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关注学情;贴近需求;真实呈现

近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大讨论中,有一种声音一直十分高亢,那就是:以人为本。课堂中的“人”包括两种,一指教师,二是学生。实际的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习惯于忽略学生,以自身为本。这也难怪,也许对教师而言,以教师为中心设计教学,具有步骤明晰、评价方便、易于展示、利于掌控等多种课堂操作“优势”。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必须关注学生。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过程不是教师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学会任何东西,都是在外界媒介的作用下通过自身内化过程达成的结果。无数的实践也证明:不是教师愿意教好学生就能主动学好,教师好教并不等于学生好学,有时候教与学的两个主体甚至还会相对立。只有那些真正关注学生需求,遵循学生规律,真正让学生亲历过程的教学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1. 立足学生读教材、做预设,把准教学出发点

很多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备课和上课是油和水两张皮,互不相融。这是因为教师备课时往往难以设想上课时可能遇到的复杂状况。其实,读懂教材,了解学情,这是大多数经历过新课改的教师在备课时头脑中都有的备课理念。但是,在具体的备课操作中,如何读懂教材,如何了解学情,教师如何将读懂的教材和了解到的学情有机地整合起来为学生学习服好务并非老师们轻容易做好的事。

首先,解读教材需要顾及学生的视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也时尚着深刻、独到,还有文采飞扬。许多语文教师随着文化功底和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喜欢对文本进行十分深刻和独到的解读,也有不少教师喜欢在课堂上演绎和把玩这些个深刻和独到。其实,即便是文学的作品,一旦选入了教材,其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不是阅历丰富的成人,而是6-12岁的孩子。孩子有孩子认识世界的规律,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知强加给他们,或强引着他们向前。为此,解读教材不只是教师站在自身立场上与文本的单向对话,而是要经历“作者、编者、教者、学生”的多重角色转变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以学生的视角来解读文本。以学生的视角看教材,读文本,我们就会考虑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情感诉求,他们哪些地方可以自己读懂,哪些地方会有疑惑?哪些地方会受到感动,哪些地方会产生多元解读?我们就会斟酌,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引领孩子求解作者所寓,将作者所寓求解到何种程度我们更需考虑如何以其为凭借让孩子促成学生的言语发展、文化熏陶,实现知识、情感素养的提升……有了这样的童心解读,我们的教学设计才有可能真正贴近学生。

其次,了解学情也不仅仅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同一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虽然大致相当,但是,不同学生个体是一群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各式各样的思维方式,在同样一个文本面前,学生们的反映很可能是千差万别的。有了这样的学情了解,教师对教学进程与教学方式的预设才不至于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一厢情愿。

2. 真实教学重生成、善调整,发掘教学生长点

生本的语文教学有着真实的教学过程。其真实体现在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亲历学习、亲身体验,从中收获知识和体会。

真实的课堂一定是满足学生认知需求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深知学生的实际基础和认知水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制订三维目标,做好多重预设,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随时调整预设,达成教学目标,让课堂呈现真实的状态。例如一位教师公开教学《尊严》一课,当发现学生课前已有了充分的初读感知,这位教师迅速将自己原有的“故事导入,引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等环节更改为“谈话导入”并“质疑摸底”。他是这样做的:首先以谈话的方式问:知道我的一些什么情况?(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补充自我介绍并引出今天要和大家一块儿学习的课题)接着让学生全班交流自己在初读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收获,从中引领学生归纳了主要内容,梳理出了文章脉络,初步理解了一些字词。然后进一步让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从而进入到精读课文,品词品句,领悟精髓的多重互动环节。其课给人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感觉。

可见,真实教学是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教学。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到“心中有教案,眼里有学生”,而不是不管学生的感受,一味按自己既定的设计教学实施。如果一个阶段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见好就收;如果学生还有弄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改变方法,努力达成目标。这是一个好教师应有的“课感”。

真实的课堂一定是观照全体学生发展的课堂。当教师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课堂成为了学生的广阔天地的时候,教师引领的视觉尤为重要。我们不难看到一些课堂上,教师为了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表现才华的空间,往往喜欢将问题设计得“简单而明了”,导致学生们情绪高昂,举手发言此起彼伏。

殊不知就在这种看似“热闹”的背后,学生的“独我”意识潜流也在悄然流淌——往往教师一抛出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无须深思熟虑就争抢着:“我来!我来!” 有时当一个同学争得发言机会时,其他同学不是认真倾听,而是有的像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地坐在座位上;有的举着小手继续争抢着下一个发言的机会;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在不断地打断发言同学的思路。如此课堂,只顾创造 “热闹” 的情景而忽视了对“热闹”背后学生们的思维与心智发展,这是浮躁而且低效的课堂!

