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范文1

【关键词】 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相关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83-01

1 便秘的相关因素

1.1卧床因素 老年患者由于创伤等原因制动等,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使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便秘。

1.2手术因素 老年卧床病人手术多采用硬脊膜外麻醉,使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受阻滞,胃肠蠕动消失,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等松弛,增加胃肠张力,胃内容物不易通过大肠而导致便秘。

1.3 心理因素 老年患者多为意外创伤,由于发病突然和对预后的担心,患者通常会感到紧张、恐惧、焦虑等,从而抑制了胃肠运动,导致抑制便意的情况。

1.4 年龄因素 老年卧床病人中饮食过于精细,高纤维素食物少,肠道内水分缺乏,菌群失调,排便肌群收缩力下降,排便动力减弱,肠内容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长,使水分吸收过多等,引起便秘。

1.5 饮食因素 骨老年新入院、术后病人,因禁食或进食量不足而导致的内容物缺乏,而术后进食时间过度推迟,老年病人食欲减退,只进少量流食或半流食,饮水量减少,这些都可以导致便秘。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对新入院患者做好入院宣教,缓解其紧张情绪。耐心向患者讲解便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及其重要性。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做好家属及陪护人员的思想工作,并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2.2合理使用缓泻药物 对于3天未排大便者,服用缓泻药物。应用开塞露40~60ml,以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超过4天未排便者,给予灌肠。

2.3 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 患者在床上排便时,应保护其隐私,用屏风遮挡;给患者提供充足时间,避免在排便时急于完成护理及治疗工作而催促患者,导致患者未完全排干净大便,使大便过长时间贮留于肠内而产生便秘。

2.4 健康教育

2.4.1排便训练指导 每天定时引导病人排便。指导患者进行腹式运动,可伴腹式呼吸进行, 4~6次/min,持续5~10 min,以增加腹压,增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向下移动。排便训练法对于骨折卧床病人发生便秘,具有更为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

2.4.2饮食教育 指导患者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不能饥饱无常,软硬冷热相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多添加富含纤维素及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粗粮等;经常食用蜂蜜、核桃仁、山楂、香蕉等,以起到自然导泻的作用。鼓励患者多饮水,在无疾病禁忌的情况下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 ml。

2.5.腹部按摩 每天早晨起床前、夜晚临睡前或排便前20 min自行按摩脐周。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双膝屈曲, 腹部放松,双手掌相叠,掌心向下,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于下腹,绕脐周呈顺时针方向按摩, 使腹部下陷1 cm,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准,每日1 次, 每次10~15min。

3 小结

近年来对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护士应转变观念,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预防便秘教育。对发生便秘的患者,能够做到及早发现和分析发生原因,尽量少用药物治疗,采用按摩、湿热敷等方法,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影响,既能有效解决便秘症状,又能增加患者舒适感,有利于患者的彻底康复。

参考文献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范文2

1 一般资料

自2014年11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48例,其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68~86岁,平均年龄75.06岁。

2 基础护理中的循证护理

2.1心理护理的循证及护理

病人住院期间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多疑,孤独无助、老而无用 、绝望等心理改变,缺乏治愈的自信心,担心愈后生活不能自理。循证:由于老年人年龄大,病情较重,骨折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对治疗的配合及影响愈后。护士应在护理病人时耐心、细致,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帮助病人掌握正确的应对机制,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发挥最大的潜能,让病人和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帮助病人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包括亲属、朋友、医务人员等,使病人积极改善其病态心理,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

2.2饮食护理

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常发生骨折部位的不愈合或延期愈合。循证:老年人消化机能减弱,肠胃功能发生紊乱,营养吸收往往较差。所以调剂饮食是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措施之一。骨折早期,由于局部坏死组织的吸收造成吸收热和肢体的疼痛给病人带来身体不适,加之创伤后担心愈合后的心理压力,往往导致病人食欲下降,这是宜给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米粥之类,而忌食酸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注意给予充足的水分和一定量的粗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骨折中期,随着肿胀的机化,桥梁骨痂的形成,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磷和钙质,可食用牛奶、鸡蛋、豆制品、海产品等以满足骨折愈合的需要。骨折后期,骨折愈合而尚未牢固,肢体功能尚未恢复,此时应多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肾、排骨、红刺汤、龙眼肉等,以滋补气血,强筋壮骨⑴。

