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范文1

[关键词]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就业价值取向;就业岗位

一、引言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共享经济等数字新技术的发展诞生新商业、新职业,使我国就业形态、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性以及劳动技能需求都发生了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向产业需求,在追求高就业率的同时应更关注学生就业质量,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当前,我国进入以创新为核心、以发展服务型经济为重心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人才供不应求、跨专业人才优势明显。新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无论从就业的政策导向还是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看,需要在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教育质量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高职学生就业的困境

1.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比上年少增9万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速度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相对于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人的变化是一种慢变量,实现职业转换需要一定的教育培训,转变就业观念需要更长的时间。新就业形态对已有的劳动、就业、培训、社保等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业态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创新的新引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新产业技术变革,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就业矛盾从就业规模能否扩张向就业质量能否提升转变。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就业数量,而忽视了就业质量。技术进步对就业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显现。党的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受教育程度、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被“机器人”替代,影响的就业岗位数量会持续增加,岗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部分劳动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下岗失业。由于从人力资本投资到形成有效劳动供给通常会滞后于岗位需求,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等特点。薪金待遇、就业岗位、行业发展和职业空间仍然是当前大学毕业生最关注的因素。大学生找一份工作谋生并不难,但谋求优质岗位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难度系数比较大。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困顿之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麦可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我国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就业满意度为65%,2018届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比例达6.99%,对就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和“发展空间不够”。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的2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性逐步增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逐利性与求稳性并存、就业目标偏高与期望个人价值实现并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趋向多元化,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人员数量不断提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引起了整个社会就业方式、岗位结构的变革。互联网公司已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新兴高地。

三、高职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大学生的协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需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在对接新产业、新职业的基础上,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和跨界协同创新,实现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系统高水平匹配,培养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希望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薪酬待遇持续提高、工作条件不断改善、职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实现高质量就业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来自高质量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将推动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持续增加和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政府要强化宏观管理职能,为高职学生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具体来说:政府正确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做好产业引导和企业帮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统筹优化人力资源供给与改善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化就业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将就业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运用好“互联网+”推进就业转型,发展新就业形态,拓展就业新空间,为高职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从事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权益,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推动高质量增长与高质量就业同步实现,让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转化与就业质量提升并行不悖,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质量的带动作用。2.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协同发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新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的就业需求。新产业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渠道和更加优质的工作岗位,企业需要具有吸收问题、转换问题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适应新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必然以质量为前提。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与行业企业、研究院所、政府部门等不同社会主体建立协同机制,推进校政协同、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建成教育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学生联动的“互联网+就业”跨专业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线上精准对接、线下高效服务。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牢牢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吸引更多的企业专家、技能大师走进课堂,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打破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间的体制壁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师资特点和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区域产业特征和区域供应链以及企业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现代学徒制,让企业的人才培养前置化。整合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主体的资源,不断完善职业教育集团、产学研创联盟等教学模式,使各主体的人才、专业群、地理空间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人才培养对新兴就业领域、新就业形态的适应性和契合度。根据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资源要素融合的平台和机制,更多地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构建“政府、高校、家庭、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就业生态共同体”,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不断提升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促进公平就业和大学生社会性流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新的就业特点进行科学研判,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机制,将就业大数据多向精准反馈至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等各环节。以精准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升就业大数据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决策咨询功能,形成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格局。3.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当前,“三新”经济已经以标志性的智能、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共享、跨界融合等多维特征涉足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创造新需求,形成增长新动能,产生新就业模式和新职业岗位。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关注社会发展变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高职院校应推动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设置专业,与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对专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设计和精准界定;加大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力度,构建基于产业链、融入新知识和新技术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知势”,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4.注重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不能选择那些脱离实际的职业,需要把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就业价值观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高职院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教育,注重专业基础能力、跨领域协同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缩小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的统一,由就业指导教育转向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生源特点,实施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求职状态跟进、企业招聘状态更新,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要改变大学生就业“从众”选择的行为,使大学生积极面对职业多元性选择的挑战,将“高起点就业”观念转到“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灵活就业”“动态就业”观念上来,找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3-22.

[2]罗筑华,王汉青.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中的现实审视与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34-138.

