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经济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经济调查报告

低碳经济调查报告范文1

光盘行动是2013年1月16日由北京一个名为“IN_33”的团体发起的公益活动,光盘行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那么光盘行动调查报告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光盘行动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光盘行动调查报告范文1:摘要:中国紧急快速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在大学,每到开开饭时间,餐桌上总是杯盘狼藉,在这些餐盘中,剩着大量未吃完的饭菜,这些剩下的饭菜都将倒入食堂打潲水桶中,一天下来,倒掉的剩饭要累积好几大桶。在这样的前提下,“光盘”行动在各大学中逐渐展开,成为一种公益活动。我院积极参与其中,做起了“光盘”行动的号召,学生们积极响应,以身作则,本次调查报告就是对这次活动成果的调查,总结。

调查背景:全社会各行业兴起了“光盘“行动”,在我院也得到了积极响应。 调查目的:对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光盘”行动进行成果调查,进行总结。 调查时间:2013年04月15日—2013年05月05日

调查地点: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一食堂、二食堂

调查对象:大学生

调查方法:1、调查采访2、食堂调查

调查人:陈思聪

正文:“光盘”行动在社会的搭理宣扬下逐渐成为一种热潮。我就一些和食堂就餐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一些同学。

首先是同学的基本生活费是多少?这个问题与“光盘”行动有着很必然的联系。经过调查,有85%的大学生的生活费在800-1200元,约有7%的大学生生活费在1200元以上,而仅仅只有8%的大学生生活费在500-800元。根据采访的一些同学说,刚进校时食堂的砂锅6元一碗,现在已经大多7元-8元一碗。原来一个月的生活费会比现在省一些。生活费的富裕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浪费现象,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大多会珍惜粮食。

然后是每天的就餐次数进行了提问。平均每天就餐三次数的学生最多,达到了63% ,就餐两次的有33% ,仅仅只有4%的学生就餐一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就餐一次到两次的同学,他们只是在中午和晚上回去吃饭,早饭大多数都是不想去吃,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回去吃吃,而午餐和晚餐浪费的情况明显不多。而就餐三次以上的同学生,会因为不是很饿等原因,不同程度的浪费粮食。

接着是浪费粮食的情况。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有65%的同学从不剩饭,但在问他们时,他们大多数都有剩饭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因为其它原因会倒掉几次,但都很少这样做。每个人都会有浪费食物的时候,只是看是不是经常这样做,

浪费食物与生活费的多少不是有直接的关系,同学们浪费食物的原因有很多的因素,有60%的人都是因为饭菜不好吃,这是主要浪费食物的原因,剩下的有些同学是因为点餐量过大,吃不完。有些是觉得食物不干净,吃不下。还有些是因为没胃口,不想吃。然而有些是因为其它的原因而浪费,比如说:自己的原因、挑食,天气的原因、没胃口,身体不好是也吃不完的原因。同学们的浪费都是有多种原因的,这让我们觉得他们的浪费是乎可以理解的,但事实是这样么?

最后是看到别人浪费粮食时候的感觉。有30%的学生觉得浪费食物的现象没感觉、习惯了。有62%的学生觉得食物的浪费是可惜的,应该节约,不应该浪费。仅仅只有8%的同学是觉得愤怒的。在这一项调查中反应出,大学生对食物浪费的意识薄弱,对食物的浪费没有什么感觉,没有什么责任感。在对待事物的处理方式中,仅仅只有一人打包带走,有42%的人置之不理,有56%的学生会看情况而决定怎么做。怎么是这样的现象呢?通过在调查是的访问得到的答案是,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太麻烦,就算打包了,拿回去不一定会吃掉,还不如不打包。有些觉得吃不完就吃不完呗,打包回去吃都不新鲜了,说不一定吃了会拉肚子,没必要打包。有些同学是不好意思,别人都不在乎你在乎什么,想打包也不好意思。有些同学觉得打包感觉很丢脸,不愿打包,打包会觉得别人会用奇怪的眼光看自己,所以不会这么做。有些同学觉得这也不算浪费,因为吃不完的食物会有人处理的,他们回去拿去喂猪,这样不是浪费。他们好像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实际上是对自己浪费行为的辩解。

通过采访调查,不难看出现在浪费粮食的现象确实比较严重,在现在富裕的生活环境下,人们的意识已经发生改变,对浪费已经习以为常。不是十分的在乎,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思想。接下来是对食堂的调查。

我选取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去进行查看。早上和中午的浪费情况基本很少,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学们自觉地吃光盘子的食物,装剩饭剩菜的大桶,以前经常满的,现在也少了很多。晚上的剩饭情况比较严重,但比之以前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在比较提倡晚上少吃,我感觉和这个有些关系。

“光盘”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同学们的意识并没

有过多的改变,我们应该继续努力。

我国高校众多,学生数量更是庞大。同时他们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群体,处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各自的最前沿,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新的思想和新的潮流。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这个群体脱离了最直接食物获得过程的参与,缺乏辛苦劳动的亲身体验。加之本身极易受其它人群的影响以及没有过真正饥饿的感受,导致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想当然的认为食物获得轻而易举,或者说只要拥有财富就可以不愁吃喝,因而忽视了甚至是漠视粮食的重要性。这种对粮食重要性的无知,成为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食物浪费的首要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在农村中就很少有粮食浪费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农村贫穷,而是因为农民能够认识到粮食获得的艰辛和粮食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在真正理解“粮食”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减少和杜绝粮食浪费,否则,一切努力都是空口白话,无济于事,并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肆意浪费粮食的问题。

对于食物浪费的不良影响,从小的方面来说,浪费是个人的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颇和瑕疵。毕竟任何资源都是一种劳动的结晶,浪费资源就等于不尊重劳动本身,作为解决温饱的粮食,自然也不例外。这是对个人而言的。一个人对于食物浪费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认为这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那么在这一方面他就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

