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1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以县域经济为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保定作为一个农业大市,以什么样的战略途径和根本举措,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与发展?今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研、认真思考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实施“强县兴市”的战略,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可以说是抓住了要害,抓住了关键。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保定是农业大市,也是人口大市,目前县域占据了全市近九成的人口、3/4强的经济总量和1/2的财政收入。近年来,保定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把县域经济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市县域经济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民营经济、特色经济、劳务经济得到发展,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全部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多。县域经济总量增幅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增长与全市保持了同步。但同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由于市大县多,发展不平衡,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格局,制约了全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三农”方面,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因此只有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奠定扎实的基础。

首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有效破解“三农”难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经济才能繁荣,农村社会才能稳定。没有殷实的财力,就没有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没有农民的增收,就失去了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只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强县富民,积累财力,新农村建设才能有坚实基础。

其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长期落后,将会导致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造成新的两极分化。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加快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变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向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转变。同时,只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其迸发的经济活力、外在张力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才能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实现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第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稳定才能实现全社会的稳定,只有农村和谐才能构建全社会的和谐。目前我市大部分县(市)经济规模小,属于吃饭财政,给农民办实事、让农民得实惠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县、乡财政实力越强,就越能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就越能更好地扶持帮助困难群众,农村社会就越和谐,基层政权就越巩固。只有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不断增强财政实力,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在农村形成安定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才能拥有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和可靠保障。

二、牢牢把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发展县域经济应当紧紧把握“立足现状、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区域间体制性和政策性差异缩小,“南资北移”、“南企北扩”趋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立足保定实际,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做强特色。重点要抓好五个关键环节:

第一,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要用现代工业的管理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农业,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传统农业向饲料农业、原料农业和能源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畜牧养殖业和名特优林果业,努力打造面向京津的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重点加快“工”字型高效农业产业带、畜牧业“一带六区”和果品业“六大基地”23个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机制,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重点扶持一批经济实力强、有产业优势、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5家。

第二,以工业化为主导。先进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无工不富”,工业化上不去,经济总量就大不了,财富总量也上不来。因此,必须树牢工业强县的观念,把加快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提高工业比重作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优先目标。一是抓好产业集群发展。“十一五”期间,围绕汽车、新能源、纺织服装等10大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优势产业链条经济,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重点抓好白沟箱包、安国药业、高阳纺织、容城服装、雄县革塑包、蠡县纺织和皮毛皮革、徐水制酒等一批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增强竞争力。二是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农村工业集聚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集约化、集群化发展。重点抓好高阳三利纺织工业园、徐水巨力索具产业园、容城大河服装工业园、中国农大涿州农业科技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三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品牌就是市场、效益和财富。我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排全省第1;省级著名商标89个、省名牌产品47项,均排全省第2,但都规模偏小,影响力不大。要逐步把品牌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大力推进品牌兴企、品牌兴县,确立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品牌,叫响“保定制造”。

第三,以城镇化为支撑。工业创造财富,城市增值财富。城镇化可以得到最佳的资源配置效益。对县域来说,城镇建设首先是县城建设。一是要抓改革,理顺规划、建设、管理的机构和体制,加强综合执法。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统一户籍登记、市场就业、城市公共资源居民共享等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县城和城镇转移。二是要抓规划。按照适度超前、体现特色、彰显文化的要求,做好县城和重点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及修编,同时搞好村庄建设规划,做到城乡规划全覆盖。三是要抓统筹。要把城市资源统筹起来,强化“经营城镇”理念,引导各种力量参与城镇建设,通过经营来增值,通过市场来融资,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四是要抓管理。着力体现以人为本,在科学化、人性化上下功夫。

第四,以民营经济为着眼点。当前我市县域经济中活力最强、比重最大的,当属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必须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实施“催生、助长、扶强”战略,废除一切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定,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成长起来。要加快建立以民营企业为重点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创业辅导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整体拓展。要针对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经营理念陈旧、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从转变企业家观念入手,帮助企业改革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在观念上由创业型向创新型转变,在产权上由家族型向多元型转变,在管理上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

第五,着力培育打造发展亮点。一是要建设一批“四梁八柱”大项目。紧紧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力度,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重点抓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各种类型项目一起上,重点抓工业和财源项目。特别是千方百计谋划和建设一批立得住、放得大、有优势的立县大项目。二是培育做强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有特色才能赢得市场,基业常青。我市经过多年的培育,形成了类型十三大产业,即资源依托型、旅游带动型、中小企业集群型、大型企业集团型、外资拉动型、农业龙头企业型、市场引导型和城市服务型,成为全市县域经济的主体。今后要从抓专业市场、基地建设和品牌推广宣传入手,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寻求突破,活跃全局,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去年全市农民人均收中,工资性收占到40%以上,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重点抓好劳务转出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劳力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择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实现输出人员由体力型向智能型的转变,打造保定劳务经济品牌。

