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兆范文1
从金融市场挖掘次贷危机的原因,强调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品的滥用与金融市场操作混乱造成的影响。何帆、张明(2007)认为利率提高和房价下滑是次贷危机发生的导火索,从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市场操作视角出发,次贷危机的深层原因是:宽松的贷款标准和各种花样翻新的贷款品种的证券化以及人为高估的信用评级。
2金融监管不力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对全球推广过程中日渐严重的金融危机和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在马克思危机理论中,马克思通过贴切实际的生产关系、交往关系以及他对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阐述紧密联系,从而得出货币和金融危机的理论。而且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金融危机有规律地出现和爆发,使它的许多特点都表现出来,这些都在无形中为马克思提供了深入研究的条件。他在研究自己所处时代金融危机的同时,还顺势寻找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对之前的金融危机展开阐述,阐明了能够造成金融危机的实际条件,及其本质、发生机制、与生产过剩危机的关系、在经济周期中的表现等,从而形成和建立了自己的金融危机思想。建立的金融危机思想,其出发点就是货币理论。由于货币和商品产生对立,且一定要进行互换的情况在价值形式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马克思表示这种情况下在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出现货币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概率会很大。第一,买卖商品时期相互分离就包含危机的可能性。商品在买卖过程中,被分成了卖和买两个阶段,这样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处于分离环境下。在这样的环境下,商品和货币之间的转变就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进而导致兑现价值和生产商品时出现间断等危机,所谓危机就是让两种既相干又单独的个体被迫合并在一起。第二,商品买卖中货币与商品的时间分歧随着信用机构的不断改革发展而被逐步放大。纵然信用代表的是优良品质,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虽然统一货币具备多次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并可以通过信用实现,但如果其中某一个企业在支付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很可能促使在很多点上终止了社会支付链条,并且涉及信用机构或其他企业,最终导致金融危机。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才是最深层次的原因。马克思认为,只要社会经济在发展,出现经济危机的现象就无法规避,由于构成人们经济、社会活动的就是货币和商品,且二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金融危机。马克思曾在其金融危机理论里指出“:万一劳动的社会性质体现在商品的货币存在上,进而使其成为一个脱离实际生产的物品,那么不可回避的就要面对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或者独立的货币危机[3]。”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不仅组成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而且依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生产范围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是由资本的本性造成的,并导致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通常情况下,生产过剩的危机和银行信用的危机往往成为经济危机的两种类型。马克思认为,资金链条的中断表示出现了货币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债务不能变更为现实货币,货币也不能用商品转换,所以导致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以及引起商品贬值,信用货币亏损的状况最终导致工厂和银行的破产。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特征论述的观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1)突然性金融危机总是毫无征兆的出现,没有人会想到它会到来。马克思根据十九世纪发生的金融危机非常明确地说出“:所以,在崩溃之前,营业都是一如既往,没什么突发状况……在崩溃即将来临之际,营业都是像平时一样,甚至比平时的生意还要好。”[4](2)传递性在危机比较广泛的时候,所有国家的支付差额,特别是商业发达的国家,都存在逆差,这样的情况是按照支付的序列,在这些国家的不同时间段像排炮一样的发生;而且,不论在任何一个国家,拿英国做一个比喻,如果英国爆发危机,那么所有的国家都会出现一样的危机,这是马克思以前的观点。马克思对危机的根本原因作出解释“:所有危机的根源,都是群众不能进行更多的消费,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金钱,但资本主义生产却无视这一问题,盲目的进行大量生产,生产量应该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的。”[6]经济危机出现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产生的有效需求不够与生产量过多。然而,我们也需要辩证地理解这一观点。对于局部意义上单纯因投机而产生的金融危机,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否认它们的存在,这些只能看做是“真正的危机”的一个环节。而并非是马克思所讲的“真正的危机”。
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兆范文2
从LTCM事件谈起
1997年亚洲爆发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至今仍余波荡漾。究其根本原因,可说虽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其直接原因却在于美国的量子基金对泰国外行市场突然袭击。1998年9月爆发的美国LTCM基金危机事件,震撼美国金融界,波及全世界,这一危机也是由于一个突发事件----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所触发的。
LTCM基金是于1993年建立的“对冲”(hedge)基金,资金额为35亿美元,从事各种债券衍生物交易,由华尔街债券投资高手梅里韦瑟(J.W.Meriwether)主持。其合伙人中包括著名的数学金融学家斯科尔斯(M.S.Scholes)和默顿(R.C.Merton),他们参与建立的“期权定价公式”(即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为债券衍生物交易者广泛应用。两位因此获得者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LTCM基金的投资策略是根据数学金融学理论,建立模型,编制程序,运用计算机预测债券价格走向。具体做法是将各种债券历年的价格输入计算机,从中找出统计相关规律。投资者将债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美国的联邦公券,由美国联邦政府保证,几乎没有风险;第二类是企业或发展中国家征服发行的债券,风险较大。LTCM基金通过统计发现,两类债券价格的波动基本同步,涨则齐涨,跌则齐跌,且通常两者间保持一定的平均差价。当通过计算机发现个别债券的市价偏离平均值时,若及时买进或卖出,就可在价格回到平均值时赚取利润。妙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无论如何价格上涨或下跌,按这种方法投资都可以获利。难怪LTCM基金在1994年3月至1997年12月的三年多中,资金增长高达300%。不仅其合伙人和投资者发了大财,各大银行为能从中分一杯羹,也争着借钱给他们?率筁TCM基金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竟高达25:1。
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8月俄罗斯政府突然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触发了群起抛售第二类债券的狂潮,其价格直线下跌,而且很难找到买主。与此同时,投资者为了保本,纷纷寻求最安全的避风港,将巨额资金转向购买美国政府担保的联邦公债。其价格一路飞升到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与LTCM计算机所依据的两类债券同步涨跌之统计规律刚好相反,原先的理论,模型和程序全都失灵。LTCM基金下错了注而损失惨重。雪上加霜的是,他们不但未随机应变及时撤出资金,而是对自己的理论模型过分自信,反而投入更多的资金以期反败为胜。就这样越陷越深。到9月下旬LTCM基金的亏损高达44%而濒临破产。其直接涉及金额为1000亿美元,而间接牵连的金额竟高达10000亿美元!如果任其倒闭,将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严重的信誉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LTCM基金亏损的金额过于庞大,而且涉及到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德主,这对数学金融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华尔街有些人已在议论,开始怀疑数学金融学的使用性。有的甚至宣称:永远不向由数学金融学家主持的基金投资,数学金融学面临挑战。
