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计算能力训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计算能力训练范文1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计算能力的提升除了学生智力因素的影响之外,最主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切不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现阶段,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总是抱怨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觉得自己虽然在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方面已经下足了功夫,但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仍然裹足不前、不容饭邸D敲矗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的呢?毋庸置疑,是教师的教学策略出现了问题。如果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就会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得惬意。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也将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兴趣――培养计算能力的原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不竭原动力。当学生对计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们就会全神贯注地参与到计算过程中,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呢?窃以为,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创设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来激发他们对计算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了一个动物园动物们吃午餐的情境。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90根。问题一: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问题二: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走进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的时候,他们的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二、创新形式――培养计算能力的新途径
训练形式过于单一是学生厌倦计算能力培养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创新计算能力的训练形式,让学生首先对各种不同的计算能力培养形式产生兴趣,然后对计算产生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创新形式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新途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创新计算能力培养的形式呢?窃以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心智水平,创新学生计算能力训练的形式。仍然以教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设计一些计算游戏。如教师利用Flas软件制作了一个“打地鼠”的游戏,游戏画面中的小地鼠个个精灵古怪,学生为了打掉这些小地鼠就必须要计算出小地鼠头顶的数学算式……学生在兴高采烈地参与教师创新的计算能力训练活动时,他们的计算能力也得到了自然而然的提升。
三、强化训练――培养计算能力的大舞台
古语有云:熟能生巧。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生浓厚的兴趣,也离不开教师开辟的各种全新训练途径,更离不开学生自己日积月累的、坚持不懈的强化训练。强化训练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大舞台。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呢?窃以为,教师可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把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时,教师就是把计算能力的训练渗透到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复习导入环节,教师采用了一个“送信”游戏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新授内容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小木棒了解算理的活动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在兴趣盎然地参与各个课堂教学环节的时候,他们的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润物无声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浓厚的兴趣成为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原动力;教师要千方百计创新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形式,让创新的形式成为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新途径;教师要多措并举强化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让强化的训练成为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大舞台。简言之,教师在训练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原动力,要以创新训练形式为新途径,要以强化训练过程为大舞台,持续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琼.新课标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3(2).
数学计算能力训练范文2
(一)动手操作,建立初步数感
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培养了数感。让学生在操作中不知不觉地领悟到所学新知,加深对新知的印象。
一年级刚入学数数时,数10以内的数,可以数手指、数小棒、数圆片…;通过动手操作在数数的过程中,学生理解数字的意义和大小,了解数字和客体数量一一对应的原则,形成最基本的数感,为将来数的计算打下基础。如:低年级的其中一种计算方法“想大数数小数”,数数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二)联系生活实际,形成一定数感
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抽象出数,又让数回到生活中。家庭生活中东西的形状、数量、时间、价格、电话号码……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家庭中教孩子们学习计算,可谓方法层出不穷。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会加减法,不惜用吃的、用的、玩的等等,来吸引孩子。常听说的故事:一家长为教孩子5-2=?先买了5个孩子爱吃的果冻,让孩子数,吃了2个,让孩子观察,还剩几个?得出3。如此直白、生动。我们老师也不应该忽略生活的存在。在教学中我们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教室的资源,让学生会算、乐算。在学校我们可以数学生、数桌椅、数电灯、数扫把、数粉笔……
二、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一年级扎实掌握2——10数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学生提升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让学生熟练掌握数的组成,融会贯通。学生就能快速看出加减法算式的得数。
2.算法多样化也是学生提高计算能的重要手段。算法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方法多样化的呈现的同时,通过反馈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成果,掌握适合自己一种或几种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且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快乐;也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
(二)计算速度的训练
1.通过计算卡片,开火车比赛,进行速度训练。
2.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数量的计算题,进行速度训练。
3.出示卡片,抢答比赛,进行速度训练。
(三)计算习惯的训练
1.注意力的训练。“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出错,所以注意力的集中,是计算速度、正确率的保证。可以通过抢答、竞赛、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训练。学生都非常抢答、竞赛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展现自我,所以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出错率低,这是进行注意力训练的非常好的办法。
2.培养认真负责的行为习惯。如:“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全班参与,游戏要求,认真计算,投准信箱,不要把“信件”投错地方,同时,选出检查员把关,及时查出投错的“信件”。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计算,在练习中逐步养成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名言有日:一日不生,一日不念口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要坚持不懈就会迈向成功。
数学计算能力训练范文3