三、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思路决定出路。制约县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资金,不是资源,不是基础,而是思想。今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就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派出十个调研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召开了全市领导干部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班,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将出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总体规划,为全市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2

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把握当前面临形势,谋划部署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我市商务经济再上新台阶。刚才,同志回顾总结了我市“十一五”时期和年商务工作,分析了当前商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了年的商务工作,讲得很好很全面,我完全同意,希望同志们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全市商务工作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市商务经济发展成绩,切实增强做好商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十一五”期间是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自年4月市商务局组建以来,商务经济规划发展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同时也是形势变化最快、政策变动最频、经受考验最深的五年,更是商务工作得到各级领导重视最多、各方支持力度最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五年。五年来,全市商务经济在市、区(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全市商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商务工作各项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中推动增长、增加税收、带动就业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十分突出的重要贡献。“十一五”期间,我市酒类产业强势崛起,销售收入及利税等主要指标总额连翻两番,年均增幅超过40%,一举奠定了在“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的重要地位,国家的一系列中心和活动在建立举行;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商贸物流中心初见雏形,“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已初步形成;对外贸易逐步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亿元大关,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入驻;在商务经济发展内在动力持续增强的同时,我市商务工作各项指标也在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年,全市商务战线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打造成渝经济区、建设川南经济区的重大机遇,切实落实酒类产业、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促进外贸增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了全市商贸工作的快速发展。酒类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完成产量98万千升,同比增长16.4%;实现销售收入352亿元,增长40.3%;实现利税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9%,主要指标几乎占据了全省酒业的“半壁河山”;酒业集中发展区顺利实现产值和服务性收入100亿元目标;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02亿元,同比增10%;实现税收56亿元,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达57.7%,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场消费呈较快增长势头,累计实现社消零259.3亿元,同比增长18.5%,居全省第七位;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西南商贸城等市场建设,生猪定点屠宰换证规范工作成效突出;进出口总额达1.32亿美元,出口1.05亿美元,增幅均超过60%;实际到位外资3051万美元,同比增149%;外经合作、民生工作等工作也有序推进。

回顾“十一五”,我市商务工作成效显著,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市委、市政府对商务部门的工作是满意的,对所取得的成绩是充分肯定的。这些成绩不仅为我市“十二五”商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我市商务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贵经验和宝贵积累。成绩既可喜可贺,也来之不易,既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协作、拼搏进取的结果,凝聚了商务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辛劳。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单位、优秀品牌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也向一年来辛勤工作在商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准确把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增强推进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副省长指出,当前我省商务发展形势面临两个“前所未有”,一是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二是严峻挑战前所未有,但总的看,商务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商务工作机遇大于挑战。要抓好“十二五”时期的商务工作,我们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商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准确把握当前我市商务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尽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的趋势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继续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我们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形势不会改变,我市的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从宏观层面分析,今年我市商务经济面临四大机遇。一是整体经济形势回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从急剧滑落到缓慢复苏,世界贸易出现局部改善迹象;从国内看,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形势向好。二是市场环境趋优。国际产业转移重新开始活跃,外资向中国流动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尤其是具有较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的高层次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速度也呈现出继续加快趋势,这对区位和综合商务成本优势突出的我市极为有利。三是宏观经济政策向好。今年,中央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重点在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特别是首次把拉动内需放在“三驾马车”的首位,为商务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四是成渝经济区打造启动。省委、省政府“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战略和成渝经济区整体打造全面进入了实施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推进,为我市对接川南经济区,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壮大区域经济提供了有利时机。

(二)深刻认识当前我市商务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今年经济发展环境总体向好,但形势依然严峻。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定,多数国家经济出现回升主要依靠强力政策刺激,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明显不足;国际金融领域风险尚未完全消除,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难度加大,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仍不稳定。从国内环境看: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需要一定时间,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条件尚不具备;世界各国贸易保护呈现升温趋势,“引进来”和“走出去”面临多方面制约;通胀预期强烈,企业投资意愿和消费者信心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趋缓,保持国内消费快速增长的难度明显加大。从自身看:纵向比较,开放型经济一年一个台阶,商贸物流发展一年一个突破。但横向来看,我市开放型经济总量与周边地市相比仍然偏小,商贸行业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新型业态发展仍然较慢,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

可见,今年我市的商务工作,机遇与挑战同在,优势与劣势并存。商务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做好商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敏锐的视角、抢抓的意识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捕捉发展机遇、赢得发展优势、扩大发展成果,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市商务经济“高位求进、加快发展”。

