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语文教学的认识

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1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一、阅读教学要突出“读”

新《课标》在各阶段目标的阅读要求中均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教学应抓住“阅”和“读”。“阅”即是看,实际上是在用“心”读的过程。“读”一般指看着文字读出声音来。无论是“阅”还是“读”,都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反思我们过去的教学,阅读教学实际上是教师设计好问题,学生回答的过程。课堂上学生围着教师转,不需要有自己的思维。如此被动地学习,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阅读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感知―领悟--习得的过程。过去的阅读教学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领悟即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领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教出来的,而是靠朗读来体验的。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习得是学生学到了某种知识、方法、技能。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和领悟,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并用之于课外学习。

二、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语感的培养。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丰富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语感虽然和心理学、语言学、文学乃至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首先提出语感概念的却是语文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这说明语感这个概念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和语文教学有着不解之缘。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语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直至写入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

语感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且是多种心理功能协同活动的结果。记忆、表象、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都和语感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语感在听、读时会表现出理解的功能;在说、写时会表现出遣词造句的功能。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就会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因此,无论是从语感形成的心理因素看,还是从语感的功能上看,培养语感,对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形成,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由课内到课外,拓宽阅读领域

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过分地依赖课内阅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课本阅读上,由于量小,则不能产生质变,即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学科既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是无处在,无时不有。所以教师应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阅读领域,以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把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可通过别的信息渠道去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也可组织学生收听或观看与课文相关的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教材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分析人物的特点,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还可带领学生去领略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情风俗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在狭窄的圈子里闭门造车,而应恢复自己的生动和精彩。

四、应用最新的硬件设备来帮助阅读教学

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语文教学 教学认识 教学构想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教师需要明确学科特点,跳出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框框,把教学重点放到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所具备的素质上,在教学中,积极沟通与社会经济建设的联系,将实际运用有计划、有选择地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使语文教学适用于社会交际需要,适应学生将来的发展需要。

一、语文教学的认识

1.必要性。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终究是就业教学,职业教育是伴随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求而产生的,并始终与个人的生计问题紧密相连。教师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体制的转换,大量社会劳动者下岗,因而劳动力供远远大于需求,这使学生的就业困难在无形中就加大了,职业学校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很多人不可能直接就业,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谋职过程,自身谋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谋职的快慢和谋职的好坏。从这个意义上讲,引导学生学好语文这门与社会交往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使中等生具有让社会认可的语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具备全面的语文应用能力,会给谋职及将来从事的工作带来积极的帮助。

2.迫切性。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对象是学习的弱势群体,那么,他们语文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教授他们,采用应试教育下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把学生看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机械地掌握“死”的呆板的知识,那么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反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本来厌恶的情绪不断加深,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3.可能性。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要参加对口高考,但绝大部分的学生是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职学校语文教师改革语文教学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教师完全可以轻装上阵,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使中职生具备被社会认可的语文能力,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面前,使语文应用能力成为谋职的本领,这样就会大大扩大中职生的生存空间。

二、语文教学的构想

1.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做法,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增强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他们在社会求职过程中有积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在社会上谋到职位或谋职的好坏。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口语交际训练将会给予他们直接的帮助。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是不容乐观的,这就更需要语文教师对他们加强训练。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学生的需求有计划地、序列化地、由简单到复杂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贯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就课堂而言,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复述、答询、问题辩论等;就内容而言,大至社会重大事件,小到生活衣食住行;就形式而言,教师可以个别和集体相结合。在训练的基础上到学生毕业前对他们特别进行自我介绍、求职应聘等训练。这样坚持下去,学生能真正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社会求职过程中就不会因羞于开口、不善表达而影响求职的成功,这样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学以致用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2.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校本教材建设。在使用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在保持原教材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各年级各专业特点,适当调整删减一些课文,补充一些与本校专业有关的课文进行教学很有必要。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可补充普通高中的教材《庖丁解牛》,对庖丁遵循牛的自然规律进刀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高超技术,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无疑是表率,有很强的吸引力。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应用文单元的学习补充一些如《吸尘器说明书》等有利于熟悉业务知识的说明书。如果能多选一些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用性强的教材,则既加强了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巩固了专业思想,又增加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3.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习兴趣。进入职校的学生,普遍学习情绪低落,学习信心不足。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例如:举办成才报告会,联系古今中外一些名人早年学业不佳,后发奋努力成才的事迹教育学生;举办演讲会,点燃理想火花;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中职生的特点,举办多种竞赛活动:朗诵、猜谜、讲故事、纠正错别字等,给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信心。组成文学社团,进行文学创作和欣赏固然重要;举办应用文评论讲座,为社会提供应用文写作实属必要;可以组织“讲演团”,演讲国内外大事;可以组织采风社采访民情民风;可以组织评论组,开展书评影评活动等,让学生在应用中增长才干,培养语文应用能力。

