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范文1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2B-0025-02

随着教育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各地的教育改革也随之而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課程改革的关键因素。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教师作为学生教学的主体,提升其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构建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因素,以及当前我国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先进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数学核心素养是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核心素养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思想,将教育作为学生知识获取和情志成长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数学核心素养也是基于现有的数学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新兴数学教学理念,通过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的经验积累中不断总结和思考,从而形成相应的数学课程体系,并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根据相关理论指出,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机、知识获取、学习态度和信念等。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数学核心素养需渗透于数学教学课程的设计理念、设置内容等方面。可见,数学核心素养的产生,是构建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关键因素。同时,在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融入数学核心素养,并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而推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我国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数学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功底扎实,才能灵活应用数学法则和方法。通过对我国各地师范院校小学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在搜集对比各地师范学校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设置的资料发现,不同地区的专业课程在内容、难度标准方面都各不相同,甚至一个省份的不同城市的专业课程内容和难度都差距较大,造成不同地区师范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流动性不强,适应程度不等。

二是随意性较强,通过对多所师范学校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发展,课程内容差异较大,很多小学数学专业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汇总数学教师平时的教学经验而得出,导致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的小学数学教师,所学的数学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有的学校对小学数学的课程难度定位过高,加入了中学数学的知识点,与小学数学的实际内容切合度不高。

三是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较差。小学数学教师最终的教育阵地在于小学,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理解能力差、自制力不强等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在已经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不但关系到教学内容,而且更能展示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所以,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中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培育其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综合教学素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很多学校让学生自己寻找实践单位,学校缺乏管理和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敷衍了事的情况普遍存在,极大影响了学生毕业后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能力。

三、国际上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

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未来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也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未来数学素养。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小学教师的重要作用,将教师教育作为教育战略的核心内容。所以,很多国家小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已经完善和成熟,这为我国小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08年美国针对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发现美国大部分师范学校的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相差甚大,缺乏统一的标准,与我国当前的情况十分相似。当时,美国教育机构针对此情况收集了全美80所师范院校的教师课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并且,结合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突出小学教师教育的实用性和基础性,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培养,从而增强教师在就职前的教学能力发展。

四、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构建的建议

(一)制定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统一标准

针对我国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在设置上存在随意性的情况,应由教育部门制定统一的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标准,并且组建一支由教研人员、基层小学数学教师等组成的调研队伍,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数学学科特征和知识重点,筛选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再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制定符合我国特色的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标准,为各师范学校提供设置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方向和指导。

由于制定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标准,将作为以后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培训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其操作性,将标准细化,并且针对每一标准提出具体的实践建议。比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含的知识和技能部分,分别说明与小学数学教育有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具备的具体技能,帮助小学数学教师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从而促使其在编制教学方案、传授知识时能够围绕核心素养展开。

(二)小学数学教师课程设置结合实际需求

在设置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设置的课程内容很多都融入了高级数学的知识,与小学数学的关联度较差。高级数学的设置虽然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在就职前的理论知识水平,扩展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视野,但是如果脱离了小学数学的实际需求,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小学数学教育工作难以推进。所以,设置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时,要合理分配高级数学比重,紧密结合小学数学需求。

(三)强化小学数学教师的职前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全国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包含了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者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将这项标准执行于教学中,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就小学数学教育本身来说,构建核心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最佳的教育时间。这期间,学生多处于懵懂状态,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没有正式拉开帷幕,此时正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时机,这对于孩子日后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加强小学期间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将来的学科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核心素养理论分析与实践

俗话说,教育要从小。趁着孩子尚未养成相应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还是较为简单的,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执行。可以说,大部分的教学实践都需要基于理论的支持,这就验证了的辩证唯物论,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管缺少哪方面都不能够将观念深入人心。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不能将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只有实践没有理论的支撑,那也是不可行的。所以,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才能让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一定的高度。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 核心素养是指个人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都具有的素养,当然也是在融入到大集体中的过程中面对的都需要遵守的素养,也就是说集体中的共同的素养,集人品、技能、价值观于一身的共同素养便是其理论根本。数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基于数学教学的,可以说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养而准备。

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对于数学的学习,是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的。所以,数学的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甚是重要。就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来说,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中学生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题海中,根本谈不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小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最佳时期。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核心素养更有助其培养。

例如:小明同学在学习面的形状时,有圆面、方面、长方形面等,则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小明回家用卡纸剪出他所学到的知识。这样,不仅小明能够对这些知识印象深刻,又能让他发挥出他的想象力,无形中就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实践对于小学生数学教学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素养贯穿数学教学过程

教学的内容要“精” 对于教师来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一些有质量的知识点,教师本人就需要阅读更多的知识,从中挑选出合适的内容讲解,既要包含小学生数学所要的知识点,又要简练易懂。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将核心素养的思想深入其中,一e两得。

