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1
近20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增长方式、企业的经营方式、生产的组织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1、全球范围互联网络的形成使得知识与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共享成为可能,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企业的经营资源,包括资本、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知识等,将不再局限于某一部门、地区及国家内流动,而是按照收益原则和价值规律(价格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也会延伸至世界的所有目标顾客。
2、随着本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知识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发明显与重要,知识正在渐渐取代货币资本、劳动力、原材科等有形资源而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最关键性生产要素,企业经营的重点也将由实物经营转为知识经营,企业拥有和能够利用的知识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产出、绩效和竞争地位,从而决定着企业自身的价值。
3、社会消费或使用将由传统的实物消费转为以高科技产品和知识消费为主,知识价值已成为衡量商品和服务有效性的原则。知识价值是由包含在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或是智力密集程度决定的,知识含量越高,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价值就越高。知识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甚至消失,因为新知识不断地产生和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只有实施知识管理,进行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才有利于知识(包括信息)的积累、传播、共享与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自身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中获得新生。
二、知识管理的概念、目标
知识管理是通过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建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断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实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企业目标。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筛选、分类、分析、评价和分配、利用等内容,而知识管理则强调把信息、人力资源、知识、市场与经营过程等协调统一起来,从而最有效、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营效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知识管理区别于信息管理的最根本之处在于前者强调对人力资源和知识的开发和利用。知识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
1、构建全员参与的以知识的积累、生产、获取、共享和利用为核心的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指引企业去迎接挑战、利用机会、发挥优势的保证。在以知识为最重要经营资源和主要消费品的今天,衡量企业成功的尺度在于知识(产品和服务中知识的数量及质量),而不是有形资产或是库存。因此,只有从战略上重视知识这种关键性生产要素,并努力实施知识战略,才是经营管理之本。
2、促进人力资源、信息、知识和经营过程的紧密结合。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信息、知识与人的认识能力的结合将导致新知识的产生。同时,知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和信息反过来又会改善企业的经营过程,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3、管理知识资产。知识作为一种资产或是资本,要象对其它经营资源那样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知识资产的管理步骤包括知识资产的分类、评估、投资、新知识档案的集中及知识资产的利用。
三、实施知识管理需要进行的工作
现代企业要摆脱工业经济时代以物质经营为中心的模式,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缺乏科学性的凭个人直觉、经验进行管理的家长制及缺乏灵活性的权力依职能和职位分工与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官僚制(等级制度)已不能适应知识社会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要求,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已迫在眉睫,其方向应是利于知识和信息迅速传播、共享和创新的网络状结构。富有弹性的网络结构能够对经营环境与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2、设立知识主管。知识作为一种越发重要的无形资产与经营资源,应有专人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知识主管的职责是营造一个促进信息与知识积累、共享和创新的环境,促进知识集成、生产和利用,并保证知识流向于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部门和个人。
3、加强物质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物质技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企业联系外部的网络、内部联系与交流的内部网络、知识库(内含数据库)及软件系统四个部分。企业拥有了这些基础设施,就能跨越时空的限制,有效地实现对知识的积累、生产、表示、分类、传播、利用和评价,从而实现对知识(包含信息)的有效管理。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质量;意识;标准;精品;责任
质量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表面上看,这些有形的实物非常重要,也是我们的工作重心,但有形的实物背后隐藏着无形的事物往往被我们忽略。这种无形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抓不到,但其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有时也是决定性的,这就是质量意识。质量意识是干部员工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它引导和规范着员工的质量行为。要在质量工作上有所提高,首先要提高质量意识,为此,在这里强调五种意识。
1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工序,如果责任意识淡薄、工作过程松松垮垮,产品质量的输出结果就很难保证。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要自觉地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怎么正确对待、如何认真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责任意识是对每一名员工最基本的要求,是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最基本表现。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在交接一根针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五个国家的人有五种不同的找法:德国人做事严谨,把掉针的区域分成若干个方格,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找,最后把针找到;法国人浪漫,凭借灵感,喝着香槟、吹着口哨,灵感一来,愉快的找到;美国人性格开放,不拘一格,扫帚一挥,再到扫拢的小堆里一找,也很快找到;日本人讲合作,两个人商量一起来,你这边,我那边,一下子就找到了;中国人则不同,首先不是如何去找针,而是想法推卸责任。交针的人说“:我交给你了你为什么没拿好”,接针的人说:“我还没拿好你为什么松手”,结果吵得一塌糊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有些人会认为,中国人就那样,互相责怪,相互推诿、扯皮,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难以合作,缺乏自觉性,缺乏承担责任的主动。但大家有没有去思考深层次的问题?这不是中国人或哪国人的问题,而是一个责任意识的问题。我们不是不优秀,而是刚进入工业化时代的中国,社会上还缺乏一个团结协作的合作模式,还缺乏一种共赢的理念精神,这也就导致了个人责任意识的缺失。所以说,本质问题是责任意识问题。正是因为缺乏了这种共赢的理念和责任意识,才导致我们不是认真去做事,导致我们讲客观,不讲主观,讲外因不讲内因。
