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围术期的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围术期的护理范文1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b)-059-01
乳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许多妇女都认为乳癌是对女性气质的一大威胁,加之手术切除组织伤口创面大,所以高质量、有计划地做好心理、生理及健康功能方面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5~2006年共收治乳癌患者70例,其中有1例为男性,其余均为女性。其中30~50岁者60例,50~70岁者10例。
1.2 治疗及转归
70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保乳手术10例,乳癌简化根治术60例。并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其中15例还辅助放射治疗,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活动度良好。有1例患者于术后1年余出现肺转移。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针对存在的恐惧心理以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的患者,着重介绍有关乳癌的治疗进展和治疗成功方面的信息。解释术前检查及准备的目的,告诉患者手术名称及方法。并适当解释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适,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合作。
2.2 饮食
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增强机体对手术的承受力。
2.3 特殊处理
若乳癌患者在妊娠期,应对其立即终止妊娠。哺乳期应立即断乳,并与产科联系,做好必要的配合工作。
2.4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主要检要器官的功能,如心、肺、肝、肾及凝血功能,嘱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3 术后护理
3.1 指导[1]
全身麻醉患者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有利于切口引流,改善呼吸,利于排尿。适当抬高患侧上肢,高出心脏水平位置10~15 cm,以利于淋巴和静脉回流,防止水肿发生。患肢制动3 d,以免腋窝皮瓣的滑动而影响愈合。
3.2 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注意监测呼吸、血压、脉搏、体温,保持呼吸通畅。
3.3 保持引流管通畅有效
乳癌根治术皮瓣剥离范围大,易积血积液,保持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注意观察创面渗血及有无皮瓣坏死。一般术后1~2 d,每天约50~100 ml引流液,以后逐渐减少,术后2~3 d,引流液每天少于20 ml,如无皮下积血积液,可拔除引流管。
3.4 切口观察
注意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及时检查敷料,患侧上肢禁止输血、输液、测血压,以免皮肤肿胀,注意观察患侧手臂的远端循环有否水肿,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5 功能锻炼
尽早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促进上肢血液循环,促使再生能力强的淋巴管形成侧支,使淋巴液回流恢复,以减轻患肢水肿,具体方法如下:术后3 d内活动掌指、腕关节,如伸指、握拳,3~7 d活动肘关节,如患侧手指摸对侧肩及同侧耳廓,7~10 d作肩部运动,后伸肩部,10 d后开始练习抬高患侧上肢,做手指爬墙运动,慢慢爬高,直至与肩平,并鼓励患者自己进餐,梳理头发,洗脸等动作,以尽快恢复患肢的功能。
4 出院指导
①创面愈合后,可清洗局部,以柔软毛巾轻轻擦干,避免损伤新愈合的组织,以冷霜轻轻涂于皮肤表面,防止干燥,并促使皮肤较快恢复正常,瘢痕处发痒时可涂滑石粉。②出院后不宜用患侧上肢测血压、静脉穿刺,避免皮肤破损,减少感染的发生,防止肢体肿胀。③避免用患侧上肢搬运提拉重物,患肢负重不能超过5 kg。④定期到医院复查,遵照医嘱坚持化疗或放疗。⑤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因妊娠常促使乳癌复发。⑥根治术后,为矫正胸部形体的改变,可配戴义乳或进行再造术。
[参考文献]
围术期的护理范文2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根治术; 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8-0071-03
肿瘤是少见的肿瘤,我国发病率为1/10万左右,占男性肿瘤的1.0%~1.5%,占泌尿系统肿瘤的5%,其中绝大部分病例是生殖细胞肿瘤,以15~35岁为高发年龄。精原细胞瘤是生殖细胞肿瘤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综合诊疗包括以现代影像学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监测为基础的术前诊断、外科手术和术后规范的联合放化疗,使精原细胞瘤的生存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60%提高到20世纪90年代的90%,从而被视为综合性治疗实体肿瘤的典范[1]。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例精原细胞瘤患者予精原细胞瘤根治术后,行放疗或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和综合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例肿瘤患者,年龄17~38岁,平均(25.14±3.30)岁;其中左侧9例,右侧5例,双侧1例;临床分期[2]:Ⅰ期11例,Ⅱa期1例,Ⅱb期3例。肿瘤标志物检测:甲种胎儿球蛋白(AFP)均在正常范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9.42±2.31)×103 U/L,乳酸脱氢酶LDH(396.51±28.32) U/L。均于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精原细胞瘤,其中伴有合体滋养细胞层细胞2例。