三、围绕重点工作精心谋划,奋力推动全市商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今年的商务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刚才同志在工作报告中已经进行了具体安排,这里不再重述。对于下一步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包括商务经济在内的第三产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推动一、二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我市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的比重还不够大,还需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同时,与周边城市相比,我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非常小,离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这就要求我们要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弥补经济结构中的这块短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连续出台了加快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意见,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促进商贸业发展。各级各部门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商务工作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引擎,更要挑起发展第三产业的大梁,承担更多的任务。

(二)强势推动酒类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对白酒产业一直高度重视,09年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培育千亿大产业,并将出台《省酒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同年6月,奇葆书记莅临视察时,也特别要求我们在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中要有所作为。我们要继续强龙头、培巨人,建名酒名园名镇名村,实施品牌战略,走优质高效之路,做优做强做大酒业。要加大对老窖、郎酒两大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优势资源的配置上尽量倾斜,促使其健康运行、加速发展,真正成为酒业发展的“航空母舰”。要加快酒业集中发展区南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白酒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实现园区产值和服务性收入年年超百亿元,成为全省品牌“百亿园区”。要加快二郎名酒名镇建设,打造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名镇。要继续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品牌酒,积极引导原酒企业向瓶装品牌和名酒企业股份合作转变、瓶装品牌向知名品牌转变,着力发挥“酒”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效应;大力实施品牌振兴计划,继续鼓励酒类企业争创品牌,全面提升泸酒品牌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要加大名酒知识产权保护和酒类企业的监管力度,促进泸酒产业优质高效健康发展。

(三)着力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今年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加快西南商贸城建设,以培育白塔商圈和商贸龙头企业为重点,完善商业功能空间布局。要认真研究白塔商圈各个商城的发展定位,实行错位发展,避免过度的同质化竞争;要认真落实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汽摩下乡”等促进消费政策,不断活跃城乡消费市场;要完善城乡市场网络,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扩张市场能级;要加大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物流企业,在发展第三方物流方面有所突破。

(四)努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当前,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与发展不够,仍是当前我市商务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必须坚持以大中型出口企业为龙头,以承接产业转移、硬件设施建设和保税港区打造为抓手,积极培育我市出口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要大力支持帮助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和泸县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项目,着力把园区培养发展成为开放型经济产业园区。当前,要紧紧抓住产业转移契机,推动与长三角的战略合作;要做大做强赫克力士天普化工、北方硝化棉、天宇油脂、长江起重机、邦立重机和老窖等大中型出口企业,切实增强龙头带动作用;要加快建设港集装箱码头二期续建工程,力争建成进港铁路专用线,推进港集装箱码头围网、仓储等硬件设施建设,力争完成保税仓建设,积极申报保税物流中心,为建设保税港区奠定坚实基础。

四、强化工作措施,凝聚各方合力,着力营造商务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商务工作关乎百姓利益、关乎经济建设、关乎社会发展,职能重要,责任重大。但是,我市商务部门又是新组建部门,随着国家“稳外需,扩内需、调结构”等若干政策出台和我市“四个四”战略的推进,商务工作的任务将会越来越繁重。推进商务事业发展,单靠商务部门一家还不行,必须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和商务企业的支持和参与,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为此,我也借此机会提三点要求: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商务工作,充分认识商务工作在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全市重大战略实施和保障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把商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着力解决机构不健全、职能不到位、人员不落实等问题,确保机构、班子、人员、经费的保障落实。

二是切实加强协作配合。新时期的商务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政策性很强,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和积极支持。长期以来,商务部门与发改委、财政、工商、税务、公安、交通、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希望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并不断巩固完善、形成合力,共同为全市的商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商务工作横跨多个行业和领域,是一项专业性强、关联度高的工作。商务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商务发展的成效。商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全市商务系统加快培养一批懂经济、会外语、通业务、知法律等多方面的业务人才和管理人才,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建设,结合机构改革,加强商务系统作风建设,要大兴真抓实干之风,狠抓工作推进与落实,强化追踪检查,增强工作实效。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3

(一)国家

国家是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者,在当今它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经济全球化要求尽量扩大市场规律的作用范围,尽量减少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的限制,这就使国家行使的范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某些在传统上一贯被认为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事项进入了统一的国际经济法规则调整的范围。例如GATI和WTO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通过谈判来降低关税并约束关税,这无疑就是一种国家经济的让渡。其次,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扩大,将越来越多的各国国内政策纳入其视野。WTO协定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投资措施就是国际经济条约调整各国国内政策的表现。最后,经济全球化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借助于国际性组织协调管理,这样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是WTO的作用日益凸显起来。

