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

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范文1

(一)内容比较。近年来,我国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教育内容方面,有着本质性的改革,转变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形态。当前,我国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以实时政策、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总基调。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上相比日本而言,缺点主要体现在:1.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虽有,但缺乏一定量的精品课程;2.人文素质教育的开设热情虽高,但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随意而为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实际的组织开展中缺乏良好的主观能动性;3.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设置虽多,但仍不够成熟,仍需要不断地优化教育内容。例如,在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仍以“文史哲”为主体模式。即,将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文”“史”“哲”,并作为核心课程与必修课程。这虽然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广度,但缺乏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显著气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与日本相比,虽然我国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但两者的立足点与出发点是一致的,即依托完备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实现对设计艺术人才的全面培养,以更好的切合专业教育的需求。

(二)方法比较。不可否认,中日在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共性。但两国之间又表现在各自特有的优势。在日本,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多样化,强调开放式的教育方法下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发展。我国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缺点明显:1.人文素质教育强制性纳入课程体系,并缺乏相应的机制与措施,确保人文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后的有效开展;2.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单一,与实际的教学需求脱节。尤其是设计艺术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知识结构不吻合,进而难以实现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所以,我国设计艺术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首要任务就是逐步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在构建有效专业教育的同时,基于多元化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二、借鉴经验,大力推进我国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

通过中日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地位、内容及方法上的比较分析,可以客观地说,我国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在近几年的改革发展中,优劣并存、喜忧参半。因此,我国应借鉴日本的优良做法,大力推进我国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发展。笔者认为,我国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设计艺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结构、教育方法等,从本质上推动我国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实现对设计艺术人才的综合培养。

(一)转变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夯实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首先,我国应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设计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并做好宣传工作,让师生真切的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其次,人文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在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体现,而且需要在国家教育的政策方针中有所体现。以法律法规的方式将人文素质教育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更有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再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人文素质教育。高校应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编制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专业教育教学活动旨在,并夯实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优先地位;最后,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人文素质教育与设计艺术专业的内在联系,在思想行为上认可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与内涵,进而提高师生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优化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结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在日本,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并表现出显著的国家特色。对此,我国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应切实做好:1.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意志的同时,对已有的课程内容结构进行合理的编排,如近现代史纲要、思修、毛概四门基础课程;2.立足于自身的办学特色,整合设计艺术的专业设置需求,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加强综合人文科学的教学。首先,强化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多种知识的人文素质教育,并纳入考核体系之中;其次,加强设计艺术基础性课程教学;再次,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加强社会实践教学;3.规范并压缩已有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对于一些课程内容,应进行精简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并且,教育内容结构以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专业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三)改革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构建有效教学。首先,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在纳入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性。这就强调,我国应进一步研究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性质及特点,提高其在纳入课程体系过程中的科学性;其次,着力提高设计艺术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的科学性;1.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2.依托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形成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方法;3.基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构建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结语

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范文2

1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1.1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当前,国内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高等教育,将文化素质教育引入高等教育领域进行重点发展并非对当前高校专业素质教育的否定,而是将其作为与专业素质教育相并列的教育类别并列存在。所以,就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及素质教育的内涵而言,高等教育应该在进行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换言之,就是在开展专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这一教育理念明确指出了素质、知识和能力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因素,其实质是学生教育中做人与做事教育的统一,其中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知识和能力则教会学生如何做事。这在根本上符合了党和国家提出的教育方针。1.2文化素质教育是开展专业素质教育的前提国内高等院校一直以来推行的专业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这很显然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对人才的需要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还要求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一个人的知识与能力能否得以充分发挥和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所以说高等院校开展专业素质教育的前提便是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的三大因素中,素质教育既是核心,也是知识与能力不断完善的终点。

1.3文化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结合当前社会对综合型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求高等院校不断改变当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变革过程中,在专业素质教育中引入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研究和讨论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而展开,得出开展符合当前社会实际专业教育离不开文化素质教育的支撑,文化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1.4两种教育的结合是客观事物相互关联性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初入职场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很多问题并非依赖学校所学理论与技能所有效解决。这就对高校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限于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互不相连的知识和孤立的对待问题的思维都不能很好地辅助学生运用于实际,需要向学生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和培养。而长久以来高校所开展和推行的专业教育模式已不足以满足这些要求,这就要求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给学生客观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