依据梅骅等[3]的手术方法均予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心理护理 患者确诊肿瘤后,明显表现出焦虑、恐惧及悲观情绪,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对疾病本身、手术治疗及继后的放/化疗效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对生育功能及的担忧等,可导致患者放弃治疗。因此,需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治疗过程、手术方式、放/化疗的意义、方法及以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疑虑,使之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重视家属对患者的关心,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理解给患者以安慰和希望,缓解患者的恐惧感。医护人员及家属共同配合使患者在精神上有可依靠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治疗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的作用[4-5]。
1.2.1.2 术前准备 (1)检查心、肺、肝、肾功能及全身情况,以防发生意外。(2)加强术前训练,因肿瘤根治术通常需要切除会、腹股沟处的大量淋巴组织,术中缝合皮肤会产生术后不适,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卧床训练,用枕头垫衬减少过分活动来减少牵拉和缝线张力,使患者熟悉术后卧位及方法,减少术后不适[6]。(3)术前一晚灌肠,睡前口服舒乐安定,保证睡眠质量。术日晨禁食12 h,禁水6 h,术前30 min给予安定10 mg和阿托品25 mg肌内注射。
1.2.2 术后护理
1.2.2.1 一般护理 (1)术后给予去枕平卧6 h,头偏向一侧。严密观察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视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血压、脉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2)手术切口每天用0.5%聚维酮碘消毒,更换创可贴,1次/d。穿宽松衣服,活动时避免挤压切口[7]。
1.2.2.2 阴囊局部的观察和护理 阴囊组织结构疏松,术后容易出血,形成血肿,特别是淋巴切除术患者出血危险性更大,应当充分观察出血情况。在巡视患者和为患者换药过程中,认真观察皮肤颜色变化、阴囊有无肿胀、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血多时,及时更换敷料,防止切口感染。嘱患者平卧时拾高阴囊,预防对侧阴囊水肿。
1.2.2.3 预防术后泌尿系感染 术后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换药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尿道口的清洁,每天两次用消毒液擦拭外阴及尿道口、周围导尿过程中防止逆行感染。若有留置导尿者必须保持导尿管通畅,防止压迫、扭曲或脱落。护士巡视病房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有无血凝块、沉淀及尿管堵塞等。本组无一例出现泌尿系逆行感染。
1.2.2.4 饮食及排便护理 加强营养支持,进行饮食指导。若患者有排气则可进食流质食物,一般术后第2天即可进食,逐渐过渡到普食。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粗纤维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嘱患者多饮水,防止便秘,以防用力大便引起活动。
1.2.3 术后放、化疗护理
1.2.3.1 术后放、化疗方案 Ⅰ期精原细胞瘤辅放疗针对主动脉旁区域或联合同侧髂腹股沟区域的中等剂量(20~24 Gy),应在术后1个月内进行[1]。辅助化疗则选择单周期卡铂辅助化疗方案。Ⅱa/Ⅱb期术后放疗剂量分别是30 Gy和36 Gy,放射野从主动脉旁扩展到同侧的髂血管旁区域。对于不愿意接受放疗的Ⅱb期患者可以实施3个疗程BEP(顺铂、鬼臼乙叉苷和博来霉素)或4个疗程的EP(顺铂、鬼臼乙叉苷)化疗。
围术期的护理范文3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b)-0117-02
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手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1-3]。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89例患者及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手术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89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男58例,女31例,年龄18~78岁,平均46.8岁,作为腹腔镜组;选择同期行开腹手术患者81例,男52例,女29例,年龄20~79岁,平均47.3岁,作为开腹组。所有患者四肢健全、意识清楚、无活动障碍,术前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切片确诊为胃癌,排除晚期恶性肿瘤及手术不确定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双腿略分开,脐下缘切开,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肿瘤定位,清除周围淋巴结,经上腹部正中切口4~5 cm入腹,将胃拖出腹腔外,切除肿瘤,完成消化道重建。术后常规腹腔内放置引流管。
1.2.2 开腹胃癌根治术
取上腹部正中切口15~20 cm左绕脐入腹部,手术方法同腹腔镜手术。
1.3 围术期护理
1.3.1 开腹组