“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这句话我们大家都懂。可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在学校就餐时,迫于种种原因,最后饭桌上总会剩下一堆食物,结果不外乎是倒,甚少有人会想着去打包。“光盘”行动之所以能如此迅猛广泛传播,体现了人们对浪费有了一次理性的回归。我们也应该把这种思想坚持下去,不应该只当做一时的热血。应该持之以恒的去坚持!这样浪费的情况才会得到改变,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做到。

光盘行动调查报告范文2:前言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势在必行。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 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一、调研主题:

有关“光盘行动”的态度

二、调研目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引导全院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在全院倡树文明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的俭约之风,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广泛宣传节约理念;从点滴做起,从餐饮开始,将口号变为行动,将行动化为习惯。

三、调研方式:

四、调研对象:

管理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五、调研时间:

2014年3月25日

此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在校学生,此次活动受到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共计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回收率98.67%.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里的食物,吃不完的打包带走,拒绝浪费,珍惜食物。根据调查显示,有50.03%的人听说过并对具体内容有所了解;23.6%的同学仅听说过不了解具体内容;仍有16.89%的同学没有听说过。这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对“光盘行动”的较关注,仍有部分同学对此没有引起重视,需加大力度宣传。

自网友徐侠客在微博上提出“光盘行动”以来,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 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就目前而言这项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然而,该行动是“昙花一现”还是会“持续下去”呢?有网友对此表示置疑。

有一种现象叫痛心,我国每年仅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高达800万和300万吨,这相当于最少倒掉了2亿人一年的口粮;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可以救活400万饥民。我们每天都可以看见许多同学在就餐后,倒掉盘里的饭。据图显示18.24%的同学基本上没有剩饭,5.41%的同学倒掉了四分之一,1.08%的同学剩下了二分之一,仅有15.54%同学“光盘”,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仅仅一个食堂每天得浪费多少粮食,而这些粮食又可以养活多少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重视的不好习惯。

光盘行动调查报告范文3:一、行动宗旨

为了响应大队部的号召,认真贯彻杜绝浪费的节俭精神,全力做到桌桌“光盘”,我们在春节期间自己所参加的聚餐和饭局中,进行了一份“光盘“行动调查报告,以期监督和落实这一行动的开展,为这场关乎着国计民生的大行动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调查方法

在春节期间自己参加的聚餐和饭局中,进行观察和记录,统计出各个项目后,登记在表格中,制成“光盘“调查表。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光盘”行动调查表

地点

人数

服务员是否提醒

光盘率

除夕年夜饭

余姚新皇潮酒店

9人

80%

初一中饭

余姚花园酒店

18人

60%

初一晚饭

余姚新皇潮酒店

19人

85%

初二中饭

大隐阿鑫饭店

13人

95%

初二晚饭

大隐外婆家中

14人

100%

四、结论

调查情况数据显示,本次春节期间的五次聚餐及饭局中,光盘率最高为大隐外婆家中的100%,最低为余姚花园酒店的60%,平均光盘率84%。

五、原因分析

从调查情况的数据来看,光盘率的高低有这么几点原因:

1) 大隐聚餐时的光盘率高出余姚聚餐时的光盘率,可以看出,农村人的节约意识比城市人更强;

2) 而余姚聚餐中新皇潮酒店的光盘率高出花园酒店的光盘率,可以看出,服务员的提醒对食客起到的作用不可谓不小;

3) 最后,大隐聚餐中外婆家中的光盘率高出阿鑫饭店的光盘率,可以看出,在家中聚餐时菜肴根据客人口味作出调整,光盘率比饭店普遍高出一个层次。

4) 人数与光盘率没有太大关系。

六、活动建议

将影响光盘率的几点原因加以系统分析,在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 每个人必须加强自身的节约意识,尽量做到多吃少剩。

2) 点菜时不必铺张浪费,注重排场,不然只会导致更严重的浪费,给客人留下坏印象。

3) 订餐时需谨慎考虑各种菜肴的口味、分量,与客人的口味和食量、人数做好对比,最大限度的杜绝浪费。

4) 酒店需要做好光盘行动的宣传,将海报置放于醒目处,并派遣服务员对食客进行提醒。

低碳经济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 低碳消费 青年顾客 感知价值

一、引言

在经济型酒店中推行低碳消费对于我国建设低碳社会、节约型社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侧重于研究经济型酒店采取具体的低碳措施时,会不会对青年顾客的感知价值有影响,并且探究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程度是强是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之前的学者甚少涉及,本文致力于回答这些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指标选取

综合之前关于经济型酒店顾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归纳出,有形影响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睡眠环境、卫浴环境、装修环境、舒适氛围等。从低碳的角度出发,将这几个方面又细分出几个指标因子,见表1均值分析表。

(二)数据搜集及处理

问卷设计中所涉及的低碳项目都与顾客的感知直接相关。在调查尺度上,采用5点尺度法(“1”代表“有很大影响”,“2”代表“有一定影响”,“3”代表“无影响”,“4”代表“感觉更好”,“5”代表“感觉很好”)。

数据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搜集,调查选取的对象为青年人(21—30岁)。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填写,有效问卷回收率91%。本文采用均值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将问卷答案量化之后求均值与中间值3进行比较,数值小于3的,表明青年顾客对经济型酒店采取的该项低碳措施呈负面感知;数值大于3的,表明青年顾客对经济型酒店采取的该项低碳措施呈正面感知;与3偏离越大,说明感知越强烈,其中数值在2.5以下和3.5以上就属于感知强烈区间。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研究结果:均值分析表(见表1)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总体上,青年顾客对于经济型酒店采取的低碳措施表示支持和理解,其感知价值量化分数达到了3.4054,与不采取低碳措施的经济性酒店相比,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但还未进入感知强烈区间。