2.3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髋部骨折的老年人,极易发生压疮。循证:由于骨折和疼痛的原因,常需长期卧床,而且老年人有以下生理解剖特点:①皮肤干燥角化,皮下脂肪及血管数量减少;②汗腺萎缩,表面小动脉硬化;③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退行性变,结缔组织再生能力减弱,以致皮肤皱纹增多,弹性及再生能力降低,加之躯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所以极易发生压疮⑴。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预防压疮的护理要点,做到①勤擦洗,有效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并保持床铺整洁无潮湿,无褶皱;②勤翻身改变,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翻身同时进行按摩,注意减轻骨突出部位的压力,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对翻身次数做合理计划,翻身后及记录,并做好交接班⑵;③增强高蛋白饮食。

2.4二便护理

2.4.1小便的护理 骨折早期,易发生尿潴留的症状。循证:由于不习惯床上排便、疼痛刺激、不愿给子女添麻烦等因素影响,患者易导致尿潴留。护士应注意观察膀胱有无胀满,可给予留置导尿,或人工手法排尿,方法:当膀胱胀满时,操作者用右手由外向内按摩病人的下腹部,待膀胱缩成球状,紧按膀胱底向后下方挤压,在膀胱排尿后用左手按在右手手背上加压,待尿不在流出时,可松手再次加压,将尿排尽⑶。

2.4.2预防便秘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发生便秘的循证:①长期卧床,活动减少;②骨折疼痛,造成病人不敢排便;③老年人肠胃功能差,排便动力不足⑵。观察病人有无腹胀,肠鸣音降低或丧失等表现,鼓励病人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指导或协助病人在餐后30min作腹部按摩,从右到左,沿大肠行走的方向,以刺激肠蠕动。对顽固性便秘的病人,可根据医嘱给予灌肠或缓泻药物。

2.5预防并发症

由于老年病人修复能力差,骨折愈合慢,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往往出现以下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压疮、肺栓塞、血管栓塞、泌尿结石、肌肉废用性萎缩等,询证:与骨折后期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有关。护士应采取各种措施,如鼓励病人咳嗽,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正确指导病人功能锻炼,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面色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专科护理的循证护理

3.1患肢制动

活动及翻身易造成髋关节外旋或脱位。护士应在护理过程中高度关注患肢的髋关节的制动情况,向患者强调关节制动的重要性,教会患者翻身的正确方法,并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指导病人借助吊架和床栏更换。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者整个托起,以避免造成关节脱位。

3.2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及疼痛因素,易造成局部血循环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问题。循证:功能锻炼能改善上述问题。护士应注意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膝关节及踝关节的适当运动,以及患肢肌肉的等长舒缩,每日数次,每次5~20min。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辅助器械完成日常活动,指导病人进行安全有效的功能锻炼。

循证护理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其实质是针对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通过权威的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考虑当时的临床环境,根据个人经验,最后做出最合适病人的护理决策⑶。循证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程序的深化和补充⑷。我院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积极运用循证护理模式,降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腱鞘疼痛,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芬琴,陈彩霞,靳雪玲,等。老年股骨颈和股骨隆间骨折的护理 (j)中医正骨,1993,12.:48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57

[3]雎美珍,神经内科病人便秘的原因与护理.家庭护士.

