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期刊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期刊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期刊论文

水利期刊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很大,很多地方的水利水系得到了改善,农村山塘水坝水库等也进行了提质改造,农村水源问题得到了改善。然而,一些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支渠水沟水圳等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这些支渠水沟水圳,有的由于劳力缺乏无人修,有的由于采用机械化作业没法修,有的由于涉及到不同的村组范围没人组织维修。

二.发展水利的重要性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建设的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水利建设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其具有覆盖面广、工作范围大、建设时间长等特点。

自1949年我国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整治长江工程等一系列水制工程,在解决大部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的同时,还对河道进行整改及维护工作。我国通过对中小河流及湖泊的治理、建设大型堤坝、加固水库等水利建设措施,全面提高了我国在应对抗旱、防洪、排涝等自然灾害时的能力。另外,退耕还林等行动属于水利建设的“外援”,通过种植树木来实现加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我国每年都要在河流湖泊沿岸打捞垃圾,用以改善水环境。水利建设不是短期工程,需要几代人长期坚持、不懈努力。

从水利建设的特点来看,它是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资金投入,这也就意味着要建立健全严谨的资金筹集和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用以监督将资金流向及科学高效的利用资金。

三. 农田水利的特点与其管理的现状

所谓农田水利就是一项以农业增产为最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采用各项有效的方法来兴建并运用各种有效措施来对各块农田的水分状况与该地区的水利条件进行改善与调节,以此提高其抵御天灾的能力,并达到让生态环境能够进行良性循环的目的,通过这些手段最终促进农作物的生产。由于农业水利与农业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农业生产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田水利发展的影响。建设和管理基层农田水利,能够十分有效的降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专为农业发展而服务,是农田水利的特点。但我国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加强对农田水利的建设与管理。

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的情况相较于过去而言,已为全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所适用,我国的人口不断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粮食的产量也要不断增加,就必须提高农业的生产质量。农田水利建设是促使农业能够加快发展速度的有利条件,必须加大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力度。但目前我国对农田水利的建设方面却不尽如人意。

四.基层水利建设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 设备落后且设备老化,很难实现高效运作

目前我国所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都是依靠农民投入的资金和农民所提供的人力来建设与管理的,这些水利工程大多在质量上缺乏科学保障,而且水利工程的设备配备相对落后,建设也缺少科学依据作为标准化的指导,建设所采用的技术也相对落后。在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所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只能有着较差的质量,所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也比较低,难以实现高效的运作。由于国家提出加大粮食产量以满足人口的需要,要求加大基层农业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建设。但是就目前的农业水利建设管理状况而言,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农田水利整改的力度,加大投资力度。

2. 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滞后,加大整体运行的难度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局面大多存在着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滞后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不够。没有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适当的管理造成的。企业的管理部门为了谋取利润,没有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到位,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随意浪费水等现象没有及时制止,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也造成了经济的损失。除此之外,在对农业水利建设与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令人堪忧的问题,对维护管理的责任不明确,无法落实,影响了农业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经济效益不高。

3. 水利工程质量不达标、数量不足以满足农村实际需求

传统的农村水利工程大多数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投入运营了多年之后,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灌溉用水总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水利工程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用水需求,如果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的话,将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制约。

五. 对加强基层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要建立水利项目统一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必须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所有水利建设工程由县水利部门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确保定陶县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将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摆在较为重要的位置,实现优先发展。由政府做起,从根本思想上改变对农业水利建设的认识,重视农业水利建设,把它作为首要工作。各级政府人员相互督促,树立起忧患意识,实现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和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对农业水利建设管理的资金采用多渠道的方式,以保证水利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建设农业水利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单凭一方面的投入是无法保障其长期运行的。因此,除了当地政府机构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外,还要加大投入资金与人力。政府投入的同时,还应像社会宣传,获得社会的帮助。

需要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确保农业水利过程中发生问题有人管,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问题。为了让水利工程实现高效的运作与发展,就要明确指出建设过程中的主体问题,各司其职,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做到有人负责并快速解决,加强工作人员与政府人员的责任心。

国家的宏观调控对于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来说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加快,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于农村的建设进度。作为农村建设的核心,农村水利建设工作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伴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相关资金与人员设备的逐步到位,农村的水利建设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开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发挥工程效益最大化,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建设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今后对于县境内所有农田水利建设,要加大施工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从而实现农民和管护主体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秀弟,杨润龙. 概论当今基层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期刊论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年7期.

