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社会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1
一、警务的概念
警务,英文为“Policing”,一般指警察行为。“警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事务。”英文中“Police”可以作为名词或动词使用。在它作动词时,意为警察行为,如警察控制、维护等。“Policing”则指全部警察行为的总和,译为警察工作。中国台湾地区常译为“警政”,而大陆则习惯译为“警务”。我们把有关中外警察履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司法职能之全部职务活动,也就是中国俗称的“警察(公安)业务工作”,称为“警务”。【1】
(一)传统意义上的警务概念及其局限性
英国警学专家约翰?安德逊在《自由警务论》中对“警务”概念做了狭义与广义之分。他认为:“狭义警务即指警察队伍所干的事情;而广义警务则指由社会各个部门所实施的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行为。”国内学者认为:狭义的警务指警察实施的行为,广义的警务指全社会实施的维护治安、打击犯罪的行为。 【2】
传统意义上的警务即为狭义上的警务,认为警务即为警察行为的总和。这种观点单纯从行为的主体出发去定义“警务”的概念,即一行为是否为警务仅仅只是看其是否为警察的行为。显然,这种观念有明显的局限性。当人们为了寻求安全的社会环境而组成国家授予政府权力后,政府所实施的一切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是现代意义上的“警务”。而警察则产生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所以,现代意义上“警务”的产生先于现代意义上的警察。
传统意义上的狭义警务的定义仅仅从主体出发,尤其明显的局限性。传统意义上广义警务的定义虽然突出了警务的目的功能,但也没有完全脱离以主体为标准。从警务产生的渊源不难看出,警务是维护社会秩序、满足人类安全需求这一功能性目的产物。所以,对警务的定义应以其功能性目的为标准。在《美国警务热点问题研究》一书中,警务概念被解释为一系列的功能和服务,既包括传统的执法反应,如刑事调查、逮捕,也包括旨在改善社区整体生活质量的预防犯罪活动。【3】
(二)多元警务兴起背景下的警务概念
多元警务是指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的工作。多元警务的兴起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是现代社会警务工作进化的趋势。多元警务的兴起有其时代必然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使得世界范围内地理上的界限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社会分工也日趋精细科学,社会各部门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协同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前进的推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元化的社会对于安全的需求也不再有单一的标准。
多元警务兴起背景下警务概念该如何定义,国内学者郭太生教授对国外有关警务的概念进行了归纳,指出,警务是广义的、分层次的:第一是作为法律规范过程的警务;第二是作为警察工作的警务;第三是作为以提供安全、维护秩序、控制社会、维护和平、预防犯罪为核心的警务;第四是作为提供安全的警务;第五是作为治理的警务。【4】可以看出,多元警务下警务应该是一个综合体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从主体层面界定的警务概念,而是为全社会提供安全服务、供给秩序产品的一切行为的综合体。
与传统的警务概念不同呢,多元警务兴起背景下警务概念,更多的着眼于对社会安全需求的供给上。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某一特定主体的行为,而是为了满足社会多元化安全需求这一目的,多个主体所实施的行为的总和。简而言之,在多元化警务兴起的背景下,我们应从提供安全和秩序服务这一功能性目的出发去定义警务的概念。即多元化警务兴起背景下警务的概念是一个功能导向性的概念,它所具有的新的要素即为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多元化警务的需求。
二、多元警务兴起背景下社会治安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多元警务的兴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于普通人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都可以了解到社区警务、微博警务等相对专业化的名词。多元警务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警务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历史大的发展方向是不可逆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分析研究在多元化警务兴起的背景下社会治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多元警务兴起的社会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信息时代的魅力愈加彰显无遗。上世纪末我们还沉浸于互联网科技所带来的信息交流的便利中,感叹于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短短十年之后,移动互联网已然快要取代传统互联网生态,全方位的渗透和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这样一个变革迅速的时代,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是亘古不变的,只是在形式上有了新的要求,多元警务便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应时而生。
1.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结构总的变化趋势是一元化转向多元化、由集中型变为松散型。改革开放以前,个人食物的供给、住房教育资源的分配、医疗服务的提供等等,都依赖于个人所依附集体的提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开始有能力拜托集体的束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少数人的成功范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尝试脱离集体,投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社会组织结构的变革。在此过程中,市场作为资源分配的基础起到了主要作用,但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譬如九十年代的国企改革,很多巨无霸量级的国企进行了破产重组或者是私有化改革,很多人脱离了原集体组成了市场经济下的新的细胞。社会组织结构也日益呈多元化发展。
2.人口组成分布的变化。人口组成上的主要特点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人口分布上的主要特点是人口流动性极大。长期坚持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少出生四亿人,也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来,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历史上任何一次人口大迁徙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巨大的人口流动。东南沿海的率先开放吸引了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入驻,随之而来的是大批的中西部务工人群。这些远道而来的务工者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家庭的生活,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要感谢他们对中国经济起飞所做出的贡献。务工潮的出现是的现阶段中国人口的特点之一就是流动性极大,过去政府对于人口流动强大的控制力已不复存在。