2008,2008.6(ic)234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范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4月在我科就诊患者中出现压疮的患者病例41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 例;患者年龄在68至93岁之间,其中院外带入35例,男25例,女10例。

2压疮治疗

预防压疮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且发生压疮,要及时做好对症处理。①当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时,称为1期压疮,即瘀血红润期,此时要及时祛除病因,加强预防措施 增加翻身次数,以防止局部继续受压,翻身动作要轻,防止擦伤皮肤,保持床铺平整,柔软,局部干燥。②红肿部位如果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缺血,受压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表皮有小水炮形成,称为Ⅱ期压疮,即炎性浸润期。对未破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每2一4h用碘伏给予涂擦,待干燥后用鸡蛋油涂搽。大水泡要在无菌条件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保持局部无菌,防止感染,并用压疮贴覆盖,三日后疮面明显好转,水泡明显皱缩,一周后基本痊愈。③Ⅲ期压疮即溃疡期: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局部缺血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表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脓性分泌物增多,有明显臭味,感染向周围组织及深部扩展,可达骨骼,甚至引起败血症。清创后,在无菌操作下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然后撒敷压疮粉于创面,再用无菌纱布覆盖,每天换药,待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三日换药一次,直至结痴。同时配合红外线灯局部照射,以促进肉芽组织生成。三期压疮均必须在保证病人营养供给和局部皮肤不受压的情况下。

护理措施及结果分析

2 压疮的预防要点

2.1对于压疮易发人群或压疮好发部位进行 24h 重点观察和专人监护,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为每位患者建立翻身卡,每两小时必须巡视一次,对患者的骶尾部, 足跟部的局部皮肤的受压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观察,协助患者变换, 对于有牵引的患者可以对牵引进行适度的松解,务必避免患者局部皮肤组织长时间持续性受压。减轻压迫:长期卧床的患者原则上每 2h 变换一次,截瘫患者要 0.5~1h 更换一次,因为脊髓损伤者超过 2h 局部缺血则可产生水泡,进一步发展成不可逆溃疡。在骨隆突处放置软物,以减少局部受压,也可使用气垫、棉圈、棉垫或海绵垫等,气垫通过不断充放气,利用压点移动的原理使患者身体各个部位受压均衡。

2.2 皮肤护理:要保持床面平整,避免硬物和多余的东西,保持床铺平整无褶皱。把患者搬离床或轮椅时,尽量做到不拖、拉。不可使用掉瓷或有裂损的便器,大小便时要让患者抬高臀部,并在便盆上垫软纸或棉垫,以免擦伤皮肤。出汗及分泌物多的患者应勤换床单或使用吸水的衬垫,以此保持局部皮肤平整。

2.3 改善营养:压疮的发生虽然只是局部病灶,但与全身营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慢性消耗性疾病可致体重下降,使骨隆处皮下组织丧失;烧伤患者体液大量丢失,机体抵抗力降低;截瘫患者对压迫及所致的疼痛感觉消失;糖尿病患者皮肤愈合能力差;肥胖患者体重过大,翻身困难,易出现拖拉现象等都使压疮的发生率增高,因此根据不同患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对贫血、营养不良、严重创伤、长时间禁食患者,要注意给足够的热量和优质蛋白质的补充,及时纠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质不足所导致的负氮平衡,还要注意维生素 C 和锌元素的供给,以减少发生压疮的几率[1]

2.4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摩擦容易损伤皮肤,所以应防止病人身体滑动,在给病人翻身的过程中,不要采用拖、拉、拽等,要抬起病人的身体,防止损伤皮肤。患者内衣要柔软,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上;若有溃疡及伤口要及时清除分泌物,更换敷料;不可用破损的便盆,必要时可在便盆上加棉布垫以减少摩擦,使用便盆不可硬拉、硬塞。

2.5增进局部血液循环血运差的受压部位可用红外线每天照射20~30min,增加局部血运和增加皮肤的免疫力。常洗澡、常通风、晒太阳,多方位改善病人环境,有利于早日康复。

3 讨论

压疮是老年卧床患者常见疾患之一,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许多在家或社区进行治疗,压疮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分为外源性、内源性、原发性及继发性等类型。对于长时间受压、缺乏或没有脂肪组织保护、没有足够肌肉进行包裹、肌肉层厚度较大的骨骼隆突部位来说,出现压疮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其他部位[2]。患者长期卧床,长时间不改变,使局部皮肤受压过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常见于昏迷、瘫痪、晚期癌、年老体弱、水肿等患者。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大小便失禁患者的排泄物、床单、被褥、衣服皱折不平、床上有渣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参考文献: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范文4

