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1

一、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一)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性

语文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直观表现,而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更好地表达、学会更好地理解。语文作为中国母语教育,语文教学应以语文为载体,深入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关注学生灵魂深处的感知和体会,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精神共鸣。学好语文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

(二)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学生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从声音、文字、影像多重角度理解教学内容,更入心、入脑。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积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化,培养学生的良好认知,允许不同观点的阐述。

(三)拓展语文教学的延展性

语文教学不仅是学校教学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应该从基础教学入手,进行横向纵向的深入拓展,从教学背景出发让学生更加透彻的体会,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博大精深。教师通过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研究并掌握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进而促进语文教学对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改革完善。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

教育培训对象包括新入职教师、原在职教师以及高等师范院校学生。

一是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与长期从教的老教师相比,新入职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例如对课堂教学设计不完整,头重脚轻,单方面注重互动却淡化了对学生人文性的教育。应该利用新入职教师充足的理论知识,挖潜其创新思维,以新教师带动老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以老教师带动新教师教学经验的传递。

二是原在职教师的培训。对原在职教师持续充电,根据教学需求及时、有针对性的培训,他们长期奋战在一线,已经建立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想要突破固守的模式很难,通过培训让他们能够逐步地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自主接受新事物,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把握好教与学之间的比例关系,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三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日常学习培训。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队伍的源头,在该阶段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使其了解自身即将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应提倡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确立完整的教学体系,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已完全具备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学校应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二)重塑为人师表职业理念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业灵魂,但是现今教师队伍中不乏受利益驱动而变质的教师。在课堂上敷衍了事,在课后补习班上才讲重点,诱导学生进行课后补习从而获取利润。导致学生课后压力大,严重缺乏自主时间,长期恶性循环造成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因此,重塑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理念刻不容缓,让每名教师明确认知每一个课堂的45分钟对学生来讲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教师定期的监督提醒之外,家长、社会机构、教育系统应该全力配合,为孩子打好这场攻坚战,还给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要将孩子的思维完全扼杀在无止境的补习中。

(三)强化教师学习提升意识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2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改革现状 教学方法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教学活动。在教学改革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初中语文教学学科发展及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只有正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努力创新,才能让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

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虽然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仍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的限制。下面,我们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

1.1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人文性过多

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队伍中,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这些人过于关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人文性,将语文教学重点放在情感教育与态度教育上。这样,初中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被忽略,教师不再仔细地讲解课文,不再引导学生全面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很少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完全丧失学科特色,影响语文教学基本目标的实现。

1.2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关注过多

教学改革下,许多老师认为只要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及创新化,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一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进行教学组织形式设计,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教学内容与目标不尽相符。一些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都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或者探究模式教学。在这些活动中,并不是所有学生和教师都可以理解活动目标,师生之间的互动明显不足。教师只关注教学形式的丰富,而忽视教学形式丰富的作用,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方法

教学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行为改革与创新。下面,我们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创新改革方法进行分析:

2.1加强课堂教学氛围的创新

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根据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爱好,有效营造教学氛围。教师应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自主性学习与探索。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是初中语文学习活动的被动者,很少有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出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讨论与思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会让学生具有探究积极性,让教学活动更顺利。

如讲解《紫藤罗瀑布》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问学生,“你们心目中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运动,并且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交换意见、分享想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促进教学活动自然与顺利地发展。

2.2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模式是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合理设置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主人。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语文学习水平及新知识接受能力,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内容设置,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在教学创新的今天,教师可以将自主学习与分层教学相结合,利用多重标准要求班级学生,使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满足。

如学习《安塞腰鼓》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设置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发现生字与生词。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总结中心思想,找到每段的关键句。对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需要其提出三个有效问题,找到答案。

3.结语

我国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发展前景越来越明朗。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需要加强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的重视。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持续进行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应用,为当代初中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从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不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3

关键词:鉴赏;语文;培育;能力;感知;素养

初中语文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这是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多年的经验积累。学会鉴赏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部分,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也是学生增加自己的感知、领悟语文精髓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鉴赏。今天笔者就把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培养学生对语文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改变小学时上语文课的习惯。在小学教学中,教师把所有的都给学生讲得清清楚楚,这还怕学生搞不懂,还要把重点标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初中学生就得摆脱这些习惯,必须自己去阅读和鉴赏文章,教师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先预习,找出中心、重点段落、全文分成几段,主要此文章描述了什么。