2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就是按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契约办事,就是遵守规则。要求员工对质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有一种敬畏。一些凭经验,差不多,模棱两可的思想是靠不住的,必须推进工作标准的细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行为有标准有依据,使企业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标准清晰,即使是产品有问题,那么问题也应该是集中在某个方面,解决了,马上就是一个大的提升。而不应该是今天这个问题,明天那个问题。因此,我们既要不断完善各项质量规章标准,又要树立依照标准制度严格贯彻执行的规则意识。大家都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企业管理来讲,理解规则意识要注重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规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它不单单指国家、行业等硬性规定的规则,它也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自身做事准则。当然,除国家、行业硬性规定的标准要坚决执行外,更加重要的是在具体做事的步骤和执行上要有相对规范明确的准则,好让人能够明确无误的遵照执行。第二方面,强化规则意识必须加强系统思维,作为一个组织或企业来讲,无论其规模的大小,它都是一个系统,而拥有系统意识,就是要将企业或组织当成一个系统来对待,要使企业或组织完成某项功能或活动时必须通过合作来进行。第三方面,规章制度必须认真彻底地执行。规章制度的执行必须从自我做起,特别是管理者,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区别之一就是他起着引领的作用,管理者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普通员工的言行,要想让员工能够真心的执行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管理者自身必须毫不走样的执行,这是衡量是否具有规则意识的最基本体现。
3危机意识
所谓的危机意识就是居安思危。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一个盛满凉水的大锅里,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没有感到温度升高,一直在水中欢快的游着。随着水温逐渐增高,青蛙的游动渐趋缓慢,等到温度升到很高时,青蛙已经变得非常虚弱,无力挣扎,最后安乐的被煮死。第二次,科学家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满开水的大锅里,这只青蛙一入水,便立刻感觉到了环境的变化,迅速挣扎,跳出水面,虽受轻伤,但却避免了被煮死的命运。两只青蛙不同的命运告诉我们,在时刻变化的环境中,能够生存的不是最聪明、最强壮的,而是最具有危机感的。
4客户意识
客户一词对现代企业的每一名员工来说都不应该是陌生的,我们可能随时随地都会成为客户,当我们去购物、坐车、用餐时,我们就成了客户,反过来,我们也可能随时随地为客户提品和服务,当我们交付产品时,我们又在为客户服务。可见,在角色的不断转换之中,揭示了我们在企业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生存状态,那就是拥有客户将更好的生存,失去客户就走向败亡,这一点看一看“三鹿”和“同仁堂”,看一看“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和“赵州桥”就清楚了。只是将“顾客就是上帝”停留在口头上是不够的,必须将这句话落实到行动中,真正瞄准客户的需求,用实际行动、过硬的产品、完美的人品来实现客户的需求。
5精品意识
精品意识准确的定义应该是对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不断的追求,使其达到完美的意思。从人的精神境界来讲,精品意识应该是高层次的。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否拥有精品意识将决定着企业的层次。精品意识要求的就是对任何事物都持有一种挑剔的眼光,不断追求向更好的层次迈进,要精益求精。一件产品质量的好与差,除了受到其客观条件限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操作者对产品完美品质的追求。操作者是不断地容忍缺陷的存在还是坚决地追求完美,将最终决定着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心有完美,品质才能完美。
6结束语
以上从管理的角度论述了五种具体的质量意识,但对质量这样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而言,我们到底应具有一些什么样的意识?到底应从哪些方面去探究和思考?如何做才能保证基业常青?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意识是属于人类思想范畴内的东西,凡进入思想范畴的东西都会显得模糊而复杂,很难用量化的准则来衡量,但时刻拥有质量意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只要切实做到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就一定能够攻克质量工作上的一个个难关。作者:单位:
作者:李红 康春梅 单位: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装制造厂
参考文献
[1]杨吉华.品质管理简单讲[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3
1导言
市政工程项目与其他建筑工程项目在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主要体现在施工要通过良好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来提高其整体性能,确保其在运行阶段的整体功能可以满足社会居民的实际需求,所以对于市政工程项目来说其对质量有着更高要求,只有高品质的市政工程项目才能作为整个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物质支撑。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依旧容易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影响,导致部分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缺陷等问题,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地区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
2市政工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2.1对于市政工程项目本身,其质量管理本来就是整个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整个管理的一部分,质量管理也就成为了项目管理的一个必要要求,这正是其重要性的一个最为基本的表现,也是最为直接的一个要求,是有利于整个市政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只有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了质量管理,才能够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开展,尤其是能够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等其它管理要素具备重要的积极意义,相反,如果在市政工程项目中没有做好质量管理的话,不仅仅会影响到其自身的质量,还会对于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工期管理等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
2.2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还是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企业的根本要求和基本诉求,不可否认的,当前依然存在一些建设企业对于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不够重视,反而过于关注于一个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问题,这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建设企业赢得一定的利润,但是会对于市政工程建设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是一种明显的短视行为。
