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感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教学的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教学的感悟

语文教学的感悟范文1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个人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该如何去实施“体验”,进而让我们的孩子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形成情感,产生感悟,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我认为关注的焦点仍应是课堂,仍应是教学过程本身。

(一)构建体验性教学的课堂模式

《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树立课程的实践意识,在设计教学结构、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语文教学,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在识字教学中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列表法、图像法、提问法、讨论法、媒体介入法等多样手段,引导学生体验和感知。例如:通过观看CAI课件,通过动手合作,让学生对所学的字进行组合、选择、淘汰,从而获得体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有机地创设体验学习情景、体验学习气氛和体验学习的契机,能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爱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认识知识,学习主体与知识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因而获得对学习汉字的持久兴趣。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会带给你一份惊喜;还给孩子一点自由,他会创造无限奇迹;解放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走进识字的天空,自主识字,你所展望的将是一片明媚、灿烂的天空,而孩子们也会在识字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

(2)在游戏表演中体验

对于游戏、表演,小学生大多有一种表现欲和表演欲,可以借助游戏、表演这一活动方式让学生来体验和品味课文内容和内涵。在表演之前,就必须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样才能演得逼真,才能将课文中的情、意传达出来,不仅使演出的人得到深刻的体验,而且末担当角色的同学也能获得较具体而形象的感知。例如: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游戏有“猜字卡”、“找朋友”、“编儿歌”、“编字谜”等。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每一个拐弯抹角就是一段美丽的故事。”抓住汉字的构造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再创造,让孩子“编字谜”,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生字“相”时,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就给“相”字编了个字谜:两mù读音同,可是字不同,左mù长得高,右mù看得远,两mù合一起,你说是什么?瞧,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动手,在游戏中认识了生字,在游戏中展示了自我,在游戏中学习了合作,而且从中感受到了识字的快乐,体验到了识字的成功,多棒呀!

(3)在生活实践中体验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例如:在《棉鞋里的阳光》一课中,课文写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妈妈体贴奶奶,给老人晒棉被,贤淑的举动感化着小峰幼小的心灵,他也帮奶奶晒起了棉鞋,想让奶奶更暖和。针对这样的课文,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走进课文呈现的感情世界,和学生们一起用深切的感情来朗读课文,品味亲情。这样的过程,体验绝不仅仅是一般的认知活动,它是学生融入生命的直接参与,它使学生与课文人物进行着生命和情感的沟通,使得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教材知识和教学情境本身所蕴含的道德、审美意义,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过程、生命过程、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开展体验性学习活动,是在感知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再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4)在写作过程中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并能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些心得性的文章,这样就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体验、理解、感悟。“活动体验”型习作指导课是活动交糅着习作指导――即伴随着活动,进行动态的生成的习作指导,赋予“观察、想象、描述”等作文训练及指导以浓厚的活动色彩,教师以高超的习作指导艺术,用随机的“提问”“谈话”和“交流”去拨动学生的作文之弦……这样的课,既不冲淡学生盎然的活动兴致,又能激活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例如:我曾安排过这样一次活动作文:《一场特殊的考试》

伴随着考试活动的展开,我不断进行以“体验”为附着点的习作指导的生成。

指导环节一:设置悬念,激发习作兴趣

课始,教师故意渲染考试的紧张气氛,严肃又认真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国际天才儿童测试’。试卷共有20题,要求在五分钟之内完成。”边说边把装有试题的信封发给学生,并且提醒:“为了显示考试的公正,拿到试卷后,在听到老师说‘开始’后,才可以抽出试卷答题。”

(教师设置的悬念,让学生的“体验”油然而生。由此生成作文内容,让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在情境中萌动、发芽。)

指导环节二:渲染细节,捕捉习作情趣

为了丰富五分钟的考试体验,在考试进行了四分钟时,我提醒:“请同学们抓紧时间,还剩一分钟。”

请看学生作文中对考试感受的描写:

“‘还剩一分钟!’沈老师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把我脑子里原有的答案都‘赶’跑了。脑海里只有‘只有一分钟了’这句话。我必须快,我命令自己的手,命令自己的眼睛和头脑。”

“‘还剩一分钟!’我听了,不禁一怔,不会吧?我才做了一半啊!怎么办?我乱了阵脚,开始东做西做起来。”

……

这次活动体验获得了成功。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阶段,不断激发、强化学生个体的活动体验,使学生“亲历”活动过程,学生的习作都有了鲜活的感受和语言。

(二)运用体验性学习的对话方式

语文教学的感悟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感悟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084-02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而感悟语言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有深刻感受并真正领悟了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去积累语言,才能灵活地运用好语言。同时,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悟才能真正领会语言的内涵,也才能更好地解读文本和领悟渗透在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语言的感悟上下大力气。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呢?

