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1
一、转变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中职学生大部分都在青春期,活波好动,不愿被限制和拘束,喜欢自由。而传统的地理学科教学都是在教室内完成的,中职学生的室外科目除了上机实践课和体育课外,几乎鲜有机会在教室外进行科目教学。我大胆提出中职地理学科应当适当的以教室外为课堂。学以致用,才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精髓所在。如果只知道理论知识,只会考试而不知道如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那也是教学的一种失败。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非常喜欢室外教学的,让他们体会到一种放松和自由,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至少会比死气沉沉的课堂有效率。比如,我在进行月相教学时,选择了一个白天有月亮的时间(大概是上午9点左右),组织学生到室外来上地理课,学生们积极响应,反应热烈。在室外的时间不长,仅用15分钟(毕竟是在室外,时间过长学生的注意力早就被室外的事物所分散),通过天上月亮和地理方位的讲解,学生对于亮面朝东、亮面朝西、上弦月、下弦月有了明确认识,基本上能独立且准确的判定农历的日期,大部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并能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远比我在课堂上拿着教材讲、黑板上画图来的真实且轻松,效率也高得多。
二、培养学生地图意识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 地理 学习策略 形成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80-02
中学地理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生存和生活能力,适应时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掌握地理学习策略是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中学地理学习策略的含义及意义
地理学习策略是一种思维模式,强调学生在地理学习活动时并不是一味的机械和被动的获得知识,而是采用一定的学习技术、方法、技巧等学习策略掌握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
地理学习策略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会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在知识体系不断更新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无法满足人生一辈子的需求,为了适应时展,人的知识结构必须不断发展和更新,学生也必须学会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实现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形成自身独立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而用终身受用的方法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地理学习策略能够形成和完善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提高学习质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技能的形成和学习态度的养成主要靠学生自己的理解和内化过程,当内化过程能够积极主动时,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如果学生的内化过程受到阻碍,学习效率则会相对下降。因此,学生若要有效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必须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地理学习策略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材施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因为每个学生的发展个性不同,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有多样性,单靠教师并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学生只有依靠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用积极高涨的情绪主动获取知识,学会运用学习策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满足自身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中学地理学习策略的形成途径
1.运用“生活经验”引起学习需要,唤起学习兴趣
地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生活经验则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从日常生活中调动主体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发现地理问题,并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引起学生主动学习需要,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正确的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例如:利用太阳能的集热板和太阳能路灯的采光板来解释太阳高度角的原理、利用蔬菜大棚来解释温室效应的原理等,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2.加强“科际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地理是中学课程体系中一门文理性质兼具的学科,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树立整体观念,不仅要加强地理学科内知识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更要加强地理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科际联系,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才能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例如:“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东风”可以和诗句中的“二月”相结合理解地理知识季风的形成原理,不仅可以将语文知识跟地理知识相融合,同时还能将诗词运用于地理现象的解释中;通过方法移植,即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直观地分析或表现地理现象和规律,还可以应用地理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解决相关学科问题等。
3.关注“地域文化”激发学习动机,拓展地理视野
