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范文1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A-0218-01

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从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内涵来讲[1],就是要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通过打破高校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将高校后勤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化分工格局之中,按高校后勤应有的功能,重构政府、社会、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处理好上述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排除主要障碍,按照现代企业规律将高校后勤产业组建成为既便于学校控制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企业实体,建立适应高校发展需要的新型服务、产业、经营、融资和劳资管理的运营机制。

一、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后勤经济活动也在不断扩大。现代化的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手段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后勤所采用,贷款机制的引入加剧了高校后勤的财务风险。笔者认为,高校后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一)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后勤财务核算质量

高校后勤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后勤组织为保证其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措施。[2]

(二)运用会计电算化,加强高校后勤内部控制

高校后勤下属单位很多,数据繁杂,运用会计电算化能将财会人员从繁杂的数据计算和复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财务监督控制上去。同时,后勤行业跨度大,分布较散,运用网络化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内部财务管理,预防各种违法行为的发生。因此电算化系统管理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一环。

(三)明确学校后勤社会化的财务责任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后勤脱离学校走向社会,不再承担学校后勤服务的功能[3]。在后勤部门与学校规范分离,成立后勤经济实体;在机制上,把拨款使用制过度为服务收费制,使后勤经济实体按照企业方式运作,通过服务、劳务收费养活自己。

(四)建立财务通报制度

在校级财务部门与后勤经济实体之间建立财务通报制度,以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对于校级财务部门来说,[4]通报制度可以及时向后勤经济实体传达上级职能部门的财税政策以及关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传达学校的有关决策和师生对后勤实体经营状况的反馈信息等。

二、构建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

结合高校的需求,也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笔者认为,今后高校后勤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立足于具体高校实际,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这也是高校后勤系统深化改革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正确选择。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

(一)搞好服务,办师生员工满意后勤

在日常工作中,后勤系统时刻都要注意加强管理,强化职工的服务意识,坚持以优质的服务来提高所在高校广大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

(二)加强保障,助高校快速发展

一流的后勤保障系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如果高校没有一流的后勤保障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校园,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科研水平,也就谈不上建设一流的大学。

(三)注重公益性,兼顾经济性

学校后勤服务产品的消费对象是学生和教师,这点决定了后勤保障服务的公益性特点。同时,作为以学校为特定服务对象的后勤服务实体,从其经济组织的属性看,它必然要遵循经济运行规律,追求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应自觉服从社会效益。

三、坚持后勤改革为教育教学服务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根本宗旨是服务教育教学。总体来讲,高校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食堂服务管理,提高饭菜质量

学生食堂与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高校应高度重视食堂的管理,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式,实行完全企业化的管理,以减轻后勤部门的压力。主要可以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引进企业经营,通过微利承包、部分全额承包、全额承包等过程循序渐进做好食堂管理。实践证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一方面节约水电消耗,提高饭菜质量,同时还改进了服务态度,实现了学校、食堂、师生三方面共赢的局面。

(二)做好校园物业管理,提高校园形象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仍然采用聘请校工的形式来进行管理,这一方面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的行政成本。因此,通过后勤社会化的模式,引进物业公司进行管理,通过外包的形式进行物业管理是可取的管理途径。

(三)做好教学设备的采购,提高硬件设施

做好教学设备的采购工作仍然需要通过后勤社会化的模式来进行,教学设备与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自身教学硬件设备的配置有着直接的联系,高校应该在学年初编制好本学年应采购的设备目录,对设备的规格、型号等作出明确的要求,再交由后勤部门通过招投标形式来完成采购工作。

四、结语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也并非短时间能做到,需要不断的摸索着前进。但总体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后勤管理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高校的后勤服务质量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刘海战.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再认识[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152-153.

[2]邓易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风险分析和抗风险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5):124.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范文2

关键词 高职学院 后勤实体 社会化 税收管理

一、高职学院后勤实体社会化涉及的现行税收政策

(一)营业税的征收1. 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获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2. 对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3. 但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士提供住宿服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

(二)增值税的征收

1. 对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调味品食堂餐具,免征增值税,经营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现行规定征收增值税;2. 对高校后勤实体向其他高校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免征增值税;3. 向其他社会人士提高快餐的外销收入,则应该按现行规定征收增值税。

(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是个人所得税则按相关规定执行。

(四)房产税和耕地占用税等的征收对在高校后勤实体改革过程中因建学生公寓而占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房产税。

