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1

智能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对学生进行脑、心、手和口进行全面训练的教学模式。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分层次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技校汽车专业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汽车维修和保养知识和技能。立足于实际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和环境中学习汽车维修知识,不断提高和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技能导向,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灌输式的知识传授的单一教学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强有弱的教学难题。

智能教学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对于技校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更加注重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的现场教学,实训研究,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解决汽车维修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能教学在技术院校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汽车设备维修是汽修专业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围绕汽车电子电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针对如何快速诊断汽车电气设备的故障来展开课程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参观汽车的维修车间,进而加深对汽车结构和原理的理解。了解整个汽车工作过程中各个系统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汽车维修课程的热情。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围绕着基础知识以及技能,操作过程与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器故障和维修方法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达到智能教学的目标。

智能教学在教学目标上的应用。职业技术院校教学目标中一个最终的任务就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性技术人才,这也反映了其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的教学要求,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熟悉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同时。还能够正确的使用电子电气设备,具备解决相关故障问题的能力。通过汽车维修维修的实训教学,让学生更加熟悉汽车的构造和原理,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汽车各个模块和电子电气设备进行动态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和方便的学习各个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强化实训的针对性以及教学实践的实用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突出强调对于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汽车设备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智能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的才做技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智能教学在技校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智能教学是一个接受一实践一总结――接受的循环教学过程。接受的过程就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过程。让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基本的汽车知识,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故障排除方法,然后在通过实训的方式在维修车间进行实际的操作,并对实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理论知识相违背的现象进行总结、求证的过程。例如。在某一智能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汽车资料。参观汽车维修车间以及观看相关的视频等方式来了解相关的电气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后,在课堂上展示相关的原件,并分享自己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职业技术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性技术人才,而对于技校的学生而言。也是希望在毕业之后能够得到相应的就业机会。因此。学校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行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实施智能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层次上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组织学生开展自由实践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专业技能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叫蹙额过程中,来时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段教学,不断的创新教学实践,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上不断改革,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根本,发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营造轻松、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老师要把握好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强化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控,将学生的自主研究放在教学的首位,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2

关键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培养模式;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TP3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229-1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长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汽车技术的逐步完善,维修技术也要发生变化,各种现代检测仪器也相应出现,凭经验检修已不再适用,因此,掌握现代维修技术已成为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具有一定理论与技能的实用性人才,必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 制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能适应汽车维修行业需要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理论基础上“必需、够用”、技能上“实、新”的原则。因此,应依据实际需求,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以“实用”为原则建立课程和教学内容,技能培养是中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教学内容应特别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培养。

1.1 以能力培养为主,进行课程调整,重组课程

一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技能培养,如将《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修理》合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还可以对《汽车电器》《电控发动机》等课程进行合并。二是以能力培养为主,设置课程,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增加课程实习时间、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等。三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调整理论课时与实物课时的比例,学校加大投入,增加了设备,教师就能多增加实物课时,让学生多动手实际操作,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1.2 强化课程建设,更新课程内容,以模块式教学为主

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每学期都修改部分内容,特别是汽车电控模块每次循环后都要重新更改或增加新的内容等。

1.3 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贯穿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拿到证书又提高了技能

2 创建模块式教学

开展“一体化”教学,把课堂搬到了实验室,教学质量提高了。我校开展了一些课程的模块式教学,如《金属工艺学》《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技术》等。下面是《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1)确定具有较强理论和一定实践技能的四名教师担任。(2)确定模块内容,四名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章节内容、课时划分成六个模块:模块一汽车电气设备概述,模块二电源系,模块三起动、仪表、信号、报警系,模块四点火系,模块五辅助系统,模块六汽车电气设备总线路。(3)编写教案并进行讨论。(4)确定模块教学流程,第一、第六模块由一名教师讲解,各模块六学时。其余四个模块由四名教师担任,各模块三十学时,学生分成四个组,进行循环,结束后,一名教师进行复习及理论和实作考试。(5)确定学生考核方案。(6)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教师从中延续好的方法,改善不足之处。通过一体化教学,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都较强。

3 编写模块化教学所用的教材

中职教材应有以下特点:基础理论够用,实践性强。因此我校编制了模块化教材,参加一体化教学的四位教师,把自己所讲的内容按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和技能点编写出来,然后合并在一起,几位教师共同讨论,反复删减,编成教材。使用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满足实际的要求。要完成以上的工作,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经验。

