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1
当下,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是广大教师的工作重点。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观摩课、评优课层出不穷。这些教学活动能够帮助教师互相交流课堂教学经验,对深化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细细回味这些课,虽然其中也不乏有许多优质课,可是总觉得某些精心准备的英语公开课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值得我们去反思:这样的课真实、自然、有效吗?笔者在教研中发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误区,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反思并改进。
误区之一:“创设氛围=场面热闹”
如今,老师们都认识到在英语课上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采用游戏、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场面看起来很热闹。
【对策】盲目追求游戏形式只会使课堂的各种活动如礼花绽放一般,看似热闹,却是散乱零落的,没有效果的,等于是在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把握好这些活动的出发点,要问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这样才能把活动的效果发挥恰到好处,学生在热闹的活动中既提高了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又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误区之二:“公开教学=多媒体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调研中我发现,老师们有一种不成文的“怪认识”,认为上公开课如不用多媒体就不像是公开课。因此,如果一位老师要上公开课,往往是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精心制作”成一课件。
【对策】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手段,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教学内容,但不能代替全部的教学内容。用不用?怎么用?这些都需要依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来定夺。
首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是不是真的需要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其次,设计多媒体课件应有明确的目标,要有一定的主线,不能过多涉及学生并不熟悉的人物或场景,或与学习内容不相干的干扰材料,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误区之三:“任务型教学=综合活动”
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同时也要求教师注意不断拓宽英语学习的领域,注重学科间的整合。于是在英语公开课上,教师经常设计多种“任务” 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令学生应接不暇,教师也忙得不亦乐乎,但学生运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并不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对策】教师设计了任务型教学活动,目的想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言,但却忽略了任何活动都应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而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
误区之四:“小组合作=小组合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同伴间的交流主动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为便于学生合作探究,许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时或将学生编成不同的小组,或将座位摆成功之路U字型、模块等多种式样
【对策】事实上,英语课堂中的合作探究需因人因课而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给予充分的指导,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交换座位的作用,把合作探究落到实处,而不是说安排学生几个人合坐在一起就成了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分组要合理科学。小组人数要合理,每个小组都要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在合作前,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述,把任务及要求说清楚,让学生明白怎样进行合作学习。最后,要给学生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活动中要给足学生在探讨时可能需要的时间,不可过多,不可过少,过多浪费时间,少了则是一种表象,流于形式。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跳出教案的框框,切记不要担心这节课教学任务完不成,影响进度教学计划而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学生有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
误区之五:“评价学生=表扬学生”
在公开课上,每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不管问题的难易程度如何,不管回答问题的质量如何,有的老师总是说:“Good! Very good!”甚至有的学生明明把单词读错了,老师还在说“Wonderful!”。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也很单一,除了说“Very good!”就没其他语言了。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在老师的引导下教室里会响起全班学生整齐划一的“(X X XX X击掌声)You are great!”等激励性语言。
【对策】教师的评价应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坚持正面引导,这本身没有错,而且也是必要的;关键是应把握好评价的方式、尺度和时机。
首先,评价要具体客观。其次,评价要真诚。教师应因人而异,采用灵活机动的评价方式。另外,教师还应与学生分享评价的权利。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2
一、对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
