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的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地理的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地理的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的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课堂改革 高效课堂 创新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代替过去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这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在地理课中,如何将过去固有的课堂升级为创设“高效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要想创设“高效课堂”,就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那么,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教学

要多角度、多层次、多视角做好课前准备,写出适合学生的优秀教案,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备课可以分三个步骤:精心选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精心设计课堂语言。课前准备过程中,教案不仅要体现知识的传授,还应包括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使教师做到启发式的“教”,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备课的全面考虑和周密预设,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学案导学,双案并举”的教学策略,一方面按照“导疑-导学-导思-导练-导创”的指导思想设计常规教学的“教案”,另一方面按照“自主、主动、探究、合作”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设计“学案”,坚持“双案并举,教学合一”。对于每一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重点。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强化重点要有落实方案,难点要有突破策略。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要关注提升能力点、非智力因素点。要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精选习题,编制学案,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

二、优化时间安排,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例如像一些课本上旧的识记内容可以不讲,让学生自读,以练习的形式出现,一方面检查了学生自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节约了时间。当然,对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难点知识,教师可以直接讲述分析,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在练习过程中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加强巩固难点知识。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的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安排时间,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例如把上课反应快、勤快的学生与反应慢、手慢的学生搭配成一组,互相起带动和促进作用。对个别上课懒惰、不勤快的学生,教师可直接监督,时刻提醒督促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另外,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必须有约束的机制。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对缺课、不交作业的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找学生谈话,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注重有针对性的练习

初中地理的教学反思范文2

一、转变教学观念,不断适应新课改

初中地理教学长期以来主要是强调以知识传播为主,识记材料多,试图以此使学生获得终身够用的地理知识,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这是做不到的。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地理知识也在不断更新。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由于教学时间和教材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必须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独立汲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学生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结论,在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机制中获得发展。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再沿用老一套的灌输式教学法,已完全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需要了。作为课程实施的主导者――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灵活运用教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在教法选择上,还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新课改的实质就是创新教学。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使评价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地理学科从下列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八年级为例):期末考试占70%,教师评价占10%,学生自评占10%,学生互评占5%,家长评价占5%。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五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促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四、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那么,要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呢?

1.地理教师应当“吃透两头”

即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心理上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心态。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主要动力。

2.在课堂上地理教师要给学生放权

让学生有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能围绕某些问题进行质疑,交流合作,讨论辩论,提供空间,让学生有充分进行思考,表达思维的机会。

3.学生主动参与,教师重在引导

因为在学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要教师不断加以引导。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思维既要与学生融化在一起,又要始终起主导作用,因此只有教师有的放矢地不断引导,学生才能不断兴奋,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得到调动,也只有在这样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初中地理的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新课导入;教学目标;学生兴趣;创设情境;利用地图;空间思维;教学反思

【导读】初中地理课要加强书本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感到学有所用,学到的不是干巴巴的“死知识”,而是生活中的“活知识”。

地理学科是素质学科,不参加中考,只在七八年级学习,作为考查科目。其意义相比较中考科目而言显而易见,因此,学生、家长在思想认识上不能做到足够的重视,思想上的懈怠,在行动上漠不关心。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使地理课堂成为有效课堂,让学生在地理课上愿意学、有所学,学有所用呢?

一.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

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创造情景的作用。如果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方法手段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究。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了地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精神品格,使师生双边活动更加融洽地开展。同时,导入不仅只在于一节课的开始,在每个知识点的讲授之间,知识点间的过渡和新知识的导入也同样重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这里根据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举例探讨一些方法。 一、“设置悬念”导入、二、图片导入、三、歌曲导入、四、视频导入、五、复习导入、六、诗歌导入、七、地图导入、八、设置情景导入。可是新课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教无定法,贵在得发。

