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后辅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地理课后辅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范文1

[关键词]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0-0062-02[ZW(N]

[作者简介]唐新凤(1973―),女,安徽宣城人,教育硕士,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初中和高中是中学教育系统中的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高中是初中的延续和深入。然而,高中不管是教材内容的深度、教学目标的要求,还是教学方法,都较初中有了明显的变化。加之初、高中学生在身心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育衔接问题由此出现。做好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学生地理素养的目的。

一、对比分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选择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基点

对比分析《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初中地理课标》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地理课标》),初、高中地理课程都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课标》在“认知目标”要求上增加了更高层次的“地理原理应用”,这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对学生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高中地理课标》提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整个学习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高中地理课标》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地理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课前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认识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必要性,在教学的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结合气候的教学,我们确立衔接基点如下:

1.知识体系:了解世界气温、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并能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三圈环流理论来解释其成因。

2.学科思想和方法:实验探究法、计算机模拟法、地图法、统计图表法、成因分析法。

3.其他:良好学习心理的调适、优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从《初中地理课标》可以看出,气候教学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主要目标是基础知识介绍,只要求学生能读懂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等。这样的学习只能给学生一些零碎的知识,无法使初中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高中地理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用三圈环流理论来解释其形成原因,进而构建知识网络,从而使学生建构起有关气候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在最近发展区确立高中地理教学的起点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即学生的基础水平,另一种是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即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基础为依托。

气候的教学首先要把握初、高中地理的具体学习目标,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体验及学习习惯,要对学生现有的有关气候方面的基础做客观评判,确定学生的现有水平,并了解学生现有水平与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选择并确定教学衔接的起点。这是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

从《初中地理课标》可以看出,初中地理中只是对气温、降水及气候类型的分布进行了常识性介绍,要求学生会阅读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并归纳它们的特点,能绘制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能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等;高中地理则要求以三圈环流理论来解释、运用、拓展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气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搭建知识“脚手架”式的衔接:(1)让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其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地球上的五带,引导学生用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对气温分布特点做成因分析;(2)让学生阅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归纳其特点,并过渡到用气压带、风带解释其形成原因;(3)让学生绘制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并过渡到用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等原理解释其成因;(4)让学生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气候类型的分布,并过渡到用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等原理解释其分布的成因;(5)让学生回忆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引导学生用初、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成因;(6)通过某一案例,引导学生用初、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的思考

(一)教师要树立衔接教学的意识

衔接教学意识是指地理教师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视角和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连续性和层次性出发,整体把握地理教学全过程的观点和思想的总称。地理教师衔接教学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能否顺利实施。推动地理教师衔接教学意识形成的先导性力量是理论的引领,也就是通过地理课程专家的讲座从理论上引领地理教师的衔接教学意识。地理教师通过理论引领所形成的衔接教学意识在教学场域和教学实践中逐渐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从而使他们用已经掌握的衔接教学理论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生积极的互动,最终确立起衔接教学意识。

(二)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地理课标和教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有课程标准意识。所谓课程标准意识是指教师在备课、教学及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中,对课程标准的本质与内容、意义与价值等认识和运用的自觉性,并以此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学生、课程标准、教材、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敏感性。因此,地理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比较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区别与联系,进而从总体上把握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切实以地理课程标准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和检测教学结果的依据,以保证地理教学的连续性,顺利实现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

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目前地理衔接教学一直为地理教师和教育理论专家所关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工作,树立衔接教学意识,在实践中认真落实衔接教学工作,使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工作被中学地理教师当做一项常态工作并始终贯穿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杜环欢.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范文2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教学有效性 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是高中教育的重要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相衔接,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对于提高高中生的综合实力具有关键作用。地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可以有效指导高中生进行深入学习和生活。因此,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就被提上日程。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倡现代化教学方式,鼓励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强化教学效果。高中美术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更多学生喜欢上地理课。还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有效拓展地理内容,遵循新课程的要求,培养高中生地理应用技能。但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地理教学效果,需要引起广大高中地理教师的重视。笔者根据实际高中地理教学经验,通过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够对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地理教学脱离实际,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些地理教师教学脱离实际,没有按照实际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往往会提出一些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题目,让基础差的学生找不到学习方向,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一些地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缺乏创新,没有结合生活实际,枯燥的课堂让高中生感到昏昏欲睡,无法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地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比如太阳方位、风向、算时差、天气等都与地理密不可分,因此只有高中生学好地理知识才能够在生活中健康快乐成长。