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吐露真情,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吸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减少那种低效的提问和讨论,既要让学生有时间交流分享,更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细细读书,静思默想。

3. 平等和谐,有效管理,激发教学共鸣点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并非简单的“控制”二字,因为单纯控制的后果是不仅控制了学生的身体也控制了学生的思维。

高效的课堂管理首先是建立在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基础上的多向沟通,这种沟通是一种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精神的升华过程。师生在沟通中互相了解,互相支持,互相影响,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的吸引力场,将师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为进一步的有效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要善于倾听与发现,要听清学生的语言,更要听懂学生的语言,并能体会出学生语言背后的情感诉求。这样,教师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教学良机,并把它作为最宝贵的教学资源转化成课堂中最鲜活生动的环节。这样的课堂管理靠的不是制度的结束,而是共同的学习追求,共同的学习享受。教师与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课堂管理就会变得不着痕迹。

4. 用心理解,智慧评价,引发学生成长点

评价是一件需要教育智慧的事。适时而精当的课堂评价是教师文化功底、教学思想和教育智慧的综合体现。现实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精当、准确、干净利落的理想回答而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纠正学生;我们也时有听到“对、不对、好、不错”这些简单的评价语言,而至于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好,好在哪里,不错又不错在何处,只有靠学生去揣摩。或许聪明的学生慢慢会摸索出:和教师预想一致的答案就是好答案,和教师预想不一致的答案就是错答案。慢慢地,学生不是在思考问题,而是在揣摩老师的心思,课堂变成了一个变相的一言堂,也就索然无味了。

诚然,教学的任务是学会让学生们学习,教师“该装傻时要装傻”,以教师“示弱”激励学生“逞强”,这是教师的教学技巧的高明之所在。但这高明的背后更隐藏着肯定、激励、点拨、引导、纠偏……这就是评价。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仿佛是一节课的指南针,又是剂、催生术。

生本的课堂少不了生本的评价。以生为本的评价首先来自于的教师倾听——认真而有耐心地倾听完学生的回答,然后是理解——顺着学生的思路去理解学生为什么有这样的回答,他是从怎样一个视角去思考问题的,然后是发现——发现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闪光点、疑惑点、谬误点。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范文2

主体多元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个体之间智能组合的差异,强调设计出针对性的课程方案。从而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才能。可见主体多元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价值。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具有多元性、文化性、差异性、实践性、开发性的特征。各种智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好与差。每个学生都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一理论给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评价学生不再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和能力作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法更应是多元的。下面我就通过古诗《春日》一课的教学设计,谈一下自己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主体多元理论的。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反复品尝。教学这首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古诗三步曲:读――释――背。课堂教学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于是,我就想,我要让学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享受春日,从诗句中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我打破了常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智能模式教学。

首先,我运用媒体的视听欣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欲望。在优美的音乐中,一副“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丽景色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音乐、图画与文字的完美结合,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动机,。而且轻而易举地就理解了“ 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含义,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加深对美的熏陶,促进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发展。

接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分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古诗。于是,有的小组内擅长绘画的同学,根据诗词的意境,给诗词画上简笔画,擅长书法的则用书法艺术将诗词原文写在画上,擅长表达的同学则代表全组向其他小组的同学汇报这样创作的构想。更有配乐朗诵、拍手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小组合作学习中轻松自如的学习气氛,使更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思想感情。同时,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对小组指导和帮助,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还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范文3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 观点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234-01

1 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

当代中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他们很少参加劳动,较普遍存在怕苦怕累,意志薄弱,对社会,对他人,对长辈要求较高,自尊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可他们社会经验不足,观察和思考问题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可见,现今的中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都与社会要求有相当的距离,这要求我们的体育工作者要加以引导,使他们健康成长。

