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基本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汽车维修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范文1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汽车维修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8-02

1.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理实一体化(又被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更适合理工类高职学生进行技能+理论学习的教学方法。它由一位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任务,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性教学、生产实习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单位,以任务为目标,老师与学生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任务。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大胆突破理论与实践的界线,关注探索学习的过程,融教、学、做于一体,充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职业教学技能。

总的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有如下特点:

(1)教学模式形象。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形象的实际操作技能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符合学习汽车知识的规律。在汽车维修专业中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专业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教学过程互动性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入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不但对学生领会知识、技能的状况予以高度关注,同时还十分注重学生得到知识的手段与渠道,强化对学生认知过程与水平的锻炼。

(3)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教师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2.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践

众所周知,高职学生大都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弱,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接受能力较差,学生从普高到大学,没有专业课程的感性认识,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优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优于动脑能力。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是能够检测与排除汽车故障的高级技能人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本专业的专业课程适合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形象思维教学,理论少讲、精讲,以直观、现场教学为主,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边教、边操作、边学,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所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专业从2011年开始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推广,现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器系统检测与维修》等十余门,逐步应用到所有专业核心课程。

同时教室与师资力量建设也围绕着理实一体化方向展开。拓展单个教室使用面积,在布置桌椅黑板的同时将部分实训设备和教学仪器布置在桌椅周围,以满足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同时安排专业课教师深入维修企业进行现场学习和调研,结合理论掌握实实在在的汽车检测经验和维修技能。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汽车维修专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汽修专业学生,但是汽车维修专业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上还有很多可以改进创新的地方。

3.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创新

(1)理实一体化教材的创新。 现阶段理实一体化课程已经开设但用的大部分教材仍然是通用的教材无法满足理实一体化课堂的需求,所以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创新。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没有好的一体化教材就很难达到良好的一体化教学效果。各高职院校可以依据各自的师资、设备等情况,周密研讨,有选择地将部分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并编写适合本校特色的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在编制实施性教学计划时,不能把理论教学课时和实习教学课时简单地相加,而是要综合考虑教学方式、教材处理,设备数量、学生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课程内容分解给多个教师先进行演练,然后确定合适的教学时间。根据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以现有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为基础进行必要的取舍来编写校本教材,编写时应注意按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模块化的教学进程的要求编排课程内容,以任务为驱动。教材应围绕技能训练,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理论知识应服从实践教学的需要,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使教材成为实践性、实用性教材。

(2)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的优化。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有理论讲解,有操作示范,还有操作训练,与纯粹的站讲台上理论课有很大的区别,也不是将理论和实习简单地堆砌。所以教学过程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在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的设计时应考虑以下7点:①教学目的:讲述哪些基本知识,掌握哪些基本技能;②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③如何选择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及工、量具;④教学过程编排;先操作后讲解,还是先讲解后操作?对于教学难度大的内容尤为重要;⑤学生如何分组,设备如何配置?⑥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哪写安全事项?⑦如何在作业中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只有构思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好教学。

(3)项目教学形式的有效应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比如,在实行项目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以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形式来展开教学行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项目,让学生在开展项目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技能。

(4)规范考核方法正确评价教学效果。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评价教学效果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基本技能的获得程序。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加大了实践的力度,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所以,在评价教学效果过程中,衡量的标准是“会”还是“不会”,即:通过学习,学生能否获得初步的、准确的操作技能,而不是以技能是否“纯熟”作为衡量的标准。二是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理实一体化”加大技能的培养力度,淡化理论教学,并不等于是抛弃了基本知识的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目的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技能培养并不矛盾。一个好的考核方法对于学习一门课程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汽车维修专业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4.总结

理实一体化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不可以否认,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让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掌握和提高还必须通过教学后期的综合实习来实现,也就是说理实一体化教学不能替代教学计划中的综合实习,否则会造成教学知道思想的偏颇,使整个教学环节出现漏洞。而且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虽然具有许多优越性,对理论性强的课程是否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则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质就是借助一定的手段,通过教师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从不知道到慢慢熟悉,从生疏到熟练到形成技能技巧。

