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治理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治理意义范文1
昨天上午在区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到“尧林新居”等五个经济适用房社区开展调研工作,对社区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更加明确了区委区政府决定在经济适用房社区开展创建“新市民和谐家园”和机关干部下社区挂职锻炼的意义。
一、在经济适用房社区开展创建“新市民和谐家园”活动,是构建和谐栖霞的需要
当前,我区居住人口总数达40万人左右,而全区拥有的二十一个经济适用房社区,居住失地农民就达10万余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准市民队伍。由于农民在向市民化转化过程中,与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们长期养成的习惯,与市民化要求相差甚远,但他们又是一个与和谐社区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社会群体,要让他们更快更好融入和谐社会,开展“新市民和谐家园”活动,是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的一种重要举措,也是发展栖霞、构建和谐栖霞的需要。
二、在经济适用房社区开展创建“新市民和谐家园”活动,表明我区已经具备化解社会各种矛盾和承受各种风险的能力
在经济适用房社区开展创建“新市民和谐家园”活动,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从我区近几年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情况来看,区委区政府通过千方百计的努力,在解决经济适用房社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上,基本上实现了就业对接机制,如尧林新居与新港开发区的对接、摄山星城与摄山工业园区对接,仙林新村与大学城的对接等等,最大程度解决了失地农民的适龄就业问题。同时也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28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80元,新增低保户大幅度增加等等。以上这些均说明目前我区已经具备了化解社会各种矛盾和承受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机关干部下社区挂职锻炼活动,体现区委区政府把培养干部与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牢牢相结合,为促进和谐栖霞服务
由于经济适用房社区是一个特定人文环境,社区工作呈现出多样化、实事化、法制性、协商性等特点,同时社区工作又面临着组织难度大、管理体制不配套、资金缺乏、相关政策不稳定或不配套、群众工作主体信息占有量不具有优势等难题,可见,社区工作是是一项群众性很强、困难比较大、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学会做群众工作,是每个社区工作主体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开展机关干部下社区挂职锻炼活动,一方面可以将年轻干部的新思路、新思路带到社区,为社区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也是区委区政府通过这种形式紧密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考验、锻炼干部的一种手段。
在经济适用房社区开展创建“新市民和谐家园”活动,应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紧紧围绕“稳定、和谐、社区文明”三个方面开展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依法治理社区的水平
首先,从强化社区工作者依法行政的意识入手,提高社区工作者依法行政的水平,为创建“新市民和谐家园”服务。其次是通过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者依法行政的意识,更好地依法处理日常管理事务,减少和预防因工作不规范而引发的上访事件的发生。第三是增强自身维权意识,提高基层工作者在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更好地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第四是在法律与政策不配套时,管理者能够深刻反思,在制定政策时更能够从保护市民合法权益出发,从源头上避免和減少新问题和新矛盾发生,减少了市民上访的机会。第五是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增强市民依法维权的意识,使他们懂得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合法权益,减少矛盾的激化。第六是切实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二、紧紧依靠社会多方力量,做好利民、便民服务工作
由于经济适用房社区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本地的失地农民,虽然他们一夜之间从身份上转化为居民,也改善了居住条件,但要使他们融入到城市化生活中来,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因此,要不断地深入开展社区不和谐因素调研工作,走近市民、贴近市民,做市民的贴心人、知心人,依靠区劳动局、民政局、妇联组织、司法等单位支持,切切实实在利民、便民、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为市民提供更宽泛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渠道。
社区治理意义范文2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自然、社会和经济规律,采取法律、经济、行政、工程、科技等综合措施,调整蓄滞洪区,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使蓄滞洪区设置科学、功能合理、安全设施齐全、运行规范、补偿公平、发展协调,实现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切实提高整体防洪能力,确保蓄滞洪区内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流域防洪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做好蓄滞洪区调整工作;坚持统筹考虑,突出重点,加快蓄滞洪区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分级负责,加强蓄滞洪区管理,实现洪水“分得进、蓄得住、退得出”,确保蓄滞洪区有效运用。
