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金融危机信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金融危机信息范文1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创新;监管制度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表象成因
美国的次级贷款主要由次级贷款发放机构根据各自制定的“保险矩阵”决定借款人的贷款利率,此矩阵主要包含风险评级、信用得分、贷款价值比、申请文件的完整性和收入等主要指标,借款人在这些方面的差别会使得借款利率相差甚远。次级贷款、尤其是浮动利率的次级贷款的信用风险远高于优级贷款,由于“贷款价值比”和“债务收入比”都较高,借款人对利率和房屋价格就变得相当敏感。引起美国次贷风暴的直接原因是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
第一,金融虚拟创新的过度膨胀。由于次级贷款发放机构通常无法通过吸收存款来获得资金,为获得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或避税等因素,这些机构把具有特定期限、利率等特征的次级贷款组成“资产池”,以此作为现金流支持,通过真实出售、破产隔离、信用增级等技术,发行“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抵押担保债券”,继而又衍生出大量个性化的“担保债务凭证”。次级贷款是上述信用衍生产品最初的基础资产,次级贷款的运行状况直接或间接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市场运行。一旦次级贷款发生危机,上述产品的市场将很难幸免于难。由于资产支持证券的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实体经济的波动将使这些信用衍生品市场及相关的金融市场产生更为剧烈的波动,而这就是目前次级贷款危机的症结所在。
第二,这些金融衍生产品都是在严格假定之下,依靠理论模型和人为参数定价,当假设不成立或者市场环境使参数设定有误时,根据模型结果进行交易将使投资者出现模型错误,从而可能造成重大损失。虚拟金融创新过度的同时,美国金融监管又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次级贷款审贷程序和标准极其宽松,使得大量不合格的高风险用户获得了贷款,美国多头的金融监管体系,监管标准不一、监管领域存在重叠和空白,联邦和各州都没有对次级贷款的法律规定。过于依赖详细的规则进行监管,没能采取持续的、原则导向和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方法,导致金融监管的反应滞后。
第三,美国社会消费文化的影响。过度消费使得美国近年储蓄率过低甚至为负,完全违背经济客观规律要求,导致消费和投资比例失衡、供求失衡,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调整,累积下去就产生问题。随还贷期到来和信贷紧缩,就出现消费和投资下降以及相对过剩并存。实体经济恶化,金融泡沫、金融风险及其他问题立刻显露,衰退和危机就成为必然。尽管短期中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长期持续的过度消费终究会产生问题,没有积累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消费。无论如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全社会整体消费长期超过产出的基础之上。
从宏观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储蓄等于投资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要求。在储蓄率过低情况下,不足的投资就只能依靠国外资本弥补。实体经济状况(消费、储蓄、投资等)决定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必须大体符合实体经济发展状况。所以,过小储蓄率本身意味社会经济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如果未能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加以解决,出现问题进而产生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乃至于全面的经济、社会危机,都是必然结局。
第四,美国政府的战争费用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联储采取持续、大幅的低利率政策,为全球的流动性创造提供了宽松条件,成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根源。正是由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供应泛滥,使得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美国,东亚和石油美元持有者成为主要的资本输出者和美元资产的持有者。同时,由于美国近些年来先后对科索沃地区和阿富汗用兵,尤其是对伊拉克的战争导致了美国政府向华尔街的银行借贷了大笔美元,以弥补军费开支和财政赤字。
第五,华尔街大鳄们在金融创新借口下的金融垄断。次级贷款这种“有毒”的金融创新产品是由华尔街的投行、券商和银行合作推出的。现代的金融垄断阶级,不仅包括了拥有巨额金融资本、支配金融产业的金融资本家,也包括拥有和垄断专业金融知识,从事金融公司经营的专业经理人,金融垄断阶级在美国是居于华尔街而掌控着社会金字塔最顶端的一小撮集团。金融投机所需要的复杂知识,金融业的高度信息不对称,使金融市场管制需要更高深和复杂的知识,这种知识远超过人们的经验和常识,甚至超过政府管理者及其监管人员的能力。尤其是在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的旗帜掩盖下,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更是肆意掠夺垄断利润。例如,在2004年美国主要的五家大券商联合主导,迫使美国证交会取消了对券商买卖证券业务负债的限制,这就使得金融机构可以合法实现过高的负债率,而这也是次贷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见金融垄断势力在金融危机中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甚而由于金融垄断者的贪婪而蓄意创造高风险的创新产品导致危机发生。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直接源于房地产业等实体经济的影响,在虚拟经济和金融市场被放大,又通过住房投资、居民消费和国际贸易等方面对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可能从供给和需求方面加大美国地产房屋价格的下跌压力。一方面,丧失赎回权比例的提高意味着贷款发放机构将处置更多作为抵押品的房屋,这将增加房屋供给。另一方面,为控制信用风险,贷款人可能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或者提高贷款标准从而压缩信贷规模,这将对住房需求起到抑制作用。供给增加和需求减少共同形成房价进一步下跌的压力,而这些都可能对住房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美国次级贷款可能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次级贷款的借款人并非全是低收入群体,其中部分借款人属于中等收入群体,这部分人债务状况对消费的影响相对于低收入群体更加显著。真实的消费者预期指数则达到35年来最低水平,反映美国的消费的确面临严峻的挑战。更令人不安的是,由于美国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它的下滑无疑将直接影响全球的消费需求,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动力。美国消费的下降也打击了从其它国家的进口,对美出口高度依赖的经济体面临着剧烈的调整。
第三,由美国次贷问题导致的金融危机可能通过美元的大幅贬值来制造全球的通货膨胀,从而导致中远期石油价格高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初期,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显著降低,整个金融市场上出现资金抽逃,而全球油价也一度发生恐慌性下跌。然而,美联储陆续推出的缓解危机的举措重新推动了油价上涨。目前,全球原油市场的炒作题材已经由供求缺口转变为美元贬值。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原油价格可能持续上涨,次贷危机或将成为超高油价时代到来的导火索。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已经扩散至其它领域,形成了信用危机,逐步由金融领域蔓延到经济领域。到2007年,非农业私人部门的就业水平已下降为负值,再创新低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乃至世界的房地产业、航运业、造船业、汽车制造、旅游业和民航的行业也都先后受到了不同的影响。