LTCM基金事件爆发以后,美国各报刊之报道,评论,分析连篇累牍,焦点集中在为什么过去如此灵验的统计预测理论竟会突然失灵?多数人的共识是,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将之应用于不适当的条件下。本文作者之一在LTCM事件发生之前四个月著文分析基于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文中将随机过程分为平稳的,似稳的以及非稳的三类,明确指出:“第三类随机过程是具有快变的或突变达的概率分布,可称为‘非稳随机过程’。对于这种非稳过程,概率分布实际上已失去意义,前述的基于概率分布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必须另辟途径,这也可以从自然科学类似的情形中得到启发。突变现象也存在于自然界中,……”此次正是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导致了LTCM基金的统计预测理论失灵,而且遭受损失的并非LTCM基金一家,其他基金以及华尔街的一些大银行和投资公司也都损失不赀。
经典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
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可以认为是,一种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债券市场中寻求无风险套利投资组合的理论。欧式期权定价的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基于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个市场模型。其中,关于无风险债券价格的方程,只和利率r有关;而关于原生股票价格的方程,则除了与平均回报率b有关以外,还含有一个系数为σ的标准布朗运动的“微分”。当r,b,σ均为常数时,欧式买入期权(Europeancalloption)的价格θ就可以用精确的公式写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由此可以获得相应的“套利”投资组合。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自1973年发表以来,被投资者广泛应用,由此而形成的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成了期权投资理论的经典,促进了债券衍生物时常的蓬勃发展。有人甚至说。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开辟了债券衍生物交易这个新行业。
笔者以为,上述投资组合理论可称为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它尽管在实践中极为成功,但也有其局限性。应用时如不加注意,就会出问题。
局限性之一: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的完备的市场假设,即r,b,σ均为常数,且σ>0,但在实际的市场中它们都不一定是常数,而且很可能会有跳跃。
局限性之二: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散户,而实际的市场中大户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不成熟的市场中,有时大户具有决定性的操纵作用。量子基金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即为一例。在这种情况下,b和σ均依赖于投资者的行为,原生股票价格的微分方程变为非线性的。
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市场的假定,属于“平稳随机过程”,在其适用条件下十分有效。事实上,期权投资者多年来一直在应用,LTCM基金也确实在过去三年多中赚了大钱。这次LTCM基金的失败并非由于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不对,而是因为突发事件袭来时,市场变得很不平稳,原来的“平稳随机过程"变成了“非稳随机过程”。条件变了,原来的统计规律不再适用了。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可以使原本有效的统计规律在新的条件下失效。
突发实件的机制
研究突发事件首先必须弄清其机制。只有弄清了机制才能分析其前兆,研究预警的方法及因此之道。突发事件并不限于金融领域,也存在于自然界及技术领域中。而且各个不同领域中的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共性,按照其机制可大致分为以下两大类。
“能量”积累型地震是典型的例子。地震的发生,是地壳中应力所积累的能量超过所能承受的临界值后突然的释放。积累的能量越多,地震的威力越大。此外,如火山爆发也属于这一类型。如果将“能量”作广义解释,也可以推广到社会经济领域。泡沫经济的破灭就可以看作是“能量“积累型,这里的“能量
”就是被人为抬高的产业之虚假价值。这种虚假价值不断积累,直至其经济基础无法承担时,就会突然崩溃。积累的虚假价值越多,突发事件的威力就越大。日本泡沫经济在1990年初崩溃后,至今已九年尚未恢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房地产所积累的虚假价值过分庞大之故。
“放大”型原子弹的爆发是典型的例子。在原子弹的裂变反应中,一个中子击中铀核使之分裂而释放核能,同时放出二至伞个中子,这是一级反应。放出的中子再击中铀核产生二级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放出更多的中子……。以此类推,释放的核能及中子数均按反应级级数以指数放大,很快因起核爆炸。这是一种多级相联的“级联放大”,此外,放大电路中由于正反馈而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非线性系统的“张弛”震荡等也属于“放大”型。这里正反馈的作用等效于级联。在社会、经济及金融等领域中也有类似的情形,例如企业间达的连锁债务就有可能导致“级联放大”,即由于一家倒闭而引起一系列债主的相继倒闭,甚至可能触发金融市场的崩溃。这次LTCM基金的危机,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及时介入,促使15家大银行注入35亿美元解困,就很可因LTCM基金倒闭而引起“级联放大”,造成整个金融界的信用危机。
金融界还有一种常用的术语,即所谓“杠杆作用”(leverage)。杠杆作用愿意为以小力产生大力,此处指以小钱控制大钱。这也属于“放大”类型。例如LTCM基金不仅大量利用银行贷款造成极高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而且还利用期货交易到交割时才需付款的规定,大做买空卖空的无本交易,使其利用“杠杆作用”投资所涉及的资金高达100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一旦出问题,这种突发事件的震撼力是惊人的。
金融突发事件之复杂性
金融突发事件要比自然界的或技术的突发事件复杂得多,其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因素性对金融突发事件而言,除了金融诸因素外,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LTCM事件的起因本为经济因素--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债券,而俄罗斯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分额甚少,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巨大风波,是因为心理因素的“放大”作用:投资者突然感受到第二类债券的高风险,竞相抛售,才造成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可见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必须将其计及。
非线性影响金融突发事件的不仅有多种因素,而且各个因素之间一般具有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即为非线性的关系。例如,大户的动作会影响到市场及散户的行为。用数学语言说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并不等于各个因素分别作用时结果的线性叠加。突发事件的理论模型必须包含非线性项,这种非线性理论处理起来要比线性理论复杂得多。
不确定性金融现象一般都带有不确定性,而突发事件尤甚。如何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是研究突发事件的关键之一。例如,1998年8月间俄罗斯经济已濒临破产边缘,几乎可以确定某种事件将会发生,但对于投资者更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件?在何时发生?这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知,金融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像自然界或技术领域中的那样界限分明,往往具有综合性。例如,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其机制固然是由于房地产等虚假价值的积累,但由此触发的金融危机却也包含着银行等金融机构连锁债务的级联放大效应。预警方法
对冲基金之“对冲”,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对冲”来避险(有人将hedgefund译为“避险基金”)。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原本设计为避险的基金,竟因突发事件而造成震撼金融界的高风险。华尔街的大型债券公司和银行都设有“风险管理部”,斯科尔斯和默顿都是LTCM基金“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对突发事件作出预警是他们的职责,但在这次他们竟都未能作出预警。