[3]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4]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2018(2):32-38.

[5]杨礼雕.以“互联网+”模式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N].光明日报,2019-03-31(15).

[6]马廷奇.高职院校扩招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25-30.

[7]任雪园.变革与转型:智能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2-17.

[8]张纪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J].求是,2018(12):24-26.

[9]王霆.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视角[J].高教探索,2020(2):108-114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质量 毕业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118-04

[作者简介]刘景刚,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夏吉莉,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重庆400065)

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就业工作,党的十指出,要采取措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为做好下一阶段我国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好坏关系到社会就业体系全局。近年来,我国在毕业人数快速增长情况下,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采取多种措施,总体上保证了大学生群体就业良好发展态势。然而,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还较为普遍,质量意识还比较淡薄,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健全,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的客观现实。

一、保证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摆在政府、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具有可检测、可评估特性。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对于其质量的检验,史淑桃认为,应该包括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劳动关系三项指标(史淑桃,2007);杨河清认为,应该包括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三个一级指标和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期限、医疗保险等12个二级指标(杨河清,2007)。综合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岗位层次、专业吻合度、薪酬福利、劳动权益保障和学生自我满意度等指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基于这些要素,国内不少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估,其结论虽不完全一致,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容乐观,纵向比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下滑趋势。其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及中小企业就业比例增加。近年来,大学生在西部地区就业、基层就业、中小企业就业比例不断扩大。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在省会、直辖市就业的比例占总人数的45.2%,地级、县级市或县城、乡镇、农村依次占35.0%、14.1%、4.4%、1.4%。麦可思公司调查显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17%在直辖市就业,30%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3%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柯羽研究指出,在2006~2008年期间,浙江省大学生在就业区域流向上呈现向乡镇发展的趋势,其中,2008年到乡镇工作的比例(18.32%)比2007年和2006年分别增加了5.63%和8.97%。而在省会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在单位性质上,三年中到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4.66%,在国有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5.18%,而在中小型私营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上升了16.36%。不可否认,这些变化在解决我国不同区域间人力资源不平衡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政府期望,但仅从就业质量方面而言,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下滑,这种变化也并非大学生群体的主观愿望所为。智联招聘对2012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查结果发现,希望去大型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依然是大学生的主流愿望。然而,这种愿望满足状态不佳,其中,19.0%的毕业生期望去国家机关,而最终能到国家机关的比例仅为5.3%。期望去民营企业的比例仅为9.9%,而民营企业实际吸纳的则有29.0%的大学毕业生。

2.薪酬水平总体偏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然而相对于社会生活成本增长速度和其他劳动者薪酬水平提升状况,大学生薪酬水平依然相对较低。麦可思调查指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479元,其中本科生为2815元,高职专科为2142元,月收入在前3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3815元)、深圳(3596元)和北京(3497元)。而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其中上海、北京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71874元、65683元。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远未能达到城市职工的平均水平。该现状和学生的期望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智联招聘调查发现,在2012届毕业生中,65.4%的学生期望月薪在3500元以上,而实际能到达该水平的学生仅为44.2%;希望月薪在8000元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1.5%,而实际只有2.5%学生能实现这一期望。这一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求职期望过高,另一方面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薪酬水平偏低的客观事实。

3.专业对口率不理想。“专业对口”状况是检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好坏关系到学生工作后的主体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和个人能力的发挥。当前,面对较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不少大学生在求职中多采用“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的妥协策略,在不能获得专业技术含量高、专业对口性强的岗位情况下,转而选择销售、服务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这种“委曲求全”的就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学生群体较高的就业率,但专业对口率却因此受到影响。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从事各类专业技术工作的占比仅为34.3%,较2005年下降了10.9个百分点。相对而言,从事技术辅助、管理服务等岗位的人员比例却有所上升。麦可思的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59%,6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该公司在2011年对毕业三年后的2007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这届毕业生三年后的专业对口率为63.0%,其中本科的专业对口率为68%,专科的对口率为58%。这种状况也导致了高离职率的发生,在2010届毕业生中,34%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内发生了离职,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更高达44%。

