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管理体系构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管理体系构建范文1
[关键词] 客户知识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体系构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客户关系管理是通过完善的客户知识平台、客户交互平台、企业生产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客户价值,以使公司潜在客户变成现实客户,使现实客户变成忠诚客户,不断拓展产品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其可分为三个层面:取得、增强与维持。取得主要是创造客户价值,取得新的客户;增强主要是改进现有客户的收益性,提高客户满意度;维持主要是提高客户忠诚度,以长期维持有助于组织获利的客户。因此,用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与客户价值三个维度来衡量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知识管理是指客户知识的来源与运用以及怎样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更有价值的客户关系。它是在获取、发展以及保持有利可图的客户组合的过程中,发挥信息和经验的杠杆作用。
通过对两者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客户关系管理的目的在于了解客户,以便在每一次交易中提供定制化服务,而客户知识管理则是将重点放在由客户端学习,以及理解客户的知识需求。因此,客户知识管理的策略就是把客户有关的信息转换为组织经营的重要决策参考,通过知识的获取、转移、实施与维持能够为企业运营提供实质的效益。故企业客户知识管理能力越强,客户关系管理越好。
Campbell提出了客户知识管理概念性构架,其中所提及的客户知识能力较客户知识更为深入,且为客户知识的进一步整合。并结合组织学习、市场营销战略和新产品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成果,认为客户知识能力由四个组织过程组成:客户信息处理;市场营销和IT(信息技术)接口;高级管理层的参与;雇员评估和报酬系统。客户信息处理是产生客户信息的组织过程,而其他三个是在组织内部集成客户知识的组织过程。因此,可以用客户知识管理能力来度量企业客户知识管理的水平。
本文在Campbell的基础上,认为组织的客户知识管理能力受到组织本身知识流程的效率以及与组织环境的互动影响。
1.客户知识的管理流程
主要是指客户知识的获取、传播分享和创新应用:客户知识的获取就是通过锁定正确的目标客户,运用最恰当的方法产生客户知识,识别具有不同终身价值的客户或客户群;客户知识的传播与分享是将通过分析客户数据和信息所积累的知识合理高效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传播和分享;客户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是运用客户知识,企业生产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在与客户互动的关系网络中,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2.组织内部的基础设施
(1)组织文化。在当今超强竞争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的来源于与合作伙伴的亲密关系,来源于企业外部的可以学习、使用和强化的知识,企业必须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客户的战略价值,通过强调组织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与客户的互动,营造和谐的组织学习氛围。
(2)跨部门的协同。不同功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对管理客户知识十分重要,这是因为:首先,客户知识的产生和散布主要是基于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会议或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的讨论,在实现显性知识传播和提升的同时,一些隐性知识也实现了有效分享和显性化。其次,在建立和更新一个共享的客户数据库中,需要不同的部门通力协作,决定什么样的客户数据需要存储以及如何存储。因此,实现功能部门之间的协同会有效支持企业的客户知识管理能力。
(3)支持的组织系统。支持的组织系统指的是员工发挥应有功能下的正式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员工责任和义务的层次结构及员工评估和回报系统等。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价值链来重组企业的组织结构,构建真正的客户中心型组织。高层管理者在沟通客户知识对企业的价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是把客户和合作伙伴作为知识的有价值源泉的驱动力量。员工评估和回报系统对客户知识管理能力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鼓励员工去获取客户数据,分享和运用客户信息,员工的评估和回报系统应该与客户满意、客户忠诚和知识共享绩效紧密联系。
(4)信息技术。良好的信息技术有助于迅速地收集、处理以及传输信息,并准确地活用信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网络化能力,无需将知识加以外显化,也能促进内隐知识在组织间转移。信息技术可以促使组织的知识资产流通,整合片段的信息和知识流,提供内部创造新知识和查询连接外部知识源,信息技术也能够攫取、结构化蕴藏在个体与团体中的知识,支援不同类型的知识及沟通形态,让组织成员或交易伙伴分享与利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构建如上图所示的关系模型。
参考文献:
[1]Alexandra J Campbell. Creating Customer Knowledge Competence: Managing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rograms Strategically[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3(32):375~383
知识管理体系构建范文2
【关键词】知识管理;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体系
一、知识管理与医院档案管理的关系
(一)知识管理是医院档案管理的新阶段。从医院档案管理发展的历程来看,医院档案管理经历了以下个重要阶段:1.档案实体的管理。主要是注重档案实体资源的整理与保存,目的导向是提供档案信息利用。2.档案信息管理。主要是注重开发利用档案的内容,重在档案信息的传播与共享。3.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主要在于对档案信息的内容以及其支撑工具的管理。4.知识管理阶段。一些发达国家档案管理已经到了此阶段,但目前我国的医院档案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医院管理者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对知识管理理念、方法及技术并没有很好掌握。所以应用知识管理的方法与理念来改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转变管理模式是目前医院档案管理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把工作重点由对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转变为对档案信息知识的识别、挖掘和重组,从而实现由医院档案管理向知识共享和知识的创新转变。(二)知识管理促进医院档案管理观念创新。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信息的服务利用非常欠缺;而且医院档案管理特别强调对档案显性知识的保管工作,而不注重对档案隐性知识的信息挖掘和利用。与之不同的是知识管理更为注重对显性及隐性知识的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讲,医院档案管理可以借鉴知识管理的理念,充分认识并挖掘医院档案信息的价值,把单纯的医院保管、存贮的档案信息进行充分转化、挖掘并利用,通过知识共享,把医院原始档案信息中的隐性知识通过知识管理转化为显性知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医院档案信息价值,为医院管理各项活动所用。