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范文1

教学内容的挖掘是语文教学育德的主要载体。记叙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属于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文学作品,它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历史、现实或未来生活;议论文虽然从体裁上讲是不一样的,它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或者是从抽象到具体来说明和论证问题,但是,中学的大部分课文也主要以形象的手段进行处理。具有形象性这个突出特点的语文教学内容蕴藏着丰富的育德资源,各种各样的形象中有人物的追求和修养,有人物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有人物的爱国思想和奉献精神……这些形象背后情感和思想的挖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升华学生的品质。

教学管理的优化是语文教学育德的有效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反馈和改进。虽然从常规来讲,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包括“课文的导入语”、“词语教学环节”、“教师范读”、“课堂提问”、“课堂中的组织讨论”、“课堂中的评价”、“课堂结尾的处理”等一般环节,但它绝不是机械地灌输,而是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的,即不仅要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是思想充盈的精神活动过程,而且要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是体悟情感的审美过程。为此,语文教学管理的优化必须超越管理的环节性和控制性,体现管理的伦理性,即灵活性和激励性,为学生的思想充盈和情感体悟服务。

教学方法的选用是语文教学育德的根本手段。一方面,语文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形成中可以选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论思想。透过形式各异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师生之间开放、平等的互动是所有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平等、开放的互动过程,对于“人如其文”和“文如其人”的语文教学活动来说更重要。

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范文2

1 走出迷圈,不再徘徊

对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我们的语文课曾一度走入“迷圈”,要么偏于工具性,忽略了教学中的人文内涵,琐碎的文章分析、乏味的题型训练,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基本的兴趣;要么轻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人文性,课堂自由散漫,表面上气氛热闹,但语文课却没有了“语文的味道”。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使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明确认识到,语文教学既不偏重人文,也不偏重于工具,它是学生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有这样的理性的认识,我们的教学将不会再徘徊于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间。

2 正确认识教学任务

怎样才是真正的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直也是困扰教师教学的一个魔咒。没有理念的支撑,教师对课程教学的任务认识不够清晰。学习新版课程标准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教学任务观奠定了依据。教学生言语,教学生认知,教学生思维,就是语文教学的三大任务。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理清对教学任务的认识和理解:①只完成课本教学,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②只完成“教”的教学,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③只完成知识教学,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④只完成理解与分析,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⑤只有少数学生的参与,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⑥只完成课堂教学,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我们教学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摒弃以练代读、讨论泛滥

不能否认,我们现行的中考制度与高考制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弊端。中考与高考的导向作用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能忽视。目前,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中考采取的是“选文+检测题”的形式,这是笔试的通常做法。导致在语文教学中,某些教师以研究中考和提高质量为由,效法中考的这一做法,将课文练习题化,借此强化考试训练,学生答题,教师订正答案,课文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当前,也有部分学校和教师打着课改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旗号扭曲语文教学,强化应试训练的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应当引起高度警惕。这种教学不考虑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不考虑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不进行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不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为目的,这种极端功利的错误做法将贻害无穷,必须予以纠正。

4 序列作文明确方向

中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主题性阅读为主线,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分散且隐藏于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之中,单元训练以语文综合性活动为学生基本训练内容,作文教学无“序”可循,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作文教学材料与作文训练体系,致使作文训练长期处于无序低效的训练状态。致使中学作文教学的情况是:作文训练无序,教学无计划,作文题目信手拈来,评语泛泛,无视学生的感受及需求;作文指导空对空,不讲求方式,无重点;教师不“下水”,甚至有的教师不会作文。细品主要原因:①教师由于自己缺乏写作经验,不能给学生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示范;②在课标“淡化文体”、教材无写作序列编排的情况下,教师不善于总结、归纳。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四个学段要逐步提高,小学阶段的教学偏重于兴趣的培养,在7~9年级,我们应该构建一套完整、有序、科学的作文训练体系。每次作文要由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使学生有“序”成长。

5 重视写字

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范文3

【关键词】技工学校 技能化 语文教学

技能培养是技工学校各专业教学的关键所在。就语文教学而言,传统语文教学的语言知识结构讲解与分析已难以适应技工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的需要,在技能培养的前提下,语文教学应结合岗位能力的需求,重视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即实现“语文教学的技能化”。但是,如何才能实现技能化的语文教学呢?