3.国退民进,政府控制力的下降。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企业基本都是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其中全民所有制占绝对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比重显著降低。所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退民进是大趋势。国进民退所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政府的控制力的下降。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直接控制着全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安排,通过各种供给制度严格限制着个人的活动范围。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应该回归于它的角色,而不是过度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以及对于公民活动的控制。
(二)社会治安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多元化警务是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产生的,产生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人们对于安全需求的多元化等等。社会的大变革预示着政府提供的单一化警务服务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全部需求,社会治安治理的主体不能再仅限于警察等公务人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水治安维护的时机已经到来。多元化警务兴起的背景下,社会治安治理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局面。总的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1.社会参与度增加,综合管理的难度加大。多元警务背景下突出的特点是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安治理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幅度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在维护社会治安之一大的功能性目的导向下有很多益处。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问题:如果社会力量在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过程中侵犯了其他公民或法人的合法利益,该怎么处理?当然,在民法通则和刑法上,可以援引诸如“紧急避险”等理论进行解决。但在预防为主的理念下,我们该如何防范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只有规范对相关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安治理的管理。譬如近几年社会上兴起的私家侦探。不可否认,在诉讼爆炸的今天,私家侦探在帮助公民搜集证据、赢得诉讼上相对于公权力部门有很大的便利。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又会发生侵犯公民隐私权等违法问题。规范对相关社会力量的管理,引导其依法参与到社会治安治理,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其负面的影响。
2.多元警务下社会参与主体的合法性问题。在多元警务背景下,社会参与度增加,维护社会治安的主体随之多元化,主体的合法性问题就产生了。在公职人员作为单一主体维护社会治安时,其具有法律法规所赋予的相关职权,主体的合法性问题无需探讨。但是在多元警务背景下,参与维护社会治安治理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警察等公职人员,那么其他主体在行使相关权利时的合法性就使人产生质疑了。
以保安服务行业为例。保安服务业在当下发展十分迅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或多或少的与保安有接触。但是我国当前并没有专门的保安法,只有国务院颁布的作为行政法规的额《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对保安法律定位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根据《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保安员应当及时制止发生在服务区域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制止无效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立即报警,同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但同样是上述条例带三十条规定:保安员不得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搜查他人身体或者侮辱、殴打他人。也就是说,保安在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时,他在法律上并没有特殊的主体地位,他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在从事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在发生纠纷时,他不能援引法律条文中适用于特殊主体的相关条文维护自身的权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合理的规章制度,保障参与到社会治安治理中的相关社会力量的权益。
三、现有警务模式及社会治安治理路径的创新
(一)现有警务模式
1.国内关于警务模式的提法很多,但主要以警察为核心,围绕“警察到底是什么”“警察该干什么”“警察该怎么干”等问题进行研究,即以警察工作为导向来定义警务模式。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说法:以警务活动的领域为标准分为社区警务模式、微博警务模式、单位警务模式;以警务手段定义为标准分为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电子警务模式、信息警务模式;以警务理念界定为标准分为民生警务模式、合作警务模式、赞同式警务模式。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警务模式是具体的行为方式与内在附着的警务理念与目标动机的统一体。
2.国外关于警务模式这一概念,都以“policing”所囊括。国外学者的研究中,按照主体划分的警务模式包括:
(1)公共警务,即“public policing”。公共警务以警察为主体,以法律为依据行使权力,其工作范围是维护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具有较强的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它主要通过解决争端、管制交通、打击犯罪以及承担一系列其他任务发挥作用,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主要体现为控制。
(2)私人警务,即“private policing”。一般认为,私人警务以除警察之外的警务机构为主体,如保安、社区援助官,以法规或警察的授权为行使权力的依据,以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提供安全服务及进行安全防范,其工作范围是特定安全与秩序的维护,主要通过巡逻监视、报警和监控来发挥作用。鲍登认为,“在英国,私人警务形成了公共警务本身的最初核心”。莱斯?约翰斯顿则认为,现代警务从来就没有被公共部门所垄断,并且在结构剧烈转变的时候,公共警务与私人警务之间的平衡也许要重新考虑。所以,“任何对于当代警务工作的严谨分析研究都应该集中在整体的多样性之上”。
(3)混合警务,即“hybrid policing”。胡根布姆认为,混合警务包括刑事司法系统之外的不同社会控制机构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1991)。莱斯?约翰斯顿认为,混合警务“由部门身份不清的组织承担”,如保卫市政安全或单方街头巡逻的不宣誓、穿制服的人员团体。其中有两种形式尤其重要:一是在公共和私人两大领域均有立足点的某些组织机构,比如提供调查服务的公共机构(如邮政调查处);二是有些公共警务组织的“公共性”可以不受它们在“公共场所”进行常规部署的影响(如原子能机构警察局是法定的公共警察机构,然而它们对之负责的公众是狭义的)。【5】
(4)自我警务,即“self policing”。莱斯?约翰斯顿认为,自我警务是个人和团体在政府没有认可和支持的情况下参与的治安维持活动,是一种“公民自治”的体现。虽然难以提供具体数字证明,但还是有理由相信居民自己组织的维持治安活动日渐重要。这种警务容易走向极端,有可能危及普通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但如果加以合理引导也可以承担一些基础性的治安维持工作。