(三)知识管理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知识创新。知识管理是一种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是以人为本,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动态管理。知识管理的整个过程强调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追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大结合。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要充分吸收知识管理的最新理念,利用知识组织和知识应用等知识管理的内容,提高医院档案信息的价值和服务价值。要在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发现隐含在档案信息中的有用知识单元,并对其进行集合组织,实现知识挖掘和知识表示,使利用者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医院档案室既要关注知识的组织与开发,又要重视知识需求与应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医院档案知识信息的功能与效益,这是医院档案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四)知识管理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及服务模式的创新。受传统医院档案管理观念的影响,一些医院管理者认为档案管理仅仅是保管单纯的“历史记录”,而忽略了其作为知识载体的重要价值。受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医院档案管理者往往将档案管理工作模式限定在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码和保存上,而忽略了开发和利用,或者说开发和利用也仅仅是从表面上,而未实际深入挖掘医院档案中隐含的知识资源,这种管理模式严重限制着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后,档案管理及服务模式将会有极大改变,档案管理从单纯的保管式向深层信息挖掘利用进行转变,通过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及技术,实现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知识化管理,从而实现对整个档案实体管理模式流程的创新。
二、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医院档案管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医院档案管理的制度措施还不完善、不系统。二是医院档案管理的观念落后,档案安全意识淡薄,档案丢失、损坏风险普遍存在。三是医院档案管理的设施设备欠缺。四是医院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低,诸多机构还未实现电子化、信息化管理。五是医院档案管理人才欠缺,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教育和培训。六是医院档案资源价值未充分被开发利用,未实现其应用价值、发挥服务功能。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体系
在知识管理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不应只停留在传统的档案保管管理阶段,而更重要的是担负起档案信息知识交流与利用的任务,成为医院的知识金库。医院档案管理者应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将大量无序档案信息整理编研,为医院搭建知识管理平台做好档案信息基础。同时应积极利用知识挖掘技术,提取医院档案中隐含的知识要素,通过知识挖掘、提取整合、分析归纳,将有用的档案知识要素通过系统平台的形式为医院管理者及医务人员提供知识化服务。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我们参考借鉴有关研究理念探讨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体系。(一)服务组织体系。基于知识管理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组织体系,主要包括服务的目标理念、制度流程以及组织设置这几个方面。1.服务目标理念。以人为本,以服务医院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转变传统档案管理服务观念,将其与知识管理理念相融合,从知识管理的角度促进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的知识化、系统化,为医院用户提供系统、全面、有效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促进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的知识化建设步伐,从而进一步促进医院整体知识管理体系的逐步形成。2.服务制度流程。制定基于知识管理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的相关制度及流程,从制度上对医院档案信息服务工作进行规范化、流程化、系统化。同时严格设置并规范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的各项业务流程,对档案信息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尤其是对于档案信息的知识化管理流程进行把控,不断提高档案信息的知识化水平,促进医院档案信息服务向知识化、系统化发展。3.服务组织设置。设立基于知识管理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职能机构,成立医院档案信息服务委员会,对整个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指导。同时从组织架构上健全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的三级服务网络,通过对各个服务层级进行组织管理,不仅利于医院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系统化,也利于对整个服务体系进行组织协调与质量控制。最终抛弃原始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流程,形成“以档案数字化为核心、以管理系统化为中心、以服务网络化为基础”的新的服务流程。(二)服务支撑体系。知识管理视角下医院档案信息服务支撑体系主要指支撑体系所需的软硬件技术平台、档案信息资源系统以及所需的人才资源队伍这几个方面。1.支撑体系的软硬件技术平台。主要包括软硬件设备设施,硬件设备设施如存储设备、服务器、终端设备等等。硬件设备设施是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硬件基础。软件则主要指的是相应的档案信息服务软件服务系统,包括相关业务管理系统、查询系统、模块加工系统等等。软硬件设备设施是服务体系的筋骨,是支撑体系运行的重要基础。2.支撑体系的档案信息资源系统。档案信息资源系统可以说是服务体系的血肉,是体系建设中尤为重要的部分,资源系统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服务体系所提供的档案信息服务质量。因此在建设支撑体系的资源系统时,要尤为注意几个方面:一要确保服务资源的全性面。即对所提供的信息服务要全面、完整,确保帮助医院用户全面了解相关领域内的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二要确保服务资源的准确性。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源。三要确保服务资源的连续性。要做好信息资源的动态化、连续化跟踪和管理,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可参考性。四要确保服务资源的及时性。确保提供信息知识资源可用、可靠。3.支撑体系的人才资源队伍。人才是实现医院发展的根本原动力,也是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支撑,可以说是服务体系的灵魂。