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3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语文“对话”的本质内涵

只有正确理解了对话的本质,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地实现对话教学。对话不是简单的日常语文交际,从宽泛的意义上理解,不限于一问一答,而是广义上的交谈行为,包括所有使用语言的互动行为。只要说者和听者、作者之间具有同意和反对的关系、肯定和补充的关系、问和答的关系,处于相互作用的状态中,都可以是一种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章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自己都存在对话。

过去,语文活动终归认为的听说读写,实际上都是对话的行为表现。听、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而写实质上就是用笔说,写之前,之中,写者心中都有一个臆想的听者,所以我们有的老师在写的训练,尤其是作文训练中强调学生既要有自我意识,又要有听者(读者)意识,这是做得很好的。读,本质是一种倾听,读者面对文章,就像面对作者本人,读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与作者思想感情的融合,是与文章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对话,是全方位、多角度相互交流的整体过程。之所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现行语文教材中编排的诸如演讲、辩论,热爱家乡、参加公益活动等各种实践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对话,它是让学生直接参与进同生活、同社会、同文化等的思想感情交流,在交流中学习、积累、积淀、感悟、提升,只不过它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极强的对话。

二、认识语文对话教学的全新价值

面对学生,教师担当的角色就是道德布施、知识传授、疑惑解答等,完全忽略了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教学就演变成了照本宣科,机械训练甚至是强行灌输、绝对驯化的模式,对话既无必要,也无可能。重视的只是一些语言现象,顶多是一些语言规律的掌握,重视的只是对语文知识或能力的技能技巧性训练。面对如此高高在上的老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望而生畏,懂了知识与技巧,却缺了过程与方法,更没了体验、感悟和创新,这样的教学结果就使语文没有了真正的语文生活。

只有对话型的语文教学,才使得语文成了一门真正的学科,才从根本上发掘出了语文的生活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知识、技能之外,还得到动机、倾向、态度、品格、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进而从根本上满足培养人的需要,较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话教学的全新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不偏重学生的接受,而偏重学生的感悟。学生首先是一个读者、听者、说者、写者,即听说读写的主题,他正是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不断获得而成长起来的,教学对话只是为学生的获得成长创造最好的环境、最大的空间、最具可能性的契机而已。背着、抱着过河的学生永远是自己过不了河的,对学步的孩子,教师只能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试试去摸爬,最多在旁扶上一把。试想,一首好诗,学生只会读、背、写就成了学生学到手的好诗了?没有学生想象联想的发挥,没有学生带入自己生活情感经验的体验,诗歌的意境、辞采又怎样出得来,对诗人的感情又怎样领悟得透?

2.对话教学不偏重训练,而偏重实践。训练只是一遍又一遍的机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学生不是机器人,只有实践活动的过程才能让学生对语文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情,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大量枯燥机械的语言知识练习与诸如演讲、辩论、专栏创作、自然写生等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相比,哪一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结果当然不言自明。

3.对话教学不偏重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而偏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动机、意向、态度。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这很好。真情涌动、想要表达、或怀旧、或写今、或展望,总之一定要倾诉记录,这就是动机、意向、态度。情真意切,则文从字顺,它远比死教写作的技能技巧的效果来得快来得好。因为真实的情感萌动,就是最好最大的创作源泉。而现实的教学中确有只重形式甚至细化到是否入格入套的片面的教学模式。

4.对话教学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过程不仅是达到目的的途径,获得结果的手段,更是学生自我感悟、相互交流、形成意志、感受快乐的一个流程。获取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更丰富更有价值。

三、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

过去强调师道尊严,教师被奉为知识的权威,学生只是教师和知识的奴隶,师生间纯粹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新课标出台之前,不是经常见一些批判性的报道吗?学生用“难过”一词造句“我家门前的小河很难过”很感情化却被老师判定为错;“弯弯的月亮像豆荚”很生活化却因不合“弯弯的月亮像镰刀”的习惯而被判错;老鼠逃命撞到墙上“不省鼠事”极富灵性的创造,却被老师判为生造成语。教师举着权威的大棒不断抹杀学生的创造,实在令人堪忧。