在具体的17项措施上,青年顾客认为提高了其感知价值的有14项,其中有7项的分数进入了感知强烈区间。在房间贴上节水、节电标志,床单变“一天一换”为“一人一换”等,都能增强青年消费者对于经济性酒店的感知价值,但是增幅较小。而实行插卡取电、服务员打扫房间时帮忙关电器设备等措施对增加青年顾客的感知价值有较明显的作用。

青年顾客认为降低了其感知价值的有3项,其中有2项进入了感知强烈区间。取消一次性用品、采用可循环使用的拖鞋、用玻璃杯或瓷杯代替一次性杯这三项措施会降低顾客的感知价值,而其中取消一次性用品、采用可循环使用拖鞋的影响相对来说更为强烈。

(二)原因探析

要分析原因,必须从青年群体的消费价值观入手。

关于青年群体的消费价值观,学者们已从各个方面展开广泛的研究,大体的观点是认为青年具有追求新颖与时尚、突出个性与自我、注重情感与直觉但同时也容易随大流等消费心理特征。其中,吴绍宏(2005)的调查显示,青年顾客整体上最重视“自我尊重”,第二是“受尊重”,第三是“与他人融洽相处”。并且在青年人对自我尊重价值的追求中,“个性化”的概念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更多地喜爱能够体现个性和自我价值的商品,往往把所购买商品与个人性格、理想、身份、职业、兴趣等联系在一起。

低碳“符合时代潮流”的特征与青年人追求新颖与时尚、突出个性与自我、重视“自我价值”的消费特征天然呼应,必然得到青年人的追捧。这时,经济型酒店推行“低碳消费”,青年消费者普遍是认同与赞赏的,因此,从总体上来看,青年顾客对经济型酒店采取低碳消费措施是表示支持和理解的,感知价值也明显提高。

取消一次性用品、采用可循环使用拖鞋、用玻璃杯或瓷杯代替一次性杯这三项措施的接受程度较低,会较大的降低青年顾客的感知价值。由于长久以来酒店都会提供一次性用品,突然间取消,让消费者感觉非常不便,因此满意度降低,感知价值降低;而采用可循环使用拖鞋和用玻璃杯或瓷杯代替一次性杯不能得到消费者认可的原因,在于广大青年消费者卫生观念的增强,对于循环使用的拖鞋和水杯很多消费者都会存在卫生上的顾虑,酒店的消毒处理不能令年轻人信任。

四、结语

青年是个既有购买能力又有巨大潜力的消费群体,经济型在充分了解青年人的消费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低碳策略,就能引导和满足青年人的健康情趣和合理需求,使企业的产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以上分析,建议经济性酒店暂缓一次性用品的取消,加强对消费者的低碳教育;此外,根据消费者喜好提供一次性拖鞋及一次性水杯;并且在酒店的设计中多采用节能理念,使用节能设备。■

参考文献:

①经济型酒店——客户需求调查报告(一),上海七斗星商旅连锁酒店管理公司,2007

②吴绍宏. 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国实证研究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③R.K.S.Chu,T.Choi.An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of Hotel Selection Factors in the Hong Kong Hotel Industry:A Comparison of Business and Leisure Travelers[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4):363-377

④侯兵,陈肖静.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及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⑤邹统钎. 经济型酒店的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4)

⑥黄颖华,黄福才.旅游者感知价值模型、测度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7(8)

低碳经济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低碳族;节能减排;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35-02

一、“低碳族”相关概况

(一)低碳族的理解

“空调保持室内温度26°?”“出行选什么方式?”等选择题,逐渐成了年轻人开始用心思考的问题。“低碳经济”、“碳汇林”等新兴名词的出现,节能减排意识的逐渐普及,“低碳族”这一新群体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低碳族”怀着节能减排时不我待的信念,把空调温度调高2℃,减少使用网络时间,坚持用手洗衣服,选择坐公交或自行车,时刻关注节能小细节,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研究数据显示,每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能减排0.2千克二氧化碳;每节约1度电,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每少开一天车,减排8.17千克二氧化碳。这些以自己实际行动来践行节能减排意识的年轻人,名为“低碳族”。

(二)低碳族的具体节能行为介绍

1.今天你是否“低碳”了。如今,“今天你是否‘低碳’了?”在渐趋成为节能减排的一句时尚标语。“不管做什么,我都喜欢开着电视,现在才知道,这样会无形中加大环境的负荷。”大连某单位一白领说,自己的同事如今也开始“攀比”每天的“低碳”成就。

2.节能节电无所不在。“工作时少用打印设备,下班步行回家,这些小事都是节能减排的一种方式。”北京市某工作人员是一个“低碳生活”先行者。节电节能的理念丰富着他的生活。“我一般都是无纸化办公,认为电子邮箱更环保。”甚至对于电脑的日常使用,这位低碳达人也严格按照节电方式进行管理。如将设定1分钟电脑显示器进入睡眠模式;如果外出有事,会在电脑上设置自动关机时间,防止忘记关闭计算机,据计算,他每天可以减少约2公斤碳的消耗量。

(三)低碳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生态意识象征一种现代文明,“是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其他生活关系的一种融合”。低碳生活,更多的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勤俭节约,从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着眼,倡导大家承担生态责任。这正是正确生态意识的体现,也是个人参与到节能减排中最简单的一种行为体现。

(四)低碳族与现今节能减排教育的联系

低碳族大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始终在用行动追赶环保潮流,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践行绿色理念。随着“低碳生活”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全民生活态度,许多人的生活也和“低碳”、“减碳”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人记录“减碳日记”,将它放到网上,和众多的“低碳族”一起共勉。这样一种小行为也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节能减排教育,更多的人关注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以此号召更多的人加入低碳族的行列。

二、节能减排现状

(一)节能减排的定义及背景

节能即节约能源;减排即减少污染物排放;资源节约,即人类有意识地减少资源的消费量。调查显示,中国自然资源浪费严重,使用效率低。能源使用效率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因此,推进节能减排,亟需行动。