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基于知识管理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体系能否构建成功,能否实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关键是有一支高素质的档案信息服务人才队伍,这是由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人员要在医院档案与临床和科研工作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了解医院档案工作对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影响,并分享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成果。同时要着力建设档案人才队伍:一方面,要不断汲取并充实人才队伍;要从人才引进及人才开发两个途径,一是选拔优秀人才到档案服务队伍中去。二是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与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建设合理高效的档案管理人才结构,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为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提供长期可靠的人才保障。(三)服务输出体系。基于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体系,虽有传统服务的成分,但更多的是高效的网络化、数字化、知识化信息服务。它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服务资源的数字化、虚拟化。二是服务内容向知识多样化发展。为医院用户所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档案信息线索,更重要的是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化单元信息。三是服务模式向个性化、主动化发展。医院档案服务机构要有针对性主动地为用户提供有关服务。四是服务环境开放化、多渠道化。医院档案服务从传统的封闭转变成开放式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医院档案信息交流与服务模式。1.服务方式。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以“主次相依、多层次结合”为服务理念。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的服务方式:一是直接型档案信息服务,包括提供原始性的医院档案信息材料,以及经过加工的二、三次档案信息材料。二是特色型档案服务,如专题档案信息汇报等。三是延续型的档案服务,如某一专题的科研档案信息资料。四是知识型档案服务,它是将医院档案信息转化为知识后提供的一种知识化档案信息服务。2.服务途径。知识管理视角下医院档案信息化服务途径主要是指服务提供者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概括来说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直接交流服务,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电子化通信手段等方式进行的即时交流。这种方式提供的服务是最直接的,不需要经过多层次加工的服务,通常提供的服务准确性和及时性能够得到保证。二是间接交流服务,这种服务方式所提供的服务一般是需要经过多层次加工的服务,通常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更为完整和全面,服务质量和水平也较高,但在及时性方面有一定弊端。
四、研究小结
本研究所探讨构建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是以知识管理为基础,以用户服务为最终目的,它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医疗机构提升档案信息服务水平,优化医院档案信息服务并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也为医疗机构自身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化建设提供了参考模板,这对于医院档案信息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讲,本研究对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框架的研究还不太深入、不够细化,且须在日后的医院档案管理实践中应用验证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任鑫.知识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档案,2009(2):37-39.
[2]张红丽,郑红艳.构建档案管理体系服务医院等级评审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4(19):204-205.
知识管理体系构建范文3
关键词:物联网;多媒体教室;传感器;智能化管理系统;状态监测;故障预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9-0058-03
一、引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次技术的改进和革新都会为多媒体教室管理带来新的便利。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步入巅峰之际,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再次为多媒体教室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日益受到重视而尚处于研发阶段且未大面积推广应用之际,有必要从管理及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现有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不足,进而探讨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技术实现路径,为破解高校教育技术部门面临的难题略陈拙见。
二、现有技术在多媒体教室管理中的应用之不足
当前的各类网络化远程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大都只能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对简单的音、视频设备的信号切换,对相关设备的启动与关闭等[1],还具有课表管理、资产信息管理、维护信息统计等辅助功能。然而却无法做到对即将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预判,也无法做到对已经出现故障设备的报警。而严重依赖教师申报故障,或者需要管理人员亲自到教室巡查去发现各类多媒体设备故障,之后加以维护。这对于当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部门管理人员欠缺、多媒体教室数量多、部署分散、管理难度大[2]的现状而言还远远不能满足高效的管理要求。
三、物联网技术及其在多媒体教室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多媒体教室的特殊性,设备出了故障之后,必须立即修理或者是更换,否则影响正常教学。因此,对设备故障的提前预警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得到预警信息之后管理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将故障加以排除,而避免影响正常教学。这点正是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乃至教师所激烈期盼的。对于管理人员而言,要做到设备故障的提前预警需要把握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并通过合理的分析之后,做出判断,并加以行动。
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RFID、传感器、移动网络、软件技术等相关技术的整合,能够使多媒体教室设备日常故障提前预知、发现及时、维修定位精确无误、设备安全更加可靠、资产管理动态化、各类数据统计可视化。进而促使多媒体教室管理模式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嬗变。
依据笔者的经验,在多媒体教学系统设备中最容易出现突发性故障的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音响系统、及投影机系统。要想做到对这三个系统设备故障的预警,需要利用物联网的理念和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收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对数据加以分析判断,在统一的平台上显示结果,并做出预警。