1.3.1.1 术前护理 (1)术前常规准备:完成血、尿常规、心电图等各项检查。术前1 d忌食易产气食品,进流质饮食,术前12 h开始禁食禁水,术前晚灌肠1次,排空积便,防止术中腹胀,干扰手术。术前放置胃管,以排空胃内容物,避免麻醉及手术中呕吐。术前做好皮肤清洁,用肥皂水清洗脐孔污垢,再常规碘伏棉签消毒,避免切口感染。(2)营养支持:加强营养,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及应激能力。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软食、半流食或流食,少食多餐。必要时静脉给予氨基酸、脂肪乳剂,同时补充葡萄糖、胰岛素及复合维生素制剂,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1.3.1.2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及: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况。术毕回病房后协助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待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卧位,及时消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4]。(2)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畅通,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定时挤压、及时更换引流袋,无明显引流液时拔出引流管。(3)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胃出血是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24 h内严密观察引流管内是否有血性液体,观察患者有无呕血或黑便,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注意观察腹腔引流情况,警惕吻合口漏的发生[5]。观察患者进食后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现象,判断是否发生吻合口梗阻,以便及时给予胃肠减压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4)饮食指导: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宜进食易消化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6]。禁食刺激性食物。
1.3.2 腹腔镜组
1.3.2.1 术前护理 同开腹组,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胃癌患者对其缺乏了解,常存在紧张、恐惧、抵触等负性情绪,因此,应加强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新技术的安全性和优势,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2.2 术后护理 同开腹组,优势在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轻微,胃肠功能恢复快,进食较开腹组早,拔管时间缩短,下床活动早,术后护理相对简单。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 < 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管拔出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 < 0.05),见表2。腹腔镜组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5.6%,开腹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1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优势明显,作为一种新技术,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前应完善各项检查,注重营养,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引流管情况,预防各类并发症,此外,还应重视心理护理。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较快,护理工作量大大减少,护理质量相应提高,不仅保证了手术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丁卫星,龚建平,杨平,等. 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71例临床报告[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8):716-718.
[2] 吴鸿根,黄顺荣.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附54例报告[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4):312-314.
[3] 余佩武,钱锋,罗华星,等.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8,7(1):38-40.
[4] 王鹤仙,周康玲.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1例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2011, 23(26):5532-5533.
[5] 唐华,徐亚香,蒋国庆.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0):6-7,9.
围术期的护理范文4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包皮环切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行包皮环切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对96患儿开展以患儿为中心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结果: 96例患儿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身心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对包皮环切术儿童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保障手术疗效,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不良身心症状,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患儿病情的进一步快速恢复。
