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管理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管理的作用范文1
研究阶段,更侧重于知识管理的知识获取管理和知识存贮管理,知识体系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分享,扩大知识掌握人群范围,经过群体的学习、掌握、思考、创新,得到升华,不但能突出优势,还能弥补不足,促进技术创新决策力的提高。
(一)外部知识来源
1.客户。企业应该从客户手里获取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和知识。企业与客户的沟通,通过知识传播和知识收集,可从中得到更多有利信息,作为技术创新的依据和参考,企业还可根据相应信息及时改进技术创新方案。
2.竞争者。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面对诺大市场和众多竞争对手时所拥有的企业内部拥有强大竞争力的优势和特点,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固定的消费群体和长远的发展优势以及巨大的经济利益。之所以和竞争者争夺有限的市场,是因为产品具有同质的特性,所以为了占有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注意竞争者的相关知识动态,并及时获得竞争者的技术知识。
3.供应商。供应商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企业提供所需使用的原材料,还可以利用知识管理网络获得市场上众多公司的需求偏好和倾向,所以如果企业可以和供应商之间达成互利共赢,好好沟通,供应商是可以向企业提出很多优良的建议的,两者配合发展,不仅可以及时调节产品相关的生产、宣传、推广等环节的策略,还可以对企业远景和目标的制定提供有利的帮助。
4.其他。除了以上要素外,企业还有许多其他的外部知识获取来源,如科研所、技术中介、高等院校等,这些机构为企业供给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来说,这些机构作为创新知识间接源头的作用比担当科学技术创新直接源头更重要。
(二)知识的获取
1.知识获取方法。知识获取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变化、无止境的更新换代的过程。系统获取的知识,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文档、表格、数据等,最终形成显性知识。
2.知识的衡量。为了提高创新成功概率,需广泛收集信息,并加以整理,挖掘出其中涵盖的知识体系,尽量减少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它可以在某一程度上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
(三)知识格式化。
知识管理不仅仅重视内外部知识源,更重要以此为基础进行筛选、梳理、归纳的知识,利用信息化数据分析,整理归纳将知识分门别类的排序,建立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技术创新能力根本上是进行知识的创造和创新,这依赖于合理优化的技术创新系统和完备的激励机制,以及企业环境和知识的相容性。
(四)知识储备。
对企业拥有的知识来说,不管是来自企业外部还是企业内部,它所拥有的有效性和价值并不能从开始就显示出来,而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存在于意识中的隐性知识,要想更好的被利用,被更快的传播分享,就需要将意识中的隐性知识过渡为能具有表现形式的显性知识。知识储备,需要企业投入硬件设施,构建知识库,知识地图等。
二、技术开发阶段———知识管理增强技术创新的实施能力
新的产品是知识价值的最好表现形式,通过技术研究对项目的主打产品构造出一个基本雏形,通过技术研发对技术研究阶段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化具体化,产生新的“知识产品”,并应用在具体产品上的阶段,将技术构想结合到实践中,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知识挖掘与激活。
知识的内部存储,在使用前,须激活,否则知识体系再庞大也都只是没有用处的死知识,不能发挥合理效果。只有借助于企业和员工的学习才能激活知识,而且必须拥有被激活知识的相应辅助知识和辅助资源。针对资源包含的显性知识提炼,例如从文献中提取知识源。
(二)知识共享。
学习并掌握获取知识的目的是实现知识共享并能加以利用。近年来,知识管理日益蓬勃发展,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实现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技术创新。而获取竞争优势则要通过组织对知识有着很好的汲取和把握,即企业技术人员对知识有阵深刻的理解并能加以运用。
三、经济开发阶段———知识管理增强技术创新的实现能力
(一)知识传播
1.企业之间的知识扩散。知识传播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组织之间进行合作,或是购买其他企业产品,即所谓的“共赢”。组织间进行技术创合作,使得技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共赢模式还使得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了技术优势和人力优势的结合。
2.客户技术创新知识传播。作为企业经济开发重要阶段,以客户为主要对象的技术创新知识传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技术经济发展始终处于落后被动地位,企业技术创新始终难以实现、市场难以蓬勃发展。然而,我国技术经济的落后状态是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只有改变影响市场需求的不利因素,才能迎来技术创新大繁荣。
(二)知识保护机制
1.法律保护机制。法律保护机制即指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知识,加大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知识产权制度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离不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共同作用,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2.非法律手段。非法律手段主要适用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由于经济快速发展,难以模仿的知识资产越来越具有竞争优势,日益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若拥有隐性知识,那么创造、转换能力将会为其带来巨大收益。此外,企业不仅要加强知识保护使得其知识资产难以被他人模仿利用,还要加强向竞争对手的学习,这样才能坚持企业的技术创新,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三)知识扩散和知识保护的平衡。