四、现有独立监控系统
1.局域网计算机软硬件远程监控程序
目前有些通用软件(如:鲁大师等)可以检测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流量监控、硬盘读写、CPU温度、显卡温度、硬盘温度、主板温度、风扇转速等实时数据并加以分析,最终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硬件关键部件的监控预警。有的软件可以实现开机速度侦测和实时屏幕画面监控。
2.投影机远程监控系统
利用网络管理功能对投影机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学校对投影机的管理水平,使投影机的使用和维护更加方便和规范。爱普生公司多款教育投影机所配监视和控制软件EMP Monitor,设置便捷,联网方便,功能完备。能够实现对投影机状态、电源开启状态、信号源、灯泡工作时间、内温、更换灯泡时间等实时监控;同时也能够对投影机进行远程开关机、信号源切换、调整设置(图像模式、亮度对比度、色温和梯形校正等)、设置定时开关机;更具有里程牌意义的是该系统能够通过电子邮件自动发送投影机风扇、灯泡、空气过滤器、信号、电源等多种警告或故障信息给管理人员,为投影机维护提供直接参考依据。当需要更换灯泡或者出现问题时,投影机可自动发送E-mail通知管理员[3]。2014年,索尼公司也开发出了支持远程监控功能的数款教育投影机,可通过网络对投影机进行管控。控制和监视投影机的状态,而且兼容各种控制系统[4]。这部分远程控制功能目前都是基于有线网络得以实现的,对无线网络的支持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3.音响设备远程控制软件
在多媒体教室的五大系统设备故障中,上课教师最关心的是音响效果,最难以忍受的就是音响故障。当无线话筒电量不足时会产生时断时续、噪声等音频信号失真现象。这时教师往往难以自行判断并及时去更换电池,而是选择下课电话报修。这种情况在多媒体教室日常管理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若能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电量不足时系统自动提前预警,及时提醒教师更换电池则能使教学服务工作做的更加贴心而高效。要是能够实时把握并远程调整音响设备音量,则会使教师声音效果得以保证。
目前已有部分音响设备生产企业(例如:舒尔)研发出了网络远程控制软件可以实现对联网的功放、无线接收机和发射器的硬件参数(例如:频率、增益、射频输出功率、音量及无线发射器电池电量剩余使用时间)进行可视化远程监控和调整[5]。
4.安防视频监控系统
在高校中,安防视频监控系统通常与多媒体教学系统相互独立运行,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有待统一协同使用,将现有的安防与可视化管理的红外摄像机和夜间红外传感(报警)器结合起来,融合与一个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之中。既可实现多媒体设备的安全,同时也可以通过查看摄像机视频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可视化管理。
然而只有这些现有监控系统的集成还远远不能满足多媒体教室管理“主动服务”的要求,还需要全新架构并集成另外一些传感器系统。
五、需要全新构建的传感器系统
1.研发光敏传感系统实现对投影机亮度的实时监控
尽管目前投影机已经具有远程监控程序可以自动发送更换灯泡信息给管理人员,但是这是基于特定实际使用灯时阙值技术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些投影机会因教室大小、焦距长短、灯光环境等的差异导致灯时阙值难以确定。有些教室在到达阙值前就已经达不到亮度最佳有效范围了,有些却反之。因此,若能在投影机内部某一特定位置研发安装光敏传感器,可以实时查看投影机投射的实际照度值是否能够达到亮度最佳有效范围值,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信息,以便及时维护设备。
2.研发位移传感器系统实现对电动幕布升降位置的实时监控
在我们的多媒体教室实际管理过程中发现的电动幕布常见故障有:布与传动轴分离;布没有很好地跟随传动轴的转动而起落;或者幕布转动机械式自停装置――齿轮行程限位器失灵,而致使电动机的转与停不精确。而电动机本身发生故障的概率极低。
对这些常见故障深入分析之后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幕布升降进程中临近末尾阶段的自停装置并不理想,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导致传动轴多转或少转。升时多转导致拉扯幕布底端,降时多转导致反卷幕布,升时少转导致幕布本次升不到位而下次降时多转,降时少转导致幕布本次降不到位而再次升时多转。
可以使用位移传感器精确控制幕布升降的尺寸来控制电机的转与停。位移传感器又称为线性传感器,是将位移转换成电量的传感器[6]。目前有滑动式、拉杆式、拉绳式等多种。拉绳位移传感器可以满足行程在幕布高度的位移传感。根据幕布实际大小将升与降的位移物理数据量设定阙值,如果在升降过程中位移量到达该阙值,则让电动机立即停止转动;如果在上述过程完成之后,实际位移量高于或低于该阙值,说明幕布发生故障,则通过网络报警即可。
另外,也可以通过振动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监测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可以使用压力传感器监测传动轴与布卷起与松开的程度来触发电动机的转与停。然而依据经验我们认为,前者没有必要,后者不够精确难以实施。
3.研发声音传感系统实现对音箱的实时监控
尽管可以对无线接收机及发射器和功放进行远程监控和调整,但是仍然难以保证音箱是否发声。声音传感器可以通过监测Windows系统开机音乐的有无判断音箱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一旦检测不到开机音乐,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查看无线接收机及发射器和功放的监控数据确定是计算机声卡、功放、无线接收机及发射器和音箱中的哪个设备出了故障。为了避免环境噪声干扰声音传感器监测Windows系统开机音乐,可以将此音乐设定为特定频率、特定时长的乐音。另外,声音传感器还能检测教室环境的声音强度,可以监测出教室音响音量过低或过高甚至啸叫,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掌握相关信息进行相应处理。
六、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
现有多媒体教室设备和设备管理系统中对传感器的应用还不够理想,只有部分设备具有网络监测功能,而且相互独立,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管理系统。
目前有两种数据采集设备架构方式:一是将数据采集设备独立布置于多媒体设备之外,形成新的系统,为多媒体中央控制器提供实时数据,多媒体中央控制器将数据传回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二是多媒体设备生产厂商在设备内部集成数据采集设备后,为第三方提供数据输出接口,由第三方开发完成数据的传输和分析处理,并最终开发完成智能化管理系统。
依笔者所见,将数据采集设备独立布置于多媒体设备之外是不现实的。一则多媒体中央控制器生产厂商并不能实现将数据采集设备完美植入多媒体设备中,二则数据采集设备独立于多媒体设备,显得过于分散,结合不紧密,稳定性和耦合度难以保证。如果各个多媒体设备生产厂商内置数据采集系统,并能开放采集数据接口给第三方,多媒体中央控制器生产厂商则可据此开发统一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既能满足多媒体教室管理需求,又能实现合作共赢。
七、结束语
多媒体教室是高校重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优质的多媒体教室管理能够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给予直接支持。物联网技术促进了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流程再造与模式重构,它能够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多媒体教室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为创造更加优良的教学环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焦飞,徐生.基于.NET的多媒体教室远程监控系统研制[J].肇庆学院学报,2013(3):12-16.
[2]陈勤.桌面虚拟化在高校日常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81-83.