二、高职学院后勤实体社会化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高职学院后勤实体税收管理法律不明确。这直接影响了对高校后勤实体的征税,现行的对高职学院后勤实体规定的税收政策并不符合高职学院的现状,也就很难有效地开展征税工作。有的当地有关税收部门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高职学院后勤实体自身的管理模式散乱,规模不一对于高职学院的征税政策涉及到了很多的免征规定,这些规定没有对后期实体规模以及模式做出一定的规定,使得大多数的高职学院后期实体管理模式混乱,表面上看起来是独立的经营机构,但是很大程度上还受到高职学院管理层的牵制。这样就为单纯地向高职学院后勤实体征税带来了阻力。

(三)漏税偷税现象时有发生

规定是为了预防错误,但错误总是在发生。这在高职学院后勤实体的征税过程中并不少见。高职学院的管理层对于后勤实体的经营状况并不做更多的关心,因为社会上所关心的大多数是这个学校的科研成果和学生素质等,因此,管理层也就放松了管理,使得后期实体的缴税意识并不主动,而且还容易引发后勤管理部门偷税漏税。

三、对上述问题提出的一些针对性改进措施(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防,事先都要制定大家都要遵守的一个法律法规。

虽然目前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不少对于高职学院后期实体征税的政策和通知文件,但是并没有具体而且实际地规范着征税和缴税工作,这些给地方税务部门的征税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要完善高职学院的税收政策法律,规范化管理高职学院后勤实体税收,在此基础上要明确两点,第一就是要保证并且促进我国高校事业的长远稳定发展,第二就是要严肃公正法律的强制性和统一性。

(二)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

国家和各级税收部门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税收宣传,在高职学院后勤实体部门人员中形成一个主动的缴税意识,增强职工的纳税意识。可以通过开展讲座方式对有关人员进行税收理念的灌输,也可以对高职学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教育工作,此外,也可以对社会人士和高职学院学生进行税收知识的宣传,使得税收知识深入民心。

(三)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完善税收征管手段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涉及并且影响了很多领域,高职学院也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税收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税收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还要对于当前的税收征管手段,要进一步改进,提高税收人员的职业素质,保证征税过程的合法安全以及规范科学,不仅要保证高职学院后勤实体的正常运行,还要保证税收要及时足额入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高职学院的后勤实体社会化税收管理不仅涉及到税务机关对于后勤实体部门的征税工作,而且还关系到税收对于国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提高以及法律的不断完善等,高职学院后期实体税收的管理一定会走上规范科学的道路,既保障了国家税收,又能促进高职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双赢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范文3

提高认识加强学习用实际行动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首先,坚持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行动的指南。一个人,特别是作为执法机关的干警,执法理念是指导工作的基石。不可否认,在我们中间确实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理想信念动摇,思想灰颓,道德水准低下,工作不思进取,因此面对现阶段政法机关的工作形势和任务,已经不能适应需要,是到了必须该认真解决、统一法治理念的时候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解决人的头脑问题,开展这项活动很有必要性,那么我们无论何时何种情况下,都必须围绕中心,心系全局,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要做到真正学、真正懂,严格要求自己,明确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立党为公、执法为民。

其次坚持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用五个方面内容指导工作实际。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事,正确处理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关系,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坚持执法为民就是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做到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不耍特权,不推诿逃避,只要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以最好的态度回答当事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使他们满意。坚持公平正义就是在执法活动中坚持依法、合法、合理,保证在工作中及时高效、程序公正,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证以法律为准绳,杜绝办人情案、关系案。坚持服务大局就是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不断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把党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过程。

第三坚持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指导工作,提高效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须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明确思想认识,必须提高自身本领,丰富工作手段,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做为树立正确执法理念、提高思想意识、加强执政能力的必要条件,并将其落实在工作上。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兢兢业业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我们会以踏实的努力提升执法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范文4

摘要总结了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概念和特点,从信息、物资和技术3方面内容着手,建立相应的服务组织以适应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逐步壮大水土保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概念;特点;内容;发展方向

水土保持是整个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生态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本国策之一。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水土保持被列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工程[1-2],要求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km2;到2030年,全国60%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基本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将得到控制;到2050年,全部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治理,生态环境有很大改观[3]。为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以适应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概念和特点

