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景观设计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景观设计案例范文1
一、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理念。在一切工作中,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出色的完成各项公安工作。当前,作为公安机关要切实提高“四个能力”,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深刻理解十七大工作报告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拥不拥护、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和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作为工作的根本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的成效更多,使每一项工作更直接地体现在方便人民、利于人民、惠及人民上,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加强教育培训机制建设,牢固树立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公安警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思想稳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波及到平安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建立起“大教育”、“大培训”的工作格局和工作体系,强化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公安民警工作素质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切实维护好和保障好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一是教育培训管理要目标化、制度化。要把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推动公安工在和队伍建设的一项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来抓,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目的,使育人与用人相结合,教育培训与人事管理相衔接,积极推行竞争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标准,真正做到优胜劣态。二是教育培训内容要科学化、系统化。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内容,是教育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选好教员,编好教材,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突出重点内容,区分不同对象,分专业、分岗位,有层次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三是教育培训形式要多样化、网络化。在培训中,要拓宽渠道,多措并举,寓教于乐,形成一个教育培训网络体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科技强警建设,牢固树立现代管理理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全面提高公安工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公安工作当中,科技强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把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作为改造传统警务、提升公安效能、服务现实斗争的增长点和突破口,最大限度地促进警力资源和现代科技的整合。要坚持统一规划、完善机制、鼓励创新原则,集中财力,狠抓基础性、关键性的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实力。要以突出实战应用为中心,强化科技手段在侦查破案、治安防控、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中的应用。要积极建立科技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对科技人才的管理,促进科技强警工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要营造学习科技、应用科技的浓厚氛围,努力建设素质优良、机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适应现代公安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文化育警建设,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民警的文化修养直接体现了公安队伍的精神风貌。要推动公安工作不断发展进步,使民警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必须大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通过深入开展警营文化建设,才能不断陶冶民警的思想情操,培养更加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不断丰富广大民警的自我文化涵养。一是要充分挖掘警营文化的丰富内涵。民警的行为举止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要紧紧围绕弘扬新时期警察精神,集中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积极倡导讲礼重仪思想,开展讲礼仪、讲文明规范活动,树立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养成的良好意识,从而使广大民警明辨是非,分清美丑,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二是要因地制宜地开展趣味性强、品位高的文体活动。要使广大民警在经常性的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在积极参与警营文化活动中得到享受和陶冶,领略社会的进步,感受文明的生活,感触时代的发展,进而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把
高校景观设计案例范文2
关键词:高职 景观设计 教学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景观设计学科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内设计市场对景观设计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各地高职院校开设了与景观相关的专业或课程,教学重点和特点各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的《景观设计》课程更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景观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在近年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性专业能力有着实质性的提升,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有问题出现。本文拟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及景观设计的市场走向,提出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课程教育改革的一些设想。