二.常言道:有目标才有航向

明确的目标就是知教学目标、知教学重难点,知学生三者相集合,使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有明确的前进方向。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课前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难点。我每上一节课前提前2---3分钟进班,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注在黑板的左上角,让学生清晰的知道本课的结构,在课堂进程中,不断的提醒学生,目前我们完成了哪个目标,将要学习哪个目标,进行到重、难点时,更是重复提醒。学生由于了解了课堂的结构,学习时目标更明确,在教师的不断提醒下,分神的情况少,其投入课堂的有效时间自然就增多了。教学效果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地理教学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地理课要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觉得学到的不是干巴巴的“死知识”。这些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有重要的应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去海南岛旅游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从学校出发到海南岛旅游的最佳旅游陆上交通线。看谁设计的路线花费最低,观察景点最多,内容最丰富。认识学习那里的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动物,观察民风,了解民俗和特有的建筑风格等。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密切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机智、可亲可敬的教态等,都能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四.常言道:情景教学 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讲青藏高原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察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从而让他们感受到青藏低压缺氧、寒冷干燥、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它形成的原因,再讲“世界气候”时,利用多媒体创设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自然景观。

五.常言道:地理就是生活中的一张地图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地图教学,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导致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现象。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域空间思维能力有关。在用好地图的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地域空间想象能力。地图来自课本、地图册、生活中自己拍的一些图片,让学生贴近生活,热爱生活。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来。课堂45分钟使每个学生每分钟都在学习。教师应尽可能多的使用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或者学生熟悉、有感觉的材料,在课堂上教师除了按照授课的内容要求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做到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将相关图片画面融入其中,切实做到没有图就没有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的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教学;初中地理;主体;独立思考;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96-02

以前的教学大纲都是为应试教育而设定的,所以基本上都是老师讲解,学生作为听众。而现在的新课程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自变得越来越大,而以前老师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也必然会被淘汰。教和学之间是的关系是相互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起协调和指导作用,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以指导为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形成一种师生共同学习和进步的学习模式[1]。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无论是初中地理,还是其他任何阶段的任何学科,只有学生对其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学习,才能学有所得。从这里可以看出,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和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很大关系[2]。从初中地理的内容来讲,趣味性是它所包含的最大特征之一,它为学生获得知识直接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同时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和图片等效果,来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地理课应该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讲课,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每一位学生学到很多知识[3]。

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图片,包括景色图、统计图、示意图等,还有一些具有启发性质的思考题。地图是地理教材重要的组成之一,它具有形象、生动以及直观等特点,他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具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例如课本中讲到中国地图,首先告诉同学们中国地图的外形像一只公鸡,它的鸡头和鸡尾分别代表东北三省、鸡尾代表我国的新疆。这样就很形象地给学生传输了知识,比直接给学生念课本作用要好的多。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要注意和同学的沟通,一个不会沟通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沟通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很难形成默契,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不会明显高涨,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让学生消除彼此之间由于地位的不同而产生的距离感,让学生更亲近老师,师生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然就提上来了。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知识,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求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如何培养学生自学地理知识的能力呢?这就需要老师去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利用地理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多年的地理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种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1)图像法:地图是地理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不容易懂的部分,所以学生对这一部分掌握都不是很好。老师应该在开课之初,给学生传输读图能力,让他们对图中的符号和标志等内容熟记,这就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为学生自学读图增加了知识积累;(2)顺口溜方法:给学生编一套方便记忆的顺口溜,让同学们每天读两遍,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3)观察法: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让他们课余时间搜索有关地理的知识,让学生对其进行阐述,进而形成一种见到事物,就想对其进行描述的习惯。这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开发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教师工作的反思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老师负责的一种态度,而且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不同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同的需求,还应该做到重视学习过程和结果评论的相结合。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初中教育的基础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做到让学生掌握地理课本中最核心和最基本的知识点。作为教师,应该反思的主要包括:首先是反思在教学中是否做到了角色的转换。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应该做为一个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者,引导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反思是否学会了对学生的欣赏。新课程的核心概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指导老师不仅要尊重同学,更应该去夸赞每一个学生。赞赏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赞赏他们的特长,赞赏每一位取得进步的学生,同时也要照顾到一些性格有缺陷的同学。当你这么做了,就会发现你的教学效果会出现奇效;再次是否做到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的时代,创新是重中之重,所以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地理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设计到人文社会和自然的各方面,所以必然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学好地理知识,对学生的未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总之,我国目前的新课改还不是很成熟,所以要深刻、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抛弃不合理的旧思维方式,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面对全体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

初中地理的教学反思范文5

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主动性

教学的实质应是在教师的点拨下,启发学生合理地从多角度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向能力方面迁移和能力向应用方面迁移。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去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起到点拨作用。把传授变为导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搞好地理教学的双边互动

目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采用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他们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三、激发学生的心理共鸣

