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治理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治安治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治安治理方案

社会治安治理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以组织开展“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统揽政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全局,建立完善“打、治、防、控”一体化的工作体系,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面规划,分布实施。经过三年的努力,建立起全方位、全天候,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反应快速、打击有力、治理及时、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适应形势要求的新型治安格局。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的目标,确保全镇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

二、工作目标

在“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为巩固“严打”成果,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保障社会治安持续平稳的长效机制,针对我镇当前的治安形势,我们要在全镇实施以建立新型的“打、治、防、控”机制为主要内容,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实施“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在工作方针上由以打开路、侧重打击向预防为主、重在治本转变;在工作范围上由单纯解决治安问题向排查消除不稳定因素、全面维护社会稳定转变;在工作方式上由依靠政府、依赖专门机关向防范工作主动化、市场化、有偿化转变;在工作模式上由静态控制为主向动静结合、以动态控制为主转变。全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新型的治安防控网络和保障机制,使我镇社会治安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任务要求

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关系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要充分认识实施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各行政村、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紧抓好。

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要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提高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要坚定不移地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要坚持以“破大案、追逃犯、打团伙、治乱点”为主攻方向,加大破案追逃的工作力度,争取做到重特大积案破案率达到90以上,现行重特大刑事案件力争发一破一。

(二)、要妥善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行政村、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化解,并通过多项措施的建立和完善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三)、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深入持久地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城区安全创建活动要与即将开展的城区建设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完善群防群治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创建活动。农村安全创建要通过抓组织、抓制度、抓巡逻防范、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农村创安水平。

(四)、要强化动态控制,建立“打、治、防、控”一体化的防控快速反应体系,做到“反应快速、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要建立完善“四个体系”,即以专门机关为依托的打击犯罪体系,解决“打得狠”的问题;以公安部门为依托的动态防范体系,解决“控得住”的问题;以社区为依托的基层防范体系,解决“防得牢”的问题;以有关部门为依托的重点管理体系,解决“管得严”的问题。

四、方法步骤

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分三步实施,即一年打基础,力争有进步;二年抓规范,整体见成效;三年抓巩固,全面上台阶。

20__年为基础年。工作上要强力实施四个突破,即城镇在健全“打、治、防、控”网络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广大乡村在安全创建,抓好群防群治网络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城乡结合部,交通干线在整治治安乱点上有新的突破;“严打”斗争在打击乡村流氓恶势力和盗、抢等侵财型案件上有新的突破。

20__年为规范年。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推广典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全面达标,不留死角,使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各项目标基本得到实现。

20__年为总结评比、巩固提高年。要在总结,评比,完善,提高,巩固,创新的基础上,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以下保障措施,确保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顺利实施。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多渠道筹集综治工作资金,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经费保障;三是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力保障;四是严格奖惩,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的落实,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高效的激励机制;五是广泛

宣传,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浓厚的舆论范围。

社会治安治理方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的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讲法治、话平安”为宣传主题,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开展政法综治及平安建设宣传活动,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综治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为维护油石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宣传重点

1、党的十以来中央、省、市、县关于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决策部署;

2、省委、省政府《法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及《深化平安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精神;

3.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平安的鲜活经验;

4.推进基层、行业平安建设,促进基层、行业内部平安稳定的先进典型;

5.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做法;

6.人民群众积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

7.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排查整治社会治安乱点、解决突出治安问题的成效;

8.开展法制教育,加大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的经验;

9.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扶乡(镇)平安建设的有效举措;

10.政法机关、窗口单位各类旨在增进群众了解、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率的信息。

三、宣传主要形式

以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为目标,结合实际和工作职能,形式多样开展宣传:

1、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做到报纸有字、广播有声、电影有影,扩大宣传面。

2、在基层,特别是面向农村采取街面咨询、悬挂宣传横幅、设置标语牌和广告栏、书写宣传栏、宣传标语、发放宣传画册、宣传单、举行图片展、出动宣传车以及举办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集中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3、各村要在3月份选择一天开展集中宣传日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4、通过集中学习、座谈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浓厚宣传氛围,开展对干职工的法治宣传教育;