(二)“低碳族”兴起对提升节能减排意识的启示

1.低碳族是节能减排教育的一次成功案例。在“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中,对公众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和环保意识行为这些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只有个人利益受损,人们才会行动起来。马克思也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我们须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联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环境,但由于缺乏对科学的环境认知,开发时难免产生问题。“同国内新变革,才能缓和人类对自然的某些错误认知。”“低碳族”这一群体正是通过改变自己内心观念,将节能减排真正深入生活的点滴。他们作为节能减排教育的一次成功案例,因其自发性和广泛性,值得我们去探索其背后的原因。

2.推广“低碳”生活原则有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低碳”是一种境界,其核心就是节电和节能。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推进,需要诸多其他力量的支持。就个人而言,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也就是选择了支持环保事业,这非常有助于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

三、为更好构建科学的节能减排教育体系的几点设想

(一)设立专门的节能减排教育管理机构,推动节能减排教育

目前,除英美两国设立了环境教育司、国家环境教育委员这样的机构外,其他国家显然都没有足够重视节能减排的问题。而这就在无形中降低了节能减排在多数学生心中的位置,使教育成效大大减弱。因此,我国可借鉴英美两国的方法,专门设立一个类似环境教育司的这样一个专属机关,真正将节能减排教育置于比较高的地位,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教育的发展,将这一问题落实。

(二)合理设计节能减排教育策略,是节能减排深入公众生活

1.丰富网络媒体应用资源,提升节能减排意识。目前,2007年网络上一种“碳排量计算器”迅速走红,测试者需要回答问题,如:你的家里是否使用节能灯?你每年搭乘长途飞机的次数是多少?回答一系列问题后,系统会公布个人的二氧化碳数量。

在这些网站上有许多诸如此类的环保游戏,比如互联网森林也是采用问答形式,你减排多少克二氧化碳,等于种植了多少棵树。截止到现在,已有近百万人做出了低碳承诺,整个“互联网森林”里已经“种”下了逾百万棵树。

这些网络应用的应运而生,启示我们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增加媒体的关注程度,引入舆论导向,将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事业的推进。

2.学校加强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用文化建设提高节能减排的意识。我国当前面对许多问题,多数青年认为最大的问题是环保,但其他年龄段的人持有其他观点。而70.3%的少年,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这是成为他们环保知识的第一来源途径。这一数据很好的说明了对青少年的节能减排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可在校园各式活动中得以强化,如:教师组织“节能减排”的主题讨论等。积极组织相关节能减排的活动,能够更好的提醒同学们关注节能减排信息,以我校为例,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碧宇环保社团举行了为期十天的节能节电大赛,在前期向大家进行了低碳环保的宣传以及节电的具体方法介绍。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最终参加本次活动的有32栋寝室楼的400个寝室近1800人左右,同时我们也随机抽取了近300个没有参加活动的寝室来做最终的对比。通过在寝室门卫处统计参加的各寝室初始电量和和活动结束后电量的差值来判断各寝室在十天内的用电量。

由数据可知,当大学生有节能意识并落实于行动时,其节约的电量是非常可观的。我们可以计算。当有节能意识时每个寝室每天将近可以节约0.72度电,一年可以节约262.8度,那么1000个寝一年可以节约262800度。所以大力宣传节能意识刻不容缓。

数据整理如下:

表1 参加节能节电大赛

寝室数量 用电量(x)单位:度

100 0

220 6

80~100 10

10天平均值 6.3

每天用量 0.63

表2 未参加节能节电大赛

寝室数量 用电量(x)单位:度

100 0

150 10

50~100 X>18

10天平均值 13.5

每天用量 1.35

(三)对节能减排教育效果进行有效评估

针对正规的学校教育,我们可以通过教育评估来检验教学成果。但由于节能减排教育的特殊性,学生只有通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才能真正体现出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行为情况,因此对节能减排教育的评估就应该细化。

节能减排教育的效果体现在意识和价值层面,表现在对个人对环境的态度上。而又因为节能减排并不是作为学生必修课程,没有硬性的强制学习要求,就需要一种较为特殊的评估方法,如果我们能将节能减排调查深入开展,从学生食堂教室的卫生情况作为辅助测评,为学生设计可反映其意识水平的问卷,并设立模拟考试情境,考察学生在面对节能减排问题时的第一次选择,将考生最深层、最本质的有关节能减排观念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 余谋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 Joy A .Palmer,刘丰,田青.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4] 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教育部.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Z].中国环境出版社,1999.

低碳经济调查报告范文4

要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必须弄清农民人口现状,找到农民市民化的有效途径。面对巨量农村人口,单纯的大城市化或单纯的小城镇化,都难以解决问题,“中城市化”道路是可行的选择。

当前中国农民人口结构的几个总量特征

农民人口城乡结构

全国农业户籍人口为8.8亿:根据公安部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数据,全国农业户籍人口为88521万人。

全国乡村中的农业户籍人口为6.3亿。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数据,2011年全国乡村人口65656万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乡村人口中非农业户籍人口占乡村总人口比重为4.32%,则乡村人口中农业户籍人口占乡村总人口比重为95.68%;以此比例推算,2011年全国乡村常住农业户籍人口为62820刀人。

全国城镇中的农业户籍人口为2.6亿、2011年全国农业户籍人口88521万人,减去乡村常住农业户籍人口62820万人,则全国城镇中的农业户籍人口为25701万人。

乡村人口结构

全国乡村常住人口中农民工为1.3亿,农民工中本地农民工以及绝大部分在“乡外县内”务工的农民工常住乡村,为乡村常住农业户籍人口;而绝大部分在“县外省内”以及“省外”务工的农民工常住城市,为城市常住农业户籍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1年我国“乡外县内”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的20.2%,约为3204.3万,本地农民工9415万,总计12619.3万农民工常住乡村。