地域文化是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人文地理的“营养”,是乡土地理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理课程丰富的资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元素,丰富地理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动机,拓展地理视野,从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例如:对于我们陕西地区的学生学习地理来说,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乡土地理“陕西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碗盆不分家、手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睡觉枕石块、兔子帮吼起来、不坐椅子蹲起来)等知识让学生通过对陕西当地独特形式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帮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扮演好主人翁的角色。
4.强调“全球视角”形成地理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全球视角使地球任一方的文化、经济、生活、生态、环境摆脱了传统地域的制约,一方面向其他地方延伸,一方面受到来自其他地方的影响,强调各要素地区间的互动性,是当今地理视野的特征,全球视角打破了人类实践活动 “相对独立而缺少联系”的传统空间模式,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开放的地理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思维力,及时正确地掌握对地理学习有用的时事信息,并且会用地理眼和地理思维去观察和分析所看到的、听到的地理问题。例如:近年来一向温暖湿润的南方降雪冻雨的范围逐渐扩大,而且全球其他地区近年也出现历史降雪量最大值,请用全球视角的思维认识并分析这一地理现象。通过对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释,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不论哪种学习策略,最终都是要让学生学会主动的学习、有主见地学习,明确学习目的,以唤起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学会学习方法,以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养成学习习惯,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问题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参考文献:
[1]范雨超,王侗.学习策略研究述评.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6.83-85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3
要改变以上局面,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其次,教师要对地理学科教学充满信心,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学科知识特长,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让广大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精心设计引言很重要。
一、运用典故增加共鸣
一些真实的典故生动形象,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寒潮”一节时,我讲给学生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诸裸衣斗马超的故事:子伯曰:“丞相用兵如神,岂不知天时乎?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风起之后,驱兵士运土泼水,比及天明,土城已就。”操大悟,厚赏子伯。子伯不受而去。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为无盛水之具,作缣囊盛水浇之,随筑随冻。比及天明,沙水冻紧,土城已筑完。
这样就自然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们便会带着迫不急待的心情,投入到教学之中。
二、加强直观情境,图表问题导入
1.创设情境是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创设情境的基本要求是应该有启发性。设计问题也要注意创设情境,例如,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但北半球一月气温最低的地方为什么在西伯利亚,不在北极?俄罗斯大部分领土在亚洲,但为什么说它是欧洲国家?教师提出与学生常规思路相矛盾的地理现象,具有一定难度,引起学生潜在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自己想去揭开谜底。
2.教师运用图像投影引入新课,可以使用图形、动画、声音、影视片段等多种信息来呈现教学内容、提供辅助信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获得较大的知识容量,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五带的划分”一节教学时,展示景观投影片“热带、温带和寒带景观”,然后引导学习观察对比,思考两幅景观图中儿童的衣着及房屋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的兴趣。接着问:热带与寒带的阳光照射有什么不同,住在热带的儿童为什么将箩筐顶在头上?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三、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在地理教学中,设问导入新课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引入新课。
比如,在学习“新疆”一节时,教师可这样设问:“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卖烤羊肉串或卖葡萄干时,你会想到什么地方?”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新疆”,教师可接着问:“说到新疆,你会联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各抒己见,如“新疆的哈密瓜、歌舞、沙漠、绿洲……”,在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导入到新课。
四、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接导入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文声像的综合能力,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学习难点的突破、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提示新旧知识间联系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
实践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方法。初中生的好奇心都很强,并对自己充满信心,是最爱动手行动的年龄,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学习,将生活实际和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地理教学中,很多东西都是和生活有联系的,一些自然现象,一些原理等等。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然后分别让两位学生扮演地球和太阳,表演自转和公转。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中心、周期、产生的现象。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六、故事引入,唤起兴趣
故事以其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联的小故事,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利用故事导入新课。故事的选用一定要结合所授新课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时要兼具启发性,使学生能在故事的引导下,进入新课的学习。