5、组织巾帼志愿者、维权志愿者、女法联工作者围绕“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开展法律大讲堂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6、调研总结开展平安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报送信息并依规定做好媒体报道。

四、乡级主要活动安排

1、宣传标语造势。在3月20日前,各村要在主要路口,人口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悬挂综治宣传标语,加大宣传造势力度。宣传标语可参照附件。

2、由乡综治办牵头,利用圩日在圩场组织计生、财政、民政、土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林业、劳动保障、新农村建设、“三送干部”等开展法律及业务知识宣传活动。及时更新宣传内容,侧重宣传法律常识、安全常识。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浓厚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氛围。

3、乡司法所结合普法工作,认真开展“六五”普法的宣传活动。

4、政法各部门组织法制宣传骨干到中小学校开展平安建设、法制宣传活动

5、3月底--4月举办一期综治干部培训班。

6、联合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组织综治、妇联、公安、司法等部门及志愿者、女法联工作者开展一次法律大讲堂“七进”活动(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家庭),扩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法规宣传贯彻的社会覆盖面,推进家庭领域的普法工作。

五、工作要求

社会治安治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公共安全;治理理论;社会参与

[中图分类号]D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8-0067-05

社会发展现代进程中,一定会经历一个或多个社会转型期。这些转型期各有特点,但社会问题频发是任何转型期社会的共性。同时,国家政府在治理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的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因此对新的问题解决针对性往往较差。而公共安全问题在众多社会问题当中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应对公共安全问题不容马虎。由于转型期政府能力、经验的局限,其他社会力量就要分担相应的责任。中国在转型期社会参与治理含公共安全问题在内的社会问题上,与其他国家有着“共性”,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个性”,在治理效果上经验与教训并存。

一、现实挑战:转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

转型社会是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中间期,往往是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的一个过程。这个时期,社会的结构、体制都将出现改变,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出现多种观念并存的现象。多元化的共存就难免引发社会问题,公共安全问题也包含在其中。而转型社会中的公共安全问题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隐患,同时也直接关系到社会是否可以平稳度过转型期。

(一)转型期社会的特点

关于转型期社会的特点不同的学者研究后都有着各自的结论。研究东欧国家社会转型的外国学者Helga A·Welsh认为,转型期社会应该有以下五大特征:第一,转型是在相对有限的时间的制约下,处理某些相对重要的问题。第二,转型期过程和结果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第三,转型期迅速扩大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沟通需求,改变了原有的威权主义结构。第四,转型是以精英为中心的,大众动员只是临时的。第五,转型包含商讨和谈判[1]。而研究泰国、菲律宾的学者Fred W·Riggs则认为,转型社会有三个特征:异质性、形式主义和重叠性。我国台湾学者金耀基对这三个特征又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解释:“异质性”就是心态意识与物理环境上的广泛混合现象,即在经济上,自足的经济制度与市场制度并存;在政治上,威权主义观念与民主观念并存;在文化上,自由主义西化派与保守派并存;在社会上,传统的家庭制度与现代的社会组织并存。“形式主义”就是“应然”与“实然”的脱节,表现为制度制定与制度实践的背离。“重叠性”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各种特征在转型社会中重叠并存[2]。

综合以上三位学者的观点,很容易得出转型社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家治理能力不足。社会转型必然会挑战原有的国家结构、法规制度,同时也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原有的治理能力和经验就显得相对有限。就像Welsh所说的威权主义结构出现了改变。也像金耀基所解释的“形式主义”,也就是制度的制定与实践出现了脱节。第二,社会治理要素多元。转型期的社会就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其治理的主体和对象都存在多样性和可变性。这主要是因为,转型社会既有转型前的传统社会的特征又具备其目标现代社会的一些特点。这就使社会治理要素也要多元和不确定。这种与Welsh认为的转型过程结果不确定性相符。而Riggs认为的“重叠性”和“异质性”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归于这一特点。第三,治理活动参与加强。由于转型国家治理能力有限,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就必然得到加强。这也是新的治理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也就是Welsh所讲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沟通的需求扩大,以及转型必然包括的商讨和谈判活动。

