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1

[关键词]:低碳经济 营销 策略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涉及经济、技术、贸易、生产、消费等多方面的创新和改变。石油行业作为能源产业,如何在低碳环保的背景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石油行业应该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调整原有的营销战略和管理方案,才能更好的契合时代的背景,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赢得先机。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在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的低碳化,达到碳排放量最小化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多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低碳经济倡导能源经济革命,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绿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二、低碳经济对石油行业的影响

1.节能减排给石油行业发展带来压力

目前我国能源需求上对外的依存度已经很高,原油进口已经超过50%,其能耗与国外发达国家能耗相比,平均高出5-20%左右。我国国内资源能源的现状已经无法长期承受高耗能行业的持续扩张,所以我们应该综合利用能源和资源,降低能耗,推进产业升级。

石油行业每年都要排放大量的工业污水和废气等,其排放总量通常占规模以上行业排放总量的10%到20%,始终在排放总量的前列。石油行业排放不达标,对部分地区的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这让环保和更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已成为石油石化行业面临的话题。

2.粗放型发展模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石油行业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在工业排放和污染问题,从企业自身做起,努力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持石油石化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但全球化使得部分石化产品受到外来产品严重的冲击,中国作为当前化工产品增长最快的国家,势必成为这些产品销售的首选地,未来石油产业面临的竞争不可避免。石油行业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树立竞争意识,走低碳道路,降低能耗,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改进传统产业,这样我们才能以更有利的姿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低碳经济发展为石油行业带来机遇

石油行业的低碳化发展,必将促进我国能源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越早越快发展低碳经济,越有利于在将来的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国有公司的综合性优势有助于在低碳发展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雄厚的资金实力也将为相关技术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第一,低碳经济必将加快天然气行业发展。作为传统化石能源中最为清洁的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严重偏低,这为石油企业继续加大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积极参与海外天然气资源投资,不断增强天然气产品的保供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天然气在城市热电、居民用气、天然气汽车和工业用气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尽快对清洁煤和石油形成有效替代,必将为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实现减排目标,为全球气候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也将为石油石化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第二,发展低碳经济,石油石化行业大有可为。首先,石油石化行业本身是耗能、用能和碳排放大户,急需尽快调整结构和产业布局,节能降耗与碳减排的潜力很大。其次,石油化工企业近年来的节能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余热余压利用、“三废”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型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这些都使该行业的能耗指标大幅降低。

第三,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石油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2009年11月底,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将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内外的环境变化已经促使石油行业加快降低碳排放强度、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二氧化碳减排将带动大范围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和新兴技术的开发都将驶入快车道。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油行业正可通过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低碳经济下石油业的营销改革趋势

1、整和优化统销系统

目前,中国石油虽然在组织上是一个企业集团,但生产与销售分属两个系统,三大统销板块各自为政。这一体制导致产销双方利益冲突,产销衔接的难度大。市场趋紧时,炼厂提价,销售公司受害;市场疲软时,炼厂憋罐,销售公司压价。如果不改革现行的产销体制,产销双方的利益冲突就难以避免,其结果是双方利益都受损。因此,改革现行的石油化工产品产销体制,整和三大统销板块,精简机构,继续充实销售渠道,实现产销一体化,搭建生产销售合作的平台,负责产品的优化、改进、研发和服务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2、发展集团化经营,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在石油化工产品市场放开的过程中,中国石油不仅受到系统外日趋激烈的冲击,而且系统内相互竞争、相互蚕食的现象也愈演愈烈,不少中国石油下属的分公司深受其害。因此,中国石油应以现代营销体制理念为指导,以省公司为龙头,地县公司为依托,在集团化经营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并拢拳头,一致对外,发挥系统整体优势,增强竞争能力,提高规模效益。

3、完善销售监督机制,实现产品利润最大化

营销体系改革,是中国石油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它涉及人员观念更新、内部机构调整、管理机制创新、分配机制激活和主副分离等诸多领域,必须按照全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营销体的总体目标,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断推进营销体系改革的健康发展,完善销售监督机制,实现产品利润最大化。完善销售监督机制,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按市场需求和核心业务设置机构。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贸易结算,应设立客户需求管理机构、客户投诉机构、售前售后服务机构,以确保买卖公平、价格合理。中国石油营销的核心业务是石油与天然气营销。因此,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和服务于营销工作。以满足客户需要、便捷服务为原则,合理调整内部结构,重新划分工作职能。机构设置可按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定位,分为主营系统、支持系统和内控系统。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分析、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销售与合同管理、公共关系与形象设计、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用电咨询等属于主营核心业务。其他非核心业务,建立营配分开的内部机构,为“输配分开”奠定基础。