总体上,美国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消费品行业等受信用危机的影响较为突出,而装备制造业、石油开采及其服务业、信息技术业等则基本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由于全球油价暴涨和石油供应紧张的影响,出现了增长旺盛的局面。这也反映出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后多元化的格局。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由于金融全球化加剧,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日趋明显,受次级贷款危机的冲击日益明显,金融危机可能会给中国带来相关的潜在成本和风险,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十分突出。尤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出现次级贷款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干预措施,其货币政策直接对中国的宏观调控的走势、政策选择和政策力度等产生影响。为避免金融机构因流动性危机造成金融市场的震荡,美联储不断采取的措施恰恰又是造成这一危机的根源,即持续注入流动性,并大幅降低利率。显然,这种措施不可能化解因信用风险造成的危机,但它可以将危机的冲击转移至其它的美元持有者身上,因为这些政策造成的美元弱势将使得美联储及美国金融机构的债务缩水。而这无疑将增加全球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的不稳定性,加剧金融市场的震荡,削弱美元的国际信用,造成世界经济格局新的不平衡。
第二,国际资本通过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等形式跨境流动。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情形大不相同的是,中国已完全开放经常项目,资本跨境流动的监管已十分困难。境外资本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各种形式的经常项目流入境内,这从近几年急剧上升的短期外债可见一斑,短期外债已经超过60%,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误差与遗漏”项下的资本也急剧增加。由于对外资开放了QFII,允许其投资A股市场。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银行在华开展投资活动,而借投资银行的QFII通道流入的对冲基金也不在少数。
第三,美国经济增长的减速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受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其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中国作为其重要的贸易国家,在进出口和经济增长方面必然会受其巨大的影响。这种不确定性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四,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汇率的影响。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2007年的运行情况大致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走低;外汇即期交易日趋活跃、外汇远期和掉期交易量同比增长强劲、外币市场交易量同比增长显著。在次贷危机冲击下,2008年第一季度外汇市场发生的新变化包括: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进一步加快、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外汇市场交易持续活跃、衍生品交易增长较快等。而次贷危机也将对中国外汇市场产生如下深层次影响:一是升值压力和对热钱涌入的担忧可能带来更为严格的外汇控制措施;二是境内市场上外汇流动性收紧;三是外汇衍生产品价格波动性增强。
第五,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投资者的心理也产生影响,影响其市场预期。而且全球市场的投资者也对中国因素的关注越来越明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长以及企业盈利的前景日益重视。因此,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波动也相应对全球市场的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应该说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相互传递的、多途径的,也是目前中国管制资本的条件下形成联动的主要形式。一旦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那么各国经济将无一幸免。通过美元贬值制造全球通胀,已经成为美国主动选择的应对危机的手段。中国政府应对外生性通货膨胀压力保持高度警惕,将防止通胀作为第一要务。
四、政策建议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对于我国金融市场和相关经济领域的发展至少提供以下警示:
第一,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当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首先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其次是还款压力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第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模式需要反思,并认清房地产贷款市场存在的风险。目前,我国房地产贷款也存在着很多隐患,例如贷款首付比例较低及虚假信用,存在大量投机性借贷。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虚假操作的情况,超过支付能力的贷款不断增加,贷款利率增长快,导致部分债务人丧失支付能力,房价在飞涨后存在下跌趋势等。可以考虑借款人的不同信用,分离低收入阶层到房屋租赁市场和廉租市场。由于低收入阶层的信用风险一般较高,且对利率和房价较为敏感,严重依赖商业银行获得房屋抵押贷款,无疑将增加系统性风险。一方面,为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居住权,急需发展和健全房屋租赁市场和廉租市场予以配合。这一目标须与其它制度如个人及家庭财产的申报及登记制度与相应的税收监管制度配合,才可真正得以落实。另一方面,为防范银行系统的风险,则需严格控制商业银行对房屋贷款的发放标准及比例,限制预售期房的抵押贷款及开发贷款。
第三,随着金融国际化浪潮的涌动,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风险也更加复杂。中国加入WTO后国内银行业逐步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将在越来越广的业务范围与外资银行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我国的商业银行只有大力开展金融创新,才能摆脱在传统存贷业务上风险进一步积累的趋势,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提升自身的战略竞争优势。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金融风险的复杂化,我国也迫切的需要既能保持金融稳定又能保障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商业银行监管制度。在重视外部金融监管和政府规制的同时,更要严格银行等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尤其是对于衍生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一定要谨慎,监管机构和规制部门要不断学习、灵活监管、审慎对待。
金融创新行为的动机从本质上看源于金融机构的逐利动机。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盈利空间缩小,因而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将不断的寻求金融创新。从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的博弈来理解金融创新,各个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是为了寻求逃避监管法规后的丰厚利润和市场占有。因此,为开拓市场而进行的金融创新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并且和监管活动之间存在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动态博弈过程,即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金融创新仍需继续推动。同时,还应对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加强监管,严控风险,如在制定各种政策时,严格控制杠杆交易的上限,避免利用杠杆效应过度,避免单一市场风险向其它市场传染。在金融监管中也要注意金融垄断行为,采取措施,制定金融行业的反垄断法律法规,防止少数金融垄断者以金融创新为借口行贪婪掠夺财富之实。
第四,加强监管的全球性协调。对冲基金、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银行等机构,在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活动以及危机向全球蔓延的特点,再次将监管的全球性协调提到重要位置。美国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已经明显地影响着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项目管制短期内也许避免直接冲击,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其负面影响。因此,不能对此存有侥幸心理,而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加强金融监管的全球协调。
参考文献
[1]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2007、2008年研究报告.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7年、2008年研究报告.