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55―01

阅读能力的养成和培养不仅是语文素质的体现,它还会影响到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初中阅读教学在学生原有的文化积累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起始阶段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掌握目标变化,有的放矢

把握好初中与小学阅读教学的连接和差异,才能多渠道展开形式多样的教学尝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小学和中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其中有相同的地方,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诵读优秀诗文”。但更多的是不同,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小学仅要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初中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同时在初中阶段还针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字”“阅读浅易文言文”。这就表明初中阶段学生要有更广阔的阅读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这些变化和目标有着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准确地做出阅读指导,做到有的放矢。

二、提高参与兴趣,事半功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阅读教学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活跃起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新课教学前的识记竞赛,排演课本剧等,努力营造健康活跃的课堂气氛。还可以不间断地开设诸如“朗读竞赛”、“演讲竞赛”、“背书比赛”、 “找错别字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讲故事比赛”、“作文片段描写比赛”等等。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型的开展,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更是激起了同学们对于阅读的热爱,刺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爱读、乐读,并在爱读、乐读中得以提升。

三、加强美文吟诵,情感陶冶

我们现在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法是什么?是教师以滔滔讲析代替孩子自悟自诵,美读吟唱。事实上,配乐诵,分角诵,独诵,齐诵,赛诵,演诵,接龙诵……花样多多,情趣多多,比教师将文章大卸八块、咬文嚼字,有情趣千百倍!“文字本是肉做的”,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的。传达文字生命动感,须诵读。有人说: 诵到极致就是“说”,是平和、自然、质朴、生活化地说话,用“心”来说话。生活中,平民百姓不假矫饰、自然表白,正是吟诵之至境!诵读人之“心”与文本之“心”共鸣,淡然说,自然说,随心说,便动人心,撼人魄!韩军读杜甫《登高》,他化身杜甫,有了“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愤苍凉,韩军读《大堰河》,他与艾青心脉相通,感动在场师生,让全场师生跟着一块流泪,因为他真投入了。

诵当然包括背诵。巴金背诵《古文观止》200篇,茅盾背诵《红楼梦》,才有了《家》《春》《秋》和《子夜》等鸿篇巨著。自古便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诵读对语感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有着重要作用。

四、针对不同文体,循序渐进

有一段时期,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很多人对政治、历史太敏感,一不小心成了历史老师(大讲写作背景)、成了政治老师(过分强调主题),把说明文容易讲成科学论文,忽略文字的教学!其实不同文体,不同时期的文章,在阅读时侧重点应略有不同。

现在以教学文言文为例,来阐释语文课如何充分展示阅读的魅力。

首先让学生把没有标点的文言文读一遍,然后再读有标点的文章,不用老师讲学生便体会到了标点的重要性。

在文章翻译时,首先强调几个重要词:

第一步,让学生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或成语, 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的很多双音节词就是由古代的单音节词演变来的。

第二步,师生互换翻译文章,即教师先说文言,学生说白话,然后教师说白话,学生说文言,从中进一步感受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第三步,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第四步,现场背诵,独背、分组背、齐背、两人一齐背(面对面、背对背、并排各背各),形式多样。

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就是拼音教学。根据相关教学要求,汉语拼音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识字,并对普通话进行推广和普及。也就是说,汉语拼音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辅助工具。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将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当作教学目的,这种认识就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虽然汉语拼音教学有着自身的作用,但是却不应该赋予过多的附加意义。将其当作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显然和当前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不相符的。教师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对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进行再认识,明确汉语拼音教学的定位特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再认识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降低汉语拼音识记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区分

传统的拼音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背诵整张汉语拼音字母表,并且还要学会默写所有的拼音字母,可想而知这样严格的要求对于初入小学的学生而言存在多么大的难度。这样的要求没有将拼音教学作为工具进行教学,而是直接当成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他们学习的兴趣。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应该降低汉语拼音识记要求,让学生对汉语拼音字母表进行熟悉和正确书写即可。对于小学生来讲,认读拼音字母没有什么规律可循,而汉字却可以根据文字之间的相似性进行识记。所以拼音识记需要学生进行机械记忆就有难度。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一年级 ( 上册 )第三组第八课“zh ch sh r”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应该降低汉语拼音识记要求。在进行该部分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将其与“z、c 和 s”分开,告诉学生它们的区别所在。由于它们在外观上十分相似,并且读音也较为相近。“z、c 和 s”为平舌音,而“zh、ch 和 sh”为翘舌音。教师不应该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而应该科学指导,重在教学生识记的方法,帮助学生区分拼音之间的细微区别。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就可以明确拼音教学的工具性,从而帮助小学生攻克拼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降低汉语拼音拼读要求,帮助学生掌握认知规律