二、做好蓄滞洪区调整与分类
(三)合理调整蓄滞洪区。运用几率很低的蓄滞洪区,具备条件的可以设为防洪保护区;运用几率很高的蓄滞洪区,具备条件的可以作为行洪通道;根据防洪需要,可以增设蓄滞洪区。通过对现有蓄滞洪区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蓄滞洪区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防洪安全,有利于集中财力加快蓄滞洪区建设。
(四)明确蓄滞洪区调整程序。蓄滞洪区的调整应通过编制(修订)防洪规划或防御洪水方案进行,经过科学选比、严格论证,按程序审批。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重要江河防洪规划或防御洪水方案,抓紧修订《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286号)附录所列国家蓄滞洪区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五)对蓄滞洪区进行科学分类。根据蓄滞洪区在防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几率、调度权限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等因素,将蓄滞洪区划分为三类,即:重要蓄滞洪区、一般蓄滞洪区和蓄滞洪保留区。重要蓄滞洪区是指涉及省际间防洪安全,保护的地区和设施极为重要,运用几率较高,由国务院、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或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调度的蓄滞洪区;一般蓄滞洪区是指保护局部地区,由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或省级防汛指挥机构调度的蓄滞洪区;蓄滞洪保留区是指运用几率较低但暂时还不能取消的蓄滞洪区。通过对蓄滞洪区分类,进一步明确各类蓄滞洪区在流域或区域防洪中的地位,分类指导蓄滞洪区的建设与管理。
三、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
(六)编制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要根据防洪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对蓄滞洪区进行合理调整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抓紧组织编制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报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的编制,要在对蓄滞洪区设置、功能、运行方式、安全设施建设模式和标准、管理政策等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并与流域防洪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七)加强蓄滞洪区建设。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以进退洪设施、围堤工程和安全设施为主要内容的蓄滞洪区建设。要突出重点,对不同类型的蓄滞洪区采取不同的建设措施。对重要蓄滞洪区,按防洪规划要求加固围堤或隔堤,建设必要的进退洪设施;对一般蓄滞洪区,以加固围堤或隔堤为主,必要时修建固定的进退洪口门;对蓄滞洪保留区,原则上不再进行蓄滞洪区建设。对运用几率较高的蓄滞洪区,以区内人员外迁为主,或者以安全区(围村埝、保庄圩)为重点进行安全设施建设,保障群众正常生活,避免经常性、大范围的群众转移;对运用几率较低的蓄滞洪区,以人员撤退为主,以转移道路、桥梁为重点进行安全设施建设。
(八)强化蓄滞洪区管理。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蓄滞洪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办法,抓紧研究起草蓄滞洪区管理条例,加强和规范对蓄滞洪区的管理。研究制定蓄滞洪区维护管理经费政策,明确蓄滞洪区维护管理经费渠道。根据流域防洪需要,尽快编制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并将蓄滞洪区风险程度向社会公布,为规范管理、安全运用蓄滞洪区,指导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调整,建立和完善补偿救助等保障体系提供支持。在蓄滞洪区内或跨蓄滞洪区建设非防洪项目,必须依法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报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批准。
(九)规范蓄滞洪区经济社会活动。要从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研究不同类型蓄滞洪区管理与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区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牧业、林业、水产业等,因地制宜发展第二、三产业,鼓励当地群众外出务工。限制蓄滞洪区内高风险区的经济开发活动,鼓励企业向低风险区转移或向外搬迁。加强蓄滞洪区土地管理,土地利用、开发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防洪的要求,保证蓄滞洪容积,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减少洪灾损失。蓄滞洪区所在地人民政府要制订人口规划,加强区内人口管理,实行严格的人口政策,严外人口迁入,鼓励区内常住人口外迁,控制区内人口增长。
(十)完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等保障措施。要总结近年来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的经验,进一步研究补偿机制,包括补偿对象、范围、标准以及财产登记和补偿程序等,适时修订《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蓄滞洪区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要制订实施细则,规范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程序和内容。积极开展洪水灾害损失保险研究,建立有效的洪水灾害损失保险体系,化解蓄滞洪区洪水灾害损失风险,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提高社会和群众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