2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备的条件

2.1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中学时代的学生们都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无形之中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内心有自己的定位,希望自己能像教师一样,德才兼备。因此在实践中,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小到自身仪态,大到课堂教学,时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也感到朝气蓬勃,充满生机。对于一些规则,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榜样,才能要求学生也做到。

2.2 认真的态度和广阔的胸怀

随着中考对体育的重视,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持认真严肃的态度,不能采取传统放羊式的教育模式,要针对体育课程标准和中考体育内容,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同时,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有时教师把握不好情绪,批评学生时言词过于偏激,过后教师应及时地和学生交流,消除学生心里的恐惧和障碍。只要教师对工作一丝不苟,心胸坦荡,就能备受学生的尊敬,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才有份量。

2.3 知识广博,业务精通

新时期的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除了掌握基本的体育学科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在内的广博知识。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治、文化、业务水平,教师知识掌握得越多,工作起来越应付自如,就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技术和知识,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服,在工作中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一个知识贫乏,专业技术不过硬,说话词不达意,没有说服力的教师,是不可能得到学生的信服的,更难于完成思想教育的任务。

2.4 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感

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应该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上,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但决不姑息迁就和放纵。体育教师应对每个学生负责,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改正。如有的学生素质差,完成动作的质量很低,这时教师就应该耐心帮助他查找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取得点滴成就及时鼓励。只要教师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关心自己的,那么师生关系就会非常融洽,就会在师生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政治教育才可能找到最佳契机。

3 思想教育渗透在中学体育中的对策

3.1 教学中要始终贯彻理想和道德情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发挥班级中的政治骨干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有特长的学生,并注意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对他们要求较高一些,完成动作时要给予表扬。对于那些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学生不要放弃,可以发挥这些骨干的力量加以指导,学生和学生之间相对好相处一些,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初中生都生活在一个集体环境中,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比赛的形式,无论集体或个人的对抗,教师要强调,竞赛不仅仅是比技术和成绩,更主要的是通过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顽强意志等。特别是集体对抗项目,赛前教师要强调集体观念。教育大家,使学生懂得个人只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集体的配合才能发挥个人的才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讲评体育发展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掌握当代世界上一些体育时事及运动竞赛中的拼搏精神和为国争光的事例,利用课堂教学及时地向学生介绍,例如,在第二奥运会中,中国健儿经过顽强拼搏,为国家争得了荣誉的事迹,教师如能及时地运用到教学中,不仅能保证教学,而且能有效加强体育课的思想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

3.2 狠抓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1)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在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学内容难度很大,需要学生花很大力气反复学习,而那些体质较差的学生吃不消,在这时教师应注意典型人物的发现和培养。对那些肯于吃苦耐劳,积极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的学生,应加强指导,以使他们能尽快掌握动作。并培养他们成为体育骨干。另外,采用一些游戏或比赛的手段,如强对强,弱对弱,弱强相配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笑声中忘记疲劳,同时也培养了意志和毅力。

(2)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往往教师一个漂亮的动作示范,会使学生羡慕、振奋,从而产生学习的激情。当学生练习时,教师最好能融人学生中,这样能激励学生。特别是一些比较枯燥的项目,运动负荷较大,教师除了讲清楚它的健康价值外,如能与学生一起练习,就能起到鼓励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光说不练,尽管说得天花乱坠,学生也是口服心不服,很难使学生接受。优秀的教师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充分发挥教师的典范作用。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同时,必须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政治修养,努力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的放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教书育人的工作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体育课中,这样才能提高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勇,杨琳琳.论竞技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2):44-46.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校;资助工作;思想教育

Abstract:the aid work i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bility, higher education fairness and harmonious society, how to the stud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work as an opportun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combining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with economic assistance, it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education funding

学生资助工作的大力开展,使得贫困生的现实困难基本能得到解决。将资助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到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充实和行动上的动力,教育学生诚信感恩,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把教育引导作为资助工作的发力点。

一、健全思想教育工作机制

将经济资助工作贯彻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中,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教育引导,利用结对帮扶的形式将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建立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高校要提高认识,利用结对帮扶形式从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对贫困生进行帮扶。思想上教育学生物质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贫乏。只要自立自强,合理利用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刻苦学习,努力奋进,前途是光明的。国家对贫困生的关心是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最好回答,是对大学生最大的关心和期望。教育学生感恩社会,知恩图报,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上要通过辅导行形式帮助后进同学,树立他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奋斗意识。通过结对帮扶,让贫困生在学习上有成功感,在生活有依靠感。