根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1年农民工(全部为16岁及以上,绝大部分在60岁以下)中16-20岁的比重为6.3%。若16-20岁的人口比重按年龄平均分布,则16-18岁的比重约为3.78%,19-59岁的比重约为96.22%,以此比例推算出2011年19-59岁的乡村常住农民工为12142.3万人。

19-59岁的乡村常住农业户籍人口37836.5万人,减去19岁及以上的乡村常住农民工12142.3万人,则乡村全职农业劳动力(全职从事农业生产的19-59岁的劳动力)为25 694.2万人。

.全国乡村人口中非农业户籍人口为2836万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乡村人口中非农业户籍人口占乡村总人口比重为4.32%。以此比例推算,2011年乡村人口中的非农业户口人数约为2836万人

城镇农民人口结构

常住城市的农民工为1.3亿人。根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1年我国外出农民工中,“县外省内”与“省外”务工的农民工占全部外出农民工的比重为79.8%,约12658.7万人。

根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1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有30%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务工(在直辖市务工的占10.3%,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占20.5%),有70%在地级市、县级市及建制镇务工。

常住城市的非农民工农业户籍人口为1.3亿人。全国城镇中的农业户籍人口为25 701万人,那么常住城市的农民工就为12658.7万人,则常住城市的不属于农民工的农业户籍人口为13042.3万人。

城乡农民素质结构

城市常住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近90%,其中初中文化程度者超过6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10%。

根据2011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最高,为62.9%,小学及以下、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其比重分别为11.6%、12.7%、5.8%、7.0%。常住城市的农民工是外出农民工的主体(79.8%),外出农民工的文化结构从根本上反映了城市常住农民工的文化结构:即近90%城市常住农民工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0%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

农村常住劳动力中幸刀中以上文化程度者近70%,其中初中文化程度者超过5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约占30%。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初中程度的比重最大,约为52.44%,比外出农民工低约10%;高中程度的比重为12.05%,与外出农民工相当;中专程度的比重为2.93%,比外出农民工低2.87%;大专及以上的比重为2.41%,比外出农民工低4.59%;小学及以下的比重为30.17%,比外出农民工高18.5%;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明显低于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的界定,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结构可以近似反映出乡村常住劳动力(即16-59岁的乡村常住农业户籍人口)的文化结构。

城乡农民年龄结构

乡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1亿。2011年末全国乡村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约为1.08亿,占全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的58.38%,比城市高出16%;高龄老年人增加更为迅速,到2009年底,乡村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增加到了1100万,占乡村老年人总数的11.3%。

乡村15岁及以下儿童约为1.3亿.根据2011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11年中国乡村0-15岁的人口比重为20.22%,则2011年全国乡村常住农业户籍人口中,0-15岁的人口总量达12702.2万。根据全国妇联课题组测算,乡村留守儿童(0-17岁)达到6102.55万。

16-59岁的乡村常住农业户籍人口约为4亿。测算方式见本文“乡村人口结构”部分。21-40岁的乡村农业壮劳力约为1.2亿。根据2011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全国乡村人口中21-40岁的人口比重为29.11%,以此比例推算出2011年21-4G岁的乡村常住农业户籍人口为18286.9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本地农民工中21-40岁的比重为41.8%,外出农民工21-40岁的比重为73.1%;以此比例推算,2011年常住乡村的12619.3万农民工中,21-40岁的农民工总量约为6277.8万人。因此,2011年全国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的21-40岁的壮年劳动力为12009.1万人。

城市农民T超过80%在40岁以下。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2011年外出农民工中40岁以下的比重达到81.8%,40岁以上占18.2%。以此比例推算,目前,在我国12658.7万城市常住农民工中,40岁以下的农民工为10354.8万人。40岁以下的农民工为2303.9万人.

关于农民市民化问题的几个判断

巨量农民亟须市民化

全国8.8亿农业户籍人口全部需要市民化,享受市民化的国民待遇,但现阶段最迫切需要市民化的是已在城镇常住的2.6亿农业户籍人口,这些人口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其中,我国现有的12658.7万“县外省内”务工与“省外”务工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生活,特别是3279万“举家外出”的农民工,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其子女也已长期生活在城市,基本不可能返回乡村,但大部分没有享受市民待遇,其市民化要求强烈。

另外,若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约60%,城镇常住人口将达8.5亿人,则2012-2020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达1.6亿人(每年新增乡村转移人口约1800万),也需要逐步市民化。其中首先是常住乡村的12619.3万农民工,虽然其兼顾农业生产,但已在非农产业就业,文化素质、就业能力较强,市民化条件较好,市民化的要求较为迫切。

农民工文化结构与市民化需求不匹配

虽然农民工比农村居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要高,但相对城市市民而言,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仍然较低,与市民化的需求相差较大。2011年全部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包括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下同)的比重仅为23%,特别是本地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低达20.5%,而在城镇就业人员中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为50%,城镇失业人员中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为53.6%;全部农民工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仅为5.3%,而城镇就业人员中的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24.3%。我国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进城后就业竞争力低,就业稳定性差,极大地制约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农业生产力文化素质10年间改善微小

由于文化程度较高的乡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乡村智力资源严重外流,导致乡村全职农民整体文化程度长期处在较低水平。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39%,而根据笔者测算,2011年全国35.6%的乡村全职农民的文化素质仍停留在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10年来改善微小。

农业生产尚未出现空心化、老龄化现象

近年来,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地区青年人大量减少,个别地区出现“撂荒”现象,但从全国整体上看,大量农民工的离去目前并没有导致我国农业生产的“空心化”(即大面积乡村无人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农业劳动力存量仍然充足。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我国耕地面积为20.27亿亩,201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6.79亿亩,而2011年全国19-59岁的乡村全职农业劳动力为25694.2万人,乡村全职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耕地面积为7.89亩、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为6.53亩,另有1-3亿常住乡村的农民T可以兼顾农业生产,乡村现有农业劳动力数量完全能够支撑我国农业生产与粮食生产。在土地面积不增的情况下,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农业生产也未出现“老龄化”。虽然我国乡村老人日益增多,但2011年全国乡村地区仍有1.2亿壮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壮年劳动力的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17亩左右。