(二)社会治安治理路径的创新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治安治理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工作方针和指导原则。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安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广泛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多种手段,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人员,逐步限制、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建立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是: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6】
我国现有的社会治安治理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是经过长时间经验教训的积累总结出来的,无疑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理论。但是信息时代下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一成不变的简单重复已有的理论,我们仍然要继续完善现有的警务模式,创新社会治安治理的路径。恶性案件、群体性事件甚至恐怖袭击事件的接连发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创新社会治安治理路径已经刻不容缓。
1.社区警务。社区警务是在政府倡导和警方积极参与及指导下,充分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以调查、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预防减少社区犯罪为根本目标,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治安战略思想及战术方法。社区警务为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到社区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基层平台和可操作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治安资源和力量整合的基础工程。社区警务既是一种新型的警务理念,又是一种新型的警务战略,同时还包括一系列新型的可操作的警务工作方法等。【7】
社区警务是六七十年代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警务理念,如今是流星于世界各国的一种主流的警务研究历年和警务改革探讨的方向。社区警务以其先进的理念获得了众多的支持者,他们认为社区警务能够深度发掘社区力量参与到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中来,有着以往各种警务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第一,社区警务可以深入到公众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传送违法犯罪的信息线索,对于违法犯罪的控制力度空前加强。第二,社区警务在控制假释缓刑人员及有犯罪记录人员方面的效果强于以往警务模式,对于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也颇具威慑。
2.危机警务。危机是一种严重威胁社会生态系统基本结构和基本价值规范的突发性紧急事态。在这种事态中,决策者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决策,才能防止事态继续严重恶化。危机管理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制定危机应急预案,并在危机发生时依法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一种特殊状态下的的公共安全管理活动。危机警务则是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正确运用警察力量、发挥警察治安职能的工作。包括依法确定警察部门参与危机处理的职责、任务和权限,明确警察部门在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制定和实施警察部门参与危机管理的战略原则及战术方法等。与警察部门履行维护社会治安和预防控制刑事犯罪职能的常规警务相对而言,危机警务是警察部门在危机状态下履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职能的非常规警务,是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强力措施。【8】
在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加快和国内“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由于自然因素、人为事故及各种社会矛盾所引发的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影响当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秩序的重要社会现象。例如各地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以及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恐怖组织所实施的恐怖事件。有效实施危机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其中,以在危机应对中正确运用警察力量、发挥警察治安职能为核心的危机警务,对于政府有效实施危机管理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职能作用。无论是自然灾害危机,还是社会性危机,其危机状态下国家安全的保护和治安秩序的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紧急救助与保护,以及对那些趁火打劫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者的严厉打击等,都既是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强力措施,更是警察部门的法定职责。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2
关键词:女性;社会性别;社会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189-02
一、“社会性别”的形成、发展及其运用
“社会性别”在英文中是“gender”,本意为“性”。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女性主义者首先使用gender(社会性别)这一概念来与sex(性别)相区别,并逐渐确立了关于性别问题的一个基本理念即: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构造和社会建制,它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别。
以社会性别为出发点的性别研究,自其问世以来,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学科设计、理论框架、研究视角及方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现代社会中社会性别视角缺失
正如西蒙娜·波伏娃①提出的:“人不是生为男人或女人,而是变成男人或女人的。”社会性别即为人们所认知到的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这些差异和关系因各种具体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且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中国社会深深的打上了“男性中心”的烙印,无论是社会地位、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女性的个性特点和需要常被忽略。
1.女性社会地位不高。20世纪80年代有研究者发现,中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随着经济改革的进展而上升,相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妇女的地位出现了很不乐观的劣化趋势。根据世界上常用的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七项指标来判断(即妇女就业率、对待男婴女婴的态度、男女青少年入学比例、男女青年就业比例、妇女在国家机构重要领导岗位上的职务比例、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妇女个人财产在社会财富中的比例),中国多数指标均不理想,这些指标客观反映了中国妇女总体上的实际地位。