中图分类号:R.54;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6-0428-02

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术后有效止血是关系到手术成败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过去一般采用手工压迫方式,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也易出现排尿困难及疼痛等不适感觉,对患者生活及临床观察护理带来不便。近年来随着新的止血装置不断出现,并在临床使用,收到良好效果。两年来,我们应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进行股动脉止血,并与手工压迫组止血方法对照,比较其股动脉止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实用性,并将术后护理观察要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与分组:全部病例为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在本科住院并接受冠脉造影(CAG)或介入治疗(PCI),共248例。按照患者和/或家属接受情况,将止血方式分为Perdose血管缝合组(1组)和手工压迫组(2组)。1组(120例):男80例,女40例,年龄42―8l岁,平均年龄(58.6±12.1)岁,其中单纯CAG 82例、PCI 38例。2组(128例):男83例,女45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58.3±12.6)岁。其中单纯CAG 86例、PCI 4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症、抗血小板药物、肝素治疗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1.2股动脉鞘:1组全部用7F鞘,2组选用6F鞘或7F鞘。冠脉诊疗术后l组立即缝合止血,2组单纯CAG后亦立即手工压迫止血,Pa术后4―6小时进行手工压迫止血。手工压迫后用纱布、弹力胶布包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12小时。

1.3观察指标:(1)止血时间:自动脉鞘管拔出开始手工压迫或缝合血管至穿刺部位无出血的时间。(2)下肢制动时间:自止血开始到可以下床活动的时间。(3)并发症:止血时和/或止血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并发症:(a)小血肿:血肿直径2―5cm;(b)大血肿:血肿直径>5cm;(c)假性动脉瘤:有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象学证据;(d)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迷走反射):止血时和/或止血后24小时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需按医嘱快速补液和/或阿托品、多巴胺等治疗。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记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1组(缝合组,120例):117例血管缝合成功,平均止血时间40分钟。3例血管缝合失败,改为手工按压,除比较成功率外,这3例未列入统计。5例血肿均未经特殊处理,自然吸收。

2组(手工压迫组):128例均压迫止血成功。9例血肿中3例迷走反射由操作不当引起。3例假性动脉瘤因患者不能耐受长时间下肢制动引发.经处理后均好转、吸收。

两组止血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O.05);缝合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显著短于手工压迫组(P

3 护理

3.1术前准备:由主管护士向病人讲解CAG或PEa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的过程,以及血管缝合器在国内外发展的情况和应用血管缝合器的好处,以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重点介绍具体病例,让病友间相互交流,并根据病人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特点,有针对性地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树立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同时也要避免病人存在盲目乐观的心理,认为应用血管缝合器就一定成功且无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应当承担的费用取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并在手术同意单上签字。

3.2术后护理要点:术毕病人返回病房后,应鼓励其饮水600―800ml,以尽快排除造影剂。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报告,股动脉出血量400ml以内时,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患者的出血量和血肿大小不一定成比例,消瘦者易渗入皮下组织。而肥胖者则更容易从穿刺口渗出。故应提高护士观察穿刺点渗血和出血的能力,掌握出血特点,特别是术后3-4h内,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压迫手法处理,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尽量降低拔管时迷走神经反射发生,传统手工压迫止血,由于压迫时间长,疼痛、鞘管对血管壁的刺激等原因易引起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迷走神经反射,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Pcrcloe缝合器缝合股动脉时也会牵拉动脉血管,引起患者的疼痛。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对患者加强血压监测。及早发现,及时处理。若手术时间过长。必要时可应用2%利多卡因行股动脉局部麻醉,以降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术后4h如患者血压、心律等生命体征平稳,局部伤口包扎处无渗血等异常情况,护士应指导病人先进行床上活动5-10min。然后下床活动,并根据病人个体差异及心功能情况详细制订活动计划,早期进行活动可以防止全身机能低下,减轻病人术后不适症状及心理压力。