(二)公共安全与传统安全

传统安全主要是指国家安全,即以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为核心内容的安全问题,如国家的统治、社会秩序的稳定、领土的完整、核心价值的保护等等。这些安全问题往往是国家来主导。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主题。非国家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于是国际社会提出了新的安全概念——非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指国家安全以外的安全问题。虽然现阶段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提法,但通常会把公共安全归入非传统安全。而公共安全区别传统安全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公共安全不再是由国家来主导,越来越多的社会参与成分渗透到公共安全当中。那什么是公共安全呢?学界虽没有统一的概念,但其主要内涵应该包括关系公民生命、公民权利、公共财产和公共秩序等问题的安全范畴。区别于传统安全,公共安全更加注重个人的价值,是以人为本思想做指导去思考安全问题。也可以认为国家安全属于政治安全高度的安全范畴(如国防、主权等),而公共安全则关注低于政治安全高度的安全范畴(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恐怖犯罪等)。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公共安全问题,原因是在和平时期公共安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远超过传统安全。而转型期社会问题突现,公共安全问题也处于多发态势。并且如果不重视公共安全问题,有些问题将会被发酵上升到政治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层面。

(三)公共安全问题给转型期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

转型期是社会发展的必须经过的过渡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社会良性发展,达到预定或者说是期望的目标。但由于转型社会的自身特点。使其必须面对包括公共安全问题在内的诸多挑战。首先,转型期一定会是一个公共安全问题的频发期。由于转型期社会的多元性的特点,势必会使社会产生出各种矛盾。文化间的差异,价值观上的分歧使整个社会都陷入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中。在这样转型社会的大背景下,随着众多矛盾的集合,挑战社会整体的包容极限,社会问题隐患加剧,导致公共安全问题频发。国外一些国家在转型期的数据就能证明这一点。匈牙利在上世纪80年代末 至90年代的转型期中犯罪率激增,仅1988年到1989年人均犯罪率增加了22%,1989年到1990年增加了54%。而波兰在1989年到1990年转型期间,侵害社会财产的人均犯罪率增加了一倍[3]。

二、效果有限:政府单方应对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困难

国家通过政府进行治理。政府的治理能力与需要其解决的社会问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解决全部的社会问题,有众多理论支持这个观点。但在转型社会,由于社会在该历史阶段存在的特点,政府能力在应对含公共安全问题在内的社会问题上的能力差距明显加大。政府仅靠自身的努力解决转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成效有限。

(一)政府是有限的政府

“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上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这也是当今社会对政府内含比较统一的看法。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个无限的政府,特别是在日新月异的当代。关于这一点以往的不同学派的学者都得出相同的诊断。以霍布斯、洛克等人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者认为,为了保障个人权利,尤其是财产权,人们便在理性基础上通过契约结成一个共同体,把自己的权利委托给一个更高的公共权威——政府。这就不难看出,政府是个人把权利让渡出来一部分形成的,所以其权利和能力就会有边界。而性恶论支撑下的古希腊的学者认为,“一些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利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4]”。也就是说任何权力,包括政府的权力,必须要受到限制。而第三个对有限政府影响深远的理论派别当数西方经济学界的自由主义。该理论认为,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以追求自己利益为目的,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进行调节,因此政府干预是多余的。“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这与中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一致性。这种理论不但希望政治是有限政府,甚至希望政府在治理上是一个“没有任何作为”的政府。

(二)以往治理经验不适应转型期

中国虽然有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治理经验,并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被反复验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但经验永远只代表过去,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中国又进入社会转型期。无论是在世界的大背景下,还是在国内发展的现状下,转型期社会的发展不平衡,多重矛盾并发的现象屡见不鲜。相对传统安全问题对治理的挑战,在现阶段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基础条件较差。缺乏相应的治理经验,同时以往总结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操作性差。公共安全问题成为已当前凸显的重大社会问题。