第二、设立营销管理部。主要做好市场调查、预测、分析、研究工作,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制订中长期营销策略,确定营销目标和主要产品出厂的最低销售价格。通过营销组合手段协调各部门关系,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以销定产,销、供、产相互衔接的有机统一体。

第三、可将财务、销售与运销部门组合并组建结算中心,负责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控制,加强货款结算,防止拖欠,保证资金安全和快速回笼。

参考文献:

[1]甘自力.中国石油营销体制探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5,(7).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2

关键词:北京;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国家也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一、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率先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单位co2放量和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图1),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据测算,2001年至2007年,北京共计节能3020.2万吨标煤,合计减排二氧化碳7853万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46.5%。“十一五”前四年,北京万元gdp能耗下降率连续四年超过5%,累计下降23.34%,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其中,2008年,北京市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度和“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

2.建立和完善低碳发展机制,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十一五”期间,北京先后制定出台了《北京市振兴新能源产业实施方案》及《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等措施,实施低碳出行奖励制度和财政补贴政策,大大促进了北京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3.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煤炭消费量由2005年的3069万吨减少至2009年的2665万吨;天然气消费总量由2005年的31亿立方米增至2009年的65亿立方米,所占比重由7%提高至12.6%。截至2009年底。北京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仅为32%,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升至68%,天然气应用也领先全国。

4.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近年来,北京淘汰了“三高”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率先在国内构建起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2008年,北京市服务业比重已超过71%,第三产业占cdp的比重上升至73.2%,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同时。重点发展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低热、核电等新能源产业,有效推动了北京市经济向低碳化转型。

5.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提高碳汇水平。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通道绿化等重点工程,北京市实现了碳汇突破性进展。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森林资源总碳储量为1.1亿吨,森林资源年固定二氧化碳量约为972万吨(碳汇量)。

二、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尽管北京市通过各种举措使节目减排工作和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真正实现北京市经济的低碳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从总量上看,未来十年是北京城市化、国际化快速推进时期,尽管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速度放缓,但总的碳排放量仍将继续增加。北京作为高耗能城市,能源消耗从1998年的3808万吨标煤增长到2008年的6327万吨标煤(图2),且能源自给率基本为零。在能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实现北京经济的“高碳化”向“低碳化”转型尤为重要。

2.从制度层面看,只有消除低碳经济建设的制度壁垒,破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体制弊端,才能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不断优化的双赢局面。目前,北京市管理体制尚不完全适应建设低碳经济的要求,如行政机构设置不到位、制度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财政制度中环保成分不足等。

3.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目前,北京正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方向就是在坚持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大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着力发展金融、文化创意、物流等低能耗产业。北京市所确定的这一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本质上代表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要求。

4.从技术层面看,一方面,我国低碳技术,特别是低碳核心技术储备,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很容易在未来碳交易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北京科技资源高度密集,科技优势得天独厚,具备低碳技术研发条件。因此,北京市要促进低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积极完善低碳自主创新体系,促进低碳技术。尤其是低碳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三、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

1.完善法规制度

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需制定合理、正确的制度和政策,确定北京今后一定时期内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为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方向保障。首先,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引下,北京市应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在贯彻落实好国家和北京地区现有的低碳政策制度的同时,拟定周密的低碳发展规划;其次,要加强环境立法和能源立法,不断完善北京市低碳发展法律体系;再次,应采用多样化、弹性化的环境管制方式,设置合理的碳排放监督程序和责任机制,同时推动建立公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有利于经济社会低碳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2.建立低碳产业体系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的低碳化和减碳化,其主要载体是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目前,北京已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金融业等低碳产业。

3.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撑

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必须在金融创新上作出战略安排。首先。北京要利用北京环境交易所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这一全球金融市场,建设绿色资本市场,积极研究开发环境风险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加快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其次,北京要积极发展碳金融,构建碳金融支撑体系,促进低碳融资业务的发展;再次,在银行等金融部门成立专门的绿色机构,消除低碳发展的融资障碍;第四。除了开展低碳经济的委托贷款、担保业务之外,还应逐步发展低碳期货、低碳证券、低碳保理等低碳金融衍生品。

4.加强低碳技术研究

低碳技术是实现北京低碳发展的核心,发展低碳产业必须以核心技术为支撑。北京市能否实现低碳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

5.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基础设施设计、规划和建设过程从规模上加大了能源的消耗。北京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首先,突出规划的先导作用,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功能、产业定位,对综合交通体系、给排水等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予以重点安排;其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快速通道建设及智能交通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再次,树立“多市一盘棋”的理念。在发展智能电网及优化输电和配电网络等重大项目建设上同京津冀经济圈形成共建合力,提高基础设施的经济性和共享性。