一、语文教学技能化

就技工教育而言,语文教学的技能化是指:“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模块化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的语言技能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最终实现学生的技能成才与就业。”

二、技能化的语文教学设计

在对“语文教学技能化”有了初步认知的前提下,如何进行技工学校技能化的语文教学设计?具体而言,语文教学的技能化设计应贯穿在以下教学实践中:

1.设计语文技能化教学目标,进行岗位语文技能需求调研: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岗位对语文技能的需求,走访相关企业,加强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了解相关专业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保证语文教学目标与岗位能力需求相一致。

2.设计语文技能化教学模块,整合教学内容: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对传统的语文教学体系进行分析,以“实用及能力培养为本”筛选教学内容,并按照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进行语文教学模块组合与设计,以应用为主,欣赏为辅,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应用能力。在此环节,要求教师以模块为主线,进行讲义以及教材的编写与开发,适应语文技能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3.设计语文技能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技能化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极其重要。一般说来,结合技工学校技能培养的特点,教师应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课堂任务,灵活设计教学环节,包括内容讲解、项目设计、场景设计,角色扮演、朗读、辩论、演讲、讨论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步养成学生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

4.设计语文技能化训练项目与场景,强化语言技能:教师应根据模块技能训练目标将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的训练项目或场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事实上,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语文知识的运用。学生应主动思维,利用课堂所学语文技能,设计真实项目与语境,自主完成生活工作中的语言应用任务,强化语言应用能力。

5.设计语文技能化考核方式,体现语文技能化教学效果: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语文教学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为体系,系统讲授语言基础知识,并以文学欣赏为主要目的;而语文技能化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重点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应用文写作能力。因此,在技能化的语文教学中,考核方式的设计直接体现教学效果。考核方式不仅仅是单一的笔试,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报告、口头阐述,以及相关的竞赛为考核的主要方式以体现语文技能化教学效果。

三、技能化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活动设计

在技能化语文教学实践中,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将帮助学生自觉使用各项语言技能,拓展语言应用领域,使学生成为技能化语言教学真正的受益者。

1.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虽然也注重知识的迁移,布置一些课外的练习,但是这些练习更多的局限于做习题,或进行小练笔。在技能化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任务让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课内与课外阅读这两个方面,而我们自己也感觉到大量的阅读对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

2.根据模块内容,增加课外阅读量:在技能化的语文课堂中,语文阅读量有所浓缩,但是课外阅读其实是语言能力的有效延伸。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们在课外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教师应结合课内所涉及的内容,鼓励学生课外补充阅读以培养他们自主阅读能力。如果长期坚持下来,不但能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也能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阅读能力,语文水平自然会不断提高。

3.鼓励学生结合专业所需,进行各种社会实践,并完成社会实践报告,使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调研任务,在调研开始的时候,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搜集数据,记录事实,发表评论;进一步规范要求,指导学生完成基本的社会实践报告。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报告后,教师应及时评阅,把自己阅读完以后的感受及时反馈给学生,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总结能力。

4.开展辩论、演讲、自我介绍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技工学校,语文技能的培养除了书面表达训练外,口语训练也极为重要。教师应多组织开展辩论、演讲、自我介绍等第二课堂活动以拓展学生口语能力。比如,设计单位招聘场景,训练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又为以后的就业面试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范文4

对于情感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其基础是了解什么是情感式教学,以及情感式教学的步骤是怎样的。对于情感式教学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是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比较认可的一个定义方式就是,所谓情感式教学,是指将学生和教师的情感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用感情学习,教师用感情教学,在感情的交流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情感式教学主要包括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指导。指导工作是由教师来完成的,这一环节是情感式教学的基础,主要是通过教师情感的投入来引导学生的情感起伏,然后把学生的情感带到课堂上,这样就营造了整个情感式教学的氛围;第二个环节,猜测。在这一环节,教学的情感环境已经形成,教师需要在情感氛围中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猜测中一步步了解教学内容;第三个环节,阅读。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而言,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几乎所有的教学知识都要通过阅读来展开,所以在情感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了教学内容之后,就要开始要求学生阅读;第四个环节,讨论。讨论在情感式教学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情感是教学中,讨论这一环节是学生之间情感交融的过程,更是教学内容与情感碰撞的过程;第五个环节,讲解。教学的目标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是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而授课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新的知识,所以不管是怎样的教学方式,最后都要回归到教师的讲解中,在这一环节,教师的讲解情感应该与之前的教学情感环境相吻合,让学生在连贯的情感中获得知识。

二、情感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式教学具体应该如何应用呢,应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情感的设定。

情感的设定对于情感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是将基础的汉语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从基础的拼音学习到简单的写作和阅读都有涉及,教学内容非常的广泛,但是大多数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对某些文章的学习完成的,而在小学课本里,这些小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细腻的情感,这些情感就是情感教学的突破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起这样的情感,营造出与课本相衬的情感氛围,这就可以促进学生情感与课本内容的融合,进而完成知识的学习。当然,情感式教学的情感设定不单单是这些,情感教学中将情感融入课堂,这里的情感内容还应包括教师对于课程、对于学生的喜爱之感,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之感,对学知识的渴望之感。这些情感也需要教师在情感设定的环节将其融入进去,只有这样,知识的学习氛围才能是通过情感的交流获得的。