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是指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各个环节提供必要和有利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保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核心是围绕促进水土保持工作而组建的服务公司或经济实体,在市场经济的调节范围内,上连水土保持业务部门,下为平民百姓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完善,不断提高服务的档次和质量,促进水土保持产业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2]。

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特点:一是时间上的间断性和空间布局上的分散性;二是服务内容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三是服务范围的开放性和外向性。

2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内容

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可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供给、生产和销售分别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中心,而信息、物资和技术这3个方面的服务既在3个阶段中贯彻始终,又分别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主要内容。

2.1信息服务

信息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是对治理开发内容、方向和前景预测的基础,开阔开发者视野,提高治理水平,产生最优效益。一是规划信息。规划设计是决定整个小流域治理的指导性“文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带有战略性的全局布署,其指明了整条小流域的治理思路和方法、要采取的措施及步骤以及要达到的治理目标和任务等。因此,掌握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信息,可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流域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在治理开发过程中,克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中的制约因素,充分利用可开发因素,挖掘有利因素的潜能,加快小流域经济结构调整,确定当地发展方向,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其他信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在于:在治理开发的基础上,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最佳的生态效益和最优的社会效益[4]。因此,在规划的基础上,服务组织为流域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可以为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指明方向;服务组织为流域提供名、优、特新品种信息,可以使农民生产质量上乘的产品,解决农民销售难等问题,以适应流域经济结构调整,激发农民治理积极性。

2.2物资服务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将实现以项目法人为核心,以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为服务体系的建设管理体制格局。为顺应体制改革,物资供应和专业施工组织将孕育产生[5]。一是物资供应。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一方面表现为“四荒”的拍卖,流域治理成为时间集中、规模空前的群众活动;另一方面,骨干工程实施招标承包制,决定了材料集中采购。物资供应服务组织可以按照规划用量,争取用最低的价钱,批量购进治理物资,从而降低了治理成本,扩大了治理面积,使国家、单位、百姓共同受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服务组织可以投入资金,建立完善的维修服务网络,采用出租和专卖的形式,为治理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林草比重较大,服务组织可以依托重点小流域,根据每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需要,建立苗木、种子基地,培育治理所需的各类苗木、草籽、接穗和秧苗。既满足了群众治理需求,又降低了购苗成本。没有苗木基地的服务组织,可以采取合同定购,按流域规划要求,让周围群众培育苗木,服务组织负责新品种引进、嫁接技术、组织销售、账款结算等工作,这种公司连农户的育苗以省去征地、雇人管理等许多麻烦。二是专业施工。当前我国农村“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的逐步取消,如何加大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力度、加快防治水土流失的步伐、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标准,就必须实行专业化施工。施工组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统筹安排施工机械和物资,规范水土保持建设管理程序,按时按质地完成治理任务,从而把一家一户办不了、集体办不好的事情,由服务组织统一管理,既减少了农民不必要的投入,又能使单位集中资金和精力投入科研中去。

2.3技术服务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水土保持事业要发展,科学技术必先行,要在治理过程中让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提高治理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一是科技示范。服务组织要以建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科技示范模式,让事实说话,把治理开发发展方向展示在群众面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建设中,应该集工程整地、节水灌溉、苗木培育、名优新品种引种、规范管理、科技示范于一体,园区的治理形式、措施配置、组织方法、科技含量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建成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工程以作为指导山区治理开发的示范样板,同时也可以为广大科技人员引进新技术提供试验场所。二是技术推广。服务组织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龙头,以示范户为重点技术培养对象,以点带面,把流域治理开发中的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到千家万户。

3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向

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建设是一项集社会、经济、信息与技术等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坚持“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宗旨,强化服务与经营意识,明确以下3条发展方向,在服务中壮大水土保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1社会化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要求服务组织在信息、物资和技术上协调联动、相互支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为流域的治理开发、经济结构调整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服务对象扩展到流域经济的各个领域,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全程化、多功能的社会化格局。

3.2产业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逐渐从水土保持工作中分离出来,成为新兴的独立的水土保持服务产业,促进山区资源、劳力、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化经营。

3.3企业化

水土保持服务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水土保持产业的一部分,从根本上变政府行为为企业行为。通过企业化管理,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4参考文献

[1] 焦居仁.加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工作努力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J].水土保持通报,1997,17(1):48-51.

[2] 鄂竟平.扎实做好“十一五”水土保持工作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中国水土保持,2006(6):1-4.