社区治理意义范文3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法律系,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自2012年2月15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实施以后,城市社区矫正工作开始在我国全面展开,如今已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现阶段,如何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加强城市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西宁城中区为例,首先指出目前社区矫正存在的缺陷,同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市社区矫正建设提出对策性建议及思考。
[
关键词 ]社区矫正;矫正人员;矫正制度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位人”逐渐演变成了“社区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外来人口已开始大量进入社区,社区人口总量大大增加,人员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违法犯罪现象也呈上升趋势。现阶段,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的刑罚执行方式,如何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是城市社区自治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加强城市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社区矫正工作概况
“社区矫正”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区志愿者的协助下,通过矫正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从2003年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到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的试行,再到2012年1月10日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加之2012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纳入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的规定,正式在我国刑事法典中确立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制度。通过近十年来的探索,各级政府和公检法司机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基层社区组织、志愿者等给予了积极地支持、配合,在改造和预防犯罪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工作初见成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现在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被确立之后,怎样依法进行社区矫正,就是一个亟待解决问题。
目前,西宁市城中区已建立了7所司法所,正式在编人员6名,协管员1名。从矫正工作在城中区开展以来,近五年接受矫正人员情况:2009年27人,2010年接受矫正人员38人,在2011年接受矫正人员88人,2012年接受矫正人员134人,2013年接受矫正人员144人。截止2013年10月底,全区累计接受社区矫正人员236余人,累计解除矫正92人,现社区矫正人员144人。
2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问题
社区矫正制度自实行后,虽然取得了成绩,但在工作开展中也遇到了较大的法律障碍和瓶颈问题。依《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也就是说社区矫正中必须发挥政府和社区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即既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同时亦要尊重社区的自治。如果在社区矫正中只有硬性的法律规定,没有社区一些相应的措施配合,此刑罚实施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也是难以落实的。
问题一:社区矫正工作繁重、而专业人员的极度缺乏,长此以往社区矫正工作将流于形式,监管对象将处于失控境地。《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司法所应当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根据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和身份,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项矫正措施落实。”据调研城中区有的司法所工作人员仅就所长一人,辖区矫正人员32人,“矫正责任书”签订后如何落实?
问题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据调研社区有的矫正人员的工作普遍带有季节性,夏季要外出打工数月,冬季回来,不让其去是断其生路,让其前往又不符合规定,请假、移交又不现实,监控无法实现,缺乏有效机制。
问题三:定位手机是社区矫正工作中用于实施定位监控和实现动态管理的专用通信工具,具有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的作用。《西宁市社区矫正定位手机管理使用实施细则》中第2条第3款规定:“县(区)司法局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各司法所及时启用,资费由县(区)司法局核定交纳。”第3条第1款规定:“凡是在西宁市区域内被判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可以配发gps定位监管手机。”定位手机是免费发放,因定位所产生的费用也由政府承担,在调研中,司法所工作人员反映,若是矫正人员不随身携带定位手机,如何定位?怎样监管?