1.咬文嚼字,感悟语言

著名的语言大师朱光潜先生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在感悟语言的教学中,也必须引导学生弘扬这种精神。像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柳永的《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形容花香的“微风过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些名言佳句,如不狠劲“咬”,能明其妙?不细心“嚼”,能知其味?当然这些名言佳句要认真仔细推敲,但更值得我们教师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咀嚼那些看似平淡实则奥妙的词句,于平淡处见出不平淡来。朱自清的《背影》中四次用到“终于”一词,这个词虽不算雅,所在句也不算美(如“但他终于不放心”“终于决定还是自己去”),但它却充分表露出父亲对“我”的关心和体贴。鲁迅的《祝福》在写到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第二次到鲁镇时,文中两处写到“大家仍叫他祥林嫂”,且单独成段。学生读到这里时往往一览而过,毫不在意。其实,作者单独成段的目的,意在强调,以引起读者注意。祥林嫂嫁过贺老六,大家本应该考虑一下叫老六嫂还是祥林嫂。但是心理习惯是如此强大,以致大家想都没有想,仍然认为她属于第一个丈夫而继续叫她“祥林嫂”。可见,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领悟到鲁迅先生重复使用这句话的匠心。

咬文嚼字,长期训练则利于养成字斟句酌的读书习惯,才能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2.结合语境,感悟语言

对语言应着眼于整体的把握,即“语境”的观照,也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思路。我们反对孤立地挑取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或表达上的某些技巧进行“品味”和“赏析”,因为如果词句赏析与语言环境割裂开来,排斥情感体验,变成单纯的搜集整理和知识积累,则必然无从让学生去感受渗透在文章中的人文精神,则必然使语文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例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单从字面看,那些明快而充满暖意的词语,很容易把它解读成带有古典主义色彩的理想图景的诗篇,然而诗人为什么不说从今天开始而反复说明要从明天开始呢?“从明天起”这一短语在诗中出现三次,从字面上看,诗人决定从明天起要做许许多多“幸福”的事或与“幸福”有关的事,这只是显性信息。而它的隐性信息则在字面背后,“明天”所指的是未来。在时间上,海子把幸福寄托在未来,在空间上,海子把目光投向了远方(实质也是未来的另一世界)。诗人对未来所期待的,正是在现实中所失落的。因而,我们在从“从明天起”这一短语中可以隐隐约约地感受到诗人的现实之痛、时代之伤。

还有《我若为王》一文,作者先以虚拟的笔调写出了“我若为王”的种种好处,之后写到“我将变成一个暴君,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为什么这么说呢?结合上下文,我们才知道,原来“我”对于如果为王的结果,实际上并不是心满意足,而是深恶痛绝的,文章真实的用意是在向我们展示一个专制黑暗、愚昧落后的社会现实,表明作者呼吁文明和进步的社会的强烈愿望。

结合语境,感悟语言,就是要揭开隐性信息。越是伟大的作家,其倾向往往越是隐蔽。有时就潜藏在似乎平淡的、并不见得精彩的字句中。坚持在语境中感悟语言,有利于形成立体的语感和深刻的思维品质。

3.理性透析,感悟语言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神奇的。不同的词语可能表达相同的意思,而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又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但无论如何,作家选用语言的准确、形象和巧妙是可以从理性上加以透析的。在这方面,古人常说:“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提法实际上并不是非常科学的。课堂上,学生希望老师做的就是引导他们通过审视、透析语言现象来揭示语言规律和真谛,做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教师的一个任务就是给复杂的语言现象以一个合理的透析。

被传为炼字美谈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起初写的是“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满江南岸”、“春风又入江南岸”等等。为什么“绿”字就好呢?首先在于“过”、“满”、“入”都是视觉无法感知的,而“绿”却带有鲜明的视觉性。其次,“绿”是春天最凸显的特征。正是这样才调动起王安石怀恋故乡的感情:什么时候月亮才能照着我归去呢?这其中包含了王安石对江南已有的春风,将有的明月和眼前江水的沉思。又如我国古典诗话中著名的“推敲”的故事,韩愈凭直觉认定“敲字佳”,这就成了定论。而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提及似乎“推”字更好,这是为什么呢?朱先生仍用传统的批评方法,估测性强于分析性。其实,以理性去透析,应该还是“敲”字比较好。因为整首诗的气氛是无声的静寂的,如果是“推”,则宁静到极点,变成了单调。“敲”字的好处在于在这个静寂境界里敲出了一点声音,用精致的听觉打破了静寂,反衬出这个境界更静了。这就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营造了一个孤寂、幽僻而宁静的现实境界,同时又用"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的喧闹来反衬。