知识管理的作用范文2
摘要: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对象的管理模式,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本文阐述了知识管理中知识的活动过程和知识管理的基本职能,研究了图书馆在知识管理的知识活动中和知识管理的基本职能中的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 知识管理 知识活动 知识管理的基本职能
1、引言
图书馆是一个管理文献知识,为社会提供相关的服务的社会组织,是人们进行知识获取和交流共享的重要场所。信息化使图书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在其形态上,现代的图书馆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大楼,还有现在网络上的数字图书馆;(2)在其服务上,不仅仅提供资料的查阅的服务,还有知识服务,并且知识服务逐渐成为主要的服务方式。目前,大量的学者都研究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的中应用。研究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用于指导图书馆管理和服务,采用新技术改进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以及图书馆中知识管理的特征等理论和实践研究。然而,对于图书馆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研究比较少,本文研究图书馆对于知识管理的杠杆效用,主要阐述了图书馆在是知识活动中的作用和图书馆对知识管理基本职能方面的作用。
2、图书馆在知识活动中的作用
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的对象,知识的活动过程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工作,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知识和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其在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起到重要作用。
2.1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活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模型, 模型中指出知识管理的核心业务流程包括知识鉴别、创造、获取、存储、共享、应用等几个过程。
2.2 图书馆对知识活动的杠杆作用
(1)图书馆在知识鉴别中的作用(2)图书馆在知识创造中的作用(3)图书馆在知识获取和存储中的作用(4)图书馆在知识共享中的作用(5)图书馆在知识应用中的作用
3、图书馆对知识管理基本职能中的作用
3.1 知识管理的基本职能
Carl Frappaolo总结知识管理包括外化、内化、中介化和认知化等职能。外化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它指的是在外部存储器捕获知识,并按照某种分类框架或者事物的本体来组织知识的过程。内化是知识与寻求的联系,它指的是从一个外部存储器中提取知识,过滤后向知识买方提供使用的部分。内化与外部知识库密切相关,并按照知识寻求方的问题焦点重构知识库。中介化是知识与人群的联系。中介化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经纪人行为,即将寻求某种知识的人与能够提供这种知识的撮合起来。
3.2 图书馆对知识管理的杠杆效用
(1)图书馆在知识管理中的外化职能
图书馆的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搜集知识,并依据知识分类框架使杂乱无序的知识有序化。尤其借助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图书馆,使其知识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更容易实现,从而为相关的组织提供网络信息导航服务。图书馆能够为知识管理的组织提供外化的职能。
(2)图书馆在知识管理中的内化职能
现代社会,图书馆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担负了更多的教育职能。图书馆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培训将知识传递给需要的人。还有图书馆能够依据组织的要求,筛选过滤知识库中的知识,将能满足其要求的知识提供给组织。图书馆能够为知识管理的组织提供内化的职能。
(3)图书馆在知识管理中的中介化职能
图书馆能够依据知识库中的知识,形成相关的主题地图,把组织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与组织之间关联起来,为组织之间知识共享和传播提供了中介平台。图书馆能够为知识管理的组织提供中介化的职能。
(4)图书馆在知识管理中的认知职能
认知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利用现有的人类知识来改善现有的工作,并采用专家系统或采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实现。现有图书馆,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知识表示,是实现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处理的基础。图书馆能够为知识管理的组织提供认知的职能。
4、结论
本文阐述了知识管理中知识鉴别、创造、获取、存储、共享、应用等核心活动流程,同时研究了图书馆在各个过程中的杠杆作用。另外,本文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外化、内化、中介化和认知化等职能,并研究了图书馆在各个职能的作用。图书馆以后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彼得·德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M]. 赵干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3]GB/T 23703.1—2009.知识管理 第1部分:框架[S]
[4]龚蛟腾.图书馆知识管理范式探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4):6-9
[5]盛小平.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J].图书馆杂志,2003,22(6):2-7.