乡村老龄化程度重于城市

2011年开展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根据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2009年调查,农村老龄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老龄化水平是城市的2.3倍,老龄人口抚养比例是城市的2.8倍。

“中城市化”是比较可行的战略抉择

大城市化带动农民市民化已经没有空间

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是一种倒u形关系,城市人口规模超过一定阈值后,城市生产就会走向规模不经济。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50万,其规模经济完全消失。而我国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人口规模已经远超过最佳规模,虽然在一些方面仍比中小城市有规模效益,但在整体上与理想城市规模相比,已经大量出现规模不经济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城市甚至已经达到或超过土地资源承载极限。据《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的研究与测算,京津冀地区土地资源最大人口承载力可达17080.75万-1901.07万人,最大人口密度可达1023.97-1145.08人/平方公里,而北京市2011年人口密度达到1230人/平方公里,已经超出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天津市2011年人口密度已经达到1134人/平方公里,也已经接近承受的极限。特别是在水资源方面,2011年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19立方米,天津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1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的标准,属于重度缺水。我国大城市化带动农民市民化已经基本没有空间。

大城市中大量农民工长期得不到市民待遇,处于人在城市但不能融入城市的“非农民、非市民”的“半市民化”状态,也说明大城市化带动农民市民化已经遇到“天花板”。

小城镇化带动农民市民化长期徘徊不前

小城镇由于定位、布局、体制等问题,资源、产业、人口等难以集聚,形不成规模经济和城市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结构简单,就业岗位缺乏;重视工业轻视商业,往往“有城无市”,没有持续的消费能力和发达的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较为薄弱,生产效率与生活质量较低。这些问题致使我国小城镇长期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对农民市民化的带动作用不大。2002年我国乡镇企业解决了1.33亿乡村劳动力就业,而到2011年我国在乡村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民工还是1.3亿。这说明,近10年来,小城镇化基本没有带动农民的市民化,难以承担城市化的任务。

“中城市化”可能是带动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途径

针对我国2.6亿农业户籍人口常住城镇、1.3亿农民工进城务工但常住乡村兼顾农业生产、2.3亿乡村老人与儿童尚需照顾的农民人口结构,在我国大城市化基本没有空间、小城镇化非农就业无法增长的情况下,应该转向以中等城市为主体的“中城市化”战略,即以中等城市和百强县城为基本单元,以建制镇为支点,建设分布式城市网络,淡化县级行政功能,优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统一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利用200个左右中等城市和县城已有的成熟基础设施与发展空间,低成本吸纳中等城市既有和从大城市析出的城市常住农民工以及其他常住城市的农业户籍人口,逐步减缓我国主要大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加强建制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本地农民工以及在“乡外县内”务工的农民工等在市镇落户定居,实现产业聚集、人口聚集、服务聚集。小城镇化是城乡分离的,小城镇仅具半城市功能。与小城镇不同,作为中城市化的支点,建制镇是市镇,即与中等城市的功能是一体的,二者不是行政联系,而是产业分工协作的统一经济区。

需要说明的是,“中城市化”战略与“市管县”、“省管县”是完全不同的。县域经济社会从本质上说,是城乡分割的,而且以传统农村为主。“市管县”、“省管县”虽然重视县域的发展,但从根本上说,是在城乡分割的框架下强化县级行政能力,因而无论是市还是省,对县域经济社会的城市化作用都是有限的。而“中城市化”战略一开始就打破县域框架,弱化县级行政能力,走市镇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路子。县在“中城市化”战略中只是一个地理或区域概念,而不是行政概念。

中等城市的适度规模有利于充分发挥工业生产与城市社区的集聚效应,利用已有的良好产业基础、教育科研条件,发展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利用已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开展城市建设,低成本解决住房等生活问题,大幅度减低农民市民化与公共服务的高昂成本;有利于根据生产生活需要,规划和发展低碳、智能、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公共交通为主解决市民出行问题;有利于避免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弊病与规模不经济。

推进“中城市化”的几点建议

把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重点放到中等城市

把高附加值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放到中等城市,依托中等城市的特色资源与产业基础,发展各具特色的高度专业化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高成长性、高增长率、高收入水平的中等城市,迅速缩小中等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提高中等城市的就业吸引力与就业容纳能力。

大力发展中等城市绿色产业,推广清洁、低碳、高效的生产技术,打造一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宜居宜业的高品质中等城市。

以中等城市为主导,市、镇经济社会一体化布局,形成一批工业镇、农业镇、商贸镇、服务镇等。

围绕城市需求发展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购物、休闲、娱乐、旅游、商务等专业市场,大型购物中心以及网上交易平台等现代化商业设施,推动现代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活跃城市消费市场,拉动城市消费,提升中小城市生活质量。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业,在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改善城市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增长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利用人口老龄化、“124”的家庭结构(即一个孩子两个中年人四个老人)以及家务劳动社会化等带来的养老、家政、医疗陪护等巨大服务需求,引导和扶持中小城市家庭与社区服务行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推动农业生产公司化

在培养职业农民与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公司化,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公司性质的现代农场、农庄、农业园区、农业合作社、农工商综合体等,推广生态种养模式,建设绿色加工基地,向特色、高效、品牌农业转变。在公司化的基础上,农民收入逐步实现工资化。凡是实现收人工资化的农民,无论是务工还是务农,一律享有市民待遇。

农民实行超前免费中专教育

针对农民工文化层次较低、难以在城市稳定就业、无法在城市长期生存的状况,实行农民免费职业教育政策,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青壮年农民附加3年免费中等专科职业教育,保障农民掌握一技之能,形成与城市化一致的文化结构。2009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跟踪调查”显示,在接受过非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外出劳动力中,有稳定受雇岗位的占72.3%,而在未接受过非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外出劳动力中,这一比重只有59.6%;接受过非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的平均外出时间为283天,比未接受过的平均外出时间多出16.6天。

建立市镇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中小城市放开落户限制的基础上,以推进基本公共社会福利的均等化为突破口,逐步消除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间的不平等待遇和差距,建立市镇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重点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确保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够平等接受教育、医疗、失业、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低碳经济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杭州;庭院改善;低碳化;节能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tyard to improve objec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ase modification schem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summed up the low carbon building,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and low carbon transport, low carbon life and renewable energy, low carbon construction four aspects of courtyard of low carbon improvement strategy, provide practical engineering experience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ourtyard improvement works.