4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校企合作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技能水平,学校原有公差实验室、液压实验室、钳工实验室、焊工实验室、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验室、底盘构造与维修实验室、电器构造与维修实验室、电器线路实验室等,后又增加了电喷发动机修理实验室、自动变速器实验室、汽车整车实验室、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室等。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与排除。

校外实习是不可缺少的。我校与北京现代、上海大众、中升丰田等建立校企合作,到三年级时学生到校外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经过锻炼,理论知识得到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还得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我校的具体做法:一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进行自己培训。二是选送部分教师到汽车修理企业进行实习。三是选送部分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四是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校进行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培训,鼓励教师承担教材的编写、参加生产实践,尽快提高理论能力、实践能力与业务素质。学校通过这种“走出去、请近来”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不足,加快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现代汽车技术的更新,汽车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要提高,因此,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维修人员就很关键。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担负起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使维修人员的技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2]孙乃谦.模块循环与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学[J].教学前沿与探索,2008,(9).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3

关键词: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培养模式,课程设置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汽车维修行业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各种现代化检测仪器和新的维修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凭经验检修汽车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检查靠资料、拆装靠设备、检测靠仪器,因此,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和新的工艺成为对汽车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掌握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理论与技能的“银领”人才,即培养“大学文化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的艰巨任务,必须创新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维修、检测技术,具备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相关岗位的需要,成为生产一线的适用人才。一、制定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适应汽车服务行业需要的、熟练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应体现在基础理论上“必需、够用”、在专业技能上“实、新、宽”的原则,同时注重持续发展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应依据岗位需求,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要依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汽车服务行业需要,以“实用、前沿”为原则构建本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岗位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色,教学内容应特别注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核心技能的培养。

首先,要打破学科体系,进行课程开发与整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一是打破“老三段”式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岗位技能培养,整合优化课程,如可将《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整合为《汽车发动机使用与维修技术》模块教材,可对汽车电器、汽车底盘、汽车电控系统等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二是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设置关键能力培养课程,如增加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课等。三是构建由实验实训课、专业基础实训课、技能强化实训课、岗位就业实训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建立素质教育体系,使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其次,要强化课程建设,按职业特色设计课程内容,按行业领先要求更新课程内容,以模块式课程教学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三大基础模块课程,每学期都应修改部分子模块的内容,汽车电控模块课程每次循环都要有重新修订或增加的内容等。同时,应将研究课题及目前推广的新技术、新项目添加到教学内容中,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最后,要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许可证考试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二、创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的“模块式”教学模式,其教学环境接近工厂化,即教室、实习实验室、工厂形成交叉网络的一体化教学环境。科技论文。在课程的组合上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以职业岗位群的综合能力为主,把本岗位应该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分解为相应的功能模块,对应于一种或几种能力,按功能模块组成新型课程体系。将功能模块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块,每个模块或子模块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学完一个子模块就能掌握一项或多项技能。要采用现场教学或仿真教学方式,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模块化教材

高职教育使用的教材不应是本科教材的压缩。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基础理论适用够用,侧重结果的运用;实践与技能操作性强,与岗位需求密切结合。为此,我院开发了模块化教材。模块化教材是依据实际工作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结合与单元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要求,提炼出信息资料、技能项目、问题、目标,将一门或几门专业课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有机结合,提供给学生有关单元的完整、清晰的解决方案。课程的学习始终在解决问题的逻辑引导下进行,模块化教材能够实现知识的整合及知识技能与实践的融合。科技论文。

开发模块化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写人员除了应具有丰富的本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这是真正实现模块化教学的难点,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所讲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技术、技能,还要对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教材编写应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学习者掌握必需、足够的基础理论与熟练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单元目标,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划分课程内容,设计制定科学的讲授顺序,编制出理论性、适用性、操作性有机结合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科技论文。

四、以“双高”为标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应是技术的开发者与应用者,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即要求达到“双高”——高学历+高技能的标准。具体做法:一是实施师资发展战略,结合专业建设规划对师资数量和结构的要求,根据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师资培养方案;二是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学科、专业内部,产生相互协作又各有侧重的学术群体;三是通过实践与科技服务提高专业教师的“双高”素质,鼓励教师承担科研课题、参加生产实践,尽快提高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与业务素质;四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特别是生产企业聘请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兼职教师,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