【关键词】儿童包皮环切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包皮环切手段术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小手术,随着人们防病意识的加强,在儿童期甚至在新生儿期即可施行该手术[1]。因患儿的心理承受力较差,再加上恐惧、疼痛的影响,易对患儿的精神,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因父母缺乏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可导致一些并发症,增加患儿的痛苦,因此要加强包皮环切术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行包皮环切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和探讨儿童包皮环切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行包皮环切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96例患儿平均年龄7.6岁,其中先天性包茎36例,包皮过长60例,所有患儿均在局部麻醉下行包皮环切手术。采用根阻滞麻醉,仰卧位,用纹钳分离粘连,直至头与包皮完全分开。用0.5%碘伏溶液清洁包皮囊及头。若包皮口较紧,也可在背侧正中,剪开包皮少许,然后进行分离;背侧剪开:沿背侧正中线,在两把纹钳中间,纵形剪开背侧包皮,通过狭窄的包皮环口,至显露尿道外口即可;背侧中点固定:用5-0羊肠线固定背侧创缘尖端,留长线作牵引;腹侧纹钳钳夹系带两侧:同背侧方法;腹侧剪开:沿腹侧正中线,在两把纹钳中间,纵形剪开腹侧包皮至距冠状沟1cm左右即可;腹侧中点固定:同背侧中点固定;左侧包皮中点固定:提起钳夹左侧包皮的两把纹钳,在连接背腹侧中点的假象弧形线的下方约0.3cm处,横褥式贯穿缝合包皮内外板,外板面打结;剪除左侧多余包皮:经过左侧假象弧形线,剪除多余包皮;缝合左侧伤口:根据情况缝合左侧伤口5-7针;同法去除右侧多余包皮。
2 方法
2.1 术前护理:术前准备:做好器械准备,术前嘱患儿排尿。手术前夜及手术当日清洗外阴。常规查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掌握儿童的生命体征情况。心理护理:患儿在术中往往会因疼痛、恐惧、或不适而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此时,巡回护士应在患儿身边鼓励患儿,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他的疼痛和不适。术前最好能给患儿开放一条静脉通道,必要时可静脉给予少量镇静、镇痛药[1]。
2.2 术中护理:患儿仰卧位,暴露外阴,双上肢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局麻时尽量分散患儿注意力,让其顺利度过麻醉关。手术中主动和患儿说话,抚摸患儿的前额、耳朵等,让患儿在轻松、安然状态下做完手术。
2.3 术后护理:太后重点观察有无晕厥、出血、血肿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手术完毕后让患儿平卧休息。嘱患儿穿宽松内裤,避免患儿在行走或睡觉时因裤子或被子对的摩擦和压迫而引起疼痛。夏季应调节好环境温度,以减少出汗,保持创面干燥清洁[2]。嘱家长保持患儿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勿淋浴,注意休息。告之患儿及家属术后局部红肿、轻微疼痛不适属正常现象。术后1日内禁止弯腰、坐凳,防止纱布拽脱引起伤口出血和疼痛加剧。鼓励患儿多排尿,排尿时注意防止尿液渗湿纱布,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如遇排尿困难、出血及套扎环过早脱落、肿胀流脓等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处理[3]。
饮食护理 饮食上注意营养搭配,避免过度进食牛奶、糖等产酸、产气食物,合理搭配,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3]。
2 结果
术后一周随访,96例患儿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身心均得到良好的恢复。\对包皮环切术儿童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保障手术疗效,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不良身心症状,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患儿病情的进一步快速恢复。
3 讨论
包茎及包皮过长是男性较为常见的泌尿生殖器疾患,儿童长期包皮过长易引起包皮垢,诱发包皮炎、泌尿系感染、尿道狭窄、前列腺炎,甚至是肾功能衰竭及癌,包皮环切术对包茎、包皮过长引起的感染、癌变等疾患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而包皮环切术后的外科护理对手术的成功与否有重要意义[4]。护理人员在术前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护理,排除恐惧心理,术后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及其正确的护理,对促进伤口早期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家庭多是独生子,患儿家长对手术能否成功高度关注,对愈合及将来生活的影响过度担忧,因此完美的手术及美观的外型是手术成功的标志,而正确的心理护理及细致的护理工作则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为了确保手术成功,做好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不容忽视[5]。通过术前护理使患儿增强战胜疼痛的勇气;通过术中护理消除了患儿恐惧、焦虑心理,及时解决不适症状,将痛苦减轻到最低程度,使患儿均能主动配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护理的顺利进行,可以解除患儿及家长不必要的紧张情绪,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于莉,尚淑萍.儿童包皮环切术10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51-452.
[2] 张晓霞,简百录,乔少谊,高鹏.儿童包皮环切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07(4):1153-1154.
[3] 徐晓东,李仁勇,胡根德,格次.包皮环切术改进方法和措施治疗体会[J].科技,2009(11):876-878.
[4] 王应东,侬锦富,王宏,等.包皮环扎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6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2) :253-254.
[5] 李效恩.包皮环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18) :112-115.