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历程:
景观设计师的职业称谓最早是由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奥姆斯特德于1858年提出的。1900年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正式确立了景观设计学的学科地位。
20世纪20年代,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就开设过各园林专业的课程,这就是景观设计专业的雏形。50年代初期,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曾合作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标志着我国景观设计学科的形成。此后,一些高等院校相继设置了园林专业,我国的园林景观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个领域,以前称之为“园林”或“风景园林”,以后引入美国的称法叫“景观建筑”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后来又叫“环境景观设计”,也有称为“环境设计”或“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如同上述混乱名称一样较为混乱。林业院校的园林系偏重绿化、城建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偏重建筑、规划、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偏重小品、造型等,目前城建和理工院校已不设风景园林专业,只有少数高等农林院校和美术学院具有相对完整的景观专业学科体系,高职院校的景观设计课程的设置亦有待改革,从目前景观设计涉及的范围来看,应该是上述三种专业的综合甚至有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专业应该有明确完善的教学大纲,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现状
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课程目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多,容量大,前期知识铺垫不够。《景观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主干课程,但是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很少进行前期教学内容铺垫,学生一进入该门课程,就直奔主题,直接讲授相关理论重点,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较为缓慢,理解不够透彻,直接造成在接下来的项目教学过程中,对方案设计的思路不够完善,方案无新意,设计理念不强等缺点,学生接受难度较大。
二.课程目标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景观设计专业招收以艺术类专业学生为主,因此,在课程目标设置上也偏重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多以艺术作品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景观设计专业水平。这种课程教学目标和社会对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脱节的。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艺术,艺术性只是景观设计的一部分,现代社会对景观设计的要求更侧重其自然属性和人文价值,追求景观中人文和自然和谐统一。因此,景观设计课程的目标设置不能单一化,要紧密结合社会审美需求及社会实际应用。
三.学生综合知识和自学能力有待提高。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学科知识比较广泛。大多数学生已经从小养成了灌输式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学能力较差。学生的自主学生意识有待提高,需要多吸收课外知识,改变自身的学习方法。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方法
一.确定教学目的,明确课程定位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减少难以理解的空洞理论,增加实践训练的课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习时间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景观概念,懂得景观设计的规律及方法,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方案,绘制出相应的图纸,流畅的表达设计要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小型方案的设计。明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目的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多而杂,因此,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决定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提高的关键。应该针对景观设计学习内容的不同,合理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向学生展示优秀的景观设计方案、景观漫游动画等,在展示的同时,边分析边讲授,加强学生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实地考察教学法
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案例考察,考察的范围包括所在地区的各城市景观,在考察过程中,由教师实地讲解分析,分析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在考察后要求学生进行整合分析,形成汇报PPT,在课堂中进行分析汇报。
3.项目教学法
由教师给出相应实际地块,并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后,给出相应的设计条件,由学生完成该地块的景观设计。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学生在前期考察后对该地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现状分析,对周边环境了解较为透彻,对人文要素,设计要素都有较为深入的分析,容易上手,方案设计容易深入,不浮于表面。
4.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三.课程内容的筛选与精简