诚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确在向市场让步,适当放松了其对国际商业交往的管制。但是,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也不能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如果缺乏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资本的扩张不一定能带来综合的社会发展,相反地,会使财富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是不利于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因此,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探求建立某种有效的调节机制,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应当意识到,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其在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也不同。一般说来,国民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总是要求最迅速、最广泛、最强烈地推进贸易、资本、人员、服务流动的自由化。如果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则会处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境地。

(二)商人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商人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跨国公司。经济的全球化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那么商人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润,商人会冲破各种限制,将价值规律推向全国,进而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法向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商人可以编撰统一的商事规范并使其得到普遍运用和政府的承认;另一方面,商人还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动国家创设他们所需要的法律规则。为了保障他们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影响国家赋予其更加优惠的投资条件,进一步放松对商品、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限制,并对本国商人的海外利益给予更为严格的保护,要求本国政府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加以限制。

(三)非政府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也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协商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及不同群体的利益。于是,代表着国际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为了使这些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能反映其利益和愿望,就在国际社会上作为“压力集团”来发挥其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人权、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等方面。

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西方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提出来的,然而,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却众说纷纭,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经济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是自由市场、民族国家和信息科技前所未有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受到其一定的影响,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尤其是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法,必须作出相应的回应,有新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规则统一的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跨国经济交易的增多。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规则,特别是推动世界范围内规则的统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首先,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主体的商人(尤其是跨国公司)通过自己的机构创设或统一了大量的商法惯例。国际商会近几十年来,主持修订了各种商事惯例,它们将商人们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做法确定化,成为统一的商事惯例,来便利商人们所从事的跨国交易。

其次,各国国内商事立法的趋同,一些国家制定出与多数国家相一致的商事法律规范,也推动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

最后,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调整跨国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迅速发展。最初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涉及国际货物贸易的政府管理问题,而且主要是规定关税问题。但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总协定条约体系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至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条约体系已从国际货物贸易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在贸易管理措施方面,已具体到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海关估价等各个领域。同时,WTO已经开始新的“千年回合”谈判,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

(二)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弱化

规范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法律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这部分法律规范在过去几十年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的管理呈弱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商人的跨国交易的限制在不断放松。其原因主要是:(1)商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要求市

场规律突破国家疆界的限制(事实上是各国的管理措施的限制)而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2)各国政府认为扩大的对外经济交往从总体上是有益于本国的发展的。

(三)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更加激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财富在大量增加,但财富的集中程度也大为加速。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20%的最富有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占人口同样比例的最贫穷国家的30倍,而30年后,这一差距已扩大到60倍。由此可见,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需要首先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巨额债务负担、贸易条件恶化和外部援助匮乏等紧迫问题,改革现存的造成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只有最终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使经济全球化在一个平衡稳定的环境下发展o

(四)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法的挑战

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直接进行交易,从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均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新的交易方式必然会带来新的法律问题,由电子商务所产生的合同的成立与履行、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以及税收征管、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各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条约均缺乏相应的调整手段和规范措施。因此这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在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对现行的适应于传统商业交易活动方式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

四、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国际经济法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尚未健全,这样的状况远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冲击。又由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际经济法统一规则的大量出现,调整力度和范围的增强与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这更影响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另一方面,正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为国际经济法学科振兴和新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吸收外国资本,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制度安排。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在全球化中谋求更大的利益,我国的法律必须作出积极的回应。首先,我国法律应进一步实行贸易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并且应该是全面的,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尤其是在服务贸易方面,更要加大力度。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方面,也要按照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来继续完善有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以适应协议的要求。此外,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要加强仲裁和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增强法律和政策的透明度,完善法律的执行机制。其次,开放并不意味着没有防范。我国应抓紧制定反倾销法,制定有关的环境和技术标准,以对相关的产业实行一定的保护。要通过世贸组织的规则所允许的反倾销机制、环境标准和技术标准、防范金融危机机制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等措施,对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所可能带来的危险加以防范。最后,我国还应坚持不能以牺牲人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保护人力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力度,制定相关的法律与国际接轨。总之,建立完备系统的适应经济全球化法律体系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我国的立法工作要改变被动滞后的状态,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的政治、文化生活,传统观念的改变和对我国经济、法律的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我国还要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参与规则的制定,使得国际争端的解决更加公正合理,符合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利益,建立起真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维护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根本利益。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4

20世纪60年代,由于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迅速膨胀,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城市治污成本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节节攀升,不堪重负。为了从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的现象入手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做出解释,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于1967年建立了一个两部门宏观经济增长模型。