3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强化队伍建设,增加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数的同时设专职矫正人员,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增强战斗力。切实提高司法所矫正工作者的待遇,有效解决矫正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矫正建设工作中来,充分调动矫正工作者的积极性。
建议二:司法所将有关矫正工作与所辖社区的综治工作,采取合约形式依靠社区进行。譬如:被矫正对象在向社区移交时采取签订合约方式,司法所与社区签订矫正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如司法所负责被矫正对象的资料、档案等文字工作,社区则要承诺,在司法所指定下,采取专人帮教,家庭帮扶,社区志愿者的教育、感化等矫正措施,以家庭安置、企业接受等安置形式,对被矫正人员进行日常走访、管理。在矫正期间,司法所随时可进行抽查,待矫正期限完毕进行验收,对未尽责者,可以追究其责任。同样,司法所对矫正中的某些事项,也可与志愿者采取合约形式进行协商,按照“权责统一,费用紧随”的原则进行操作,这样就可解决司法所工作人员严重不足问题。
建议三:矫正人员的移交体现人性化管理。建议针对矫正人员所剩矫正时间不足1年的,应由其司法所决定是否移交矫正权等内容的修订,进一步完善地方法规规章,让其更具可操作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社区矫正人员居所变化不论外出工作、学习,需搬离此地,变更居住地的,矫正权的移交不应作硬性规定,应当由司法所视矫正人员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移交矫正权。譬如:某矫正人员考上外省大学,所剩矫正时间仅剩半年,该矫正人员悔过态度积极,有上进心,无再次犯罪的可能,可否由其司法所决定是否移交矫正权较为人性。
建议四:将定位手机设置声纹识别系统,这样就可有效地克服定位手机监控系统“只认手机,不认人”的致命缺陷,能很好地阻止人机分离——金蝉脱壳现象。
综上所述,社区建设关系到每个社区成员的切身利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只有政府、社会、公民三方共同参与、良性互动才能不断推进社区自治建设。
参考资料:
[1]刘爱童.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探究——以城市社区为视角[J].法学评论,2012(06).
[2]郭秀云.大城市外来外来人口管理模式探析——以上海为例[J].人口学刊,2009(05).
[3]俞德鹏,柴小华.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社区治理意义范文4
__区原辖*个街道办事处、__个乡镇。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区框架逐步拉大。为了加快城市社区建设步伐,尽快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__年下半年以来,__区*按照__*号文件要求,统一部署,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分类指导,在社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____年,__区对城区行政区划设置进行了调整,使城区街道办事处达到了*个,建成了__个新型社区居委会,__*年年底已全部正常运行,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一年多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组织到位
__区所辖的城区,人口密集,公共文娱活动场地少。近年来,__区在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区面貌大有改观。但是,由于老城区的大部分居委会硬、软件建设跟不上,存在着责、权、利不统一,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方式落后,基础设施滞后,办公条件差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__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性、主动性空前提高。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民政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督查指导机构,城区两乡两办也都明确了以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办事机构。区委书记__亲自挂帅,多次听取汇报,亲自参与制定方案,多次深入社区建设第一线进行组织策划,指导工作。__年年底,区里安排民政局组织有关的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和部分居委会支书到__*等地参观学习了社区建设工作,为我区开展社区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从实际出发,适当调整城区行政区划设置,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建设工作
__区所辖城区人口十分密集,仅原来的__镇管理的人口就有近20万人,而且城区的__镇、__乡大部分村实际上已具备了城市居委会的职能。