比如,在讲“时区和日界线”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有位中国老人购买了一张美国彩票,结果中了大奖。可惜的是,当她得知这一消息时,刚刚错过兑奖时间,彩票变成了废纸。这时一位美国人却愿出半价购买这张彩票。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就在我们的讲课内容里。”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4
当前课堂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教学目标与课标存在偏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脱离课标和学生实际,完全依据所使用的教材和自己以往的经验;教学内容和重点的详略处理不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课堂缺乏积极有效的学生活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存在一些误区,下面就以湘教版必修Ⅰ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例谈谈年轻教师如何提高备课的有效性问题。
科学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应始终把落实课标放在第一位,明确每条课标与教材之间的对应关系,再针对每条具体的课标进行备课。其程序如下:
解读课标和指导意见粗看教材制定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板书
1.正确认识并解读课标
课标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先注重对课标的理解和把握。每条课标的表述都为简短的一句话。怎样才能分析出其中包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呢?为便于对课标的分析,可将其分解为主题名词、目的名词、外显动词、限定语几部分,分别解读各部分的内涵与外延,进而明确其包含的三维目标。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例,将对应课标分解如下:
课标: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主题名词:全球气候变化――“长时间”和“温度、降水、风等要素的变化”;不能把全球气候变化简单地理解为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具体体现,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变暖趋势,让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目的名词:影响――影响有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弊远远大于利,应让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外显动词:说明――从资源条件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加剧、生态系统的改变、主要生产领域的影响、人类健康的危害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限定语:根据有关资料――根据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时期三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根据发生在我们周边的地理现象或时事热点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
2.正确认识学科指导意见
教师应如何组织教材形成合理的知识系统、如何衔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达到本节课堂教学需要达到的效果与标准,这些都必须通过对课标和学科指导意见的分析、解读得以明确,因此在备课时要参考《浙江省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的要求:
基本要求:(1)通过对教科书中相关统计图表的阅读、分析,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发展要求:能运用材料,分析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某一活动的影响。
3.正确认识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科书的多样化,由于不同的教材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所以教材不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是教与学的材料。新课程特别强调“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对教材内容的合理选择、妥善安排成为教师实施教学的必要前提。
4.制定教学目标
落实课标的途径是将其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要注意几点:(1)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课标、学科指导意见、教材和学生情况。(2)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3)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呈现。(4)教学目标的综合呈现能反映基本的教学过程。根据以上理论,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分析,概括出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2)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规律的概括,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辩证的思维品质。(3)用所给资料――中国地形图、人口密度图、中国农业生产图、中国工业布局变化图,说明气候变化对生态、资源、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归纳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通过课本中的相关资料及设计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分析,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和图表的技能,逐渐掌握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5.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几个方面:
(1)联系生活实际或热点问题设问。
(2)情境问题化,问题生活化。