[3]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EMPMonitor操作说明书[DB/OL].http://.cn/store/downloads/2009629112443.zip.
[4] SONY中国.VPL-CX278 :产品概况[EB/OL].http://.cn/pro/product/projectors-installation/vpl-cx278/overview/.
知识管理体系构建范文4
引言
我国的物业管理经过30余年的成长,在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物业服务从经营管理到运作模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原本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渐向服务创新型经营管理模式转变,物业管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物业管理职业能力的内涵已经由狭义的职业技能拓展到综合素质,不是单纯的满足上岗要求,而是要适应社会及物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从市场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来看,需要那些懂管理,善沟通,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人,而这些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养成,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依靠实践教学开展,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或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得以锻炼和发展。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更能够反映出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是构成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一个专业发展的核心指标。所以,对于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来说,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至关重要。
一、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缓慢
实训室是学生模拟工作情境,进行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场所,然而由于经费预算不足、场地有限等种种原因,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训室建设情况往往不如人意,全国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院校中,仅有少数学校建立了实训室,部分院校利用设备管理、房地产等相关专业的实训设备完成了一些课程实践,更多院校依托合作办学单位作为实训基地,在时间空间选择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仅能完成部分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2.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学生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相对而言,学习能力弱,缺乏动手能力。而高职现有实践教学中由于考核标准缺失、考核过程不细致等方面问题,致使实践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与考核,引入了多种评价方式。例如降低识记内容考核比例,提高实践能力评价权重,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布置策划方案等替试环节。然而,目前并未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学生还存有一定影响,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训、实习课程开课前对理论知识掌握不深,操作中问题较多,课后又缺乏对实践中出现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影响了教学效果。
3.专业教师缺乏行业实践,教学方法及考评体系不完善
虽然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然而满足高等院校教师招聘条件如年龄、学历等刚性指标的人员大多是刚完成学生角色到教师身份转换的毕业生,往往缺乏行业工作经验。尤其是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教师大都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转型而来,真正从事物业管理的老师凤毛麟角。学科研究和行业实践的脱节使得专业教育不能很好跟随行业发展步伐,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物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内容的设置,实践教学评价和管理体系作为一整套完善的教学环节,缺一不可。物业管理专业课程,包括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经营管理、设施设备管理、房地产营销、社区管理等专业课程,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合理配置实践内容。由于硬件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实践环节只能通过教师讲述,以“填鸭式”认知实践完成培训。这种教学方式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教学效果评价过于简单。
二、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近年来,物业管理行业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从业人员需求数量随着物业管理项目(面积)大量增加。以10000?O需要4~5个物业管理人员计算,全国每年至少需要新增十万名从业人员。随着物业管理行业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开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物业服务的技术含量,不少企业对物业管理人员的要求从学历到经验都更为严格,专业物业管理人员需求将继续走高;而相关培养单位的培养能力却很有限。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行业需要大量掌握物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基层物业管理岗位的业务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适应物业管理服务(包括中介和咨询服务)的高技能应用型物业管理专门人才。这个要求对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相对较高,导致了学生就业并不十分顺利,大多从事低技术含量的保安、保洁、客户服务等价值体现不高的工作。
三、构建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1.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良好的实训条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有力保障。学校因拓宽筹资渠道,加快建设步伐,满足教学需求。对于有经济条件建设的实训设施,应当尽快落实;有资金困难的项目,可通过与企业合作,拓宽筹资渠道,建成既能满足专业实践需要,又能为企业培训提供服务的实训基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此外,学校物业也可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如校内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及锅炉房、中控室等相关设备均为校内实践教学提供方便,具有耗资低且方便易行的优势。
