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

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学习兴趣;生活实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与普及,如何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课堂效率成为摆在诸多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笔者执教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多年,自诩积累了部分教学经验,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试就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这一焦点话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归纳。

一、寓教于乐,激发学生高中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不但可以将短暂的学习欲望转化成长久而持续的学习动力,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有利于自己真正融入课堂学习互动当中。”

相对于中小学的思想品德内容来讲,高中思想政治部分知识点稍显枯燥、无味,为此,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当充分做到寓教于乐,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这部分哲学知识时,我首先利用“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有个人同时卖矛和盾,夸自己的矛锋利无比,任何东西都能穿透;又说自己的盾坚固厚重,任何东西都无法刺破。旁边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卖矛、盾的人顿时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是‘矛盾’这一哲学概念的最早出处,关于矛盾你们还了解哪些呢?”

这样就将学生置身于了自主讨论的课堂活动当中,激发了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探究兴趣以及学习欲望,为改善当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

二、借助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知识点的更好理解与感悟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学生的学生实际展开具体知识点的讲解活动,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悟高中思想政治知识,与此同时还能着重发展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对于新课标的这一指示,我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量变与质变”这部分知识时,我首先向他们列举了防微杜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表明“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成语,随后鼓励学生向小组其他成员讲解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有的学生说“自己学习不好,随着日积月累的努力,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慢慢的提升”……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纷纷发表自己对于“量变与质变”的看法,如此,不但使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实现了对其的更好理解与掌握。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借助生活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此,方能切实推动新课标的更好实施与普及,从而为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以及学生自身道德综合素质的提升与进步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范文2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教学资源,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渗透对学生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一、把课本读透,前后联想地读,

(一)重视“引言”──使学生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对“引言”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间的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第四课的“引言”的第一和第二句话是:“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细胞。”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地讲了三层意思:第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第二,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三大产业;第三,第三课(企业)和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因此,无论是新课的讲授还是旧课的复习,我们都应谈要求学生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

(二)板书标题──使教和学“纲举目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个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标题的板书,最好用彩色粉笔把主要标题加以突出,通过视角的刺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复习时,把各个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生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三)区别字体──帮助学生吃透知识点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基本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使学生熟悉教材,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把知识点吃透。

(四)层层追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般地讲,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教师应该告诉学生,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问题。这样,一句话就变成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

(五)逻辑推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的讲授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且能使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六)带问阅读──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批判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咬文嚼字地读,把课本读准

(一)划分句子成分──帮助学生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的、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哲学名词“联系”,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现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二)区分易混词──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了。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8%的学生做错。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就属于易混词。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或用提问的方式,或“故弄玄虚”地出错,或要求学生“判断改错”,引起学生对易混词的注意,从而帮助学生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三)抓住近义词──培养学生的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学生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练习等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做好旁批。这样进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转换能力。

例如, “2001年12月10日,中国正式成为了WTO的成员。回顾过去,15年艰难谈判中最大的困难是中美谈判。中国需要WT0,WTO也需要中国。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002年某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题)。

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材料中,(1) “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2) “艰难”“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点;(3) “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4) “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5)“双赢”“共存”对立统一的观点; (6) “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7) “利大于弊” 两点之中有重点的观点。

(四)重读关键词──帮助学生抓住知识重点

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范文3

一、巧用典故,将哲学抽象理论故事化

哲学许多理论很抽象,许多刚接触到哲学知识的学生觉得听不懂,难理解。如果课堂只通过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学科兴趣。有些课堂我们可以运用国学典故对抽象的理论故事化。

案例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讲矛盾的概念

时,我运用《史记·范增列传》的开篇语:汉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先讲述楚汉战争中楚汉的实力对比,再讲述刘邦用陈平的反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使楚力量削弱,汉得以扭转战局。简要陈述故事后再请学生分析君臣间的关系。

通过故事的陈述,让学生围绕君臣的关系去讨论得出矛盾的

概念。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也紧紧围绕本故事情节和君臣关系的内容去解读教材内容,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通过巧妙地运用典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政治课堂注入了活力。