参考文献:

[1]张德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文化教育市场,2012年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范文2

关键词:汽修人才 职业能力 项目课程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汽车技能竞赛与教学生态的实证研究”(编号:ZYB245)成果,主持人:蒋红枫。

作为培养服务于汽车售后市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必须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系统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文从汽车维修人才的职业能力实证分析入手,着重探讨汽车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理论基础

1.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包含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两个方面。基本职业能力是从业者掌握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胜任职业工作的基本生存能力;关键能力是从业者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适应职业变化的基本发展能力,包括专业关键能力、方法关键能力和社会关键能力。

2.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

采用哪种类型的能力结构模型,对能力素养分析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其可信性和有效性。因此,采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即,将个体素质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冰山以上部分为基准性素质,冰山以下部分为鉴别性素质。

基准性素质表现为外显性,包括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大部分与职业所要求的资格相关,能够通过衡量职业资格标准、考试或面谈等形式来测量,也可以通过培训提高这些素质,属于基本职业能力。鉴别性素质表现为内隐性且难以用量值来测量,包括社会动机、职业道德、个性品质和情感态度等,这些不会轻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化,但对个体的行为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属于关键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职业和个体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教学中作为整体来培养,即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实证分析

1.问卷设计

以职业能力模型作为编制调查问卷的基础,该问卷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对汽修人员的职业资格等级要求以及毕业生是否胜任维修岗位等;第二部分,企业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要求等;第三部分是意见和建议。除了第三部分意见和建议是开放式问题以外,其他问题都是选择题,每个问题均采用1~5个不同程度递增的选项,从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到完全不重要。

该次问卷中,涉及能够更换机油滤清器、检查空调系统工作状况等职业基本能力问题共30个;涵盖能够分析维修案例、与上级及客户沟通等关键能力问题有16个。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职业岗位及职业资格分析

通过个人行为事件访谈得知,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的分级有两个层面,技能层面包括汽车维护和修理;技术层面包括汽车检验和诊断。汽车维修职业资格分级也有两个层面,技能层面包括中级工和高级工或技师;技术层面包括技师或维修工和工程师。汽车维护由中级工、高级工或技师担任;汽车维修由高级工、技师、维修士或工程师担任;汽车检验由技师、维修工或工程师担任;汽车诊断由工程师担任。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汽车维修企业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中级工31%、高级工34%和受过相关培训35%,三者的比例几乎相当,没有持否定态度的,这说明和个人行为事件访谈结果吻合,汽车维修工作必须要有符合一定职业资格要求的人员担任。

汽车维修企业认为职校毕业生能否马上胜任汽车维修工作的情况:完全能胜任6%,基本可以胜任8%,两者所占的比例很小,有86%的学生必须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说明目前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就汽车维修项目不能直接上手,完全是新手,有悖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3.能力素养情况分析

对汽车维修人员职业素养的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显示,在汽车维修人才所需职业素养中,最关注的是对企业的忠诚度,其次是团队意识、敬业精神、诚信可靠和主动积极,而且都认为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没有认为不重要的。由此说明,这些鉴别性素质,虽然是深藏的,但是的确在汽车维修企业中被广泛重视。

对汽修人才所需能力统计显示,企业普遍关注与上级及客户的沟通能力;其次是独立完成维修任务能力、在维修中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和计算机查阅资料能力同样重要;然后是分析维修案例能力,此项能力都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并且重要度基本接近;最后是市场调查预测能力和查阅英文技术材料能力,认为非常重要的很低,还有认为不太重要的,甚至认为英文材料完全不重要(因企业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受限)。以上这些能力主要涵盖了社会关键能力和方法关键能力。借助职业能力模型不难发现,社会关键能力和方法关键能力不是显性的简单呈现,而是要找到合适的有效的资源作为载体――教材,找到符合职教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即开发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培养策略

汽车维修职业有着广阔空间,而目前的毕业生不能直接胜任此工作。为此,迫切需要解决职业教育对接企业岗位需求问题。由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胜任职业的要求,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要求,因此,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有必要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为此,我们要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层面,开发并实施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利用一系列项目和职业活动,让学生不但关注和参与工作任务的完成,还会从结果中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变化,帮助学生自我构建学习框架。项目课程能有效培养职业能力模型中的态度、品质和动机等关键能力,满足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1.课程开发