1.以往的治理经验不是在多变的社会转型期总结出来的。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前10年,我们取得飞速发展的成绩,也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但那都是在社会相对稳定、世界局势相对简单的历史背景下总结出来的,美国还没有把中国作为主要的竞争对手。考虑到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周边的国家也没有把中国当作“威胁”。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美日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人均收入进入“中等发达国家陷阱”阶段。以往的经验都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2.转型社会的的特点,及近年的新技术的应用使以往的治理经验失效。转型社会多重矛盾共存,社会要素多元到应对的治理方式要多元,反应迅速。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介入,让治理更加复杂。就以舆情控制为例,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只需管理好传统媒体,就不会出舆情失控的情况,因为离开传统媒体,舆情的传播基本上只能靠口耳相传。但如今在新媒体,“微媒体”的冲击下,任何信息都可能被6亿网民中的一员传到互联网上,也可能被5亿手机网民中的一员用手机即时上传互联网上(数据来源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些信息可以是文字,图片,甚至是视频。以往政治对舆情的治理经验基本上失效。

3.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的公共安全问题政府要从头开始认识和应对。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的公共安全问题,特别是在转型期有些新问题是没有经验可以遵循的。以外来生物入侵和PM2.5等公共安全问题为例,在社会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前提下,这两类问题都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随着环境承载力的饱和,该类问题出现端倪。PM2.5引发的雾霾等环境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1月,亚洲开发银行与清华大学公布的报告称,中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计为6232亿元人民币,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达到19734亿元人民币(以2012年中国GDP为基数);而外来物种入侵上仅马铃薯虫等十余种外来有害生物,每年造成的损失超过574亿元人民币(国家环保总局公布数据)。这些新的公共安全类问题,都需要政府在没有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应对。

(三)政府解决转型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现实困境

转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已被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同时也积极地制定对策。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相应的效果,但由于转型社会的特点,政府解决公共安全问题存在以下几点现实困境。

1.政府解决公共安全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动,对政府负担较大。公共安全问题涉猎范围广,特别是在转型社会,不仅涉猎广而且频发。这就要求政府各部门要进行联动。仅拿辽宁某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来看,仅反恐这一类公共安全问题就要求51个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来联动配合。虽然这种安排会达到高效,但同时也给相应的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带来一定的工作负担。政府治理成本较高。

2.仅靠政府自身对转型社会的信息收集效果不理想。政府治理制定制度要求前期的信息收集,资料整理。转型社会的资料信息是多样的,也是多变的。并且有时要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但由于政府用人制度的限制,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人员素质都很难与转型社会完全匹配。专业知识欠缺同时困扰政府相关部门。这样就对信息的收集时间上出现时滞,质量上也存在缺陷。

3.政府治理转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政策制定脱节。针对转型社会频发的公共安全问题,我国政策的制定速度明显满足不了。我国现在针对公共安全问题的政 策基本停留在《办法》层面,很少有相应的法规、法律与之相适应。特别是针对近些年来多发的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大都应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几条处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均不强。

三、有效补充:社会组织在解决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作用凸显

转型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社会参与意愿强烈。在这个时期里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强大起来,随着其实力的增强,其政治参与愿望也随之强烈。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提出的国家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也要求国家治理要有一个新的变革。这个变革不可单靠政府单方的力量,还要把社会组织的力量加入其中。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组织将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上的一个有效补充。

(一)治理的内涵

通常意义上,治理是一个国家与公民通过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实现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互动过程。全球治理委员会把“治理”界定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一个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和采取协作行动的持续过程[5]。在国家转型过程中,社会实际上拥有一种“治理能力”?穴governability?雪[6]。这丰富治理的内涵,治理主体不单单是国家政府,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是治理主体。