2.女性就业情况不良。改革开放以来,“低工资、高就业”体制成了改革的首要目标,而女职工则首当其冲地受到了伤害。企业裁减人员时多裁女职工、少裁男职工,而再就业人员中女职工的再就业机会少于男性。女职工下岗后在家庭生活中也遇到困难。下岗女工明确表示,下岗对夫妻感情、家庭关系很有影响,家人的态度变化包括看不起、冷言冷语、不尊重她们在家中的劳动。女性的就业难也同样严重,近几年媒体的报道显示女大学生面临性别歧视现象。部分企业表面上声称公平竞争,实际上却变相拒招女职工。
3.女性社会保障缺失。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曾以书面形式提出了《关于维护“三资”、乡镇、集体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的提案》。该提案谈到,一些外资企业只使用女工的黄金年龄段,将招工年龄段控制在16~20岁、合同期一般定为三至五年,期满即不再与这些女职工续签合同,以避开女工的婚、孕、产期。已就业的女工也面临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职业危害严重。四川某市调查了132家企业,有50%的企业劳动环境存在重度危害,有38家企业的一线职工程度不等地接触到尘毒、噪音、高温危害,其中大多数为女工。②
三、社会性别视角下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文化因素分析。恩格斯认为,“从前保证妇女在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同一原因——妇女只限于从事家务劳动——现在却保证男子在家中占统治地位: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③这种制度使人们对女性角色的认同和评价存在误区,存在社会性别偏见,如男尊女卑、夫唱妇随,男主外、女主内,男人以工作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等。这迫使妇女在家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自身的需求与权利被忽视,进而引起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
2.教育层面分析。首先,教师队伍方面。传统性别观念影响教师性别,受此影响,女性倾向于选择教师职业。鉴于可供选择的职业较少,女性选择具有安全性、工作较为体面的教师职业。性别观念造成的不同职业选择导致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严重。其次,学校劳动分工方面。性别角色定型影响学校劳动分工,在学校中体现在教师劳动分工的差异上。男性一般充当管理者,而女性则成为被管理者,要服从于学校的规范和男性的权威。此外,中国学校教材存在性别失衡与性别刻板印象,比如在男女性格方面,描述女性更多的是不良性格特征,而男性则具更多优良的性格品质。
3.就业政策和法律层面分析。首先,就业政策法律缺乏社会性别视角。如中国现行的退休制度,是按性别区分退休年龄的。由于退休金的高低、住房公积金的多少、福利的享受,都与一个人的工龄和在职与否密切相关。女性比男性提前五年退休,使女性老人的退休金等各种福利待遇低于男性老人。其次,就业政策法律执行不力。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①明确规定:男女劳动要同工同酬。事实上,许多单位有自己的规定,如不允许女员工结婚,不允许女员工生孩子等,造成社会上出现不少“隐婚族”。②这些单位政策是与中国的就业政策相违背的,削弱了社会政策的执行力度。最后,就业政策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如《就业促进法》虽设专章对就业平等进行规定,但缺乏可操作性。反就业歧视的规定基本是一些权利性的宣告,缺少程序的保障和实施机制。如规定的国家、政府、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机构禁止就业歧视、保障就业平等权这样的条款。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按自己的理解去进行操作,必然带来对法律的误读。
4.大众传媒层面分析。大众传媒往往把女性限制在以美容、减肥、购物等领域内,认为女性是一种被观赏的对象,而非有个性、有思想的完整个体。部分媒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盲点。不少文学作品一味渲染女性的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等问题,这些电视剧给人的印象是:第三者非常优秀,而原配妻子是家庭妇女,因而导致婚外恋。
四、基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探讨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背景下,提高全社会性别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改善女性生存环境的社会基础。
1.广泛提高社会性别意识。男女平等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要求男女平等,男女平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女性的同步发展,通过提高国策的社会知晓率和认同感,从制度上体现性别意识,推动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的发展。政府应重视社会性别研究专家和学者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包括开设相应的培训班,让决策制定者制定就业政策时能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看待问题。另外,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活动。
2.在教育中引入社会性别意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首先从教育制度入手,将社会性别意识引入到教育政策中,促成教育内容等各方面的改变,比如修改现行教育政策中包含着性别歧视和性别盲点的内容,取消那些带有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内容,让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拥有社会性别意识,使女性更好地发展自我。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社会性别培训,让教师具备社会性别意识,进而把这种理念和视角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女学生的理性人格,以理性方式处理问题的独特心理品质,女性应当把自己和男性一样当做知识生产的主体,审视现有的知识、规范等的不足,这样方能改观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和社会性别制度。
3.从国家政策层面消除女性就业歧视。在政策层面,一方面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让更多女性参与到国家政治和决策中去,制定就业政策时借鉴社会性别视角。例如,日本设立雇佣调整资助金,用于女职工教育培训、外派职工的补助工资和停产期间的工资。瑞典女性从家庭政策调整,通过税收转移为公共服务的方式建立收费低廉、服务优质的托儿所,从而保障并鼓励已婚妇女就业。这说明国家政策的制定需要社会性别意识,从国家层面肯定了妇女的地位,妇女的就业机会才能增加。
女性的成材与发展,取决于女性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观念的转变,希望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能更好地促进女性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性别平等。
参考文献:
[1]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8.
[2] 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佣歧视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77.
[3] 苏艳明,曾春媛.中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状及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2006,(3).
[4] 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与社会性别歧视:第 1 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 赵小林,林琼.和谐社会愿景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
[6] 伏晓.和谐社会视角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J].法制与社会,2008,(26) .
[7] 范恒山.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和重点任务[J].财经界,2006,(10).