多媒体用于音乐教学有其优越性,我们在运用课件教学的同时,需要对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我们教学者而言,运用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设计中太过依赖多媒体,反而是舍本逐末。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之初,有些教师不是认真研读教材,遴选教学内容,构思教学思路和方法,而是把大量精力放在教学软件的寻找、课件的制作上,看到一个好的课件后就以此来设计教学目标和环节,把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寄托于多媒体课件,把上好一节音乐课的“赌注”押在多媒体课件上,最终却使课堂效果落了空,徒有热闹的表象。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所拥有的媒体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从而更加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功效,让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焕发闪光点。从另一方面来说,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大可不必舍近求远地去掘井止渴,同样可以正视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传统媒体的优势,在用好现有媒体资源,挖掘传统媒体的优势上下工夫。教学实践中,许多成功的、优秀的课例,虽然运用了多媒体为其增色不少,但关键还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现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对课堂教学的全身心投入。优秀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举手投足一笑一颦中透射出的人格魅力及严谨有序、机智灵活、即兴生成的课堂调控能力等,才是他们能够上好课的本质所在。
二、对于合作教学的全面认识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很多老师都觉得,上音乐公开课、观摩课,必须要体现一些新课程的新事物,如小组合作、探究体验等,想法虽好,但有的效果却事与愿违。从一些课堂活动热闹的场面可以看出,教师往往只是注重音乐课的形式,并没有深入考虑其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只是机械地参与,场面热闹了,音乐美感却已缺失。如果只考虑形式如何与众不同,不考虑教学目标是什么,只考虑气氛如何活跃,不考虑“热闹”背后的价值,那么,教学目标将会远离我们,新课程的实质将无法得到体现。
三、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整合
新课标颁布实施后,学科综合的观念开始为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所接受,很多教师都能在课堂上运用学科综合的手段进行教学实践。现实中,短短45分钟的音乐课,各种各样不同学科的内容充满课堂,但从热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受不到音乐课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大量综合知识的灌输干扰、削弱了音乐教学的效果。有的教师为了体现综合,偏离了教学重点,把音乐课上成了历史课、地理课。例如有教师在教授有关藏族民歌知识的时候,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对藏族的风土人情、的历史、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等问题上的介绍,而忽略了歌曲的教唱,对藏族音乐的风格、节奏特征却鲜有涉及,一堂课下来,只让人觉得这并非音乐课,而偏离了音乐课堂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教学目标。
因此,要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而不能简单的拿来即用,应结合音乐课教学的目标,抓住教材的音乐性特点,并善于寻找其他学科知识与音乐知识相对应的切合点,通过综合学科知识带动学生进入音乐知识的学习课堂。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将自已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到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不是一定强调知识的笼统综合性,而要让其他学科知识为音乐课服务,为学习音乐知识服务。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研活动;地理;听、评课;集备;教学的灵感;跨学科听课
工作两年以来,回想自己所参加过的大小教研活动、教学沙龙,回忆自己所聆听过国内外专家的讲座、示范课,事实上我们青年教师能够得到的学习机会并不少,甚至可以说是多元的、丰富的。然而,在形形的集体教研活动中,我们又真正积累了什么,沉淀了什么呢?以下,我就从个人的角度粗浅的谈一谈教研活动究竟给了我们什么,青年教师又如何能够在最简单的听评课教研形式中获得成长。
一、最常规的教研形式最有效的成长途径――听、评课
听课、评课,想必这是我们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了。无论是校级、校际亦或者是市级市际公开课,我们总是可以有很多机会走进其他教师的课堂。总是会有老师抱怨,我们工作的时间很紧张,连批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哪里来那么多闲情逸致老是跑出去听课呢?而对于跨学科听课就更是觉得大可不必了。对于听评课,我有自己的看法,很多活动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要带着欣赏的眼光走进别人的课堂,无论是什么年龄什么学科的教师,我一直坚信只有你不断与他的课堂对话你才能真正与他的教育灵感对话。而我们,也只有不断在这些最贴近学生的音符中畅游,才能真正的成长!
下面就以仅以两次听评课的经验为例,说说我在听评课中的收获。
(一)他的细节,你的成败
最不能忘,2011年10月19日,在常州市勤业中学听了刘霞老师的一节市级公开课。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七上的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刘老师以课标的修改为切入点,一改以往的一些教学模式,上了一节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的研究课。
本节课上刘老师的一个小细节却让学生和“同样作为学生的我”一生受用。这是一个一分钟的小结,小结内容很简单:“在我们完成了有关世界海陆变迁的一系列观察与实验后,我们发现研究的一般规律是?”“提出假设,寻找证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我回想自己的教学,也阅读过许多的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做小结很平常,通常一个知识点的结束总要做一个小结,目的是为了帮学生梳理一下知识结构。但是,你做过这样的小结吗?不是对知识做概括而是对学生的活动做小结,我们做这么多,回忆一下都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那么这样一个过程,与其说这是个小结,不如说这其实是在建模,后半节课的开展,乃至今后地理学习的开展,甚至学生今后学习研究的开展都在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一分钟的小结,对于教师却一劳永逸,而对于学生更可能一生受用。
后续评课时,当时我们的教研员裴老师的一句话我很赞同,现在的社会知道多少已经不再决定一个人的素养了。老师一节课能喂给学生的知识再多,还都不如“百度一下”一分钟吃得痛快。因此,教师与其花大力气总结知识点,不如使点巧劲,指导学生学会自己学习的方法,不然真的害怕有一天被“百度”抢了饭碗。
正是由于受到刘老师本节课教学中的一个小小细节的启发,我坚持在自己的教学中加入这样一个环节,叫做“我来画画看”。每节课在不同的教学活动或者学生合作学习活动后,我都会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绘制思维导图,来帮助他们更好的明确和归纳学习某些地理要素的方法。而这,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教学中,基本上,我只需要带着学生利用两课时的时间分析一个地区并总结方法,其他的地理区域学生基本上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完成。而这才是真正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的体现。因此,也许听课评课中他们无意间的细节可能会决定你今后教学的成败!