二、强化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审工作

国家奖助学金是用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他们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贫困生的特殊关爱,体现了教育公平公正。所以,学校在评选国家奖助学金时,应该积极组织资助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大力深入地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在评选过程中出现的先进同学事迹。通过先进事迹教育后进思想,积极的舆论引导落后的风气。

三、加强诚信感恩意识的培养

国家助学贷款从这些年的情况看,还款违约率居高不下,学生在校申请,毕业后离开学校,银行和学校很难规范和督促他们按时还款。国家从2007年开始陆续在全国部分省份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到目前已在全国22个省市推行,生源地贷款以学生信用为担保,以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越来越显示它的优点。高校和当地教育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在一定程度防范了金融风险。生源地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根本措施。

国家助学金的无偿性,助长了一些贫困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助学贷款的有偿性恰恰可以起到相反的教育效果,在申请的过程中,可以深入宣传,鼓励广大贫困生申请生源地贷款,教育努力学习,积极奋进。出校靠自己的双手取得报酬,靠自己的劳动来偿还贷款。可以调动学生在校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同时注重诚信意识教育,通过诚信教育活动来增加学生的诚信意识。比如通过举办诚信感恩演讲比赛、励志成才征文活动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

四、拓展勤工助学活动

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是指高等学校组织引导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从事适当的智力或体力劳动,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的活动。它具有经济资助和思想教育的双重功能。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教育学生学会自立、自强,锻炼了实践能力。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也是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对某一具体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从学生的角度参与民主管理,勤工助学具有特殊的实践性和独特的育人作用。首先要建立勤工助学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其次要发挥学生组织特有的参与热情;再次要成立大学生勤工助学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最后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足额经费保障活动的正常进行。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资助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贫困生成人成才,而责任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基础。有的同学拿了国家的资助好像理所应当,对班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对周围需要帮助的同学视而不见。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此,不仅要让贫困生生不落泪,更要让他们的思想不掉队,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和集体活动中去。

针对个别贫困生有消极沉默、彷徨悲观的心理状态,适当开展心理教育工作,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心理辅导与咨询等形式,帮助引导贫困生正确面对困难,客观认识现实,摆脱心理困扰。对他们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集体事务。比如,许多贫困生成绩好,在学习上,发动他们结成“一帮一”的帮扶对子,对学习后进同学帮助辅导,使班级形成优良的学风。通过各种帮扶措施,使得这部分学生学会和同学们进行沟通交流,反过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阳光自信的心态。通过帮扶行动,发现一批,帮助一批;帮助一批,培养一批,使他们成为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心理健康、奋发有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陈至立,精心实施 狠抓落实 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N],人民日报2007-07-09(2)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范文5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深深地体会到:形象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了丰富的形象思维就能在脑海里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

1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具,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就有利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同运作,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采用以下方法:

1.1 运用挂图和插图。挂图和插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多教学内容可通过图画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讲《中国石拱桥》一课,学生没见过赵州桥、卢沟桥,不知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空间位置究竟是怎样的,更难以想象那些各具形态的石刻狮子。这时可出示挂图,化语言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1.2 配乐朗诵。如学习《海燕》一课,可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感受文章语言的气势,想象在乌云与大海间海燕高傲飞翔的姿态,领略海燕那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英勇气概。在学生闭眼倾听配乐朗诵时,脑海中一定会出现很多生动的画面,这就实现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1.3 利用课件。如:在学习诗歌《黄河颂》时,学生因为都没有亲眼看见过黄河,所以通过语言文字很难想象黄河那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势和力量。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图片,并播放歌曲《黄河颂》,这样视听结合,在学生脑海中便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此时,诗人那种把黄河视为母亲的情感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了。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都是因为利用了电化教学手段,因此,适时、适度地利用电教手段,会启发学生的想象,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率是很有利的。

2 注重发散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发散思维从本质上讲是创造性思维,它具有多元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

例如,教学《伤仲永》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2.1 你认为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2.2 如果你是仲永的老师,你想对仲永、方父、乡邻分别说些什么?