最后,学生要理解性地去看书,抛开死记硬背的坏习惯。只要引导学生做到上述这几条,学生就会逐渐地学会鉴赏文章的能力。

例如,在讲曹操的《观沧海》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自己预习,并给出学生一些简单有趣的问题,这样做,不仅让学生试着自己分析文章,逐渐养成独立鉴赏文章的能力。使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这门学科,同时也使他们鉴赏文章的能力大大提高。

二、让学生学会自我鉴赏语文,开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是学生打牢基础的时代,初中是培养学生自我鉴赏文章、独立思维开发的时期。怎样教会学生自我鉴赏文章,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给学生上第一课时,就告诉学生,不要把我讲的文章剖析当做自己的完整答案,你们要把我讲的东西自己整理出来,自己要思考、要多想。要在第二天上课之前把我要讲的文章好好预习一遍,要知道讲的是什么,自己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简单地写下来,到第二天我上课的时候,你能阐释出来,不论对与错你敢大胆说。例如,讲《在山的那边》时,我问:哪位同学能给陈述一下这首诗作者主要阐述了些什么内容?有的学生说是听妈妈讲了一个故事,有的说是励志故事等等。这些想法都说明学生预习了,不论对与错都是他们想象和思考的结果。然后再由我去讲,学生心中的谜团也就随之解开,同时也开发了学生思维。

三、培养学生鉴赏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改要抛开死记硬背、满堂灌,学生上课被动听讲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鉴赏文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

怎样才能做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呢?我多年的经验得出有两点:一是每次讲完课后给学生留下下一堂课的问题,不要过于复杂和难以理解,要有趣味。学生课余时间可以根据问题对文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到下次上课时,在课堂上讨论,这样就可以促进互动。二是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找出文章中关键的问题和大家讨论,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在合作中提升自己。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4

一、设疑置问引导创新思维

人类创新史告诉我们,所有的创新都源于问题。问题诱发创新需要,产生创新意识。问题是新课程改革强调的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中指出:“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从而表明,问题是启迪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语文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确指出:“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因此,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或探索性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点燃创新火花的关键。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那么,如何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疑置问,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悬念和困惑,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创新、去探索。

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育泰斗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尤其新课程改革以来,最强调的是语文课堂要实现人文关怀。这是一个尊重个体、发展个性的时代,我们的新课程标准直接就规定了要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学科强调的要通过阅读调动各种感官活动去感悟文本的能力,也会在自由的交流与主导的学习中得到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教师的教学都有很大的益处。

三、注重学法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自身学习行为的真正主体,因此,所有的语文课程都必须充分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进而逐渐推动他们自身语文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会学生自学远比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新课程讲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采用合作交流的方法完成每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即使不到位,不全面那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因为要相信学生总有一天会成长起来。他们今天的出错是为了明天的不出错,也许他们以后在各个方面的成功就是因为我们今天的放手。

四、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5

一、自读课的课型

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课型主要有阅读课、作文课、练习课、复习课和考试课等。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内容,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又会有不同的授课方式,因而教学方式、方法又有各异。

初中语文的选读课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是指教材中的“选读课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己学习课文内容、完成教学目的的一种课型,目的就在于印证和实践“教读课”上所学习到的方式、方法。所以在上这样的课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问题,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思考。一般情况,教师多采用讨论的形式来进行选读课的教学。

选读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读,是一种“不需要教”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书、会读,知道自己想读什么,会选读。从教读到选读需要学生适应,这个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有很多教师,甚至有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教读课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而选读课就是上自习课,这种看法严重损害了大纲对选读课的要求,也是无法完成教学目标的,对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选读课的学习方式是能够高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是指导者。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这种课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存在大量的学生活动。

二、开展选读课的理论依据

1. 培养多方面人才。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不光是要求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心中始终装着培养学生品德、审美情操和非智力因素等更为重要的人格培养。

2.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体现学生的主体,主要是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自主性、从某种方面来说就是让学生去创造、开发学习潜能。

3.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多维度的,也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

三、如何上好选读课

选读课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强大的实际应用价值,那么如何上好选读课就摆在了众多初中语文教师的面前。传统的做法是把选读课上成自习课,这种做法不可取,更具有实际效益的办法还在摸索中。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摸索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模式,现分享出来以供同行们参考:

“选读课六步式”,就是在选读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指导学生、辅导学生,在这一过程学生做的是自读、自学、自练。这一过程是:导学―自读―思辨―点拨―互动―实践。

1. 导学。在选读课开始的时候,教师进行导入,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学习的兴趣。

2. 自读。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学生自己设置的,也可以是老师布置的,学生再按照这个学习目标进行独立阅读、探究等活动。

3. 思辨。学生深入学习、研究课文后会对课文中某些问题提出质疑,这与教师的提问相比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 点拨。学生进行完选读课文后,可能会遇到思路贫乏,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站出来,给学生实时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疏通思路,把学生的疑难排除的过程。

5. 互动。在整个学生自学选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直是出于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显现的,也可能是隐含的;可能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还可能是教师和教材之间、学生和教材之间等,互动的方式可见多元化。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当今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语文教师不但要把语文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情感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担当起重要的任务。新课改提出,要把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方法、落伍的教学观念等推陈致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教育的理念,使用新课标的教学指导进行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依据笔者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经验,谈谈一些新的课堂提问的策略,希望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提问新颖,激发学生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好奇之心。学生的好奇心越强烈,对外界的信息就会越敏感,就更能激发思维,从而把学生有意的注意力培养起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提问,提问方式要讲究,角度需要新颖,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变换提问的角度,做到巧妙提问,令人深思。只有有新意,才能避免因循守旧,避免问题提问得平平淡淡。

例如,在学习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的《苏州园林》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来导入新课:人们经常会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的美在于山水,苏州的美在于园林。同学们,你们知道苏州园林的特点有哪些吗?它的美在哪里呢?”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然后思考这个问题。这样提问导入新课,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还让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二、分层提问,增进课文理解

只有站在高峰之上,才能揽尽山河,初中语文的指导教学也是这样。语文指导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语文课,需要教师站高一点,这样才能看到远方,从整篇的课文进行整理,设计出一套较为系统化的问题,能够科学地把问题进行分解,将问题分成许多小问题,将难点分为简单易懂的问题。要进行分层设计,然后在逐渐解答,让问题变的更为科学,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更快乐,这样又不会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让学生出现骄傲自满的心态。

三、提问发散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发散性的问题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并巩固所学的知识,训练、提升并且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时需要注意,教师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给学生进行启发,以及从不同的深度让学生可以掌握解决同一问题利用多种解答的办法。这样我们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我们在给某篇文章划分段落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来学习划分这篇课文段落的方法,这样能把学生的思维激发起来,让学生懂得举一反三,不断地去寻求不一样的段落的划分标准。语文老师通过给学生这种训练,让他们懂得一个道理,就是解决每一个问题的途径不只是一条,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去解决问题。教师还需要引导中学生把课内的知识和课外的事物联系起来,提问一些发散性的问题,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白杨礼赞》时,教师可以利用白杨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问学生: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或是我们的班集体上有哪一些人可以与白杨的精神品质进行联系呢?这个发散性的提问,是在原有的知识这个重要基础上提出来的,使得学生可以进行更加广博以及深远的思考,有效地促进了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得越来越宽广。

四、把课堂上意外的问题,谱成精彩的音符

在课堂上的教学不可能完全照着教学设计来走,不可能做到完美,有时会出现一些教师难以预料到的问题情景以及突发事件,在课堂上常会发生一些跟课堂预设不一样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意外问题。这些“节外之枝”都是具有价值的,教师若能够独具慧眼,把它们捕捉到并巧妙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让课堂变成预想不到的精彩。

例如,学习语文版初中七年级朱自清的《春》时,当教师让学生尽情地去想象,描绘出散文中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图,这时课堂气氛就突然活跃起来,学生在七嘴八舌、迫不及待地描绘起来了。这时,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让学生去尝试,学生都跃跃欲试,想将脑海中的灵感与大家分享。这样的课堂下来,相当于是一次意外的成功。

在课堂上,教师要无时不刻地把握住课堂上的契机,营造课堂氛围,让课堂变得活跃,学生的思维火花也就被点燃,这样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一门教学的艺术。适时适度的语文课堂提问,会让学生的积极思维点燃起来,具有艺术技巧的语文课堂提问,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把学生内在的潜能挖掘出来,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最终达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邹伟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187

[2]曹瑞清.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4(0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