(二)他的创新,你的灵感
还是刘老师的这一节课,课堂上刘老师这样一个机智的导入给了我无限灵感。
变废为宝:一张张地产小广告,与板块有什么关系?有关系!他们是很好的拼图材料,将他们撕成不规则的纸片,分发给学生,你能把他拼合起来吗?(能与不能都有收获,能,那么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拼合起来的?不能,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看边缘的形状能否吻合,可能是注意到了广告上的文字、图画等等……
刘老师有一句话说的好,“即使你只是在不经意间拼好了一张小广告或者发现这些碎片根本拼不好,其实你已经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魏格纳一样的人物”因为那一张张小小的纸片不就是一个个地球板块吗?那纸片上的一段段文字不就是古老的地层吗?那些色彩缤纷的图画不就是生存在不同板块上的生物吗?而这不就是科学家们找到的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吗?
你是不是也觉得这样的创意简直太美妙了,我们总是在害怕自己的课堂导入会过于生硬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亦或过于花哨而本质上也没有为课堂做出多大的贡献。事实上,我们的课堂引入往往可以是这样一个没有结果的活动,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之初就分出个是非高下呢?难道我们的课堂引入不可以仅仅是一个情境吗?我们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把孩子们带到这个充满科学的情境中来吗?
(三)他的改变,你的共鸣
一节来自勤业中学孙国平校长的“展评学习法研究课”,一种新的改变,激发了我们共同探索的决心。孙校长教学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部分内容是整个七年级地理的难点,更是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但是他却是在为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的部分。选择上这部分内容本身是个挑战,但是听了这节课我觉得孙校长还做了一个挑战,那就是他没有借助任何实物模型教具或者是三维地图,同样引导学生建立起了心中的空间模型。我觉得他对难点的巧妙突破与他对教学目标的处理方式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教学目标的研究中,最令人头痛的一件事是教学目标如何落实,教学目标如何能够具有可观测性、可考察性。本节课的内容不容易理解,事实上初中地理最难学的部分也都集中在了七上的第一章。对于刚刚接触地理学科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很多学生是从这里开始就决定了放弃地理的学习。因此,首先,针对本课内容孙校长最高明的举措不是胜在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而是将目标落到了实处。原来,目标可以仅仅是一张地图,学生的学习任务很简单明了,通过这节课你能读懂这幅等高线地形图吗?如果能那么你就成功了!这步棋走的妙,试想,一节课45分钟只要学会读一张地图,有谁会觉得这是件难如登天的事呢?其次来说对于目标角色的转换,其实新课标早就已经提出了,教学目标不再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知道什么,而是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什么知道什么。因此我觉得本课对于教学目标最大的突破也不是说将教学目标转化为了学习目标,而是真正将目标进行了让学生可操作的分解。原来,目标可以是一道题目。学生的任务很明确,只要完成这道题目,那就说明你的目标达成了。
而他的这样一个改变和我的这样一个共鸣,却为我今后的地理教学提供了一架天梯,每当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出现为难情绪时,我总能巧妙的将他们转化为几个场景,几道题目,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寻找真理,然后惊喜的发现原来真理已经握在手中!
二、在碰撞中寻找支点――从听、评到集备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教学更是如此。美国的韦伯斯特曾说:“智慧+双手+力量的结合=万能”,或许这有些夸张,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都能意识到一点。集体备课中智慧的交换与碰撞往往能够使我们产生1+12的灵感。然而,往往由于受到校情的影响,很多学校像我们地理学科并没有一个很大的教研团队,团队中往往只有一两位教师,而且大多并非专职。面对这样的集体教研环境,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有智慧的集备?又如何能够找到同伴与我们集备呢?两年的教学,我学会了将听、评课转化为集备。而从中,我收获的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一种在碰撞中寻找支点的心态。
(一)评课中的集备――绝对无法获胜的是闭门造车
以往我也常常抱怨,很多时候自己的备课没有抓手,很多时候自己对于课标吃不透,这使得我在教学中往往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多设计个人感觉良好但是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直觉得自己在在教学的前线孤军奋战,然而一次市教研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难道所谓的集备就真的要一个教研组坐下来侃侃教学才算吗?这种1+12的灵感我们在日常的听评课中同样可以获得。
(二)集备中的独立备课――更糟糕的是盲目的集思广益
依赖集体备课,我想这可能成了很多新教师、年轻教师的通病。我们善于学习,因此,喜欢到处集他人之长,一次集备过后觉得甲的A想法好,乙的B想法不错,最终却忘记了自己的观点,很多年轻教师站在市级公开课的讲台上,却总是恍惚,为什么觉得上课的似乎不是自己?这就是我说的支点,无论在多少观点中摇摆,我们要始终保持自己的一份坚持。
一次盲目的摒弃,可能既让你丢弃了教学的本根,也没有能够穿起华丽的外衣。因此,无论何时,陀螺的支点很重要,不管舞台再大,如果我们丢失了自己的支点,我们的表演也不会美丽。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在发展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我们的乐于学习、勤于学习都将为我们未来的发展,为我们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动力。然而在当下众多的教研活动中、丰富的教研氛围里,我们又如何能够做到善于学习,把握自我,我想这需要我们青年教师能够学会在细节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姚洪昌,《教育的灵感与智慧》,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2] 陈留庚,新课程背景下备课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管理,2008(05)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4
本节课,重点在于“读”,以“读”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一是教师也化身为学生,和学生一起,进入作者的世界里,与其同成长,同呼吸,一同经历难忘的童年;二是教师不忘自己的课堂引导者身份,在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上,全程穿针引线,关键时刻适时点拨与指导,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一、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温情导入师:同学们,你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我们最喜欢吃的菜通常是谁做的?妈妈――妈妈的拿手菜――嫂嫂的拿手菜――碗花糕――爱。(板书)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拉开情感交流的帷幕。品读课文细节,体会亲情一、自由朗读:文章中哪个画面最能引你会心一笑或让你流泪?