(二)社会组织在治理体系中的意义

社会组织在治理体系中的意义除前一部分提到的,国家的补充者、偶尔的竞争者和政策的执行者外。社会组织对治理体系还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社会组织为政策制定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在第一手的资料收集方面,社会组织的力量不容小视。因为政府只是一个主体,在收集资料上难免出现死角,而社会组织分布广,散布在社会各个部门之间,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广泛地收集各部门的情况资料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公共政策提供了保障。其次,社会组织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欲望。在转型期的社会中,公民参与欲望强烈。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制度对公民参与国家治理原有渠道相对不足,社会组织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公民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最后,社会组织可以缓解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以往的治理主体是政府,对象是人民群众,这样难免出现矛盾,特别是在一些有利害冲突的问题上,这个矛盾出现了激化的现象,如动迁问题,有些地区还出现了严重的官民对立的问题。这时社会组织的介入可以让政府从矛盾主体中脱身。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政府从矛盾的一方,转化为化解矛盾的协调员。政府与群众的矛盾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化解。

(三)社会治理在公共安全问题上的作用

公共安全问题是转型期社会问题的一个方面,社会治理也就同样起到一定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公共安全问题中有专业方面的问题需要社会第三方机构的介入。现在公共安全问题,特别是环境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往往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政府需要有相对应的专业部门应对,但限于编制、经费等问题,部门设立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这时就需要一些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介入。第二,公共安全问题中社会稳定方面的问题通过社会组织进行预警。对所有国家来说,维稳是转型期社会的首要问题。而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安全问题,如群体性事件,伴着新技术的介入,往往有着爆发快、串联快、发酵快等特点,政府在对其进行治理中常常处于被动。如果将社会组织力量应用到这些方面,提前对群众进行疏导,让其以合理的方式反映诉求及政治参与欲望,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该类公共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同时也可以在问题出现之前,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预警。最后,在一些极端的公共安全问题上,如恐怖事件中,社会组织联动会提高管控效率、效果,达到全社会安全稳定的目标。

四、协同高效:社会参与下的政府对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治理

社会组织在解决转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上有着一定的效果,但是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组织的参与只是政府治理的补充,两者均不可以被彼此完全取代。真正高效地处理公共安全问题则是需要两者的协同互补,高效运作,这样才能让政府与社会组织发挥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一)政府为治理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提供“刚性”保障

虽然转型社会改变了原有的威权主义的社会结构,但政府的权威性还是不容易被质疑的。比如说,政府依旧是制定政策制度的主体。在社会治理上还会维持原有的“刚性”特点。这对解决转型期社会含公共安全问题十分重要。首先,政府为解决转型社会的公共安全问题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政府可以针对社会频现的公共安全问题制定有效并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使在处理公共安全问题上有“抓手”可以用。对公共安全问题通过制度来分类定性,再有针对性地解决,让治理转型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师出有名”。其次,政府为预防和应对公共安全问题提供执法权。有了相应的政策法律,就要求还要具备一个拥有执法权的管理队伍。这个队伍必然要归属于政府管理。虽然放权是现阶段政府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但执法权特别是对涉及到公共安全问题上的执法权一定要归属政府,才能保证社会稳定良性的发展,其原因不言而喻。公共安全问题一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加之转型社会的不稳定性,关于公共安全问题的一些行政权力一定要掌握政府手中。最后,政府保障关于公共安全问题政策法规的相对稳定。政府是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就要保证其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指的是,既要保证在一定时期内政策法规是稳定的,又要对政策法规进行一定的调整来适应多变的转型社会。这个相对稳定要在政府的管控下,这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发展。