突发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基于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这只要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明白。在高速公路公路上驾驶汽车,想对突然发生的机械故障做出预警以防止车祸,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统计可能给出的信息是:每一百万辆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有三辆发生机械故障。这种统计规律虽然对保险公司制定保险率有用,但对预警根本无用。因为不知道你的车是否属于这百万分之三,就算知道是属于这百万分之三,你也不知道何时会发生故障。笔者认为,针对金融突发事件的上述特点,作预警应采用“多因素前兆法”。前面说过,在“能量”积累型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必定有一个事先“能量”积累的过程;对“放大”型的突发事件而言,事先必定存在某种放大机制。因此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之前,总有蛛丝马迹的前兆。而且“能量”的积累越多,放大的倍数越高,前兆也就越明显。采用这种方法对汽车之机械故障作出预警,应实时监测其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随时发现温度、噪音、振动,以及驾驶感觉等反常变化及时作出预警。当然,金融突发事件要比汽车机械故障复杂得多,影响的因素也多得多。为了作出预警,必须对多种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特别应当“能量”的积累是否已接近其“临界点”,是否已存在“一触即发”的放大机制等危险前兆。如能做到这些,金融突发事件的预警应该是可能的。要实现预警,困难也很大。其一是计及多种因素的困难。计及的因素越多,模型就越复杂。而且由于非线性效应数学处理就更为困难。计及多种因素的突发事件之数学模型,很可能超越现有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但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今天不能的,明天就有可能。是否可以先简后繁、先易后难?不妨先计及最重要的一些因素,以后再根据计算机技术的进展逐步扩充。其二是定量化的困难。有些因素,比如心理因素,应如何定量化,就很值得研究。心理是大脑中的活动,直接定量极为困难,但间接定量还是可能的。可以考虑采用“分类效用函数”来量化民众的投资心理因素。为此,可以将投资者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散户和大户,年轻的和年老的,保守型和冒险型等等,以便分别处理。然后,选用他们的一种典型投资行为作为代表其投资心理的“效用函数“,加以量化。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地表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此外,卢卡斯(R.E.Lucas)的“理性预期”也是一种处理心理因素的方法。
其三是报警灵敏度的困难。过分灵敏可能给出许多“狼来了”的虚警,欠灵敏则可能造成漏报。如何适当把握报警之“临界值”?是否可以采用预警分级制和概率表示?
有些人根本怀疑对金融突发事件做预警的可能性。对此不妨这样来讨论:你相信不相信金融事件具有因果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金融突发事件就不会凭空发生,就应该有前兆可寻,预警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那么金融学就不是一门科学,预警当然也就谈不上了。笔者相信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金融领域也不例外。
因应之道
研究金融突发事件的目的在于因应,因应可分为事先与事后两种,这里主要讨论事先的,因为事先防范可以减少损失。事先的因应之道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机制:对于“能量”积累型的,可采用“可控释放法”,即在控制下多次释放小“能量”以避免突然一次释放大“能量”。就近
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兆范文3
泡沫就像一块阴云,笼罩在中国的上空。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议论泡沫,所有的专家学者提到泡沫都会谈虎色变,但却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泡沫到底是什么?泡沫有多大?如何抑制泡沫的过度膨胀?
泡沫为什么会诱发金融危机
泡沫的基础是真金白银的资产。资产可以变化为泡沫,泡沫也可以转为资产,两者的中介就是资产交易。例如,温州炒房团的涌入,推高了某小区的房价,涨价后的这部分溢价空间就是泡沫。此后,谁再买入该小区房产,谁的买价中也就包含了一部分泡沫。
交易的溢价空间是所有商品交易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泡沫就没有交易。但泡沫不可能永远膨胀,就像股价不可能永远上涨。泡沫一旦破灭,资产价格就会随之下降,原先在泡沫膨胀期连资产一起买入的泡沫也会同时萎缩。那些连泡沫一起买入资产的人就会亏损,因为你最终是为了卖。
泡沫膨胀得太快或者说资产价格上升得过猛,最终会导致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由此诱发的大面积亏损会导致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处理得不好还会引发经济危机。
在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中,个人或散户以及那些貌似永远不可能倒下的金融机构,会在一瞬间陷入巨额亏损、资不抵债,就像2008年的雷曼兄弟公司。随之,金融界会突发流动性痉挛。
“流动性痉挛”的本质是信用危机。金融机构间的信用会因某金融机构的资金链断裂等事件,引发其他金融机构的警觉和恐慌,而让整个金融系统突然陷入信用危机,即“恐慌性金融信用危机”。通俗地说,就是所有人都会突然觉得自己借出去的钱可能会回不来,于是把钱袋收紧。
金融界的突发性信用恐慌就像SARS,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这种信用危机感会在金融同业间快速蔓延,金融机构间的资金流动也会因此突然停止。谁都不愿意自己口袋里的钱陷入债务黑洞或多角债。接踵而至的是某些金融机构的破产或倒闭,由此又会诱发整体流动性的进一步痉挛,直至整个金融系统瘫痪。
现存的任何金融体系都是按照常态金融交易和金融运行的需求设计的,它对于金融突发事件――金融动荡和金融风险的抵御能力――相当有限。例如,银行准备金是用来应对特殊货币需求和资金临时提现所设置的储备货币,如果银行准备金率过高,整个银行体系的效率就会下降,甚至出现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不足。
相反,不论银行准备金率如何调整,都不可能适应非常态金融体系的货币需求。例如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爆发时一旦出现机构挤兑或银行挤兑,其规模只要超过准备金率,金融体系马上就会崩溃。
也就是说,一旦金融恐慌导致机构挤兑和银行挤兑,整个金融体系的资金流动突然因“痉挛”而停滞,几乎所有金融机构和货币机构之间的正常往来会突然收紧、短期利率会急剧飙升,一些脆弱的金融机构会先倒闭,恐慌和痉挛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金融体系会在一瞬间坍塌――金融危机爆发。
“钱荒”:中国式金融危机
“钱荒”是金融界突发性的流动性短缺,其本质与金融危机无异。钱荒就是一种微型金融危机。2013年6月21日,中国首次发生钱荒。2013年6月20日的中国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创下历史纪录,最高达到30%,七天回购利率最高达28%,多家大型基金公司不得不“出血”卖债。
虽然钱荒之前确实存在(房地产等高利润率产业的资金周转需求、金融机构放贷规模超出了监管机构的限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失当、地方债还债到期、纳税期限临近等因素),但压倒2013钱荒的最后一根稻草,是2013年6月20日作为期货和金融衍生品的强制平仓日。
13万亿元的理财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将在6月到期,负担高利贷总胜过违约、支付高额违约赔偿或“被平仓”,这就是短期借贷资金突然短缺的画外音。
当时中国总体上流动性相当充裕,资金市场存在规模巨大的“相对过剩资本”。截至2013年5月底,中国人民币存款余额99.31万亿元,贷款余额67.22万亿元,存贷差32.09万亿元,相当于存款余额的32.31%。也就是说,中国的相当过剩资本规模接近三分之一,总体上并不缺钱。
巨额地方债务“融资平台”和衍生品理财的背后,是所谓“影子银行”。而影子银行的背后又是商业银行为了更高利率,借“影子银行”转移资金输送。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杨曾指出:中国在“灰色地带”融资非常发达,2013年前四个月各种灰色融资接近5万亿元。
中国的“钱荒”可以安然平息,最终受益于中国“国家金融”的基础体制。大部分金融机构的短期资金缺口出现的危机,都可以在国家金融体系内被消化、重组或兼并。
钱荒一旦诱发机构挤兑甚至银行挤兑,金融危机就会在瞬间爆发。因此,钱荒也可以说是一种金融危机的雏形或前兆。
金融危机如何转变为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本身不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也往往不会导致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更多只是局限于金融界内部的一种金融震荡。
其最终结果大多是金融界内部的重组或重新洗牌。那些在金融危机中陷入亏损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或倒闭或被那些盈利的金融机构兼并。
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的标志,是金融恐慌诱发社会恐慌后出现“恐缩”。也就是老百姓因担心今后的收入甚至职业而突然减少日常消费。例如,美国1930年的鲜奶消费比1929年突然减少了3亿磅,连咖啡的消费也突然减少了360万公斤。
“恐缩”会使本来结构正常的国民经济体系突然出现巨大的突发性有效需求缺口,随之而来的就是“需求下降生产减少失业增加收入下降工厂倒闭”的恶性循环,雪球越滚越大之后,美国最多时失业率高达25%。
中国的资产泡沫有多大?