二、分小组交流:①有感情地朗诵;②说说这些段落在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三、全班交流(适时板书)
四、教师范读
午间回家,发现嫂嫂不在了,我问母亲,母亲也不吱声,只是默默地揭开锅,说是嫂嫂留给我的,原来是一块碗花糕,盛在浅花瓷碗里。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吃这种蒸糕了,泪水刷刷地流下,无论如何也不能下咽。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自然体会文中之情。
体验共享,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概括、口述等能力。
学生边听边想象,融入情境。
回忆生活细节,回味亲情说一件你印象深刻的关于亲情的往事。
创设情境:
1.过年时
2.孤独、受伤、生病……
3.小时候与现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一是使学生的情与文中之情融合在一起;二是让学生在提取回忆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原来,在亲情细节中蕴含着的,是爱,是给予,更是无所保留。课堂小结与作业小结:细节之中品亲情
作业:片段写作(要求: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件难忘的亲情往事,不少于200字。)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巩固、加深本课所学知识,实现“读”“说”“写”的有机结合。二、针对本课课堂教学的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了作品的人情美,探索了作品的人性美,领悟了作家的人格魅力;使学生领悟到朗读的巨大作用――最朴素的文字也可以打动我们,只要它充满真情实感,从而鼓励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促使他们今后养成热爱朗读,边读边领悟的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体会记叙类散文随事而感,借物感怀的写作特点,并能大胆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阐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尽管稚嫩。今天的一小步,是明日一大步的积累。
三、由本课教学所想到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确需要时刻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基本功,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涵养。无论教了多少年书,都应该保持初登教坛的那份热情、谦虚和兢兢业业。
感悟一:语文课堂需要返璞归真。
刚踏上岗位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用什么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高效的呢?时间慢慢溜走,我不断吸收知识,累积经验,慢慢成长,逐渐成熟。今年再次任教高一语文,已经时隔四年。在一轮小循环以后,我感触颇多:正所谓三年一盘棋,到了高三,学生的学习转入复习阶段,理所当然应该加强应试性培训;可是,在高一和高二,语文课还是应该上得“有滋味一些”。
如今我再次上《碗花糕》这篇课文,终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本,考虑到这是一节面对全省的公开课,在内容上,我和备课组的老师商量着是否需要上一些课外的内容,给外来听课的教师新鲜感呢?后来,科组长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不必去额外求新求深,就回归课本,你原本那天该上什么内容,就上什么内容;这个内容的特点是什么,你就根据这个特点去开展你的教学,该怎么上,你就怎么上。回归语文课堂的本色!”我恍然大悟。
的确,在教学探索的道路上,方法有很多,经验也有很多,但真正的大师,把一切了然于胸后,反而回归到最初,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朴实。他们没有很多技巧,但他们抓住事物的本质,了解学生的特点,课堂上他们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既传授知识,传达温情和爱,更渗透理性的引导。对他们,学生爱之,敬之。返璞归真,成为我所追求的境界。
感悟二:以范读为制高点。
这一点是我在接受了佛山市语文教研的专家老师和学校高二语文组的老师们的点评后,得出的感悟。
抒情散文的教学,教师应尽可能范读。原因有二:1.借助教师的范读,引导这一节情感体验课进入――这就是这节公开课的亮点。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一节课(尤其是公开课)必须有一个亮点。2.教师应该借助范读,把“读”这一行为提升到一个高度。一般情况下,无论学生多么优秀,他们的水平跟教师的水平,终究有一定的距离。这个时候,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范读――一方面,感染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投入到文章情境中,进行情感的感悟和陶冶;另一方面,让学生有进步的动力,因为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感叹:“哦!老师这样的读,才称得上‘深情朗读’,我们要向老师学习!”