4.部分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杨河清在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所罗列的12个二级指标中,11个指标均与劳资关系、劳动权益保障有关。说明我国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总体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也较为突出。集中表现在:一是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就业歧视问题,反映在性别歧视、身体歧视、地域歧视等多方面;二是单位侵权现象依然存在,包括在招聘中的内定现象、招聘宣传中的虚假广告或夸大其词行为,以及在不支付加班费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等问题;三是维权体系还不健全,包括工会组织不健全、仲裁制度不完善、劳动相关法律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多方面侵犯了大学生平等就业、获取劳动报酬、获得相关保障等基本劳动权益,也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水平。

二、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面临良好的时代机遇

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既依赖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所形成的“内部条件”,也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外部机遇”。

1.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民收入稳步增加,科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得以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经济有望保持较高水平增长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这种转变的主要思路是变“劳动密集型”为“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变经济增长依靠“资源驱动”为“创新驱动”,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经济的增长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系统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将会赢得更大的空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形成的竞争压力将会逐步减弱。这些发展趋势为保证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证。近年来,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巩固,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也取得了突出成效,毛入学率现已达到26.9%,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学生群体。自《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开始向纵深发展,其主要方向开始从追求数量、扩招规模、提档升格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优化结构、明确定位、形成特色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所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措施印证了这种变化。毫无疑问,抓内涵、抓特色、重培养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识和主流。此外,当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正在改善,教育发展保障水平也正在不断加强。这些变化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办学实效、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夯实大学生就业的根基,为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3.较充分的就业现状为高质量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就业是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可以在比较中寻求意义。相关研究指出,印度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59.2%,美国2005-2006年度为76%,日本2007年为88.1%,澳大利亚2007年为6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麦可思调查显示,我国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总体就业率为89.6%。2007届毕业生三年后的情况是:89.7%的人受雇于全职工作,4.9%的人自主创业,1.8%的人“正在读研”,0.1%的人“正读本科”,2.4%的人“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另有1.1%的人“无工作,未求职,未求学”。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数量上已经保持了较高水平,基本符合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一般状况,这种较为充分的就业状况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4.高校扩招增速趋缓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时代契机。近年来,高校扩招成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最大来源。张凤林指出:“在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难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量失衡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而不是需求,即近年来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主要是供给过度型失业。”吴要武研究指出,高校扩招使大学刚毕业的学生群体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提高。在2000~2005年间,31~40岁的本科毕业生失业率由1.6%下降到1.1%,下降了约0.5个百分点;21~25岁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则从6.1%上升到9.4%,上升了约3.3个百分点。而2005年城镇总体失业率为5.2%,比2000年的8.3%下降了3.1个百分点。同时,高校扩招同样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何亦名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扩招明显降低了毕生的平均起薪,袁晖光的研究也表明,受扩招影响,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大学生教育后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直接表现为工资收入的降低。由此可见,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实质影响。可喜的是,当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根据《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跨越式、规模式发展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思路,高校扩招速度逐步趋缓,有研究指出,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平均增速在10%以上,“十二五”期间增速约为5%。这种变化正在各地、各高校中发生。以重庆为例,近两年重庆市高校招生增速明显趋缓,甚至个别高校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这种变化必将大大减轻就业人数对就业工作带来的压力,有利于就业工作队伍将精力集中到提高质量上来,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促进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几点建议

1.处理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就业质量与就业数量是就业工作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既依赖于更多学生“能就业”,也依赖于更多学生“就好业”。对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充分就业”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基础还不牢固,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待就业的绝对人数依然较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依然处于上升周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加快向城市转移。同时国内外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问题都可能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失业人数和比例。对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更多机会保障更多大学生实现就业。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过去较长时间内受到了忽视。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在提升学生专业对口率、职业期望吻合度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体系,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帮扶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在工作中的满意度和劳动尊严。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范文3

总书记讲话的核心内容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刻论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办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办好高等学校”这个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开始高校扩招,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每年两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2004年超过19%,2008年为23.3%,2010年为26.2%。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就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这样,高等教育的生源情况出现了多样化,学生培养也出现多元化,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趋向多元,对高校的评价也出现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省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推进教育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工作指导性。从总体上说,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因此,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这是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要求。教育部根据讲话精神,正在起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文件,江苏省政府在全国首先批转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和高校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在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轨道上快速前进,并具体提出了10项在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措施。