[2] 吴海文.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 [J]. [期刊论文] 《建筑遗产 》 -2013年14期.

[3] 王海群Wang Haiqun. 基层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期刊论文] 《城市建筑 》 -2013年22期.

[4] 楼豫红Lou Yuhong.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 [J]. [期刊论文] 《中国水利》 -2011年7期.

水利期刊论文范文2

【关键词】水利 工程 施工管理 目标 计划 质量 安全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对于专门从事水利施工的企业而言,可以说企业存在的基础就是工程管理活动。工程管理活动不仅仅可以决定工程的质量好坏还可以决定企业利润的多少,而这两个指标对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个工程项目的关键环节在于工程管理,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要想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必须加强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不规范,安全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其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列的不足。

(2)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且人员配备也存在许多的不足。

(3)安全管理的检测仪器相对落后,检测装备不齐全,给检测工作带来麻烦。

(4)总的看来企业在安全技术措施方面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5)一些安全技术的标准不统一,控制措施不科学。

(6)存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既有的问题和缺陷。

2.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施工任务不明确,企业的制度不够完善、机制管理措施陈旧、缺乏创新能力,严重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

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既有特征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整个工作可以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所以管理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作出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把管理工作做好。现行水利工程管理的一些具体特点如下:

1.施工管理工作涉及面比较广。 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电力、工业、城建以及环保等等。

2.施工管理工作涉及的学科广。其学科之多,主要包括:经济、法律,地质、管理气象以及园林等学科。

3.施工管理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多。其涉及的法律主要是《合同法》,于此同时涉及到了水利、电力以及交通等等一些列的法律法规。

4.工程管理存在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不确定性因素不仅仅包括人文因素还包括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土壤条件,地址条件等等,人文因素包括技术素质以及工作能力或者工作态度等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因素,都会对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四.目标管理工作

确定目标、制订计划、组织执行、监督、控制与协调是目标管理的五个职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必须做好以下几点方面:

1.确定目标

目标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开展工作的方向与准则,目标不仅仅能激励员工还能指导管理者的决策方向,明确的目标是企业工作人员行动的依据。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树立明确合的、、合理的管理目标。

2.制订计划

企业为了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或者任务,则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都需要作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这个方法必须充分的考虑到一些影响因素。比如可利用的资源的多少以及取得难易程度等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在施工管理时必须根据目标作出科学合理的实施计划,这也是十分关键的。

3.组织执行

在企业制订了合理的计划以后,管理人员必须依照计划来安排相关的工作,有步骤地一步一步进行,在按照规定下达任务时还要十分的明确一些具体的要求和进度规定。

4.监督

管理者下达计划任务之后,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任务,在实际的工作中实际进度可能会与计划存在偏差,这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分析原因,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将偏差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5.控制与协调

施工管理者必须不断地根据其面临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工作调整,比如根据出现的新情况修改编写新计划,重新安排任务,重新确定工期等等控制与协调的工作。

五.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施工的准备阶段到工程完成交付使用的全部过程中都必须贯彻实施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的保证,也是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所以质量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能够以高质量的水准顺利完工。其具体的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从而形成政府部门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设计、施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

2.质量控制措施“三三制”的含义

目前,工程大多采用“三三制”的控制措施。“三三制”控制即为“三阶段”控制、“三检制”控制和“三层次”控制。

(1)“三阶段”控制是指预控、程控、终控。预控是预先控制,是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及有关图纸的审查。程控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工序是组成工程施工过程或产品生产过程的单元,程控中的工序控制的重点应放在那些特殊工序和对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关键要素上。