[6]顾敏.知识管理与知识领航:新世纪图书馆学门的战略使命[J].图书情报工作, 2001, (5): 7-12,16.
[7]邱均平,沙勇忠,刘焕成等.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J].情报资料工作,2001,(5):5-8.
[8]李雪冰,梁杰.图书馆现代服务的生成及实现途径——基于知识管理角度[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1):10-13.
[9]古志文,肖仙桃,陈利涛等.企业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能力关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6):133-136.
[10]梁相.浅谈知识管理对图书馆人才建设的影响与要求[J].图书馆论坛,2011, 31(4): 167-169.
[11]穆颖丽.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构建及实施策略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 2012, (4): 106-109.
[12]杜也力.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隐性知识与转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22-23.
[13] 涂颖哲,钱国富.博客(Blog)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4, 48(11): 53-56,78.
[14]朱小玲.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与利用[J].图书馆杂志,2003,22(6):8-10.
[15]于曦,高洁.基于Web2.0的政府知识管理实施途径[J].情报资料工作,2012,(3):56-59.
[16]浦洁.基于技术路线图的图书馆知识管理[J].图书馆学刊,2012,34(5):27-28.
[17]刘姝.知识管理在图书馆虚拟咨询中的应用实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 29(1): 93-95.
知识管理的作用范文3
1管理部门繁多,缺少相互配合高职院校行政效率低下与机构臃肿、职责不清有直接关系。目前高职院校内部少则十几个部门,多则二十几个部门,主要采取院长领导系主任,系主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一级管理一级,导致了管理层级过多,职能部门管理幅度过小,机构重叠,顶层权力过干集中,也使系部作为重要教学单位自很小,有问题需要层层请示,这也是髙职院校行政效率过低的重要原因。并且很大一部分管理人员过多的关注个人的升迁,不钻研业务。在实际工作中各职能部门相对独立,难以形成合力,实际工作中需要由几个部门共同完成的工作常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不主动承担责任,导致工作完成延时或者搁置。
2管理方式落后,行政沟通不畅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日常运作主要依靠于领导者凭借自身的行政权力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各职能部门的行为,这样的方式在规范管理秩序,保证政令畅通方面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会使下属职能部门一味的听命于领导的安排,没有精力去创新和研究,抑制了基层创造性的发挥。目前存在于高职院校的这种管理方式在决策时更多考虑的是领导满意,而没有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不够。髙职院校行政管理应是服务于教学科研的部门,各项决策都应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当前存在的民主和监督流于表面的形式,阻碍了有效沟通机制的形成。
3管理制度落后,相关政策不匹配高职院校的改革主要集中于教育教学方面,对行政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行政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过于落后,目前许多高校现行的行政规章制度都不能充分适应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简单的把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看做是管理对象而不是服务对象,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这也会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
4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事务性较强,工作繁杂,工作通常得不到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人员的认可,且一旦在工作中有所失误,就会受到责备。行政管理人员评职称难,进修机会少也成了普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行政管理制度建设
对于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性“髙等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与之相应,也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的制度制定规范以及制度执行、监督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管理制度的效力。”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直接影响行政效率的高低,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提高高职院校行政效率的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行政管理制度,也可以有利于依法治校,对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应健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财务、后勤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制度,使所有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都能做到依章办事,逐步使高职院校的建设与管理纳入规范化的轨道,用法律手段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