四、结 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必然选择。积极探索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不仅可以促进北京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低碳城市的建设,还有利于实现北京市建设“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远景目标。北京市低碳经济支撑体系的建设应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出发点,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制度体系、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发挥区内有利条件,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高碳”向“低碳”模式转变,从而促进北京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新宇,范伯元,张红光,李彬等,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考虑及政策建议,中国能源,2010,32(6):21-23

[2]张焕波,齐晔,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思考: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6-11

[3]陈柳钦,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32(8):6-12

[4]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刻不容缓[j],北京观察,2010,3:321-36

[5]张坤民,低碳世界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8(3):1-7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3

自2003年英国首先提出“低碳经济”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发展模式受到广泛认同。城市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5%,是碳排放的主体,同时,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发展城市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以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实时、动态的分析评价可以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提高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因此,构建科学、系统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

要建立科学、系统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就应该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做深入了解。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相继出现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经济形态。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厘清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遵循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通过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来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而绿色经济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经济,着力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全社会人民生活的水平,保障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之间有着许多相同之处。首先,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人类社会在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后人们深刻反省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后的产物,都强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平衡,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其次,最终目标一致。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虽然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产生背景相同、最终目标一致,但三者又有所区别。首先,研究角度不同。循环经济从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角度研究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物质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绿色经济则通过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而低碳经济是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研究通过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效和采用新能源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次, 研究方法不同。循环经济是通过对物质的高效、循环利用来实现减少开采和消耗的目的;而绿色经济强调以人为本、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为目标,节约利用能源与资源;低碳经济则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虽然提法不同,但产生背景相同,最终目标一致的,都是通过科学处理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而低碳经济更加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节能减排。因此在城市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沿着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节能减排的轨迹发展,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建立

(一)子系统划分及子系统权重确定

根据对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分析,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的始终,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友好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共同关注,而低碳经济更加强调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更要以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减排为核心。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涉及多方面协调、有序发展的统一体。需要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全面的描述。因此,我们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系统分为经济、环境、社会、科技和节能减排五个子系统。 其中经济、环境、社会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共同关注的,而科技和节能节减排是低碳经济特别关注的。

子系统权重运用AHP方法,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来确定。通过采用“1—9”比例标度法对各子系统之间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各子系统之间重要性比较的比例判断矩阵A,根据A矩阵求解方程AW=λmaxW并进行一致性校验后得到各子系统权值Wi。

(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城市低碳经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为了科学地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应该建立一整套设计合理、内容全面、操作简便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果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很难达到较好的评价效果。因此,通过对众多文献中提出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动态性等原则,从经济、环境、社会、科技和节能减排五个子系统出发,选取了20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首先,根据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中所选取的指标,根据统计年鉴查找指标对应的原始数据,可以构建有n个单位的P项指标构成的数据矩阵X=(Xij)n*P (i=1,2,...n;j=1,2,...,P),然后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对于正向指标,■;对于负向指标,■。 其中:Xij为指标原始数据; X*ij为无量纲化后的数据; Mj=max{xij}; mj=min{xij}。根据无量纲化后的数据矩阵X*ij,计算样本相关系数矩阵■,计算R的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得到对应的P个根,记为λ1、λ2、...λP,每一个特征根对应于一个单位特征向量。根据评价要求,选择前K(K<P)个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通常是采用“累计贡献率原则”(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然后,用主成分的单位特征向量系数作归一化后得到指标权重。

(四)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建立

四、北京城市低碳经济评价实证研究

通过从北京统计年鉴、环境年鉴、人口年鉴以及相关文献中收集数据,我们得到了北京2001—2010年20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首先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得到各子系统之间重要性比较的判断矩阵,运用AHP方法计算出各子系统的权重,如表1所示。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个子系统的指标进行分析。下面以社会子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无量纲化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社会子系统中评价指标的相关系统矩阵R,并求出R 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图1所示。

根据SPSS的输出结果,前两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78.619%,即前两个主成分保留了原有指标的78.619%的信息,说明前两个主成分包含了系统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选取前两个主成分利用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和主成分得分来计算主成分得分系数。利用公式F=0.448x5+0.357x6+0.427x7-0.043x8和F''''=-0.248x5+0.383x6+0.020x7+0.793x8可以计算出社会子系统各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78、0.274、0.203、0.245,再乘上社会子系统的权重可以得到社会子系统各指标的最终权重,见表1所示。其它子系统的计算过程与社会子系统相同。运用所建立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可以计算出北京城市低碳经济评价得分数据,如表2所示。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进行分析,建立了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科技、节能减排5个子系统、20个指标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确定了子系统和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通过采集北京2001—2010年10年的相关数据,对北京城市低碳经济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北京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①付加峰,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9—43

②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经济学动态,2011(1):132—135

③Liu beilin. Research of urban low-carbon economy evaluation System[J],2011:362—366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4

关键词: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比较;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5-1239-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05.053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an index system from four dimensions were constructed to evaluate provincial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AHP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irst five pilot provinces to evaluate the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level of Hube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ubei province rarely had obvious advantage indexes in the comparison. The overall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was in the middle level. Five advices including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ransform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mode,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increasing capital investment and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areas of low carbon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ubei province.