2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2.1现阶段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近十年来的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主要有:(1)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和优化,以学分制教育为前提,设置门类繁多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并向学生规定最低选修课学分;(2)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倡或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必要的社会调查和实践,并根据实践内容撰写报告;(3)创建校园文化。在高校内部借助于文化景观景点的构建,在校园内营造文化教育的氛围;(4)进行理论研究。通过专刊专著的编辑出版、进行专题学术讲座及研讨、创办学术论坛等方式对文化素质教育理论进行研究。

2.2面临的困难与不足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国内高等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水平的成功,但同时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首先,尽管很多高校都设有文化素质教育机构,但由于院方没有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重视力度不够,缺乏政策和资源的辅助支撑;其次是教师观念尚未完全转变,不愿将精力放在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之上。这主要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缺乏相关配套政策、专业素质教育老师没有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意识和动力、或自身文化素质能力不到位;第三,学生缺乏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动力。受国内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未能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漠不关心,多数时候只是为了达到学校要求而选择必须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很少能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其中;第四,围绕文化素质教育所开展的课外活动质量不高,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往往出现学生中途退出的现象。

3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层次

3.1学校宏观指导层面的融合由于国内高校的办学层次及特点各有不同,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必然各有千秋。这就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设置符合学校专业素质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以天津大学为例,学科基础课、自然科学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等理工科类科目的教学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仍占据着主要地位。为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学校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素质教育之中,同时,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促使专业老师对文化素质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日常专业教育中将文化素质教育付诸实践,成效明显。另外,同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由于受到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和学制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就不一定完全适用。在高职院校中,“就业”是其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和导向。其培养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课程设置不要求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侧重于对实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同时,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通常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全程学时较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始范围,因此,为在高职院校有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很有必要。故需要根据各大高校自身的层次特点以及教育现状和目标设置符合自身教育实际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最终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同专业教育的相融合。

3.2专业课程层面的融合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还得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人文知识讲座、开设文化素质选修等方式进行,但又不得单纯局限于这几种形式,而是以学生专业为立足点,不断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形式进行丰富和完善,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实现两种教学类别的融合贯通。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要通过挖掘学科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既达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又使得教学工作充满吸引力。同时,对教学形式还要不断进行革新,除了当前推行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实验教学以及人文讲座等教学形式外,还可以尝试顶岗实习、研究性学习等不同的教学形式。此外,还应该变革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将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融入其中,激励学生、教师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积极参与评价。

3.3文化环境层面的融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还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文化。通过与地方特色文化的相结合,能够达到教育内容丰富与教育特色彰显的双重目的,在弘扬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对文化的传承能力。以丽水学院为例,丽水学院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将华侨文化、青瓷文化以及畲族文化等极具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到学院文化素质教育之中,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4文化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路径

以文化素质教育总体要求为指导,不断开展在专业素质教育中贯穿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寻求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有效路径。

4.1认真落实文化素质选修课,确保文化素质教育能够实质性开展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课程进行宏观设计。将学生文化素质提高作为总体目标贯穿其中,从根本上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学生要想顺利毕业,必须选修够6学分的文化素质选修课。同时,在学生选修文化素质选修课时,学校应提供合理化建议和指导,尽可能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程。

4.2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确保文化素质教育能够多方位开展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文化素质教育相关的讲座、比赛及各种社团活动,组织学生集体参观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激发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与实践等等。

4.3提高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增强文化素质教育吸引力不断引导专业教师转变理念,借助于企业实践、教学研讨、课程进修以及教学技能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专业教师文化素质水平,促使专业教师既有意愿又有能力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实践中就有很多专业教师通过自身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素质教学经验。例如,借助于校园人文景观,引导学生进行校园人文景观短片的录制,完成“视频编辑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在短片制作中引入对“苏裱技艺”的介绍,使学生既了解了“苏裱技艺”,又掌握了短片制作技艺;在“三维动画”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创作“数字吴文化园”,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又了解到“吴文化园”。因此说,学生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是对自身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