(1)工作任务分析。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了解到汽车维修企业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召开由行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列席的论证会,运用“头脑风暴法”,对汽车维修作业项目进行详尽的梳理、归并和整合,分析汽车维修岗位所需要的工作任务,了解各项工作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以及相互关联程度,从而形成条理清晰的职业能力,为选择课程内容和分配教学课时等提供依据。

(2)课程内容分析。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态度、技能、知识及其组织关系作为课程内容分析的基本参照点,将工作任务典型化,转化为教学任务,即学习性工作任务。在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各个步骤中,态度、技能和知识是同时构建的,以汽车维修工作中涉及的作业流程、操作规范和安全环保等技术实践知识为主,选择用来说明完成工作任务时“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的技术理论知识;并将职业标准全面融入课程内容,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和结果。通过以上行业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课程内容分析,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维修课程标准,为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和考核评价等打好基础。

(3)教材开发。为项目课程开发的教材,在内容上要符合课程标准,在项目和任务的确定上要符合职业标准,在结构与形式上还要符合项目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如,汽车维护设计了3个项目,按照并列结构和递进结构排列组合。项目1:解读汽车维护技术规范,使职业标准融入学习任务,体现职业性;项目2,实施汽车二级维护,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各个学习任务平行展开,变化的是学习任务的内容,不变的是学习步骤;项目3:二级维护竣工检查,这是项目2的递进,培养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从经验层面到策略层面的进步。

教材是广义的,包括教科书、工作页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等。

如,《汽车维护》教科书是根据GB/T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和GB/T21338-2008《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条件》标准编写的,采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机制,企业专家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教学用书编写中,系统阐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教师则基于这些要求以课程形式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即以教师为主体,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教科书体例:教学课时―作业场景―作业安全―学习目标―任务实施―实训安排―拓展学习―工作页。任务实施:以典型工作任务引领工作过程知识,理论知识以“参考、提示和注意”的形式呈现,实践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有效培养学生的工艺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拓展学习:比较通用车系和大众车系典型结构和技术要求,重复工作过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成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迁移。

考虑到学生对学习态度、技能和知识的认识规律,在教科书开发的同时,还开发了以教师为主要对象的“教师工作页”,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便于教师上课之用,主要包括任务描述、学习条件、教学流程和学习内容等。教师工作页开发与学习任务所涉及的具体学习内容有关。学生工作页与教科书配套,帮助学生学习,以专业问题为背景,按照收集信息―计划决策―实施任务―检查质量―评价反思的学习路径,指导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运用原有的态度、技能和知识,心―脑―手协作行动,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关键能力的养成。

在开发静态文本教材的最后,是对学习任务进行可视化处理,采用数字化的录像,并形成网络资源。这种数字化资源可以使抽象变为直观,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拓展学习空间,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掌控学习进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教学实施不是机械的传授知识,也不是反复的训练技能,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主要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职业情境中进行实践性学习。遵循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步骤,实施项目课程的教学流程包括:收集信息、计划决策、实施任务、检查质量和评价反思五个步骤,与工作页中设计的学习路径完全匹配。

(2)组织形式。采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组织形式,独立学习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借助工作页和数字化资源,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合作学习包含双人合作和小组合作,小组学习适合于教学流程中的收集信息、计划决策和评价反思阶段;汽车维护职业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中,有的学习任务特别适合双人合作学习,如:检查灯光,一个学生在车内操作开关,另外一个学生在车外检查并呼应,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俨然是个质检员,主人翁角色油然而生,学生很喜欢这种组织形式。

(3)学习评价。以职业能力为观测点,以职业资格要求为评价标准,设计实践评价表。学习任务之一检查车身的实践评价见下表。在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这种多元化、职业化和过程化的评价方式确保了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之,职业教育不仅要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而且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最直接的手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推进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适应汽车售后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范文3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汽车维修课 应用