1995年以来的中国资产泡沫,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其顶峰是在2008年。
1995年至2005年,中国的资产泡沫存量从9.6万亿元增加到14.8万亿元,增加了约50%;同期的GDP从6.0万亿元增加到18.4万亿元,增加了3倍;收入泡沫率从1.6降到了0.8,于是同期中国人对泡沫增长的感觉反而会渐行渐弱。
2008年之前的五年是泡沫膨胀的高峰期,不仅金融资产泡沫随股价冲到6124点而疯狂,2008年到股市泡沫达到23万亿元的高点。楼市泡沫(有形资产泡沫)也达到8.5万亿元的水平。也就是说,金融资产泡沫的总量,是房地产泡沫的3倍。
随着全球金融风暴和中国股价的下跌,金融资产泡沫迅速萎缩,从股市撤出来的资本开始涌向楼市,房价直逼天花板。为了压抑房价,中国政府不得不从2010年开始对住房实施“限购”政策。
在此后的2008年至2014年,中国的资产泡沫存量一直在萎缩,萎缩总量约60.7万亿元,甚至超过了2001年至2007年膨胀出来的5.5万亿元。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冷清,已经让整个国民经济的心气越来越凉。
房地产业的降温也会加重房地产公司的债务偿还压力,把原本正常的良性债务变成坏账或准坏账。
就宏观而言,泡沫的计量并不复杂,只需要用包含泡沫的资产,减去实际投资或资本的实际投入,即:社会总资产增量-社会净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泡沫增量(有形资产泡沫);同理,金融总资产增量-金融投资增量=金融资产泡沫增量(有形资产泡沫)。两者的总和就是总资产泡沫增量和存量。
“投机交易累进税”:抑制投机才能抑制泡沫
泡沫是投机的私生子,没有投机就没有泡沫;但私生子也是儿子,没有投机也就没有交易和市场。
在非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投机往往成了贬义词,而实际上投机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投资。确实,在现实市场交易中,很难区分投机与投资。当我们不能明确区分投资与投资时,可以用买卖时间差来判断交易的“投机度”。
例如,买中石油股票后第二天就卖掉的,比五年后才卖掉的人“投机性”高1500倍。所以,像用“满五唯一”来确定房地产交易的税率就是很好的政策。因此,抑制资产泡沫的关键是抑制投机。
从社会整体看,投资会带来新的财富和更多的收入,而投机只是会让现有财富的所有权转移。没有泡沫,市场会陷入萧条就像一锅温水,会让投资者总是打不起精神;而泡沫太大又会像黄河决堤,一旦冲破堤坝一泻千里,也会连你的坛坛罐罐一并卷走。
增收“投机交易累进税”也许是抑制资产泡沫的可选政策。例如,按照股票买卖时间差征税、按照购房时间征税等等。资产所持时间越长税率越低,买房长期用于居住甚至可以免税;反则资产所持时间越短税率越高,直到投机无利可取。
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兆范文4
关键词:房地产 价格破灭 危害 防范对策
房地产价格破灭的危害分析
1985年香港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至1997年香港房价年平均增长超过20%,房价上升近10倍后达到了顶点,随之价格泡沫开始破灭。至1997年底房地产以及关联行业增加值占香港GDP的份额在40%以上,整个区域经济活动几乎围绕着房地产业而转。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60%以上,而财政收入也主要依靠土地收入以及其他房地产相关税收。债券市场中房地产股占港股总市值1/3,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呈现“荣辱与共”的现象。房地产和银行业也互相依赖,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住宅按揭始终占银行贷款总额的30%以上。经过六年的一路下跌,楼价跌了近70%左右,给香港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直至2005年底才得以缓慢复苏。据专家计算,从1997年10月到2002年年底,5年的时间里香港房地产和股市总市值共损失约8万亿港元,比同期香港本地生产总值还要高,超过了1997年前7年因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上升而增加的财富总量。
从表1看出,香港在1991年至2011年之间受到两次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冲击:一次是1997年本地房地产市场的冲击;一次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从数据可以看出,每次泡沫破灭失业率会出现大幅度上升,1997年至1998年失业率从2.2上升至4.7;2008年至2009年失业率从3.5上升至5.3。从对外贸易看,价格泡沫的破灭降低了对外贸易总额,1997年至1998年对外贸易总额从3.710亿美元下降至27767亿美元;2008年至2009年从58493亿美元下降至51514亿美元。工业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从工业指数看,1997年至1998年工业指数从120.6下降至110.1;2008年至2009年工业指数从109.9下降至108.0。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破灭危害到了整体的经济情况,降低了人均GDP,1997年至1998年从20.4万美元降低至19.24万美元;2008年至2009年从24.54万美元降低至23.79万美元,并且政府储蓄及收入都受到影响,1997年至1998年间政府储蓄从4575亿美元降低至4343亿美元,政府收入从2812亿美元下降至2162亿美元。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破灭对经济的整体影响是长期的,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1997年人均GDP为20.4万美元,在经过泡沫破灭后直到2005年才得以恢复,影响时间长达8年。虽然美国次贷危机对香港的影响有限,属于区域外的影响,但是经济的恢复期也达两年之久。
综上所述,房地产价格破灭不仅引起金融危机,使银行呆账坏账急速上升,债款贬值,同时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影响工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失业率,降低人均GDP。
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危害机理分析
(一)金融危机的形成
政府因素是导致房地产经济泡沫破灭的主导因素,而由价格引起的市场影响度依然存在。从图1可知,价格泡沫破灭即价格出现持续下跌,并且幅度大。价格的持续下跌引起消费者预期发生变化,从看涨变成看跌,购买意愿延期,影响当期房屋交易。由于价格长期下跌,许多散户投资者迫于资金压力大量抛售,从而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会继续下跌。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商无法通过销售回笼资金,导致银行回笼资金困难,银行危机随之产生。房地产危机带来相关产业的股票下降,银行危机加速证券市场的危机,整体金融危机随之爆发。此外,房地产危机引起的相关产业萧条,会加剧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危机。
(二)实业危机的形成