(二)社会组织为应对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提供“柔性”支持

在转型社会中,社会组织的参与意愿和能力增强,为解决现实的公共安全问题提供一系列的支持。首先,社会组织为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转型社会是一个变化快的社会,加之当今社会的技术革命,应对一些公共安全问题需要的技术手段也在迅速革新。社会组织因为没有政府 机关部门相对烦琐的用人程序,所以可以快速地吸纳专业技术人员来应对日益高技术化的公共安全问题。其次,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更为客观的第三方力量,来解决公共安全问题。转型社会政府原有的威权主义受到挑战,加之种种原因造成的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所以在处理公共安全问题上,政府治理的可靠性受到质疑。这时就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介入,社会组织往往就可以承担这一任务。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体制之外的,所以不受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并且一些专业的社会组织在其专业领域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这对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国外的一些咨询公司和民调机构就是个例子。它们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往往是客观而专业的,给出的解决手段也是科学的。最后,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在解决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上,难免不把政府与群众之间对立起来。比如,城市发展的拆迁改造上,群众与政府意愿和利益预期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如果处理不好轻则影响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重则就会引发更为严重公共安全问题。社会组织的介入就会将政府从这个矛盾对立中解脱出来,由社会组织去做群众的工作,而政府只来协调社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这势必会大大降低公共安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总的来说社会组织为解决公共安全问题提供了“柔性”的“软件”支持。

(三)社会参与是在政府监管下进行

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安全问题治理要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虽然治理理论给社会组织很大的自由度,但是由于公共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和转型社会的时代特殊性,政府一定在某种程度上监管治理全过程。首先,公共安全问题是涉及到公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政府必须有所导向的治理,而不能完全放任给社会组织。这是对人民生命财产的负责任的态度。并且政府的监管可以保证在政策支持下的高效,也防止自由化的扩大。其次,转型社会的复杂性要求政府对社会问题有统一的监管。转型社会是多元的,复杂的,也是矛盾交织的。如果政府不加以控制,轻则社会发展出现停滞,如掉进“中等收入陷阱”,重则可能影响到国家的稳定。最后社会组织本身也希望政府对其进行监管。社会组织的运作应该在一定的既定框架之内,这个框架的设计往往是需要政府来考虑的,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组织的参与治理目的性和高效性。就像西方经济学中的“看不见的手”要与政府“看得见的手”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总的来说,社会参与治理模式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相互配合,协同高效的来应对各类问题。但由于转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有着自身的特点,这种配合还要以政府为主体或是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

从上述各种分析上来看,社会组织参与转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治理,是一个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也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政府要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社会组织快速健康的发展壮大。政府与社会组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来应对和解决转型社会中出现的含公共安全问题在内的各类社会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定度过转型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Welsh H A.Political Transi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J].Comparative Politics 1994-4: 381-382.

[2]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3-77

[3]otspeich R.Crime in the Transition Economies[J].Europe.Asia Studies,1995-4:558

[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社会治安治理方案范文4

可以说无锡供电公司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收获了不菲的成果和经验,但该项工作如何在传承中创新超越,高位进取,防止“小富即安、中等滞涨”,这是摆在公司面前现实而又重要的课题。为此,公司对四年来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总结,形成了《无锡供电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总结评估报告》,对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详细客观的分析评估。

深入剖析、找准差距

一是理念的普及传播需要深入。少数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惯干凭借主观意识判断,不能理解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内涵和深意。二是工作的价值创造需要增值。员工岗位创造的社会价值没有被深入挖掘,各利益相关方合作潜能没有得到较好的激发,公司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从而实现工作价值创造的增值。三是公司的价值输出需要优化。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各利益相关方对供电企业的要求、期望也越来越高,供电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与社会大众的关注和诉求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公司面临优化传播方式、输出工作价值,营造履责环境的任务。四是履责的价值追求需要共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在激励或约束条件、制度建设、机制体制尚不健全,全社会各利益相关方的履责意识有待形成共识并付诸实践。

明确方案,重点推进

公司坚持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深入贯彻落实国网公司推进“两个转变”的战略部署,全面融入省公司争当创建“两个一流”排头兵的目标愿景,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建设“四个无锡”(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的工作需要,深刻把握国网公司、省公司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推进公司社会责任工作转型)、核心要义(服务公司深化“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和具体要求(开展“15333”工程等),持续创新实践“点亮品质生活”的责任宣言、“∑(业务+改进)Re=工作∪价值”的责任工作观和“领导表率、专业融合、班组建设”的推进模式,按照“溯源头、谋长远、固根本、求共赢、重实践、创实效”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试点深化推进方案。