再比如,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只是经验概括,而没有从理性上加以分析。其实,宋祁用“闹”字来形容红,并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包含了多层联想,由红联想到火,由火联想到热,由热联想到闹。在汉语中,红火、火热、热闹,联想程序已经由词语固定下来了。懂得这道理,就不会像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所理解的:“闹”字极粗俗,甚至“闹”字可用,连“吵”、“斗”、“打”也可用了。

面对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教师应像庖丁解牛那样“批大隙,导大款”,游刃有余,引导学生品读、欣赏、透析、辨明,从而让学生既获得美的享受,又提高了思维的分析能力。

4.反复诵读,感悟语言

诵读是感受语言的重要一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诵读和赏听文学作品是特殊的创造过程,会激起学生对语言充满发自内心的热烈情感。诵读就是要通过富有深情的语言与作者直接沟通,再现作品真情语言的自然本色,使静态的文字通过形象化、动态化的声音表现出来,以至读者心领神会。如鉴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两句,通过不同的诵读方式,让学生读读品品,品品读读,学生就能比较自然地感悟到,前句声情婉约,传达出词人缠绵情思;后名声情激越,表现了词人宽阔的胸襟。两句意象不言而喻,两词风格也不析自明。学生只有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文章丰富的内涵。

语文教学的感悟范文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归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这三种新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地表露出来。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课堂,新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良好,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与合作、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研究的主要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以在语文改革方面主要从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运用着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摒弃以往只看重文化知识的思想,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灵活,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这门课程中学到更多。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不少的收获和感悟,在本文中与同行分享。

一、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放下权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思考,大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去创新。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往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本无从谈起。转变角色,实际就是要教师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教师不但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其核心就是把过去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自主地学习,帮助他们自主地建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促进他们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发起挑战。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创建一种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通过阅读、思考,让全班懂得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全班一齐思考,一齐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语文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一些好的方法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三、发挥作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新课标在写作教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的要求,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自古就有“文以载道”之说,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即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在以后各部分中都有相关阐述。作文也是学生表露自己思想和个性的窗口。俗话说“文如其人”,教学生作文,同时也是教学生做人。在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训练学生作文技能的同时,都可以把世界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的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内容贯穿、渗透进去。

四、注重现代教育与技术的结合

语文教学的感悟范文4

关键词: 感悟体验 小学语文 实际运用

新课改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感悟体验已成为教学的核心问题。感悟体验式教学要求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学生内部发展。语文通过一系列听、说、读、写与作者产生共鸣,内心产生情感影响自己的行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精选课文熏陶学生的情感,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丰富他们的感悟体验。

一、创设情境,营造教学气氛

在实施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学习《长城》这一课时,首先设置导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你们去爬过长城吗?有谁知道长城有多长,远处看它像什么呢?长城在古代是用来干什么的呢?”通过一连串问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时,利用多媒体制作的PPT,向学生展示长城远看、近看不同角度的图片,将书本上的内容生动、形象化,让学生有更直接的体验。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开始与印象中的长城对比,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同学们,图片中的长城我们已经观看了,和大家之前看到的一样吗?那想不想看看作者眼中长城又是什么样的呢?”通过引导,学生开始主动阅读课文内容,通过放映的图片和自己阅读的感悟产生深刻体会,对教材内容增加立体感,增加联想,情感不断深化,实现体验式教学目标。

二、加强实践,获得操作体验

实践出真知,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单纯依靠教师教、学生学的僵化模式,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出现死记硬背现象。体验式教学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实践,获得体验。比如:学习《落花生》这一课时,首先通过播放音频,让学生倾听和熟悉课文内容,模仿标准朗读的节奏、情感运用,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自由分配父亲、母亲、孩子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最后教师根据小组表现进行综合评比,鼓励学生独立实践。通过学生合作、角色扮演,提高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主动表现意识,使学生亲身体验课文内容表达的情感,使其更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提高认知能力。又如学习《触摸春天》这一课时,教师通过设置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有哪些特有景物呢?在你们眼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然后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分别画一幅有关春天的图画,最后,通过相互展示自己作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引导阅读,丰富感悟体验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每篇课文都蕴含丰富的思想情感,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反复阅读,感受阅读中图片、文字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比如:学习《生命生命》这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使学生感受命的含义,或者教师通过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大声朗读感受文中词汇、句子搭配的美、感受课文朗读过程中语句直接节奏的美,通过不同节奏搭配展示文章的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走进文章中的奇妙世界,通过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渺小、顽强、可贵。在学生熟悉课文后,教师通过制作Flash,将课本中的动画用动态图片展示出来,通过阅读和直观图片相结合,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明白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生命的存在,不仅自己生命可贵,而且周围一切有生命的动物、植物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善于发现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四、训练写作,记录情感体验