[8] 赵小林,林琼.和谐社会愿景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3
关键词 个性;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防化兵是战时和平时对核生化武器袭击进行处置的部队特殊作战群体,由于核生化武器的巨大杀伤力,因此进行防护作战的防化兵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本文对某部防化兵进行心理测试,分析防化兵的个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防化部队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整群抽取某防化团官兵400人进行测查,其中有效问卷396份,有效率99%。调查对象全部为男性,年龄17~30岁,其中来源于农村的兵源占全部的70.7%,城镇29.3%;兵龄1、2、3、4、5、6、7和8年或以上分别占16.2%、17.2%、30.3%、8.1%、16.2%、4.0%、2.0%和6.0%。受教育程度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和大专以上分别占2.0%、34.3%、39.4%和24.2%。独生子女占29.3%。
1.2 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官兵人口学资料组成的共同量表进行测查。数据统计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防化兵的心理健康状况 以防化兵SCL-90各项因子分与成人常模和军人常模分别进行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防化兵的SCL-90各因子分在1.24~1.70之间,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防化兵精神病因子分低于军人常模,焦虑和敌对因子高于军人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
2.2 防化兵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状况 防化兵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5.824±0.57,客观分为8.464±0.24,主观分为19.28±0.30,支持利用度分为8.08±0.22。防化兵人格特征见表2。表2可见,与国内常模比较,官兵P分、E分和N分都显著大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
2.3 EPQ-RSC、SSRS各维度分与SCL-90因子分的相关分析表3可见,P分与强迫、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E分与抑郁和敌意因子,N分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L分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都呈统计学显著相关(P
3 讨论
防化兵因其兵种的性质和任务的特殊性,存在强烈的心理应激源,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加强核化生条件下的作战人员心理问题的研究,是现代战争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发现防化兵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国内成人,这与其它兵种研究结果类似。调查也发现,防化兵在焦虑和敌对两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军人,提示防化兵的职业应激水平高于一般军人,分析认为防化兵特殊的军事作业环境增大了个体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
调查显示,除L分外防化兵的各项人格特征得分都显著大于国内常模,认为所调查防化兵的基本人格特征属于高外倾性,高神经质和高精神质。分析认为防化军事作业环境是影响防化兵个性的主要原因,所从事的紧张和危险的工作使官兵产生心理应激,因此产生高神经质和高精神质,而部队的群体生活环境使所调查官兵表现为以外向性格为主体的人格特征。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4
关键词 泰州;海陵区;服务型;司法行政;体制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disputes appear more and more multiple high incidence trend, focus control difficulty bigger and bigger, more and more demand for legal services ... ... These new features, for the Taizhou City Hailing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llenge and rare opportunity. How to seek a breakthrough? The author thinks, should b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for chance,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judici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 pace of service type.
【Key words】Taizhou; Hailing; service; system of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社会矛盾纠纷越来越呈现出多发高发的态势,重点对象的管控难度越来越大,法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些新特点,为泰州市海陵区加强和改进司法行政工作带来了深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如何才能寻求突破?笔者以为,应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加快构建服务型司法行政体制的步伐。
1 增强三种意识,树立服务型司法行政理念
1.1 增强司法行政机关就是社会管理部门的意识。要主动深入研究转型期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诉求等方面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将司法行政工作重点放在研判民情、化解民忧、满足民需、温暖民心上,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在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
1.2 增强司法行政职能就是提供法治保障的意识。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社会管理创新的全过程,引导和推动各类社会管理主体依法参与社会管理、承担社会管理任务、履行社会管理职责,促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格局。
1.3 增强司法行政工作就是服务基层群众的意识。引导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工作者,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社会公正、社会平安的新要求、新期待,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群众情绪,优化法律服务形式、拓宽法律服务渠道、提升法律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2 沿着四条路径,转变服务型司法行政行为
2.1 在服务理念上,引导广大律师、法律工作者由追求个人价值为主向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转变。一是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职业道德、纪律教育,持之以恒地开展“公益服务优秀律师评选”活动;二是深入推进“服务为民创优年”,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加快境外劳务、慈善救助等弱势群体相对集中领域的法律援助全覆盖;三是定期组织“公证义工社区行”、“团员基层服务日”、“ 党员社区先锋行”专项行动,为城乡居民提供工程式公证服务,做亮公证绿色通道服务品牌;四是引导广大律师、法律工作者、公证员自觉、主动地服务中心重点、服务经济转型、服务社会维稳、服务改善民生,在执业活动中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2.2 在业务拓展上,鼓励广大律师、法律工作者由办理诉讼案件为主向非诉讼案件为主转变。今后一个时期,海陵区的新兴产业将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也加快提升,特色产业基地也会逐步建成,这些都会促使企业兼并重组、产业政策引导、涉外贸易争端、重点项目招投标等法律服务需求大幅增长,为法律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要尽快加强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把握发展走向,突出加强法律服务能力的建设,更多地为“四新”产业、“一区三园”的发展提供优质、高端的法律服务,更多地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帮助企业打造品牌,提升竞争力,更多地参与调解维稳、维稳、拆迁维稳等法律服务。