实业危机由房地产的连锁反应引起(见图2)。泡沫破灭,房地产市场衰落,其涉及的建筑材料、钢铁、运输等产业遭受严重影响,而这种影响会不断扩散。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是相互关联的,通过上下游产业、辅助产业等各种相关形式链接在一起。在房地产及上下游产业衰退时,与其上下游及相关产业之间具有上下游关系或者相关产业的产业都会受到影响,并且这种链条式的扩散效应逐渐会波及整个经济实业。泡沫破灭给实业带来的冲击除了来自于这种产业相关性影响外,还因为其泡沫本身已经给实体经济造成了冲击。在泡沫未破灭时,由于房地产的暴利,大量资金被用到房地产这个大行业中,所以房地产占整个经济的份额非常重,因此当房地产价格泡沫时,其突然的衰退会直接给整体的经济以重创,使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此外,由于价格泡沫破灭带来的金融危机,会给实体企业的资产评估带来严重影响,而糟糕的经济形势导致人们投资信心的缺乏,实体企业融资也会遇到困难。在经济不景气时生产者信心也会受到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受阻。并且,银行业银根收紧,实体企业贷款难度更大,许多实体企业因资金链终端直接面临破产危机。所以,在这样多重交错的影响下,实业危机爆发,即房地产市场的萧条引起产品生产的整体萧条,产品生产下降。
(三)社会危机的形成
社会危机源于人们生活状况的恶化(见图3)。房地产泡沫引起金融危机进而会影响投资者信心。投资信心的缺乏致使储蓄下降,货币资金大量投入到消费市场。同时,由于实业危机引起产品生产下降,货币量与产品量的矛盾引起价格上涨。由于生产萎缩,实体企业面临危机,大量企业倒闭或者裁员,就业需求减少,失业随之增加,因此房地产泡沫破灭伴随着失业率的攀升。失业使收入减少,价格上涨使消费增加。收入与消费的矛盾加剧了生活状况的恶化。在生活压力过大,生存遇到障碍时,人们便会通过各种形式来宣泄自己的压力,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不仅涉及贫富矛盾,更会对社会、对政府产生不满。人们的宣泄方式很多,无论是那种宣泄方式都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四)危机之间的关系
房地产危机、金融危机、实业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是此起彼伏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见图4)。房地产危机在引发金融危机、实业危机以及社会危机的同时,这些危机同时在彼此作用。金融危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加剧了房地产的资金问题,同时降低投资者、消费者以及生产者信心,进而给实体经济融资和市场带来危害。实体经济的恶化又会进一步恶化经济的基本面,降低投资者、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心,间接的恶化金融危机。社会是基本的宏观环境,社会危机的产生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这种影响严重破坏了宏观环境,而宏观环境是投资者、消费者及生产者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社会危机的产生无疑加剧了实业危机和金融危机。所以整个经济体系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方面恶化会引起其他方面的恶化,而其他方的恶化又会反过来加剧整体的恶化程度。所以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如果不加以引导,其影响是无法估计和衡量的。
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危害防范对策
第一,政府对房地产的压制政策应该循序渐进,延长价格泡沫破灭的过程,防止价格泡沫直线崩溃。一招毙命的政策造成了房地产泡沫的快速破灭。快速破灭必然导致房地产的快速崩盘。在没有缓冲作用下,房地产快速崩盘,价格迅速下跌,必然银行资金风险。在政府主导型的国家,击破泡沫不存问题,但其实施的政策要想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减少危害的产生是其力所不能及的。无论是货币政策、税收政策或者是一般行政政策,都无法在短期取得良好效果,并且由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即使在短期取得效果也无法保证短期效果与预期效果一致。
第二,大力促进实业经济的发展,压缩房地产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的比例。总结房地产价格破灭对经济影响,关键是货币资金大部分流入到房地产市场,冲淡了投资者对实业经济的投资,使整个经济的产业结果中房地产占据的过分份额,使整个经济受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过大。但是要想降低房地产价格破灭对经济的影响,首先就要压低房地产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所以政府需大力发展实业经济,吸引更多投资者、更多货币资金到其他领域的发展中去,以提高实业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地位。
第三,稳定就业率,稳定物价。这是关乎民生的措施。促进实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因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带来的就业危机,但是并不能消灭。为了冲淡房地产对就业带来的危机,建议政府在刺破房地产泡沫时,大力发展民生工程,以冲淡甚至消除房地产对就业的影响。同时,应减少货币供应以缩小流通市场的货币供应量稳定物价,减少流通市场货币对消费市场的冲击。政府在房地产泡沫逐渐破灭的关键时期,应该加强对价格的管控,防止投机主义者人为抬高物价。
第四,保障银行资金的基本稳定。银行危机是金融危机、实业危机以及社会危机的前兆,保障银行业的稳定是稳定经济基本面的重要举措,而资金问题是银行危机的关键问题。价格泡沫破灭必然引起房地产资金回笼困难,造成银行业的呆账坏账上升,资金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大。银行作为社会储蓄最主要场所,如果资金出现问题将引发疯狂挤兑现象(我国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就出现了严重的挤兑现象),这将严重损伤人们对经济的信心,造成社会性恐慌。保障银行资金的基本稳定,实质是保障人们的基本财产安全、稳定人们对经济的信心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刘金娥.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成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2)
2.吴铁稳,林珊华.日本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泡沫探析及启示—论政府在其中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3)
3.李宗怡.货币政策如何应对房地产泡沫—中日比较分析[J].亚太经济,2007(4)
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兆范文5
金融危机蔓延与新一轮银行业裁员
次贷危机与美国企业裁员
始于2007年夏季的美国次贷危机,在刺破了美国房地产业泡沫的同时,也使疏于管制的金融业经历了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随着危机逐步向实体层面传导,以及近两年欧洲银行业与一些国家债务问题的爆发,本次金融危机已从一场疾风暴雨般的灾难演变成了全球经济的慢性顽疾。2008年,花旗集团曾抛出53000人的全球裁员计划,以应对该集团在危机中遭受的大幅损失。
金融业的兴衰与经济状况休戚相关,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整个全球经济均在危机的漩涡中蹒跚前行。作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企业面对糟糕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了挺过困难时期并对后危机时代进行战略布局,不得不裁减员工、调整雇员结构,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提升未来的竞争力。