Key words: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index system of evaluation;Hubei province

自从“低碳经济”的说法被广泛接受后,低碳经济发展逐渐被提上议程,各国要求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张不谋而合。2010年我国开始实行低碳省份和城市试点,对省域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北与广东、辽宁、云南、陕西一起成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省份。地区之争转向区域低碳经济发展之争,地区整体竞争力水平将主要取决于低碳竞争力的强弱。试点五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各有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其低碳竞争力状况可以了解湖北省低碳竞争力在试点五省中的地位,进而探索适合湖北省自身发展的途径,为湖北省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决策提供参考。

1 低碳竞争力

低碳竞争力是一种能力,强调在低碳前提下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低碳竞争力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技术手段、开发新能源等手段推动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变,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能力[1]。

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研究的热点,有不少国内学者对地区低碳竞争力评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实证研究。冯碧梅[2]设计了一个“五级叠加”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产业、人文三大生态系统视角评价了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张小军[3]构建了一个硬指标和软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低碳能源、产业、产出和环境这四个方面来评价低碳竞争力;杨念等[4]从效率情况、环境状况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入手构建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高中低碳区中选取出浙、鲁、豫、晋四个省份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江正平等[5]的省域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着眼于低碳经济的四个核心要素,对全国的30个省份进行层次分析,并根据结果最终将其归为四个类别,即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郑仕华[6]建立了共58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发展层面、社会发展层面、科技发展层面、环境发展层面和动态发展层面,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方法分析了全国30个省(市)的低碳发展水平,并根据结果将其按层次分类;程东祥[7]的区域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出要素之间存在着灰色关系;金小琴等[8]对中国西部的12个省(市、地区)低碳竞争力进行评价,依据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其区分为低、中、高碳三档。

上述研究主要是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参差不齐,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关于试点五省低碳竞争力的测度研究更是屈指可数。一个地区低碳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有助于了解区域的竞争优、劣势,也是地区有针对性地制定低碳政策的关键,有助于推动地区低碳发展。

2 省域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指标的选取需要考虑影响低碳竞争力的因素。已有研究显示,提高能源效率能有效减少碳排放[9],而能源强度越低越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增长[10],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都是影响碳排放量的联动因素,此外,居民生活消费情况、单位GDP增长能源消耗量等因素也会引起碳排放量的变化。

综合看来,影响省域低碳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涵盖经济、能源效率和环境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以国内学者建立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参考,从低碳产业竞争力、低碳环境竞争力、低碳效率竞争力和低碳发展竞争力四个维度出发,构建省域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共19个指标。

3 数据来源与处理

选取2012年低碳试点五省的各指标数据进行研究,其中碳排放总量指标来源于北京数汇通环境研究所,其他指标数据分别来源于2013年辽宁、湖北、广东、云南和陕西各省的统计年鉴及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其中部分数据通过计算得到。选用层次分析法,首先建立起层次结构模型,再通过构造两两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次元素的权重及检验一致性[11]。

3.1 构造层次分析模型

由表1可知,整个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是目标层A(低碳竞争力)、准则层B(低碳产业、环境、效率、发展竞争力)和指标层C(各级子指标)。

3.2 建立判断矩阵

AHP主要是人们对各个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判断,将这些判断以数值形式排列矩阵得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以上一层次某因素为基准,判断本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采用Satty 1-9标度法。

3.3 计算相对权重

3.4 一致性检验

根据上述步骤描述,指标体系的两两判断矩阵如表2至表6所示。结果显示,各个判断矩阵都符合CR

3.5 指标标准化处理

按照层次分析法选取反映低碳竞争力的19个指标作为初始变量,对辽宁、湖北、广东、云南和陕西5省2012年低碳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表7为各省2012年各项指标的初始数据。

首先把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有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的分别,为了使统计口径保持一致,对正向指标采用公式Zij=(Cij-Cijmin)/(Cijmax-Cijmin),逆向指标则采用公式Zij=(Cijmax-Cij)/(Cijmax-Cijmin)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如表8所示。

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用各个标准化后的指标值分别与对应的各指标权重相乘,然后相加,最后得出低碳试点五省的低碳竞争力综合得分(表9)。