2.3在市政工程中做好质量管理还是当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必然要求,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市政工程项目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而言的,众所周知,市政工程项目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一个支持力量,也是切实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的一个基本服务性质的工程项目类型,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工程后期的使用过程,甚至是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项目的使用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以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为例,其市政道路主要是用于后期城市居民的正常行驶使用,而一旦存在质量问题的话就会很容易造成后期的使用安全问题,甚至引发较为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给社会和人们造成较大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3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
3.1市政工程建设市场缺乏规范化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责任单位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下属监管单位,这些单位由于自身行政权力的存在而往往忽视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施工标准和施工规范的遵守,比如施工项目不招标而直接承包,建设工程监理制形同虚设等。另外,地区政府对待某些国家投资工程项目不认真,急于赶工期,挣“功绩”,从而在项目设计、施工上存在很大缺陷,最终造成工程短期内建成,但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3.2质量意识薄弱
市政工程责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意识薄弱与新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较快有一定联系。新时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完善,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更新换代较快,因此多数部门都将现在的市政工程看成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过渡物,认为其起作用的时间不会很长,从而相关人员质量意识就显得薄弱,不重视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轻视质量控制。
3.3施工单位质量意识弱,缺乏质量控制措施
现代施工企业存在质量意识薄弱问题,由此造成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的缺乏。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很多并非属于其所宣称的企业,而仅可能使用该企业资质的不合格单位,这就很难保证工程质量。另外,很多施工单位重视施工进度,重视自身利益,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监理单位稍微放松警惕,某些施工单位就会偷工减料,降低施工标准,以缩短工期。
4市政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4.1建立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体系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的建立为其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准确依据,鉴于市政工程中传统的质量管理制度在建设与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足与弊端,所以本文提出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必须要针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控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完善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制度建设。市政工程业主方和施工单位均要通过制定和落实责任制度来进行质量管控,并要在现行法律法规、现行质量控制标准的支撑下在工程实践中启动追责机制,对于一些违反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和实施细则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要严厉处理,这对进一步加强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控制度执行力度有着重要作用。
4.2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单位在材料采购环节,应选择职业道德高、经验丰富的采购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来采购相关材料。在材料进入现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抽查、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型号、厂家、生产日期等诸多指标都符合施工要求。材料进入场地后,要派专人对材料进行管理,保持材料的性能指征,避免出现性能变化,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4.3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工作来说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使其最为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通过施工现场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并且可以对各施工队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控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也对提高施工人员在工程具体实施阶段的施工效率和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应结合自身质量管理部门组织情况来建立施工现场质量检查机制,要求每一个质量管控人员都要在质量管控制度的指导下进入到现场进行管理,及时发现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施工技术问题、施工工艺问题以及质量缺陷问题,以便于通过与技术人员之间的协调与协作来制定出合理的处理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4.4提高工程人员素质
市政工程建设涉及到大量工程人员,其中不但包括管理人员、监理人员,还包括施工人员、项目负责人等。在整个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他们各有职责,每一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若是这些人员的素质与施工要求不符,则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此,施工队伍要提升所有工程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业务培训,从理论上拓宽他们的视野,从具体的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工程的质量。
5结论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单位多,施工面广,专业多,监督管理与质量管理困难,很多质量问题需要工程建成多年后才能暴露,因此,对于市政工程质量管控,要建立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操作流程,严格按规范、措施、流程施工,通过提高管理者与操作者的质量意识,建立质量信誉评价体系,加大质量违规处罚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市政工程质量,建造出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陈琪.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问题研究[J].市政技术,2009(4):73-74.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工程施工 质量管理 有效控制
Abstract: To grasp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creating excellent project. In quality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 quality check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importance and grasping quality management, can make engineering quality better.