4.4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丰富文化素质教育形式当前的课程教学尚且以班级集中授课、笔试集中考试的形式为主。高校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探索课程教学形式及考核办法的变革。可以通过成立课题小组进行分组教学来变革教学形式,而对于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考核则可以采用作品创作的方式进行,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全程、作品创作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考核,最终采用答辩的形式完成考核工作。对于综合考核及答辩结果优秀的学生,可以在确保其达到毕业设计要求及论文创作的前提下给予免答辩的政策。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的变革都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素质教育。

5结语

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目标;教学管理;开展效果

我国在教育教学方面一直以“科教兴国”为指导,带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实现教育体制改革,应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并以此为目标指导教学管理工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一、现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对于素质教育,国家很早就明确指出,应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育人为本,确保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现代化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不仅如此,对于教育工作者,要求其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树立创新观念,改善教育方式,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以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提升。总的来说,现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通过素质教育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令其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等。其次,注重学生理想、道德的全面教育。通过素质教育,能够令学生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优势,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最后,在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完善文化教育,还应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包括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

二、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开展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法

依据素质教育目标开展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校应确立总的管理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在学校中确立总的管理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通过确立总目标,能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方向,进而全面把握素质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渗透情况。与此同时,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方向对于学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使之不断完善自我,进而适应当前社会需求。

2.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以该基础为出发点,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确保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作为发展教育的主体,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依据国家政策规定,寻找素质教育的切入口,以更加有利的方式将素质教育融入教学管理当中,尽显素质教育的本质。

3.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

素质教育不仅局限在学校之中,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所以,在素质教育开展过程中,应严格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确保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有效联系,促进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建立社区教育机构。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而言,社区教育是最为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使家长与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学生动态,进而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

4.推动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教育改革已逐渐深入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教学环境的创设,并对落后的教学方法予以改革,以此助力教育改革的推进。

三、素质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前景展望

在基础教育当中,不仅要完善知识教育,还应加强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基础保障,为了有效促进其发展,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评价体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思想的转变、内容的完善而完成的。要对学生素质教育情况予以判断,对教学管理水平予以判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管理水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素质教育将是教育管理的主要方向,是发展科教兴国的关键形式。为实现教育体制改革,应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并以此为目标指导教学管理工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以此为目标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育体制改革,为发展教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龚一鸣,史晓颖,童金南.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以“地史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6(9):59-62.

[2]彭艳霞,彭银,奚春睿,等.建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医学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体系[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6(2):1-4.

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特点

1.引言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实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在理科教学中,高中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加强对该学科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另外,这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化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并逐渐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针对素质教育的这些特点,应当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强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最终开展有效教学。

2.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

(1)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科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所包含的内容有一般的能力和特殊的能力。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学生一般能力的培养,如注重学生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和记忆能力等的培养。比如,在进行金属钠的实验,将其放入加有酚酞的水中时,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即先冒出气泡,后溶液相应地变成红色[1]。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性,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2)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的科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高中化学教育要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一般的科学方法和化学学科的科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即分类、类比和证明等。同时,还要求学生注重对模型、实验、观察等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比如,在进行对苯分子的结构教学时,学生就应当先进行定量试验得到相应的化学式,再与烷烃进行比较,从而比较快速地得出苯本身就是一个不饱和的烃[2]。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有效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的方法,才能够逐渐提高自身的化学技能。

(3)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为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化学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知识的教育,这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前提。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化学基础知识不仅仅是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所要学习的,更是对其他课程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学生必须掌握高中化学课程中最基本的公式、原理和名词概念等基本知识。

3.素质教育理念下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措施

(1)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化学教育中

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品质教育对于学生进行化学内容的学习,可以起到一个导向、动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当利用化学史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相应地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引导学生看待相关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社会发生的相关事件,如酸雨、臭氧空洞和环境污染等现象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习化学的意义。