地理科学有着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和广阔的自然天地、人文景观,因此,地理教学有雄厚的直观性基础和趣味性的知识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广泛采用现有的地理标本、挂图、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或自行创新设计丰富多样、切实可行的地理新教具和新模型,使地理教学手段富于变化性。采用直观教学,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积极、自觉、主动的良好状态。

四、扎好平台,滚动提高。

初中地理知识以区域地理、地理景观的描述为主,而高中地理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及地理概念的抽象性都要比初中地理内容突出。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平台,高中地理是初中地理的升华,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滚动提高,克服学生惯性的“死记硬背”现象而造成学习方法上的不连续性。积极加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是传导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地理素质教育的连续性得以强化。

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是否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到普通初中教育的基础性这一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地理学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识,为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以利于指导自己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1.反思是否已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教师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

2.反思是否已学会欣赏学生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位学生:①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这样做,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

3.反思是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依赖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一定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的本性向善,天生就有一种有所作为、被人赏识的需要,他们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尊重;需要得到我们的支持;需要有对其他同学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机会;需要做有趣且有挑战性的事情等。

4.反思是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地理的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01-02

一、前言

初中地理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考察学科,课程设置时间为两年,而对于教学而言,教学时间短、任务重,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并不适合当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这种形势下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初中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培养策略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点进行相关的论述,希望能对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表现在学生学习、认知地理事物、地理成因、地理规律时,是否体现出学生的个体主动性。传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学生知识被教师进行“知识灌输”,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氛围营造过程不够顺利,这样学生的厌学以及抵触心理也犹然产生并逐步加重。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正是将这些现状进行很好的改变过程,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逐渐转变为要主动索取知识,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不断的加强,同时可以让学生知识链条以及学习习惯得到很好的养成,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们广大教师应该看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所在。

三、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课前引导学生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形成的体现形式之一,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课前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熟悉掌握过程。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将课堂所讲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重点与学生进行课前分享,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得到适应。这个教学环节主要针对学生课上所学难点,做到有针对性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学习,力争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得到初步的形成,同时学生也能够将课堂主要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课后的复习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课前预习效果的好坏决定于教师的引导方式,结合过去所学习的重点进行开展,使得课前预习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预习,同时也能够对此前所学知识进行相应的复习。

2.课上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是让学生在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中逐步发现问题并且给予相应的解决过程,这也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将课堂所学习的知识点给学生抛出,让学生展开自学过程。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强调由学生自己自主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以及老师共享。教师仅提供鼓励性评价,并使学生自身的问题解决方向不发生科学性偏离。学生在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自信心就会建立起来,从而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驾驭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将地理学习思想发生转变,从被动的“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主动学”。这正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3.课后鼓励学生反思。学生的课后反思是学生课后总结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反思过程主要针对课上所学内容进行整体的评价,对内容掌握的程度有更好的认识,同时对后期应做的巩固也有清醒的结构性把握。在此之中,需要教师在课后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对所学所获做出总结。具体方法主要是定期让学生填写课堂所学基本内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课后巩固过程展开的方向。学生自身能够充分认识到并且能够得到执行的,给予精神或者是物质上的鼓励,让学生的课后反思过程有充足的动力。另外,教师还应该加以积极的评价,对学生课后反思效果给予正确的评价,这样学生在面对课堂所学内容时,能够真正做到积极掌握双基、主动解决存在的问题,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注意的地方

1.教师不要过多干预,也不要完全放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点在于教师的自身定位是否准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课堂教学时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还给学生。对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教师的干预不需要过多,但是学生学习的大方向,教师就要做应有的把握。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可采取个体自学并配合“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通过同学之间的学习探究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只在学生分析问题和得到最终结论的科学性方面做出引导。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自主学习的欲望变得更加高涨。

2.利用教与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培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一定的接受关系,很多时候并不是教师乐教,学生就是乐学的,所以应该掌握一定的时机,进行课堂有效教学。这一时机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足够强烈的兴趣,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每堂课初始那20分钟左右),教师应当立即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首先围绕学生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这样,学生对初中地理的三维目标的掌握效果才会更好,自主学习能力也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

五、结论

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时间紧、任务重已经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普遍现象,改变这一现象的关键就在于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针对“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注意的地方”两个重点展开相应的论述。对文中的不妥之处,希望能够得到广大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04):12-16.