Keywords: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由于工期长、投资大、建设地点固定、露天作业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施工工序复杂、影响质量的因素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建成后的项目投入使用是否安全可靠,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
二、 成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是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前提条件
1、施工单位在与项目业主签订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后,按合同工期及业主要求进驻施工现场后,首先要成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为首,质检员、试验员、材料员及施工技术人员为组成人员的质量管理组织。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并落实逐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由质量管理组织编制项目管理质量目标、项目质量管理方针、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点及项目质量管理办法等,由项目总工审核,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项目经理组织实施。
三、加强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加强施工项目环境与地质调查。施工项目环境与地质调查是施工现场收集的第一手基础资料,施工项目环境与地质调查工作具体收集的资料包括:地形与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地震级别、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气象条件以及当地水、电、能源供应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材料供应条件等。如加气砼轻质砌块、页岩砖等砌体材料及碗扣式脚手架等工程当地厂家少甚至没有,就要提前准备。它不但可以作为地质勘察报告不详部位的补充,而且是编制合理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2、认真核对设计施工图,提出施工图疑问,参加设计施工图交底。 项目部要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等专业进行施工图纸审核,图纸审核要注意专业之间的交叉和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征对各专业提出的施工图疑问进行整理,并将疑问递交项目业主及设计院。由项目业主召集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加设计施工图交底会议,在会上由设计人员介绍设计意图,讨论各方提出的施工图疑问,由设计人员进行答复,形成会议纪要,作为施工的依据之一,这样可以解决施工图中各专业设计之间的矛盾、错误和遗漏,为施工扫清障碍,有利于控制施工质量。
3、根据工程规模、项目特点和施工企业技术力量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技术经济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根据设计文件、工程项目特点、现场条件、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工期和施工企业技术力量等因素进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对施工组织设计要进行两方面的控制:一是选定施工方案后,制定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能否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使工程项目满足符合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要求,取得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产、效益好的经济质量。
四、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1、组织施工技术交底。按照工程重要程度,单位工程开工前,由企业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面的技术交底。各分项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技术人员、参加该项目施工的所有班组长和配合工种组长进行交底。各分项工程施工时,再由施工技术人员和班组长向操作工人进行全面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等。通过交底明确对轴线、尺寸、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材料规格及配合比等要求,明确工序搭接、工种配合、施工方法、进度等施工安排,明确质量、安全、节约措施。
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在施工中,根据施工准备阶段做的项目控制导线网进行基础、主体的轴线、标高进行控制,对于项目业主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参考标高等的测量控制点应做好复核工作,经审核批准后,才能据此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欣弗事件;药物;质量管理
引言
2006年8月4日国家药监局向全国,患者使用安徽华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等不良反应,截至2006年8月17日,“欣弗事件”造成99例不良反应事件,10人死亡。相关部门通知立即停止使用,并将问题药物全部招回。这一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药物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药物质量安全控制。在越来越重视健康的今天,药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也说明我国药品的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
1.药品在生产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1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据事件调查组调查,造成“欣弗事件”的原因是: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1]。生产条件的改变致使药物的化学性能发生改变,导致原有的功能丧失,于是患者服用后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反而与患者体内其他物质结合,造成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1.2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据相关可靠报道,在“欣弗事件”中死亡的几个病例,都是在自己家中或者基层诊所注射该药物后致死的。因为基层诊所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专业水平都不是很高,对一些新产品了解较少,也没有去积极了解的意识。因此在工作时缺乏对药物的认识,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而有些患者自己在家中注射“欣弗”的同时服用了多种抗生素,导致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盲目信任抗生素并缺乏对抗生素的认识,其后果是抗生素的耐受性增强,对未来细菌的侵入丧失了抵抗力,从而导致死亡。
2.怎样加强药物质量管理
2.1提高医药人员的专业素质
药物质量管理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提高医药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监管部门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医院或者基层诊所的医生、护士以及护理人员举行专业培训,并在培训之后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则给予警告或罚款处理,严重者取消其行医资格,考核合格之后方可继续工作,同时还要提升医药人员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确保病患在注射或者吃药期间遇到不良反应能及时进行救治。
