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病人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梗病人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梗病人护理措施

心梗病人护理措施范文1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老年 急性期心肌梗死 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年龄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及时抢救和正确的护理方法,能使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60岁以上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3~2008年共收治6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46例,男87例,女59例,其中恢复期再发心梗者21例,占14.3%。

2心梗复发的原因

2.1过早出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一般治疗4~6个月进入恢复期,如病情稳定可出院。但有些病人因经济困难等因素病情稍有好转即要求出院,病人病情不稳定,护理不当,极易造成心梗复发、加重。

2.2对疾病重视不够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各脏器功能逐渐下降,对疾病症状反应不敏感,加之心梗病人多数意识清醒、神清语明,导致病人及其家属忽视病情,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3不合理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便秘、情绪等各种因素也是导致心梗复发的原因。

2.4诊断标准

按《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AMI的确诊至少符合下列3个条件中的2条:(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3)心肌坏死的血清标记浓度的动态改变。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等,做出初步诊断。收住院患者,经血清心肌酶学等检查,均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3护理

3.1一般护理 在心肌梗死的急性发作期,绝对卧床休息是治疗的关键,应在发病1~2周内绝对卧床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的负荷,防止病情加重再次发生梗死。

所有一切日常生活应由护士配合协助患者完成,应及时测量呼吸、脉搏、血压,注意心脏心前区疼痛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1]。

3.2急性期护理

心梗的急性期发作由于患者心前区剧烈疼痛,心肌大面积梗死,死亡率很高,及时的抢救和护理改善心肌的缺氧、缺血状态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3.2.1严密监测血压 由于心肌血液阻断,供应不足,造成心肌的大面积缺血、梗死,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容量不足、心输出容量减少,心脏再灌注不足可使血压降低。因此应密切注意血压的变化,应每1~2h测量1次。

3.2.2进行心电监护 急性心梗患者最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常在24h之内发生。我们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并掌握心电图的变化和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的辨别,在对患者实行心电监护时,要保持高度的集中性和敏锐性,及时发现心率、心律的改变,并将这些改变记录下来。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时,要检查点击位置和导联是否固定好,防止翻身时脱落[2]。

3.2.3吸氧 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状态,急性期应用异导管给予高流量持续吸氧5~8L/min,必要时可用面罩吸氧,病情稳定或疼痛减轻后间歇低流量给氧。吸氧是治疗急性心梗的重要措施,有助于提高血氧饱和度,有效的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缓解心绞痛的发作,减少心律失常,早期足够量的吸氧也可缩小梗死的面积,使心肌供血

4护理体会

(1)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常为突然发病,且伴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患者入院后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慌、急躁,这些负性情绪对疾病极为不利。负性情绪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冠状动脉供氧、供血进一步减少,心肌坏死范围扩大。同时,还可引起脂肪、糖原分解,增加血液中脂肪含量,加重动脉硬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疾病痊愈。多接触患者,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知识,说明不良情绪和心理对疾病的不利,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其次,要同患者多交谈,详细了解每个患者的个性、习惯,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2)吸氧:间断或持续吸氧,氧浓度24L/min,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措施。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至关重要的。(3)卧床休息:卧床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损害。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无并发症的AMI患者一般卧床1~3d,对病情不稳定及高危心者卧床时间适当延长。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谢绝探访人员,床上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病员的沈脸、喂饭、翻身、大小便等由医护人员协助进行。护理操作和治疗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避免影响病员休息。(4)疼痛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常有剧烈的朐痛,疼痛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导致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因此,需要迅速的给予有效的止痈剂。遵医嘱给予吗啡、硝酸甘油等药物镇痛时,应注意随时观察病人疼痛的变化情况,专人守护。(5)心电监护:心肌梗死病人确诊后应立即进入监护病房,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加强观察,密切监护,及早发现并发症。

参 考 文 献

心梗病人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再次心梗;危险因素干预

【中图分类号】R1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087-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患者,女12例,占患者总数的18.46%,男53例,占患者总数的81.53%,年龄30~75岁之间,放支架7人,心梗伴有糖尿病的有5例,心梗合并高血压的53例。

1.2方法通过对心梗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人指导、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组织病人交流会、形象教育、声像教育等健康教育、危险行为、易感因素进行长期、正确药物治疗干预,使心梗病人对心梗的认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多数患者能主动将信息资料反馈给医护人员。92%的患者出现危险易感因素时,能采取正确的自我护理措施,2年来没有一例患者再次心梗,干预效果100%。