[3]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7年、2008年货币政策报告.
[4] [美]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四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国际金融危机信息范文2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 风险防范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引起了全球经济增速的减缓甚至是衰退,其中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遭受重大打击。西方银行的纷纷倒闭及破产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给我们银行风险管理带来许多思考。
一、我国商业银行与欧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和欧美商业银行向比,在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体制、风险管理监管及风险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一)风险管理理念的比较
国外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丰要有以下内容:一是管理层必须有清晰的有效发展战略和控制风险的决策;二是客户至上与市场营销的理念;三是追求盈利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四是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控制风险成为全行员工的工作,每个员工都要有风险管理意识,并将个人收入与业务经营成果挂钩,从源头上制约风险;五是投入大量的费用用于员工培训和激励,以塑造自身的风险文化。
相对于国外银行业,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在风险管理理念上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过分看重商业银行经营规模,而对利润资产质量等质的认识不足;二是风险管理理念尚未到位,仍以信用风险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三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四是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形成,个人风险管理意识缺乏。
(二)风险管理体制的比较
欧美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银行管理结构。它们一般都是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组建,其产权清晰、制度完善、运作规范、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健全有效,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欧美商业银行实行多层次的风险管理,监事会、董事会能够通过具体部门对经营者形成无形的监督压力,促使经营者谨慎经营。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实行了股份制改造,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实施有效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及市场调控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的独立性差,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风险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风险管理队伍不强,特别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等。
(二)风险管理监管的比较
西方银行业风险监督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政府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监管。主要监管方式为美国为代表的以法规为准绳的规范化监管方式。整体上,对银行业监管更趋严密规范,监管内容更为全面;二是外部的社会监管。不仅依靠政府监管机构的力量,还充分调动行业自律组织及社会审计力量,形成多方监督格局;三是监管的国际合作方面。西方国家监管国际合作加强,经常组织会议对于银行业经营中的矛盾及问题加以协调解决,并共同制定一些适用于各方的准则以便遵照执行。
相对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外部监管仍旧比较薄弱,监管方式和手段不适应形式发展需要。监管责任没有落实到高级管理人员和岗位负责人,许多问题暴漏后才发现。信息披露还不规范、不完备,对于风险信息披露尤其不充分。市场对银行经营管理监督约束有待加强。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新世纪的金融危机,已经给全球的经济造成了重创。表面看来,次贷危机是由美国低收入者的房贷引发的。实质上,源于刺激经济的目标下,过度的信贷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终致危机恶化。而贯穿始终的无论是金融机构、监管者和个人都存在忽视风险管理的因素。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有四点:过度证券化;信用评级机构推波助澜;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利率的增高;监管机构不力。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特别是银行产生很大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房地产信贷风险压力加大
我国的房地产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非常高,所有风险都放在银行身上。房地产“绑架’璋艮行,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过高,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自由资金非常薄弱,房地产开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我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资金的比率在70%以上。造成这种银行被房地产“绑架”的格局,与银行风险意识薄弱有关。截止2008年8月我国银行业对房地产贷款的总规模为3.4万亿元,占同期银行贷款总额的近30%,在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泡沫的情况下,银行业丝毫觉察不到房地产贷款存在巨大风险
在我国众多房地产企业中,自有资金达到35%的企业不到20%,只能依靠外部融资满足项目资金的内在需要。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开发商的自有资金逐年下降。以上海为例,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2001年为18.84%,2002年为l7.53,2003年为16.94%。由于房价上涨,开发商获得高额回报,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开发商进入,导致更多的银行贷款进入房地产行业,从而给银行业带来更大风险。
(二)外汇市场的变化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后,外汇市场一天的波动就能达到2-3%。与此同时美元指数跌至l5年的最低点。与美元贬值相对的就是其他货币的升值。对我国而言,购买美国证券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将显著增加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我国经济贸易依存度较高。200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7.7%,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国,以及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水平,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海外市场对中国GDP贡献率为9%,为全球最高。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为14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为贸易规模的历史最大降幅,其中进口513.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出口904.5亿美元,同比下降17.5%。因此,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很大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通过前面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以及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归纳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有:
(一)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目前商业银行对于基层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控制力较为薄弱,一方面要依赖信息技术建立整个银行共享的风险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另一方面要建立多层次的风险预警体系,既要关注整个宏观经济的变化,又要了解行业经济的波动;既要审慎对待地区风险,又要防范客户自身和授信产品存在的风险,实现五个层次的预警,及职能改革经济走势的预警、行业风险指数的预警、品种风险指数的预警、地区风险指数的预警和客户风险指数的预警。
(二)优化银行信贷资产结构,分散风险
面对宏观调控,银行业应主动适应,即使调整策略,在宏观调控中寻求发展机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把鸡蛋分散在多个篮子中”,以分散风险。另外,商业银行应正确把握贷款投向,切实加大贷款封闭管理执行力度。以重点产品和优质客户为营销对象,实行差别化的产品准入、客户准入和区域准入策略,促进信贷结构的优化,强化风险控制力,进一步改善贷款质量,同时要强化大局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三)坚持“谨慎经营”的原则进行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为适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需进行多方面的金融创新。但是无法忽略金融创新带来的巨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这更使我们认识到金融创新要合理,“审慎经营”。这提醒我们:把握好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关系,一方面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不能因噎废食;另一方面一定要跟银行本身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相匹配。在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同时实现盈利和发展。
(四)完善并实施严格的金融监管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要加强金融监管。监管机构之间及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之间进一步健全完善协调机制,重点加强对金融企业法人、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和考核。继续协助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关键是要建立和落实信贷责任制,有效控制新增不良贷款。防范化解处置不良资产带来的损失和可能产生的财政风险或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1] 杨绍平、杨宇: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住房金融业务的启示[J].现代商业银行导论,2008(10).
[2] 王华:关于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问题的若干思考[J].现代商业银行导论,2008(10).
国际金融危机信息范文3
一、券商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于券商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为证券经销商向投资者推销证券或金融产品,但并不充分说明风险,只是一味的描述收益,使投资者在没有掌握有关风险的充分信息的前提下投资购买。国际上轰动一时的麦道夫金融诈骗案,就是麦道夫利用投资者不了解投资项目的缺点,以连续几年的虚假盈利报告诱使投资者大量买入其基金,使不断加入的投资者的资金成为之前投资者的赢利,受害人不乏如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欧洲最大的对冲基金ManGroup等知名投资者。如果说中小投资者损失是由于不了解宏观经济状况或缺乏判断力,那么这些金融巨头的损失只能说明他们根本不清楚麦道夫的“基金”究竟在投资什么,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即麦道夫根本没有告之。若不是金融危机使得投资者要求提现,这个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骗局还将会持续下去。此外,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大量次级房贷债券,及相关衍生产品的投资者也是在没有被充分告之风险的前提下购买,导致损失惨重。
我国的证券市场也面临着这方面的威胁。一方面庄家利用掌握的相关关键信息恶意炒作,套牢中小投资者。另一方面,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特别是A股市场的公司,不仅没有利用有限的信息披露机制,来降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反而利用股民不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难以辨别公司年度报告真假这一缺陷,做假账来欺骗投资者。相比A股市场,新生的创业板面临更大的风险。由于进入创业板本身的限制相比于上市而言要小,如上市公司上市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而创业板的企业在进入创业板前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适合中小企业筹资,但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渠道相比上市公司而言更加困难,因此难免一些公司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散播虚假的信息,吸引投资者的资金。对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应该加强信息披露机制。我国证监会已经于2007年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但是在实践当中“有法不依”依然存在,如上市公司向部分投资者私下散播信息,使其借机拉抬股价或抢先出货等。因此管理机构应依法进一步强化对于信息披露工作的监督,严格规范券商的行为。对于创业板,监督机构应当严格审查进入创业板的企业的财务情况,对于保荐人的资质也要严加审核,杜绝“创业板”中诸如企业串通保荐人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的欺诈行为。此外,作为投资者,也应当不断学习金融知识,在进行投资之前积极主动去了解所购产品,避免盲目投资和从众心理。
二、金融创新者与金融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另一个信息不对称就是金融创新者与金融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或者说是金融监管者对金融创新的不了解。这使得金融监管者很难根据已有的掌握的信息,有效的管理市场,进而造成意料之外的风险。具体地说,金融危机中拥有大量房贷资产的,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把一些信贷产品证券化后,再进行一定的结构组合后卖出,这属于金融创新的范畴。这些结构性产品在经过各种捆绑和放大组合之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透明度,离最初的信贷产品越来越远,管理机构在对这种很复杂的信贷产品进行评级和资格审核的时候,已经很难根据最初的产品统计数据,全面掌握基础信贷的情况,这必然会导致缺乏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些金融产品当中加大系统性风险的不利因素在被忽略的情况下,就会被导入到原本平稳的市场当中。
我国虽然现在的衍生产品还没有像发达国家一样,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出,由于金融创新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潜在的危险也在逐渐显现出来。我国最近的创新,例如融资融券,根据推出的目的来看,确实能够起到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压力,特别是在萧条的时期。但是如果监管机构疏于对创新的管理,由于融资融券相比一般的股票交易不确定性更大,并且有资金放大的功能,一些人利用内部消息进行投资,很容易造成证券市场更大的波动,加大系统性风险。因此,监管机构要加强对于融资融券人的资格的审查,特别是对保证金和信用额度的问题等都要有严格的规定。我国的金融监管人员要及时了解新的金融创新,丰富知识储备,认真审核金融创新的项目,并对金融创新进行严格的管理。特别是在一项金融创新推向市场之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和调查,并对金融创新的优劣进行评估,以便对金融创新进行适当的修正与调整,避免市场因为创新的透明度低或者创新偏离原本的效用而使证券市场遭受不必要的系统性风险。
三、政府与证券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除了监管者,投资者等传统金融市场主体外,政府与证券市场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政府在宏观调控时没有了解证券市场的运行情况,造成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之间的不正常相互影响。在金融危机的初期,由于对证券市场自愈能力的盲目信任,美国政府没有充分了解证券市场潜在危险的信息,一味强调自由化,竞争化,对于危机的扩散听之任之。希望凭借证券市场本身的调节能力恢复,不会波及宏观经济的运行,因而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以至于将危机扩大,进而波及全世界。事实已经证明,这次金融危机是因为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造成的,是不可能依靠市场自己恢复的,需要外力的介入来恢复正常的市场秩序。如果美国政府在经济危机的征兆刚刚表现的初期,就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管制,虽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但至少可以减小经济危机的威力和波及的范围。美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不得力,以致金融危机范围扩展至全世界。