(2)“三检制”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施工企业的自检行为。施工企业在完善质量体系的基础上,必须严格实行施工质量的“三检制”。即由施工作业队初检,项目工程处或支队复检,单位质检部门终检。

(3)“三层次”控制是在做好“三检制”的基础上,对施工质量具体按“三层次”进行控制。第一层次:一般单元工程质量检查签证,由施工企业质检部门组织进行,按照“三检制”的程序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交监理单位审查签发。第二层次: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由施工企业自检终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再由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地质、施工单位的人员,必要时请业主项目部有关人员参加进行联合验收签证。第三层次:单位工程验收、合同项目工程竣工(交工)验收,由施工企业自枪终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审查,监理单位复检合格,最后报业主项目部,由相应的验收小组或验收委员会组织验收。

六.不断的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安全是施工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施工的安全制度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思想的贯彻实施,在我国施工安全的制度就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活动准则,保障生产安全的有效措施,所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注重安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

在强调生产的同时,必须强调安全,明确规定相关的安全责任,实施责任到人的制度,加强完善工程施工的安全责任制度,使员工的行为有规可依有规可查。

2.建立责任制度的考核机制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员工工作成果的考核,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强对管理者的工作考核,是管理者之间能够相互的监督、评价,促进管理和执行的双发展。

3.完善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措施,在工作之前就制定出总的安全目标,并且责任落实到人,实施考核到人的制度。

4.不断地规范安全技术操作流程

在工程施工的现场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不仅仅是安全生产制度,还应包括技术交底制度、全检查制度以及全设施验收制度等等一系列的制度,制度是规范,制度是管理者工作的依据和标尺,也是员工工作的志向标,制度的完善是基础性的工作,必须做好。

七.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我们要不断地完善我们管理体质,还要不断的加强管理执行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水准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庞嵘明PANG Rong-min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期刊论文]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年6期

[2]孙胜武 论预拌混凝土施工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1期

[3]杨秀英 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2年5期

水利期刊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施工质量 控制问题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水利发电工程的不断扩充,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最早的小型水电站建设,到大型水利工程的陆续动工,水利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打造高质量工程,在施工管理中,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要确保施工质量。

二.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 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较低。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分工不明确,从事上传下达等事务性工作多,很少有时间进行学习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较慢,没有机会参加大型水利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技术水平高的工作。

2.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于一身。 设计单位应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3.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 水利工程很少组织项目可行性论证,很多基层水利单位没有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中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4.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落后。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对水利工程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三.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要的,如何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呢?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找到并控制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一个庞大的系统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因此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卜几方面因素:

1.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施工企业还应注重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与管理。由现场技术人员以及质量控制人员共同对施工过程的技术参数等进行监督与控制,以此保障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要求能够得到贯彻执行。以技术管理作为重点保障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先进的技术支持是工程建设的保障,在很多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依靠先进技术的支持来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这里的施工技术包括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二者缺一不可。先进的施工方法攻克了原有的技术难关,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水利工程建设的难度一般是很大的,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作为支撑,以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目前一些水利施工项目在技术上并未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不但延误了工期而且还影响了施工质量。

2. 施工材料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目前很多施工单位会因为资金短缺的问题偷工减料,或者由于管理者中饱私囊以便宜的建筑材料蒙混过关,这些都会使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大打折扣。如果这些不合格的工程被发现,返工的代价是远远高于节省出来的资金。因此在材料的选择方面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挑选,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施工材料的选择也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施工材料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质量好的工程离不开高质量建筑材料的支持。目前建筑市场上有着众多的建筑材料可以选择,如何选择建筑材料也需要施工单位进行多方考查,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选择了劣质的产品,最后建成的只能是垃圾工程。