2结果

通过心梗教育及危险行为的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有所增强,对心梗病有了正确认识,不再轻信一些不当的广告宣传,懂得了心梗治疗必须是长期、综合而全面的,在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的同时,更多的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监护,自我保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冠心病的发展和再梗死的发生。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获得了康复,但并非万事大吉,心肌梗死患者仍然存在发生心绞痛及再次心梗的危险,所以医护人员必须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心梗:

3.1首先是对高危患者进行识别和定期随访:例如:多支血管病变、梗死后心绞痛,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女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者半年内有外科手术、麻醉等。其次是进行早期的溶栓及介入治疗,使梗死心肌及其缺血部位心肌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避免心肌再梗死及减少心肌梗死并发症,改善预后,并采取ABC方案进行二级预防:①因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防止血小板在血管内聚集形成血栓,保证血管畅通的功能,所以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每日口服0.1~0.15g,坚持服用2年,②服用 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美多心安)等,明显减少致命心律失常(如室性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并能缓解心肌缺血、改善梗死后的心肌重塑。③降低血清胆固醇: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证实,使用降血脂药如他汀类降脂药,可以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并能稳定斑块,甚至使斑块逐渐消退,使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所致死亡的发生率降低20%~40%,这对减少心肌梗死后再次梗死同样具有良好的作用。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检查,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我们均建议做相关检查。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也叮嘱他们每半年或1年复查1次,对心梗病程在5年内、5~10年、11~20年、21年以上的患者,分别定期做相关检查,一旦发现有并发症,就积极实施有效的治疗,这样有利减少心梗病人再次梗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心梗病人护理措施范文3

一、常规护理:

1、病室要清洁,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良好的休养环境,患者精神愉快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及各器官的功能。

2、供给足够的水分,宜食清淡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对胃肠功能低下者注意少食多餐,提高每餐质量。必要时鼻饲饮食,做好口腔清洁的护理。

3、严格做好留置导尿的护理,注意尿量,尿色及性质的变化。女患者注意的清洁卫生,每日冲洗一次。

4、注意忌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脑梗后遗症恶化。这是常见的脑梗后遗症护理措施。

脑梗后遗症的常规护理对患者来说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困扰。

二、脑梗塞后遗症的功能恢复护理包括:

1、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医护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如"e"、"啊"、"歌"等,反复练习坚持不懈。并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这利于促进语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2、肢体功能障碍 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分钟。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等。帮病人经常用热水(可放入红花、艾叶)浸泡患侧肢体,促进其血液循环。

3、口眼歪斜 临床上常见病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配合针刺颊车、地仓、迎香、四白。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面部。

心梗病人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187-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官腔狭窄,侧支循环尚未完全建立,或由于休克、脱水、严重的心律失常、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等原因导致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1h以上而发生,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1]。因此争分夺秒地抢救和护理非常重要。我们对42例急性心梗病人的护理措施作了总结,具体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5年12月~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男37例,女5例,年龄50~88岁,平均71岁,其中静脉溶栓4例,死于心律失常4例,死于心力衰竭2例。

2护理措施

2.1抢救护理:入冠心病监护室(CCU)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监测,立即打开静脉通道,备好除颤仪,配合医生的抢救和用药,做好气管插管等准备,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高浓度吸氧,并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瞳孔、神志、面色有无苍白,皮肤是否湿冷,有无大汗淋漓及烦躁不安,大小便是否失禁等。

2.2生活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1周,保持环境安静,清洁舒适,限制探视,减少干扰。协助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压疮,每1~2h翻身一次用温热毛巾擦洗及按摩骨骼隆起处,2次/d,启用糜子垫或气垫床。对长期卧床已有压疮的患者,用50%红花乙醇按摩受压部位或1ml注射器吸胰岛素4u/次每6cm2均匀射撒后蛇皮灯照射30min。做好口腔及生活、大小便护理。第2周可由床边站立过渡到病室内缓慢行走,自己洗漱,就餐。第3周可室外走廊活动,上下楼梯。第4周可增加活动量,包括个人卫生、娱乐活动等,避免剧烈活动。

2.3吸氧护理:持续或间断吸氧5~7d,改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缺氧症状。

2.4疼痛护理:严重者给予吗啡、哌替啶、止痛、烦躁不安者可肌注安定。

2.5心理护理:[2,3]良好的心理护理是防止发生意外的关键,因此应根据年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及心理需求等方面,应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进行个性化的交流,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恐惧。首先由于患者表现胸闷、胸痛、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甚至有濒死感,还有CCU仪器的使用,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感,向他们解释精神因素与疾病相关的道理及此病的常识,态度和蔼,体现人性化服务,使患者信任我们,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其次理解家属的心情、困难和主观愿望,尽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心理需要,使他们沉着、冷静。