传统的语文拼音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拼读,同时还要做到直呼音节。可想而知,要在拼音教学中,特意要求学生进行这样的学习和训练,对他们来讲将会存在多大的难度。如果太过注重拼音的拼读要求,就会在拼读学习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使识字和阅读训练的时间大大缩水,影响语文课堂的进度。所以,相比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降低汉语拼音拼读要求,让学生在学习拼音时只需要做到准确拼读音节即可,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认知规律,促进语文教学的开展。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一年级 ( 上册 ) 第四组第十课“ai ei ui”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应该降低这几个音节的拼读要求。“ai、ei 和 ui”属于汉语拼音中的复韵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而成的拼音形式,所以自身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不应该直接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对含有这些复韵母的汉字进行直呼音节的练习,因为这样会比较浪费时间。更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这些音节的拼读规律,帮助学生准确拼读音节。因为汉语拼音对于汉字的认读起到辅助作用,准确拼读即可达到这一目的。

三、降低汉语拼音书写要求,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6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根据是围绕课本内容展开的,而语文教学又是多种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但是我们很多同行都为了受到领导的表扬和所谓的成绩,都很违心的奉行 “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思维,从而形成了以考试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经不再是“教”与“考”之间简单的关系,而是考察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结合我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心得如下。

一、文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新课标的实施,对陈旧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的学,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烦,而新课标倡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它要求我们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教学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梦想时,一个小男孩怯怯地举起手,站起来说:“每当皓月当空,夜深人静时,我总想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变成一只老鼠,偷走……”没等他把话说完,全班同学便哄堂大笑。老师说:“我们的梦想应该是崇高的、美好的……”小男孩听后哭了,哭得很伤心。十年后,小男孩长大了,在写给老师的信中,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并把他当年作的诗补全:“我想变成一只老鼠,把冬日的光辉偷回,还给迷人的金秋;把春季的鲜花盗去,装扮夏天的风流。我想成为一名大盗,把世间的黑暗统统偷走,哪怕闪电划破云头,哪怕寒风把心刺透,我也决不缩回已伸出的‘黑手’……”。

新课程要求师生关系是民主和谐而且是“双向型”的,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课堂上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不是老师教的,而更多是自己学的,当然教师并不是是课堂中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的,教师则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习惯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些有创造力,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只等着老师喂知识的鸭子,新的课堂教学策略指出让老师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有效的调动学生全部的积极性。所以我在课堂上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行与行之间的、排与排之间的、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各种比赛的形势,来增加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有就是适时地鼓励表扬,“你真棒,你回答得很到位,你理解得很正确,你的思维总是那么与众不同……”这些鼓励性语言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另外,对学生的表扬应根据对象、场合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语言,对优生应适可而止,对差生则要多慷慨一些,适当的表扬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而不适当的鼓励只会导致学生骄傲。新《语文课程标准》是提倡以积极的评价为主,但并非有错不改,而是方式应委婉一些,委婉的批评,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我认为这样才是真正领会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精神。

三、分清主客体,还给学生主体的权利

我们部分教师经常犯的一个毛病那就是不注意引导学生,而是给学生讲的太多,就怕学生不知道,就不停的给学生讲,结果,在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发现,我讲的越多的东西学生反而学得不好,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天地中,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总结了有关“看”的成语,最后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学生学到的东西大多数都是自己主动学的,由此我渐渐的悟出了课堂策略中什么是“自主”,所以我采取了以下方式:首先,凡是学生能做的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做。我每次讲生字的时候,都花费的时间很多,学生学的效果也并不是很好,现在,对生字的学习,我不再用大块的时间,只讲一些易混易错的,其他的自学,学生学得确实也不错;其次,能说得让学生自己去说,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在讲《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先自己说说对规则的看法,再来评价一下爸爸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学生一下子对课文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最后,凡是自己能写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写。在北师大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说明指出本学期要培养学生做批注的能力,于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注意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做批注,写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这些我从不给学生标准答案,只要求学生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就行。这样学生就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既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也显得更轻松一些。

四、注重创设情景,运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