情境问题化指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问题生活化指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解决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可出示中国地形图、人口密度图、中国农业生产图、中国工业布局变化图,提问:①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未来的生态、资源、农业、工业产生哪些影响?②如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之后派两位代表陈述。教师归纳总结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加剧、生态系统的改变、对主要生产领域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这五个方面的影响。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全球气候变化对局部地区也有有利的影响,如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温度带北移,有利于高纬度地区作物生长。教师再小结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两个方面的,但弊远远地大于利,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发现全球气候变化对局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教师可出示“我国近50年增温速率图”,追问气候变化对我国局部地区农业的有利方面或者对寒带地区农业的有利影响。最后教师播放自制视频《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后小结:“2012年即将来临,但我们希望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地球的2012永远不要来临!”这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升华,更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情境问题化,问题生活化。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5
地理教学 学科信息 新理念 新思维
课程与考试改革情势下,高中地理教学要突出本体性知识,追求实用性活动,必须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地理教学对象进行再认与重识,在“课改”与“考改”共进的情况下,宏观创新与微观创意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深刻地影响地理教学的目标、方法、过程与结果,进而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新常态”。
一、因材施教,突出“文本”与“人本”意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拥有自然环境、人文活动和区域发展三大知识板块;地理也是一门基础性深厚的学科,具有必修和选修两种学习要求。因此,高中地理教学要依据课标要求,尊重课程特点,设计具有不同知识属性、不同结构特征和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内容,使地理教学既可以体现学科的整体特点,又能够反映知识的个性特征。如果地理教学是一盘棋,便是教师精心设计、师生精彩对弈和学生精细咀嚼的完整过程。
1.建立时空概念,用“模式”统领学习过程
区域地理教学是学生认知地理世界的起点与终点,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时间性。首先,要选择学习视角,探究知识本源。视角是开启区域地理之门的钥匙,也是认识区域环境状态和发展变化的基础。因为眼中无物,心中无数,学习会是“雾里看花”;物无归属,心有旁骛,学习则是“水中望月”。其次,要确定结构方式,建立逻辑关系。“建模”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活动,应该找到立足点,延展思维线。最后,要确定研究方法,形成认识规律。模式要有方向感,为学生认知、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提供服务;模式也要有综合性,为学生观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打好基础。高中地理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结构(由繁到简)和解构(由简到繁)意识,并在学习实践中形成习惯。(见图1)
2.彰显要素特质,用案例破解学习难题
系统地理教学是认识地理规律的节点和关键,具有一定的方法论和逻辑性。教学过程中要确定学习主题,选择相关案例,进行多角度分析,如时间与空间、事物与现象、原理与规律、因素与要素等,诸如此类,以理论证实,用案例说理,会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如研究一个区域的开发利用,须结合该区域的自然与人文优势、经济与社会差异、现实与发展潜力等加以分析论证,并在此过程中明确案例的建制方式和解析思路。(见图2)
3.和谐人地关系,用问题激发学习情趣
专题地理教学是通达地理思想、掌握地理方法和规范地理行为的依据与参照,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反思性。此类内容在基本知识的教学中均有所涉及,但都是以单一的现象、要素、问题呈现的,而专题性地理为学生提供了整体思维的范本。学习过程中要明确课题涵盖的问题,知道学什么;准确理解课标内容的含义,知道怎么学;引入与之相关的新信息,知道如何联系实际。要清楚宏观结构,理顺知识线索,明确人地关系,瞄准核心问题,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把“思想”和“行动”也纳入教学内容,成为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观”建设才能到更好的体现。
二、因势利导,促成“融通”与“变通”习惯
高考地理试题是评测学生能力的价值指标,也是撬动地理教学的有效杠杆。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灵活性与前瞻性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材料、新问题、新视角和新形式也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需要师生更新思想,转变思维,调整思路,以期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见图3)。
资料:《三国志・诸葛亮传》“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
探讨:①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②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1.占领高地,拓展视野
教材提供知识的原点,试题考查知识的外延,因此,吃透课本与关注课外同等重要。譬如现行地理教材中关于“水系特点与水文现象”的内容很少,但高考试题与其相关联的知识却很多。诸如位置与环流的关系、地形与降水的关系、降水与径流的关系、径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这些因果关系和逻辑层次,教材中并未有系统的表述,需要学生自我建构。由此可知,教材的文本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基础,但一般不会是试题的常用素材和答案的直接来源,题目的大部分信息(包括答案),都在其他多种媒介(如专业书籍、网络信息等)之中。所以,教学中既要进行课本知识的整合,又要关注课外信息的摄入。
2.攻其一点,“乐得”其余
区域环境看整体,区际联系讲差异。受试题难度和长度的限制,高考地理试题所示信息是有限的,从图文资料和问题设置来看,一般具有两个明确的观察点,即内部环境与外部联系。根据区域地理事象的分布,可以分析区域环境要素和发展状况的优劣及其相互关系;根据区域空间结构特点,可以说明区际差异和地缘环境的重要性。扩大视域,拓宽思域,延展求知域,是地理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3.立足课本,通透已知
素材接近课本,答案就在其中。近年来,特别是新课标高考试题给地理教学很多有益的启示,教材中的“阅读”部分,是重要的知识载体和试题背景,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有概念性阅读,注重理解性知识;有引导性阅读,梳理思维路径;有事实性阅读,强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果说正文是地理教材的“心脏”,那么,阅读和活动就是地理教材的“翅膀”,没有前者,文本就没有思想,缺乏后者,学习就难以飞翔。
4.巧妙联系,通古鉴今