多年来,我校重视质量立校。2002年我校启动升本工作,申报材料就提出:“坚持走质量建校之路,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立身之本和办学之源。”学校连续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师资工作会议、科技工作会议和专业建设会议,全面部署质量建校工作。2006年初我校“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明确为“以发展为主题,调整为主线,改革为动力,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在奋斗目标中提出“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品牌大学”。根据规划的要求,我校从2006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了教育质量年活动,主题分别是基础建设年、专业建设年和学科建设年。2007年学校召开党代会,在学校发展上突出“办学特色”和“质量建校”两个重点,明确的发展战略是“坚持准确定位,走特色名校之路;坚持内涵建设,走质量立校之路;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才强校之路;坚持服务地方,走校地互动之路”,并提出全面推进内涵建设,“通过专业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条件建设等水平的提升,尽快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根据党代会精神,我校全面组织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发展和校风创优四个行动计划,全面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2009年底我校作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合格教学评估的试点单位,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获得专家一致好评。201 1年我校“十二五”规划,更是明确把“育人为本”、“内涵发展”和“品牌引领”作为工作方针,以“办好应用型大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主线,启动了新一轮的体制改革、质量工作和行动计划,学校教育质量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学书记讲话以后,我校分析了当前质量建设面临的课题,形成了我校面向新实践推进教育质量建设的新思路。

一是建设质量文化。总书记讲话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处方位作出科学判断,指出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我们要以强烈的使命意识,把质量放在全局的突出位置,把原来重视教育质量建设发展成为推动质量文化建设。通过质量文化建设,使质量立校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品格,把质量文化贯穿在学校的每个方面,以“创建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为引领,凝聚全校人心,引领全局工作,统筹各项任务,使质量立校真正成为师生员工的文化追求,把质量文化化为全校人员的自觉行动,达到领导精力、教师精力、学生精力和资源配置等体现质量建设要求。

二是建构新的格局。总书记讲话明确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思路,即提高质量必须始终贯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科学研究为基础,社会服务为方向,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形成大学各项功能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办学质量整体提升的新格局。这一思路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质量观,强调了全面的教育质量观,把提高质量同履行社会职能联系起来。我们要按新思路规划质量建设,在全面履职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三是明确核心任务。总书记讲话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在实践中,我们要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统筹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多元化的观念,把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强化全面教育质量建设的观念,推进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管理;强化全面实施素质教有的观念,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是抓好重点工程。教育部和财政部已经根据总书记讲话精神,启动新的一轮“质量工程”,突出专业建设、教师发展和学生创新项目,我校规划明确提出“推进质量工程”,并在专业建设分规划中具体部署了新的一轮质量工程。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质量工程启动的契机,把质量工程作为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工作抓手,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范文4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学;高质量发展

1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诸多影响,因此,立足于经济学视角详细分析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以此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提供支撑。

2数字经济的概述

2.1数字经济的模式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其中网红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一种类型。根据调查,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是以网络为主。按照数字经济的变现方式,数字经济可以分为:一是线上数字经济,其主要是通过线上交易完成商品流通;二是线下经济,其主要是利用网红效应实施的系列经济活动。

2.2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

发展数字经济具有较高的优势:首先,数字经济是带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推动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成为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次,数字经济成为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成效明显,通过组织系列扶贫活动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有效带动4万多个贫困户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名校+”“名师+”远程教育帮扶模式和“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促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推进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实施数字乡村发展“六大行动”,促进乡村全面发展。河南省大荔、柞水、佛坪和杨凌4县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2.3数字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结合调查,数字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快速革新导致部分人群摩擦性失业。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技术的进步创造一些新的岗位,同时数字化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可能导致大面积“技术性失业”,对就业市场、民众生活与广大社会造成的影响是痛苦的。数字经济对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具有数字素养的人将面临失业和边缘化危险。二是线上平台强势压低线下实体收入。线上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模式。线上经济的便捷性塑造了一批具有极高粘性的消费者,加之没有店租等实体成本的负担,线上平台相较于线下从业者往往有更强的竞争力。在线上平台的竞争压力下,大量线下实体从业者被迫降低利润目标,甚至面临破产。三是巨头垄断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数据是一种边际成本递减的生产资料,数据一旦形成规模就具有天然的扩张性,不受规制的扩张必将走向垄断,垄断的后果是行业资源集中与行业内部分化加剧。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行业资源高度集中,互联网巨头与小微企业差距悬殊,并且差距还在渐渐扩大。