(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在整个情感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是人的思想的产物,而情感的表达,则需要借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完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式教学的应用,就是要求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融合,在交流的过程中让教师更了解学生,学生也更了解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和教师的情感同步。同时,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不理解的内容反馈给教师,教师获得这些信息之后,就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这些都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减轻,课堂的活跃度就会提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也会更集中,这也是情感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益处。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情感式教学的应用,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在情感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需要注意对“度”的把握,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应该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交流不能过少,亦不能过多。交流过少,不能实现交流的目的,交流过多,则容易造成学生与教师完全平等的位置,课堂的纪律就很难控制,交流之后,仍要保证教师在学生心中威严性。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之外,情感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计划,在情感的融合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要充分带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由学生主动地推动课堂情感的提升。

三、情感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范文5

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作业设计作为初中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是巩固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的重要保障。初中语文作业的合理化、科学化设计,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意义

初中生本身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求知欲,合理的作业

设计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亲自实践和尝试。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是一种极为有趣的作业形式,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避免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偏重作业答案的弊端。语文作业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作业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坚持原则

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班级

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新课改要求,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进行科学的作业设计,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坚持自主性原则。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本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提出作业知识范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完成作业设计。

2.坚持创新性原则。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创新形式和内容,结合课堂重难点,将新颖的知识融入其中,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和思

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坚持实践性原则。作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当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作业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作业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应该遵循新课程理念,不断丰富形式和内容,创新作业设计模式,以学生主体为根本,坚持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范文6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方法 研究

引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从古至今流传的佳句,其主要蕴意为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注重方法教学,而不是直接给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意思即为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是题目的答案,这句话内涵丰富,寓意深远,不仅仅反映了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同时反衬出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差距,体现出了现阶段的教学大纲的主旨思想。因此在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其要求,将方法教育置于教学首位,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1.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普遍缺乏积极性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学习模式。我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是需要学习者时刻学习,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最终使得思想文化素养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水平同步提升。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偏低,其主要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度不足而造成,学生认为中职院校学习过程中把专业学习搞好即可,所以对于语文这样的基础课重视度偏低。同时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中职院校学生的语文学习。

1.2 课堂教学效率偏低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及方式的影响,在现阶段的中职院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依旧是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从课本生词认识着手,以文章中心思想总结结束。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心理特征发生巨大变化,这样的教学模式早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语文教学需求。同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中失去主观能动性,如此教学则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学生对语文课堂失去兴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势必下降。

1.3 教学评价方式陈旧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现阶段提倡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模式。而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其对于学生的评价仅仅局限于成绩的考核,对素质教育环节忽略,这种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因为其存在局限性。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素质教育与文化课学习同样重要,所以在中职院校评价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评价模式的影响,做到与时俱进,对于学生的发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践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意义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人际交流及自身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6]。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关注当下,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的需求,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出发,传授学生之所需,注重基础,强化能力[3],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提出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思想正好符合了教学的观念,使学生在现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发展进行自主学习。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理念尤为重要,有践行的必要。

3.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践行方式教学的措施

3.1 引导性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本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引导性的创设问题环境[5]。比如在《项链》一文学习之初,为了使学生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深刻认识,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播放,在对视频欣赏之后,然后对课文进行学习,这样则学生的理解层次更深入[7],使得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较过去直接切入课堂教学主题的教学方式更加科学,所以这样的新式授课方式肯定受到同学的青睐,同时课堂授课效率势必提高。

3.2 合理的设计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深入理解文章

基于学生对课文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初步认识之后,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全文的主旨,比如提问主人公马蒂尔德仅仅是因为虚荣吗?从这个问题出发,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较强,但是对于其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难以发现,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深刻体会出对一个人客观、全面评价的重要性[2],不应该以一个人的某方面缺陷而对一个人全盘否定。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设计题,使学生带着问题深入理解文章。

3.3 及时开展课堂互动环节,给学生留足思考空间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时刻的学习都是自我知识的构建和总结[1],因此良好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会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互动环节,使每位同学理解到思考与参与的重要性,比如从课文中的女主人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通过学生自己的深入思考及其和同学之间的交流,给学生留足思考空间[4],而不再是过去老师在课堂自导自演的教学模式,所以及时发展课堂互动环节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3.4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将教学重点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环节,对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忽视,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极为不利。在教学中老师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然后基于掌握的知识之上进行拓展学习,比如老师在课文任务形象分析环节,不应该在课堂中进行引导式学习,应该将这个思考环节留在课下完成,在任务形象分析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也尤为重要。

4.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践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进行探讨,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现阶段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那么才能够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中职语文教学环节,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考虑,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构建及其老师对问题科学的设计,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方法获取的教学,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素荣.语文动态阅读教学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