选择各种类型的景观设计,进行系统教学,由浅入深,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教学专题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庭院景观设计;2.居住区景观设计;3.广场景观设计;4.村落景观设计。学生分成几个项目小组,协作设计,自主创新。
经过以上对教学改革发面的思考,本人已经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实践检验,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提升。但是仍然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进行深入探讨、反思。深化高职教学改革,需要各高职院校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实实在在进行实践教学,总结经验,以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丁绍刚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现状与教学改革初探 《科学教育家》 2008 06
高校景观设计案例范文3
【关键词】大学 校园景观 设计原则和理念
1、校园景观设计:主要包括观赏性和可参与性两个方面。
2、校园景观设计的目的与核心
目的:诠释大学校园文化的同时凸显其地域特色,创造有自身特点的学校人文精神和校园环境。
核心:对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人文精神的把握,校园历史的传承
3、校园景观整体设计原则
3.1 生态性原则
3.1.1 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校园自然景观资源
利用坡地、河流、湖泊、树林等,并将其作为校园景观环境格局的构架;在建筑物内部营造绿化生态环境,尽量运用复层混交植物群落,提高校园单位面积绿化率,创造生态效应。例如浙江大学新校区湖心岛的设计中,以树林、灌丛以及大量色彩鲜艳的浆果类植物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吸引了很多鸟类将其作为栖息地。再如牛津大学城虽然没有刻意的规划和制约,设计师们以高素质的整体环境意识不断修缮、完善现有空间和景观风貌,自觉维持大学城源远流长的文化特色,使这所从12世纪发展而来的大学成为人们心中的大学典范。
3.1.2 强调环境的地域特色
可根据地域气候的不同布置空间和采用具有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植栽等。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将市花白玉兰作为校区内部分人行道的道路植栽,点缀校园风景的同时也传达了特有的城市文化。
3.2 延续性原则
3.2.1 与校园总体规划相吻合。
校园景观设计是校园总体规划的延伸与拓展,应在强化校园总体特点的同时将景观设计与校园的自然景色、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有机联系在一起,充分展示校园的整体形象与个性化特点。例如浙江大学新校区景观环境“一环、两线、三岛”的空间脉络结构设计,“一线”即前期规划中所强调的步行区车行环线道路空间;“两线”指前期规划中注重“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浪漫相结合”的规划思路;“三岛”指分别代表“科技与创新”、“自然与生命”、“求是校风文脉”的人工岛,湖心岛和名人岛。既和校园前期规划相吻合,同时也突出了新校区的文化特点和校园精神。
3.2.2 均衡四季活力
校园景观设计要四季均衡布置植物,达到四季常春,四时花香的效果,使植栽景观在时间上有观赏的延续性,令校园无论冬夏都能呈现有活力的气氛,从而为师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和理想的生活园区。
3.2.3 与校园的历史文化相吻合
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校园历史,校史作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学习氛围和人文精神、场所精神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高校景观设计应注重对校园历史、文化的延续与拓展,将独特的校园文化渗透在校园景观设计中,使得校园处处散发出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气息,营造出具有个性的大学。
3.3 可参与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文化背景较为相近,生活方式较为简单,因此校园环境成为学生日常生活所依赖的主要空间;此外由于景观空间具有较强的公共性,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平台,因而校园景观设计应当注重以轻松自然的方式,为师生提供学习、交流和休闲的场所。
3.4 人文性原则
校园环境是承载大学文化精神的客体。因而校园景观设计应注重校园文化精神在景观中的渗透和传递。例如位于无锡太湖风景区的江南大学在校园环境设计中充分利用地势,将道路空间或与河流相伴,或穿过建筑临河,体现了江南水乡“人家尽枕河”的环境特征,校园部分街道采用了江南水乡街道传统的石板铺装形式,校园规划也结合基地原有的河道建造了典型的水乡环境景观,通过这些要素的设计延续了江南地域文化。同时,每个学校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在景观设计中要善于借助校园建筑、雕塑等反映校园历史,传达校园精神。
3.5 注重景观小品的设计
3.5.1 点景
运用点的集聚性、焦点性和灵活性,结合地形变化突出景观的中心和主题,营造出活跃的空间氛围。作为校园标志性的点景设计要做到形象突出,识别性强,位置明显,雕塑类点景设计除了其具有意义的主题思想外,还应与环境协调和呼应。
3.5.2 线景
利用其丰富的表现形态和运动感灵活设计校园道路、长廊、栏杆、河流线状景观,和校园的整体风格相一致的同时凸显其个性化特点,达到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意境。例如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为了避开高速公路采用立体分流的道路设计,原有高架下的公路隧道如今被学生利用各种手工彩绘装点的色彩缤纷,形成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道路涂鸦景观,显得别致有趣。
4、校园水体景观设计
遵循节水原则和生态设计,体现亲水性设计理念,构造与校园环境相融合的水景。
4.1 静态水体
静水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借助湖泊的开放性与幽远性营造深邃的意境和开阔的视野。例如北京大学沉淀了深厚文化意蕴的未名湖,已经作为“湖光塔影“的一部分成为该校的标志性景观。
4.2 动态水体
动态水具有的活力和动感给人一种欢快的心情,为校园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息。由于水体易污染,在设计中应考虑对水体的净化,建造生态护堤,同时提倡学生自觉保护校园水体。
5、总结