4 湖北省低碳竞争力评价

由表8可知,试点五省的低碳综合竞争力强弱排名依次为:广东、陕西、湖北、云南、辽宁。四大指标层的具体得分和排名情况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广东在四大指标层得分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位列第一,其他省份表现各有不同。湖北省在低碳产业、低碳环境和低碳发展三个竞争力的比值均低于试点五省的平均值,只有低碳效率竞争力具有相对优势,湖北省低碳竞争力排名情况如表10所示。

4.1 低碳产业竞争力

湖北省的低碳产业竞争力在试点五省中处于第三位。这是由于湖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消耗需求大,总体产业结构偏重,虽然近年来湖北省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第二产业占比重超过50.00%,主要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2012年湖北省重工业占比高达65.42%,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广东、云南相比还有相当的提升空间。

4.2 低碳环境竞争力

在试点五省中,湖北省低碳环境竞争力排名第四,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从具体指标分析来看,湖北省森林覆盖率最低;煤炭资源消耗所占比重仅低于陕西,处在倒数第二位;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最低。此外,近年来湖北省也在不断承接着国内的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还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湖北的低碳环境竞争力。

4.3 低碳效率竞争力

低碳效率竞争力是整个低碳竞争力的关键,所占权重也较大,这一指标层所有指标均为逆向指标。广东省碳排放总量最大,居于末位,湖北省处第三位;人均碳排量是相对指标,能动态地反映各省碳排放情况,湖北人均碳排量排名第三,居于云南和广东之后;人均生活消费碳排量是在考虑消除人口因素基础上考察居民低碳生活水平的指标,湖北排名第二位,仅次于云南,这主要是与居民消费习惯及消费模式有关,湖北居民低碳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万元GDP能耗指标和碳排放强度指标都是衡量低碳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湖北分别列居第三位和第二位,说明湖北还需重点提高低碳效率、降低碳排放量。

4.4 低碳发展竞争力

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体现的是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广东投入最多,其次是陕西,湖北列于第四位;R&D经费投入强度折射出的是地区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多少和重视程度,在这一指标上广东排第一,其次是陕西,湖北排名第三,湖北省科研经费投入还有待加强;研发人员是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规模以上企业研发人员和高技术产业研发人员这两个指标湖北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这与湖北省大力引进人才、重视教育密不可分;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强度湖北和广东并列第二位,仅次于辽宁,说明湖北还比较重视环境污染治理,辽宁省在早期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因而后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治理环境污染,鉴于此,湖北在发展经济时必须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试点五省的低碳竞争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湖北省在试点五省中低碳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但综合比较结果显示,湖北省与排名第一的广东省差距还是比较大,湖北省发展低碳经济还任重道远,要提升湖北省低碳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绿色会计 研究

经济与环境同时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绿色会计概念的提出,就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其实质内涵比较复杂,需要在多重部门的配合下才能够实现。以经济限制而实现环境发展,需要在多重部门的支持与宣传下才能够有效的环节保护。为此,下文将会绿色会计的概念进行论述,对低碳经济发展背景进行会计的研究。

一、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内在联系

绿色会计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环境发展的会计形式,主要通过对环境污染现象、自然环境开发、环境污染治理等相关的自然现象的货币形式的统计与计算,制定相关的经济表等,实现社会环境保护处理方案与企业中财务部门相互实现精密衔接。绿色会计通过对经济的合理控制与管理,来实现环境质量的提升。在现代经济发展基础上,绿色会计是一种创新性很强的经济环保计划,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然。而低碳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对自然材料进行经济型加工、产品封装,并且尽最大可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等,对石油、煤炭等原料的使用进行控制,继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会计能够对这些环节进行合理计算,以精确的方式来实现对环境污染物质的测量与控制,以环境保护来促进经济发展。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工作开展的策略

(一)健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

我国实现绿色会计比较晚,与国际上经济发展计划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关于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建立尚不完善,因此,在我国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会计工作开展需要不断的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健全核算体系。在美国,率先制定了《环境负债会计》等一系列的公告,在不同领域实现了绿色会计的相关研究。而在我国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以绿色会计为基础,需要将相关法律管理条例列入其中,实现绿色会计有法可依。对绿色会计进行法律限定,例如,在相关的企业报告中加入一些与绿色负债、合法权益相关的内容,对详细内容进行处理,进而建立起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此外,还需要将绿色会计的核算纳入到《会计法》中来,以强硬的法律形式来凸显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在专门机关设置专门的绿色会计实施计划,实现绿色会计的法律保障。