Key words: Hangzhou; improving the courtyard; low carbon;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B845.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市容市貌、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为了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落实管理措施,着力营造功能相对齐全、长效措施落实、环境整洁舒适的宜居环境,从07年开始,杭州市历经 3年时间,累计完成972个庭院4532幢房屋的改善任务,受益户数21.9万户,受益群众65.7万人,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项工程实施以来,老百姓对于庭院改善的效果越来越满意,参与度和关注度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已经实施的改善工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 庭院改善介绍

2.1 庭院改善对象

在主城区范围内的,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造的、没有物业管理、近期又没大规模改造计划的旧小区。这个“庭院”,不是指一个墙门里的院子,而是广义地指由几幢房子围合而成,中间有个公共场所的空间结构。

2.2庭院改善内容

改善内容总体包括道路平整、积水治理、立面整治、截污纳管、景观照明、园林绿化、城市家具、违建拆除、缓解交通两难、架空线“上改下“、平改坡、危房修缮、标志牌多杆合一、缆线序化、车棚改造、楼道洁化、公用管线一户一表配套、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增设休闲健身设施、晾衣架设置、太阳能装置和公共厕所改造、设置物业管理用房、完善监控设施配套、完善消防设施、拆违建绿等27项。

2.3 庭院改善目标

注重居住环境的提升和市民生活的需求:实施照明增设,绿化调整,截污纳管,保笼凸改平,立面修整,线路整理等,解决夜间通行、拓展空间、污水出路及景观脏乱差问题。

2.4 庭院改善分类标准

庭院改善标准分为达标类和特色类,达标类:改善后的庭院达到路平、水畅、灯明、功能相对齐全;特色类:在达标类的基础上,做好传承历史文脉、丰富文化内涵、增加交流空间、提升绿化品位,改善后的庭院在历史人文、景观方面具有鲜明特点,达到“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效果。

3案例分析—环城西路96号、98号

3.1 工程概况

环城西路96号、98号庭院建于20世纪70、80年代,位于环城西路与体育场路交叉口,分别各有3幢多层住宅建筑,共214户居民,坐落于市中心黄金地段,但是庭院整体环境并不理想。根据居民群众的要求,该庭院作为杭州市2010年低碳庭院建设试点,进行庭院改善工程,主要包括屋顶平改坡和平改绿、立面整治、楼道整治、景观及公共休闲服务设施的重新规划设计、市政道路及设施的改造、电力设施上改下等几个方面。

3.2 现状分析

环城西路96号、98号庭院内部比较拥挤,路面破损严重,无停车位,自行车库破旧,基本无绿化以及景观可言,如图1,图2所示。外立面较为陈旧,面砖和涂料剥落面积大,雨篷、晾衣架等生活设施使用年限较长,损坏程度严重,沿街店面店招不够美观,阳台窗户安装混乱,急需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整体翻新设计。

改造前,庭院内建筑护结构主要为240mm厚的粘土砖和钢框单层玻璃窗,空调采用家用型分体式空调机,主要通过开启窗户取新风。其围护结构构造如表5所示。

表5 改造前护结构构造方式

项目 构造方式

外墙 10mm瓷砖+20mm水泥砂浆+240mm粘土砖+20mm水泥砂浆

屋面 30mm砾石+30mm细石混凝土+5mm油毡+20mm水泥砂浆+12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外窗 5mm厚单层钢窗(卷帘内遮阳)

3.3 方案设计与比较分析

经过专家和老百姓的多次座谈和讨论,共提出两套节能改造方案,如表6和表7所示。针对本工程特点,在现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有关各方的多次探讨提出以下两种改造方案,如表6和表7所示。并通过建筑节能能耗模拟分析软件PKPM比较分析每种节能改造方案的能耗情况如图3和图4所示。

表6 改造方案一

表7 改造方案二

图3年能耗水平模拟对比分析

图4年单位面积能耗模拟对比分析

通过能耗模拟分析软件对原建筑、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模拟分析,每年单位面积能耗分别为65.6 kwh/㎡、61.8 kwh/㎡、54.3 kwh/㎡;方案一和方案二相对原建筑,每年分别可以节省54895kwh和163375kwh。

3.4 施工方案

综合节能效果大小、施工难易度、经济投资等各种因素,最终选择了方案一,如表6所示。通过对立面保笼、杆线、饰面的整治,立面效果得到了明显改观,如图5和图6所示。

3.5 改善效果分析及反馈

通过经济、可行、有效的改善,环城西路96号、98号庭院不但外观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美化,也取得了实际的节能效果。相比改造前,单位建筑面积电耗降至61.8kwh/㎡,节电达5.8%,节省能源费用30192元(电费按0.55元/kwh)。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环境效益。以2009年全国发电标煤消耗342g/kwh、标煤碳元素含量85%计算,仅节电这一项,环城西路96号、98号庭院每年节能量相当于标准煤18.8吨,减排二氧化碳58.6吨。

4总结

通过对环城西路96号、98号庭院改善的工程实践,为如何进一步开展庭院改善工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实际工程经验。庭院改善工程从小区庭院环境、配套设施、房屋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思路,根据庭院实际情况的差异,区别对待,查漏补缺,综合老百姓不同需求进行实施改善。