为此,区民政局按照区政府的安排,对城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分布情况进行了清查摸底,根据实际情况,以群众的认同感为原则,以路、街、河、巷为界线,筹划了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在征求城区两乡两办及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了调整,数易其稿,最后报给区政府并按程序进行上报申批。__年__月,__区的行政区划设置调整方案得到了省、市政府的批准,新设置了__个街道办事处,原来的办事处的行政区域也适当进行了调整。调整之后,__区每个办事处管理的人口平均为5.8万人,解决了原来职责管理交叉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整体效益。此外,区民政局还配合市里对中心城区的楼、门牌统一进行了重新标图和安装,为居民生活和城市管理提供了便利。
三、从基础建设抓起,着力改善办公条件
按照市委提出的社区建设要“从基础做起,标准由低到高,项目由少到多,不断丰富内容,力戒形式主义”的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从区情出发,从基础抓起,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建成一个、发挥作用一个,不图形式,不走过场。我们从基础建设入手,有针对性地选择试点,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社区建设全面发展。
一是解决无办公场地的问题,为社区居委会的规范化建设提供物质条件。一类是采取共驻共建方法。如__居委会,原来只有2间办公房并且破旧不堪,更谈不上有什么活动场地。__办事处积极与__银行进行协商,协调组织城建、城管人员,拆除了银行办公地周边的违章建筑,安排城管人员经常疏通银行门口的道路,解决了困扰银行多年的周边环境问题,办事处还想方设法帮助银行增加储蓄。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__银行无偿提供一层楼房给__居委会长期使用。__办事处的__居委会,办公用房由于城市整体规划被全部拆掉,办事处领导多次与辖区内最大的单位__协商并达成一致,__无偿提供3间房舍供__居委会长期使用,__*家属院的文化活动场地也向社区居民开放,__*居委会基本上可以正常办公了。另一类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多方筹资,对居委会基础设施进行改建扩建。如__居委会,原有房舍面积狭小且破烂不堪,办事处和居委会领导决定新建一个比较规范的居委会。办事处投入10万元,居委会投入3万元,向辖区单位筹集4万元。在扒房和建房过程中,为了节省资金,小工活全部由干部职工自己干,很快就完成了基建任务。小楼建成后,该居委会的办公房面积达到300平方米。第三类是采取办事处拿一部分、居委会筹一部分的筹资办法为居委会租赁5至7间办公房。
二是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区政府投资__万元建成“星光老年之家”6个,办事处投资__万元兴建“星光老年之家”4个。全区__个居委会共投资__多万元,基本上达到了“五站、五室、一场地”的要求。目前,全区居委会的固定资产共达__*万元以上。
四、结合区划调整实行“村改居”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__镇、__乡的村已成为“都市村庄”,没有耕地而且集体经济都有一定积累,办公设施比较齐全,实际上早已具备了设立居委会的条件。按照便于管理服务、
便于社区自治、便于资源整合的原则,适度考虑人口规模、区域沿革、民族习惯等因素,我们对新成立的办事处实行“村改居”。按照“五站、五室、一场地”的要求,大部分村在很短时间内达到了新型社区居委会的要求。如原__,先后投资4万多元,很快建成了“五站、五室、一场地”符合标准、功能比较齐全的新型社区居委会,__副市长亲自为其揭牌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村改居”的过程中,我们实行“三个不变”,即原有的“两委会”班子不变,待下次全区统一进行居委会换届选举时再进行民主选举;所属的经济实体所有权不变,“村改居”所成立的居委会仍然保留对原有经济实体的所有权;集体经济分配的方法不变,实行“老村民老办法法”,保证“世居户”的经济权益不受损失。通过“三个不变”,有效保证社会稳定,保证了“村改居”工作的顺利进行。五、开展社区服务,改善人居环境
我区的社区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和市民政局的指导下,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一些成效。据我们掌握,全区85以上的社区居委会都已按要求完善了管理、服务功能,并面向社区居民、面向社会开展了多项有益的群众活动。止日前,全区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协调建立的各类服务组织220多个,其中创办社区居民素质学校30多所,“星光老年之家”10多处,老年托护保健中心10处,安置老年人200多人,托幼院50多处,组织社区业余老年演出队40多个,培养文化骨干500多人,每年组织演出500多场次。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近100个,义务治安巡逻队40多个。春节前后,社区居委会共慰问和救助残疾人、烈军属、五保户、困难群众6000多人次,同时社区治安案事件也明显下降。群众高兴地说:“社区服务为我们分了忧,解了愁,现在也有玩的场地了,让我们感觉就象一个大家庭。”社区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大丰富和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改善了城镇社区的人居环境,提高了小城镇的品位,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我们还围绕建设“星级城镇”工作,将社区管理模式向农村小集镇延伸,在____*等镇政府驻地开展了社区建设,新成立了__个居委会,投资__多万元绿化美化了城镇环境,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增强了小城镇居民对新建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治理意义范文5