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 教师作为执掌课堂大权的掌权人,应该切身体会一下小学生的思想环境,然后选择适合他们方法的课堂教学方式。小学生的思想单纯又带着好奇心,总是能很快接受新知识。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极具好奇心的学科,这往往就会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感兴趣,这样就足够了。有兴趣了,才会有更大的决心学习,学习数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独特思维能力,将课堂完全融入到核心素养思维氛围中。

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对于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才能更好地进行运用,从而掌握知识要点。小学生在总结反思这些方面可以说牵涉的不多,正因为小学生现在正处于无穷渴求知识的阶段,如果加以好好引导,对于小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反思可以在实践练习中不断进行,反反复复,不仅对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熟练了,同时,大脑也在不断的高速运转中,对于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想必也有很大进步。不仅做到了对知识点的回顾,更是将小学数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堂联系的更紧密。这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保证高效课堂的同时,还能收获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何乐而不为呢?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育者,应该从日常生活,从每一位学生的点点滴滴做起,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小学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更有效的策略,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云,李太真.转变教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9).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范文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随着技术以及教学改革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在行进的探索路上,应如何发挥技术的教育价值?

一、加大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教研力度

教学改革的重要主体之一是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如果教师没有不断地自我更新和持续地主动发展,课堂教学的变革实践就很难持久地开展,甚至会停滞不前、半途而废。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推进,离不开教研活动这一教师生命成长的“土壤”。

1. 丰富教研形式,“身临其境”体验变革价值

近十年来,基于网络的“在线教研”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逐渐受到教师的青睐。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研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渐渐改变着常规的教研活动,一些在线调查工具也让传统教研“互动”起来。如吴正宪教师团队开设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研修网”,面向全国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理论学习、课例观摩、评课交流等系列活动,集培训与教研于一体。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教研,让更多的教师感受到优质教研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以及体验到新型教研形式下个性化学习的乐趣,让这些教师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研融合的受益者。这种“身临其境”的变革,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2. 巧设教研内容,“知行合一”探索教学变革

据调查,影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式的主要因素集中在“技术应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上,且不同学段、年龄、职务的教师的需求不同。因此,要面对不同的教师群体设计不同的教研主题,加强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让不同教师群体在不同程度或层面上参与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教研主题,既要重视实践案例,也要注重理论引领。因为,教学变革实践需要探究指向和行动设计中的理论渗透。实践让教师知其然,实践中蕴涵的理论则让教师知其所以然。理与实践相结合的主题教研,引领教师在“知行合一”中探索教学变革,并以常态化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围绕核心素养明确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无论技术如何应用于教育教学,其本质仍然是促进学生发展。我们将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称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育并非独立存在,而是融入在各学科教学之中。每个学科都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对发展核心素养有独特的贡献。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深入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数学学习。

正确把握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是合理应用技术的前提。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方式不同,其教育价值也有所不同,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我们针对现阶段常见的融合方式,分析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见下页表1)。

三、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创新性的信息技术及相关教学应用的不断涌现,是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现实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们是否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应用于学习与教学之中。有些教师不容易理解技术对学科教学会有哪些帮助,对他们而言,信息技术无处不在,但却还没有被很好地应用于学习和教学。在实践中,我们应以教学需求为导向,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和交流。

1. 根据学生思维与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呈现形式

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对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的不适应,是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按教学需要改变知识的呈现形式,将抽象的、静态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动态化,将难以准备的实物数字化,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例如,教学时可以利用动态效果展示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对应关系,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清晰,易于理解;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字化学具进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用数字化“七巧板”拼图,将作品分享、交流。

数学知识的呈现并非越直观越好。因为数学的本质是抽象概括,是一种符号化的、简约的美,过度的直观与动态,会弱化学生想象能力与抽象思维的培养。

2. 利用网络工具设计在线练习,丰富学习评价方式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获取反馈信息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自我监控、调整学习的关键途径。在传统的练习中,学生要等到教师批改完并发下去之后才能获得反馈信息,这就错过了练习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期。利用信息技术编写的具有针对性的在线练习,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及时反馈,便于师生及时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一些在线作业平台,或是在线调查工具等,都可以应用到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学习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数学在线评价工具逐步突破现有以知识技能为主的评价内容,向问题解决、数学思考和情感态度等评价内容方面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将作业“搬”到了网上,学生通过在线评价及时了解自己的作业情况,教师也能精准地了解全体学生的作业情况。

3. 用好现有技术资源重建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方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范文4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数学是一门能够锻炼学生能力的学科,计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知识离不开计算的相关应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数学计算教学可以说是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核心素养是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观,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具体谈一谈在教学中该如何运用核心素养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凸显核心素养价值