联系到我国的市场。中国现在的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不过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而言还很年轻。虽然逐步市场化是我国在近十年一直在进行的一项改革工作,但是仍是政策导向型市场。仅以股改为例,我国的股改已经进行了几年的时间,但是相当多的国有大型上市公司还存在为数不少的非流通股,而这些存在非流通的股票的上市公司多业绩稳定,受人追捧,且多数股票都是各个板块的“绩优股”,他们股价的变化对于整个行业的股价浮动都有一定的导向性,而国有的性质就更决定了他们的业绩更容易受国家政策的控制,这也就意味着我国股价整体的涨跌相比西方国家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我国政府应该更深入了解证券市场。政府的相关经济决策人都要第一时间掌握证券市场的重要信息,保证宏观调控时证券市场不会受宏观政策的不正常影响,使更不能出台政策干预证券市场价格的涨跌,而是维持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从而保证宏观经济运行平稳的同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公平、效率、有序和共赢的市场目标的实现,进而使我国的证券市场不断成熟。
国际金融危机信息范文4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新形势 国有煤炭企业 财务会计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国有煤炭企业发展面临新形势
1、煤炭需求加大,产品价格上升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经济的好转,以及企业开工的明显回升,全社会对能源需求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这也使得煤炭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受制于各地大力推动安全生产、山西等主要煤产地实施行业整合等因素的影响,煤炭整体而言供需偏紧,煤炭价格更是连续攀升,截止到2011年6月17日,环渤海动力煤已经连续13周上涨。这表明整体而言煤炭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不断好转。
2、融资难度加大,成本上升
2009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61.15%,且负债总额达到11036.82亿元,如此庞大的负债规模,表明国有煤炭企业对外部的资金需求相对较大。但当前我国连续紧缩市场流动性,2011年以来每个月提高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从而使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高位,且不排除未来进一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行动,这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供放贷的资本数额大为减少,从而使得煤炭企业要获取资金的支持难度加大,成本上升。此外,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还多次提高存贷款利率,这就使得煤炭企业负债成本直接增加。
3、物价、汇率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当前,我国物价上涨趋势尚未得到明显扭转,物价水平整体维持高位,这就使得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升。特别是,当前,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凸显,从事煤炭挖掘的简单劳动力资源紧张,且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就使得煤炭企业不仅面临要素短缺的情况,而且面临成本上升的难题。此外,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不断加大,总体而言人民币不断升值,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
4、企业转型发展压力加大
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数量达到8798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达到827个,“十二五”时期,我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将会加快,国有煤矿的绝对比重将进一步提升。但是,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压力将会加大,国家将会要求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大幅提升,科技对煤炭企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这些新的发展形势,将对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二、新形势对国有煤炭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分析
1、财务预算难度加大
首先,从预算编制来看,由于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因此,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必须能更加准确的把握外部形势的变化,以更加专业的姿态来分析外部形势的变化对煤炭企业的影响,从而做好预算编制。其次,从预算执行来看,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难于受到控制,从而,使得预算执行中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如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部门预算支出超出控制等。
2、会计核算面临新挑战
首先,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煤炭行业的上下游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难度加大,甚至陷入破产的境地,这就有可能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从而使得会计核算难度加大。其次,由于物价变动等使得资产贬值速度加快,而且后金融危机时期技术创新活跃也可能使得煤炭企业的技术投入出现迅速贬值等情况,这也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了难题。
3、会计社会责任凸显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煤炭企业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自身的生产经营随时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并且煤炭企业并购活动活跃,这就使得煤炭企业有诸多重大事项需要向社会及时、真实、有效的进行披露,从而履行会计社会责任。但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国有煤炭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模式等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财务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就使得会计社会责任的履行面临挑战。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国有煤炭企业加强和改善财务会计工作的应对策略
1、加强调研强化分析
首先,财务会计部门要加强对行业发展环境的分析,要积极跟踪后金融危机时期全国乃至全球煤炭行业发展动态,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动,研究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分析其对国有煤炭企业的影响,从而为财务会计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其次,要加强对企业资金环境的分析,特别是要对投融资环境的分析,要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探讨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的生存环境,从而研究企业资金链条的安全性,并做好积极的应对方案。
2、加强人才培训