压疮也叫褥疮,是临床上危重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采用医院-家庭医疗护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持续全程护理顽固性压疮患者。全面评估患者压疮分期及风险,制定个性护理计划,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压疮局部减压,改善血液循环,卫生管理,营养支持等方法,分期、分阶段、综合全面持续护理。压疮全部愈合减少了病员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省了家庭人力支出。医院-家庭医疗护理模式、综合全面全程护理是促进顽固性压疮早日愈合的有效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5月~2010年5月收治顽固性压疮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原发疾病为植物状态4例,脑卒中瘫痪卧床5例,截瘫3例。压疮发生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压疮为单纯骶尾骨处5例,其余2~3部位,如肩胛部、骶尾骨、脊椎体隆突处、足跟、髋部等处。根据2007NPUAP分期标准,Ⅲ期5例,Ⅳ期5例,不能分期2例[1]。压疮范围5cm×5cm~15cm×16cm。
护 理
⑴压疮患者入院后,首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原发性疾病、神志、精神状态、自理能力,营养状况,压疮类型及分期、家庭状况,家庭成员组成及文化程度等方面信息做出全面评估,依患者的健康状况、家属重视及配合程度,压疮的评估[2],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然后按计划进行压疮护理。
⑵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引导病员及家属有针对性的配合护理计划的执行。①在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要让患者、家属对压疮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能得到患者及家属对压疮治疗的信心,主动参与到日常护理工作环节中来。②心理支持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正性激励,做好心理护理,同时联合患者家属、医师一起给患者以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使患者每天能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③对在家庭护理的病员,每周2次或不定期到患者家庭进行访视,指导家属对患者居住环境进行环境卫生管理,日常护理,压疮换药并观察压疮变化,对恶化的或存在明显感染的压疮应及时到医院治疗。④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用乐观的情绪来关心和感染患者,使患者减少自卑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⑶入院后先用双氧水冲洗压疮溃疡面,再用生理盐水涡流式冲洗至疮面清洁,清除坏死组织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溃疡面,络合碘消毒溃疡面周围皮肤,然后用氯霉素粉涂抹在溃疡面上,外盖薄层无菌干纱布,1~2次/日换药。保持溃疡面干燥。①如果渗出较多,应增加换药次数。应警惕可能存在感染,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溃疡面渗出情况,可建议医生予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可对溃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针对性使用抗生素。②对溃疡面肉芽组织生长较差的患者,在使用氯霉粉基础上,可予654-2水剂、金因肽、双料喉风散交替换药。以促进溃疡面组织生长。③对合并有糖尿病的压疮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考虑胰岛素8U加庆大霉素8万U,放在无菌纱布上敷于创面,外敷生理盐水湿纱布,最后用干纱布覆盖,1次/日,以促进溃疡面组织生长。④对溃疡面组织生长较差,周边组织硬化,可反复多次清除硬化组织。⑤对溃疡面较大、肉芽组织生长较好、全身营养状况较好、神志清醒的压疮患者,可采用外科手术进行皮瓣移植或溃疡面封闭负压吸引[3],彻底治愈压疮。
⑷做好压疮局部减压,改善血液循环,是治疗压疮的首要条件。要充分显露压疮疮面。为防止压疮局部组织继续长期受压,在局部换药同时,应及时更换患者的,1~2小时翻身1次,用气垫、海绵垫等垫起,避免创面再度受压。促进血液循环:①局部按摩,对远离压疮周边易于受压部位定时用红花酒精按摩,按摩应轻柔,以促进溃疡区周边组织血供,缓解周围组织紧张状态,达到通经活络,增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压疮区氧供,改善局部营养状况。②局部红外线照射可增加溃疡区周边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氧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③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使组织修复达到最佳状态,促进溃疡周边组织生长。