引言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的教学方式,是指在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基础上,围绕某一任务展开学习活动,以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检验学习任务的标准的教学体系,这种体系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1]。理论上讲,“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正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专业设置上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做到讲练结合,边讲边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出现在汽车维修领域的应用十分符合汽车维修专业培养专业性人才的要求。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上的新型教学方法。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一定程度上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理论来源之一。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互结合,学习成果的检验一般以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标准,以对问题的探究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动位置。学生的学习不仅是掌握具体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通过在实践中掌握的新经验和前人总结的知识经验相互结合,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对于学生来讲,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它能转变复杂的案例为浅显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一个“任务”得到完成,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逐步形成一个自信的良性循环。

对于教师来说,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的,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探究式学习代替了再现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为学生提供相对开放的发挥空间,使学生个性得到自由的发挥。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维修课中的应用

任务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呈现出整体性的任务,教师将任务的要求明示于学习者,这些问题的拓展面可以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者在接到任务后首先要分析问题、分解任务,然后在解决具体任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 任务教学法在汽车维修课程中可以举例如下:

(1)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设计相关汽车维修的任务;

(2)引导全体学生发言,分析任务,指出问题的意义,完成渠道等。

(3)实际操作,进行任务攻克。

4.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设置

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任务的设计是整个驱动教学的关键步骤,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任务设计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最大限度上符合学生特点和汽车维修专业课的专业特点,同时在设计上应该有层次、有递进。总体来讲,任务的设置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任务的设计要详细具体,真实可行

真实具体的学习任务,能够给学习者正确的心理暗示,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任务的完成中,才能发挥自身的机智和能力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

第二,任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任务应该是具体的容易完成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的,能够给学生好的心理预期,针对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任务也可以适当的增强学生的自信。任务的可操作性特征能够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汽车维修问题中体会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第三,任务要有较强的专业性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到有关汽车的专业性知识,能够独立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汽车故障,能够正确阅读读懂相关的维修手册。同时专业性的课程设置也是要求学生用正确的、专业的方法去看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科学专业的方法。

第四,任务应该具有开放性

设计的任务应该允许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候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和富有特点的结果和结论。在一方面讲,不同的教学任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扬自身的个性,而不是用具体的方法手段去拘束和限制学生。

5. 结语

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汽车发动机维修课主要以轿车为主,分析汽车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结构的一般规律,了解各总成的调整内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将具体的汽车发动机维修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还能在具体的实践中体会到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范海峰.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2.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范文4

【关键词】高职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141-02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常见车型的车载电气设备为主要学习对象,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汽车各种电气设备的组成、结构、原理,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汽车电气设备及其零部件进行检测与修复,提高学生诊断汽车电气系统故障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相关的社会能力。

一、课程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我校通过对柳州市的汽车制造、维修企业的考察、调研,召开由行业专家、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分析会,结合柳州市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状况,针对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

二、教学内容设计(见表1)

三、实践教学条件设计

(一)一体化教室。配置多媒体设备,实物台架,汽车转向、行驶、制动系统各个部件实物,操作台,常用工量具,检测设备,各代表车型汽车维修手册,数据库维修资料光盘,学习软件等。

(上接第141页)

(二)虚拟实训室。配置50台可以上网查资料的电脑,虚拟实训软件,各代表车型汽车维修手册,数据库维修资料光盘,学习软件等。

(三)电气实训室。配置电气总成、空调实验台架、全车线路实训台,手持式电子检漏仪、空气压力表、综合诊断仪等检测设备,SRS安全气囊示教板、灯光与仪表系统示教板。

(四)校外实训基地。配置操作台,常用工量具,检测设备,汽车整车,汽车维修手册,举升机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依序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工作顺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设计学习情境,并以完成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为目标来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形式开展教学。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学习工作单的引导下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工作任务完成后,最后由各小组提交一份成果报告。

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五、考核方案设计

第一,本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应遵循鉴定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应从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第二,鉴定性评价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和推理分析的情况,可以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为终结性考核。