2.3 你是否像仲永一样天资聪慧?我们该怎样对待后天的学习呢?

这样的发散性问题不仅使学生体会到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让学生认识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这类发散性问题,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应是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独创和尽可能是没有遗漏的设想。学生的回答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设,虽然这些思维结果未必尽善尽美,却能显示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 注重读写结合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性强的作品,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练习续写课文,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办法。如学习《那树》后可写《当最后一棵树倒下时》,学《孔乙己》后可写《孔乙己临终的独白》。当然,写这一类文章,必须帮助学生吃透课文,同时,在训练的最初阶段还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实践证明,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想像力是丰富的。学生们在作文中变换人称、虚拟人物,有的虚拟说书人作为故事叙述人,有的以原文中的两个人物交替作为叙述人,笔法灵活,跌宕有致,内容充实,人物的个性也在细节描绘中突显出来。所以,我们认为结合课文的命题作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想像的良好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创造想像的产生有赖于原型启发、积极思维、灵感诸条件,而产生作文命题的原课文就成了学生把旧表象转化为新形象的有启发作用的原型。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就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出格”。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原则 方法

一、引言

党和国家一贯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到各学科教学领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科特点出发,恰当地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一是紧密性原则。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找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它既要与学生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又要与不同的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既不能只讲知识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不能只顾思想品德教育而忽略知识的传授。教师为完成在知识传授中渗透德育的任务,要深入钻研语文教材,逐一列出每一章节的德育渗透点,以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

二是规范性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另外,语文教学大纲对思想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也作了具体规定,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综合德育大纲,各科教学大纲及教材,找出他们的最佳结合点,使之成为语文常规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使这种德育渗透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适宜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因而要注意提高渗透的适宜性。在德育渗透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及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对教育产生的综合作用,采取适宜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渗透,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与需要来渗透。教师要注意德育过程之间的联系,选择最适宜学生接受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使德育渗透取得最佳效果。

四是适度性原则。任何事情都要讲适度,德育渗透亦然。在学科教学中,只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符合教学最优化的基本要求;只顾思想教育,不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把语文教学变成纯粹德育课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意德育因素的渗透,又不可冲淡和忽略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使二者默契配合,相得益彰。

五是适时性原则。除了渗透点外,渗透时机也很重要。如果德育渗透不是在必要而必需的时候进行,就会削弱德育渗透的效果,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选准德育渗透的时机,抓住德育渗透的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巧妙地启发学生理解语文教材内容的某些实质,自然地促进学生思想感悟的升华和自我认识的完善。

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德育教育。如果说思想内容是内核的话,语言文字就是它的外壳。作者的思想、立场、观点、态度都寓于语言文字中,尤其是思想很强的政论、杂文、散文等,其思想内容大多是通过语言直接表达出来的。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使学生真正做到字求其义,句求其旨,深刻领会文章内容,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是运用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艺术形象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人手,分析挖掘艺术形象的价值并通过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把学生引入艺术境界,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

三是通过分析主题思想进行德育教育。提炼和概括文章主题思想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训练项目,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因为它是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呈现出来的社会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思想评价。因此,应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掌握作者思路,写作意图,从而领悟主题内涵。

四是用情景教育来引起学生共鸣。情景化教育是学生乐于也易于接受的方式。要使学生“心动”而产生情感,教师可选择一些感彩强烈的文章,先理解把握作者的感情,朗读时完全进入境界,绘声绘声地把学生吸引到课文里来,使他们在特殊的情境下受到感染熏陶。

五是用自我教育来深化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上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一般可通过两个途径:第一、通过作文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应注意选择有利于进行德育的命题让学生写作,引导学生正确的构思立意。第二、运用演讲进行自我教育。许多教师坚持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不但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更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六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尽管语文教学不是政治课,但是任何一个教育者都应明白身教的作用。只有教师政治方向端正,对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教师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当然,语文课毕竟不是“第二政治课”。在进行德育时,不能不顾及语文课的性质和特点,语文课的德育应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应象细雨润物一样,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进行德育活动。

四、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自觉把教书和育人当做自己的高尚职责,把握时代跳动的脉博,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如水融似的难以分割。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能力,思想上也能得到长进,品德受到良好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施良方等.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武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2]徐广智,王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