首先,要通过加大培训投入,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与高校、中介机构进行合作,积极的开展培训活动,强化对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其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各项会计处理的能力。其次,要强化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育,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警示教育,营造良好的从业氛围等方式,不断提高其职业素养,提高其履行会计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水平。
3、强化内部控制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煤炭企业要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完善资金划拨与使用、投融资决策、赊销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其次,要强化监督和管理。国家有关审计机关、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财务会计部门的审计工作,进一步强化内部的监督与管理。
4、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信息共享
首先,企业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和协调,以此来增进彼此的了解,特别是在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都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要通过沟通协调来加快资金的回笼,并更多的采取信用的方式购买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其次,要建立一种会计信息共享制度。通过与上下游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共享,引进相互监督、高度协作的管理模式来进行信息的沟通和协调,从而提高财务会计部门的掌控能力,以及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危机信息范文5
一、中国目前没有系统的“金融安全法律”理论体系
受大陆法系传统法学思想体系影响,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法学理论中,主要强调的是调整平等主体法律关系的民商法和调整不平等主体法律关系的行政法。以应对经济危机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和保障金融安全为基本研究对象的金融法理论研究非常薄弱,甚至许多研究经济法的学者也不认为经济法的核心是经济危机应对法和经济安全保障法,研究金融法的学者则更少总结金融法的完整理论体系,将金融安全作为金融法的基本指导原则,并统领全部金融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即使在这方面有部分研究成果也主要是立足于国内,研究国内经济和金融安全的。事实上我们已经是WTO成员,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国际贸易主体。但是,在中国的法学理论中,还基本上没有系统的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理论。理论是行动的指导,没有能够防止国内金融危机的理论,就难以有完善的国内金融安全法制;没有能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理论,更难以有完善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法律对策;没有完善的法律对策就难以保证金融安全和秩序。如诺思在《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中阐述的那样:人类发展的各种合作和竞争的形式及实施将人类活动组织起来的规章的那些制度,正是经济史的中心。这些规章不仅阐明了指导和决定经济活动的激励制度和抑制制度,而且决定着一个社会基本的福利和收入分配。
二、中国目前没有完善的“金融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主要是在学习经济和金融先进国家的经验,这也反映在我们的具体金融法律建设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大量的金融立法。到目前为止,中国颁布的金融法律已经有9部,修改金融法5次,平均每年都有一次重要的金融立法或修法任务。此外,中国现行的金融条例、规章和司法解释有一百多部,初步形成了中国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这些法律、法规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外国经验的结果。现在,外国的法律经验成了教训,我们也不得不对中国现有的法律体系进行检讨。总的说来,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在金融安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应对国内金融危机的法规体系不完善,金融安全缺少系统的法律保障
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首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国内金融状况。如果国内金融状况本身就不稳定,一旦国际金融体系出现问题就会迅速波及到国内。并且,还可能成为加剧国际金融危机的因素。因此,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必须完善应对国内金融危机的法规体系。就本次由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所引发的全球危机来讲,它首先是由美国国内应对金融危机的法规体系不完善才发生的,并由美国金融市场波及到全世界的。
就中国目前情况来看,应对国内金融危机法规体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个社会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金融经济缺少一个稳定运行的法治环境;二是整个社会的信用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各部门的信用信息不完整,决策机构难以取得全面的信用信息;三是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难以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四是金融监管法律不完善,监管机关法律上没有独立性,使金融调控和监管受到行政部门的极大干扰,难以保证其将金融安全作为主要调控和监管目标;五是没有引发金融危机的法律责任体系,引发金融危机的主体既不承担法律责任,也没有责任追究机制,难以从法律责任上防止引发金融危机;六是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法律体系不完善,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
(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法律制度缺失,国际金融安全基本无法律保护
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全面开放,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使中国经济和金融同国际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国际统一市场的条件下,中国已经是国际市场中的一个重要主体,国际市场上的任何波动都会对中国的国内经济和金融构成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法律体系,以在国际金融或经济危机的条件下保护国内金融和经济的基本安全,保持国内经济和金融的基本稳定。
就中国目前情况来看,基本上没有系统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法律体系,中国的国际金融安全基本上没有法律保护。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基本上没有对外投资的风险控制法律机制,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约束法律机制,一旦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持有的外国资产会受到重大损失;二是没有完善的外商投资风险控制法律机制,一旦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外商在中国境内的资产很可能成为被执行的对象,使中国自身受到较大的损失;三是基本上没有完善的跨境破产法律机制,使外国企业破产可能直接危及到中国债权人的利益;四是没有在国际法律体系中形成有利于中国的风险传递法律机制,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中国只能处于被动地位;五是没有建立起人民币的国际化流通法律机制,使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我们不能转嫁危机。
(三)没有系统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和突发金融事件处置法律体系,不能及时发现可能爆发的金融危机,或发生金融危机而没有可以依据的处置法律
目前,中国基本上没有系统的金融风险预警和突发性金融事件处置法律体系。就国内来看,中国没有专门的金融风险预警法律体系,没有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预警监督检测体系、警告级别体系以及突发金融事件处置法律体系;既没有程序法方面处置程序规范,也没有实体法方面的处置方法和主体责任规范;发生问题只能采取行政手段临时处理。