[3] 高峰.加快水土保持科技发展 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J].水利天地,2008(1):10-11.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范文5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政治社会化已日益成为各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政治社会化是指能动的政治实践过程,是政治主体通过政治实践等途径获取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统治阶级宣传政治思想、获得政治认同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通过接受政治教育和学习政治知识,以实践的形式将其表现先出来,是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的一个过程。政治社会化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着政治人格塑造、政治文化创新和政治体系变革。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是一个迅速壮大的青年群体,他们时代未来的主人,掌握着国家的命脉。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存的问题

 

大学阶段是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从整体上来看是以良好态势发展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发展程度是存在差异的,在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上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的政治心理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刻。大学生这个青年群体充满朝气,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但由于他们与社会的接触不够丰富,人生阅历较浅,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比较片面,以至于他们的政治认知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政治评价功利化。

 

其次,大部分学生对政治生活缺乏兴趣,形成政治冷漠。学校会或多或少地忽视大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多,渠道不畅,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学生的权力和责任感,使政治生活与他们相离较远。。因此,逐渐的大学生对政治参与表现出兴趣缺乏,导致政治冷漠的产生。社会主义政治规范在大学生心中的内化日益艰难甚至导致内化过程很难继续进行。

 

最后,政治认知与政治行为不相符。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标榜着极度高涨的爱国热情,政治情感也积极向上。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却并非如此,这其中有很多学生都只是过度关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政治实践,缺乏自己的政治认知,致使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施方法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施,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影响大学生,使其内化为他们心灵的深层结构,从而指导大学生的政治实践,推动政治生活的不断发展。

 

1、学校政治理论课的灌输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效性不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上课方法单一,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存在严重的问题,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

 

因此,教育方法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拓展教育的范围,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转变教师的满堂灌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这样才能正确的掌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基本规律。

 

2、社会人际交往

 

步入大学后,学生逐步的从家庭转入到校园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与同学和老师间的交流沟通最为频繁,所受影响也更为明显。他们彼此之间不仅有有相似的居住环境、文化层次,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归属感,思想行为很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人一出生接触到的就是家庭这个社会小环境,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思想态度都不着痕迹的影响着孩子对社会的认知,处事的态度。所以,家庭和学校都是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大学生的主要成长环境,是其获得政治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来源,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重视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不断的渗透正确的政治认知,提升政治参与的能力。

 

3、社会环境影响

 

由于大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在一个由青涩走向成熟的转变阶段,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不稳定,转变性很强,因而他们的政治方向不够明确,在选择上容易摇摆不定。社会环境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全球化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为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大学生能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提升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覆盖面积和影响力,通过校园政治文化的建设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凝聚力、和集体意识。

 

4、参与社会实践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理论知识与政治实践能力相融合的一个过程。为适应急速发展的社会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必须要在知识层面上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与思想意识。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来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观意识,重视自我教育。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文化直接影响自我教育活动的正确开展。因此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积极性,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不断完善自己。

 

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路径创新

 

1、重视小团体组织:宿舍

 

相对社团和党团这些传统固定的组织来说,班级是个小团体,但宿舍是更为浓缩的一个小组织。每个学生一天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与老师或同学间的相处而言,和舍友的交往更为密切。宿舍就像一个小家庭,小社会,朝夕的相处中会涉及生活中的琐事,也会有影响一生的大事,每个人的思想意识,政治态度,政治认知都不尽相同,好似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圈,无论好坏在潜移默化中都会受到彼此的影响,对彼此政治态度的改变和政治行为的走向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宿舍”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施政治社会化更有效的一个路径。提高对宿舍的重视度,改进对宿舍的一系列管理机制,使其更加正规,严谨;同时组织更多的宿舍团体文娱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间的凝聚力和集体意识。这扩宽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路径,相较其他团体组织而言更便捷,有效。

 

2、合理应用网络传媒

 

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它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很大的影响。网络以它特有的存在与运行方式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空间,成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新的推动者。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积累政治知识,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顺利地完成政治社会化。

 

但由于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正处于一个摇摆不定的动荡时期,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尤其是其不可控制性,自主选择性很容易让大学生政治行为失范。大力宣传倡导网络的正面功能,传播先进的文化,利用他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使政治社会化不再是以往的强加灌输,而成为一个主动吸纳的过程;同时务必要加强治理网络中的不合法不规范的行为,各部门加强对它的监督和管理,使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在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政治素质的优劣,政治行为能力的高低,政治社会化的状况的好坏,这些都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前途与发展的空间,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状况,所以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务必要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各种渠道方法使其得以真正的实现。