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包括的命题主要有:1)停滞部门的单位产出成本将会无限增长,而技术进步部门的单位产出成本将会保持不变;2)具有一定需求弹性的情况下,停滞部门的产出将会下降,并有可能最终趋近于零;3)如果两部门产出比例为一常数,那么,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将会转移到停滞部门,而技术进步部门的劳动力将会趋于零;4)如果两部门产出比例不变,相对于劳动力增长率来讲,全部产出增长率将会下降。

非均衡增长模型表明,在生产率增长内在非均衡的经济体系中,由于名义工资的同水平增加,则会导致停滞部门的成本不断累积上涨,其结果是,如果该停滞部门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则对其产品的消费成本将越来越大,即出现“成本病”现象;如果该停滞部门具有较大的价格弹性,则人们将因消费成本越来越高而不得不减少对它们的消费,致使其市场逐渐萎缩甚至消失。如要维持生产率较低部门的产品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必须使资源不断涌入该部门。而服务业就是一个生产率增长水平较低的部门――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提高贡献较少。那么,资源不断移向服务业是否一定不利于总体生产率的增长呢?假如不是,进行怎样的经济结构调整才是促进总体生产率增长的最优选择呢?

二、理论的发展与修正

(一)渐进停滞理论的提出

由于非均衡增长模型对经济停滞的预言特别适用于研究服务部门的产出增长和就业行为的解释,因为服务业相对于其他部门来讲具有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为了使模型更具有解释力,鲍莫尔于1985年对非均衡增长模型进行了修正,在原来模型中引入了除技术停滞部门和技术进步部门外的第三个部门,即渐进停滞部门,从而提出了渐进停滞理论。

在渐进停滞理论中,渐进停滞部门的产出由两种要素组成,一是来自进步部门的“进步成分”,一是来自停滞部门的“停滞成分”。在初始阶段,渐进停滞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并且生产成本亦呈下降趋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进停滞部门的成本和价格将趋近于产出停滞成分要素的停滞部门。鲍莫尔进一步运用美国计算机产业和电视广播业的观察数据对渐进停滞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渐进停滞理论模型的预言。

(二)奥顿对渐进停滞理论的修正

尽管非均衡增长模型及渐进停滞理论的提出对当时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现状具有很大的解释力,但奥顿还是认为渐进停滞模型存在不足,他认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只对那些生产最终消费品的产业适用。奥顿提出,对于那些应用中间产品(非初级产品)的产业,停滞部门的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并不会降低整个经济的生产率增长率,只要停滞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于零,经济总体生产率增长率就不会下降。

奥顿运用生产率增长的产值增加值模型对包含中间投入品产业的经济总体生产率增长问题进行了论证,他发现:只要部门1的生产率增长率为一正值,总生产率增长率就会提高。于是奥顿得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如果资源移向金融和商业服务部门,尽管其生产率提高缓慢,但总生产率增长率并不会下降。恰恰相反,如果资源移向生产中间产品的停滞部门,总生产率增长率将不降反升。

奥顿对渐进停滞理论的修正,改变了鲍莫尔非均衡增长模型对经济停滞的悲观预期。一些停滞产业将通过向进步部门提供中间性投入产品而对总生产率增长做出贡献,因此,发展这些提供中间投入要素的“奥顿产业”成为逃避经济停滞的一种路径。

三、数据分析与问题揭示

(一)广东服务业发展阶段成果

(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增速较快,从业人员比重稳步上升。

“十一五”时期,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6.3:50.4:43.3调整为2010年5.0:50.4:44.6,从而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动。“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增长较快,从2005年的1496.9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954.02万人,年均增加91.42万人,年均增长5.5%。广东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2005年的32.1:38.1:29.8转变为2010年的26.6:39.4:34.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4.2个百分点,且比“十五”时期多提高1.9个百分点。

(2)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

第一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79-1985年的35.9%提升到“八五”时期的最高水平63.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后逐步减弱,至2006-2009年平均为55.7%。第三产业的推动力不断增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5年的38.2%,稳步提升到2006-2009年的42.4%。

(二)广东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同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仍面临较大压力。目前广东产业层次总体偏低,服务业发展滞后问题仍然突出。

(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待提高,高素质服务业人才不足。

在劳动力就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广东劳动力就业结构也不断优化,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仍然过低,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比重为60%~75%)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比重为30%~45%)的平均水平。这表明,伴随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此外,广东服务业的技术手段普遍不高,标准国际化程度整体较低,高素质服务业人才供给不足,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全球化的企业集团,这使得广东服务业无法与国际竞争从而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输出服务。