2.3 在行业建设上,推动法律服务机构由同质化业态为主向特色化业态为主转变。一是认真制定《律协海陵分会促进和保障新能源、新电子、新材料、新装备产业发展法律服务实施意见》,积极引导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定向流动、专业发展,逐步构建与新兴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专业化服务体系。二是鼓励有条件的法律服务机构积极引进人才、挂靠联姻,做强队伍、做大规模,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尽快培植上规模的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事务所和品牌律师事务所。
3 构建鼎足之势,强化服务型司法行政力度
3.1 优化监管模式。突出海陵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实战能力的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矫正规范化运行体系,加快社区矫正由以镇(街)为主,向区、镇(街)两级矫正机构功能互补、联动共管的转变。一是强化三级联动。依托该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加快构建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集中教管、日常监管、就业帮扶的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模式,打造新型教育矫正平台。二是加快“三化”建设。以贯彻两院两部新颁《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为契机,建立公、检、法、司共同参与的社区矫正综合执法队伍,实现各部门执法一体化;公安、司法、民政、人社、工商、教育等矫正办成员单位,共同承担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培训,配备师资,落实教材,在教育培训内容上形成系列化;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特殊人群的管理,开发心理调适、困难救助、就业帮扶等服务项目,加快特殊人群服务社会化。
3.2 加强无缝衔接。一方面严格实行走访制度。在全国“两会”、党的“十”召开等政治敏感时期,司法所要主动与公安派出所加强配合,加大对重点对象的摸排力度,做到“服刑人员底子清、矫正情况记载明、上门帮教访问勤、个别教育谈得深、日常考核工作细、奖惩机制严而全”,确保各项监管措施落实到位,杜绝脱管漏管现象。另一方面建立定期核查对接制度。充分发挥网络移动定位功能,完善摸排分析制度,加强对高危重点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做好重要敏感时段的行为监管和帮困扶助工作,提高监管科学水平,要争取将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1/1000以内。
3.3 强化安置帮教。一是全面推行分类帮教,定期开展提前帮教,突出做好重点帮教工作。二是建立温情联系机制,教育引导机制,帮扶救助机制,就业促进机制,确保刑释解教人员思想稳定、生活安定,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三是认真落实必接必送的工作要求,强化无缝对接和管控。四是组织赴监所开展“家乡变化大、亲人盼早归”帮教活动,积极探索帮教向监所延伸的新路子。五是严格实行重点帮教对象个案管理、跟踪服务,切实做到管得住、管得好。争取2012年衔接率、帮教率和安置率分别达到100%、98%和95%以上,重新违法犯罪控制在1.5%以内。
4 强化三项功能,优化服务型司法行政方式
4.1 强化法治建设的基础作用。一是加强重点人员学法用法。通过开展集中培训、专题活动、传阅文件、考核评比等形式,提高领导干部、公务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二是深化法制文化建设。按照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依托电视、网络、报刊、公益广告、民俗文化、普法志愿者等六大载体,有计划、分阶段实施十处法治文化景点、十个法治实践基地、十项普法创新工作、十件法制文化艺术精品等系列创建活动,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三是开展普法服务社区活动。通过部门联动、广泛发动、全员参与,着力提升全民法制观念,组织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法制文艺演出队,开展送“法制文艺演出、法制图片展、法律知识讲座”普法服务社区活动,进一步提升法制宣传工作的社区影响力。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5
【关键词】新形势 大学生价值观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辅导员,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我校为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凝心聚力加快推进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对于我院围绕“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定位,培养成都社会经济需要的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对于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辅导员怎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工作中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工作感受。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明确大学辅导员的作用
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辅导员应注重文化熏陶,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动倡导者;应注重思想教育,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宣传者;应服务舆论引导,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推动者;应注重实践养成,做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自觉实践者。
二、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清晰把握当代大学生和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特点
当代大学生和大学生群体对于外部世界的发展有极强的感受力,价值观呈现以下新特点:一是主体价值的本位性,追求个体利益、个性发展,容易忽略社会理想与社会责任。二是在社会背景、学习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价值观念更趋分化与多元。因此,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这些实际。
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结合实际注重方式方法
(1)强化灌输法:在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宣传上,只有坚持强化灌输原则,才能取得思想上、行动上的统一。在实际中采用三类方法:一是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实行渗透式灌输。二是以国内外重大事件为契机,进行集中灌输。三是围绕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灌输。
(2)典型示范法:一是收听收看典型事迹或邀请模范人物作报告,触动学生灵魂。二是发现和培育身边典型,把握宣传尺度,挖掘典型的示范意义。
(3)环境熏陶法:一是软环境建设,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和人际关系建设,主要引导教师以身作则,关心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二是硬环境建设,就是建设布局合理、独具特色的教室和宿舍,并在班级中广泛开展以“我爱我班”为核心的文明校园活动。
(4)自我教育法:通过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其主观自觉,尊重学生主体意识,既不对其思想和行为过错横加指责,也不盲目撒手不管,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5)情感教育法:在信任心理基础上进行交流,老师发出的信息往往会被学生顺畅地接受,并能产生积极的行动效应。
通过上述方法,在思想、理论上给学生们传递了正能量,树立了方向标。
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引导学生勤学、下苦功、求真学问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型的技能培训。组织技能水平高和获得相应证书的学长与低年级学生交流,分享经验、收获。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会计、教师资格、导游等各级各类培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技能比赛,通过培训、竞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对行业和专业的知晓和热爱。
五、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抓好教育载体