二、巧用诗词歌赋,将哲学抽象理论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

哲学给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当我们对哲学理论的理解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目标转变为理解相关知识的手段,在运用中加深对本理论知识点的理解。

案例2: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但是对这一抽象概念许多学生不理解或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这里

运用意识的本质去解读古诗词中对春雨的不同描写,在具化抽象知识时也在理解抽象知识。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韩愈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杜甫

③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寒食帖》苏轼

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秦观

春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构

成、心理因素、生活状况等主观因素不同,每个人对春雨的认识和理解也不一样。通过诗词对春雨这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解读,学生很清楚地知道了什么是客观存在、什么是主观印象。既理解了哲学的概念,丰富了哲学课堂,又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涵养。

案例3:矛盾具有特殊性的三个表现,在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时我运用了下面一首宋词去解读。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同一个人,但年龄阶段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思想也在变化,对待同一事物的心境也不一样。正所谓情随境迁,缘何也?矛盾具有特殊性也。通过材料引起学生心中的共鸣,让他们喜欢上哲学,喜欢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三、巧用经典名言警句,体现哲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性

一堂好的政治课,除了完成既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外,还要体现学科特色,思想性教育无疑是政治学科教学的最大特色之一。传统文化中许多名言警句如果运用适当,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增强学科的思想性特点,并且能在整堂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试列举一些经典名言的合理用处。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整

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量变和质变。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世续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中华文化中经典名言警句数不胜数,不过多列举。这些名言警句大都有深刻的内涵,富有教育意义。在哲学课堂恰当的环节上适当地引用经典名言警句,画龙点睛,正面引导学生,以达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

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范文4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矛盾观”的起点知识,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矛盾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知识点,突破这个相对深奥的知识点,将为后面有关矛盾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矛盾的含义,感受“具体—抽象”的归纳法,理解什么是对立统一。通过对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学习,感受逻辑之美,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并能联系实例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从而避免其看问题片面化的倾向。

三、学情与教法分析

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学生展示才华、培养自我能力的课堂。本课时,我运用“情境—探究”模式组织教学,辅之以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等教法完成教学。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文科实验班,学生素质较高,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尽量寻找新材料,不拘泥于教材,创设问题新情景,提高课堂思维含金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难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五、教学导语

知识是一种符号,如果离开特定的背景,知识就变成干巴巴的抽象符号,让学生觉得知识是多么的晦涩、艰难和枯燥。问题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问题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六、教学片段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有些东西,明明想忘记,却总是挥之不去;

有些东西,明明想记起,却总是输给记忆;

有些东西,明明想追求,却总是没有勇气;

有些东西,明明想逃避,却总是难以舍弃。

(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矛盾,观察矛盾都由两个方面构成)

师:其实人生中充满了矛盾。艾青在他的诗《光的赞歌》中,给我们揭示了人生中遇到的一些矛盾。诗中揭示了人生中的哪些矛盾?

(学生寻找、列举、回答)

教师适时发问:它们为什么是矛盾?两方面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选择其中一个矛盾,具体分析其两个方面之间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个方面是区别、相反、不同的——哲学上叫对立;是联系、相对而言的、依赖、依存——哲学上叫统一。)

师:因为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人生的矛盾。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

(幻灯片展示矛盾的含义)

点评:比起以往用“好”与“坏”,“胖与瘦”等导出矛盾观来说,这样的情境问题显得新颖,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经历“感悟—思考—知识”这一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增强。

2.矛盾的含义

ppt展示:诗歌鉴赏

王籍的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安石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

师: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生:王籍说得好,王籍以动说静,在“鸣”与“幽”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生:王安石以静说静,只看到“鸣”与“幽”的对立,不见其统一。

师生:矛盾即对立统一。(接着,老师继续抛出一道趣味题,让学生立刻学以致用)

师: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它变短呢?