(二)注重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环节

在很多企业中其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不真实,弄虚作假的现象。而虚假的会计信息不能实现企业真实现状的反应,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阻碍。从低碳经济形式上进行分析,信息失去科学性,将对相关部门对环境的审计造成威胁,达不到绿色会计审计工作。因此说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形势下的绿色会计工作开展,首先需要对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环节进行监督,从环境经济发展角度出发,不断强化企业绿色发展意识,实现企业的绿色环境效益。只有在绿色会计的披露制度不断被完善,才能够不断强化企业经济发展,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结合。该项过程比较漫长且复杂,需要在长期的绿色会计管理中来实现,但是其能够实现的社会经济价值无限。

(三)绿色会计与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强化意识

绿色会计的实际推行需要在两方面的作用下来实现,第一,政府部门的支持;第二,企业的切实落实。而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绿色会计需要以科技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社会对绿色会计的关注度。首先在政府部门中引入与会计管理相关软件,实现绿色会计管理与社会环境发展之间的数据库信息读取与连接,进而实现绿色会计管理的科技化。目前,在我国关于绿色会计的社会关注度较低,因此需要以互联网为根基,通过媒体实现绿色会计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宣传。为了实现低碳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在对主流媒体驱动形式下,实现对低碳经济的大力宣传,并在社会中举办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公益活动,加深其在社会民众心中的印象。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通过主流媒体例如电视以及微博等形式,实现线上的绿色经济指导,将以低碳经济为主的;绿色会计通过书本知识以及视频等形式,向社会中传播。绿色会计要想实现服务与社会经济建设,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关键,因此,相关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该方面的经济指导,实现全民绿色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绿色会计理念逐渐在我国渗透,但是其相关的体制还不健全,还需要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将其不断完善与修正。因此,在本文中对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提出基于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绿色会计工作开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方冰.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工作[J].商业会计,2014

[2]鞠秋云.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经济;产业布局;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3-0100-05

一、文献回顾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不合理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而且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布局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低碳发展背景下,其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呈现出复杂多变而相互交融的关系。因此,区域产业布局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一个热点问题。相关研究的主线有两条:一是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的理论依据及模式。曹颖(2005)研究了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的经济学、环境学及生态学理论依据,指出产业布局的经济效益要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协调一致。刘涛(2010)构建了表征产业布局模式的综合指标体系,并以南充市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吴殿廷等(2010)通过建立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耦合模型,实证表明产业布局优化必须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二是针对特定区域的产业布局的经验归纳。目前,对长三角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环渤海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等产业布局优化问题研究已有部分成果。但是从宏观区域经济层次视角进行产业布局优化问题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本文着重拓展两个视角:一是研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产业布局呈现的新特征和新问题。二是研究区域产业布局如何与国家及各省市“十二五”规划的主攻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动态协调优化。

二、关天经济区产业布局现状及问题

(一)关天经济区产业发展及布局现状

2009年国家颁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已进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关天经济区成为西部地区继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之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经济区之一。《规划》实施三年来,关天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总量有明显提升,各个地区都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整个经济区内的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418.81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8443.83亿元,并且自2005年以来,保持着平均19.9%的年增长率,远超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人均GDP从2008年的15486元增加到2011年的25829元。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000年第一产业占经济区内的生产总值的13.78%逐渐下降到2011年的10.36%;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则不断上升,从2000年占本经济区内的生产总值的86.22%上升到2011年的89.64%。各市(区)依据其优势资源,逐步形成优势产业,且形成了初具规模的8个国家级产业园区。

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不断改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经济区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投资机会。乘此东风,关天经济区依据大开发提供的发展方向吸引资金和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布局优化。“十二五”时期是关天经济区率先发展的攻坚期。关天经济区规划实施以来,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产业发展环境日臻完善,但是经济区产业布局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共性问题,以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各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方向为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建议。