2008~2009年,美国经历了近年来最严重的裁员。2009年,美国大型企业宣布裁员128.8万人,该数值比危机最为严重的2008年还高出5%,为2002年以来裁员人数最多的一年。2009年裁员发生时段在分布上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70%的裁员发生在上半年。2009年末至2010年初,裁员人数开始大幅缩减。
2009年四季度,在经历了历时两年的大规模裁员后,由公司破产、重组引致的美国裁员潮终于落下帷幕。2010年1月的美国企业计划裁员数据显示,2009年四季度美国计划裁员151121人,为2000年以来单季裁员计划的最低水平。这一数据较2008年四季度下降了67%。同时,2009年12月的计划裁员为45094人,较2009年11月数据下降了10%,较2008年12月更是大幅下降了73%。以花旗集团为代表的欧美金融机构也放缓了裁员的进程。
欧债危机与新一轮银行业裁员潮
2010年底,世界经济运行出现了危机以来久违的“小阳春”,很多金融机构开始招募新员工。然而时隔仅半年,随着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与意大利(以下简称“PIIGS五国”)债务问题的不断升级,以及美国经济复苏步伐远低于预期,金融业再度迎来大规模裁员。
受实体经济下滑与银行内控不利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曝出坏账。由于金融机构的杠杆经营特征,投资者往往认为业绩增长较静态业绩本身更为重要,因此业绩超出投资者预期范围的变动往往导致银行市场表现的更大幅度变动。正是受到业绩下滑超预期的影响,银行业管理层开始酝酿大规模裁员。2011年8月底前,以英国银行业巨头为代表的银行业裁员潮已经拉开序幕。
如表1所示,欧美众多银行在2011年8月底前纷纷了大规模的裁员计划,仅8月份公布的裁员计划合计已高达4万人。2011年初至8月底,欧洲银行业已经历了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以来的最大规模裁员,计划裁员达67000人,其中英国银行业裁员人数占绝大部分,达到了5万人。同期,美国各大金融机构公布的裁员数量合计为10500人,远好于欧洲的状况。然而9月初,美国银行的决定再度使市场震惊。8月底前,美国银行仅宣布了3500人的裁员计划,一些市场人士虽也认为这仅仅是大规模裁员的前兆,但也仅预期裁员将可能达到1万人,但9月初美国银行即抛出了高达4万人的裁员计划。与此同时,在次贷危机中表现稳健的美国富国银行也正在通过旨在控制成本的“罗盘计划”,削减雇员数量。
本轮裁员特征分析
成本压力与悲观预期迫使银行调整业务结构
近年来的欧美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监管层大幅收缩金融体系内的杠杆比率,在加强对一些问题业务监管的同时,还从主动风险管理角度出发,一方面提高了各项资本与准备金的计提比例,另一方面使风险资产的计算更为严格化,以增强银行业抵抗风险的能力。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在总结危机教训的基础上,颁布了“巴塞尔协议Ⅲ”。新协议要求银行保有更多的资本与准备金,而这些资本与准备金并不能直接产生收益。目前,各国都在将“巴塞尔协议Ⅲ”与本国实际状况相结合,制订本国的金融监管法规。在新的监管规则下,银行业的经营成本被大幅抬高。虽然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稳健的杠杆率水平有助于金融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但刚刚渡过一轮严重危机的各大金融机构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仍然不堪重负。
随着PIIGS五国债务危机的不断升级,法国、德国等已处于复苏进程中的大型经济体再度受到了拖累。一方面,作为联系紧密的欧元单一货币区成员,对危机国家的救助符合法德两国的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两国又想在救助过程中尽量付出最低成本,同时有利于自身在欧元区中地位的提升。这种复杂的心态导致救助方案推进缓慢。2011年初至8月底,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银行、法兴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股票价格累计下跌幅度超过40%;由46家欧洲大型金融机构组成的“彭博欧洲银行与金融服务指数”下跌幅度达到31%,投资者对金融机构运行前景的预期十分悲观。与此同时,多数银行的经营业绩也持续低位徘徊,甚至出现进一步恶化。2011年二季度,瑞士信贷与瑞银集团的投行部门业绩下滑均超过70%,总部位于爱丁堡的苏格兰皇家银行投行部门和位于伦敦的巴克莱资本业绩下滑也分别达到了35%和27%。持有大量危机国家债务的欧美银行业不得不对现有业务进行压缩或调整,以在悲观的经济形势中生存下来。
为应对不堪重负的成本以及暗淡的经营前景,大型金融机构“开源”之路绝非坦途,而“节流”便成为大型金融机构的不二选择。美国银行的“节流”计划被称为“新美国银行工程”(Project New BAC),根据该计划,美国银行将在2014年前在消费金融等领域每年削减50亿美元的成本。大型金融机构的投资银行部门盈利能力下滑严重,而经营成本颇高,因此成为本次裁员的重灾区。瑞银集团本次裁员计划的3500人中,45%来自投资银行部门。因此,本次裁员是一次以压缩成本、调整经营战略为目标的结构性裁员。
裁员规模大,波及范围广
2011年上半年,金融业尚未发生大规模的裁员,但2011年7~9月间,无论从总规模还是单个计划规模来看,欧美金融业的裁员规模均迅速扩大。美国银行2011年9月公布的裁员计划在规模上已在向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看齐”。1993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宣布了6万人的裁员计划,其中35000人被迫离职,25000人提前退休。根据职业咨询机构CGC公司的统计数据,此次裁员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项裁员计划。而2008年花旗集团抛出的53000人裁员计划则位居第二。汇丰集团于2011年8月公布的裁员计划也达到了相同量级。根据历史上大规模裁员集中出现的规律,不排除将来有机构抛出更大规模裁员计划的可能。
本次裁员行动不是仅涉及金融业的个别行动,而是整个经济中众多行业的普遍现象。根据CGC公司的统计,2011年7月,美国各大公司计划裁员人数达66414人,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60%,裁员人数创下16个月以来的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以制药业为代表的一些非周期性行业也加入到裁员行列中来,其中最大的单项裁员计划为美国大型制药企业默克公司的13000人裁员计划。2011年8月,美国计划裁员人数为51114人,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增长达到了47%。此外,美国政府的裁员人数也有所增长,2011年8月,美国政府宣布将裁掉18426名政府雇员。2011年1~8月,各行业累计宣布裁员人数已达105406人。
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国内的失业率一度高达25%。在考虑统计口径上的差异后,目前美国10%左右的失业率水平已与大萧条时期16%左右的失业率水平相当,虽尚未及当时水平,但已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高失业的里根时代持平。
此次裁员的主动性更强
一些金融机构“梦想”宏观经济与金融业可以不经历长期萧条而在短期内恢复景气,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状况一直在“亚健康”状态上徘徊。银行家们开始着眼于如何控制经营成本和提升企业效率。