现代汽车已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汽车维修已步入高科技领域,因此,加速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加快专业建设步伐,通过改革与发展,更好地肩负起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现代汽车维修实用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摇篮,为实现我国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4

    〔论文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客观上对教研教改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通过对汽车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了“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习“一体化”、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如何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最主要的课程是《汽车构  造》、《汽车修理工艺》和《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多年的教学传统,通常采用三门课程独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开进行的传统教法:近年来,通过对汽车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了一体化教学,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此,谈谈个人体会。

      1.传统教法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受客观因素限制,传统教学的课程设置在“教”和“学”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1、首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只是普遍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力。对发动机构造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实际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路线、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习“修理工艺”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习“故障排除”时,思路不清、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存在厌学心理,全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进入修理实习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己遗忘较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不能触类旁通、难以形成系统技能。

      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很难得到较好培养。

    2、三门专业理论课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构造”、“修理工艺”、“故障排除”教学时间两个学期,学生对某一总成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含混不清、认识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缺乏汽车结构、故障诊断、修理方法的系统技能知识,不利于迅速适应生产岗位,往往不能满足用人企业的要求。

    3、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专业课程划分为构造和修理;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两部分,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认识产生人为分割,学生难于建立一个清晰、直观、深刻的认识。

    而且,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专业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相互脱节;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相互推诱现象。客观上造成教材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协调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的结合,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另外,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师资队伍。

    2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的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模块式一体化”方面进行了一体化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要彻底改变以往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各自精彩的“填鸭式”课堂模式;实行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一体化”。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实物教学、进行直观演示,将书本上的零件名称、具体工作原理,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认识过程、加深理解。可以在演示中讲解,边讲解边演示,多讲授些稳定性、经验性的知识,并要反复进行;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很快的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理解、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在课程编排和教学进程方面,将文化基础课进行调整,彻底改变以前几周完全理论课和几周完全实习课轮换的模式,根据专业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满足一体化的教学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汽车构造》、《汽车修理工艺》和《汽车维护与排除》合并为一门课程,实现专业课程“一体化”。利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过程,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形成理解和记忆的良性循环。

      以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为蓝本,依据汽车专业教学大纲、结合劳动部门技能鉴定要求,将汽车专业课程划分为:发动机、底盘、电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新技术五大模块。各大模块按系统机构的不同,分设各个专业课题,比如发动机模块,分设两大机构、五大系统专业课题。每个课题按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和参照国家技能鉴定规范要求,具体对待,再设分课题。突出科学性、直观性、实用性。

     3、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跨度大,把专业课程划分为构造和修理、教  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而导致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认识人为分割、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采用理论学习、技能训练“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在一段教学时间内,从“构造”、“修理工艺”到“维护与排故”只把某一总成看成重点认识对象,缩小了注意目标,可使学生短时间内对该总成结构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掌握技能较快。学生感到生动、不呆板,看得见、摸得着,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

      实行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反复对照、理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理性与感性同步认识。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能使学生感觉学到了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技能形成进程加快。能使学生迅速对汽车部件建立直观、清晰、深刻的认识,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4.“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实行教师任教科目负责到底的教学管理方法,增加了师生直接接触,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教师能直观的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程度,有利于切合实际的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要进一步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亟待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这是实行一体化教学的成败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高级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保证授课过程中进行准确、熟练、规范的操作演示。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把两者融为一体,努力通过“讲师或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促进教改的步伐。

    2、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不是单纯的技能),对现行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修改。

    通过外出交流、上网查阅、校内讨论等多种形式对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大量的资料准备工作。先对一体化教学有了整体方向的把握;然后从实际出发,据学校现有的师生情况、教学情况、教学场地及教学设备,集思广益,制订出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方案;并将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出台。

    一体化教学学生是出于动态的,在这种场合下,学生各方面的特长都会有所表现,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全面的业务能力,言传身教,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3、利用现有条件,扩充实习场地及教学设施。

    实施一体化教学,必要条件是实习、教学设施的齐备。必须扩充汽车构造、汽车修理、故障排除、总装调试等教学和实习场地,缓解实习场地不足的矛盾。可以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除了铁框架和器材订购以外,其他的全部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方案自己设计;各种设备设施自己安装,做成多功能汽车实训工作台。既省资金,又切合实际,经久耐用;学生得到了锻炼,教师也提高了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使用和维修都很方便,一旦出现故障,随时可以自己维修。