3. 人为因素的控制与管理。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质量控制、施工管理、人员操作、技术管理等工作都离不开“人”这一要素。在对近五年的水利工程施工重要质量事故的统计中也可以看出,人为因素是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必须注重人为因素的控制。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要选择优秀的员工,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员工的系统知识体系,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培养员工的高度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而工程领导更要起到带头作用,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这样才能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领导还要积极的团结员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维持良好的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完工。

四.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不断提高业主、承包单位领导及施工人员的质量创优意识。不断提高业主、承包单位的领导和施工人员的质量创优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施工质量关系到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才能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才有创造一流工程的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在工程施工中,就能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和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才不会把质量与进度,质量与效益对立起来。工程施工质量是靠广大施工人员干出来的,要把质量创优意识落实到参加工程建设的每个班组、每个工人,使创建优质工程成为全体建设者的自觉行动,才能精心施工,严格把关,共同创造优质工程。

2. 工程招标选择施工队伍时,应确定合理的标价。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招标中,投标施工队伍竞争激烈,因此投标单位相互压低报价,以争取中标。但中标后,又转包其他单位承包施工,致使工程单价偏低,有的承包单位为减少亏损,就不顾工程质量偷工减料。应认真总结水利水电工程招标选择施工队伍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克服片面追求低报价中标的倾向。公平、公正全面综合地优选施工队伍,并确定合理的标价,避免因工程单价偏低而使施工单位亏损,杜绝施工队伍以单价低为借口而忽视工程施工质量。

3.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 施工测量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成立专门的测量组织机构和确定施工测量方法,测量人员必须具有岗位资格,使用的测量仪器或设备的性能和精度要满足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按照国家计量法规的有关规定对测量仪器或设备进行定期律定及校验;严格控制施工测量控制网点的原始基准点和基准线;对施工测量控制网,施工单位和监理方一起进行复测校核;对于因施工需要延伸或加密的控制点,应确定合理的施测方法,通过现场踏勘后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并进行标点埋设的施工;每年的雨季结束后,对控制网点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核测量。

4. 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离不开施工材料,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相应的工程质量也不可能符合标准。控制材料的质量应做到:一要掌握材料信息。优先供应厂家,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建立严密的计划、调试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库存和占用,确保施工的关键环节:三要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加强材料的保管工作避免材料损失、变质;四要加强材料的检查和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进厂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厂家批号等;五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将越来越高。通过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严格材料准入制度,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提高建设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方诚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年16期

[2]张奕 施工质量控制在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9期

水利期刊论文范文4

【关键字】水利工程 施工管理 现存问题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要想提升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必须首先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从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以及工程完成后三个阶段介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施工前期管理

在施工前期,必须要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方、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降低造价,保证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工程施工前期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并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包括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过程的管理。

2、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期工程施工管理主要为协助项目法人做好开工准备审查并确定分包单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技术措施、进度计划和资金、物资、设备计划等。执行工程承包合同,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批准的工程施工设计文件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安全防范措施,核实完成的工程量,领取工程款,整理合同文件和技术档案资料,处理违约事件和赔偿,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各阶段验收。

3、施工完成后管理

工程完工后,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加强工程资料管理如施工日志、来往文件、气象资料、会议纪要、备忘录、工程声像资料等。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业主变更设计图纸、增减工作量的在补充合同中争取获得补偿。工程竣工以后,要及时进行结算,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项目都要落实专人与业主加强联系,力争尽快回收资金。对一些不能在短期内偿清债务的甲方,通过协商签订还款计划,明确还款时间,制定违约责任,以增强对债务单位的约束力。