(二)教师指导不全面,学生学习地理没方法。

一些高中地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地理成绩,缺乏对学生学习技巧的指导,根据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差别对待上等生和下等生,造成差等生学习地理方法不对,学习效率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才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同时,一些学生认为地理学科只要考试的时候背一背就行了,平时不用学,把精力都放到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学习上,这给地理教学带来了严重影响。学生不重视地理学习使教学无法正常有序的开展。

(三)教学观念落后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以来,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但是一些地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堂氛围沉闷,地理教师以自我为主,认为教师比学生高一级,在课堂上对学生发号施令,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成了学习的工具。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案一用就是好几年,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和创新。高中生思想成熟、个性强烈,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地理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教学策略,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解决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地理教学时要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给高中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实践表明,具有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更能够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挖掘高中生的潜能。地理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符合高中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规律,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地理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比如在学习时差的知识时,我提问:“同学们,现在是几点?”学生回答的都是北京时间,之后我会问:“那乌鲁木齐现在的时间是几点?”学生继续回答(都知道减去两小时),然后我会继续追问:“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减去两小时吗?”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进行激烈讨论。这种把身边的事物与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理解教材知识,而且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善于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及时指导,帮助高中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课前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积极探究的习惯,这样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扩大知识面。课后要让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由于高中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地理教师要不断钻研和尝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每个高中生都能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提高地理学习兴趣,使高中生终身受益。比如对于教材中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我会让中下等生试着总结归纳,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找到学习方法。对于需要拓展和延伸的地理知识,我会让优等生探究,发散思维,拓宽思路。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教学过程评价

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成了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手段,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在高中地理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从枯燥的课堂中解脱出来,通过对学生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刺激,让高中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地理教师还要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利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讲《地球的公转》时,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易考点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利用挂图、模型等方式给学生讲解,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习兴趣下降。我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Flash课件。在大屏幕上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等现象,并指导学生探究其中的规律和原因。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高中生形成了空间概念,增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留下了深刻印象,真正理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范文3

关键词:学生 自主学习 地理图像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从有指导的学习转向独立学习,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从而最终提高自学能力。

一、注重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备课中尽心设计,明确课堂上问什么,怎么问,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做出统筹安排,摒弃那种随意性应景式的发问以及违背地理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的发问。地理课堂提问要循序渐进,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带有启发性,并且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发问如果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把问题设的笼统庞大,使学生无从下手,或是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无需思考,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和持久性。只有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后,能够运用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才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学习知识。例如,新学期第一节课时,我提问:“今年春节前后的一个热门话题是‘雪灾’,那么引起‘雪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是由于强寒流的影响,他们还利用上学期学的有关季风等知识进行了分析,同学之间也进行了交流。虽然学生对“雪灾”形成的分析还不是很全面,但对于中学生来讲,学能所用,拥有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

教师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学生喜爱什么学科,往往与任课教师有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塑造自我形象,做好“言传身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感情充沛,平易近人;课后辅导一视同仁,耐心细致;批改作业,一丝不苟。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亲近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引起感情上的支持,就会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产生兴趣。如果用“晓之以理”来描述教学过程中的智力活动,那么“动之以情”则是教师感染学生、培养感情、激发兴趣的主要手段。此外,教师还应该挖掘教材的内在吸引力,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丰富多彩、时空广阔、文理兼备的地理学科,对激励学生的情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并在形象和感情上对教材加以润色和加工,这样就会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国的山河壮丽,风光秀美,有气势雄伟三山五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漓江风光,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千姿万态的云南石林等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材料。例如,讲到乌江天险、冰山雪峰时,教师可对学生讲述爬雪山过草地、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历史事件,这样就会深深地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及对地理课的情感,从而深化了学习内容,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力图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应以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用多样的新型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信息技术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集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例如,讲解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地理解了“地上河”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因为河道高于地面,使得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培养学生善于从热点问题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考地理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之一,并在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如近两年高考试题考查了我国的农业问题、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自然灾害、西电东输、旅游黄金周、上海、伊拉克和南联盟、全球大气环境问题、经济全球化等。这些问题既是当前的重大问题,又是热点问题,更是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解答这些问题,需要考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理论去分析他们,并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趣味性有机地与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融合起来,对教材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就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做到具体内容生活化,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社会价值和实用意义,引起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人生活在地理环境中,每个人都体验到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与自己的密切关系,这是学生最关心最有兴趣的内容。对此,教师可带领学生调查一些社会事件或进行野外考察。这样,学生通过亲身体会,耳濡目染,就会被千变万化的大自然所吸引,从而对地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积极地学习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刘德辉.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初探.中学课程指导.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范文4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识图教学;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在不断的改进。在全面进行改进的同时,地理识图教学在新课改中显得非常重要。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如何能够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认识图表中,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这是非常重要的。