    4、目前缺乏与“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相配套的教材。当务之急,必须尽快组织精兵强将编写出实用、适应“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校本配套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进程。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5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汽修专业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的结合体。它是通过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经过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的一种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它吸收了传统学徒制度“边看、边干、边学”的现场学习优势和学校教育制度“系统、高效”的人才培养优势。2014年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家层面开始实施。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汽车维修技能人才需求急剧膨胀,汽修人才一度成为紧缺人才,如何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汽修人才成为职业院校和用工企业的重要课题。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为主的技工院校,早在2006年,学校在汽车维修专业中就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和探索,并卓有成效。

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

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构建了以“校内技能递进培养、校外顶岗轮动提升”为内涵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遴选优质企业(如丰田、北京现代、上海通用等汽车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成立现代学徒制班,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校企共同筛选学生

根据学校实际及合作企业的意愿,确定招生规模,采取发动宣传自愿报名学校审核企业复试的流程,进行双向选择,挑选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现代学徒制班。为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学校与企业每年签订合作办班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学生与企业签订学徒实训协议,明确学生与企业间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明确了学生享受企业给予相关待遇的条款,确保学生在企业中享有一定待遇,维护学生利益。通过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实现“招生”与“招工”的统一。

2.优化课程体系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容是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构建适合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本着“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的设计思路,学校对传统课程进行重组和调整,构建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开发核心课程。在新车型上市和新技术推出时,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要求及时修订补充教学内容,做到课程体系持续不断优化。

3.优化教学过程

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合作企业派一线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讲授企业文化或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合作企业,感受企业文化。校内专业课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学校选派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经企业培训合格的老师或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学任务。校外实习阶段实施轮岗实训,根据企业实际,学生与企业师傅一对一结对,完成汽车维修业务中的业务接待、汽车保养、汽车大修等岗位轮动实习。企业师傅全程指导并负责实习过程管理和成绩考核,实现校企共同育人。

4.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专门在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强的教师作为现代学徒制班级任课教师,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和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院兼职教师或学生下企业时的指导师傅。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或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双师互补,适应学生不同要求,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高。

5.重置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能力为核心、企校共同参与的学生多元评价模式,围绕企业用人标准,针对不同课程建立相应评价标准,形成评价方式与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比如在汽车维修实习过程,确定维护、拆装、诊断等三个层面的实践技能考核内容,每个类别的实践技能均设置在某个具体的维修情境中展开,按照工艺流程,采用“自评、互评、师评”三位一体的方式全面检验学习效果。

自评:一个模块学习结束,采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方式,由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互评:把学生分成每组5~6人一小组,组内每次由两名学生实际操作,另外两名学生做好记录,进行考核,依次轮流,从应知应会两个方面检测该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对照,取长补短。师评:由学校的任课教师和企业的师傅进行,不仅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还要对学生的出勤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6.校企共建实训教学中心

在与各企业合作过程中,学校在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分别获得了丰田公司、北京现代公司、上海通用公司价值500多万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料的赞助。在此基础之上,学校又投入500多万元分别采购了丰田、北京现代、上海通用公司旗下品牌的车辆、仪器、工具等,按照4S店的标准分别建成了丰田T-TEP实训教学中心、北京现代实训教学中心、上海通用ASEP实训教学中心,同时将企业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在校内形成了具有真实生产环境及企业文化氛围的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中心,满足学生在不同岗位专业技能训练要求,为校企合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二、推行现代学徒制取得初步成效

1.提高了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学校对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出师”有严格的规定,学生毕业时要同时取得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企业技术等级认证证书。多元评价环境下,学生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岗位实践也使自己充分认识到工作岗位对自身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和目前存在的差距,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2.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校教学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学校每年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掌握专业技能,获取企业最新维修技术与资料,定期参加企业培训,将企业先进理念和高端技能引进学校,促进了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工学交替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把学校教学实践环节与企业岗位实践有效结合,把学校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标准有效结合,把校内实践与企业实习交替进行相结合,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学校与企业环境的交替、学生与学徒角色的交替,使学生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岗位锻炼全线融通,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中有工、工中有学”,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

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学生接受企业全程参与的培养,对于企业一线真实环境更加熟悉,上岗工作时上手快,成为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就业率和薪水较高。企业不需要额外培训就能达到用工要求,与直接招聘社会人员相比,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回报。此举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局面。