(2)教师应当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切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由教师进行的,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高中化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时候,教师应当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明确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和目的[3]。即教师应当加强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明确化学知识所针对的是全体学生,不能只单纯地注重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一些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要一切面向全体学生。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科学,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非常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课堂演示实验的重视,并相应地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前有所准备,在试验后有所收获。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实验逐渐感受化学的力量,从中体会到自己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语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具有非常独特的特点,要充分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高中化学教学就必须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化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良好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进行各项化学实验的时间、技术和空间等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房红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

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方法

素质教育进入课堂是在初中阶段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将素质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知识点没有其他科目丰富,题目相对其他科目而言也较为稳定,学生很少做超出课本内容的题目,因此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时期。

一、在初中数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是一种多元化的思维,数学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多元化的发展。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初中数学中,有的问题的解并不是唯一的,这就教会了学生看问题不应该只看表面,而是要从多个角度是出发,灵活地思考问题,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实现学习的乐趣。此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完善优化目前数学教学的问题,其可以从实际社会的层面出发,为人才培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且素质教育的存在就是为了在教学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前社会的人才需求奠定基础。此外在初中数学中应用素质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观念和个人素质,并提升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其更为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最后开展素质教育可以重视学生心理发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力。所以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完善优化自己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开展教学前要先掌握、了解素质教育的重要和意义,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较为传统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很多阶段的学校教师都在努力地完善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目前来看,教学的深入改革预示着传统教育的退位,但由于教师和家长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想要完全改变思想观念还需要一定时间,现如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没有重视其实践能力,导致在课堂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枯燥,无法提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学习水平低下的情况出现。

(二)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此外造成素质教育无法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师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其大多在教学中使用保守教学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需求,导致方式较为落后。此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观念的印象,在教学中以自己为主,导致学生过于的依赖教师,对于教师在课堂中讲解的理论知识无法更好地进行记忆,大多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在考试时只能靠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来提升一点成绩,造成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效率不高,从而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最后由于目前初中教学的方式较为保守,教师没有对知识进行扩展,只将数学知识局限在课本中,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不到新的知识,无法对数学公式等进行灵活运用,对自身思维发展造成影响。

(三)无法解决差生变好的问题目前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论是开展本科教学还是开展素质教育,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差生的问题,在实际学习中学习较差的同学和学习较好的同学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我们教学时要针对所有学生,让大家一同进步,但总体来看教师还没有这样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大多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播,没有过多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对其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且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重视对好学生的培养,忽视了其他学生的情况,长此以往造成学习好的是真好,学习差的依旧很差,造成了两极分化的情况出现,对素质教育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四)教师自身素质较差除了传统教学的问题外,教师自身的问题也是影响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技术的水平较差,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质量。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水平较差,其自身对于素质教育的认知不够,无法开展素质教育的内容,此外大多学校因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实际教师招聘过程中只重视教师专业知识的累积程度和学历的高低,没有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能力。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大多由于学校安排的教案、时间等因素影响,属于被动性教学,导致应有的进度赶不上,不该讲的内容全都讲完了,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过于依赖学校的安排,缺少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从而对教学质量及素质教学的开展造成了影响。

三、数学课堂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一直以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中都是教师为主体,灌输学生数学知识。但是,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叛逆阶段,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依旧按照传统的方式来教学,教师和学生就会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位置,学生不仅不会感激教师的负责,还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因此,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就应该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同时,教师也不要一味紧抓学生的学习,应该给学生时间自由发挥。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讲授完课程之后,可以让学生对于实现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进行归纳总结,在他们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再加以指导,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深刻,也会提高上课的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是所有学科之中最为抽象难懂的一门学科,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甚至对数学有一种恐惧心理。因此要想更好地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中来,首先就要让学生爱上数学。比如在教师在教授一个数学概念或者公式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解一下这个概念和公式产生的背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数学知识,还可以学习到其他知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继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课时,如果只是死板地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那么在学生面前展示的将是密密麻麻的图表信息,而找不到其中的重点。如果教师能够把图表信息转化为叙事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让学生可以根据图表里的信息自由发挥,这样可以使课堂充满趣味性,使学生爱上数学。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会做多少题型,而是学会解决各种题型的方法。因此,老师要想将素质教育融入初中数学的课堂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各类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思想的作用,有效地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数学课程中来。这样可以不仅可以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还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加清晰解题的思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应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比如两个连续偶数的积是224,求出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讨论解题的方法有多少种,可以将其中较小的偶数设为x,那么另一个较大的偶数就为x+2,这样就可以列示为x(x+2)=224,可以得出x=14,x=-16;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题方法,设其中较大的偶数为x,小的偶数则为224÷x,这样可以列示为x-224÷x=2,可以得出x=16,x=-14,通过解决这种一个问题,有多个解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突然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