历史是一种文化载体,历史也是一面科学明镜,让历史照进现实是高考地理试题选材和置疑的重要方式,当然也是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增强地理文化韵味、反思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如古代的“农耕文化”就具有明显的地理教育价值,神农氏“制作耒耜,教民耕种;织麻为布,制作衣裳;作陶为器,冶制斤斧;台榭而居,安居乐业”便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今天的“中部崛起”也隐含着丰富的地理教育意义,中部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文化高地”,却形成了现实的“经济洼地”,从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区域文化和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两则资料告诉我们,地理教学既要关注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也要关注现实的环境与发展状态。
三、集合多元,强化“据实”与“据理”结合
教学元素是创新地理教学过程的基础,也是构建地理教学生态的基石。集合多个教学元素,主要是为了协调三重关系,树立课程理念,优化教学过程。
1.从设计角度确立课标、考纲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课标是“底线”,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学生平均水平的基础上设置的,它是地理教学的“起点”;考纲是“高端”,是对教学的较高要求,是为选拔人才而制定的,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地理教学的重点。教材是“基本盘”,没有教材,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要重视对范本的研究。教学可以超标(因为课程标准是有弹性的),但不可以超纲(因为考试大纲是有信度的),教材给予师生的是工具性知识,必须有适度的延伸和拓展。总之,教学设计越柔软,教学过程的可塑性就越大。
表2 备课遵循的三大素材(以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
人文发展为例)
2.从功能角度协调内容、形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就高中文科学生而言,一般要经历三个学段,即高一年级的学科启蒙期、高二年级的知识积累期和高三年级的能力升华期。由于不同学段内容设置不同,知识的呈现形式与结构方式也各不相同。进行教学设计时,一是要圈定学科内容,区域、必修、选修内容独立呈现,但要注意知识的相互交叉;二是要呈现表达形式,有核心知识描述、优化材料阅读、因地制宜分析等;三是要有独立的认知结构,任一教学内容即使非成“体系”,但也可以作“案例”。此外,教材各部分都是重要的教学素材,当基本知识、有效信息与开放性问题有机结合的时候,新的知识体系便已生成。
3.从环境角度强化方法、过程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这里涉及到教学评价的问题,包括教师的自我感觉、学生的反馈信息和考试的量化标准,其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更为重要。因为,教师的自我欣赏,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示在教学之中,但不一定适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和发展要求。考试评价看似可以量化,但也存在某种偶然性,或具有功利色彩。所以,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体会完整的教学过程,感受不同环节给予的温馨启示,享受参与活动的快乐,收获自我发展与良性互动的成果。
图5 教学评价的三种方式
四、直击问题,塑造“思域”与“思向”抓手
受学科特点的限制和原有基础的影响,地理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学科教学自带的,而是由于师生认知局限、理念误读、实践偏差导致的。但是,纠结问题没有出路,破解问题才是道之所在。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体察,用心思考,正视趋势,透析问题,指出措施,形成地理学习新思维。
1.“事实”与“事理”链接
地理学科就像一个生命体,有皮有骨、有血有肉。区域地理主要是解决“皮毛”问题,即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系统地理主要是解决“骨血”问题,即地理原理的科学推理和实际应用,因为无骨不立,无血难续。事实与事理的有机结合,成就了地理学科的魅力,让学生尽情享受。此举对高三地理教学显得尤为突出。
2.“立题”与“立意”结合
教学过程要求基础与能力兼顾。立题需要基础,源于细微,成于博大,是记忆力和意志力的综合;立意彰显能力,起于思考,终于创新,是判断力和执行力的综合。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清楚,外化的知识只是表面的形体,内化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生产力。
3.“方式”与“方法”贯通
正确认识品读与研习的关系,根据教学内容寻求最佳途径。品读是学生的生命之源,日常得以进步;研习是学生的希望之本,阶段得以升华。二者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学习体验。品读很重要,它是地理知识摄入的第一个窗口,但极易被学生所忽视。品读过程中,要找准视点,熟悉全貌,活络文脉,欣赏图像,会得到一个有机的知识整体,渐次深入,有利于知识的累积与融通。研习是知识升华的重要方式,却常常被无序的乱象所迷惑。如果以作业论,就是要解决“量”与“质”的问题。面对时下的教育形势,“量”的取舍依然决定着所谓的教学成败。我们经常用热情关照学生,却少了些许良心的体恤,形成了教师盲目要求、学生无心眷顾的恶性循环。
4.“主导”与“主体”协调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6
【关键词】:地理实验 基本类型 应用
[Abstract]: The high school geography new curriculum basic idea, the goal request should give in the geography teaching to take and reasonably to apply.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one kind is direct-viewing, the image teaching method, it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highly enriched demonstrated the people knew and discovered some knowledge, the principle process, lets the student in a shorter time the knowledge acquisition, the consolidated knowledge or the raise actu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for grasps other knowledge to build the foundati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natural sciences in the and so on physics, chemistry discipline teaching a mor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ts effect especially is obvious, but the geography took the natural sciences a branch, when promulgates the geography thing, the phenomenon development change rule, also must test the teaching suitably reasonably to apply in the geography teaching.