从国际情况来看,中国没有对世界主要市场的金融风险监督检测法律体系,没有对国际金融风险的警告标准,没有专门负责对国际金融风险提出投资警告的机构,更没有任何主体对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没有预警而承担法律责任。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中国没有财产保全方面的法律规定,没有应对的法律程序、法定方法和应对主体的规定。
三、完善中国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构建中国金融安全对策的法学理论体系
构建中国金融安全对策的法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应对金融危机的法学理论基础,它具体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金融安全的法律地位理论。在效率原则、秩序原则、安全原则和公平原则中,金融安全原则应是其中的主要原则,安全有助于使人们享有生命、财产、自由和平等等其他价值的状况稳定化并尽可能地继续下去。没有金融安全就难以有真正的金融效率、秩序和公平。二是金融安全的法律环境理论。金融安全必须依据一个基本的法律环境,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法制环境,难以实现真正的金融安全。三是金融安全的法律控制理论,包括对金融主体的控制、金融创新的控制、金融运行的控制和风险处置的控制。四是金融安全的国际法律理论,包括中国对外投资的风险控制、外商投资的风险控制、跨境破产的风险控制,以及通过人民币国际流通机制的确立所能够实现的风险转嫁理论。
(二)完善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法律规范体系
耶林指出,目的是全部法的创造者,每条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事实上的动机,“法是以强制作为保障的社会目的体系”。“法规范始终在追寻特定目的, 目的性思考是由目标出发的思考;它同时也是一种由较高位阶的总体出发所作的思考”。
金融危机的具体法律规范体系,应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要完善中国的国内金融危机应对法律规范体系,它是保证国内不出现金融危机,或出现金融危机能够从容应对的法律对策。具体包括,完善中国现有的法制环境,完善中国现行的信用信息体系,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制度体系,完善金融创新控制体系,完善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风险隔离制度体系,完善金融业内部风险隔离制度体系,完善金融监管和调控法律体系,以及建立金融机构自身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危机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体系。
二是建立中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应对法律规范体系,它是在国内没有出现金融危机,而是在国际上出现金融危机的条件下,中国应对该危机的法律对策。具体包括,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控制制度,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风险控制制度;外商投资企业的风险控制制度,跨境破产的法律控制机制,国际金融风险传递的隔离法律规范,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转嫁控制法律规范。
国际金融危机信息范文6
关键词:东南亚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香港对外贸易
1、引言
金融危机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特征之一。1997年由国际投机资金冲击泰国货币泰铢而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平均贬值25%-70%(何慧君,1998),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的香港为维持汇率稳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亚洲地区及受此影响的其他国家经济衰退也对香港的对外贸易造成了巨大损失,香港对外贸易出现了将近一年的负增长。两次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及其重要的影响,但由于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范围不同,导致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机制也有差别,香港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措施也不同,通过对比两次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有利于香港在世界经济运行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和政策,从而更好的应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
国际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到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再到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佛农的产品周期理论等,理论界对国际贸易的运行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际贸易属于一种经济活动,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波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活动。Cantor和Mark(1998)、Baxter和Crucini(1995)等人的早期研究确认了国际经济波动中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和合理性。石红莲(2010)认为在全球化经济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的经济波动都会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进而向全球范围扩散。经济波动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以及资讯等渠道传导的。陈学彬、徐明东(2010)金融危机短期内对国际贸易最直接的两个主要影响渠道为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王会强、(2010)重要从收入、价格、汇率、外商投资等方面研究了金融危机对河北省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其对外贸易的三个部分比较分析两次金融危机对其影响。
2、对外贸易指标变化比较
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不但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还可以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促进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衡量对外贸易的指标主要有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价格指数、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以及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等,金融危机通过影响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周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环境以及汇率等方面作用于对外贸易。本文主要从两次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等三个指标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2.1 对外贸易规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贸易额进入全球前十,并成为世界最大的转口贸易地。金融危机影响对外贸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外贸规模的减小,东南亚金融危机中,1998年1月份香港进口和转口贸易开始出现负增长,1997年11月开始出现港产品出口负增长,并持续十多个月。国际金融危机中,港产品出口负增长首次负增长出现于2008年3月,进口和转口贸易均于2008年11月开始负增长,并持续将近一年。分别取两次金融危机周期中三年的月度贸易额增长率,东南亚金融危机从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国际金融危机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其进口贸易、港产品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增长率变化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见,两次金融危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港对外贸易规模,但是影响的范围和时间长度却不同。国际金融危机对香港贸易的影响力度明显比东南亚金融危机强,但后者影响持续的时间更长,国际金融危机中,进口贸易增长率最大降幅为22.74%,港产品贸易增长率最大降幅为50.64%,转口贸易增长率最大降幅为22.44%,而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进口贸易增长率最大降幅为22.38%,港产品贸易增长率最大降幅为21.96%,转口贸易增长率最大降幅为16.73%。国际金融危机中,进口贸易负增长持续了12个月,港产品出口贸易负增长持续了22个月,转口贸易负增长持续了12个月,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进口贸易负增长持续了16个月,港产品出口贸易负增长持续了26个月,转口贸易负增长持续了15个月。此外,两次金融危机周期中,国际金融危机对香港贸易影响波动明显大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对港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先于进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可见,国际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属于暂时性的冲击,而东南亚金融危机则属于长久的影响。