围术期的护理范文5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作者单位:471000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随着腹腔镜设备及技术的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生理干扰不大、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1]。我院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进行护理取到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46例,其中男140例,女106例;年龄26~89岁,平均年龄62.3岁。胆囊息肉46例,胆囊结石102例,胆囊结石并胆囊息肉18例。慢性胆囊炎61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9例。将24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20例,护理路径组126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德国WOLF腹腔及配套设备,气管插管全麻下完成手术,气腹压力12~14 mm Hg。三孔法170例,四孔法76例。
1.3 临床护理路径 由医护人员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依据手术特性、患者状况结合本院情况制订最适当的有顺序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临床护理路径[2],护理人员依照临床护理路径执行。
1.4 观察内容 对两组病例治疗出院时采取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并进行满意度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
2 结果
常规护理组120例,护理路径组1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患者于出院时采取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并进行满意度对比。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n,%)
组别例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
常规护理组12050373372.5
护理路径组12610420298.41
注: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满意率比较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新型临床服务模式,是由各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医护人员针对特定疾病或手术共同订出的有顺序、有时间性和最适当的医疗服务程序,以加快康复,节约资源,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质量[3]。依据手术特性、患者状况结合本院情况制订最适当的有顺序的临床护理路径如下。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和配合。对手术方法不太了解,担心手术效果以及自身身体情况、常常产生心理负担[4]。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多巡视、多交谈、多安慰,与患者促膝谈心。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以通俗易懂且规范的语言讲解手术和疾病的有关知识。宣传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优点,并指出手术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的顾虑。
3.1.2 术前检查及护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对伴高血压的患者嘱其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在150/80 mm Hg以下;对患有心脏病的患者,经过护理上严格指导及按时服药物,控制到心功能一级;对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嘱患者戒烟酒,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行有效咳嗽。
3.1.3 术前准备 手术需在脐部右腋前线,右锁骨中线近肋缘分别戳口,所以术前必须清洁皮肤,术前1~2 d备皮。用松节油清洁腋窝,除去右腋窝过多的汗毛,防止污染手术野造成切口污染,备皮时勿损伤皮肤,尤其注意脐孔的清洁。可用乙醇去除脐孔污垢,防止污染手术造成切口感染。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术前肥皂水灌肠,留置胃管、尿管,避免肠胀气,使膀胱空虚,使手术顺利进行。
3.2 术后护理
3.2.1 及基础护理 术后患者麻醉尚未完全清醒时,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吸氧2 L/min,观察口腔内有无痰液。协助排痰,防止误吸堵塞呼吸道。密切观测血压、脉搏和氧饱和度。待患者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
3.2.2 人工气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吸氧6 h,提高氧分压,促使二氧化碳排除。若术中气腹压力升高引起皮下气肿,严重者可使腹腔内压增高,膈肌上升,胸腔、肺容积缩小,引起呼吸困难等[5]。所以术后全麻醒后一般取半卧位,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有无咳嗽、胸痛及皮下气肿等。二氧化碳气体积聚住膈下可产生碳酸而引起反射性肩背部酸痛,多在术后1~2 d发生,一般在短期内自行缓解。
3.2.3 腹腔引流管护理 胆囊切除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目的是引流渗液, 便于观察有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6]。护理中要保证引流管通畅, 妥善固定, 防止扭曲、打折, 指导患者变换卧位或活动时注意保护引流管, 以防脱出。保持腹腔引流管的无菌性, 每日更换引流袋, 引流袋应置于胆囊窝水平面以下,避免引流液逆流。
3.2.4 皮下气肿护理 少量皮下气肿予局部热敷,以加快吸收,一般1 d后可吸收消散,无须特殊处理。皮下气肿范围波及腋下、胸廓,用碘酒、乙醇消毒皮肤后,用针头穿刺排气,同时向穿刺方向推压排出积气。
3.2.5 恶心、呕吐护理 呕吐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及量;分析呕吐发生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及时处理[7]。症状一般较轻,经吸氧、静脉应用止吐药物后好转。但若出现频繁的呕吐并伴有腹胀、腹痛等。应考虑有腹膜炎等器质性病变发生。
通过两组病例观察,临床护理路径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同时对低年资护士有临床指导的作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的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和避免围术期并发症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王虹.临床路径.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6.
[2] 陈雪峰.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118例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9):979.
[3] 周智.急性胆囊炎综合治疗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6):1164.
[4] 方阳.老年人心理护理对策.护理研究, 2004,16(9):521.
[5] 袁玉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中国实用医药,2007,2(28):62.