⑸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每天早、晚为压疮患者进行全身温水擦浴,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及时更换床单,避免潮湿刺激。每日用消毒剂或紫外线消毒患者所处环境,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减少溃疡面的污染,防止压疮继发感染。
⑹合理营养是压疮治疗的根本保证:①对体质消瘦、全身营养状态较差的患者,采取各种方法鼓励患者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加强支持疗法,可采用补液、静滴高营养物质等方法。②对鼻饲患者,在加强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应将食物搅拌成食糜样由胃管注入,以期增强机体及皮肤抵抗力,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在增加蛋白质摄取时必须评价肝和肾功能,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热量,可以节省蛋白质。
结 果
经过医院-家庭医疗护理模式并综合护理,12例顽固性压疮患者压疮全部愈合。
讨 论
随着社区医疗的发展,方便快捷的就医服务理念逐渐为社区居民所接受,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临终关怀病员住院增多,这类病员多为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营养不良,多因严重的原发疾病入院,多伴有严重而较为顽固的压疮,范围大,病情重。部分病员在多家医院治疗而效果不佳,经济压力较大,无力照顾,而选择居住地的社区医院。接受的这12例患者均因上述原因而入院。
医院与家庭护理模式正适应了社区居民的就医需求,将医院对压疮治疗护理延续到家庭。根据病员压疮具体情况,在压疮严重感染、恶化时,到医院治疗,稳定后转入家庭继续治疗护理,使病情得到了持续控制,减少了住院时间。既减轻了患者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也减少了患者家庭的人力支出。
全面、分期、分阶段,采用不同护理方法,是压疮早日愈合的关键。在护理的病员中,2例患者压疮面积大,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时建议医生和家属将患者转入上级医院采用封闭负压吸引术和皮瓣移植,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压疮短期内治愈。
参考文献
1 Benbow M.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Nurs Stand,2006,20(52):42-44.
社区治理意义范文6
对于物业公司而言,他们碰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开发商要收取租金。
孙权刚(化名)是未来假日花园(一期)业委会成员之一,他这样预见一审判决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法院判物业管理用房的使用者――物业管理公司需向开发商交纳使用费,而物业公司是受全体业主委托管理小区物业的,那么这笔费用最终会落在每户业主身上。
然而,在《物业管理条例》所规定的物业费支出中,并不合有为物业管理公司租房这一项。而且,小区物业管理采用的是“酬金制”,增加的物业管理任何一项支出都要有2/3及以上业主同意。可以想象,这项支出必然很难获得通过。带来的结果是,业委会无法解决物业公司物业管理用房的租金问题,物业公司将腾退其用房,将无法进行小区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将被迫解除。
“无公摊”引发的官司
2006年5月,开发商一纸诉状,将其开发的未来假日花园(一期)的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一并告上法庭。开发商称,在其与业主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中已明确标明:销售面积中的公用建筑面积为零。依据“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的法律规定,公用建筑面积并没有分摊给每位业主,公用建筑面积中的物业管理用房、保安用房、专用设备用房的产权属于开发商,因此,以上用房的使用者――物业管理公司应当向开发商支付费用。
这是国内首例开发商以商品房“无公摊”,收取中控室、配电室等小区配套设施租金的案件。
2006年9月15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该判决支持了开发商应当向物业管理公司收取中控室、变配电室,及配房使用费的主张。判决书称,虽然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第38条规定“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依法属于业主”,且业主公约也规定物业管理用房等属于“全体产权人共同使用”,但是,并非物业管理用房必然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只有列入公摊的物业管理用房才能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因此,物业管理公司在使用物业管理用房时应当支付相应费用。