三、促进高职院校行政效率的提高,重点抓好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应该认真抓好制度建设,形成以制度为依据,治人、治校,最大限度的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1)完成全员定岗定编,明确岗位责任。应该以制度的形式将每个岗位上固化的工作职责确定好,保证岗位职责有承办者。完善各类考核和奖励机制,将职称评定、考勤考核、奖励评优等具体办事程序、要求明确,这样既可以提髙效率又可以避免人事纠纷。
(2)加强管理信息沟通,提高办事的时效性。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拓宽沟通渠道,在决策中广泛赢取各方意见,充分与师生沟通交流。行政管理人员作为领导的参谋助手应该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为领导提高详实的材料。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保证校内信息的畅通。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各项工作规定具体时限,不拖拉、不推诿。
(3)端正服务态度、构建服务型管理体系。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行政人员日常行为规范,明确服务质量的衡量标准,明确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强化对系部工作的指导,实行目标管理。逐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把一定的组织人事、资源分配、财务收支权力适度下放,提高基层行政管理能力。
知识管理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程监理;工作;作用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监理的主要质量控制工作
1.1 材源及材质往往对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材料来源渠道复杂,种类繁多,如沙、石、砖、水泥、钢材、外加剂等。因此在现场除按规定对材料抽检外,若发现材料来源有变化或发现质量异常,应及时检查复试,及早处理,不要因误时误检而造成巨大损失。因为对施工单位来说,一般在发现总是较早较小的情况下,还是较容易改正的。
1.2 按规定做好每道工序验收工作,控制好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对工序的控制就是对施工单位的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要认真审查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在施工单位“三检”的基础上经监理验收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这是监理的神圣职责。不要因施工工期紧需放弃或因太繁琐需减少程序。这样不仅造成监理失职失控,而且也会助长施工单位不重视搞好施工质量的思想。每道工序检查验收时,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该量的尺寸要量,该检测试验的数据要检测试验,这样“严”字当头,使大家对工程质量做到思想重视,施工认真,对施工单位,对监理都有好处。只有客观地对工程产品取样检查,且样品数量达到要求,才能说明检查验收的样品代表了要检查验收的主体。
1.3 与施工单位同心协力消除质量通病
房屋的墙体开裂、屋面渗漏,混凝土的蜂窝、麻面、漏浆、漏筋等这些质量通病的处理,要与施工单位共同探讨。在现有施工技术和设备条件下,应采取什么措施以达到质量要求。在工程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理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抓好各工序验收和关键部位监理工作。这样,对质量通病的防范将会起到明显效果。
1.4 对监理指令及质量问题处理追踪到底,认真落实
工程项目施工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而现场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机械及人员组织特点应较为了解,对产生的质量问题有一定的预见性,应以事前控制在先,减少损失为宗旨。但有时也不得不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下达一些指令和对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对这些指令及意见跟踪到底,认真落实。如果只满足于指令下达了,意见也提了,施工单位执不执行也不去落实,就会使监理留于形式,同时也会助长施工单位不重视监理意见,不拿监理当回事的恶习,从而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如职工食堂,室内回填土达到5米深,施工单位不按规范施工,监理指令又不执行,引起回填土下塌、开裂,导致不得不采用灰土挤压桩来补救,既影响了工期,又增加了造价。
二、工程监理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作用
我们国家在建设领域实行“三制”以来工程建设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我们的建设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都归功于管理的手段、指导思想和各项制度。
2.1 制定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从全局上着眼于工程的管理