(二)关天经济区产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产业空间分布的点状线性特征明显,集约化程度偏低。关天经济区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与其他经济区相比总面积狭小。7市1区在整个经济区内分布呈线状,从经济区最西部的天水市到渭南市,距离400公里,天水市距离西安市350多公里。城镇是产业集聚的中心区域,关天经济区内除西安市及其辖区外,其余6市1区所辖区的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总体偏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限制了产业集聚的深度和广度,规模工业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及周边。经济区内大部分地区属于农业集中区域,有部分生态保护区,这使其产业分布的空间资源更趋紧张。关天经济区涵盖的甘肃省天水市区域面积狭小,且西安到天水的交通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这给跨省区经济区域合作增加了难度。经济区整体城市空间分布呈狭长的线性结构,产业的点状及线性布局特征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2 开发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空间布局不均衡,产业承载能力不强。关天经济区内目前拥有的8个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的重点基本明确,但主导产业仍缺乏竞争力,影响经济区整体产业承载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现有开发区的宏观布局不合理,大多数开发区都分布于西安及周边以及宝鸡市、天水市,开发区分布呈现一市独大的格局,与经济区各主要城市的线性布局共同弱化了产业集群辐射和扩散的效应。在管理方式上,政企合一模式的弊端日益严重。开发区行政机构既是管理者,又是开发商,其在开发初期管理者的能动作用较大,但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壮大,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本位意识和局部利益主导开发区规划,产业雷同,开发区之间恶性竞争等。政府职能的过多介入,一定程度上使得开发区功能与区域产业的整体布局出现矛盾和冲突,影响了区域产业的发展。大部分开发区远离主城,发展综合成本增加。由于原有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的变更,新成立的开发区与老城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态势,导致其与主城各区关系微妙,协作成本加大。大部分开发区突出单一经济功能,但是随着产业聚集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原有单一的经济功能不能适应开发区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不利于产业聚集和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的空间布局的双重不平衡性,增大了区域产业发展的整体成本。关天经济区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约束日益增强。关天经济区所涉及的陕、甘两省,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陕南、陕北是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富集区域,而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关中区域能矿资源却比较缺乏。能矿资源富集区与区域产业发展中心形成空间错位性,同时能源富集区又与生态脆弱区形成空间重叠性。这种双重失衡极大地增加了关天经济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增大了整体发展成本。

4 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降低了产业布局的可选择性。黄淑芳对全国26个省区生态脆弱度的研究表明,陕西、甘肃两省都是生态极脆弱型省区。虽然关中地区自古灌溉发达,水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等资源环境条件优越,但是如今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区内各级城市及乡镇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约束。一方面,经济区水资源短缺。经济区水资源总量约为82亿m3,人均占有量约为370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经济区人口约占全省三分之二,GDP约占陕西全省四分之三,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不到全国水平的1/8。另一方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其有限,环境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关天经济区的污染排放总量明显高于环境容量。2009年关天经济区所在的陕、甘两省工业三废排放总体状况不乐观。2009年陕、甘两省万元CDP工业废气排放量分别位列全国各省区第19位和第4位(13475.6标立方米/万元和7728.46标立方米/万元);两省的万元GDP工业固体排放物分别位列全国各省区第19位和第8位(0.68吨/万元和0.39吨/万元);两省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位于全国各省区第16位和第2位(6吨/万元和2吨/万元)。两省的工业三废排放情况,表明关天经济区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5 城市群发展与产业布局优化不匹配,阻碍了产业集群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城市群决定了产业宏观布局的地理空间,同时其发展程度也影响着产业集群集聚和扩散效应的发挥。关天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一起构成了我国中西部最大的五个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城市的关天城市群,正逐步向《规划》所设定的“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发展。与长株潭、中原城市群等相比,关天城市群有其自身规划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差距,并阻碍了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区内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城市体系结构不完善,100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缺位。作为经济区内唯一一个超大城市,西安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非常强,但由于城市群体系结构出现断层,特大城市的缺失限制了核心城市在整体经济区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经济区内大城市仅有宝鸡和咸阳两市,中心城市的影响力难以通过现有大城市的影响力向更远区域逐级扩散和传递。同时,经济区中小城市的发展状况落后,主要表现为规模小、数量少,因此难以承接来自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6 产业布局的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缺失,导致产业同构、无序竞争等现象严重。关天经济区内部各行政主体尽管都有合作的动力和愿望,但由于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的缺失,以及现行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和考核机制等影响,区域经济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于地方利益及领导考核机制的作用,各地方政府在吸引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使区域经济整体产业发展规划无法落实,导致区域产业空间同构、布局分散,产业空间组织混乱、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无序竞争及地区保护等产业发展不良现象大量发生。特别是跨省际的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土地规划管理体制、财税管理体制、人才管理体制等方面都缺少实质性的制度保障。经济区内区域合作的法制化程度很低,有些方面甚至空白,这严重制约着产业布局优化发展。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区发展实践不协调,影响着区域产业布局的整体优化和统筹推进。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路径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与宏观产业布局优化相协调,使各行政区域在有限的投入下获得较大利益,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力求使得产业在这些区域之间呈现出合理优化的布局。结合关天经济区及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可以采取以下路径:

(一)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的硬件环境

近几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大改善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的硬件环境。针对当前区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仍需大力推进和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关天经济区为例,应当加快拓宽经济区南北经济大通道。按照关天经济区交通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区内交通初步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最终形成一个足以支撑经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合理分工、紧密联系、互相补充、竞争有序、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需要研究“十二五”及2020年关天经济区的综合交通网络的发展趋势,研究如何加强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紧密联系,根据各个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合力安排不同运输方式的空间布局和结构,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各种交通资源。同时,各经济区之间,尤其是中西部地缘条件接近的经济区,如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等要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宏观整体规划和建设。各经济区之间应加强联系,成立统一的协调整合机构,在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的引导下,联合出台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为区域经济合作和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二)创新开发区、产业园区发展机制,提高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