此外,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一定程度上能真实反映出当地物业管理的水平及行业发展状况。加强与行业协会沟通,有助于高职院校熟悉行业动态,加深学生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认知,为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才培养更加满足行业需求。其次,要加强开设相关专业高校之间的横向沟通联系,交流办学经验,立足实践教学,丰富物业管理理论研究,推动学科良性发展。
2.重构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形式设计上,分两种模式教学:一是公共协调能力为主的课程,采用案例示范与模拟情景相结合的形式,二是动手实操为主的课程,采用针对设备或产品实际操作和技术分析(或模拟项目)相结合的形式。在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则强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训,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一个团队协作、发挥潜能、实践创新的空间。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引入企业专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学生明白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对毕业后尽快熟悉工作内容、形成良好工作习惯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一方面要反映现代建筑的智能化管理的特色和不同类型物业的现代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融入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将实训课程学习和合作项目企业培训结合在一起,努力使学生既得到专业技能的训练,又能感受现代企业文化的塑造。
物业管理专业要依托校内实践中心、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参照物业管理岗位标准和工作任务,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将岗位标准融入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实训+实习+就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认知学习、专项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建立专项实训考核标准、签订顶岗实习合同、细化实训实习管理制度等产学结合的有效机制,提高实践教学的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各方的满意度,实现多赢。
3.推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取得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将教师送入企业一线学习,使专业教师服务行业建设的同时积累实践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各个环节,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此外,要加强学生的“双证书”教育,确立 “一般物业管理员――业务主管――管理处主任或部门经理”为职业生涯路线的物业管理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要求学生在毕业使拿到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形成“立足岗位,双证上岗”的专业特色。
知识管理体系构建范文5
关键词:上善若水;石家庄乐仁堂;柔性管理
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制药企业生态工程综合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基于社会责任视角”(项目编号:HB14GL028)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上善若水思想视角下的石家庄乐仁堂柔性管理价值体系构建研究
收录日期:2015年1月26日
引言
老子的上善若水思想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将其与为人处世哲学相结合,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上善若水思想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经济管理层面,中国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了柔性管理。笔者认为,上善若水思想与柔性管理思想有相通之处并高于柔性管理思想,因此本文从两者相通之处切入,提出乐仁堂的柔性管理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不仅仅是对柔性管理的应用,更是上善若水思想与柔性管理思想相结合的应用,对乐仁堂的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使乐仁堂更好地面对万变的外部环境,高效地管理内部员工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一、上善若水思想与柔性管理相关性分析
上善若水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像水那样做到最好,之所以是最好是由于水的特性,水的特性与柔性管理思想的特点有着共同之处,我们通过挖掘两者的共同之处,才能从二者结合点入手来研究对乐仁堂的启发。
(一)上善若水思想与柔性管理思想。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柔可克刚。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用制度约束管理员工。而“柔性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开拓优良业绩。
(二)上善若水思想与柔性管理思想的相通之处
1、上善若水思想几个内涵。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表1)
2、柔性管理思想。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柔性管理思想:
(1)强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焕发人的内在动力,挖掘人内隐的潜力,变“要我怎样干我就怎样干”为“我要怎样干,想怎样干好”,极大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更好地适应万变的外部环境。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外部环境的易变性与复杂性要求员工或团队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履行职责的权利,而不必层层请示。通过“柔性管理”,才能提供“人尽其才”的机制和环境,才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决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强调沟通、开放性。上下级间的及时沟通,员工与员工间的沟通,只有做好沟通工作,才能及时了解员工道德需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刚性管理强调的是靠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柔性管理强调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更有利于企业的成长。
3、二者相通之处。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得出两者的想通之处,见表2,以人为本更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灵活变通启发企业建立适合自身的组织结构,强调自觉性启发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从而提高员工素质和整体素质,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协调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表2)