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重点在于事前控制、过程监控,在制定规划和细则中,建设监理应该考虑工程特点、工期、人力、自然、机械等多方面的因素找出该工程的重点分析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质量控制目标。建设工程监理只有提高工程质量控制的认识才能保证监理工作有效进行。“质量控制”是根本,要控制好工程质量监理工程师必须加强对承包商的监督和管理,只有在对工程质量控制和承包商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体系有了深刻的认识基础上,才能制定相应的制度并通过自己的检查、检验、验收、等手段,促使施工方内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同时也实现了监理工作职责。
2.2 建设工程监理在工程开工前期对各项工作所体现的意义
首先,审查开工报告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承包商的开工申请后,对申报材料进行详细的审查和现场审对,确认手续完备,具备了开工条件即确认开工。这样既保证了工程项目的良好开端,也为下一步工序奠定了基础。
其次,审核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审查是工程开工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步骤,监理工程师将要求承包商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使其质量控制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监理工程师并着重审查施工安排是否合理,施工机械和人员配制是否得当,施工方法是否可行,施工外部条件是否具备,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完备,同时协调承包商的质量控制目标与监理的质量控制目标相一致。
再次,审查承包商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商制定的各项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合理,是否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和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能否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良好运行。
最后,对承包商的资质进行审核。工程开工前,监理工程师要对承包商的资质进行认真审核,并与投标文件相对照,看其项目经理、总工以及施工机械是否与投标时相一致,能否保证工程施工的需要。是否存在违法分包、转包的行为,如果有以上行为监理工程师应该及时制止。
2.3 工程建设监理在协调各参建方中所起到的作用
监理在承包商关系协调中所发挥的作用。监理与承包商的关系又是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关系。在实施监理的过程中不仅与承包商共同确保工程质量优良,也要善于协调和承包商的关系,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做好。2.监理与质量监督机构配合中所发挥的作用。质量监督作为政府行为具有强制力,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质量起着监督和检查的作用,与监理的质量控制目标相一致,具有指导监理工作的作用。因此,监理单位应自觉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与质量监督机构一起,共同把工程质量控制好。
三、工程监理在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控制作用
控制施工事后的工程质量要点,要以计划执行后的信息为主要依据,要有完整的统计资料;事后控制的重点是确保每个产品合格,并把不合格产品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进行返工、整改。同时 严格按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并进行质量评价。 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 跟踪验证,整改后重新对质量进行评价。而控制施工结束后的建筑通病则包括雨后渗漏、墙体裂缝等,一旦发生,影响观感及使用功能。因此,要在材料、设计、施工、管理上查找原因,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方案, 总监审批后,进行整改。
参考文献:
[1] 刘茂社. 浅谈监理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西北水力发电.2005
知识管理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学;创新工作
1 知识管理理念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现状
知识管理是借助恰当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在合理的组织结构及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中研究各类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对之进行搜集、加工、存储并付之使用的过程。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管理学研究方向。在1999年到2000年期间对其探讨一度极为热烈。由于“知识”这一概念特有的宽泛性和“知识管理”这一概念表面的非技术性等原因,“知识管理”已成为当今图书馆学理论界探讨的最热门的话题,但当前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对图书馆现有资源显性或隐性知识的开发等纯技术性课题,真正将知识管理运用于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切入口尚未形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没有明确的定义。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研究的方式方法以及和其他相邻学科、交叉学科的关系,尤其是对图书馆如何利用知识管理手段开展创新研究,营造图书馆良好发展氛围,促进图书馆资源利用、资源共享等研究内容尚未成熟。加强二者基础理论研究深度,将知识管理的方式、方法运用于图书馆学研究及具体工作中去,对开拓图书馆知识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图书馆知识利用等都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 知识管理促进了图书馆学创新研究的新变化