溯源头,传承责任理念。通过开展对前期试点工作的回顾,加强对系统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整合,传播国网公司、省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以及责任管理历程,组织学习《江苏省电力公司社会责任宣传手册》,召开试点深化推进会、组织领导干部专题培训、开展工作态度大讨论、策划“企业社会责任月”等多种方式宣贯深化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部署,凝聚深化试点工作的合力。

谋长远,优化顶层设计。深刻认识理解国网公司提出社会责任工作转型的根本所在,从制定公司可持续发展规划、完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以及有效服务和融入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完善和管理提升等重要工作入手着力优化完善无锡供电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的顶层设计,保证试点工作的正确方向和实际内容。

固根本,提升发展质量。将实施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负责任的规划、建设、运行、检修和营销,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为无锡地方提供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能源供应,满足无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深入探寻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与加强人力资源、财务资产、物资采购等日常管理工作的结合点和关键点,推动公司发展方式转变,促使各项管理从关注内部向带动外部延伸,从服务支撑企业运转到创造提升管理价值转变,保障电网企业核心价值、功能的全面实现。

求共赢,凝聚责任合力。进一步组织开展对公司内外部各利益相关方的梳理,加强对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研究分析,在综合考量各利益相关方资源要素、价值功能、自身优势和利益诉求等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创建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合作领域、激发合作潜能、创造综合价值。同时积极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宣传和倡导,积极向政府及有关社团、组织建议献策,助力无锡地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外在激励约束条件、机制体制的建设和完善,促进各利益相关方履责意识形成共识并付诸实践。

重实践,着力改进提升。一方面加强履责管理实践。遵循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客观规律,坚持“领导表率、专业融合、班组建设”的推进模式,加强对各部室、单位以及农电所和班组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工作的推动和指导,定期总结提炼公司各层级、各领域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另一方面是加强履责工作实践。加强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与公司安全生产、电网建设、营销服务、队伍建设等重要工作的有机融合,在具体的专业工作中融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同时,积极加强与系统内外部兄弟单位学习交流,改进工作方式、改善工作行为,提升工作业绩。

创实效,彰显工作实绩。一是提升工作价值。按照国网公司综合价值创造最大化理念和要求,挖掘公司工作的综合价值,体现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实际效用。二是优化价值输出。选择传播角度和重点,改进传播方式和手段,注重对公司价值和工作价值的宣传。加强沟通管理,增进公司内外、社会各方对公司工作的关心、理解和认同。三是提升品牌形象。深入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全力打造公司软实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争当建设“两个一流”的“排头兵”和助力建设“四个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电先锋”提供服务、保障和支撑。

优化提升、注重坚持

坚持正确认识,坚定信心。一方面我们深刻认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挑战性,另一方面我们也深刻认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科学性、创新性、必然性,无锡供电公司将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地践行责任之路、探索管理之道。

社会治安治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安保注射液;早产;护理

先兆早产是指妊娠不足37 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相继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防止早产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和提高新生儿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临床上一般遵循卧床休息、使用抑制宫缩药物、控制感染等治疗原则。儿盐酸利托君作为强有力的抑制宫缩的药物,可激动子宫平滑肌中的α2受体,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减少子宫的活动而延长妊娠期,从而达到防止早产的目的。鉴于这一点,临床上常用它来治疗先兆早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入住使用安保注射液的8例保胎患者中,20~28周39例,28~37周42例。使用输液泵泵入安保注射液治疗先兆早产,均收到良好的效果,无一例发生肺水肿、心功能衰竭及其他严重合并症。 达到安全准确用药。护理体会如下。

1.2 方法

1.2.1 药物配制方法 安宝1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稀释为100mg/500ml(0.2mg/ml)的溶液,糖尿病患者可用生理盐水稀释液。连接输液器,排空空气,准备好输液泵,待静脉输液用。