(2)部分行业开放程度较低,国际竞争力不足。

从《广东省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告》显示,铁路、民航、邮电和电信行业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占实收资本分别为0.7%、12.9%、11.5%、14.9%,市场化程度较低。致使这些服务行业竞争能力相对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服务品质还是在服务技术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从国有、集体资本占实收资本比重数据显示,第三产业为38.9%,远高于第二产业的13.1%,反映了第三产业的开放程度远低于第二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国有、集体资本占实收资本比重50.3%,主要是实收资本占绝对份额的企业管理服务行业国有、集体资本占55.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国有、集体资本占40%以上。

(3)工业对服务业依赖程度低,第二产业对服务产品的消耗主要在低层次传统产业。

从《2007年广东投入产出表》数据显示,广东省内工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仅为0.0719,分别低于北京、上海的0.1264、0.1625,也低于日本的0.1692、英国1963年的0.1032、美国1965年的0.0959,这表明两部门之间的直接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过低。工业对第三产业的消耗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016),批发和零售业(0.015)等传统产业上,而对层次较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消耗分别只有0.0020、0.0001、0.0022,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工业对高层次第三产业的消耗过低制约了自身的效率提高,也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理论对政策制定的启示

在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里,劳动供给、进步部门和停滞部门在总产出中的份额都是不变的,经济体为一个封闭经济。要避免停滞陷阱,就必须提高劳动供给、促进停滞部门的技术进步和行业开放。而由奥顿的理论可知,第三产业可以通过向其他产业提供中间产品而促进整体经济的增长。要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促进广东省服务业健康发展,根据理论制定决策尤为重要。

(一)加强技术转移和组织创新,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随着广东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后工业经济”或者“服务性经济”的到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亦将日趋增大,因此,在当前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是促进广东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

引进新技术、新技能和组织改进是一个重要的逃避“停滞陷阱”的路径,将技术进步转移到以前停滞的服务业中,可以刺激先前停滞部门的生产率增长,有助于控制劳动力从进步部门向停滞部门的移动,推迟渐进停滞。同时,进行服务业组织改进和创新,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和激励,可以提高服务业企业治理效率,促进生产率的增长。

(二)吸引和培养先进人才,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比重

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保证,现代服务业要求社会提供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金融、保险、科学研究、教育等服务企业需要大量先进技术人才,广东省应根据服务业的发展情况与趋势,一方面要积极吸引省外先进技术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同时要充分发挥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及有关社会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增强专业人才教育与服务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对接性,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服务业注入急需的人力资本要素。

由于第三产业中一部分行业(如社会服务业等)的投资回报率太低,不具有投资诱惑力,而那些投资回报率较高的行业又是一些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行业或垄断性的行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现代服务业。为鼓励投资回报率偏低的第三产业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予一定期限内的免征或减征营业税、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等税收上的扶持成为必要。

(三)提高工业与服务业关联度,大力发展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要转变广东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必须大力发展生产行业,加强生产业的投入及政策引导,加快研发力度,提高诸如金融、保险、信息、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行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促进广东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集中体现在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和融合,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依靠信息、研发、金融、物流、商务等生产业实现服务业经济持续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其专业化、信息化、知识化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它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服务方式和经营方式。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发展,是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广东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关键。

(四)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5

关键词: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56-02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虽有发展,但产业化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潜在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把握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迈向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举措,而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已被列为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意文化产业,目前已成为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一、创意文化产业的内涵

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打造“创意城市”的理念和实践,随着全球化过程,特别是知识和观念的跨国转移,已经迅速从欧美等先行国家,扩散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城市地区,同时,也成为我国21世纪以来最强大的呼声之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这个概念本来源于(工业/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一般性商业集群。但创意集群被独特地表述为包括了非营利性企业、文化机构、艺术集合点、独立艺术家、临近科学园和媒体中心。它既是工作也是生活的地方,既生产也消费着文化产品,为工作和娱乐而日夜经营,并依赖多样性和变化,通常在繁华的闹区里发展,是一个有着本土特色同时又与世界相联系的多元文化城市地区。

在理论上,文化产业是指将全部人类文化作为一种基本资源,通过对其进行收集、梳理,创作或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从中获得商业利润的经济行业,同时也满足人们精神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需求。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宽泛性、兼容性,其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延伸,目前已有全面渗透、覆盖的格局,即其创意元素不仅作用于文化产业,还渗透到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更为广泛的领域,还将催生出更多全新的产业。创意活动及其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英国的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把其表述为:“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创意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包括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的总和,同时涉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则是指:在地理区域上政府或民间组织把涉及文化创意的创新、孵化、投资管理、生产和产权交易等活动给予高度集约化搭建而成的客观载体,简言之就是创意文化产业集聚的载体。在此平台上,有进行文化创意设计、生产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的企业,还会有国际化的文化经营、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或经纪公司等,因其规模性、集约性、高效性及时尚性而成为最有时代特征的经济活动形式。