1.新课标下的地理识图教学概况

在新课标下的地理识图教学中,他强调了学习的实用性。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些景观、自然天象,气候知识等等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识图教学有趣味性强的知识点和雄厚的直观性强的基础。在地理识图教学中,教师大部分都会采用一些图片、挂图还有自己制作的幻灯片等做直观的教学,这些物件能够辅助教学。有些时候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有些地理教师会自行创新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型,使地理教学手段富于变化性。

另外一方面,这种采用识图直观教学的方法,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在积极乐观的态度。例如在课本上有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知识。这些知识如果用简单的文字来说明,学生根本不能够深入的理解,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各种图标让学生观察,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知识。

1.1高中地理识图教学中存在问题

在高中地理识图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一些挂图来来讲解地理知识。这些虽然能够满足学生的一些要求,但是教学过程挂图的数量远远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影响了教学,有些教师为了能够更生动的讲解这些自己制作了一些教学挂图,但这些挂图的质量并不高,业不专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进这些自制挂图和模型质量。学校也要不断的增加地理教学的挂图数量,这更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

高中地理识图教学中,有些老师教学比较死板。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切实的引导学生,这样就要去老师要不断的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兴趣带动起来还能让学生在地理教学课堂上更加活跃。使人们更加能够接受地理。

2.高中地理识图教学改进措施

在高中地理识图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主要因素。

第一点,在地理识图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突出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首先应该切实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的辅助过程。在识地理图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充、相互促进。不应把自己放在整个识图教学的核心位置,应使自己的地理识图教学手段成变成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更应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地理识图中的知识点。决不能仅仅是为了讲解内容而上课,不然就只能使地理课堂识图教学的课堂更加死板化。教师不能再整个课堂上说什么就要求学生遵守什么。要树立一种互相学习的过程,树立一种教师加血与学生学习进行双向交流,建立良好的教授过程。

第二点,在地理老师教授识图地理课程的时候一定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现状,引导学生不断的去探索新知识让学生带着识图问题去思考,去探索新知,这是新课标中识图地理在教学过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新鲜理念。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一切研究问题都是围绕着教学展开的。在识图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根本,在学习中不断的提出一些识图的问题,把这些问题作为学习识图为线索,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面。不断的进行学习,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每次教授的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要具有层次性,由简单向复杂的国度过程、这样能够保证学生额学习质量。

第三点,在教师教授地理司徒课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科学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不是一教师为核心,是辅导性的作用。地理老师在教授识图课程的时候要做好课堂准备,学生的发言要仔细的揣摩,这样能够使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在学生发言的时候要给与好的评价,即使发言有作物一定不能批评学生。要循序渐进的进行纠正错误。慢慢的学生对学习地理就有一定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后的作业中要严格的遵守新课标的一系列识图教学的要求,这能够有效的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高中地理老师要必须认真学习并领会精神,把握实质,并在教学中认真贯彻落实。另外,每位教师除了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全面落实教学目标和任务外,还应该根据大纲的规定发挥学科优势,切实实施素质教育。

3.高中地理识图教学对学生要求

高中地理识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他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并且改变学生的学习识图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识地理图的能力,注重地理识图学习的知识和地理识图学习的应用。高中阶段地理图表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怎样学好地理的有效方法,因此地理图表将要成为每一位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高考中必然要考到的知识点。为了达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学习地理识图的标准,充分反映地理识图课程的学习特点,教师在教授地理识图课程的时候一定要帮助学生完成好高中阶段地理必修课程的学习,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尤其是读图能力,达到高中会考和高考的要求。