4 讨论

冠脉介入诊断治疗术后手工压迫股动脉止血简单易行,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但患者卧床时间长(24―30小时),大小便不方便,常伴腰酸背疼等不适感。本文手工压迫组止血成功率100%,与缝合组比较无显著差别,但缝合组只需卧床4―6小时,过后可慢慢下床活动,一般不影响生活起居,患者易于接受。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范文5

[关键词]压疮; 护理干预;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75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50-01

压疮(Pressure Sores,PS)又称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PU),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变性坏死和溃烂[1]。好发于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如肩胛骨突处、骶尾部、股骨粗隆处、坐骨结节部、足跟、枕部等处。骨科病人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我科通过综合护理预防和治疗压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8月~2010年11月我科收治压疮高危病人225例,男78例,女147例,年龄25~94岁,平均53.4岁,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2例,脊柱椎骨折87例,骨盆骨折52例,股骨颈骨折71例,带入压疮者5例,经过采取综合处理措施,本组有2例发生难免压疮,带入压疮者4例愈合,其余均未发生压疮。

2 护理干预

2.1 正确评估易患人群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目前一致认为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骨科高危患者主要是年老、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及使用外固定者。

2.2危险因素的评估

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探查并采取相应措施是目前护理界正在采用的方法,我院现用的压疮评分表是根据患者意识、营养、运动、活动、排泄、循环、体温、用药进行评估,评分范围8-32分,分值16分时,易发生压疮,分值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越大。

2.3 落实护理制度

2.3.1 认真做好入院评估。国外护理学者认为,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的关键。病人入院时查看骨突出部位,皮肤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并详细记录。根据压疮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护理计划。

2.3.2 严格交接班。床头交接,检查病人局部皮肤情况,是否干燥清洁,有无受压水泡,床铺是否整洁,有无碎屑,认真评估上一班护理效果。

2.3.3 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2],详细记录受压部位皮肤情况,翻身时间及卧位,并签全名,这样既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也为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4 科学使用预防压疮的用具

2.4.1 电动式气垫床,接入院通知时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及年龄,对于多发性骨折、严重创伤等完全不能活动者,铺床时备气垫床,这样既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减轻了患者多次搬运的痛苦,可将2h翻身一次改为3~4h翻身一次。

2.4.2 三角形翻身垫,协助患者翻身后将三角枕纵放于其肩背至骶尾部致身体倾斜30°,下肢骨突处垫软枕,使患者处于舒适卧位。此法以不压迫外伤及骨折部位为宜,因其角度小,与传统的翻身法比较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其压疮发生率也明显减少。

2.4.3 夏季家用纳凉水垫,置于患者长期受压骨突处,及时更换,既可减少局部压力,缩短压迫时间,同时降低了局部温度,减少了组织耗氧量。

2.5 综合护理措施

2.5.1 饮食护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食高维生素,高热量,粗纤维食物,提高机体抵抗力。

2.5.2 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对病人同情、理解和关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加强护士的心理品质修养,注意心理护理中的“负反馈”现象[3]。

2.5.3 健康宣教。指导病人尽可能早活动,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告知病人减少局部受压和摩擦,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6 积极采取措施治疗压疮。瘀血红润期,用3M透明敷贴[4]保护局部;出现破溃的地方,采用络合碘消毒局部皮肤,氧气疗法或局部红外线照射保持干燥,以湿润烫伤膏、莫匹罗星软膏或中药局部涂擦,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对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有着很好的效果。结合以上措施对高危人群进行护理,我科压疮发生率比往年明显降低。

3 体会

通过对这些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与观察,我深刻体会到: 压疮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重要性远大于治疗[5]。在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及时发现发生潜在性压疮的部位,积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以最少的资源发挥最佳效果,让患者感到舒适,避免痛苦。

参考文献

[1] 崔焱,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学基础,2001,4:156.

[2] 陆微,温嫔,谢晖,等.临床压疮护理预防及基础循证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4):247.

[3] 徐节.临床心理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J]实用医学杂志,2009,26(3):61-62.