大学校园景观不同于一般的景观设计,它不是单一的建筑体设计,而是大片建筑群的集合,它的用地规模虽然较大,但功能结构比较单纯。校园景观设计的根本意义在于创建一个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园林环境,在于校园场所精神的建构,在于文化的孕育和发展。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是一个大学得以健康、科学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校园文化精神得以沉淀、延续和传承的基础。此外,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将导致在以后的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融入更多现代因素、科技因素以及人文因素,校园景观设计也将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景观设计理念与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高校景观设计案例范文4
1.高职院校新校区景观设计的现状
校园的功能不仅仅局限在为学生教师提供教学活动的场所,要想营造出校园教育意义的真正内涵,就要认真设计好校园规划,校园设计规划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好的校园环境中,学生们能够融入到学习的氛围当中,通过完善校园的基础设施来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校园环境,让校园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1)高职院校新建校区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当代的中国大学在教育体制和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大学模式的影响,在建国初期,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不仅受到了一些方面的影响,国外教学风格和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风格,因此,我国早期的大学校园建设规模宏大,在注重校园象征意义的建设而忽略了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的感受,没有注重校园的美观和实用性,大大降低了校园整体建设的协调性。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建筑风格上面也越来越注重实际,改变了原来高校体制的单一,多远文化的融合使得学校的教学风格也发生了改变,学校的建设更加注重地理人文,自然的因素也是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许多建筑界的学者也不断的讨论高职院校校区景观的设计,将校区景观的设计融入更多的城市特色和高校历史的人文气息,彰显校园景观独特的韵味。
(2)高职院校新建校区形成的因素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的时代,知识的力量不容小视,高校是输送人才,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了解知识竞争力的重要性。加上教育方面的改革,高校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在校园规划和设计方面加大了创新力度,改善学生学习环境的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新建校区的景观设计也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因素,校园是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环境,自然环境可以为校园建设提供先天的优势,比如地形、气候、植物等这些都是影响校园建设常见的自然因素。校园的建设要保持学校传统的历史风格,同时也要将校园景观的设计巧妙的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丰富校园的景观。在空间构成上进一步整合校园整体空间的安排,使校园整体和谐美观。
2.高职院校新建校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运用
上文就高职院校新建校区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和形成因素做了简单的分析,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高校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高校新校区景观建设和规划是需要设计理念与空间理论相结合来指导的,通过总结之前校园规划的经验和理念,理论结合实际,选取优秀的部分,根据实际情况融合地理环境、校园文化以及学校悠久的历史等条件对校园进行景观空间的开发与创作,创造出有个性和感染力的校园环境。
(1)高职院校新建校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与城市商业景观的设计有很大的差别,校园环境的形象注重于自然、古朴、有文化气息的本质特征,针对特定的适用人群,校园是教师学生用来交流知识文化活动的场所,因此,要突出校园人文历史的气息,景观的设计通过不同的理念融入多元化的历史气息,能够反应出校园文化精神及校园独特的风格。由于校园建设界定区域的功能不同,设计者要明确其功能作用,协调好相互的关系。首先要把握好安全原则,景观设计先要考虑安全因素,校园建设要规范建设时的质量,通过保证校园的物理环境安全和心理性安全两方面来提高校园建设质量。另一方面设计者要考虑功能原则和整体性的原则,满足教师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基本物质功能。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要保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校园文化特色的原则。在生态结构上,注重最效率原则与多样化的原则。
(2)高职院校新建校区景观设计的层次与方法
高校景观层次的设计应该符合教育改革及政府的政策,从宏观层面来讲,高校是为国家建设提供优秀人才的基地,在保障了教学资源的基础设施外,环境景观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了学校的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校园的建设也应该遵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学校园环境景观作为校园建设的一部分,要坚持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建设绿色的校园。在微观层面建设上,校园建设要明确规划的指导方针,学校应该从多方面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效的把控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坚持校园的总体性。合理的安排建设校园的连贯性,使得师生在校园环境中能够感受到生态、历史、等各方面的人文气息。校园的设计要注重整体氛围的营造,无论从风格还是效果上面都要突出校园鲜明的特色。合理安排校园设施,提高校园空间利用率,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入手考虑校园实际的建设,营造出校园景观的最佳状态。