3数字经济崛起的原因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根据调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例如,2016-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增长态势,从623亿元增长至3419亿元,增长了2796亿元,如图1所示。其中,直播带货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直播带货成为拉动国民消费的重要方式。2020年直播电商占GDP比重达27.8%,年增速高达227.7%。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数字经济之所以取得巨大成效,主要决定因素有以下方面。

3.1数字经济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我国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稳定的发展动力。5G技术能够为网络直播提供稳定的信号,为直播带货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例如,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平台形式更加丰富,为市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观看平台,有效地刺激了粉丝的消费欲望。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居家隔离”政策的实施,网络购物成为满足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提高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进而扩大了数字经济的粉丝量。据统计,2020年我国移动用户占比达互联网用户数量整体的99%,手机流量时代全面来临。可以说庞大的网络群体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大力的潜在客户。网红利用营销手段,猎取消费者心理,通过高粘度、高互动的方式拉近与粉丝的距离,并且通过精准的营销手段引导粉丝消费,形成价值回报。

3.2国家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支持

基于“双创”战略的实施,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国内消费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例如,在全国经济发展会议中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是民营经济、“双创”战略实施的具体体现。为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家层面、地方省市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如表1所示。陕西省加强数字领域标准制定,探索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地方立法,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围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2条路线,打造“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核心区。目前陕西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12位,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西安,助力陕西加速步入“数字时代”。

3.3人们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

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主要目标。2020年我国实现绝对全面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消费成为当前90后、00后消费的主要方式。相比80后消费群体而言,新一代消费群体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与创意性。所以数字经济的发展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体的个性化消费理念:一是基于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线支付方式的转变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契机。例如,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由于支付方式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因此一定程度会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产生诸多“不必要消费”。二是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懒惰性”催生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实现了居家消费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时间。

3.4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持续夯实

数字经济发展依赖于完善的基础配套体系。一是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根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体系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物流产业技术不断创新。冷供应链物流技术不断发展,有效地保护了新鲜食品的质量。例如,根据调查,基于冷供应链技术的发展,生鲜农副产品的网络销售额不断扩大。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成为国家政策,道路、网络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上述产业的支持。二是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在5G通讯方面,截至2020年5月底,陕西5G基站已累计开通7621个,力争打造中西部地区5G网络建设先行区,为后续5G产业发展与应用奠定基础。

4数字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

4.1经济增长效用分析

经济模式存在的本质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消费满意感。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是数字化经济发展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是数字经济带动了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高能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导地方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陕西省是全国有名的网红城市,通过互联网传播有效带动了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数字经济催生了诸多新职业,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字经济有效带动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通过助农直播带货可以将诸多农副产品推广到全国,以此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价值,形成品牌效应。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有效地丰富了就业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以网络直播为例,网红直播带货不仅需要大量的后台客服岗位,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物流配送人员,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就业率。

4.2营销效用分析

数字经济不仅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线上购物模式的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一是数字经济模式下的营销方式实现了全员营销模式,营销人员面对的是所有的受众,需要了解消费者在态度与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迫使电商企业要从过去的营销局部视角升华为用户、文化、生意、经济、民生的大局观。二是细化市场。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都是确定品牌营销策略的关键要素。在数字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互通互联性不断提高。因此,企业通过大数据洞察了解目标用户,以精品内容与品牌用户创造共鸣,以优质产品和资源矩阵搭建更贴近用户的营销场景,全面助力品牌实现营销突围。

4.3数字经济文化效用分析

文化效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发展背后是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陕西是网红城市,例如,基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西安加入GDP万亿俱乐部,2020年西安市GDP增速5.2%,总量10020亿元左右。根据调查,当前我国网红更多采取的MCN批量生产的模式,导致缺乏内涵文化。而依托区域独特文化可以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例如,陕西老乔是一名美食博主,在抖音上的粉丝为1200万,其认为自己走红的原因归功于陕西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可见,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宣传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弘扬了当地传统文化。另外,数字经济变现速度快,网红一夜成名现象助长了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加剧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产生冲击。