在次贷危机以及随后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中,各大金融机构的投资银行部门和住房抵押贷款部门始终是拖累业绩的短板,过去的盈利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经济形势。以汇丰控股为例,该公司2003年收购了美国家庭国际银行,此次收购使汇丰控股在美国成为最大的次级贷款持有人。在危机集中爆发的2008年,汇丰控股因次贷违约造成的损失数额达数十亿美元之巨。
在发达市场失败的教训使汇丰决心进行两大战略转移:一是将业务重点从零售银行向商业与公司银行转移,二是将业务重心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具体计划包括卖掉在美国、俄罗斯、波兰等地的一些分支机构,而在土耳其、墨西哥等近年经济增长强劲的国家扩张业务,汇丰计划通过战略转型在三年内缩减35亿美元的经营成本。这两个方向上的业务调整势必伴随大量雇员的结构性变动。
本轮裁员的影响与展望
负面影响:加剧经济波动与抬高补偿成本
作为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始终困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欧美地区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在2010年得到了短暂缓解,但2011年有了进一步加剧的趋势。金融业作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重要产业,在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但从业人数众多,而且其一举一动都关乎各个经济实体的资金来源与运用。一旦金融业开始大规模的裁员并伴随业务调整,势必带来更大规模的连锁反应。
2000年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均经历了一轮由泡沫膨胀引致的快速增长。2007年,虚拟经济的泡沫破灭导致各国内需下降严重,不仅周期性行业出现了大幅下滑,就连医药、食品等较为典型的抗周期行业也受到波及。金融领域的去杠杆化过程也大大收缩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来源。过去数年中,衍生品市场的膨胀导致金融市场中的杠杆倍数被不断放大。危机爆发后,一些金融机构的破产导致持有的衍生产品遭到清算,而另一些遇到困难被重组的金融机构则在股东或注资人的要求下,不得不大量剥离或减持手中持有的高杠杆金融产品,以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为代表的金融工具无法再向实体经济输送资金。因此,在2007~2009年危机集中爆发的时期,实体经济深受金融领域去杠杆化过程的影响。2011年初以来,金融机构的大批裁员与主动性的业务调整,势必重新启动相关经济领域的去杠杆化过程,此过程不会如前一轮那样突然,可能表现为循序渐进、逐级推进,但无论如何必然伴随着“阵痛”。
欧美各国在裁员方面势必会遭遇来自工会的强大阻力,因此每一次裁员均将伴随高昂的成本。虽然金融机构通过裁员能够在长期内削减员工的福利支出,但每一次裁员行动都必然伴随高昂的裁员补偿费用,这些补偿费用通常数倍于当地政府的法定补偿额。此外,裁员往往还将引发相关的法律诉讼,为应付这些诉讼,金融机构不得不付出高额的法律事务费用。因此,在做出裁员决策时,金融机构必须充分权衡裁员带来的成本节省,是否能够补偿由裁员引致的补偿金及各种间接费用。从近年来的经验数据来看,裁员本身带来的成本节省效应并不十分明显。
正面影响:有利于恢复有效供给
金融监管的放松与监管水平的滞后给予了投资银行业过大和过于宽松的发展空间,利益的驱使导致投资银行业整体涉足过多的高风险领域。经过层层打包的“次级债务资产包”不断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流通,以美国国际集团为首的保险机构又对这些“有毒”的资产包进行信用违约保险。最终,房地产专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业、投资银行业、保险业均因为次贷危机而损失惨重。如果说危机中的人员调整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那么现阶段欧美银行业的裁员行动表明它们已经开始从长远利益出发,通过调整业务的地域分布、产业分布,纠正危机阶段由于过度膨胀而畸形发展的业务分布。这些调整有助于重新恢复金融业本身对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职能。一旦“聪明的资金”找到了在经济中的合适位置,则整个全球经济中的创新机能将有望得到恢复,在不当产能受到抑制的同时,新获资金支持的生产部门将能够推动有效供给的增长。
同时,银行业的新一轮裁员与人员调整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带来财富缩减效应,将有效需求发挥作用的阶段向后推迟,这将有利于抑制过度需求,并有助于经济中需求结构的调整。
裁员尚需其他措施配合
裁员本身并不是保证银行长远发展的根本之策,只是一剂“良药”中苦涩的一味,须与其他措施协同作用,方能有助于企业从长远出发控制各项成本,优化业务结构。发达经济体中金融业员工过高的工资水平一直广遭诟病,高级管理人员的天价薪酬更是占据了金融机构管理费用中的很大一部分。2011年6月底,汇丰控股宣布计划在英国零售银行部门裁员700人,宣称这将为公司节省900万英镑的成本支出。巧合的是,这个数额恰好与汇丰控股首席执行官欧智华(Stuart Gulliver)于6月底获得的奖金相等。高管人员人力成本支出侵蚀着大量的银行利润,而过于激进的激励措施与优厚的奖金又反过来使银行高管乐于涉足高风险领域。因此,高管的人力成本应该得到控制,在企业经营与宏观经济的困难时期,工资粘性也应该被打破。
应辩证看待本次裁员
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兆范文6
Abstract: The unconventional incident refers to the emergency whose precursor is not sufficient, with obvious complexity and potential secondary harm as well as serious damage, and which can not be well disposed by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modes;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focuses on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and the response to the command. Whether natural disasters, accident disasters, social security incidents, public health events or other kinds of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will all bring harm to people's lives, property,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so on. In order to better take emergency measures, we need to make a reasonable prediction of emergency resource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Central Government reserves of rescue goods and materials, and optimize the emergency resource scheduling when the incident happened and after it.