三、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明显提升,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为今后深化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以下几点启示。

1.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是现代学徒制成功实施的基础

“剃头挑子一头热”是当前校企合作的普遍问题。在现有配套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与丰田、北京现代、上海通用等汽车销售公司合作是该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成功的关键。上述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没有将学生作为解决廉价劳动力的一个途径,同时企业具有品牌优势和国际知名度,这样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行业认同感和对今后工作的信心,同时也能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是现代学徒制取得成功的基础。

2.企业全过程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成功实施的关键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是企校深度融合,共同育人的全过程。从招生招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敲定、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的选配、教学的开展及对学生的评价等诸多方面,企业全过程参与,确保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并得到企业的认可,是现代学徒制取得成功的关键。

3.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是现代学徒制成功实施的保障

由于学校、学生和企业对合作培养人才的需求及认识上差异,必然会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三方间的矛盾,最终就会产生合作的障碍,导致合作失败。学校在组建现代学徒制班之初就成立了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建立了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运行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为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关晶.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1).

[2]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6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102-03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问世,被认为是现代教学论正式诞生的标志。在他的《大教学论》里,就有情境教学的思想。情境化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境化教学”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而且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但情境化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特别是在汽修专业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却相对比较薄弱,能否取得较好的成效,值得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我校于2003年9月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这个新的专业,设有6个教学班。由于汽修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教学设备的投入相对要偏重。为了让学生有较强的职业素养,符合企业的需求,我校对有情境化教学需求的专业,进行了情境化教学改革。在教学方面实行教学责任制,由四个汽修实训教师负责一个班的整个专业实训教学;每个班级一个星期安排2~3天进专业情境化实训。几个学期的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明显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受学生欢迎,但是也有其缺陷,即情境化模块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笔者负责汽修专业课的情境化模块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好的方法,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汽修专业课情境化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汽修专业课程情境化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一)教学对象的针对性

1.教师教学过程情境化,即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构成了一体

专业课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都要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同时,专业教师要对汽修企业培养员工的流程和技能了然于胸。

2.教材情境化,即理论课教材与实训课教材构成了一体

采用汽车维修专业情境化教学教材,教材要根据学校教学设备来购买或编写。例如,我校教学设备都是丰田汽车系列的产品,在购买或编写教材时应与教学设备配套,有利于教师平时的授课和学生理解性学习。

3.教室车间情境化,即理论教室与实训车间构成一体

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脱节的问题,减少了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传授的重复,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情境化教学把具体的内容作为载体,将一系列的单项技能融于载体的实现之中,构成情境模块,再根据实现载体的步骤和要求,编制该情境摸块的“学习单元”。

(二)对教学设计要有系统性

为了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有关广东“建设全国一流的职业能力开发评价示范基地”的文件精神,职业学校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对员工的需求。不断完善实训场所的建设,以解决学生的实训需求与设备少的矛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技能一旦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将限制学生今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在教学设计时要有系统性。我校制定的课程是:汽修专业的学生一年级以专业基础课和基础技能实训课为主,文化课为辅;二年级上专业情境化实训课,以及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专业基础课;三年级是专业情境化实训课和到汽修企业一线进行实习。各模块情境化实训课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均遵循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三)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教学项目的实用性

主要有以下措施:借助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训设备提高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教学和操作,提高学生兴趣;在选择模块载体的时候,尽量选择趣味性强、适用的实物作为载体;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把要传授的内容进行情境化处理,以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二、汽修专业情境化教学的基本情况

(一)建立汽修专业情境一体化教学课室

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保障,汽车维修专业情境化专业教室将学校专业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教室、实训室、实习车间一体化配置,综合利用教学资源,实现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同步教学,教师以课堂为阵地,以汽车实物(或系统台架)为对象,模拟汽车修理车间的工作过程,对本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情境化实际演示操作,演示操作中穿插理论知识,极大地改善教学情景,增强了教学效果。现代汽车维修专业情境一体化专业教室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直观性、系统性、仿真化实习实训基地,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汽修专业情境化课程的总体规划