以校园活动为主线,创建更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动员学生参加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组织元旦联欢晚会、田径运动会、创业设计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全面拓展了学生素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做到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社会。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帮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班级和团支部的社会实践中。根据学院和分院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成职软件教育园区的服务,参加服务型学习、勤工俭学、公益活动、职业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重要的方面。在班级中分阶段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讲座,比如《新生适应力》、《女生讲座》、《压力与动力》等,让他们从进校的那刻就做好心理准备面对社会的挑战。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6
关键词:职业伦理 两型社会 高校实验室
0 引言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校实验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基础平台,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拥有并支配着丰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优先目标,也是保证高等教育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职业伦理的建设是提升高校实验室功能和效益的重要保障,对于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予以高度的关注。
1 职业伦理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1.1 职业伦理
在西方,职业伦理与基督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伦理(The Protestant Ethic)有很大关系。新教伦理将世俗的工作与宗教的献身精神结合起来,赋予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意义,甚至把它上升为一种天职,为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在东方社会中,儒家伦理精神和现代商业文明、人本主义思想、理性因素和法制精神共同构成了作为东方人的精神支柱的职业伦理,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宗旨、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并在当代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的经济奇迹。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有着深厚的伦理资源:儒家的诚实守信、义利兼顾,道家的慈俭谦下、和合共生,佛家的诸善奉行、自利利他等伦理思想,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扬光大。
从事每项行业,都要有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Professional Ethic Code)。常见的职业伦理内涵包括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智慧财产权及工业安全等,这些专业伦理是每一位从业者应该恪守的规范。过去一段时间,我们过分追求经济指标,疏忽了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方面的问题,以至于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资源浪费都比较严重,如今付出惨重的代价都难以弥补。比如最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盐城饮用水污染事件及不断升级的抗生素滥用等问题,就是职业伦理缺失的表现,这种做法置道德准则于不顾,甚至不尊重人的生命因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高校实验室是整个自然和社会循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每位参与实验室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都应遵守职业道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防止危害社会的事情发生,为构建两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职业伦理的社会意义
职业伦理是员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当员工能自觉按照职业伦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在伦理准则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时,整个团队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效应,团队整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职业伦理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2.1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当职业伦理作为一种价值判断被全体员工接受后,人的行为会自觉遵循这种价值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团队领导的伦理道德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所拥有的人格力量会对全体员工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形成一种内部的凝聚力,对全体员工产生一种向心效应。
1.2.2 形成团队文化力:不论价值观念、员工精神、领导艺术、管理方式、组织程序、还是创新意识无不带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由此构成团队文化基础。一个优秀团队,人与人之间由于价值观念的沟通而组合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有机整体,靠团队文化力的感召达到一种新的管理境界。
1.2.3 增值团队无形资产:团队的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相对应,具体包括团队的形象、精神、文化、信誉等,由职业伦理规范所倡导的价值观是团队的重要无形资产,可以保证团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2 职业伦理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职业伦理建设对于促进高校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1 职业伦理在实验室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意义
2.1.1 树立资源伦理意识,优化资源配置 高校的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投资购置的,而仪器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又在各高校,国家不要求学校以任何方式进行偿还,学校对国家财政投资的仪器设备是无偿占有、无偿使用。因此,仪器设备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存在后期监管不到位和各个单位争投资的现象,导致零买乱购、重复购置、建设一些小而全的实验室;制定购买计划时论证不充分,抱着不争白不争的态度,只考虑本实验室或本学科的临时需要,一味追求高、精、尖,多功能,但许多功能未被开发利用,使用效率低下,投资效益很差;仪器使用单位与采购单位分离,因为不是自己使用,购置仪器设备时不考察、不论证,不管质量,仪器买来便万事大吉,导致仪器设备购买后,一过保修期便进入大修期。这种不负责任的想法和做法,就是职业伦理缺失的表现。因此,需要领导者制定计划及购置设备时实施民主讨论与科学决策;需要全体员工树立积极主动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提出公正合理的建议;需要整个团队恪守职业伦理,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合理仪器设备的购置费用。