4、上善若水高于柔性管理思想之处。上善若水思想强调水利万物,应需而上,其思想精华与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便是倡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柔性管理更多的强调是人性化管理,对内彰显人性化、自主化,对外由竞争转变为竞争合作,柔性管理在强调诚信的时代应被赋予新的意义,除了能保证企业内部自主发展,于外部更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使企业走得更远。
二、石家庄乐仁堂公司经营管理价值现状分析
(一)石家庄乐仁堂简介。“乐仁堂”品牌创始于1935年,起源于北京同仁堂。乐仁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系1956年公私合营时成立的石家庄市药材公司,是河北省成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批零兼营的大型医药商业企业集团。2008年全国医药商业百强排名第15位,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同行业首位。如今的“乐仁堂”已成为河北省著名商标和全国医药行业的知名品牌。目前,集团下辖药品分公司、经营分公司、中药分公司、经销分公司、贸易分公司、唐山分公司、中药饮片厂、中药经营部等8家分公司和石家庄中汇医药公司、石家庄乐仁堂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乐仁堂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等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中西药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生物制品、麻醉、医疗用毒性药品、原料药、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等各大类商品2万多个规格品种。
(二)石家庄乐仁堂的价值理念“以德经商、诚信立业、文明生财”
1、质量:把好“真”字关口。好药治病,劣药致命,乐仁堂致力于把最好的药品奉献给百姓,每一种药品的来货渠道严格把关。不同的红参价格相差多倍,但难以分辨出等级,乐仁堂坚持购进质量优质的红参,绝不以次充好。
2、口碑:做好“诚”字文章。人们愿意去乐仁堂去购买中草药,称那里的中草药干净、信得过。中草药购进的时候掺杂了尘土和杂质,加重了中药的分量,很多药店简单筛一筛便卖给了顾客,这样顾客也便为那些尘土和杂质付了款,而乐仁堂的工作人员们一筛再筛,去掉土和杂质,让百姓买到货真价实的中草药。
3、内功:铸造“德”字文化。患难见真情,德商“义”字当头,2003年春天,SARS瘟疫悄然降临,全国中草药价格飞涨,焦急期待的人群在药店排成长龙,乐仁堂选择了造福百姓,千方百计保证市场供应,据粗略统计,全公司在抗非典销售过程中损失高达150万元。
4、责任:推行“仁”字方针。乐仁堂心系社会,服务百姓,近些年来,乐仁堂先后调整药价,在如今药业普遍图利的环境下,乐仁堂却降低了药品价格。乐仁堂曾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为契机,开展了“塑造诚信品牌,服务百姓健康”活动,对买药的特困职工、低保户、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实行最低价销售,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百姓药房”。
石家庄乐仁堂经营服务坚持围绕“德”字做文章,着力于把每个连锁店建成一所健康学校,并以多年的努力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诚信的口碑,但是并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管理价值体系来指导乐仁堂的发展。
三、上善若水思想视角下的石家庄乐仁堂柔性管理价值体系构建研究
上善若水与柔性管理的相通之处我们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人为本、灵活变通、自觉性、团队精神,这些都对我们构建乐仁堂柔性管理价值体系有借鉴意义,同时,上善若水思想赋予柔性管理思想新的内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于其管理价值体系的构建更是有指导意义。乐仁堂柔性管理价值体系,见图1。(图1)
(一)人力柔性。科学的激励机制,肯定大于否定,根据员工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有效沟通,管理决策的柔性化,柔性管理强调人性化,沟通能使管理者听取各方面建议和意见,从而使决策结果更易合理,同时,在沟通中,员工容易意识到自身价值,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充分授权,相信员工,逐步过渡到自我管理。这样乐仁堂员工的尊严得到了尊重,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更好地使人员趋于稳定,提高工作效率。
(二)组织柔性。现代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结构发展,由静态趋向动态发展,便于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做出调整,建立学习型组织,保持组织的适应性、学习性、敏锐性,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性。乐仁堂面临着同行业的竞争,应不断学习和调整,更好地突出自身特色。
(三)文化柔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柔性管理的核心。乐仁堂以德经商、诚信立业、文明生财使得乐仁堂拥有了良好的口碑。
(四)社会责任。乐仁堂以好善布施为宗旨,曾向困难职工捐款,还举行善行圆梦助学金活动,并为受助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让公众受益,并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形象。
主要参考文献:
[1]汪应洛.柔性战略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知识管理体系构建范文6
一、知识资本管理会计文献回顾
(一)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的形成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并逐渐取代土地和财务资源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资本取代财务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资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知识资本概念的提出,如何突破原来基于“资本基本主义”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构建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相融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知识资本管理会计作为这种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余绪缨指出,与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相联系的智力资本管理会计将成为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其形成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呼唤着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的时代正悄然走来。
知识资本概念最早由美国加尔布雷斯(J.K.Galbrainth)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提出。在知识资本概念提出以前,作为其先导的人力资本概念以及人力资本管理会计,已经经历了将近30年的历史。会计学界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和探索。但人们对人力资源这个概念提出了反思。尽管会计学界和实务界对知识资本管理会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知识资本管理会计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知识资本概念的界定 学术界对知识资本的界定目前还未取得一致意见,有部分学者将其定义为在企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也有学者将知识资本区分为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顾客资本或市场资本。