5结语

总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时代变迁和市场变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心态与社会价值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发挥了其经济学的本质,促进了“双创”发展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同时数字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其归根结底是缺乏正确引导和有力监管以及其自身缺陷的产物,我国应积极消除数字经济的负面影响,通过政府完善数字经济相关管理制度、数字经济主体自觉维护数字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公众共同监督等方式引导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以放大数字经济对经济的积极贡献,规避克服其负面影响,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婧怡,杨秀丽.网红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23):59-61.

【2】韩雪.我国“网红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08):15-17.

【3】彭妍,李星星.浅析数字经济及其影响[J].商业经济,2019(08):109-110.

【4】吴晓辉.浅谈疫情之下的“宅文化”传播[J].新闻传播,2020(07):16-17.

【5】姜佳奇.数字经济下直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9.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范文5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完全靠政府包办,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样,都是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渴求和高等教育事业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都将有明显增长。然而,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伟大的“中国梦”注入新活力是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紧迫而重大的命题。笔者认为,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民办高校的实践经验,在继续逐步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一、为什么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是响应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号召的具体体现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近10年又增长11.9个百分点,2011年毛入学率达到26.9%,普通本专科生招生人数达681万。可是数量的多寡并不代表质量的优劣,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拥有3100多万学生的2700多所大学中,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并不多。综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纲要》也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确定为重要方针。为把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纲要》的要求进一步转化为具体政策和举措,教育部制订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突显提高质量这条主线,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高校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给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提供了基本路径。

同时,国内外许多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规范办学,育人在先,把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学校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只有规范办学,规范管理,自主与自律并举,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认可,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才能得到保证。因此,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良性发展,迫切要求加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静下心来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摒弃功利主义的质量观来谈质量,把注意力聚焦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来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的具体体现。

(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办学规模和在校生数量快速扩张,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社会声誉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我省的民办高等教育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民办高校数量达到34所,占河南省高校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已达15所。由于我省是人口大省,高等教育资源还未趋于饱和,但竞争形势日趋彰显。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民办高校在整个高教市场的竞争中仍将处于弱势。办学资金紧缺,办学层次相对较低,条件相对较差,收费高于公办高校2~3倍,这些都是竞争中难以避免的不利因素。从实际情况来看,除少数学校外,整体而言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在一段时期内还很难与公办高校竞争。与此同时,民办高校也存在着发展竞争,优胜劣汰,从2012年开始专科二批的招生形势已出现了拐点。

对高校来说,校区大楼、设备等都是外延性的。抓外延,主要是依靠投入,见效会很快,近十年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质量问题却不同,它是内涵性的,涉及面宽,周期性长,需要全面部署,长期坚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民办高校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做文章。然而,由于历史和办学体制的制约,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一般是教学型、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成为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而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前提和具体体现。因此,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我国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存在着现实问题,唯有不断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找准自己的定位,把学校工作重心放到教学工作上,把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用发挥到教学质量提升上,走重教学质量、塑教学特色的教学为本之路,就一定能在民办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取得主动权。

(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自身塑造形象,创立特色,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办学者已经认识到,教学质量和教学特色已经成为办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自身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要通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塑造学院的形象。同时,要彰显办学特色,赢得竞争的有利位置,采取特色办学的策略,形成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避免与公办高校的正面竞争,在竞争中发挥自身的特长,扬长避短,特色取胜。