中职汽修专业的课程设计,应紧紧围绕技能型企业化人才这一培养目标。遵循学习目标的岗位化,学习任务的具体化,学习情境的车间化原则,编写既符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又衔接汽修企业对员工技能需求的情境化教材。汽车维修专业的情境化教学教材把汽车各个系统总成又按结构功能细分到部件,针对各部件在实际维修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故障,对大量的维修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提取出最典型的维修事件作为学习情境的设置。为了突出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情境化教材还应配备电子教学讲义、多媒体教学课件。技能实操部分,可以制作成微课或实况录像,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模仿和学习。教材由所任课的教师共同编写。

(三)情境化模块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1.划分小组

例如,一个50人的汽修班级,先把班级分成五个情境模块,每个情境模块10人左右。然后以情境模块为单位划分小组,小组人数以3~4人为宜,学生自己推选组长。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平衡,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教师须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一般采用互补方式,如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相搭配,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变。动手能力好的与表达能力好的也要错开搭配,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提高技能。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参照教学大纲,结合汽修专业技能培训的目标,需要通过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任务中引出汽修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技能的兴趣。一项好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关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实用性与趣味性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认真研究“产教结合”,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疑点,找准教学的切人点,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以便确定相应的任务。

3.布置任务

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并通过教师现场操作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如果觉得对此项任务力所能及,便自然愿意去完成。对情境任务感觉有难度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跟进,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4.学生实施

向学生讲明今天要做什么后,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为了教学效果更好,笔者采用设立学生辅导员的方法,由学生指导学生,每个组抽调一名兴趣浓厚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利用学校第二课堂的时间进行技能培训。在情境化教学过程中,对其他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其他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5.评价过程

学生完成操作,教师要其展示技能,进行演练、小结、评比,使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强化。小组学生代表要依次对完成的操作发表见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老师或小组负责人进行小结。确定情境化模块教学的评价方案――档案袋管理方式,采用“档案袋”评价,具体做法是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技能档案,由学生与老师共同向档案袋存放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包括纸质的评价、学生作品、照片等。每一模块学习完毕后,进行考试,考试成绩、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学生平时表现记录、学生存放在档案袋中的内容这四部分决定学生的最后成绩。

6.实施情境化模块教学的反馈

为了从学生的角度了解情境化模块教学实施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2014年6月,笔者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职业技术学校12、13、14级实施情境化模块教学的11个班(共33位老师任教)共41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400份,占96.39%。以下是对此次调查问卷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以前明显提高,课堂纪律大为好转,自觉性有所提高,以往表现不好的学生进步尤为突出。从学生的课堂反应表现以及学生普遍反应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感觉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点;在课堂气氛方面,认为“课堂气氛活跃多了”的占86.7%,认为差不多的占13.3%,认为有些同学不是很配合,有些特别好动的男同学会导致班级气氛活跃过头,老师有时控制不住局面,感觉有点乱的占27.5%;在学习兴趣方面,认为学习兴趣提高了很多的占82.2%,认为和以前一样,一直都喜欢专业课的占36.4%,认为和以前一样,不是很喜欢上专业课的占12.4%;在课堂纪律方面,认为课堂纪律好多了的占83.7%,和以前一样的占11.2%,认为比以前更差的只占5.1%;在教学知识点方面,认为感觉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占85.8%,认为差不多的占7.2%,认为感觉更难理解和掌握的只占7%。总之,学生对专业教师情境化模块教学法实施后的教学效果普遍持肯定态度。

三、汽修专业情境化模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情境化教学的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

当情境化模块教学以汽修企业员工应该掌握的技能要求作为教学内容时,课程内容便能与岗位能力相适应。在我校的校企合作班,我们根据企业提出的要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适应企业的岗位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届毕业班学生共98人,根据对该班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统计,该班学生在汽修企业的就业率为98%,专业对口率为87% ,企业对于已毕业学生的在岗满意度非常高。

(二)要组建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任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这类教师目前非常紧缺。所以,一方面必须加强现有专业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一种过渡的办法,可采用专业技术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合作授课的形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要从社会招聘能满足汽修专业实践教学的人才,尤其是中高级技术人才,在专业建设初期,尽量少招聘应届毕业生。

(三)不断完善学校情境化实训室场的建设

我校目前有六个情境化实训室:汽车维护保养室、发动机拆装室、底盘拆装室、汽车电气实训室、汽车发动机综合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室,这几个实训室还不能满足我们今后的教学需要,而且里面的设备也不够齐全,我们有必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高标准建设更多的实训室。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情境中的工作场所学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