围术期的护理范文6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围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我院从2009年—2011年来,200列经皮肾镜取石术临床资料,总结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16列并发严重出血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之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操作,精心的术后护理,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助于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出血,护理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在X线或B超引导下,将穿刺针经腰背部皮肤穿刺到达肾,再经此通道放入特制器械,进行肾和部分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主要包括肾结石,包括突发性结石、雏形结石和鹿角状结石,开放手术残留复发结石和输尿管结石长径1.5cm,因其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结石取尽率高、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1]等优点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接受。迟发出血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1 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男121例,女79例,年龄19-75岁,平均47岁。其中肾结石12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79例。肾结石中鹿角状结石4例。平均血尿时间2-4d。术后出血超过5 d累计出血约600 ml的有16例,此16例患者中肾皮质较厚、肾积水较少的8例;肾功能较差、尿素氮(BUN)大于18 mmol/L,肌酐大于(Cr)800 μmol/L的有7例;其中肝功异常凝血功能差1例。
2 手术方法
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前取截石位行患侧输尿管镜逆行插管.再改俯卧位,肾区腰部垫高,使腰背成一平面或拱形,使肋间隙增宽,在X线或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穿刺点的选择以能尽量取净结石及解除肾盂出口的梗阻为宜,以穿刺中盏最多。穿刺时通过输尿管导管逆行注水或造影剂使肾脏人工肾积水,穿刺成功后导入导丝,以筋膜扩张器从F8开始,以2F递增,扩张至16—18F,留置16—18F的Peel?away塑料薄鞘建立经皮肾操作通道[2],以8.0或9.8F输尿管硬镜通道进入集合系统,找到结石后用钬激光碎石机将结石击碎。利用灌注泵的水压和逆行注水将击碎的结石冲出或用取石钳夹出。所有病例术后均常规留置F6双J管及14—16F肾造瘘管。术后3d复查B超、尿路平片(KUB),了解手术效果。如结石一次不能取净需再次取石者,间隔1周再行二期取石。结石取净后3—5d拔除肾造瘘管。双J管于术后第2-4周拔除。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病情,向患者介绍,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新开展的微创手术,侵袭小,术后痛苦少恢复快,同时简单讲解手术的原理,方法,手术效果,并发症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3.1.2 术前准备 ①配合医生,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项,腹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等。②做好中断尿培养,有尿路感染者根据医嘱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积极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支炎等。③术前1d清洁皮肤,做好穿刺部位的皮肤准备。④术前6小时禁食水。⑤术前1小时摄术前定位片后,嘱患者卧床休息。定位片和以前的X光片一并带入手术室,以做比较。
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尿的程度,观察肾穿刺处伤口敷料情况,保持清洁,干燥,若有出血及渗出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及时更换。
3.2.2 保持留置尿管及肾造瘘管通畅,定时挤压,防止受压。扭曲,折叠。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若引流管引流不畅,可在无菌的条件下用生理盐水5毫升进行缓慢冲洗,生理盐水切忌超过5毫升。肾造瘘管拔管前2—3天闭管,观察有排尿困难,发热及腰腹胀痛等。拔管后3-4天督促患者每2-4h定时排尿。以免膀胱过度充盈。
3.2.3 术后禁食水,待肠道功能恢复后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大便通畅后应加强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
3.2.4 观察有无留置双J管引起的不良反应 如尿路刺激症状及尿液反流等,给予解痉治疗,调节,指导病人站立排尿,定时排空膀胱。鼓励患者多饮水,并观察有无细小结石排出。
3.2.5 并发症的观察:包括出血,感染,水电解质失衡,肾周积尿,肾周围脏器损伤等,以出血最为常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①术后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出现血尿加重及肾造瘘管引流液呈鲜红色,量有增无减或引流量剧增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嘱病人卧床制动,并立即夹闭肾造瘘管,并遵医嘱及时给予止血药如:白眉蛇毒血凝酶和卡洛磺钠等,如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休克早期的表现,应及时、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配合输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必要是行DSA。
②护理要点:
A嘱患者卧床休息一周。
B限制活动2周,建议休息1个月
C活动时弯腰弧度勿大于90度。
D需做二期手术者,嘱勿用力牵拉肾造瘘管。防止出血堵塞管道及肾造瘘管脱离。
E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F拔出肾造瘘管后。密切观察血尿及造瘘口出血情况,如突然出现大量的血尿和造瘘口出血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生积极处理。嘱患者卧床休息。
3.3 健康指导 嘱患者多饮水,强调按时拔出双J管重要性,定时来院拔出双J管。根据结石成分分析,调整饮食结构,预防结石再发。
4 结果
200例患者术后均按照常规的术后卧床休息,应用止血药,抗感染,明显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出血一般控制在2-4 d以内,16例患者出血超过5 d,其中1例最终采用了介入手术肾动脉造影并栓塞止血效果不佳,行肾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彻底止血痊愈出院。出血严重的16例患者经随访6个月,未有再次出血。同时也降低了结石的再发。
5 讨论
随着PCNL技术不断成熟,已成为泌尿外科领域很有价值的诊疗措施之一。无论开放手术还是微创手术,都存在手术风险。需要认真做好术前准备,科学的制定手术方案,娴熟的术中操作,严格的术后病情观察和及时有效处理办法,和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