三方反应
物业管理公司深感不平,因为他们已于2005年4月1日和业委会签订了《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了业委会应向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物业管理用房。而且,在《关于签订业主委员会使用房屋租赁合同的函》(2006年3月17日)和《关于物业管理用房有关问题的答复》(2006年4月2日)两个文件中,都清楚地证明物业管理公司是在受业委会委托使用物业管理用房的。但由于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应当属于业主还是开发商的问题,至今未有定论,因此应当待双方交涉有结果后再来调整物业管理用房,而不应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当即向开发商交纳费用。
业委会委托人、北京市建元律师事务所周后兴律师对这份一审判决书表示出强烈不满。“这是国内第一起开放商利用小区配套设施谋利益的案子,如果终审维持原判,那么必将给全国的房地产商又创造了一条生财之道,也必将给全社会带来混乱。”
他认为,一审法院支持开发商对配套设施享有独占受益权的判决,既无事实依据,也无法律依据。“开发商主张应当收取费用的‘配套设施’均在全体业主购买商品房的规划土地内,土地费、各项税金均已摊在房屋造价中。因此,配套设施面积未列入公摊,并不等于配套设施的造价未公摊。而且,开发商对他生产的商品――房屋,建造配套设施是他应尽的义务,而决不应当对配套设施享有另行收费以谋利益的权利。另外,法律规定的‘所有权依法属于业主’是强制性法律规范,而决不是‘可以’属于业主的任意性法律规范。”
业委会成员孙权刚补充强调,业主在购买房屋时,开发商出具的、由开发商制定的、北京市居住小区管理办公室核准的《未来假日花园(一期)房屋使用、管理、维修公约》已明确约定上述争议配套设施均包括在“不为单个产权人所有,而为全体产权人所有,并共同使用的部位,及设施设备”之中。开发商就此,属违约行为,业主及业委会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物业管理公司和未来假日花园(一期)小区业主委员会均不服丰台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分别于2006年9月18日和22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而开发商则认为一审判决正确无误,请求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开发商称未来假日花园(一期)是于2002年销售的,完全适用于1998年、2000年,以及2001年国家出台的有关建筑面积分摊的规定。而依据每位业主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公用建筑面积是零,说明每位业主并没有购买公用建筑面积,没有购买当然就不对公用建筑面积具有产权。因此,公用建筑面积并没有通过买卖关系发生所有权转移,仍归开发商所有。由此可以推出,如果使用公用建筑面积,如物业办公用房、保安用房、专用设备房,就应支付使用费。
专家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在接受《新世纪》周刊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一审判决应当从三个层面去理解:
首先是商品房配套设施的权属问题,即商品房配套设施是否归业主所有。叶林认为,对于商品房而言,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房屋及配套设施,应当有一个权属的划分。而划分权属又分两个阶段,最初开发商拿到一个大产权证,包括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所有权,第二步再给每个业主办小产权证,开发商转移了售出房屋的所有权。“但在此案中,房屋的所有权虽然发生了转移,但中控室、配电室等配套设施的所有权并没有发生转移,因此不应当属于业主。”
其次,如果配套设施属于开发商,那么开发商能不能不给业主“合理使用”。“开发商卖给业主的房屋,事实上已经承诺在没有相反意思约定的情况下,业主有权使用属于开发商的配套设施,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而“合理使用”并不意味着无偿。叶林认为,在这一点上,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就需要法院作出核定,确定配套设施的价格。至于业主称房价里面已含有使用配套设施费用的说法,叶林认为需要拿出证据。
北京市策府律师事务所主任于阜民则认为,如果从购房者的真实意图和建筑经济的角度去应诉,可能会对应诉方有利一些:
“真实意图是说大多数业主在购买房屋的时候,都会认为买房子必然要支付公摊面积的费用。”于阜民说,“中国的法律是追求实质含义的,你虽然写上了‘公摊面积为零’,但那违背了我的真实意图。我想象不到买了房之后,还要交公摊费。没有公摊,开发商在与我签合同的时候,必须要对我说清楚。”
“第二点,不能单凭字面合同上写着‘公摊面积为零’,就认为房价中不合公摊面积的价格。”于阜民建议应诉方要求开发商提供制定房价时,进行成本核算的原始资料――如果开发商称资料遗失,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了,或者请建筑业专家对建筑成本进行经济核算,算算在业主购买房屋所付的房价里,倒底包不包含公摊面积的价格一如果已经包含,那么无疑可以断定,开发商制定的购房合同条款‘公摊面积为零’一项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