二、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缺乏有效地验证

水利工程施工工程中,科学、合理而有效的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没有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地验证,缺少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为依据,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完全按照施工人员的经验进行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很难把握,而造成施工上失误也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安全。再加上一些非专业施工队在施工设施以及器械破旧不全,安全保护,防汛抗灾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施工甚至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进行实地勘测设计致使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因素考虑不周,结构布局不科学这些方案在实施中缺乏有效质量监督,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不能及时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因其不合理多有修改或者随意变更图纸,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2、不规范的监理工作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好,安全系数不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其不规范的监理工作造成的。因为整个水利施工过程都贯穿着其监理制度。其中还有施工的准备、实施与保修时的监理工作等,它们都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一定要对其监理工作进行重视。另外,进行监管的人员因为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没有系统的监管知识,这也对施工质量中的监管工作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业主在进行招投标、工程分包和合同履行的时候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从而又使监管工作进行得相当的不规范,这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了保障,很容易就出现问题。

3、系统安全管理存在较大难度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大多可算作大型工程,在大工程中由于作业面较大、工程的协调性要求较高等原因,工程的系统安全就变成了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内容。水利工程施工的工作线往往依河道水岸而设,在河岸水边之内有时根据情况还会深入水里进行水上作业,战线较长、工作面较大是常有的事,较长的战线就需要很多班组同时进行工作,各工地之间距离较远,河岸的道路状况又会造成交通不便,致使各工地无法形成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就很难得到保证,这也是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之一。

4、施工过程不按程序进行

通过调查资料显示,在我们国家水利工程建设当中,有许多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按照原计划的期限交工,出现了抢工期与赶进度的现象特别严重,使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工序直接过渡到施工建设当中,为此,一些相关部门也不够重视,所以导致工程的质量不完善,出现了豆腐渣工程。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些缝隙清理的不干净、不到位,没有按照施工的计划要求进行施工等现象,还有更加严重的有些施工企业在混凝土水平施工时,为了方便省事,没有在缝面处设置键槽,最终导致施工结果是在缝面有严重的漏浆渗水现象发生。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合理性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必须要通过系统的分析,来验证其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水利工程建设的各单位也要积极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2、强化对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整个工程质量的控制,其主要是通过对工序活动的效果和工序活动的质量进行控制实现的。工序质量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工序活动效果和工序活动质量。对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可以说是事中控制的重点工作。其要点包括了需要实现的工序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计划。所以施工工序应当根据国家法律规范要求,对每道工序的合格标准严格确定,严格按照工序验收的检验制度进行验收工作,对不合格的工序坚决要求进行返工处理,绝对禁止人情处理。

3、加强对施工人员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不同的人员具备不同的要求与规划。例如,对于项目经理,务必要求有一定的工程施工经验,并且还应拥有国家认可的项目经理证书;而对施工项目及监理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必须要求他们按规定持证上岗工作;对于各专业技术工,则应要求其具有本专业相关资质证书,同时,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并且操作技能熟练、专业知识丰富。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将每日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及结果等做详尽的记录,将其作为工程竣工验收与质量评定依据。同时,必须安排专门人员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一旦发现问题也可及时纠正并申报,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差错,并提高施工效率。

4、健全管理体系

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并且成立工程建设小组,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强化项目法人的责任意识,强化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依法性。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可以使各部门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工作到位。施工单位要以施工项目的特点和各部门担任的施工部分进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高施工的实施效果。把责任分到部门进行分项管理,有助于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但是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工程要严加审查,对分部门,分包工程,要事先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以及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处理对策,可以事先采取预防措施进行控制,减少或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郑伟星、董翠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问题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1(27)

[2] 鲍岗林、张利杰、张华水利工程质量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1(31)

水利期刊论文范文5

【关键字】工程测量测绘新技术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测量重要性

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水利工程、路桥工程施工的基础提_工程施工管理的指引。测量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需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往往—个环节的失误就会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进度。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已经充分i^识到了工程测量的重要性曲于工程测量、放线等工作造成烂尾楼的情况已很少见到。杜绝工程测量工作失民不仅仅需要在管理上加强控制与管理,还需要应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将误差将至最小,保障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城市建筑工程测量由于地形情况较好便于测量工作的进行不能充分体现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效果。对于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测量环境艰苦、地形复杂、测量放线工作困难的工程中测量新技术的优势才能够真正体现。影像提取技术、GPS技术等测量新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一线测量人员的一致好评,加快测量新技术推广、加快测量工作设备投入对于工程质量的保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工程测量中所应用得测绘新技术