2.2完善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制度
在“欣弗事件”中,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造成了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而且未按照批准的生产工艺生产,在标签和说明书上也未尽到相应的警示义务[2]。要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一定要规范并且完整。由于药品的专业性和高度科技化,所以如果没有标签和说明书,普通公众根本无法对药物进行正确的服用。一般来说,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是由企业本身对生产的药物进行信息的提供,而消费者正是依赖药品标签和说明书来选择或购买药物的。部分企业就会利用公众的这种依赖心理,在产品的说明书和标签中加入商业元素来进行药品的促销。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管,设置专业人员对说明书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查证,核实之后方可进行推广。
2.3引入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基金和补偿制度
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药物的主要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是同时兼备的。患者在服用或注射药品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不少,但是由于药物与所致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判断,而且后果责任的承担涉及到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等众多机构,增大了这类事件处理的难度。在“欣弗事件”中,最后的结果是出现99例不良事件,包括10例病患死亡。责任与赔偿的问题不可避免,因此可以在未来向公众开设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基金会,成立责任分散机制,以减轻药品不良反应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2.4加大药物生产监管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71条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反应,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向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欣弗事件”发生后,迅速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之后各省市关于克林霉素磷酸酯不良反应的报道才纷纷挖掘出来,而之前却很少有相关报道。要担负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监督责任,相关监管机构以及其附属事业单位应在网络上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督控制网络,并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效,以此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以及严重事态信息的系统,通过全面、及时、真实完整地公开相关信息来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同时还可通过及时公布药物的基本信息来对药物进行监管,如在抽检药物之后,定期向社会抽检结果,如有发现不合格产品,则应及时向大众曝光。健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调查以及处理的工作机制,做到及时公布药品的不良反应现象和救助办法,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相关监管部门要做到规范配送企业的选择标准,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的质量监管,强化基本药物流通监管,并综合运用多种行政监管工具[4]。
3.结语
综上所述,“欣弗事件”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药物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制药厂以及医院等药品的质量管理水平,坚持科学和高效原则,为大众提供放心药品已是刻不容缓。但是提高药品的质量管理水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人力物力的投人与配合,严格把守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的每个环节,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从而确保药品的质量。相关文件指出,药物生产部门要控制药品的安全系数和有效性,并在供应药品时要做到充足和及时。只有通过药品监督部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以及公众和媒体监督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形成多方位综合监管,从而有效控制药品质量,保障药品安全。
参考文献
[1]焦艳玲.药品不良反应案件法律适用的困境与出路[J].法律适用,2013,3(5):14.
[2]党竹琴.从一起案例谈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问题[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6(9):31.
[3]龙莹,赵雪丽.论政府对药品的监管制度和法律保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8):17.
[4]宋华琳.美国药品审评质量管理规范评介[J].药学进展,2012,9(06):78-79.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考试管理
高职院校举行的各种考试,是为了教师可以明确地对学生近阶段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平常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在下阶段的教学中就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学生就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从教学秘书的管理角度来看,考试还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考查,所以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营造健康考试环境,不断完善考试管理。
一、考试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成绩考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在教学计划之内的课程、设计、实习,以及单列实验课等都应该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1]。一般情况下,具体的考试时间、考试内容与考试科目都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根据教学计划中的规定进行确定的,在考试结束之后可以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整体水平进行总结。考试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水平进步的一种保障,同时考试也能起到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增长,为高职院校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在教学管理中必须保证考试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发挥考试的鉴定、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教职工、管理层、在校学生都应增强对考试管理工作的重视,为考试环境的完善而一起努力。完善的考试管理系统能在实际的考试活动中发挥真正的效用,同时高职院校还要严格地贯彻落实学校考试管理制度,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从命题、监考到评卷、总结这一系列的考试管理需要教师对此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资格审查,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及时地进行处理。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考试以及考试管理