创意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是创意素材和物质资料的结合,同时又跨产业、跨学科,其投资、组织、经营形式多样化,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知识性特征。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学科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二是高附加值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强融合性特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公民的基本文化素质。

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

纵观世界经济社会演进的态势.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进步的同时。也严重消耗、透支着物质资源、地理及人文环境等的承载能力。创意产业扭转了经济投入的惯性思维和运行模式。将知识、智力等非物质因素作为核心生产要素,满足了人类对物质、文化产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如今,该产业既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将成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动力。同时也因其具有低耗能、零排放、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使之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高竞争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是目前全球最具系统关联性和创新性的产业。据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公布的《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及4%。

据此分析,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人口最多的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又占10%,澳大利亚占5%,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仅占4%。从GDP比重分布结构来看,我国文化产业所占GDP中的比例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北京、上海两市及广东、湖南、云南等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但大部分省份和地区都低于5%,远不足以形成支柱产业。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部类发展不平衡性首先表现在第三产业的欠发达,导致这一后果的首要原因是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存在规模化程度低、文化输出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较大等问题。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相比不相称,总体上还处在粗放发展、数量扩张、层次较低、产业链较短等的阶段。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发展思路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高,发展理念滞后等问题。有的地方偏重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率和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加工制造业,而不重视附加值高、创意优先,但发展相对难度高、风险大、元素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的地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存在有形式无内容的“空壳”现象。比如有的城市初步建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仅有名号,没有实质性的企业和产品,最终变成集贸市场式的商区或者工业园区。二是创意文化产业融资难。近些年来,资本不足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症结之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赖政府投入,投融资渠道单一,不少项目遇到资金瓶颈,找

不到投资商,难以实现市场化。三是创意文化产业的人才不足或人才使用机制缺失。现在的创意文化市场主体还存在偏小、偏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以人才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运行机制远远没有形成.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潜力还没发挥出来。四是创意产业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较大,全国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之间资源协调性和共享性差。五是缺少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比如财税政策较少,支持力度较小等问题。

三、促进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是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部署。各地区应把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作为纲领性文件精神,发挥其对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指导作用,切实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布局、行业业态、推进机制、政策体系、人才环境以及社会氛围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1 注重规划引导,明确方向。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两种基础,既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积淀,又要有新兴产业的较快发展,成为创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朱荣林教授指出。“(要)正确把握自身的优势资源。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并非取决于资源禀赋的程度,而取决于资源配置的效率。”为此,各地方政府部门应通过制定并执行各种规范性文件.在管理中要遵循文化创意产业的运作机制、运行规律,即文化创意产业既具有的教育功能、审美价值等特点,又要具有经济价值、娱乐价值等要索。要引导创意文化产业着力发展区域性的重点项目,根据其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资源禀赋,各有倚重,走个性化发展道路而不是盲目重复,走集约式发展而不是粗放式发展。要着眼长久,加强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注重文化创意产业产学研协调发展、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产业链整合和延伸等,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知名效应。

2 注重政策引导,财税激励。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的前提下.要制定一些鼓励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比如财政扶持,金融优贷。且前,国家《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将从金融层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推力.在具体操作层面要更加方便快捷。但财税方面的政策优惠仅局限于软件、动漫等个别行业和产品,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还有些薄弱、欠缺。

3 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建立市场服务机制。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把市场和政府的职责范围细分、明确,属于市场的交还给市场,促进资源整合和市场主体培育。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培育文化市场新主体,鼓励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和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竞争力强和品牌骨干文化企业。在投资体制方面,要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投资机制,要降低民营资本的进入门槛.要鼓励并吸引外资进入。同时,要健全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服务机制,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活力,进一步培育和扶持文化创意产品的策划、市场推介、经纪、、科研、咨询、投融资担保、知识产权交易等市场中介服务机制,保障和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

4 培养、吸引创意人才,形成层出不穷的创意人才群体。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创意文化产业是高智力的高地,因此对于该行业的人才培养就显得越发重要。培养创意人才,要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在学校素质教育阶段就应有一定的知识介绍和基础技能的培养。在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要有相关的专业设置和实验室(基地)的建设,在高等教育层面要有细分专业的设置和实训课程设计,同时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注重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营销人才的培养。特别要加大高校艺术类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大学生创业,使文化创意能够及时转化为产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模式。各区域、省际间可以举办各种大型文化创意设计展览,打造设计师相互交流、研究的平台,激发和增加原创的激情和动力。此外.要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招聘、吸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创意人才及既懂文化规律又懂文化经营的管理人才等。