(四)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中,首先要向学生强调的就是爱国思想,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向学生讲授推动数学发展的科学家们的爱国事迹,既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背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中学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使素质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应试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完成课堂上的授课之余,也应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的复习任务,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将数学应用到日常生活。

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范文6

2012年5月-10月期间,笔者对我院及兄弟院校的师生就高职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师生对素质及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了解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相关性以及校园素质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找出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的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调查过程得到了相关院校师生及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一、调查情况综述

(一)对素质与素质教育的理解

1、素质本文由收集整理

1)素质的内涵

素质本意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是生理学范畴。在教育学概念中,主要是从先天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环境教育两方面来说的,指的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在调查中发现,只有40%的学生能较全面的考虑到素质构成的特点,而其他学生在此问题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2)素质认知度的调查

素质认知度的调查主要从自身素质的重视程度、素质的行为表现两方面调查的。在重视程度的调查中,49%的学生选择比较重视,38%的学生选择非常重视,10%的学生选择一般;在素质行为的调查中,诚实负责的态度被选率最高,占到81%,干净整洁的仪容排在第二位,占到71%,积极向上的热情排在第三位,占到34%;在具备高素质的调查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能力突出,踏实肯干和适应社会。可见,高职学生对于素质的认知和素质行为的判断力是比较强的。

2、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在调查中发现,师生对于这四部分的认可度不同,但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对“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一项师生的认可度排名最低。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一部分师生认为素质教育和注重培养人的智慧潜能是关系不大的两回事,甚至有的师生片面的认为前者是德育工作者的事,而后者是专业教师的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高职教育中的专业教育没有较好的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

(二)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相关性的调查

1、课堂教学的地位

素质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部教育工作,它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领导工作、干部和员工工作等。其中课程教学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最重要的中心环节。调查中,4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此项,排在各选项的首位,这也体现了师生对课堂教学重要性的充分肯定。

2、教学内容、方法与素质教育相关性的调查

在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中,51%的学生和52%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课程教学内容很少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所以,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特点,符合时展需求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三)校园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调查

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素质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中,至少70%的学生平均每月参加一次此类活动,而在参加活动的原因调查中,62%的学生认为对此类活动有兴趣。

二、调查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高职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存在一些问题,总的来讲包括三方面:1、部分师生对“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认识不足。2、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3、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这些问题目前已成为高职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理念

强化素质教育理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务。高职院校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关键就是要育好人、育能人、育社会需要的人,具体来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思想观念、思想方法等方

转贴于

面的基本品质总称。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素质是灵魂,居于各种素质之首。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理论学习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一个人发展的思想保证。

2)文化素质

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社会知识、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等知识的丰富和个人修养的提高。人文素质对于高职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生正确处理人与科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文化底蕴具有深远的意义。

3)业务素质

它主要包括专业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创新的思维和手段,对新技术和观念的鉴别力,专业团队的合作等方面的内容。而在业务素质的培训过程中,岗位是基础,只有立足岗位,脚踏实地,才能保证工作行为的长期稳定。

4)身心健康素质

高职学生的成长之路往往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需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工作环境。所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他们出色地完成一线工作与自我成长的重要保障。身体素质教育在于培养高职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素质教育在于培养高职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良好的心理自我调节和保护能力,抗挫折承受能力等心理品质。

2、建立相对完善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上,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专业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1)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根据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实施上,强化教、学、做一体化。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就应该从过去只研究教法过渡到现在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使教与学统一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近几年,以锻炼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不断的开发并因收到良好效果而不断得到推广,比如: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3)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更新,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甚至是将优秀的教材图书、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信息电子化、网络化,这些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既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又可以多渠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