生:用一根长的木棒与之相比较。(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点评:使用对比性强的材料形成强烈的反差,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矛盾的魅力,也就水到渠成地得出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缺一不可的知识。然后再用一道趣味题,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得到锻炼,同时加深了对矛盾含义的理解。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ppt展示:《他敢剪吗?》(在高二《思想政治》第三课中有这样一幅漫画《他敢剪吗?》,两个人吊在一个气球上,一边一个,其中一个人拿着一把剪刀,往对方的绳上准备剪下去,问“他敢剪吗?”)

生:不敢,因为剪了,对方会掉下来,自己也会摔下来。

生:没有了一方,其中另一方也不存在了。

生: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般来说,大部分老师讲到这里就会小结转到其他知识点的教学,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继续深挖,所以进一步抛出问题)

师:假设条件发生了变化,他敢剪吗?说明什么结论?(学生又开始蠢蠢欲动)

生:如果下面有一张蹦床,他敢剪。

生:如果气球离地面不高,他敢剪,也必须剪,因为气球飞到一定高度可能会爆炸,那么飞得越高,摔得越惨。(学生的思维广度得到扩展)

师生:说明矛盾双方的依存是需要条件的,所以是相对的。(学生的思维高度得到了升华)

点评:此环节的亮点在于不拘泥于课本,敢于突破教材进行创新,增加学生思维含金量,课堂风景不一般。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只是忠实地执行教材,精准地出演“教案剧”,那么学生只不过是我们的教学机器中一个螺丝钉而已,要培养学生一般的独立性思维能力都很难,更不要奢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矛盾双方的转化

在学生学完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知识后,教师没有满足于教材,而是继续抛出问题。

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生可以转化死,那么死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生呢?

生:人死不能复生,所以人死了之后是不能转化为生的。

师:想一下,有什么典故或词语可以说明死与生的转化呢?(学生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并且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之后,有了答案)

生:比如“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起死回生”等,这些都说明在濒临死亡之际也可能出现转机,体现了生与死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点评:生与死的转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思考探究,加深对矛盾双方转化的知识的理解,问题的思维含金量更加饱满。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ppt展示材料:在2011年刚结束的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再度垄断了所有项目的金牌,同时还包揽了去年奥运会乒乓球的所有金牌。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召开理事会讨论结果:乒乓球恐被挤出2016年奥运会。

师: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生:没有竞争对手,中国乒乓球只能退出。(学生显得很失望)

生:是啊,一场中国必胜的比赛,谁还跟你玩呢?(学生笑了,似乎有所感悟)

生:没有敌人,自己也必将死亡。

生:没有了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以对立和斗争为前提。(明白了道理之后,学生不再那么失望了)

ppt再次展示图片:敌人是通过相处得来的。(相似的背景材料,学生的兴致又来了)

师: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没有相处就没有斗争。所以,关系密切的人往往更容易吵架的原因就在这里。

生:矛盾双方有联系(同一)才会有矛盾,如果双方互不联系,斗争就无从发生和发展。

生:任何斗争总是在一定的统一体中进行。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

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 政治课 新方法 导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生往往怀着一种“开头究竟是什么”的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正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开头也就不会相同。在进行哲学常识《矛盾》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新课导入进行精心策划,共设计选择了以下五种导入方案。举例如下:

方案一,温故知新导入。

在我们高一经济常识和高二哲学前两课的学习中,有很多涉及到关系的知识点,而对于这些关系的讲解往往是归结为“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等等。其实这些关系最终都可以从哲学上归结为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关系。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哲学的矛盾概念。如我们可以选取比较典型,学生记忆比较深刻的知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与消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使用价值与价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整体与部分等。

这种导入法的好处是,复习了以前学习的旧知识,温故知新,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渗透。但可能碍于政治课呆板沉闷的特点,趣味性不足。

方案二:利用教材的导语导入。

教材导语引用两位古代著名哲学家的论述,极富思想性和启发性,对于学生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一位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他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即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另一位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认为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列宁对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导课时简要介绍这两位哲学家,并分析他们的两段论述,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矛盾概念,让学生体会一分为二的思想,并让学生按照书中所述的“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用其他内容把这个句子排列下去,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具体的事例中去引出抽象的矛盾概念——对立统一(这里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例子来突破)。在同学们所举的例子里选择一个,比如:高山和平原,两者既不同,又紧密联系,这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矛盾,即对立统一。