1.2.2 输液泵的使用方法 接电源,将配置好的溶液挂在医用泵架上,注意:输液瓶应高于患者心脏位置20~80cm。将输液器管连接输液泵卡槽内,打开电源开关,设定输液总量及每分钟滴数,然后按开始键即可使用。

1.2.3 输液泵的优点 输液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同时输液泵还能提高临床给药操作的效率。输液泵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计量准确、微量持续、给药均匀等特点。随着临床上输液泵的使用,静脉输注的药物的剂量及速度控制更加精细,它可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已达到最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

1.2.4 输液泵报警的常见原因 输液泵发生报警的常见原因:输液即将完毕报警、输注不畅、管道气泡报警、脱管、管道受压、电量不足、输液完毕等,发现输液泵报警时,护士应告知患者放松,不要紧张,及时查找原因,并做出相应处理。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①保持病室内清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②绝对卧床休息,宜左侧卧位,保证充足睡眠8~10h/d。③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饮食,多进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发生,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过大加重宫缩,切忌过饱,以免腹胀与宫缩混淆,影响治疗。④定时观察胎心音,观察宫缩、阴道流水、流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理并记录。⑤低流量间断给氧, 3次/d,每次30min.⑥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更改输液速度必须在医生的医嘱下才可以更改。⑦加强基础护理,对于长时间用药及卧床休息的患者,应勤翻身并按摩受压处,保持床被清洁干燥松软,严重时可给予气垫或气垫床,注意防止出现深静脉血栓,压疮等。

2.2 心理护理 ①此病关系到孩子的生命问题,健康问题等,患者及家属易出现忧郁、精神高度紧张、悲观失望担心的情绪,尤其每个患者都知道孕期用药要谨慎,所以用药前患者都会有所担心,药物是否有作用,所用药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一定影响,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护士在使用安保注射液时,必须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此药的目的,药效及药价等,此药是经过临床实践的,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介绍用安宝注射液成功的案例,以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②护士要多与患者交流、谈心,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以稳定患者的情绪,生活上给予关心与照顾,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使其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康复。③不论何时患者有疑问时护士要及时做出专业解答,消除其心理疑虑,如有不好的结果出现,患者也能正确乐观面对。

社会治安治理方案范文6

――骨科医院事件教训深刻非常值得深思

所谓医者怀父母之心,悬壶济世,本为世所称赞,然而医疗安全事故的出现,却让医患对立,引发医疗纠纷,让医院声誉毁于一旦。xx年12月24日xx骨科医院发生的医疗事故,再一次敲响了医疗事故猛于虎的警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事件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骨科医院发生的事件虽然未发生在我院,但教训极为深刻。xx年12月27日早晨我科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讨论了此事件。马红梅主任首先宣读了事件经过及张院长的指示。大家踊跃发言,深刻分析我们自己,针对我科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大家表示应从我们身边每件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爱岗敬业,牢固树立医疗安全意识,确保病人的安全,坚决杜绝一切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经过充分讨论,全体医护人员一致认为: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治理,即:要以加强医疗管理为中心,以提(kt250.com)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为重点,以转变传统观念为内容,以阻塞各种漏洞为方法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第一,规范医疗活动管理,建章立制,有章可循。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要坚决杜绝非法行医,要求人人持证上岗。经常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加强医疗管理,有章可循是防止医疗事故发生的中心环节。科室一定要加强医疗技术管理,要加强医疗护理质量指标。一定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使科室的医疗工作有条不紊的惯性运行。

第二,我们应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常规操作。首先,坚持首诊医生负责制。下级医生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一定要请示上级医生。同时进行医患双方的及时沟通交流,签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书等等。协助完成一些必要的检验及辅助检查。诊断依据要确凿,其次,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交作好记录。严格等级护理制度,勤巡病房,发现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在治疗操作中严格三查八对,严格无菌技术。妇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医疗安全是重中之重。

第三、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是预防医疗事故的重点措施。医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提高政治素质,就要在加强“四有”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医德教育。提高业务素质。搞好在职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