[4] 刘军霞,李峰,孙珊.3M透明敷贴在褥疮预防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15):24.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范文6

1 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在原有基础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近10年来纤维内镜技术已成为诊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手段。护理上术前应给予病人安慰,插管前10 min肌注安定10 mg,皮下注射阿托品1 mg,对大出血者可先行气囊压迫6~8 h等。术后应密切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注意生命体征、粪便颜色,了解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等。溃疡病合并出血者,术后按溃疡病饮食要求进食;食管静脉注射硬化剂治疗后6 h无出血者可进冷流质食,2天后逐渐增加流质浓度,在8~10天过渡到软食。

放射介入止血治疗是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经插管向局部病变血管注入止血药物(灌注法)或栓塞物质(栓塞法),而达到止血的治疗方法。护士应做好病人的术前护理,如备皮、碘试敏、心理护理等,备好急救药品器材。术后患者应绝对卧床24 h,穿刺点以砂袋压迫,穿刺的肢体伸平,24 h内病人咳嗽、大小便、呕吐时需用手按压穿刺点,若出现出血,应立即用大拇指在穿刺点上方1 cm处用力压迫;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情况及穿刺侧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对短期留管给药病人,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持导管通畅。[1,2]

2 肝硬化的护理

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是近年治疗肝硬化的新技术。1989年德国学者Richter[3]首先报道了3例临床应用结果。我国于1993年初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4]TIPSS术前护理除进行备皮、试敏、心理护理等准备外,还要给病人准备单人病房,对室内物品及空气进行彻底消毒。TIPSS术后近期主要的并发症是肝功能暂时性减退、腹腔及体内出血、感染及内支架移位或阻塞等。因此,术后病人宜绝对卧床休息24 h,48 h内限制活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水电解质平衡,记录24 h出入量;保持大便通畅。[5,6]

3 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除手术、化疗外,放射介入治疗显示了传统治疗方法不能获得的疗效。目前主要方法是:肝、脾动脉栓塞(OHAE)加门静脉灌注化疗。护理除“放射介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提及的外,还要注意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48~72h,以缓解OHAE阻断血液供应而造成的肝细胞缺氧,[7],同时要严密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据报道[1]:肝、脾动脉栓塞病人,术后腹痛、发热、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00%、82%、73%,多发生在手术当日至术后3日。为减少病人痛苦,可预防性用药,对发热病人不宜用酒精擦浴,以防皮下出血。长期置泵化疗病人,药泵内注药时要严格掌握穿刺深度,防止药物外溢到周围组织,引起局部坏死。[7,8]

4 胆胰疾病的内镜介入治疗及护理

1968年Cure首次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获得成功以后,在ERCP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鼻胆引流术(ENDB)等,使胆胰疾病的诊治发生了重大变化。[9]ERCP的护理要点:术日晨禁食、禁水。术后2~3天进低脂或无脂半流食(术后2h方可进食),并密切观察体温、腹痛、黄疸情况。术后2h和第2天各查血、尿淀粉酶一次。EST的护理要点:术前注意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及感染。手术当日禁食、禁水,予以补液,次日无腹部异常可进流质。结石病人术后3~10天收集粪便清洗寻找结石。余同ERCP的护理要点。ENBD的护理要点:术后注意口鼻腔的护理,注意引流性质,记录引流量,更换引流袋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其他同ERCP的护理要点。

5 肝、肠移植及多器官移植的护理

1963年Starzl研究组首次在临床成功地作了正位肝移植术。[10]1994年1月我国成功的施行了亚州地区首例异位部分肝移植术。[11]肝移植及多器官移植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对人体其它系统包括循环、呼吸、泌尿、血液等干扰大,术后应安置在重症加强医疗病房,全面监护,严格 执行保护性隔离措施,为避免肝脏移位,术后1周内半卧位时,上身抬高不宜超过45度,术后2周左右才允许下床活动。[12]小肠移植是短肠综合征的理想疗法。由于排斥及感染等使之成为大器官移植中最困难的一种。目前仅有少数国家