2.1.2 提倡共享互利,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潜在价值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实验室发展中,重建设、轻管理,重购置、轻使用的现象一直存在,因为实验室评估对仪器设备的价值有严格的规定,这就迫使相关单位费尽心机耗费公共资金购买仪器设备,但是,这种评估模式又忽视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一方面是一部分仪器设备长期闲置,而另一方面是需要使用仪器的人却不可得;由于购买仪器不用自己花钱,当个人需要用到某种大型仪器,即使本单位已经有了也不会考虑共享而是出于自己的方便而争取单独拥有;如果一个单位拥有某种大型仪器,别人要来用,就会因为可能耽误工作时间或影响精确度而推诿,从而降低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下,即使制定再好的规章制度,所谓的资源共享也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导致实验室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广大师生又无法正常利用实验资源,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实验室管理者从职业伦理的高度出发,主动地改革管理模式,寻求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办法。这包括:从总体目标出发构筑资源共享的平台,实施开放式综合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使实验室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为了实现现有设备的最大利用率,坚持以人为本,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方便宽松的科研环境,帮助他们充分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2 贯彻职业伦理在实验室环境保护中的必要性
保护环境是一个基本的社会伦理要求,但是在许多高校实验室中,由于缺乏科学、规范、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措施,废气、废水、废渣、废物特别是电子垃圾、有机溶剂、化学乱排乱放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较其他理化实验室,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实验室面临更多的环保问题,所产生的生物危害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生物危害包括生物体(动物、植物、微生物、主要是致病性微生物)或其产物(来自于各种生物的毒素过敏源等)对人类健康、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现实损害或潜在风险。随着实验室科学研究活动的不断增多,实验室生物化学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必须给高校科研工作者敲响警钟,采取各种措施规范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从根本上说,目前的生物危害泛滥是从业人员缺乏职业伦理所致。比如实验用的有害微生物、生物技术转基因物质等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灭活处理才能排放,但是由于实验室条件、实验人员的素质、监督力度等各方面的原因,各实验室的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争课题、抢经费、发文章,有些科研人员把追求当前利益,而漠视公众和子孙后代的生命安全:有毒有害的物质水池子一倒,垃圾箱一丢,便万事大吉了;有些实验室有毒物质的回收、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成了高校实验室评估和领导检查时的摆设。生物危害人人皆知,但是由于缺乏职业伦理,部分从业人员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于不顾,导致实验室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只有广大的实验室工作者拥有了自觉的职业伦理,才能把自己的工作与整个社会成员的幸福紧紧联系起来,把保护环境、珍惜生命作为自己的天职和责任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和行动中去,从源头上杜绝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职业伦理是优化实验室人力资源的道德基础
高校实验室是各项科研成果的培育场所,每位科研人员都希望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设备和科学仪器去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实验设备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设备的利用上就必然会存在相互之间的竞争。有些人通过各种途径占有实验室资源,而有些人则得不到必要的利用机会,这既造成了人才、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恶化。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个体伦理观与团体伦理观之间的差异。在我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实树立良好的职业伦理观念不但可以化解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创造力,得到1+1>2的效果,而且还会创造一种人人心情舒畅、和谐美好的工作环境,这是单纯的设备、设施所不能提供的。
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所在的实验室职业伦理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效果。它说明:拥有了高尚的职业伦理,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科研成果,而且还是一种自利利他、和合共生的公共环境和人生境界。具体表现在:在浓厚的学术环境中,淡薄名利,潜心于学术研究,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自觉抵制不正之风,遵守规则、诚实守信,合理利用科研经费;敬业、勤业、热爱工作,爱护设备、节约资源,积极主动地开发仪器的多种功能;积极主动地共享实验室的设备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智力资源,充分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益;形成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自觉抵制乱排乱放、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把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实实在在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自觉行动中,为建设两型实验室提供有力的保障。
3 实验室职业伦理建设的现实途径
职业伦理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职业观念,改变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态度。首先,通过把传统文化精华和现代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道德伦理,这是构建现代实验室伦理的重要基础。如前所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深富的伦理资源需要我们去努力挖掘、弘扬,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伦理观念不是通过强迫而是通过人的自觉领悟和体验建立起来的。我们在实验室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曾经聘请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及社会学专家到实验室进行演讲,讲解传统伦理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引领师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伦理观念的升华,把自己的工作理解为一种天职或神圣的责任,使之成为支配人们的自觉行动,将会为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另外,实验室职业伦理建设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职业伦理教育和现实环境的双重影响。台湾自1990年开始,在中原大学及新竹清华大学试开《工程伦理》课程,反应热烈,如今已推广到许多工程院校之中,同时也有其他商业、医学等科系也准备推出类似的伦理课程来。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把伦理建设落实到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中:在高校之开设《职业伦理》、《实验室伦理》等课程并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和专业课;从事科研工作的教授专家积极为政府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尽快促成相关立法的形成;经常聘请生物危害研究专家做科普宣传,使实验室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深入人心;鼓励学生深入实验室进行社会调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用事实教育人的目的。通过以上各项方法和措施的实施,将会有效地促进良好的职业伦理的形成,进而推动高校实验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廷福.美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5).
[2]袁晓明.浅论高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部门的规范管理与人性化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
[3]庞俊兰,孔凡晶,郑君杰.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