感悟三:语文课堂应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活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动起来”,语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教师喊哑了嗓子,撕破了喉咙,学生也无动于衷,这节课的学习效率依然是低下的甚至是无效的。
感悟四:高一高二语文课应追求“有滋味”。高三是复习的一年,学习内容相对理性,而高一、高二是打基础阶段,语文课应灵活生动一些,多关注学生的投入,即“接地气”。
感悟五:教师应努力建立自己的风格:或幽默风趣,或娓娓道来,或激情感染,或理性从容,或睿智大气……根据自己的优势来组织教学,定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5
一、高中地理课堂对话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
1.对话主体之间关系不平等、课堂话语权失衡现象依然存在
新课程实施以来,虽然地理课堂中师生关系有所改善,传统的“独白”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毋庸讳言,目前不但常态地理课堂,即使有些公开课教学中,对话主体之间关系不平等、课堂话语权失衡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这种失衡现象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师生之间话语权不平等,教师掌控话语霸权,主宰着学生的声音。我们曾对本校8位地理教师的8节课进行课堂观察、记录,对8节课中的课堂话语进行统计和定量、定性分析。教师的话语强势、学生的话语弱势地位从表1中一览无余。话语强势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处于核心地位,进而可能演变为话语霸权。二是生生之间话语权不平等,不同学生的话语地位失衡,小部分“明星”学生主宰弱势群体的声音。在一次本校老师开设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的公开课中,我们曾选择学生课堂话语次数这一研究视角,进行课堂观察,有几个学生反应敏捷、知识面较广、口齿清晰、表达容易到位,他们往往抢到很多话语权,并因助推课堂教学,尤其使公开课“顺畅”而成为老师的“最爱”;而有些学生则很难获得话语权,成为被遗忘的角落。长此以往,这些课堂话语的弱势群体的话语积极性会受到不断挫伤,并恶性循环,从而丧失更多的话语权。
2.课堂对话呈随意性,对话内容偏离应有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课堂对话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于教学活动具有指向、激励、调节等重要的功能。巴西著名对话教学思想家保罗·弗莱雷认为:对话即是在认知学习目标中将教师和学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活动……对话教学并不主张教师静态地传授自己固定占有的知识,而是要求动态地接近教学目标。然而,有些教师课前缺乏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精心钻研,未紧扣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随意进行缺乏明确教学目标的课堂对话。也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框范学生的思维”而谨小慎微,不敢轻易否定,在对话中一味迁就、迎合学生,任由学生的思维游离,甚至对话内容始终不能涉及教学中心,话题偏离教学主题,也造成课堂教学资源浪费。有些课堂对话虽紧扣“知识和技能”目标,但缺失在对话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三维教学目标有所偏废。
3.课堂对话有形无实,由传统“独白”嬗变成形形的虚假对话
传统的课堂盛行“满堂灌”,是教师“独白”式的课堂,其弊端已为几乎所有的教师所认识。构建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地理教师新的追求。然而,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对话”存在虚假性,不具备对话的基本内涵,不符合课堂对话的原则,也就丧失了课堂对话应有的功能。
例如,有些对话呈“单一化”,对话形式过于呆板单调,主要是“一问一答”的形态,开展对话的方式也大都采用单一的言语沟通;有些貌似启发式的问答,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从表面上看,师生话语机会很多,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文本的互动非常顺利,然而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和表达实际上都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进行的,所提问题一般为教材中现成内容,学生的思维没有脱离教师的思路,“对话”的结论与教材高度一致,学生的思维和话语异化为对教师和文本的理解,教师的话语成为权力话语。因此,这是一种虚假的对话,其实质还是一种对话伪装的“独白”教学。
4.缺乏精彩、深度的课堂对话,预设味浓厚,生成性不足
在地理课堂中,许多教师没有理解对话教学的真正意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很大程度上只是体现了学生对于现学教材内容的运用和掌握,就教材内容而对话,纯粹是一种模仿意义上的对话操练,而不是通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调动前后知识,灵活迁移运用,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生成课堂精彩。有的忽视对话主题的精心选择和问题的精心设计,在对话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所提的问题属于“假问题”或肤浅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等学生不用任何思考就能回答的机械式问题;教师讲前半句、学生答后半句的半截话问题。
二、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对话行为偏差归因分析
1.“独白”为主的激进教学的影响
随着地理课堂中交往理论的引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独白”教学方式给地理教学带来的种种痼疾和诸多教育深层问题,越来越为广大地理教师所认识。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权威、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非常突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理解和沟通,缺乏交往与对话,地理课堂中人的空间被物所占据,课堂最活跃的只是知识,而不是人,从而成了无生命的课堂。