(3)高职院校新建校区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生可以在这里陶冶情操,校园更是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发展的活动场所,每一座高等院校的发展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些高等院校的校区凝聚了无数人智慧的结晶,校园文化正因为有了这些无比珍贵的文化资源才让其发展有了竞争力。当前高校的新校区建设规模较大,但建设的周期较短,因此,新校区具有非常广泛的可塑性。学校要意识到新校区建设繁重的任务。在大多数新校园景观特色的建设中,许多学校都仿照之前优秀校园建设的案例,校园景观建设没有自己的特色,大多数都是大同小异。这也带来相应学校今后建设发展的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没能将老校区已有的文化精神融入进去,文化内涵和学校悠久历史的精神风貌没能传承下去。越来越多的学生没能体会到新校区特色文化的符号,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与学生氛围的建设,设计新校区景观的同时,巧妙的融合校园文化,突出校园特色。新校区的建设可以通过地域特色、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在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经过设计者实际的考察,校园整体的建设应该有自己学校文化的个性,为学生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
总结
高校景观设计案例范文5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工作室;新媒体建设;创新创业
1 工作室基本情况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依托于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前身为2008年成立的“108工业设计工作室”,经过6年的发展,目前拥有场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有办公桌椅50套、台式和手提电脑30余台、手持式3D数字扫描仪1套、3D打印机4台、数字投影机10套、讨论用电子白板3块等,并拥有1台大型熔融挤压快速成型机、1台非线性编辑计算机、1台图像工作站和1台全自动胶装机等共享设备。
目前,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核心管理团队现有工作人员10名,专业方向创业导师15名,大学生74名。工作室通过新空间建设和新媒体建设,如设立创吧、微信群、微信平台和网络讲堂等,为创业学生创造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不仅使他们了解到创业形势和政策,同时也加强了对他们的培训,增强其创业能力。
工作室通过充分发挥学院设计优势和合理配置软硬件资源,聚焦于产品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展示专业领域,与校外项目孵化、创业教育、投融资服务等机构进行对接与合作,通过创业导师为设计专业本科生及本校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服务,实现学生带项目就业或自主创业,产出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设计驱动型创业企业,将工作室建设成为一个适合本专业、本地域,在国内设计相关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项目化、联合式培养模式创新基地。
2 工作室运营机制
2.1 组织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适用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传媒企业运营模式,采用新型创新服务模式,实行创业导师制,本着提供便利化、开放化、低成本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的理念,采用矩阵式企业管理模式,由学院相关领导及系主任成立指导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技术指导部门、策划营销部门、设备实验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以及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根据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专业门类将项目组划分为产品设计、动画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以及展示设计等项目组,各专业组成员由在校学生兼职构成;兼有职能式和项目式划分的优点,加强了横向联系,专业设备和人员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弹性共享;具有较大的机动性,促进各类设计专业人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发,相得益彰。
2.2 运营模式
模式1:活动聚合型
以活动交流为主,定期举办想法或项目的、展示、路演等创业活动聚合。
模式2:培训辅导型
旨在利用学院的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体系为依托,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运营机制特色一:采用的矩阵式管理运营模式适用于当前信息技术的支撑和发展情况下,建立以流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使得整个工作室组织机构的管理更加柔性化、机动化、扁平化,使信息传达和决策效率得到提高。运营机制以项目运营为核心,临时组建依托孵化项目所需要的相关管理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项目组独立决策与核算,既实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络和资源共享,又实现了项目组决策的相对独立性。
本运营机制特色二:针对各艺术设计专业协同作业所产生的交叉性、复杂性,每一个设计专业项目组都有专门的营销策划监测人员,从项目成立到运营后期做到全程监测与指导。
该运营机制实现了创业导师人力资源的集中和效率最大化,同时招募在校学生以实习形式进入项目组,并保证其参与度,从而全面提高项目孵化的可实现性。
3 工作室可提供的服务内容
工作室的核心服务不在于办公场地的提供,而是在于其提供的辅助创业创新的服务,主要服务内容有:
3.1 教育科技资源对接
充分利用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各系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创新创业资源,为创业项目提供创新创业资源信息平台,协调使用学校所包含的科学仪器设备、科技图书、期刊、报告、论文、专利和技术标准等资源。面向创业项目充分开放共享;采用无偿的方式,面向创业项目对接校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及省部级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仪器设备、试验平台及测试手段。
3.2 专家专项辅导及培训支持
空间人员的主体,主要由各级管理人员及创新创业专家导师构成,定期举办沙龙、路演以及训练营。
3.3 项目辅助管理
空间在运行过程中,对承担各级各类实践育人、创新创业项目以及空间自行设置的创新创业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实现预定目标。做好项目前期规划、督查项目实施节点、重视项目后期评估,实现科学的项目管理。空间具体实施项目的行政、财政、人力资源、督查等职能。