[Key word]: Geography experiment basic type application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对实验教学首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标在基本理念方面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新课标在课程目标方面要求“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则在多处提出地理实验的建议,如制作简单地球仪等。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或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为掌握其它知识打下基础。
1 地理实验教学的突出特点
首先,地理实验教学以演示实验为主。演示实验又叫模拟实验。这种实验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启迪学生的想象力,进行的模拟演示,用以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在实验中,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观察者。学生只是观察实验演示,而不参与实验工作,这是实验教学的突出特点之一。其次,地理实验教学以宏观的自然现象和过程为主。这些自然现象和过程多属于天文、气象和地质等自然地理方面,内容抽象,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等。这些自然现象和过程,都是短时间无法观察到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为学生认识和理解。
2 地理实验教学的基本类型及案例
由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上的宏观性和时间演变上的漫长性,地理教学不可能将许多自然过程直接进行演示,但是可以使用一些替代材料,设置一些类似的环境,模拟地理演变过程。目前,在我国地理教学还不能全面开展实验的情况下,大部分地理实验实际上都是模拟实验,又叫演示实验。
2.1、教师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并演示实验来配合讲解,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方法。由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一些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学习印象,形成正确的概念。
例如:地方时的演示
演示器材:地球仪一个,一端粘有橡皮泥的彩色小木棒4-5枚,编号为A、B、C、D。
演示步骤:以学生所坐各纵行表示太阳光线。先在面对学生方向的地球仪上粘上第一枚小木棒A,引导学生得出该木棒所在经线为正午12时。再在木棒A的东面和西面先后粘上木棒B和C,可得出B时间大于12时,C小于12时。最后在与A同一经线上粘上木棒D,说明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计算出每隔经度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这种演示,不但形象、可行,而且可避免时区、区时等概念出现,节省了教学时间。
又如:在讲授“季风环流”内容时,许多同学对季风的形成难理解,我就做一个小实验来说明。
实验准备:一间密闭教室、二根卫生香、一只1000瓦电炉、一盆冰块
实验过程:在密闭教室中点燃两根卫生香,使香烟垂直向上,在卫生香的等距离的两侧分别放置一只电炉和一盆冰块。电炉通电5分钟后,学生观察卫生香烟的飘动的方向;再将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观察香烟的飘动的方向。
学生观察发现香烟始终由冰块上方飘向电炉上方,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后说:由于电炉上方温度高,气压下降,冰块上方温度低,气压上升,空气始终由高压向低压方向运动,因此香烟始终由冰块上方飘向电炉上方。而电炉的相当于夏季的大陆或冬季的海洋,冰块则相当于冬季的大陆或夏季的海洋,可见夏季风应由海洋吹向大陆,冬季风则由大陆吹向海洋。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解答了疑惑,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开放性,更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2.2、计算机模拟实验。计算机模拟实验是指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演示地理现象、过程、规律等,使学生直观地获得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无法感知的遥远地理环境,如天体系统、天体运动等,以及许多难以观察的大尺度地理环境和现象,如大气运动、水循环、洋流运动等,这些地理现象、过程、规律,超出了学生的感知范围,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上的难点,则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立体、直观地模拟出来。如学习“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及由此产生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变化规律”,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计制作成三维立体模拟动画,实现虚实、远近、快慢的变换,从而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这一知识难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地壳运动、生态平衡等,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过去的情境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由于计算机硬件的使用、软件的设计及运用,需要一些专业的技术水平,因此教师需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以创造出既生动形象,又能正确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模拟实验。
2.3、类比推理实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欲通过实验手段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但由于学校条件限制或实验复杂,无法实现演示实验、实践性实验及计算机模拟实验时,可借助其他学科已演示过的类似实验,类比引出新的地理实验情景,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例如,高中地理“大气的降水”中,教学“水汽的凝结”这部分内容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在化学课中演示过的比较熟悉的“溶解”实验,由此边讲实验,边类比讨论:由饱和溶液类比引出饱和空气;由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类比推出,空气能容纳的水汽量与温度的关系;由过饱和溶液引出过饱和空气的概念;根据由饱和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的途径,类比推出由饱和空气变成过饱和空气的两种方式。