关键词:试论 提高 小学 数学 计算 能力
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在计算时出现错误,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时是“屡说无效”和“屡禁不止”的,我班学生在做作业,完成习题时都比较粗心,尤其现在五年级了,计算量相当大,可以说这册教材基本都是以计算为主。如: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解方程、求多边形的面积等内容。开学的那段时间,学生的作业做得差,课堂上练习完成不好,使我比较着急,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准确呢?我在数学的教学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一、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卡片、PPT 课件、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于是我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口算优胜组,并给予优胜组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实践,在进行口算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口算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口算速度与正确率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的统一。其相互关系处理得好则互相促进,有利于口算能力(最终有利于整个计算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处理不当则会互相制约,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要处理好这两者关系,则要注意打好基础,抓算理、算法的教学;同时还要注意思想教育,抓教改导向。算理搞清楚,算法合理了,口算的速度与正确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争取双提高就有了可能;反之,则顾此失彼,甚至二者皆空。因此,在低年级开始教学口算时,就要着重在讲算理、算法,并辅以其他手段。到中高年级后更不能忽视口算训练,可利用《口算、心算、速算》等教辅小册子,坚持每天一练,定时定量竞赛,通过训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尖子与后进的关系。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口算能力方面出现差距是必然的,而差距过大就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在进行口算训练时可开展评口算标兵活动,对口算能力强,正确率高或口算能力有明显进步的同学进行表彰。还可建立互助组(一个尖子生一个后进生,但不能说穿),共同提高。而在具体对象上要具体对待,如每次训练的题量要使口算能力强的同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后进生当堂做不完的则批改后课余补做,同时对后进生个别辅导。
二、笔算是关键,利用每周十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因此要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三、增强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
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四、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化估算意识
估算意识是指当主体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比作准确的计算,并以正确的算理为基础,通过迅速合理的观察和思考,从众多信息中间寻求一批有用的或关键的数学信息,从而得到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中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数学计算能力训练范文4
关键词:小学;计算能力;数学;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解答应用题,并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和任务。而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中年级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与数学中的其他知识并不矛盾,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他能促进学生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在数学习题解答中,课堂作业、课内作业的完成中,除了概念性的题目外,不管是一般计算题,还是文字题,或是应用题,都与计算是密不可分的。就以我们平时经常用来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小学数学试题来看,涉及计算的题目至少占80%。平常生活中,计算也是随处可见的,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中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过硬的口算能力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学生计算能力的好坏,计算速度的快慢,计算正确率的高低,都与学生口算能力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四则混合运算中,要想让学生在计算中能做到又好又快,确保计算的准确率,就是要切实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如568×951这样一个三位数的计算题,就要进行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如果在计算中,口算出现错误,那么笔算的结果就可想而知,肯定是大错特错。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就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认知水平、能力等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用提高口算能力的方法来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能力。
二、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计算,学生才会把计算当成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就会自主去学习、探究。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首先要多方式、多渠道向学生展示数学的趣味性、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让学生想学、乐做。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教师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多样化训练形式。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游戏、分组合作竞赛等方式训练;可以采用教学卡片、小黑板等教具让学生看着算、听着算;还可以采用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方式进行,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计算的兴趣。
三、培养学习数学的意志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持之以恒的态度,能很好地促进学生长期准确、快速的计算,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俗语说:刀不磨不快,脑不用不灵。要通过不断的训练,让学生每天坚持练一练,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前面,我们讲过,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和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适时适量地布置一些口算的题目,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口算训练。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可谓一举两得,这样的结果是大家都想看到的,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还可能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简单的计算题,小学生都喜欢做;而稍复杂的计算题目,学生就不喜欢做或甚至不做,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以鼓励,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让学生克服对较难的数学计算题目的排斥情绪。
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培养学习意志还不够,还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很多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并不是他们不会算,算不了,而是他们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我们知道,错了一个小数点,结果也会谬之千里。因此,要确保计算能力的提高,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计算训练时,就要求学生要做到仔细看,看清题目,认对数字,避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在做计算题时,必须先审题,认真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作业完成过程中,认真书写、认真计算;计算完成后,要认真查,查计算方法对不对,查数字、符号有没有错,查小数点有没有错写、漏写。只有这样,杜绝每一个环节的错误,才能确保题目结果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孔企平.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6.