1、工程测量中的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GPS用户设备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其终端设备等组成。GPS接收机可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跟踪卫星的运行,并对信号进行交换、放大和处理。设备运行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观测文件(观测文件必须进行妥善保管以便日后的查询以及日后数据测算使用),再通过计算机和相应软件,经基线解算、网平差,求出GPS接收机中心(测站点)的三维坐标,最终计算出准确的测量数据。GPS测量技术不适用于短边测量,在必须使用时要谨慎观测,并通过多次测量确保测量的精准度。RTK(Real Time Kinematics,实时动态)技术是在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厘米级精度的一种新的GPs定位测量方式,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RTK测量是将1台GPS接收机安装在已知点上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将采集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调制到基准站电台的载波上,再通过基准站电台发射出去;流动站在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并采集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同时,也接收由基准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经解调得到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流动站的GPS接收机再利用0TF(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技术由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来求解整周模糊度,最后求出厘米级精度流动站的位置。RTK测量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快速地测定图根控制点、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生成电子地图。同时,也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成果快速的进行施工放样。因此,RTK被广泛应用于图根控制测量,地籍、房地产测绘、数字化测图及施工放样等各种工作中。

2、工程测量中地理信息技术(GIS)的应用分析

GIS 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指的是在计算机的软硬件条件支持的情况下,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贮、查询、分析、更新、图形编辑、数据库管理、显示与输出和数据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它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

的新兴学科,目前,GIS 已经成为多学科集成并且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和工具。它的技术优势不仅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如今,GIS 不仅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技术科学,而且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测绘、农林水利、气象海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监测、区域开发与国防建设等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让我们以城市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立为例,地理信息系统能把地形图作为基础图形数据,然后叠加地下和地面的类管线,这管线包括上水、通讯、电力、燃气、工程管线、污水,还有测量控制网和规划路等多种基础的测绘信息,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一个测绘数据的信息系统,从而实现对城市地下管线的现代化的信息管理。

3、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规划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测绘技术是通过摄影方式来获取目标物体的基本信息,目前已发展到数字摄影测绘阶。摄影测量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影像处理对影像进行测绘,将大量外业测量转移到室内,速度快且精度高。在人口密集区,应用该测绘技术可高效率大面积的成图,而数字摄影测绘技术,可以对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更新,为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工程提供南图。

4、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技术

(1)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建库工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各工程测绘部门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当前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

2、数字化成图手段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野外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

三、工程测量的应用分析及展望

当前,经济的发展带动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工程测量技术正在向着内外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及系统智能化、测量成果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可视化、测量信息共享数据库和传播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测绘技术的快速更新也要求我国有关部分和企业加强测量人员的培养,使有关人才及时了解新的测量技术,使工程测量顺利进行。其主要目的是围绕提高测量工作效率、提高测量数据精准度进行,为工程施工指明方向、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我国工程测量企业、施工企业加强测量才培养,通过对测量人才的不断培养与培训使其能够了解了新的测量技术,又保障工程测量的顺利进行。另外还要加大在工程测量方面的投资,通过加大投资加快新测量技术及设备的应用,促进测量工作的精确、可靠、快速、简便、连续、动态、遥测、实时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力 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

[2]马琳.魏志寰浅谈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科技纵横2010(17)

[3]潘贤通 浅谈测绘新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致富向导2010(19)

[4]阿帕尔沙塔尔 浅析在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期刊论文]-管理学家2011(2)