关键词: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资源;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资源调度;预测
Key words: unconventional emergency;emergency resources;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serve of rescue goods and materials;resource scheduling;prediction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256-02
1 非常规突发事件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社会问题逐步积累,环境灾害频繁发生,社会面对各种灾害的脆弱性与日俱增。近年来非常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我国是遭受非常规突发事件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非常规突发事件所需要的资源进行分析预测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1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念
非常规突发事件于2008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中”首次被提到。在以往的研究中,非常规突发事件并未明确定义,经常被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紧急事件、自然以及人为灾难所替代。非常规突发事件,是指前兆不充分,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和潜在次生衍生危害,破坏性极为严重,常规管理方式难以处置的突发事件,其应急管理重点关注监测预警与应对指挥。它不同于一般性事件和事故主要因为它具备以下特征:
①突发性和信息的极不完整性。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在事前毫无征兆或征兆很少,难以完全预测它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发生以及危害程度多大,存在很强的偶然性。由于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的突发性,导致事件信息的极不完整性,造成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呈何种方式蔓延、需要多少救援物资,给处突带来了不利影响。
②特殊性和蔓延性。
发生同类事件的频率极低,使救援主体在处突过程中无经验借鉴的特点,致使每年造成逾百万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高达几千亿元,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常规的处突管理方式难以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使得事件的危害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危害程度不断加大。
③环境复杂性和多范畴性。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会造成多种灾害的并存或次生衍生灾害,事件涉及的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较多,存在很强的耦合性,交织关系复杂,同时,转化方向不确定,难以辨别深层次与位置因素。在处置一个主要中心任务的同时须朝向多个目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而这些目标并非可以划归为同一范畴,它会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和学科。
④规律性。
虽然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爆发具有很强的爆发性、复杂性及蔓延性,但它仍然遵循发生、发展、衍生扩散到平稳、削减这一客观规律。因此,我们在对应急管理的方式研究上,考虑到这一客观规律,提炼出高效的应对措施,削减事件的危害性。
1.2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分类
由于管理不当、决策失误等原因,极有可能将一般事件演变为突发事件,甚至恶化为非常规突发事件,非常规突发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四类。
自然灾害也称为天灾,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并给周围的生物造成悲剧性的后果。主要包括干旱、洪涝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如,2016年特大洪灾的突然袭击,致使573县受洪涝灾害,近900万人受灾,800多万亩农作物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超138亿元。2016年台风“海马”导致江苏、福建、广东三省189.9万人受灾,239.5千公顷农作物受灾,600余间房屋倒塌,32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47.6亿元。
事故灾难是具有灾难性后果的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由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引发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如,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第一次爆炸震级ML约2.3级,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爆炸震级ML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天津塘沽、滨海以及河北河间、肃宁、晋州、藁城等地均有震感。此次爆炸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66亿元,共调集了32个消防中队的128辆消防车、千余名官兵在现场全力灭火处置。
社会安全事件是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部分地区的政治安定、经济和社会稳定,并有重大社会影响。包括重大刑事案件、重特大火灾、恐怖袭击、涉外突发事件、金融安全、规模较大的、民族宗教突发等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突发性事件。如,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本土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损害高达1万亿美元左右,使美国民众对经济、政治上的安全感严重被削弱。2008年美国大规模金融危机的爆发,25家银行倒闭,就业岗位减少了近16万个,GDP连续两个季节呈现负增长。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如,2003年SARS事件的大规模爆发,国内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8例,全球累计病例8437例,死亡813例。
2 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资源管理
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相继之后,颁布并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目前,制定了对应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自然灾害20部、事故灾难43部、社会安全类42部、公共安全类12部,形成了以此为核心相应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框架。过去我国应急资源的管理低效,资源配置缺少绩效评价模式和管理标准,资源流动滞后,在救灾过程中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无法产生系统作用。这样的应急管理机理已无法满足非常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当建立专门的应急资源管理机构,不应仅仅是从研究情景-反应模式来模拟非常规突发事件,而应事先做好预测,优化应急资源管理,合理选址分配应急资源、合理分配应急物资种类、优化应急物流系统,特别是车辆调度的合理安排安排,这些都关系到了处理突发事件能否高效率的完成。
2.1 应急资源的需求预测
在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前,通过风险分析明确目标区域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预测应急资源的需求,融入数理分析法、社会经济评价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预测应急资源的需求情况并做决策优化。在评估方法上,我们可主要采用参数估计法、多目标规划法、动态规划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马尔科夫链、信息熵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等。
2.2 应急资源的选址
应急资源的选址对应急资源管理至关重要,合理设置设施位置,既可降低成本,还能保证救援的时效性,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我国的12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设立在了哈尔滨、沈阳、天津、郑州、合肥、武汉、长沙、西安、成都、南宁、青海格尔木、重庆,92%的储备库集中在了中部、南部和北部,其中中部占了约67%。内蒙古、东北三省、新疆、甘肃、、青海、云南占了我国的大部分领域,然而却没有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致使救灾物资运距过远,运输时间过长,影响了救灾工作的时效。新疆、甘肃等地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西安储备库规模较小,储备物质较少,中央不得不从长沙、武汉、郑州、成都调运应急资源物资,增加了运输时间、成本,拖延了救灾时间。
在应急资源的选址中,主要考虑城市防灾救灾设施设立后,产生的直接与间接费用最小,运输路程最短,以及救灾减灾方面产生的直接效用和间接的社会效应。在量化方面,可采用规划论中的最大覆盖模型,实现应急资源的最优覆盖。同时,根据不同的应急目标,可用多目标、排队论、多灾种耦合条件下的部分覆盖、条件覆盖、概率覆盖及多标准覆盖的动态选址模型,优化不同目标下的覆盖率,得到最优覆盖。
2.3 应急资源的调度
由于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以及蔓延性,在灾害发生中与发生后,应急资源的响应和恢复阶段资源的合理调度是减少事件带来的危害、保证抢先救灾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根据不同的应急目标要求、道路的通行能力以及受灾区域反馈的信息,可用后验概率重新进行风险估计,建立非线性多重反馈的动态模型,优化应急资源配置与调度,提高应急资源调度的科学性。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过快发展,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已经远不及它被破坏的强度,导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产生。目前,国际国内不断遭受非常规突发事件的袭击,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安全、政治稳定、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需对应急资源做专门的系统管理及优化。
参考文献:
[1]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李欲晓.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