开展此项手术。[13]1994年3月我国成功地施行首例异体全小肠移植术。[14]周密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排斥反应的观察和处理、感染的防治、合理的营养管理是小肠移植手术护理成功的经验。[15]

6 消化系统疾病的全胃肠外营养及护理

全胃肠外营养(TPN)是指通过中心静脉置管给予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TPN最主要且与护理密切相关的并发症就是感染。TPN的护理要点有[16,17]:①营养液配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最好在有层流装置的超净工作台上进行。②营养液应在24h内均匀滴入,输液管道每日更换一次。③插管周围皮肤及外露的插管每日用碘酒、酒精消毒一次,并更换无菌敷料。④监护项目应包括:体重、出入量、生命体征、代谢状态(包括各项实验检查)。

7 肝穿刺术患者的护理

指应用超声、CT或X线定位和引导,对病灶(脓肿或肿瘤)进行穿刺或置入导管,以便引流或注射药物,达到治疗目的。术前要训练病人掌握屏气法,以免在穿刺时由于呼吸不当划破肝脏引起内出血。术后要注意休息、限制活动,观察生命体征和局部情况。肝内注射药物者应在局部置砂袋加压后上腹带24h;肝脓肿引流应保持管道固定、通畅,并注意引流物的量及性质。[18,19]

8 内镜下激光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护理

配合内镜应用于胃肠道疾病治疗的激光主要是掺钆钕石榴石(Nd:YAG)激光及氩激光。内镜下激光治疗术前按内镜检查要求进行准备,术后应卧床休息、禁食4h以上,尔后进流质饮食;注意观察有无腹痛、出血征兆及腹膜刺激征等。[19,20]

小结: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变化,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纤维内镜、放射介入、器官移植等新技术、新业务在消化科疾病的诊治中将起更大的作用。护理人员在学好专科知识及新技术、新业务的理论与操作的同时,还应掌握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有预见性地观察和护理,预防或及早处理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光梅,胡玉华.肝、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5,11(8):30.

[2] 黄文秀,游箭,江正辉.肝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与护理观察.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5,17(1):81.

[3] Richter GM,Noeldge G,Palmaz JC,et al.The transjugulari-intrahepatic portorsystemic stent-shunt(TIPSS):result of a pilot study.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al,1990,12:200.

[4] 张金山,王茂强,杨立,等.经颈静脉途经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杂志,1994,2(1):12.

[5] 王桂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内支架分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护理学杂志.1995,10(1):11.

[6] 王茂强,张金山,高育.经颈静脉途经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现状.中华消化杂志,1994,14(4):233.

[7] 刘书哲,吴韫华,魏秀兰.肝动脉栓塞加门静脉置泵治疗肝癌的注药方法和护理要点,河南肿瘤学杂志,1996,9(1):66.

[8] 杨贻清.经全埋式泵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护理.山西护理杂志.1995,9(1):24.

[9] 孟详中编著.内镜术与胃肠疾病.兰州:甘肃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5.1-57.

[10] Hockersted K.Liver transplantation today.Scand J Gastroenterol,1990,25:1.

[11] 韩明,吕新生,王志明,等.辅异位部分肝移植术1例报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4,3(6):345.

[12] 黄美清.同种原位肝移植术的监护.中华护理杂志,1996,3(3):140.

[13] Ingham C,Lark C.Recent progress in intestinal transplantation.Arch Dis Child,1992,67:976.

[14] 李宁,黎介寿,李幼生,等.首例临床异体全小肠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94,15(3):112.

[15] 徐薇,王玲.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6,31(3):134.

[16] 贾雨虹.全胃肠外营养导管感染并发症及其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5;14(6):248.

[17] 王晓玲.完全胃肠外营养的输液监护.实用护理杂志.1996;12(4):18.

[18] 李风华,岳灿.B超引导下经皮肝癌无水酒精注射术操作及护理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5;11(11):24.

[19] 孙兰兰,王玉.超声导向经皮置管负压引流治疗肝脓肿42例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