2.6排便护理:评估排便的次数、性状及难易程度,指导患者床上解大小便,告知其勿用力排便。给予清淡易消化,含纤维素及维生素量丰富的食物,少量多餐;并适当腹部环形按摩,以促进肠蠕动;或遵医嘱给予通便灵、麻仁丸等口服;必要时使用开塞露,低位清洁灌肠以保持大便通畅。

心梗病人护理措施范文5

20世纪末以来,由于对外开放,不同国家之间的来往增多,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体系。护理专业同样面临着如何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及提供多元文化护理的巨大挑战。涉外门、急诊护士顾名思义,服务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门诊病人和急诊病人。由于服务对象多数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是曾经感受过国外的服务;或是使馆人员或是成功人士,故患者在国际医疗门诊就诊时,无论是在语言能力方面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有较高的要求。

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是某种事物对人的心理或生理造成的一系列紧张反应状态。涉外护士应具备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流利的外语、涉外服务纪律等,这正是涉外护士的压力源,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压力是保持涉外护士身心健康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 涉外门、急诊护士压力源

涉外护士不仅要具备较普通科室护士更高的护理技能、医疗知识、急诊急救水平,而且还要具备流利的外语(英、日),了解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及更加耐心细致的服务。尤其是对使馆人员的服务更需细之又细。此外国际医疗门诊集内、外、妇、儿、耳、眼、骨等十几个科室为一身,要求护士不仅要熟知各科的护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科的护理技能,因此对涉外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环境要求涉外护士应具备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流利的外语、涉外服务纪律等,这正是涉外护士的压力源,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压力是保持涉外护士身心健康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1 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

涉外护士无论是在语言能力方面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应具备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流利的外语、涉外服务纪律等,这正是涉外护士的压力源。而在急诊时又会遇到集体食物中毒;酒精、药物中毒;心梗病人;外伤病人;昏迷病人;自杀未遂病人;急产;宫外孕;消化道大出血;小儿高热惊厥;脑出血、脑梗患者等危重病人,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涉外护士能用熟练的外语了解病情,掌握多学科的抢救知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稍不慎将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引起差错事故的发生。无论是体力消耗,还是精神上高度紧张都会使涉外护士身心疲惫,加重心理负担。

1.2知识缺乏。

国际医疗门诊集内、外、妇、儿、耳、眼、骨等十几个科室为一身,要求护士不仅要熟知各科的护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科的护理技能。从小儿头皮针到成人静脉注射;从内科病人到外伤缝合病人以及不断发展的护理理念、技术;而且还要具备流利的外语(英、日);了解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及更加耐心细致的服务使涉外护士存在对自身不满足及期望过高而产生忧虑的心理。

1.3 成就感缺乏。

国际医疗门诊服务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门诊病人和急诊病人。由于服务对象多数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是曾经感受过国外的服务;或是使馆人员或是成功人士,故患者在国际医疗门诊就诊时,无论是在语言能力方面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加之诊疗费较普通门诊贵,病人在心理上不易满足,更容易被病人指责,并且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直接导致护士自感前途渺茫而产生消极的心理。

1.4 节律紊乱,生理机能下降。

涉外门、急诊护士工作量大,四天一次夜班,白班夜班轮值,饮食、睡眠无规律,造成易怒、易躁、生理机能下降。

2 减压措施

减压措施是指人们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努力及评估个人能力而缓解内外压力的一种需求,是压力释放的过程。

2.1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参加院内、外的各种护士继续教育讲座;科内的特殊病历讨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每周一次外语学习等培养学习兴趣。积极参加护理专科或本科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工作中严格遵守查对制度,熟练掌握抢救的各种仪器、技术及程序,提高应急能力。

2.2 放松心情。

倾听音乐、看电影、朋友聚会、聊天、卡拉OK、瑜伽静坐、健身、购物、集体活动、多看一些有益的书籍等均可减轻精神负担。放飞心情、放松精神、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必要时可借助心理医生的帮助。例如参加过SARS战役的护士多因事发突然,态势严重,工作危险导致护士压力过大,造成心理障碍需心理疏导。

2.3 加强团队合作,创造有序的工作环境。

熟知医护配合流程、药品的应用、各种医疗仪器的使用,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提倡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与病人及其亲属的沟通技巧,争取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2.4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涉外护士除了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5 心理素质。

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名人传记,提高自身的意志力,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助于稳定情绪,加强自控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提高安全的工作效率。