1.考试管理中的考试命题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考试命题是保证考试公平的首要条件,因此,应当针对考试命题与试卷管理都应当加强控制,保证规范性和科学性[2]。学校中考试管理的命题工作需要在教研室管理工作人员的领导之下开展,由考试科目的负责人以及教研室中比较有经验的教师来一起进行试卷内容的确定,制定完成之后需要对考试内容进行检查,合格之后方能进行接下来的考试活动。主要的命题的范围应以一个教学阶段的大纲要求为考量进行严格核查,确保无错误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考试活动。对于考试命题,则应当以教学大纲为主,避免偏、难、怪,以真正实现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考试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时候的具体做法也是其学习成果的体现,在命题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启发与引导。另外,考试命题的时候知识的概括范围需要具有一定的广度,在难度等级以及区分度上都应该进行合理的安排,使考试能够对学生加入高职院校后的学习成效进行实际的总结分析。这样做对未来他们学习技能的发展潜能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的水平提升也有很大的推动。
2.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考试试卷管理
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题库可以让学生更明确自己的学习范畴,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学习,这样既能够保证考试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在一般的教学管理中试题库可以为三四届的学生的考试提供资源,在一个题库里试题的重点、难点以及考查范围又非常的相似,但是在试卷制作完成之后的效果则需要经过真实的考试来检验。所以,高职院校一般要根据各自学校的教学管理状态,在一个学期结束之后上交的学科课程试题试卷应由教务处一起进行保管,学生毕业的几年之后,在经过教务处领导同意之后才能对试卷进行适当的处置,题库的主要管理部门应该保管在高职院校的系部之中。而在试卷的存放期间,教务处可以对不同届的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对其中的不及格率及优秀率等内容变化进行总结分析,这样能够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有一个了解和认识。经过分析形成的结果积累起来就可以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能够对学生发挥更加有利的作用,进而对试卷做出一定的调整。
3.考试管理中的考试形式分析
考试形式有很多,如随堂测验、单元测试、章节评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4]。这些考试形式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于各种考试形式的应用,教师应当结合日常的教学情况进行选择,以保证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相符合。如教师选择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口试、笔试或答辩等形式,避免单一的考试模式,增强了考试管理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高职院校的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之中,根据平常的实验以及实训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判[5]。不论是哪种考试形式,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准确统一的考查,这是最关键之处。其中比较集中的考试科目一般会使用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如果考试方式有所变化,那么就需要提前进行命题方案的制定,系部管理人员进行确认,最后由教务处进行批准才可以执行。其他非集中考试的科目则将重点放在日常教学的考核中,比如案例分析、小论文、实验操作等考核形式。
三、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考试的组织实施
1.建立完善的监考管理制度
监考不仅可以保证考试的公正、公平,而且可以杜绝学生考试作弊的不良之风,有助于建立健康的考试环境,从而达到考查学生知识水平和评估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6]。考试中在监考教师的安排上应该有一部分的教务处管理人员、学院主任参与,另一部分就是学院的任课教师担任。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高职院校应该对所有的监考教师进行提前的培训,将考试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详细地进行讲解,包括学生一般会使用的作弊手法等,这样可以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另外,还要加强监考教师的责任意识,使他们明白监考的重要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对于那些监考不按规范要求的或者在监考过程中出现原则性错误的监考教师要给予严格的批评以及警告;而对于那些表现比较优秀的教师则应该给予表扬和奖励。
2.阅卷评分以及试卷的保存管理
考试公平性非常重要,因此,在考试过程中,应当保证考试大纲的一致性,考试阅卷时则要使用统一的评分标准[7]。一般在阅卷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流水批卷以及交叉批阅的形式,同时学校的教务处人员以及教学人员等应组织系部相关考试管理者对批阅过的试卷进行统一检查,目的是为了确保批阅的质量。在试卷的保存上,如果是纸质的试卷在进行电子记录之后教师也需要保留几份纸质成绩的记录表,分别存放在教务处、任课教师等处,在学生的考试课与考查成绩评定完成之后,不能再进行随意地更改。
3.考试管理中的考试质量分析
除了组织考试,教师还要对考试质量进行分析、审核,并提出建议进行改进,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务处应当总结考试结果,并评估考试质量,为下一次组织考试做铺垫[8]。在期末考试结束之后,院校教研室应该对考试整体的效果进行总结,以此来对学生的进步与不足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难易程度、评分标准、考试结果等,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况更加了解,达到不断进步的作用,这样就可以逐渐建立起教学管理工作考试制度和考试后反馈机制及评估机制。考试管理这一工作内容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属于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不断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的解决策略,产生新的教学管理思路。从而使高职院校的考试管理能够获得不断的进步,提高其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特点,促进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增强考试的能力素质方面的导向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段恭禧.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考试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市场,2012(2):156-157.
[2]龙麟,周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10):79.
[3]张彭博.考试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8):181-182.
[4]傅双榕.论高校教学秘书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3(14):160-161.
[5]何德萍.高职院校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1(26):4-5.
[6]鲜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7]王瑾.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