 

【作者简介】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施教需要; 学生成才需要; 转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70-03

近些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学科整合、课程重组以及各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质量和效果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进。但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投入、改革教学方式的努力,相对于教育教学的效果而言,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稳、教育效果难以持久等。在一般讨论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研讨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导入机制的维度,探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及其转型的思路与路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宣传党的科学理论和创新理论的主渠道,也是体现高等教育社会主义属性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正在进行着全面的转型,在新世情、新国情、新社情、新党情的历史巨变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特性也已发生了相应的变迁。新的形势对于高等教育,尤其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培养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培养掌握科学理论、具有理论素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是高等教育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神圣使命。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的核心是宣传执政党的政治价值主张,以获取更广泛、更稳固的政治认同。这一条件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展,最主要的取决并体现于政治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以及对执政体系政治价值取向的政治认同。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凸显学生对于政治理论主张以及政治体系的信仰和忠诚。多年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囿于教学模式的局限,基本成为了政治理论知识层面的教与学的过程。其中,单向的输出、灌输式的教学、内容形式的重复、理论与现实的差距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更加突出的矛盾。固有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生活背景的学生,教与学的对撞与张力,生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悖论现象:如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考评、官方调查的统计数据、学生提交的学结等方面呈现出教学效果稳步提升、成效明显提高的反映和描述。但是,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中,政治理论教育的生态却处在愈加困难的境地。如在大学生实际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行为等方面,在私密、匿名与公开、正式的不同场景中,较多表现为双重性和游移性,甚至还有不少截然相悖的取向;政治意识淡漠、政治疏离和政治信仰缺失,则成了正在蔓延、较为普遍存在的真实状况。“正式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有所弱化”,[1]在某种意义上,理论认知、政治表态与现实政治态度、政治价值取向的较大差异,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仍有较大差距。

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党和政府最为重视、直接进行顶层设计和决策的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师们想方设法、殚精竭虑,不可谓不努力。在许多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育教学方面,几乎成了手段最多、花样最多、形式最丰富、翻新最快的课程之一。各级教育管理机构设立的评奖评比、树立典型、示范教学、创办工作室、政策倾斜等等,也是所有课程中最为特殊的。这一切努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之间的悖论,至少显示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绩效尚不是理想的状况。

传统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侧重于强调理论框架的结构完善、体系的完整、话语的规范、理论设想的完美。这种教育的吸引力首先在于满足人们对于现实的超越和未来的期许。所以,追求目标的完美与合理,自然就成为核心价值。三十多年来,现实的中国社会处在全面的转型之中,在摆脱经济困境、基本解决生存问题之后,新的矛盾和问题仍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甚至在一些领域、一些方面呈现尖锐化趋势。大学生早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甚至成为一些社会问题和压力(如大学生就业难等)的直接承受者。学生对于社会的感知首先直接来自于社会现实,家庭、社会的种种实际境况,是他们认知、了解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比较性也是学生认知的重要特性。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民族、各国家的现实与发展,几乎呈现透明状况地在进行着展现和竞争;信息技术也改变了人们学习的方式、思维的方式,认知、比较、分析的维度更加多向化;也使得获得信息的手段、时间上已无差异。对于任何一个问题或现象,信息社会即时提供着比照双方或多方的各种信息、背景资料。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和维度中形成正确的、合理的判断,既是学生成长中必定经历的过程,又是困扰学生成长的瓶颈。虽然说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必然存在,但任何一种政治理论的完美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时,极易引起对于理论的怀疑,事实上降低了理论的可信度,这也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育效果脆弱、难以持久的主要原因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教育教学的手段、方式等技术层面的困难,而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切入点如何契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方法论是否支撑学生发展的需要。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从传统的施教需要,向耦合学生成才需要进行转型。