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属于难点,需要情感与写作技巧高度配合,才能写出好作文。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训练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留心记录生活中、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将其作为写作素材运用到写作中。比如:写有关“母爱”的话题,学生对”母爱“的定义是宏观的、模糊的,教师应该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妈妈在生活中如何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但母爱是宽泛的,不是自己的母亲才会体现母爱,应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大自然,发现我们身边各种动物对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以及平时阅读中涉及的有关描写母爱的文章,对其好词好句及表达母亲的方式、描法、修辞手法等善于积累并运用到写作中。又如写关于风景的作文时,在学生放假时要求学生外出旅游多留意身边的风景,记录当时的感受,最后用笔记录下当时的心情和感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情感不断得到升华。

五、结语

小学语文的感悟式体验教学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而且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如鱼得水,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不仅掌握学习方法,还丰富学生的情感、实践等体验,开阔思维,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王娜敏.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154.

语文教学的感悟范文5

关键词:盲生;朗读;感悟;情感

课标指出:“要珍视盲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从情感教学入手,指导盲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有感情地朗读训练,并在此基础上从盲生的实际出发,教师适当而有效地指导可以催生感悟并推动感悟的深化。盲生在朗读中,学生感悟与教师引导相结合,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最佳途径。该文就盲文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朗读,如何从情感教学入手,使学生深刻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感悟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正确的摸读方法是提高朗读能力的基础

针对盲生朗读时,由于分词的客观停顿,摸读速度相对慢,或读得流利而无感情,或声音不洪亮等弱点,首先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正确的摸读姿势和方法。

摸读盲文的姿势不正确不仅影响盲生身体健全发育,阻碍日后的摸读速度,而且也很不美观,因此必须重视姿势的正确,严格要求随时纠正。摸读盲字的正确姿势是:身体坐正,上身端正而自然,书本要放正、双手食指靠拢成八字形斜放在字母上,当左右手同时摸到一行的中间位置时,左手就回去找到下一行位置的行头,这时右手继续向前摸读,等一行摸完就能立即开始第二行的摸读。摸读时不要用力按也不要用指甲抠。在长时间的正确指导下学生能够做到熟能生巧,这种正确的姿势不仅大大提高了摸读速度,而且为朗读好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保证。

二、重视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一)在朗读词语中感悟

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读不仅能加深盲生对文章的理解,引起他们的共鸣,而且还能激起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培养盲生朗读能力是开拓激发盲生思维、发展盲生认知能力的良好途径。因此,在朗读中要特别注重词语的朗读,并在朗读词语中感悟。

(二)在朗读句子中感悟

盲校的语文教师读好句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因为盲文无字形全靠对拼音的理解,而拼音中同音字特别多,注声调的少,假如教师朗读或读得不正确,盲生就会产生误解,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其次,朗读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有无兴趣学好课文,若教师能准确、生动、有感情地朗读,读好每一个句子,就可以帮助盲生在头脑中形成对事物的整体感知,克服片面性。教师很好地朗读,会使盲生受到很大感染,调动起除视觉之外的所有感受,回忆起以往的感性经验,进入文章意境,在朗读句子中感悟。《再见了,亲人》中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把盲生带入意境,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技巧,再现了当时朝鲜人民与志愿军依依不舍的话别场面,使盲生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氛围中,如临其境,如历其事。老师在读前三段的最后一句时,语气上挑,着意加强反问的作用,尽管大娘、小金花、大嫂在文中默默无语,但老师的朗读却使这三位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三、注重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一)感知教材所描绘的情景引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先有情趣,后有情感,盲生尤为如此。由于看不到外界的事物,获取信息主要靠听力,由于听力补偿的作用,盲生的听觉较常人更为灵敏。他们对于生动的语言、悦耳的音乐等这些特定的情境,具有一种天生好奇、喜爱的情趣,进而才会对事物产生出发自内心的美的情感。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常注意通过创设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情境,引领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一种对美的浓烈情趣。