第三,过程性评价主要用于在具体的工作任务或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从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的态度、在项目教学中所获得的工作方法与技能等方面来进行考查评价。考核项目分为日常考核和实训操作考核,日常考核着重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填写工作表单的能力,实训操作考核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第四,期评成绩=日常考核(40%)+实训操作考核(30%)+终结性考核(30%)

本课程教学设计已经过五年的教学实践。对往届毕业生的调研发现,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他们均能够对汽车电气设备及系统的故障进行诊断,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汽车电气设备及其零部件检测与修复。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能力相当认可。

【参考文献】

[1]冯美英.高职PLC教学方法的设计及应用[J].广西教育,2012(1C)

[2]冯美英.高职院校PLC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J].柳州师专学报,2011(10)

[3]孔凡菊.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措施[J].当代教育科学,2009(7)

[4]郭奇斌等.构建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课程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5]何玉龙.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优化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6]徐国庆.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范文5

【关键词】课程改革;研究;措施;实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实质上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在汽车专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汽车专业必学的基础性课程,并且这门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让学习的效率最大化。

一、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改革课程体系

在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电控装置结构与检修、汽车维修、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这六门汽车专业的课程之中都包含有汽车发动机相关的内容,但是在每种课程之中关于这个版块又不是十分的详细,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就是将这六门课程之中关于发动机的知识统一结合起来,从而构成了这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相关的知识点,如: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系、燃料供给系检修和故障诊断等汽车发动机相关的基本知识点。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独自完成汽车发动机的装配、故障诊断等基本技能。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对于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学效率低下,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就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本次研究之中,笔者选择了这门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总结来带动其它课程的改革,让整个专业的教学都能因此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重组更新教学内容,编写配套教材

由于这门课程是讲其它的课程中关于汽车发动机内容的部分进行组合的,因此在关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改革教学,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将讲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更新,编写出合适的配套教材。在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按照从基础知识教学开始,然后熟悉汽车发动机之中的各零部件、构成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检测方法,构建了发动机工作原理、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系等章节内容,并在每个章节之中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编写: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技能训练和思考训练。在新教材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将关于汽车发动机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更加的系统化,同时也避免各课程教学之间的重复。第二,采用模块化的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主要按照发动机各个部分各个系统进行规划和划分,每个大的系统为一个模块,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思路更加清晰,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由于在每个部分都有着技能训练部分,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四,更新教学内容,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对原教材中较为落后的一些教学内容删除,并补充进入当前的一些新技术方面的内容,如电子控制等。同时在选择车型时,选择一些常见的车型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

三、制作多媒体课件,改进教学手段

在教材成功改革之后,为提升改革的效果,结合当前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为此对新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多媒体课件,并在课件之中插入大量的图片与视频素材,让学生在跟随教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图片和视频的观看,能够对相关知识点有更清晰的认识。多媒体教学方式是一种实用性较强、操作较为简单的方式,而且多媒体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实物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实物,让学生对于汽车发动机各部件的结构更加熟悉和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形式、考核的方式改革,建立课程题库和规范实训技能考核