加尔布雷斯认为,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的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资本,而不是固定的资本形式。尽管第一个提出了知识资本概念,但他对知识资本的阐述并不具备定义的基本要素,不构成一种定义。
Stewart(1991)在《知识资本:如何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产》一文中提出了知识资本的概念,并于1994年进一步论证了知识资本是企业组织和国家最有价值的资产。Edwinsson和Sullivan(1996)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是知识企业物质资本与非物质资本的合成。Sveiby(1997)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一种以相无限的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Dzinkowski等(2000)将知识资本定义为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基础的权益,它可以是知识转化过程的最终结果,也可以是转化为知识产权的只是本身和企业的智力资产。
我国学者也对知识资本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唐韬智和王荣党(2002)认为,知识资本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各种知识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企业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知识,它与无形资产相比具有不同特性。在实践中,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确定、评估知识资本。他们还认为知识资本具有整合型、增值性和媒介性。贾银芳等(2004)认为,知识资本是组织系统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能给组织带来经济效益的知识资源。它包括给组织带来效益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也包括掌握和运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人。
(三)知识资本的评估 由于对知识资本的界定不一致,其评估方法亦有所区别。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形和需要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并在评估方法的基础进行准确的会计计量。
(1)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法。Sveiby(1997)与Edwinsson及Sulliveal(1996)对知识资本计量进行了初步研究。他们认为,知识资本计量的可行方法是用企业公允价值减去企业账面价值,所得余额就是企业知识资本的总额。这种方法很简单,但企业账面价值是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本身就包含属于知识资本属性的无形资产。同时,企业市场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由于这些原因,用这个公式计量知识资本显得有点困难。
(2)结构法。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明确知识资本的构成。由于项目的划分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Stewart(1997)将知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顾客资本,并分别进行计量和加总。安妮・布鲁金(1997)将知识资本分为四类,即市场资本、人才资本、知识产权和基础结构资本,分别进行计量、汇总。Malone(1997)将知识资本分成财务、顾客、流程、更新与发展、人力五个项目,在每个方面分别找了100多项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来表示知识资本的贡献与运用状况。
(3)Tobin比较法。利用企业的重置成本与企业市场价值的比值来衡量企业的知识资本,即重置成本/市场价值。如果一企业的重置成本低于其市场价值,那这个企业就获得了超额利润或者高于一般水平的投资回报,而知识资本正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源泉。进而,企业可根据情况和需要,用市场价值,重置成本来衡量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该方法与第一种方法一样,可用于同行业企业之间或不同行业间知识资本的比较,而且亦受外部因素较大影响,故须与其它财务指标结合使用。
(4)推算法。由于所采用指标或思路不一致而有不同的推算方法,但其基本原理相同。列维(BaruchLev)创建的方法分为以下步骤:首先明确公司标准年份的预期总收益,这些收益是由公司中有形资产、金融资产和知识资产共同创造的;其次,将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分别乘以预期收益率,计算出其收益额;最后,将预期总收益减去有形资产与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即为知识资产收益,再用之除以知识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即贴现,就可得出知识资本数额。该方法将知识资本视为无形资产,它是建立在企业价值=有形资产+金融资产+无形资产+知识资产的基础之上的。上述方法只能确定企业整体知识资本,没有对知识资本的具体项目加以区分和评估,不利于企业掌握知识资本运营情况,对知识资本的管理和开发意义不大。而“结构法”有助于弥补上述几种评估方法的缺陷。
二、知识资本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一)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传统的规范会计研究在西方理论界占绝对统治地位,随后,实证会计日渐兴起,并对规范会计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从近30余年来的发展态势看,规范会计研究日渐微弱,实证研究成为会计研究中的主流方法。无论从方法论角度还是从会计发展的实际来看,两大会计研究各有缺点但又有其存在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因此,在对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的研究中,两大会计研究方法应相辅相成、相得宜彰,甚或应相互接纳、整合创新。要在更高层次上有突破,从克服传统会计学局限的角度着手,拓宽研究视野,构建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相融合的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这是一个更加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实现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重大突破。
另外,这种研究不能局限于从会计学,管理学或者经济学的角度对知识资本管理会计进行研究,要从心理学、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角度研究知识资本管理会计,除了物质层面,还应注重对精神层面的研究。
(二)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的计量与记账研究 知识资本计量方法是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的难题之一。可以借鉴无形资产计量方法及其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知识资本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知识资本计量的方法及其评估体系。要像其他已有的会计项目一样,有一套被公认的计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才有会计记账存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