4.结束语

高中地理识图教学对学生老说是一个知识掌握的难点,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准备课程与教授课程的难点。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地理识图教学的要点,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有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老师能够让自己教学课堂更加有趣生动。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好怎么读懂地理图,这对以后的高考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32):180.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范文5

1.师生关系的完善

在主体性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占据着教学活动的主要地位,忽略学生的反应.主体性培养首先要坚持师生合作的观念,教学仅是参与和引导学生的配角,教师不可傲慢,要放下身姿.改变思想观念,从意识上赞同平等的关系.教师主要为学生的辅导,教师要尽一切力量让学生意识到不能只听,还需自己去钻研.举个例子,在讲授全球大气环流或洋流时,内容包括形成原因、表现形式、主要方式、环流意义、维度特征以及总体特征等,非常复杂,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没有把握透,或者又有其他疑问.这时教师可不急于直接向学生回答,可带领学生一同分析,从源头开始,梳理来龙去脉.也可以同学生共同解答,边讲边问,让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他们自己解答,教师仅起到牵线的作用.

2.教学策略的完善

教学策略的完善即要突破传统,创新教学方式,以全新的理念为指导,摒弃单一说教.为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激情通通挖掘出来,教师有必要想尽一切办法,在课堂形式、教案安排和课后任务布置上做相应的完善.

首先,教学前的教案安排.教案安排指导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进行步骤或讲述的内容,在教案书写中,教师除了在教案中将课堂知识记录外,有必要进行改革完善,将主体性理念加入其中.上课时针对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是否理解了某个知识难点等做好记录.如,在人文地理中的区位因素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教师变可记录“将来带过即可,不必深究”,而对于气压带和风带或常见的天气系统等,学生对冷锋、暖风间的交汇引起的天气现象时常搞混,这就需要教师重点记录,将来时常复习,加深印象与理解度.

其次,教学中的课堂形式.灌输教材知识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对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却是非常的缺乏.课堂形式在于创新完善,积极探究有益的教学经验.例如,《宇宙中的地球》章节,教师如果想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让学生对知识更加有直观的体验,可在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宇宙的魅力、地球的可贵.在讲授完课本知识后,教师可播放爱护地球的宣传片,贴近教学目的,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应该爱护.这样,学生深知自身责任,同时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无穷力量,在课堂上努力学习,生活中尽善尽美.最后,在课后,教师有必要抛弃题海战术或押题战术,应该甄选具有代表性、探索性、综合性的题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为了解答,自然每本书都翻遍,能动性也在慢慢培养.

3.个性化发展教学

学生个性化即其爱好、学习能力、兴趣等存在差异,不可同一而论.就那简单的做题来说,优秀学生在脑海中可能很快就知道题干描述或经纬图上的地点是哪,可差生却要翻半天书才找得到,这样的教育效果很差劲.为此,无论是做题还是日常交谈中,都要分析学生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寻找学生的共同点,分析学生间的不同点,区别对待.

高中地理课后辅导范文6

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年度述职报告文章,提供参考,欢迎参阅。

 

 

述职报告一

时间匆匆而过,回顾xxxx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

现将一年来的教学述职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现在的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首先是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认识、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出成绩。

在自己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进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输业等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通信、邮电、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如: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尽管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尚存在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述职报告二

光阴飞逝,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圆满地完成了教育地理学科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述职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

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地理科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中掌握地理事物事物发展发生和变化规律。

三、致力于地理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自然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地理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地理思想、地理方法,从而达到学习地理、应用地理的最终目的。

1、多教一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地理思想是在地理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地理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地理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地理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地理方法,思考问题的地理思想。学生在学习了地理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地理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地理知识探索有效途径。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地理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示、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地理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地理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讲难题时,我常常会让学生上讲台上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大家去理解,去判断谁是对的,谁的方法最简单。我发现有很多的同学乐与表达并与大家辩论。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地理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地理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地理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高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地理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地理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地理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地理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