为更好的提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对现行的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课程题库和实训技能考核规范,具体操作如下:(一)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模式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为充分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一体化教学首先应当做到结构、原理、拆装、检修、故障诊断一体化;其次在教学中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行,不拘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在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直接到实训的场地上,边讲解边让学生练习,既让学生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让学生掌握了实际的操作技能,最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以项目任务引领学习的教学模式。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项目完成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当学生在项目结束之后,自身的各方面综合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升。第三,充分发挥“双师”作用。如果是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指导老师来完成,既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进行实际技能的培训。如果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实训教学时,则安排实训指导教师来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能够有效的改善教学的效果。首先,在教学中采用小班教学,让教师具有更多的精力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其次,充分利用当前的仿真模拟教学软件,通过这些模拟软件模拟现实中的实际故障,让学生在仿真软件上进行操作,掌握相关故障的解决方法,然后让学生再进行实操训练,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实训课所需要消耗的成本。第三,采用与实际操作完全一致的实训培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三)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模块化”考核方法。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考核成绩应当分为理论成绩和实训技能成绩两个部分,然后再将这两个部分的成绩统一结合起来进行评定,得出学生在这门课程上的考核成绩。然后再将这个考核成绩与学生平时的一些表现结合进行综合性考虑,得出最终的总成绩。其中在理论考核成绩上面既可以采取传统的考试方式——利用试卷答题的考核方式,也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课堂答辩的方式。在实训成绩考核中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考核。(四)建立该课程理论实践试题库。对于所建立的理论实践试题库应当具有全面的特点,试题库中包含教材内容的全部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每个章节都设置有单独的考核题目,并将考核题分为多种形式,如:填空题、选择题等。当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时,可以直接从该试题库中提取相应的试题,具有快速高校的特点。而对于实训考核的试题则主要是采用日常教学中的项目作为考试试题。(五)结合实际岗位开展考核。为了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迅速的适应自己的岗位,能够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的表现,在学校关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考核之中应当与实际岗位相结合来展开考核。在理论知识教导方面将高级汽车维修工的的岗位知识要求作为学习基本,将汽车维修技师的岗位知识作为教学的目标。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的内容都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中汽车维修技师和高级汽车维修工汽车发动机部分内容为准,使得考核的最终成绩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符合。(六)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理论教学上来看,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录像、视频资料等进行教学。提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理论教学的效率。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实训教学上来看,利用先进的仿真实训系统,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七)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前是一个计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兴起的时代,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之中也应当将这些技术充分的应用进来。如:使用中锐教育集团搭建的OTO云课堂,上传一些具有学习价值的资料到网站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上网收索观看。同时也可以制作一些微视频、微课程,通过微信群、朋友圈、QQ群等移动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和探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提高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的效率。

五、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效果分析

经过以上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策略,使得课程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改善,经分析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促进课程的建设。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不断改革,推动了其它课程的改革与完善,让整个专业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同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成功改革,也为其它课程的改革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二)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使得本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进行调查和了解,发现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方面都标出明显的进步,关于汽车发动机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维修拆装都能够从容的应付。

六、课程改革的特色分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实际型人才,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为此在本次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个转变”“三钟氛围”“三个能力”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其中所谓的三个转变指的是课程教学的结构和内容转变,教学场所转变以及教学的角色转变。所谓的三种氛围指的是合作氛围、学习氛围以及和谐氛围;三个能力指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经过这“三个转变”“三钟氛围”“三个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得到加强,更有助于学生面对今后的职业岗位。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让该课程的教学朝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让学生与社会职业岗位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更有助于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同时也对其他主干课程的改革起到了促进及示范作用。

作者:孙兴海 单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48-50.

[2]王凤军,李效春,王甲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5,01:31-35.

[3]赵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02:50-52.

[4]崔树平,张亚军,崔涵.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和项目教学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25-27.

[5]王凤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70-73.

[6]吴东平,吕青.基于CDIO理念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风,2015,19:226.

[7]王洪章,常青."全程六步法做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汽车发动机技术及检修》课程改革案例分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59-65+80.

[8]张为春.汽车构造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A].IntelligentI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Association.Economic,EducationandManagement(ICEEM2011V2)[C].IntelligentI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Association:,2011:3.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范文6

关键词 汽车电路;ECU;电路识别

中图分类号 U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1-0170-02

在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电子和线路将会越来越复杂,一些功能强大的主动和被动系统将一步步的完善汽车的各各方面,使汽车在安全、舒适、动力和个性等方面不断的改善加强。所以在汽车的日常维修中将更多的使用汽车电路和电子方面的知识。能更好的识读汽车电路和维修电路的基本思路将在以后的维修和维护中占据更好的地位。

1 汽车电路的特点

1.1 汽车电路的特点

从汽车总体电路来看,汽车电路实行单线制的并联电路。在局部电路仍然可以看到并联、串联与混连电路。全车电路其实就是各种电路叠加而成的,每种电路都可以独立分裂出来,化复杂为简单。