数学计算能力训练范文5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内容的学习。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品质、学习习惯都将得到良好的发展。可以说,没有计算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也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那么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能得以提高。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一边拍手一边发问: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回答: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我的3球碰几球?小学生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 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二、讲清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教师可以请出小棒来帮忙,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对于学生易忽略的部分,要注意加强其刺激强度(比如强调进、退位,强调小数点的处理等),吸引学生注意,留给学生一个鲜明、正确的印象,避免和减少以后计算中的错误。根据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新旧知识的精确分化。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例如在教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关系,讲清小数点必须对齐的算理。
三、加强训练,在训练中掌握定理,提高计算能力
在学习中,拥有计算的兴趣,掌握定理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加强计算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达到对定理、法则的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在训练中提高计算水平。
1、口算。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提高笔算与估算能力的基础。口算形式灵活,教师要将口算训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口算中逐渐提高计算水平。口算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口算的正确方法,不要让学生用笔算的方法来进行口算。
2、笔算。教师可以集中时间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还要精心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形式多样的题目,这样都可以增加练习的趣味性,避免那种机械反复的训练方式。题目不求多,但求精,要具有代表性,让学生通过某一道题的训练来掌握一类题的计算。让学生从传统教学的题海战术中摆脱出来,从反复、大强度的训练中摆脱出来,积极地展开训练,在训练中提高笔算能力。
3、估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简化笔算,加强心算,增加估算”。提高学生估算能力这是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何为估算,估算是计算的结果无法得到或者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情况下的一种计算方法。估算要让学生联系实际,如人数、车辆数是整数,计算各种合格率、及格率等不会超过百分之百等。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来让学生进行估算,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估算的方法。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独立思索并完成作业,做到先复习后练习,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认真审题。在面对计算题时,应要求学生分三步:一是要看清数字和符号;二是要确定运算顺序;三是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然后才开始动笔解题。
2、认真校对。一般计算都要抄题,因此要求学生抄完后及时校对,做到不错不漏。在计算中,学生抄错数字或符号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采取以下奖罚机制,如果作业有连续四次计算优秀,就得一颗幸运星,满四颗就可以换取一本作业本;相反,如果某次作业中有出现3次或以上的抄错,就把这次作业重新做过,以后就提高到抄错1次作业重做。
数学计算能力训练范文6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有些概念的引入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在计算时出现错误,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时是“屡说无效”和“屡禁不止”的,我班学生经常在做作业,完成习题时都比较粗心,尤其现在五年级了,计算量相当大,可以说这册教材基本都是以计算为主。如: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解方程、求多边形的面积等内容。开学的那段时间,学生的作业做得差,课堂上练习完成不好,使我比较着急,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准确呢?因此,我在数学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一、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十道口算题,如:1.25×0.8= 0÷2.8= 0.25×4= 6.5÷6.5= ……等,这些口算题我经常以卡片、PPT课件、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于是我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口算优胜组,并给予优胜组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二、笔算是关键,利用每周十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像我现在教的五年级教材中——小数的乘、除法这些知识,在计算时学生们是感觉最头痛的,稍微不细心,就有可能打错一个小数点、少写或多写一个零等等这些错误,并且这两个单元学生在计算时正确率都不高,做题时错得多。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马上在班里开展利用每周一次的时间训练学生的笔算能力。训练时间为半小时,训练任务是完成十道笔算题,两道小数乘法题,四道小数除法题(其中包括一道小数除以小数题、一道小数除以整数题、一道循环小数题、一道取近似数题),两道四则运算题,两道解方程题,一共十道题。学生们在规定的半小时里完成,如果每次全对,累积五次,将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没想到,这样的训练方式学生们很喜欢,也非常期待这样的笔算训练,一个月下来,训练了四次,前两次的训练效果不尽人意,满分的不多,但后两次的训练结果让我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们的笔算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正确率也提高了很多,从满分寥寥无几上升到一个班有三十几名学生都取得了满分的成绩,这样惊人的效果,让我感到非常的惊喜和快乐。由此证明,学生们的这种笔算训练是非常有效,也是切实可行的。
三、增强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
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四、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化估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