方案三:利用诗词古语等导入。

用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来导入新课。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说明客观事物难求其十全十美,自古而然。悲与欢、离与合、阴与晴、圆与缺,都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于这节课所要了解的知识就有了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和诗词警句来导入新课,对学生不仅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而且具有很高的思维价值和艺术魅力。

同时我们在做课后练习题或考试题中,常常见到以诗词、俗语、古语等作为题干的命题方式,所以,在讲课中多渗透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使课堂熠熠生辉

而且也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打下基础。

方案四:逻辑导入。

第二课我们学习了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但这两

个观点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辩证法体系。辩证法包含三个基本观点——联系、发展和全面。所谓全面观点就是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在辩证法中的地位最重要,它是辩证法的核心。因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那么什么是哲学上讲的矛盾呢?这样就导入到本课时的学习中。

这种导入方式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整体构架和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从逻辑体系上对知识进行深化和升华。但是这种导入方式也存在其不足之处,就是过于抽象,理论性太强,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觉得哲学太深奥难懂了。

方案五:时政热点导入。

热点之所以“热”,一是因为它是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是由于它是大是大非、鱼龙混杂、令社会关注的必须澄清的一些问题,以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较易引起学生兴趣,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

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答题规范化;专业术语

考试所要考查的各种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 能力测试型的题目,需要学生依据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政治学科专业术语,去解释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哲学问题和政治问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所以能力测试要求的提高和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普遍较差的矛盾也就显现出来了。规范化答题问题已成为教师和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平时教学中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培养。下面我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答题不规范的表现

1.答题方向性错误,即答非所问。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学生却用政治常识解答;题目要求用辩证法的知识,学生却用唯物论的知识来解答。2.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口语化、事例化、答题答不到题目的要点,文字表述不准确,错别字多。 3.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例如,人民民主写成公民民主;资源配置说成是资源配制;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利润的提高等等。

二、学生答题不规范化的原因

学生答题不规范的原因,既有直接的表面原因,又有深层次的原因。(1)心理因素。据心理学家分析,75%的考生临考前都有焦虑、恐慌、紧张情绪,因此容易怯场,导致记忆混乱,思维受阻发生失误而失分。这主要是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深刻而造成的。(2)缺乏必要的理解能力。看不到试题中的“隐含题意”,所谓隐含题意就是没有明确设问的形式和要求,只能根据题目的情境设置具体分析作答。而考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分析和归纳能力,错误地或不能全面地理解材料的隐含题意。(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对概念和原理缺乏必要的理解,因此解题时不能很好地结合所给材料分析,造成概念、原理与材料内容脱节。又由于基础知识不牢靠,答题时不能很好地运用政治术语和时政语言,使得答题语言不规范而失分。

三、规范化答题的要求

政治规范化答题的要求是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进行答题,而不能使用生活化语言去答题。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是专业术浯,如经济常识中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价值规律等等;哲学常识中的物质、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变、质变、认识、实践、人生价值等等;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家政体、共和制、民利、依法治国、国家利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等。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准确。例如,意识的能动作用不能写成意识的反作用,人民民主不能写成人民,自由不能写成宗教自由,对人民负责原则不能写成对人负责原则。

四、如何让使学生答题规范化

1.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是进行规范化答题的基础。所谓全面是指知识结构中需包含考试说明中所要求掌握的所有知识点,为进行规范化答题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所谓系统,就是要对众多的知识点进行良好的组织,在大脑中形成有序的而非零散的知识结构。要构建这种应用功能强大的知识系统,必须抛弃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消极、被动、机械的学习方法,采用研究式、探索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2.建立以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是提高答题的针对性、逻辑性、条理性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精选典型试题进行思维训练(平时加强简答题和辨析题的训练);让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复分析理解;对答题中出现的不规范化的问题及时点拨,以帮助学生自我反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