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为例,该院是豫籍台湾教育家王广亚博士创办的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当初,学院是创办人集60余年的办学经验与在大陆办学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建设的独立学院。学院抓住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利机遇,经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于2012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经过9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办学规模明显扩大,综合实力逐步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近年先后荣获河南省民办教育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在我省高等教育界崭露头角,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但是,学院清醒地认识到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办学实力需进一步加强。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为此,学院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学院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勾画了学院未来六大重点工程,重点强调质量立校的理念和质量强校的必要性,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抢抓机遇,顺势有为,塑造形象,强化特色,保证学院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二、如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把提高质量意识,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认识前提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质量是立校之本、办学之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质量,一个学校就很难生存和发展。”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更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能为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加深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的理解,不断结合学校的实际推动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用教学工作的实际成果来支撑民办高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和方方面面。所有教职工必须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识大体、顾大局,增强大局意识,局部服从整体、部门服从学校,全校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做好教学工作,就要加强民办高校教学环境的建设,创造一切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领导精力、师资办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教学,为了教学的一切”。所有领导干部要当好服务员,带头做好服务工作;所有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都要为教学一线服务好,为一线教师服务好,为学生服务好;所有一线教师都要教好书、育好人。办学水平要想走在民办高校前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逐渐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自我育人”的工作体系和“部门齐抓共管、教师全员参与、学生主动有为”的良好局面,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首、教育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力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博采众长,着力打造民办高校人才高地,力求以师资队伍的高素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以师资队伍的比较优势构筑学校发展的长远优势。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要求。教师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行,其中品行是最高层次。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教师跟学生的交往实际是两个生命个体之间的交往,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因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德教育和引领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重视教学和科研,加强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通过有效途径和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要搭建教师沟通、交流、帮扶、发展平台,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咨询,推动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其教学能力。要培养中青年教师养成探究的习惯,不断加强科研,促进学术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不断提高和优化,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三是转变观念,加强培养,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学院师资的途径有引进和培育两种基本方式,基本思路是对的。首先对特殊人才,急需人才,高学历、高职称适用人才要不拘一格、博采众长、广纳贤才。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不惜代价,加大投入,加快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使之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四是不遗余力,加大投入,增强学院吸引力和教师归属感。民办高校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政策和情感投入,坚持以较高的经费投入建立竞争性的薪酬体系,以更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以亲切友善的情感关怀营造有向心力的工作氛围,吸引优秀师资,稳定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归属感。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范文6

所谓的过程就是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多种元素要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整合,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和顺序进行。按照这种说明,产品的质量便是涉及到每一个部分的系统。企业的生产必须按照一定标准的规则体系和工作流程并加以调控,否则企业就无法有效、科学地工作。所以,基础管理对当代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体系的落实便是重中之重。基础制度的重点在与合理、科学、贴近实际,而不在于数量,所以在定制条款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企业的整体目标,还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制定制度就不能随意变动,因此要拥有绝对的稳定性和权威。而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明确保持产品质量的根本就是完善机制,并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规则标准办事。因此各企业部分的工作人员要熟悉本职位的条款规定,即该岗位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完成、达到什么样的标准都应知道的一清二楚,因此企业的运作离不开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需要注意的是,质量监控机制是通过企业生产活动总结归纳出的,并能真实的反应出员工与企业间关系的本质、员工之间应遵守的标准和要求。此外机制不仅应是能够实现的还应是与时俱进的。它不仅能制约员工的各种行为还能调动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使之认识到要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2构建质量评价体系

企业工作生产的原则就是产品质量的标准,企业的生存直接受到产品质量水平的影响。尤其在竞争逐渐激烈的当代经济社会中,保证合理适当的质量准则,对企业来说迫在眉睫。一旦产品的质量标准较低,那么生产出的产品远远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准则较高,则超过工作人员技术、设备水平的直接能力,从而产生相反的结果。所以构造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顺应了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现在的市场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所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也会出现不同的波动,这也提醒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更新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企业一直工作在高水平的基点上。新的发展就要调整评估体系,倘若产品没有经过企业阶段性的评估,那么就无法预测企业变革或产品质量改善的发展趋势。再则如果不能满足某一个标准,就不能及时地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必然面临着失败的下场,因为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地改善和进步。

3改善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完善的工资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完成质量管理的宏伟目标,体现出多劳多得、公平公正的原则,能够有效地激发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自身的利益直接与企业的利益相联系,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融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要促使每个工作者认识到自己所在职位的职能以及自身所要肩负的责任,认识到产品质量、获得的利润与个人以及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体会到产品质量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员工只有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并将自己置身于工作中,才能帮助公司实现整体的战略目标。因此,借助完善的工资制度,在企业内外形成了统一的目标,相同的责任和风险,并为公司的利益而共同奋斗。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