知识管理的概念来源于企业发展中产生的管理学理论,但对它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专门学科。作为当前图书馆学引进的一项研究内容,很多方面只是借鉴于企业管理的理念。即在综合性、多角度、多层次的复合应用上进行。要真正使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的研究有力结合起来,首先需要将知识管理的现有研究成果应用于图书馆的工作环境中去。其次,图书馆界也要根据知识管理研究发展的需要,在图书馆软硬件建设方面加以改进。知识管理对图书馆学创新研究的主要思路应从它对图书馆外部和内部的影响着手,具体为如下。
2.1知识管理要求图书馆加强环境创新
知识管理下的图书馆创新,首先必须是图书馆现有环境的创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通过管理手段的改变,形成宽松和谐的、鼓励个性发展的人际氛围,更应该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以有利于保护上述管理手段而存在。前者是“人治”,而“人治”的环境在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部门管理方式面前会随着管理层的业务水平、社会作用、管理思想的改变而改变。没有一个崭新的“法制”环境,就只能停留在传统宣传教育的思维模式,就不可能去谈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因为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形成一个新的环境,则是建立一种新的观念形态的开始,也就意味着必须对客观存在进行改变。这种改变方式可能是一次性的、根本性的,也可能是渐进的阶段性的,而关键在于什么是最合适的。目前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分两步走:首先;由全国法制工作委员会尽快制定并通过一部操作性强的、业界呼吁已久而迟迟未见的图书馆法。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推动图书馆法制建设。其次,由图书馆协会根据知识管理的需要,同时借鉴企业资本管理方式,在行业内形成一种管理风气,规范一种制度,使图书馆工作环境有一个规范化的可操作模式。这两方面的工作是图书馆环境创新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2.2知识管理推动了图书馆管理创新
当前图书馆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具体包括:管理者创新、馆员和读者创新、组织创新、职能创新、方法创新、形象创新、文化创新、环境创新、条件创新、管理目的创新等。而运用知识管理理念,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人力资源创新和信息管理创新。首先,通过借鉴企业“人本”知识管理思想,转变图书馆管理理念,不断变革或改革图书馆管理方式,用知识管理手段将信息转化为知识,通过各类、各级图书馆之间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图书馆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体现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为了促进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的管理,要彻底打开“单位人”的枷锁,使其具有“社会人”的身份,增加人才的流动性,推动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三,加强资源配置方法变革和工作组织体制变革研究,改善图书馆资源结构,改革图书馆管理体制,形成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第四,通过一系列概念的引入与深化,提出“图书馆学知识管理”“图书馆学知识创新”的新概念。通过对新学科的专业研究,把握图书馆学知识管理研究方向,从而指导图书馆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最终推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新发展。
2.3知识管理开创了图书馆知识创新
根据知识管理的含义,知识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借助企业资本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资源,结合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手段进行二次文献开发和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充分揭示隐性知识的内涵,摒弃灰色文献带给人们的副作用。因此,现代技术应用和隐性知识开发与建设是图书馆知识创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2.4知识管理开创了图书馆服务创新
知识管理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管理,从而达到知识共享基础上的知识创新,最终实现知识应用,创造必要的社会价值。具体分三步走:
2.4.1创造适用的人际网络。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手段就是利用人际网络分析软件,使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使读者能够更加方便的与图书馆交流,将图书馆员的知识融入用户的知识中,使用户也像图书馆员一样成为快速查找信息的能手。