3.4 活动组织宣传推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高校来说,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常规创新创业的开拓精神。空间通过建设自媒体,以及通过与西安媒体合作,为在孵团队提供宣传报道。
4 工作室已取得的工作成效
4.1 团队孵化情况
目前,该工作室已累计孵化团队6个,其中成功孵化团队3个,在孵团队3个。例如,陕西克米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已孵化成功的团队之一,创办人为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产品设计工作室成员程锋、2011届本科毕业生;公司前身为2007年创办的随风视觉工作坊,正式创立于2016年1月,是一支融交互、创新、视觉设计于一体的专业UI设计与策划团队,鼎力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平台的服务解决方案。
MG动画创业小组为在孵团队代表之一,创办人为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现动画工作室成员2013级学生张咏,创业小组的主要业务及功能以互动性模式发展及推动商业动画广告、活动宣传动画、企业会议动画、网络动画短片的策划与制作,以及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宣传册、(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网页设计、空间设计、企业VI视觉设计等。目前合作的客户包括万科、中海、金地等全国20强地产集团,北京青牛技术有限公司,西安楼观文化景区、西安城墙景区、西安海洋馆等旅游企业,西安智讯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陕西卫视、西安2台等网络电视传媒企业,以及外婆印象、国力仁和、长安小调和毛公湘菜等餐饮企业。
4.2 开展创业交流和导师建设活动
(1)创业辅导。近5年来,工作室每年组织近10场创业相关活动,包括讲座、沙龙、基地参观、学生项目展示以及校友论坛等多种模式。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讲述生动的案例,分享真实历程,解析创业政策,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如“互联网+”、“梦想与创业”等报告深受学生的好评。
(2)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为了给西安科技大学创业学子提供专业的创业辅导,工作室积极组建创业导师队伍,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学院骨干教师组成的健全的创业导师队伍共计15人,后期将不断发展壮大。
4.3 取得创新成果情况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在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5年来,工作室入驻学生共获得国际级奖项4项,其中德国红点设计奖3项、德国iF奖1项、国家级重大奖项32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艾景杯・中国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环境艺术学年奖、全国高等学校景观设计大赛、“河姆渡杯”中国小家电创新设计大赛等重要赛事,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发表文章2篇。
4.4 与企业合作情况
为更好地帮助创业成果转化,空间积极邀请创业专家、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大赛评审、讲座嘉宾参与到日常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活动中,帮助创业团队熟悉创业政策、完善项目设计、发现创业问题。目前已与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西安崔振宽美术馆、深圳深装装饰有限公司、西安美度装饰有限公司、深圳深装总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杨凌习飞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杭州唯艺景观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涉及产品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以及展示设计等多个行业。
5 工作室下一步发展方向和计划
为让工作室最大限度地物尽其用,工作室以需求为导向,注重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和素养培育,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一是健全从课堂到市场全程服务。建立“一体两翼三支撑”服务体系,即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线上、线下双效平台以及政策、人员、资金一站式服务。如可尝试拓展与投融资资源的对接,努力争取与高新区风险投资公司、高新创投、西部证券等公司合作,拟建立西科天使基金,让部分项目获得一定融资,促使雏形团队的快速成长、成熟。
二是完善“互联网+服务”。在进一步完善线下实体基地的基础上,建立线上创业云平台,使得学生创意或创业项目可以随时或求助,云平台的另一端及时对接的是大批合作创业扶持机构以及校内外创业导师。
三是加强融入式服务,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完善学科安排、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教育资源分配,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将创新创业项目培育融入不同专业核心课程,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多措并举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养。
孵化多少家企业不是工作室的核心任务,关键是通过它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创新智慧和创造活力,进而促使创新创业教育升级换代。
总之,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专业工作室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院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和开展小规模创业的重要基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工作室将会继续以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大投入,完善建设,实现制度和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文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人性化建设探讨――台湾艺术设计专业的启示[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5(3).
[2] 付百学,刘耀玉,杨林,王兴彬.艺术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