2.6 合理排班。

心梗病人护理措施范文6

患者男,57岁,主因胸闷十小时、胸痛五小时入院。当时测血压为106/69mm Hg,做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5ST段弓背抬高,可见病理性Q波,心肌坏死标志物显著升高,按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尿激酶50万单位溶栓,肝素3000U抗凝,,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我院1日后患者间断上腹胀痛,痉挛样,请消化考虑患者3日未解大便,无腹部手术史,急查腹部CT及平片:腹部肠管胀气、扩张,立位可见高低不等液平面,考虑低位性肠梗阻。入院3天后病人肝功提示:ALT162U/L,ALT、AST比值增大,肝功能损害。

治疗:

1、心肌梗死的治疗:给予肝素抗凝,硝酸酯扩管,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立普妥、普拉固调脂,稳定斑块、倍他乐克控制心室率、降低心肌氧耗。

2、肠梗阻的治疗::予以禁食禁饮,并给予补液;加强抗感染;温水低压灌肠。因肠粘膜扩张、缺血水肿、渗出,可引起肠道菌群移位症,加用金双歧。

3、肝功异常的治疗:监测肝功能,予以维生素、肝乐保肝治疗。

给予以上治疗后病员复查INR值为:2.18-2.35之间,肠梗阻解除,复查肝功AST\ALT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住院47天后出院。

1 讨论

由于该患者急性心梗时,心肌严重缺血缺氧,致心输出量少,加之血流缓慢,粘滞性增加等因素可导致肠系膜缺血缺氧,痉挛,使局部肠管供血障碍,由于该患绝对卧床肠蠕动减慢,肠管功能失常易造成动力性肠梗阻。病人不完全性肠梗阻细菌毒素和调脂药物的使用导致患者出现肝脏损害。

2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①休息护理绝对卧床休息是治疗心肌梗死的最重要措施,在急性期7~10 d,患者应完全卧床休息,一切活动均应在床上进行,应由护理人员协助,因为活动或过于劳累常可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或者加大梗死面积,在急性期严禁或谢绝作探视,避免情绪激动,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高,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肌耗氧量。一般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7 d;②饮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饮食上强调低热量少食多餐,以减轻心脏负担;高热量饮食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心脏耗氧量,如进食过量,导致脏负担过重,诱发心衰,加重心肌氧耗而猝死。饮食多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病情稳定可进半流质或少渣饮食。禁止吸烟与饮酒,因吸烟可引起血压上升,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减少心肌血供,加重心脏负荷;③吸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均应给予持续高流量吸氧,以后逐渐改为间歇吸氧;若疼痛剧烈,心律失常,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应加大或面罩吸氧,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持续低流量吸氧。及时吸氧有利于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疼痛;早期吸氧有助于缩小心坏死范围;④止痛是护理比较重要的措施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常有心前区剧痛,持续性疼痛常提示病情的严重,剧烈疼痛可引动脉收缩,加重坏死的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故应必须及时给予止痛;⑤大小便的护理急性期或恢复期的患者,由于排便时因用力,使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心脏负担过重,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心跳骤停,突然死亡。应预防便秘。

2病情观察

冠心病监护病房内的观察, 严密监护:将患者安置于CCU病房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随时可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图型变化,定时监测四大生命体征意识及尿量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观察有无并发症及恶性病情出现。

3心理护理

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耐心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使之能正确对待疾病,解除其思想顾虑,密切配合治疗。急性期不应探视,以

保证患者休息,同时给患者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休养环境,促使早日康复。

4溶栓护理

溶栓治疗是治疗心肌梗死最积极的治疗方法,早期溶栓治疗能有效的缩小梗塞范围,改善左心室功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病死率,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及呕血、便血征象,特别是再灌注心律失常,应及早发现,及时报告医师。同时应注意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观察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意识、语言状态及肢体治疗情况等,判定溶栓效果。

5肠梗阻的护理:

胃肠道的护理:予以禁食禁饮,采取静脉补液,及时观察病人大便情况,给予热水袋腹部热敷,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肠管蠕动,同时配合腹部按摩。

6 肝功能损害的护理

急性心梗合并肝脏损害可直接影响病人预后,甚至可因肝功能衰竭而导致病人死亡,但因其为可逆性,所对对此病的治疗及护理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加之配合全身心护理,可使病人转危为安,收到良好的效果。

3 小结:

急性心肌梗死并不全低位性肠梗阻及肝功能异常,病情严重、复杂、并发症多且为严重、护理措施的到位是抢救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只有做到早观察、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并根据疾病的过程症状的发生和演变规律,预见性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参考文献:

【1】黄铭新 中国医学百(心脏病学)科全书【M】 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