水利期刊论文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 生态工程环境

1、水利生态工程应用原则

1.1 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原则在水利开发中要处理好工程与人类、自然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保证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以求得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系统必须按照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原则.从对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负责的高度来进行这种经济活动.从过去单纯的施工管理转变为施工、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从过去单纯考虑工程效益转变为寻求工程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优组合。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做到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并结合工程建设.寻求生态环境的后发效益。如向下游提供可靠优质的生态用水、发展水利旅游业等。

1.2 共生互补原则

所谓共生,是指一种合作共存、互利互惠的现象。工程在处理施工或运行与生态环境问题上采用多种手段共存的方法,对它们进行规划与协调,建立工程与自然环境和谐平等的相互关系,以期达到效益的最优组合.这就是共生互补原则。工程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工程基础开挖的大量弃碴,需要占地堆放,工程运行的生产与生活场所,又需占地建设,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若结合考虑,形成共生土地利用系统.不仅可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还可节约劳力和资金。在施工中要充分利用再生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材料,运用循环再生的原则,处理施工垃圾,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经济效益。

1.3 时程需求与主体空间利用原则

主体空间利用原则是应用生态工程的生物种群分布原则。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理论而提出的。我们知道生物种群分布主要有平面和垂直两种分布格局。根据生态工程对象和目的。合理地安排生物种群,将有助于实现工程的预定效益。主体空间利用原则主要是为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中施工区域的空间组织问题。同时统筹兼顾施工区域有关土地的合理利用、水流的有效控制、周围的最小干扰等生态环境问题.全面规划,科学安排。

2、生态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

2.1 水环境问题

蓄坝拦水势必会对下游的用水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工程施工也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由于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直接导致一些动物不能洄游过冬和繁殖,一些植物因不适应这种改变,逐渐退化等现象。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定做好现场的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2.2 给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的土质等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设可以通过建坝蓄水、打通河道等方面保护农业用田免遭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损坏,通过雨水径流来实现土壤中水分的相互补充和调节,改善了土地的肥沃程度;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的运行中。上游夹杂着大量的泥沙等沉积物导致库区水位不断上升,导致周围地下水位的上升,再加上周边的气候发生变化,气温升高,加大了水汽的蒸发,由于库区周围土壤中的含水量明显增加,就很容易造成土地盐碱化现象。

2.3 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噪音问题

实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有序施工,是生态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建在峡谷、山区等地方,经常需要对一些地段进行爆破、挖填等作业,这势必会对施工人员以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安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爆破和机器操作产生的噪音会对施工人员和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

2.4 对当地空气的污染

水泥、石灰等,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施工材料。但由于它易挥散、易传播,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粉尘污染,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呼吸到这些有害气体,会对人体内部器官造成一定伤害,使当地民众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受到威胁。

3、生态水利工程的环境措施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的一个旁系,是在满足社会经济和利益需求的基础之上,实现工程周边水域和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一门工程学。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意识的提高,我们可以清楚的意识到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的某些需求,但也对当地的气候、水域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不仅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工农业生产,也对人类的长远利益带来损害。而生态水利工程是从长远出发,从全局着手,通过科学规划和指导、河流综合管理以及传统除污技术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满足社会经济和利益需求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3.1 共生互补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应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建立起水利工程和区域生态环境和谐平等相互协调关系,以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3.2 循环再利用以及综合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要实现对施工材料、物品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争取将每一种原材料和物品都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以确保在施工时,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实现工程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3 主体空间利用

主体空间的利用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当地的生物物种的分布规则而提出来的。主体空间利用的目标就是在合理利用施工区域土地、有效控制水流、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实现对工程建设区域的总体规划和布置进行科学规划、整体安排。

3.4 加强和完善环境监控体系,切实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

已经竣工或者还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利工程,应该按照国家规定的环境监测标准对工程进行监控管理,严把审核关,确保工区的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正常运行,将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明确化,同时要配置专业的监测设备,并将监测出来的数据和信息整理成报表。通过加强和完善环境监控体系,切实做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