2.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的素质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知识修养和教师能力修养。其中能力修养对课堂对话行为影响最大,它包括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课堂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地理课堂对话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教学方面存在障碍:多年来激进教学的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客观现实,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偏重知识的灌输,以学生知识的掌握为衡量标准,尽管课堂中也有提问与启发,但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牵着走,学生的回答被“标准答案”所框定,难有创新。这样的教学中,对话只能成为空谈。
师生关系方面存在障碍:一是“师道尊严”根深蒂固,教师没有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与自身平等的主体,教学中仍自觉不自觉地充当“权威”、“真理”角色。二是教师往往不能做到一视同仁。对话只发生在教师与少数“明星”学生之间,大部分学生被剥夺了对话的权利。
3.学生惯有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影响
真正的对话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是在新课改以来,仍属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它的理解、领悟也处于初级阶段。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不少学生对它还很难适应。长期以来,在以“独白”为主体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习惯,课堂话语权掌握在教师和少数“明星”学生手中,师生、生生之间无交往与对话习惯,碰到问题不能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当稍作思考解决不了时,即消极等待教师宣布或查阅文本上的“标准答案”。
4.学习环境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其中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家庭、社会也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一方面,目前在校高中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且多对网络虚拟世界感兴趣,相对缺少交往和合作、交流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急增。而学历又是素质较为具体、现实的体现形式之一。这使教育在知识与能力之间更偏向于知识的掌握,体现在课堂上则是许多教师急功近利,宁愿把时间花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上。
三、高中地理课堂中对话行为偏差的矫正策略
1.营造民主对话氛围,构建多元互动平台,让学生真情投入平等对话
师生对话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双方平等,没有平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就无从谈起。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有表达自己独到见解的权利和必要,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要摆脱话语霸权,创设安全愉悦的对话情境,这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心理前提和保证。教师应当激发兴趣以诱发对话,想方设法促进对话,放下架子平等对话,在课堂对话中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发现;要调整心态,尊重学生一些错误的认识甚至是“异想天开”。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备学生,预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想法,更要求教师提高自身启发引导的教学能力,随时可以从学生的话语中发现优缺点,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2.选择富有内涵的有效对话主题,围绕主题精心设问,开拓师生真实、有交流深度的对话领域
(1)创设问题情境,用巧妙设置的起始问题引发课堂对话
良好的话题是课堂对话成功的一半。起始问题质量如何,是对话能否被引发的关键。优质的起始问题确切讲是一种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想说、会说,能吸引学生从思维上主动介入,积极参与对话活动。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特别要注意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设计的话题要符合学生地理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特点,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能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起始问题应尽量放低设问起点,让大部分的学生能进入到对话的状态。二是启发性。话题的开启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三是趣味性。话题能为学生喜闻乐见,能调动起学生创新思考的兴趣和主动性。
(2)提升问题品质,用精心设置的中心问题引领课堂对话
高品质的中心问题,是引领课堂对话高效进行的关键,它必须具备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层次性和系统性。即话题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兼顾不同层次,巧设问题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对话中来。系统性是指问题不是彼此孤立的,相互之间应该具有一定难易深浅的梯度和内在联系,具有连贯性。不同难易层次的问题,可构成“问题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使学生全面地理解知识。二是综合性。即话题能让学生调动地理学科内外知识,纵横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心问题将知识技能目标隐含在具体的问题中,将教学内容问题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中心问题统摄、引领着课堂对话和探究活动,设置时应考虑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认知规律及问题间的衔接关系,以及问题抛出的顺序,遵循先简单再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的原则。
(3)发挥教学机智,用敏锐捕捉到的生成性问题深入课堂对话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之外的成果,教学也不成为一种艺术。”在地理课堂对话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在思维的延伸点和拓展点设问,引导学生与他人的思维进行对话。让对话的基础建立在学生积极活动上。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善于做倾听者、引导者,只有当对话陷入僵局或误入歧途时,教师才及时地介入;要善于从学生的对话中捕捉生成新的对话主题,通过这类问题,并让教学对话不再停留在语言表达层次,而是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认识深刻、情感体验深入,实现思维层次的对话,从而引导课堂对话向深度发展。