2.4.2创新图书馆传统服务项目。首先通过知识管理,建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科学配置体系,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文献检准率。其次,大力加强馆际互借服务,借鉴英国大英图书馆在馆际互借方面的经验(大英图书馆在馆际互借上主要开展一般复印服务、一般借阅服务、版权付费服务、紧急服务、直接服务、特殊服务等方式。在服务申请上主要开展航空邮件、电话传真、电信自动传输、电子邮件、INTERNET数据库和光盘等多种形式)。在思想上重视,在工作上加强联合目录编制工作(目前CALIS正对其进行探索并逐步付诸实施),加强地区及国家中心馆建设。
2.4.3创新网络资源服务。基于社会发展和图书馆自身建设的需要,各图书馆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通过网络向一般读者和特殊读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数据库文摘检索或全文检索服务,部分专家学者也通过网络的互动性为读者提供“推拉式”的“知识表示”服务。一些图书馆学专家也正对国内外图书馆网站建设加以比较分析以期寻求适合图书馆发展的服务模式。
3 知识管理推动了图书馆现代化、人文化、理想化工作新境界
根据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研究的新特点,未来图书馆将是结合传统图书馆和新兴的知识管理研究的实验基地。总结近年来图书馆理论界关于知识管理讨论的热点问题,未来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的方向必将是促进知识管理标准化研究并利用其成果促进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强图书馆环境创新、加强“知识表示”研究的突破,最终将图书馆知识服务达到完全知识化服务,即智能服务。知识管理理念的引入必将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体制发展、服务创新,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增值,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知识管理的作用范文6
1方法
1.1人员组成及查房时间护士长夜查房工作是护理部管理制度之一,护士长夜查房由护理部安排,全院护士长轮流值班,护理部主任、护理干事参与,每班2-3名护士长值班,新老搭配,每周夜查房2-3次,每次为夜间随机,具体时间不定,要求参加查房的护士长必须服从安排,查房时着装整洁、举止规范,认真履行职责。
1.2查房内容查房内容由护理部设计成表格式,包括:①护士交班、接班情况:查交接班的方式是否正确(文字交接和床头交接)、是否按时交接班。②护理人员在岗情况:仪容仪表,有无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分级护理巡视情况。③抢救设备及药品的管理:常用抢救设备的使用情况(心电监护仪、氧气瓶、吸引器、呼吸机、洗胃机),是否在应急状态,抢救药品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④夜间消毒工作执行情况:治疗室、换药室是否按时紫外线消毒、无菌罐(镊)是否按时更换等。⑤夜间治疗工作及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夜间医嘱是否按时执行,各项操作是否符合规程,中医外治是否及时准确,夜间收治新病人护理工作落实情况。⑥危重病人的护理情况:查危重病人的治疗护理落实情况(包括常规治疗和特殊治疗),晨晚间护理的落实,压疮的预防,抢救工作是否及时、准确、操作熟练,并指导护士开展工作。⑦病区夜间管理工作:病区是否安静、清洁,病人是否按时熄灯,闲散人员是否按时清理离开病房等。⑧护理文书书写记录情况:查体温单记录其真实性、可靠性,督促做好夜间高热病人体温观察及降温措施落实情况,查各种护理记录是否及时、客观、真实、准确。
1.3夜查房结果的记录及反馈
1.3.1值班护士长据实填写检查结果,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夜查房检查记录表中,记录内容包括检查内容、存在问题、科室及责任人、原因分析及整改意见,次日晨将检查记录本交护理部,并综合汇报。
1.3.2护理部将夜查房检查结果每周汇总一次,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对违规违纪护士进行处罚、通报批评,并对新出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统一规范,同时护理部对各病区查房中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追踪评价并记录,直至问题解决。
2效果
2.1通过夜查房护理部能有效地掌握各病区夜间护理工作动态,能及时杜绝、处理护理工作中的缺陷,提高护理质量管理。
2.2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安全隐患我院每个病区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夜班护士多为年轻护士,经验欠丰富,应急能力有待提高,工作阅历较浅的护士在遇到急诊抢救时难免产生紧张、无助的感觉,对疑难问题无法解决,夜间查房护士长能及时有效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必要时再调配其他人员予以帮助,现场解决问题,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心理压力,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
2.3细化并规范了护理过程通过夜查房,规范了护士着装及行为,增强了护士慎独精神;督促护士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规范了危重、一级护理、特殊病情变化患者的各种治疗护理措施的随时记录,保持了医疗护理一致性,避免了医疗纠纷。
2.4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的改进患者一半的住院时间是夜间,夜间工作关系到整个护理质量,通过护士长夜查房制,对全院夜间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协调和监督,使夜间护理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