目前,我国先后批准成立的经济区已有十几个,各经济区内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总体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分布不均衡,差异明显,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有限。因此,今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的开发区建设急需改善质量,提升发展的综合效益。第一,规划先行,制定开发区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的各级开发区进行分类宏观调控,使各类开发区布局、规模和结构更趋科学合理。科学规划各级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开发区群。完善各自的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规范和优化自身的发展。第二,结合经济区产业布局,提升大中城市产业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以关天经济区为例,现有国家级开发区多分布在西安及周边,其他大城市或中等城市国家级开发区明显偏少。因此,要加快提升中等城市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以顺利承接来自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的扩散和辐射效应。第三,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开发区发展机制。转变开发区创立初期的管理观念,理顺政府、开发区、运营商等多方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对于条件成熟的开发区,尽快启动开发区管理体制及运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引入规范化的公司治理制度,重新定位开发区角色,分离开发区多层面的双重职能(行政职能与经营职能、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企业职能与非企业职能)。

(三)加速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城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布局的合理性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目标的必然选择。区域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的空间布局的双重不平衡性及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非常有限,使得低碳发展必须成为贯穿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一个主轴。低碳发展与产业布局关联的实现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经济区内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高耗能产业尽管能耗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从能源消费结构和清洁能源比重等方面来看,产业低碳发展仍存在较大压力。应着力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在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战略,加快新能源等重点低碳产业发展。二是加速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为新兴低碳产业发展和布局提供空间和市场。一方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大量使用低碳型新能源、新材料,这可以为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低碳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新兴低碳产业与低碳城市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的低碳城市,会加速产业集聚,吸引区域外资金和技术进入低碳经济的良性循环体系中。

(四)完善城市群等级结构,提升核心城市产业集聚的扩散和辐射能力

城市群是区域产业集聚和扩散的空间载体。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依托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关天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一起构成了我国中西部最大的五个城市群。五大城市群各具优势和特点,但在结构体系上也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当加快完善城市群等级结构体系,提升核心城市产业集聚的扩散和辐射能力。以关天经济区城市群为例,其城市结构体系存在断层,缺少特大城市。因此,需要培育完备的城市群结构体系,填补特大城市的空白。相关行政部门应加快出台至2020年经济区内城市结构体系的发展规划,为经济区产业宏观布局的优化奠定发展空间等客观基础。继续强化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建设。城市群等级结构体系的完备,区域经济系统内核的不断强化,将强有力地助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升级。

(五)构建省际层面协调机制,深入推进产业布局优化的区域合作制度安排

跨省级行政区是我国当前大多数经济区的现状,协调行政区与经济区发展一直是省际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难题,也是当前经济区发展运行不顺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安排可从三个层面推进:首先,加快跨省区经济区的合作与利益协调机制的制度化建设。从产业激励和约束机制、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利益争端解决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加速构建一整套省际间经济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使区域经济与产业宏观布局协调发展,所有行政区共享合作成果。同时推进省级政府及各市地方政府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化建设,科学界定各层次政府联席会议的职能、程序、效力。其次,改革和创新与经济区发展不相匹配的行政管理体制。克服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过程中出现的无秩序、无效率、产业同构严重、恶性竞争等现象,必须解决行政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之间的不匹配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一是构建完整的行政实体机构;二是设立从事开放开发的专业实体机构;三是培育功能完备的专门派出机构。最后,提升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的法制化程度,以良好的法制环境推动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国调整区域经济、地区利益和产业布局主要是行政手段,相关法律法规仍然缺乏。因此,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规章及实施细则,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规划、产业政策的实施提供法律层面的依据和保障。

参考文献:

[1][2]曹颖,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及理论依据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72-74

[3]刘涛,区域产业布局模式识别:指标体系与实证检验[J],地理科学,2010(2):190-196

[4][13]吴殿廷,陈启英,楼武林,等,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耦合方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4):2-5

[5]张效莉,宗传宏,李娜,等,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优化布局及实现路径设计[J],学术论坛,2012(8):171-174

[6]韦娌,北部湾产业布局优化的区域合作制度安排[J],学术论坛,2012(6):138-144

[7]盖美,赵丽玲,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2(9):22-23

[8]孙继琼,徐鹏,成渝经济区城市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纵横,2010(1):58-61

[9]昝国江,安树伟,兰西格经济区产业布局优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2):132-137

[10]胡金荣,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1(4):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