对于庭院改善工程,前期调研至关重要,根据现状分析和能耗模拟分析提出经济、可行、有效的改善方案,针对每一个工程的特点,对症下药,以最适宜的技术手段达到最佳的改善效果。

4.1前期调研分析

根据庭院改善对象现状情况,确定庭院改善的低碳节能潜力级别,预估可能的造价投入、技术难度与工期、节能效果和减碳量,做好调研与可行性分析,为技术方案制定提供充分依据。

4.2低碳建筑

建筑低碳改造主要包括屋顶改造、外墙改造、门窗改造、遮阳改造、楼梯间及楼道空间改造以及建筑附属设施改造。根据改善目标选择切实可行、符合实际工程需要的技术方案。

4.3低碳环境与交通

低碳环境与交通主要主要包括采光与照明、通风控制、噪声控制、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绿化、管线综合、道路与停车、城市家具以及其他设施。

4.4低碳生活与可再生能源

通过向居民倡导健康低碳生活理念,引导鼓励低能耗的建筑使用方式与生活消费习惯,避免过度追求室内环境舒适度而大量使用能耗,是低碳庭院改善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打造低碳庭院的关键之一。

4.5低碳施工

低碳施工对于庭院改善的综合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节材、节能、节水、节地的要求,注重环境保护,加强施工运营管理。

参考文献

[1] 封豪华,濮青,何佳杰.杭州市庭院改善工程调查报告.杭州研究[J].2010年第1期.

低碳经济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 医药化工 绿色融资 融资途径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产业,医药化工行业是我省发展规划的重点产业。但近年来,我省医药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能源紧张和环境压力三大因素制约进一步突出,其中瓶颈问题就是资金短缺问题。医药化工企业采用新工艺更新设备及“三废”的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的采购,这些方面都需要资金予以支持,医药化工企业应多渠道进行绿色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发展所需资金。因此,医药化工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渠道筹集所需资金。

一、寻求CDM(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其核心内容是允许发达国家缔约方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进而实现发达国家缔约方在《京都议定书》中减排目标的承诺。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合作机制,清洁发展机制既能降低发达国家的碳减排成本,又能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减排资金和技术,因此各参与方开发CDM 项目的热情都很高。从广泛意义上说,任何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的低碳技术、碳减排技术项目,都可以作为CDM项目。

截止到2010年5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河北省CDM项目为104个,批准项目数量占全国批准项目总量的4.10%,居全国第七位;已批准的项目年减排量达到149316824tCO2e(预计减排量),占全国年减排总量的3.16%。河北省已注册的项目有29个,占全国注册总量的3.41%,居全国的第十位;有15个项目已顺利获得CERs(核证减排量)签发,已签发项目数量占全国总量的6.12%,居全国第三;已签发的减排量为2236338tCO2e,占全国的1.68%。从批准项目的减排类型来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居多。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型项目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风电和水电项目,各占50%。

医药化工企业在能源的利用及对“三废”循环利用的创新中应主动寻找项目,借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CDM的经验,通过参与CDM项目吸收外资。

二、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

2008年我国政府用于支持节能减排的资金是418亿元,2008年至2010年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中有2100亿用于节能减排方面,同时在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和出口退税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促推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我省医药化工企业可借此机会,享受税收优惠。

2009年11月,总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详细解释: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今年,发改委新兴产业专项工程将围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尤其是,今年两会后新兴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节能环保产业振兴规划、建筑节能补贴方法等产业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倾斜。因此,我省医药化工企业应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尽可能争取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扩大企业融通资金的渠道。

三、向银行申请“绿色”贷款

为配合国家对工业结构的预期调整,银行业的产业信贷结构也在加快调整。例如,招商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今年已实行有计划信贷退出,对能源环保业则加大信贷量;兴业银行也在贷款方向上向绿色信贷倾斜,加大低碳金融扩展力度,进而推广开展可持续金融业务。

可持续金融是以金融手段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环境改善。在实践中,兴业银行可持续金融业务主要有三大类:能效金融、环境金融和碳金融。能效金融是通过更新设备、优化设计、能源回收利用等方式手段,以节约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和电力、蒸汽等二次能源为目的所开展的金融服务。服务于提高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金融活动,目前环境金融主要针对化学需氧量的削减、二氧化硫减排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服务于温室气体减排的金融服务,目前碳金融主要是针对CDM主要参与方,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兴业银行开展的这三类项目主要分布在电力、化工、钢铁、水泥、交通、水务、环保等方面以及国家十大重点行业。截至2009年11月末,兴业银行累计发放节能减排项目贷款137.37亿元。我省医药化工企业可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进而获得银行的可持续金融服务。

四、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吸引投资者出资

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0年4月24日的《中国企业战略:现状、问题及建议--2010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有80%的企业经营者表示“本企业非常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在追求获利的同时,本企业很注重对环境的影响”。有86.4%的企业表示“本企业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及减少污染来节约成本”。有75%的企业表示正在“有意识地追求绿色商机(开展与环保相关的新业务)”。这表明许多企业已把绿色可持续发展纳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作为环境污染主要制造者的医药化工企业,必须在生产经营、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中承担起社会责任。同时要将产品的营销活动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因此,绿色营销应运而生成为实现医药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成为医药化工企业吸引投资者投资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 李萍、梁毅,《制药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举措》,《齐鲁药事》, 2008,27(1).

[2] 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江西社会 科学,2009(7).

[3] 河北省医药行业2010年1-5月份经济运行分析,河北省医 药行业协会网站,河北省医药行业通讯2010年第六期.

[4] 《河北省CDM项目最新进展》,河北省CDM项目办公室, 河北省清洁发展机制网,2010年6月9日.

[5] 《兴业银行探路绿色金融 三大领域描绘“碳金”路线图》,21 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6月1日.

课题项目:本文是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基于低碳约束下我省医药化工行业发展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文号(20100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