这些突破行业和地域限制、通过联网策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打造创意文化的做法。正在西方国家蓬勃开展。人们日益认识到行业、区域合作的背后,蕴涵着更广泛的国际关系。这对于思考我国各省市如何在全球关联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极具启发意义。因此,如何通过空问尺度的跳跃。加入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创意网络,也是我国目前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进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①约翰・霍金斯:英国经济学家,国际创意产业莽著名专家,论著有《创意经济》fnle Creative Economy)等

②《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

③朱荣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上海发展研究所所长,论著有《经济发展论稿》等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6

关键词:市场经济;自由主义;行政管理导向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01

美、德、日市场经济体制是迄今世界各国中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它们各有特点,各具风格。1991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成功的市场经济的三种主要模式:美国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德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法国、日本的行政管理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一、美国市场经济模式

美国模式,即“企业自主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它十分强调保障企业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权利,政府只较少直接触碰企业,而是指向市场。其体制与运行特征主要有:

(1)企业享有比较充分的自。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是自由企业制度。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独立主体,拥有比较完整、充分的权利,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等微观决策通常都是由企业自行决定。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重点是企业的自由。当然,企业的这种“自主性”是建立在较完备的法律基础上的。因此,企业经营中一般都很重视法律方面的工作,较小的公司聘有专职律师,较大的公司一般都设立法律部。

(2)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中心环节,政府宏观调控活动集中在市场上。美国政府比较强调市场的合理性,注重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美国通过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立法,以法律手段尽力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另外,由于市场调节的有效与否取决于市场提供给企业的信号是否真实,美国政府把尽可能地使市场信号真实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目标主要是反周期和反通货膨胀。

(3)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偏重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美国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介入和干预也是依法进行的,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依据对市场总需求的分析,采用或松或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扩大或压缩市场上的有效需求,通过市场上供求总态势的变动,引导企业对市场作出反应的形式进行决策调整。美国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不那么强调具体功能以及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

(4)体制关系的透明度较高。美国模式中政府、市场和企业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地位,一般都有明确的法律作出规定。尤其是政府的行为,都要以立法为依据。政府的宏观干预和调节,也必须落实到法律上,通过立法来贯彻执行,具有较高的公开性。

二、德国市场经济模式

德国模式,即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认为它实行的是宏观控制的社会市场经济,既反对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对把经济统紧管死,而是将个人自由创造和社会进步的原则结合起来,通过国家的有限干预实现“社会公正”。其体制与经济运行特征主要有:

(1)政府的首要职责是保证自由竞争,限制垄断。市场竞争是推进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也是社会最主要的支柱。垄断和“不道德竞争”是市场机制有效性的最大威胁。政府干预的首要目标,就是建立和维护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消除有碍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因素。在市场自由的基础上,企业也是自由的;企业的自主性,又是市场机制有效作用的必要条件。

(2)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稳定与均衡。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经济环境的有序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其中主要是指价格稳定、货币稳定、增长稳定以及收入稳定。为此,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主要是制度政策、稳定政策和社会政策。制度政策即保证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政策;稳定政策包括物价、货币、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具体手段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结构政策等;社会政策包括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等。

(3)有比较发达的社会保障制度。德国市场经济力争经济高效率又兼顾社会公平。为维护社会公平,德国通过立法推行监督、影响之下的雇主与职工“共向决定”制度。有关工人就业和收入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工人都有参与决定的权力。另外,德国进一步扩展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企业和职工(认保缴费)的“三方付费”制度,建立起了比较完备、具有较高水平的医疗、失业、退休和事故等各种各样的保险,以及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制度。

(4)体制关系的透明度很高。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中,法律保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各种立法建立和维护有序的、合理的和公平的竞争秩序。体制关系中透明度很高。

三、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日本模式,即所谓政府指导型,又称“社团市场经济”。日本非常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既调控市场,也直接引导企业,并且将重点放在后者之上。日本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的特点有:

(1)比较突出地强调政企合作。日本“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并不是指企业的自主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来自政府的各种信号,而主要是寻求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一致。在这种体制关系中,十分强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参与决策,尔后分别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具体实施。企业仍然是独立的微观经济主体,但受到政府有关经济计划的明显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讲,其自主程度相对较低。

(2)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发挥市场调节的同时,重视政府宏观调控对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日本的政企关系建立于市场与企业关系的基础之上,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是取代市场调节,而是设法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弥补市场调节之不足。

(3)有一套官民结合的严密而有效的经济管理的组织体系。日本的“政府主导型”还表现在它的经济组织制度上。从政府机构到半官方的经济审议会,再到民间的行业团体和企业问内部的横向联系,是一个政府主导、民问经济界充分参与的多层次官民一体型体系。官与民相互联系,互通意见,有机结合。这样既便于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切合实际,平衡各方利益,又有利于经济政策得到企业和公众的响应和自觉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