全车电路按照基本连接可以划分为:灯光电路、仪表电路、信号电路、启动电路、充电电路、辅助电路等等。每条电路都有自己的负载与保险丝盒或控制开关相连接。

在汽车上,往往一条线束包裹着十几甚至几十条电线,密密麻麻令人难以分清它们的走向,除了每条都有固定的颜色以外别的根本看不出来什么!从负载上看,有引出两根线和家用电器性质一样一正一负,而汽车使用的是单线并联制,一根从蓄电池的正极到保险丝再到控制开关最后经过线束到达用电设备,另一根线只有到蓄电池的负极才能构成完整的回路,而另一根再用一根线引回负极吗?那样汽车的导线将多达几百根,所以汽车采用负极搭铁的方式来形成完整的回路。

1.2 汽车电路的原则

1)汽车上各种电器设备的连接大多数都采用单线制。

2)汽车上装备的两个电源(发电机与蓄电池)必须并联连接。

3)各种用电设备采用并联连接,并由各自的开关控制。

4)有电流表必须能够检测蓄电池充、放电电流的大小。因此,凡是蓄电池供电时,电流都要经过电流表与蓄电池构成的回路。但是,对于用电量大且工作时间较短的起动机电流则例外,即启动电流不经过电流表。

5)各型汽车的用电设备都装有保险装置,以防止发生短路而烧坏用电设备。

1.3 汽车电路的识读

识图要点如下:

1)对整车电路图进行分解,划出个系统电路图,只需掌握单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就能按照系统工作过程去查找电路走向,这样就不用分析多余的电路。

2)认真阅读图注,对照图注熟悉元器件的名称、位置等:在通过电器装置间的线路走向,就可以了解电器元件的控制关系。

3)熟悉线路的配线和颜色标记:由于电路中线向是按照一定得规律进行布置,在分析时,一定要先阅读各系统配线说明。另外,对于配线颜色也要有所了解,别要注意各种颜色的字母标记。

4)熟悉控制元件的作用,特别是开关的控制:开关在电路中的状态和各位置的功能,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其次我们要掌握电源是通过什么路径到达该开关的,各个接线柱分别与那些元器件连接,同时要知道在不同档位哪些接线柱可以通电,哪些接线柱不能通电。

5)熟记回路原则和搭铁极性:电路的流向必定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熔断器、开关、用电设备,在经过导线搭铁到电源负极。

6)了解继电器的工作状态:继电器是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在电路中起到保护开关的作用——有长闭式和长开两种。

1.4 电路识读技巧

读电路图有以下几点技巧:

1)读电源系统应该从电源开始,先找蓄电池、发动机及电压调节器。发动机励磁电路是受点火开关控制。

2)查找启动系统时,先找点火开关、启动继电器及电源开关的控制电路。

3)查找点火电路时,先找点火控制器(分电器)、点火线圈、点火开关及火花塞。

4)查找照明电路时,先找车灯控制开关、变光器、前照灯、示廓灯及各种照明灯。

5)查找仪表电路时,先找组合仪表、点火开关、仪表传感器与稳压器。仪表电路都受点火开关控制。

6)查找信号控制电路时,由于信号装置属于随时使用的短暂工作设备,一般接在经常有电的导线上,且仅受一个开关控制,以免影响信号的发出。

7)查找辅助装置控制电路时,首先熟悉辅助装置的图形符号,有关控制开关及其功能,然后按照电源、熔断丝、控制开关到用电设备的顺序查找。

2 维修思路

由于大量电子科技应用于汽车和大量的新车型上市,现在修车不能只靠经验去维修了,传统修车看到故障根据经验去修,现在汽车只是控制喷油脉宽的数据就需要好几个传感器,不像以前那么单一。现在修车是从故障诊断到逻辑判断然后推理最后验证这么一个步骤。

基本思路是:由浅入深,由表至里,最主要的是按部就班,一般步骤:问诊、试车、分析、假设并检测、验证。

2.1 问诊

故障现象,重点是要问清故障的前因后果,如:故障发生时的状况(是偶尔一次还是经常一直持续)、故障发生时的工况、故障发生时的指示值、故障发生时的环境、故障发生时的间隔时间、检修过吗,维修过什么部位。

2.2 试车

主要是去检验驾驶员说的情况和一些驾驶员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还要注意换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