(一)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政策的新要求

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是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这项课程标准中就当前的数学教学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其中运算能力是最主要的一项素养。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深入,人们的教育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开始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方向上,寻求孩子的全面发展。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单纯地局限于本知识的学习,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这种思想观点与当前新课改的教育政策不谋而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二)核心素养应体现在课堂学习中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在于课堂学习,小学生大部分较为贪玩,在课堂外,许多学生并未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因此,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就十分重要了,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教师知识传输的多寡。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贯穿其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而不是让其变成一句口号,虚有其表,这样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

计算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密不可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将其他数学知识都学好了,但是唯独计算没有学好,那么学生学习的其他知识,只能是无本之木,毫无用处。数学核心所反映的是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这两点是数学的精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掌握好了这两点,那么不管遇到了什么类型的计算题目,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成为题。因此,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通过核心素养将计算教学的思想和本质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设计

小学数学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的紧密,许多计算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的困难,提升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核心素养理念,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也并不是盲目的、毫无根据的。计算教学的设计需要有目标、有针对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更容易掌握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例如,在讲解《混合运算》这一节之前,教师运用核心素养讲解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的时候,就要学会有目标的教学,根据班上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要因人而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比如说,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只要能够掌握简单的计算原理就可以了,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自主探究,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过程设计

万里长城的修建并非一日之功,同样的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和运用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一点一滴的渗透。在教学时,教师运用核心素养必须设计好相应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比如说,在“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笔算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笔算两、三位数的加减”计算方法,在探究数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新的知识,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又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一些教学情景,在生活中学生常常会遇见物品分配不均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处理,这样将生活中的情景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使数学计算的知识生活化,既可以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也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评价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范文5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各种信息资源,引入课外信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需要大量的板书内容,而在课堂40分钟内,如仍采用传统的板书,则消耗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如不板书而口头说明,则往往会词不达意。这时候,如采用信息技术的快速显示功能,不仅能解决课堂内大量板书的问题,还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高效的使用课堂时间。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课堂教学中需要补充许多课外的例子,同时补充一些课堂练习,板书内容很大;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显示工具后,就可避免在课堂内书写大量的板书,节省大量的时间,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

现代信息技术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数学教学手段,在处理数学上的一些动态图像时,所谓的“动点”只能用黑板上的一个静态的“定点”来表示,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学生对于1小时=60分的概念很模糊,于是我用CAI课件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小格,分针刚好走一圈的动画,使抽象的时间概念清晰起来,学生清楚地看清时针、分针的变化,轻松地理解1时=60分的概念,缩短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架起了桥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可丰富教学形式,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基于这一思考,教学中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是必由之路。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电子白板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网络环境的互动性,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课程和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也是这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计算机课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只是为学生应用打下一个基础,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障碍。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如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数学实验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变式教学;利用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同时能使学生交流、小组讨论与“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范文6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新课改

伴随着不断深入的新课改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占据着教学的核心地位的人从教师转变成了学生,教师的职责也从最初的教授变为引导,这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由此可见,当前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也在进行着一定程度的创新与变革。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使用,使课堂内容得到丰富,学生对于数学兴趣得以激发的同时,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且健康发展的目的。

一、新课改标准下教学方法面临的创新要求

1.与实际加以联系

在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对最基本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以实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目的。数学这门课程,具备极强的实际应用性,教室不能仅依据于教材内容,较为枯燥地灌输给学生知识,其需要巧妙利用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将两者进行结合,使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对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

在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中,已经明确教学目标的工作做了进一步强调,并在此基础上需要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若要完善这一目标,则需要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还需依据学生自身的可塑性以及个人习惯对学生德育水平加以培养。

3.使学生创造力得到提升

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培养学生逻辑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逻辑性是数学知识内容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可以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开发。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对各学生特点进行有效把握,进而实现对其创造力的培养,使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最终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完整掌握。

二、新课改标准下创新教学方法的分析

1.对数学知识的特点进行把握,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育成长最为重要的阶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于各学生的身心发育程度。在其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每个人皆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在数学教学内容中极为不同的兴趣点。由此可见,太过笼统的教学易使部分学生无法与班级整体水平保持同步,该现象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水平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此一来,就应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有效结合数学知识和学生个人的兴趣与能力,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2.对新型教学方式进行掌握,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

伴随着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科学技术,教师将多媒体应用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的现象也越发普遍。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极易被他人行为所影响。由此可见,小学教师在授课时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将会给学生的理解能力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进而在教学的效果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形象、直观与有趣是多媒体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见,小学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要对多媒体进行充分利用,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兴趣的同时,能够对知识内容进行较好的理解与掌握。

3.使学生数学兴趣进一步激发

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取决于其对数学知识点的兴趣,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数学这一课程极为抽象,且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其出现厌学的情w。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授数学知识时,结合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特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

4.使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加强

在新课改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需要在小学教学中引起教师的关注,而教师自身的职责则从教授转变为引导。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教学理念从本质上进行改变,通过启发性教学方式的使用,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且使其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之,教师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并且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于新课改的标准之下。小学数学教学较大地影响着学生日后的思维发展,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对自身素养进行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与创新,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