2.4、课内学生操作实验。学生参与式实验是地理实验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是多元的。学生操作实验要有实验室,或专用地理教室,大部分学校还不具备这个条件。我们将一些简单设备的实验放在普通教室中进行。如在讲授“地球运动”时,我第一节课后让每组学生用乒乓球制作一个简易地球仪,在第二节课时带来,并准备一个小手电作光源,分组进行演示。步骤如下:(1)用手拨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方向;(2)从北极、南极上空看,观察地球自转方向;(3)用手电作光源(将教室窗帘拉上,使光线变暗),照射在地球仪上,观察地球自转时昼夜半球的更替。学生在演示过程中从各种角度体会地球自转方向,并理解地球自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通过亲手制作和演示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提出许多问题,如:地球自转方向为什么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方向会不会可能改变?地球如果停止自转会发生什么等等。
又如:在讲“褶皱”时,教师可以预先准备好多个彩色的海绵(代表不同年代的岩层),在课堂上运用语言描述的同时配以海绵演示,并且也可以指导学生用书或纸自己折成褶皱的形状。
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带上实验设备,走进自然实地操作实验。如观察月相、地貌形态等。关于地理课外实验,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这里不作更多介绍。
3 地理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地理演示实验的内容必须紧扣地理教学大纲所规定教学目的和要求。演示中,即使是引进物理、化学学科的实验手段,也应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因此在设计地理实验时应遵循一些要求。
3.1.实验要强调基础知识。演示的设计必须从基础知识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演示的智力意义,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为任何一门新的技术、新的思路的产生,都是以基础知识为生长点的。
3.2、实验要操作简单。实验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用简易而预期效果好的器材做实验,难度不宜过大,不能为了做实验而设计一些高难度的复杂实验,以免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同时地理实验教学一般没有现成的实验器材,大多需通过教师自己准备或发动学生搜集,因此也使实验力求简单。
3.3、实验要有针对性。地理科学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地理事物和规律更多的是无法通过实验的手段再现出来,地理实验教学不具有普遍性,因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有征地对选择那些通过地理实验能够更直观、更有效的理解、掌握地理知识的内容进行实验。
3.4、实验要有典型性。教师在选择实验内容时,要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要设计一些不会干扰正确概念、原理、规律形成的实验,使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具有深刻的印象,避免因实验的不典型而造成学生对知识产生负迁移。
3.5、实验要有启发性。实验是人们认识原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进行直观教学提供感性认识的一种方式,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捷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实验的启发性,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分析、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3.6、要加强直观性。演示是做给学生看的,因此演示必须明显。如进行对流演示时,要加强空气的可见性,可以借助烟絮的飘动来指示空气的流动方向。直观性还包括演示过程的清晰程度。清晰的演示过程,表明了演示的真实性,也可以在演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4、地理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更重要的是启发者、帮助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点拨、引导的作用,而不是替代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些教师在演示实验时,总是迫不及待地追问学生“看到××现象”,“是不是这样”,“是不是那样”这种“启发性”问题往往是教师的思维定势取代学生的独立观察、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则缺少质疑的勇气和大胆探索的精神。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避免的。
4.2、提高教师实验和科研能力。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在教师演示的真实实验时,教师应课前精心准备,多次演练才能保证课堂演示成功。另外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越来越频繁,因此教师应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否则实验教学就会受到限制。
4.3、教师要充分调控课堂。因为实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高,兴趣浓,气氛活跃,教师要完全调控课堂,否则课堂上不仅秩序混乱,而且实验过程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亲身体验,而是坐等结果,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地理实验教学采用直观示范和定性实验的手段,增强了地理学科的科学性、严密性和现代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演示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演变规律及成因的理解,而且还使学生“手、脑、视、听”同步活动,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地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科学探索者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