2.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说明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或地区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从两次金融危机周期中分别取6个月香港十个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额增长率数据,如表3所示。
从表3可见,香港进口贸易中,东南亚金融危机主要影响的是香港从日本、台湾、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瑞士以及泰国等国家的进口,而从中国内地和韩国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国际金融危机中,主要影响香港从中国内地、日本、新加坡、韩国和瑞士等国家,而从台湾、美国、马来西亚、印度和泰国等国家的进口影响则相对较小。港产品出口贸易中,东南亚金融危机主要影响香港与中国内地、新加坡、日本、韩国、澳门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对香港与美国、台湾、瑞士和英国等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影响不明显;国际金融危机对与香港贸易的前十大国家和地区都有较大影响,但影响的时间先后有差别,对香港与瑞士、澳门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影响相对较晚一点。转口贸易去向中,东南亚金融危机对香港与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和越南的贸易影响比较大,与中国内地、美国、德国、台湾和英国等国家的影响较小,而与英国的贸易额还处于上升之中;国际金融危机对香港与美国、德国、韩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影响比较明显,对香港与中国内地、日本、印度、台湾和越南等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影响较小。
2.3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状况和贸易政策决定的。香港实行高度开放的贸易政策,服务业发达,制造业份额相对比较小,使得香港产生制造业空心化现象,两次金融危机对香港香港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如表4所示。
从表4可见,国际金融危机对香港主要商品的进口、港产品出口和转口贸易均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对出港产品的出口影响较大,杂项制品、矿物和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电动机械、仪器用具及零件等降幅均超过或接近30%,转口贸易中降幅超过10%的有四种产品。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非金属矿物制品进口、电动机械、仪器和用具及零件的出口,而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的进口和转口均有所上升。
3、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影响的机制比较
3.1 金融危机的收入效应影响比较
金融危机对贸易最直接的影响是以收入效应降低贸易对象的实际购买力,即主要影响香港的出口贸易,香港的出口市场主要是中国内地、美国、东南亚以及西欧国家,两次金融危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影响东南亚的经济,从各国实际GDP增长率可以看出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1998年实际GDP增长率迅速下降,日本1998年增长率为-2.05%比1997年下降了3.61个百分点,韩国和印度尼西亚1998年增长率分别为-5.71%和-13.9%,比上年下降了11.48%和17.84%。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则机会影响了香港的整个出口市场,美国收入减少后,对香港的产品和劳务需求就会降低,直接导致香港出口的减少。同时,美国是全球进口大国,与诸多国家保持高度相关的直接或间接贸易,通过国际间的贸易进而影响香港对欧盟、日本等国家的出口。
3.2金融危机的价格效应影响比较
价格效应主要影响香港的状况贸易,由于香港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两次金融的价格效应对香港对外贸易的机制具有差异。亚洲金融危机的价格效应主要表现为东南亚各国的货币贬值,而20世纪末香港主要是与中国内地、日本、西欧以及美国之间进行转口贸易,与东南亚的转口贸易比重比较低,故而通过价格效应的影响不大。国际金融导致全球商品价格下降,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率,直接导致本地生产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出口减少。但是,美元的贬值降低了包括石油、矿产品、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国际价格,从而降低一些企业的进口成本,这个有利于香港的转告贸易。所以,国际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是综合性的。
3.3金融危机的汇率效应影响比较
东南亚和韩国、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对香港的出口竞争力构成了不小的威胁。由于实行联汇制,港元兑美元汇率基本维持在7.749~7.730之间,相对其它亚洲国家货币间接有大幅度的升值,使香港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力有相当大幅的减弱。在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的影响下,国际市场的一些商品价格下跌,如1998年初国际市场工业制成品价格比1997年9月降低了10%,涤纶切片、纤维和棉纱等产品也因韩国和印尼等国的低价倾销而价格下跌。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经济大幅下滑,美元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有利于美国的出口,从而影响香港对美国的出口。
4、结论
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虽然产生的原因不同,但都对香港对外贸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而且反应迅速,但是其影响力比国际金融危机小。东南亚金融危机主要是从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导致香港的实际汇率上升导致香港对外贸易下降,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是影响香港的对外贸易环境,欧美国家的实际需求下降,转口贸易和港产品出口贸易受到冲击,日本、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疲软进一步加大了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中香港的对外贸易政策比较及时和完善,从而比较迅速的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从两次金融危机中可以发现,内地和香港出口中受冲击最小,能保持出口价格和销量不变或增长的是高新技术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陆港合作开发高科技的提法早已有之,全球的知识化、高科技化和香港出口竞争力的相对减弱都不容香港再迟疑不前。由于香港本地技术、人才、资源和成本的限制,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仍要借助内地,因此应充分发挥香港本地信息、资金筹集、服务方面的优势,相互合作增强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共同防范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盛洪昌.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毛艳华.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张作乾.香港对外贸易[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