3.给予充裕的思考与交流时间,为师生“对话”动态生成提供保障
要进行有效的课堂对话,首先要有时间保证。既要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独立、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并为下一步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对话打下基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探索时间,让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处理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的独特见解。鼓励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调动情感、态度的参与,做独立、反思和批判型学生,引导学生对自然、人文事象、社会、生活作深入的探索。根据课堂教学进程灵活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还要有充分的对话交流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切忌强行打断对话,或草草收场。
4.尊重个性化解读,构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对话”
对话理论认为,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对话”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达成共识,对话教学旨在创造不同思想自由发展、相互激荡、积极互动的新的生态课堂。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他们会对问题产生个性化的理解,虽然有些可能是幼稚、片面、偏执的,但它们是真实、独到、个性化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理解、体验,切忌用唯一的标准来禁锢学生思维,当然这并非是让学生游离话题,而是让学生围绕对话主题充分进行自主的思考、体验。
课堂对话教学欣赏、尊重并提升差异。有了差异,才能促成对话。通过对话,保护、提升或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文化差异。同时对话也是分享,正是在尊重、倾听、分享别人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自己的观点被相对化、重新审视并获得新的发展契机,获得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同时,也能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观点唤起了,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1]。
5.情感激励,科学评价,积极推进地理课堂的有效“对话”
有效推进“对话教学”的保证是要有科学的评价。课堂对话评价的主要形式包括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无论哪种形式,其目的都是调动学生激情,激活课堂气氛,有效推进对话。不当的评价,结果必定适得其反。地理教师不但要研究和运用好“教师评价”,而且要引导学生做好自评、互评,这在“对话教学”,尤其是在“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层面中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同课异构 情境教学 教学有效性
无论学校统一组织的公开课,还是教研组的公开课,总是出现的现象是,教师不大情愿地上一节课,同组教师客客气气地评一节好课。这样的教研活动形式,对课堂教研没有多大促进和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本校提出了“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得到校领导的支持,经过多年的实践,壮大教师队伍、活跃教研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现就“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作出总结,以供商榷。
一、现实要求
身处农村初中,教学基础薄弱与城镇有所差距,教学理念与新课堂理念有所滞后,如何在新形势与城镇教学方面缩小差距,以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待政策的倾斜和教育机构的“施舍”,还不如自身的发展壮大更为务实。分析我组教师现状:两位生物专业,四位物理专业,两位化学专业,一位数学专业。七位教龄十年以上,两位教龄四、五年,平均年龄三十三岁;学历大学本科五人,大学专科四人。全组教师教研氛围浓厚,这些成为我组实施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理论依据
教研活动,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创新管理模式作为手段,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俗话说得好:“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们也由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积极地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议课,从而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同课异构”提升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了课堂结构,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实施办法
1.思想动员:实施前,我把“同课异构”的教研方案向校领导提出,得到校长和教导主任的一致肯定,给我们精神以大力支持。全组教研会议上,我提出此方案,一些教师很感冒:这不就是同组教师PK来排序吗!其他组教师窃窃私语,只有你组能做得出来。此时我的压力是很大,但面对新教育,我们不能再等待了。我做了一番分析:面对新教育现实形势,此教研活动只针对课不对人,只是为了共同提高我们教学水平,别无他求。
2.实施方案:在教研程序上,变“作课――学课”为“确定主题――个体研究――合作交流――教学实践――反思提高”五步流程;在教研形式上,变单一的“大帮哄”为分层教研,收到了很好的教研效益。
四、实践
学期初制订教研计划时,确定本学期教研主题和相应课题以及执行教师。开课前一周同段教师制订的教学方案初稿在备课组发表和讨论,从三维目标的制订到课堂问题情境的设计,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到创新精神的培养,经过大家的思维碰撞确定方案。第二周开课和再次研课,发现新问题完善和充实。由教师再上课再研课,最终确定方案收集成档。采取同学期同段同课异构,也有采取新课与复习课同课异构和跨学期同课异构等方式。现联系具体案例说明:
案例一:一切研究起于问题,确定课题是“五步”教研的首要环节。浙江省科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天文地理知识比较难以开展,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大学里所学专业对不上号,总感觉有劲使不上。我组决定以《月相》为课题作为突破口。交流会上,“三球模拟月相简化实验”是本节课议课重点,有人提出不同的方案:有用小球(一半黑,一半白,把排球一般包上报纸就可以了,有报纸的是黑色的)来演示。有以黑板作为太阳光照方向,由于距离遥远,照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以涂黑半边的乒乓球作为月球,未涂黑面为光照面;以自己作为地球;手举乒乓球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也有用灯笼作为道具等。其中有一实验方案让大家眼前一亮:利用多媒体,以投影灯光作为阳光,自己作为地球上观察点,排球作为月球,排球围绕自己转观察照亮部分形成月相。可见度和参与度都在常态教学达得较佳的效果。这种方法拓展到日食、月食的教学也可使用(以投影灯光作为地球上观察点,排球作为月球,在银幕上红色的圆作为太阳,移动排球在银幕上投上阴影形成日食)。很好运用媒体整合与巧用,把握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能够起到教学的最优化。
案例二:本学期赛课活动,我组还是同课异构形式开展,其中以中考《地球》复习为课题。其中一位教师采用“嫦娥一号”为情景,2024年,假如你成为了一名宇航员,并且要乘坐神州飞船进行探月旅行。
情境1:那么在飞往月球的途中,你在飞船里向外看,看到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情境2:为了掌握飞船着陆的具置,科学家在月球上也采用经纬网定向法,规定穿过万户陨石坑的经线为0°(其他分法同地球一样)几天后,飞船成功在月球表面着陆:飞船着陆位置为30°W、40°N,万户陨石坑位置(0°E、10°N),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画出经纬网,在经纬网上标出飞船着陆位置。算出两地的距离。
情境3:2024北京奥运会,巴西男足国家队将乘坐飞机从南纬20°、西经40°出发,经过赤道、西经16°(A地),北纬20°、0°经线(B地),到达北纬40°、东经116°的北京。请你在图上用点线和箭头表示出巴西明星们的起止地和飞行路线。
本来,“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但课堂上学生比较沉闷。课后,我们教研组进行了深刻反思:1.情景不真实――纯属虚构,提不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2.在小比例地图上算出两地的距离,只能化曲为直不实际,学生难以接受。3.语言表达不够感人、过渡不自然,知识点跨度大。所以,我们决定对情景设计进行大胆的修改。
另一位教师的课堂设计部分:
情境1: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翟志刚实现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当他挥动国旗将深情的目光投向地球,你知道他看到了怎样的地球吗?
情境2:2008年9月28日,神七飞行有三天后返回舱成功降落到四子王旗主着陆场。这么精确降落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你知道为什么这么精确吗?引出“经纬网”和地图知识。
情境3: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30日下午运抵北京昌平火车站,主着陆场正式向飞船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交接返回舱。画出研究院平面示意图。
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罗杰斯认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是对学生个人最有意义的学习,只有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教师来说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课程相关的问题,并坚信构建一种让学生面临非常真实的问题情境是可能的。本设计围绕“神舟七号”空中目视地球复习其形状和大小,返回着陆复习地球仪和地图知识,情境简单和现实,设疑与情况结合合理,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教学活动富有生命力,教学结果有效力。
本学期《地球仪和地图》新课教学以中国籍散货轮“德新海”轮在印度洋被海盗武装劫持,船长向护航编队发出了求救信号,如何表达准确的位置呢?引出课题。经纬网教学,从学生“先行组织者”――表格中定位一个点出发确定纵和横的位置,作为思维工具迁移到新知识“经纬定位法”,使新知识顺势进入学习可接受状态。半球划分教学设疑提问:如果将地球分成两半,以沿纬线分,你有几种分法?沿经线分,你是否能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半球?如果让你分你会怎样分?国际上是选用你提出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的吗?为什么这样划分?依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产生认知冲突否定原有图式分析失败原因建构新图式巩固新图式。特别是东西半球的划分,出乎学生的常规思维(学生以为经线0°和180°划分标准)之外,通过否定,发现原因,提出假设达到深刻的效果。
复习课和新课的异构,使教研活动更深层次地开展。面对同一教学内容,新课和复习课的教学应该在两个不同层面上进行。新课的教学,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获得新知。学习新知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经历“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应用实践”的认知过程,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而复习课尤其是九年级的复习课阶段是对旧知识的梳理回顾,建构知识网络;辨析深化、解决弱点、化解难点、升华重点;应用提升、分层达标、内化知识。教师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类比、联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让学生体会科学的严谨性和知识的系统性。
五、反思
经过多年的“同课异构”活动,教师上课时“教海行舟,风浪间见英雄”。备课、上课、反思的过程深化了教师们对课标精神的理解,既有和谐的共振,也有不同看法的火花碰撞。虽说能力有大小,见解有高低,但通过这种教研活动,产生了“雪可借梅三分白,梅也增雪一段香”的效果。
我们组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优质课评比获得市二等奖一人,县一等奖二人,二等奖二人,三等奖二人。一名市骨干教师,二名县教坛新秀,一名县教坛中坚,两名县学科骨干教师,四位县研修班成员。
实践证明经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有人说:“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中,一只蝴蝶的翼翅,也能扇起加利福尼亚平原上的一场飓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蓬勃开展,将会农村初中的课堂有效教学,促使全体教师积极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努力实现师生共享教育幸福的理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