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转型的必然性

大学教育是青年成才的最为重要的平台和路径,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养成高尚的品质、具备专业的技能,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目标、满足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在个体性上,首先是学生成才发展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无论从成才还是发展的意义上,最主要、最直接的莫过于在现时代的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学生成才,无论对于学生个体,还是对于社会发展取向,是最大的实际。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认识来自于实践的需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书本、理论出发,本来就是的基本观点,因此,施教需要耦合学生成才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教育目的、提高教学成效的必然取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是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最为重要的形式和路径。向大学生宣传和灌输执政政治体系的价值主张,既是执政党、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大学生养成政治意识、培养政治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和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意识形态化是大学生政治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特色。由此形成的教育模式,基本是以“施教需要”作为开展教育的出发点,同时也成为了教育的归宿。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原有大一统的主流价值观消解,各种价值观在社会中激荡交锋,社会价值观流变中呈现出多元、交织的趋势。多元化的利益关系,又使得大学生在人生追求、社会定位、价值取向上呈现多样化状态。“学生这一大主体除被规定为被教育者或被育人之外,学生这一大主体必须明确其通过学习而成才之大义,通过自身努力学习而成为人才就是作为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根本任务”,[2]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发展在社会进步中的凸显,当代大学生在政治价值上的选择也呈现多向、多样化的趋向,在政治行为上也更多地与利益实现密切关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定仍要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是体现高等教育社会主义属性的核心内涵。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既要以政治理论的科学性为前提,又要以社会进步的实际为支撑;既要满足社会化中社会的需要,更要满足学生成才发展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教学的成败更有赖于学生愿否、能否接受的“内因”。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内涵,在于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公民”。在“劳动者”的意义上,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专门的劳动技能、形成较高的实践能力是其要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论在认识论还是方法论上,应该能够提供和满足成为“劳动者”的支撑和所需。在“公民”的意义上,良好的公民意识、公民操守必定会促进社会政治价值的进步,提升社会政治文明的程度,为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提供最大、最重要的保障。

三、施教需要耦合学生成才需要的实践探索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常见的主要问题在于,许多学生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轻视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中理论学习与学生认知社会以及实践运用相脱节。究其原因,传统的教学目的主要源于“施教需要”,以理论的完备、自释为取向,自然就容易形成教师输出、学生接受的单向运行机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多停留于背诵概念、原理,应试色彩浓厚,呈现出“熟悉的话语”与“陌生的原理”相悖,政治理论学习几乎处在被动状态。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导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不少学生对于社会现实的认知和分析中缺乏客观、科学、理性的立场和方法,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虚假认同、政治疏离、政治冷漠等现象。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中,构建施教需要耦合学生需要的双回路教学模式,不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确立以成才内需为本位,以学生参与为抓手,以教师导向为调控,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将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学生成才的需要这两个方面双向联动,形成双向调控、交互回馈的机制;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内需,将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施教需要耦合学生成才的需要,实现政治理论教学从学“答”到学“问”的教学转型。在新的模式中,探索启动、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利于提升政治意识和政治实践能力,养成理性的政治素养。

第一,以专题化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平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经典理论及其发展结晶,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在专题化教学中,将教材体系中的理论框架,以主线索、大背景、关键命题的形式,整合教材内容,以专题教学的方式重点突出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第二,以研究型教学促发问题导向式的学习特性。以团队研究重要问题的形式开展的研究型教学中,以核心原理、理论疑难点、创新理论等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通过自主学习、自助研究,在探究中理解并掌握政治理论的精髓。第三,以多向互动促进学生广泛参与和交流。构建学习、研究、讨论交流的多重平台,如以网络社科论坛、现场社科论坛的形式,以专题式、答疑式、辩论式等多种交互方法,对于课程相关的关键命题、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教师在导向中贯彻政治理论的价值导向和科学原则,以学生成才、学生关注、社会聚焦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学生参与为抓手,实现学生的广泛参与,塑成并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角色及功能。第四,以社会实践提升理论的运用能力。在教学中设计社会调研的环节,开展社会调查、实证研究、实践课题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科学方法,践行理论,锻炼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价值观,提高公民素养。第五,以资源整合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手段和路径。在施教资源、学生资源和教学环境资源中,遵循科学性、开放性、全面性、多样性、动态性的原则,从师资、学生和环境要素三个维度上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关的理论、方法与条件支持,形成综合、互补的作用机制,创建理论引导、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的教学格局。

在施教需要耦合学生成才需要的实践探索中,学生的广泛参与、教与学的双向促动,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呈现出“四化”的特点,即参与常态化、管理动态化、讨论理性化、视野国际化。逐步实现学生对政治理论教学从疏离到亲近、从定论接受到自主探索、从应对考试向自觉内化、从纯粹的学理化向实践工具化的转变。教学角色也在转型和丰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从单纯的输出者向着导向者、从宣传者向着研究者的角色转型;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向着参与者、探求者的角色转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