(二)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培养情感

教育是情感的教育。在指导理解教材的内容培养情感中,要引导盲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故乡》,教师要有意识地让盲生明确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让盲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助于对文章意思的理解,盲生对环境的了解越深,越容易理解文章的意思,领会小说的主旨,领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侵蚀、等级观念毒害,人与人慢慢变得冷漠、变得隔膜,揭示了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是苦难之源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传达出了感情,在朗读训练中培养了语感。提高盲生的感悟能力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防止急躁情绪,只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提高盲生的感悟水平。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积极内化的过程,只要积极引导、坚持不懈,就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感悟能力,达到美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佟海兰.浅谈教学中盲童想象力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语文教学的感悟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悟能力;创设情境;以读促悟;积累促悟;多渠道联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93-01

新课程的知识培训旨在让教师接受新课程的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还需要对理念进一步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又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尤为重要。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重积累轻感悟,如果在教学之中不注重学生"悟性"的培养,那就不能把学生的阅读水平推向更高层次,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在注重积累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悟性的培养,加深体验,达到阅读水平的较高层次――有所感悟。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

1.创设情境促感悟

要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所感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学生如能入情入境,那效果将事半功倍。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所选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古诗词,有名家名篇,有神话故事,有童话寓言。

2.读书促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书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当然,读书要讲究一个方法,学生只有学会读书,才能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2.1在轻读想象中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轻声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借自身的经验、经历帮助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初步感知课文,为继续深入理解打下基础的目的。如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结合想象:一个寒冷的大年除夕夜,下着大雪,一个小女孩光着脚,哆哆嗦嗦地在街上走着的画面,以促进学生感知课文所表述的悲惨的整体画面。

2.2在朗读体味中领悟语言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味文中的语言情感,包括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等。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在朗读中体味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幻想的情景,以促进学生感知小女孩充满美好的向往的深入理解。

2.3在默读思考中理解文章中心。每篇课文都包含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默读思考中深入理解文章中心,使读书有所收获。如在学生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基础上,使之从中感悟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4在品读剖析中感悟写作技巧。教材所选课文,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写作技巧各有千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的基础上,认真剖析课文的写作技巧,为自己所用,让学生领悟作者在炼字铸句上的技巧。在教《泊船瓜州》时可以让学生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改换成"吹"、"到"等字,再品读剖析,深刻领悟用"绿"字既显示出色彩,又把春风写得极具生命力,给人强烈的动感,非常恰当。

3.积累促感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积累包括情感的积累、生活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其中尤以语言的积累最为重要。

学生要积累语言材料,一靠多读,要广泛阅读课内外读物,在阅读中自读自思、自我领会、自问自解、自求得之,阅读面扩大了,思路就会拓展,领悟力就会提高;二靠多记,要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勤动手摘录好词佳句,勤动口背诵精彩片段,使其不断"厚积";三靠多用,要鼓励学生把摘录好的词句运用于平时的口头表达或作文中,使"消极语言"变为"积极语言"或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办报、开故事会等活动,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增加积累。学生通过"读、记、用",为"薄发"储存了丰富的材料,无疑会促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顺畅表达,促进感悟的提高。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悟性,生活的积累也很重要。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在阅读中紧密联系生活,用生活的活水帮助理解,促进感悟。如,在教学《雨中》时,为让学生感悟到雨中所体现的高尚精神,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急需得到别人帮助的神态、心情和得到别人帮助时的心情感受等,来体验蹬三轮车的姑娘得到孩子和行人的冒雨帮助,及时捡起翻倒在马路上的一筐苹果所表现出来的神态、感受,以此悟出放学的孩子和过路的行人"急人所急,助人为乐"的雨中情。

4.多渠道联系促感悟

4.1联系时代背景促感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与文章所展示的时代背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学生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涵。例如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组,这一组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来编排的,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对和平的渴望,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由于战争发生的年代与孩子们相距甚远,他们没有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过,对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没有感性的认识。

4.2联系上下文促感悟。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如果能恰当地联系上下文则有助于学生对文章通篇的理解。笔者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里的"她"指的是文中的主人公安静。安静是个盲童,盲人一般行走不便,步履蹒跚,但盲童安静却能够"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通过联系上文明白了这与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正因为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她对公园的小径很熟悉,所以才能走得很流畅。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不仅照应了前文,表现出安静的活泼聪慧及对春天的热爱,也为下文描写她能神奇地捕捉到蝴蝶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