2020年受肺炎疫情影响而兴起的直播带货等销售模式,导致企业产品的价格越来越透明,产品质量和价格不再是企业获利的主要手段。如何吸引客户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而以客户为中心、倾听客户呼声和需求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一是企业要将客户价值作为市场营销管理的核心,将市场营销活动满足客户需求作为第一要素,增强销售人员的客户理念。二是要充分认识客户让渡价值实现客户服务增值。在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要突出差异化特色,其中就是要为客户创造增值服务。例如,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要做好售后服务,以优质的售后服务吸引客户。
4.2改进业务流程,提升服务体验
在市场营销中企业必须要重视客户的体验获得感。长期以来企业市场销售的流程比较烦琐,例如,销售人员只是与客户进行销售方面的沟通,而产品的质量问题则由客户联系企业的售后部门,导致客户的满意度不高。所以基于个性化消费模式的发展,企业必须要改进业务流程,提升客户服务体验:首先,企业要改进销售业务流程。对于企业而言,在改进业务方面需要对各项市场营销活动的流程进行梳理分析,深入企业内部了解市场营销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此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其次,要把控服务质量,兼顾服务个性化。由于服务具有无形性、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在具体的市场营销中不同的服务质量必然会造成客户出现不同的满意感。例如,客户在不同时间所获得的服务体验是不同的,因此基于维护客户关系的视角,企业需要把控服务质量,突出客户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4.3强化客户维护意识,发展战略客户
客户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基于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企业必须要增强对客户的识别能力,对客户进行细分:首先,企业要大力拓展利润客户,发展战略客户。对于企业而言利润客户的存在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的收益。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要求销售人员要准确识别利润客户,按照利润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对于中小企业销售人员而言,需要对企业的客户群体进行分类,准确识别出利润客户,然后建立专人对接机制,增强客户的稳定性。其次,企业要加强对战略客户的管理。如企业要设置战略客户服务部,做好相关市场营销的记录管理工作,以便定期对战略客户进行分析,了解其产品需求的空档期,以此开展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企业产品销售的成功率。
4.4加强与客户的沟通,重视客户反馈
客户关系管理的重点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实现。基于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强与客户沟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客户建立起良好的感情基础。二是重视客户意见反馈。企业需要对客户提出的反馈意见进行认真分析,并且按照客户的意见要求做好相应的调整,并且将调整后的销售方案反馈给客户,满足客户的心理预期需求。
5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客户信息共享
一是将客户关系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等信息技术进行资源优化,形成企业平台竞争能力,升级形成呼叫中心、数据中心、虚拟化、IT、云计算的资源布局,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网络化、标准化、自动化、集成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监控、决策水平。二是加强信息传递。利用在线营销管理、销售管理、完整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工具,实行权限分级管理。动态了解客户的价值诉求,制定“接地气”的营销战略。总之,客户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最核心的资源。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抵御竞争对手、获取市场先机的有效手段和战略优势。所以基于经济新形势的发展,企业必须要重视客户关系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潜.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价值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01):38-40.
【2】杨芳玲.探究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价值[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8):256.
小企业管理知识范文6
关键词:知识管理能力;企业绩效;知识型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9802
1引言
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不仅强调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而且预示着知识在经济活动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有形资产,而且需要帮助企业科研团队形成专利,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特别是知识型企业,强化运营管理能力,获取竞争优势是其面临的主要课题。近年来,知识型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关注程度提升,同时学术界对于知识管理能力的深入研究,致使知识型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然而,在与知识型企业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高层管理者对于如何评价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以及采用何种手段有针对性的提高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仍然存在疑问。因此,本文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在知识型企业中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期提供给企业管理者的知识管理能力提高策略。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知识管理能力是指组织创造、整合、转移并应用知识资源的能力,是将知识与其他资源和能力综合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主要以四个过程管理构成: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企业中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企业绩效是企业实现市场、运营、成长和财务目标的程度,是企业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创新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并不是单一的,一般包括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在知识型企业中,由于其产品具有特殊性,重点衡量其财务绩效不恰当,因此本文以非财务指标为主,并将财务指标以主观判断方式进行评定。
企业通过知识管理的四个环节形成有效的知识管理活动,然后将新知识应用到企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中,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以实现规模效应,最大化的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知识管理的实施使得企业员工知道谁拥有什么知识,方便他们信息的交流,从而提高企业绩效。知识型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潜在机会的价值,并有能力从这些机会中提取价值。知识管理影响企业绩效,管理者是有限理性的,面对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利用组织生产的信息和创造的知识来协调组织活动。
根据上述讨论,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员工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本文构建以下概念模型及假设关系。
3研究设计
3.1研究样本
本文采用滚雪球方式,以成都市企业为中心,对处于成都市内的企业采用纸质问卷调查,处于市区外的企业一般由朋友纸质或者直接发送电子版问卷。此次调查涉及的行业有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教育咨询业以及通讯服务业等。问卷填写人员为各企业的管理人员,此次问卷均为结构化问卷。问卷发放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9月到2013年12月,共回收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为82%。
3.2变量测量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用Likert5点量表的形式对变量进行测量,1~5表示从“很低”到“很高”依次过渡,分别为“很低、较低、一般、较高、很高”。
知识管理能力的测量,在参考Gold所提出的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包括员工知识获取技术状况、高层对知识获取的重视程度、知识获取途径数量、知识共享的技术状况等9个变量。
企业绩效的测量,本文所采用的是员工个人对于企业绩效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的感知程度,它包含了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开拓能力、科研能力、新业务创造的效益、客户满意度等5个指标。
3.3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本问卷的分量表的Cronbachs值均达到了0.8,信度良好;通过对知识管理能力和企业绩效两个潜变量下的14个指标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管理能力和企业绩效通过了效度验证,如表1。
4研究结果
运用相关关系分析,对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情况下,企业绩效与员工知识管理能力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61,说明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显著,且为正向相关关系,即员工知识管理能力越强,企业绩效越好,文章假设得到论证。
5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以四川省知识企业为研究背景,基于大量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知识型企业员工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本文的研究过程及结论对于我国知识型企业的管理者有较好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在企业绩效的评定上,管理者应改变已有的以财务指标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观念。企业的非财务指标,特别是客户满意度等指标在企业长久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评价企业绩效中,以非财务指标为重点,得出员工知识管理能力可以正向促进企业非财务指标带来的企业绩效的增加,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知识管理能力的测量上,管理者可以通过对管理过程的四个环节的评价程度来测量员工的知识管理能力,分别是员工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知识型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知识管理能力的提高和各环节因素的不同组合,构建知识型企业的独特创新模式并以此获得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Tanriverdi 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atedness, 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multi business firms[J].MIS Quarterly,2005,29(2).
[2]赵磊,康晓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